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Modern Digestion & Intervention 현대소화급개입진료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159
  • 国内刊号: 44-15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56
  • 曾用名: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消代及介入诊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张万岱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骨定量超声检测在肝硬化骨密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晓林;陈明

    目的:探讨骨定量超声检测(QUS)在肝硬化患者骨密度(BM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防治肝硬化骨质疏松(OP)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采用骨定量超声仪分别测量120例肝硬化患者组和12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骨质密度;同时抽取空腹血检测血清甲状旁腺素(PTH)、1.25(OH)2D3、血清骨钙素(BGP)、降钙素、血清钙,两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组骨密度、血清1.25(OH)2D3、骨钙素、血清钙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甲状旁腺素、降钙素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伴有骨密度减少甚至骨质疏松,骨定量超声可在临床广泛应用于肝硬化患者骨密度减少的检测。

  • ENBD在预防肝吸虫病患者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作者:万瑜;林树洪;孙大勇;宋鸿

    目的:观察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预防肝吸虫性胆道梗阻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因肝吸虫性胆道梗阻行ERCP治疗的患者106例,其中ENBD组65例,对照组41例,比较两组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 ENBD组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3例(9.2%),对照组则为5例(2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BD能有效预防肝吸虫性胆道梗阻患者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 血浆置换在治疗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作者:李兆滔;崔西玉;刘欣

    目的:评估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高脂血脂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重症高脂血脂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血浆置换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血浆置换治疗的安全性、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炎症因子、呼吸功能、肠道功能、Balthazar CT评分、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等。结果治疗组的腹痛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第2天和第7天TG和CRP、WB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7天Balthazar C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没有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血浆置换对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EMR辅助诊断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价值分析

    作者:黄神安;付唆林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在原发性胃淋巴瘤诊断中的作用,以提高对胃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2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病例,比较内镜下多点挖掘式深活检病理诊断率与EMR切除病变行病理检查诊断率的差异。结果经内镜下多点挖掘式深活检明确诊断为胃淋巴瘤12例,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明确诊断为胃淋巴瘤17例,经手术切除标本确诊为胃淋巴瘤为3例。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胃淋巴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内镜下多点挖掘式深活检病理诊断率(P<0.05),EMR对胃淋巴瘤的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做为一种经典的辅助诊断手段。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32例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周杏;刘志刚

    目的:总结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为该病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3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内镜资料。结果32例患儿均有腹痛,消化道出血18例,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糜烂、溃疡。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者行三联疗法根除治疗较4例未根除者病症恢复较快。结论典型的临床特征、胃镜表现及IgE升高者有助于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腹型过敏性紫癜有关。

  • 猴头健胃灵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茜;杨湛南;李雅然;赵慧敏;韩宝娟;薛敏捷

    目的:探讨猴头健胃灵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5 mg 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猴头健胃灵胶囊4粒日3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上腹痛、上腹烧灼感、腹胀、早饱症状改善程度。结果①两组在治疗4周后上腹痛、上腹烧灼感、腹胀、早饱评分以及症状总评分均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猴头健胃灵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腹痛、上腹烧灼感、腹胀、早饱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为临床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新的药物选择。

  • 药物性肝损害213例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作者:崔忠敏;赵佳钧;任丽楠;吴春燕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并评价治疗效果,以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13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史及临床特点。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前4位的药物分别是非甾体类抗炎药(55例,占25.8%)、中草药(46例,占21.6%)、抗结核药(39例,占18.3%)和免疫抑制剂(29例,占13.6%)。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给药途径是口服(106例,51.2%)。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发热、恶心、黄疸、呕吐及腹部不适。肝损害以胆汁瘀积型为常见。预后良好,显效率72.3%(154例),有效率21.6%(46例),总有效率为93.9%(200例)。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临床用药要严格把握用药指征,进而做到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

  • 梧州区域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耐药基因自然变异调查

    作者:黄德旺;陆爱英;磨庆福;李军;谢宁;陈康部;蔡永林

    目的:了解梧州区域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耐药基因自然变异分布情况及两者与临床、免疫生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22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基因型及变异基因。罗氏Cobas 702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检测转氨酶。结果122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 HBV-B 型41例(33.6%),C 型75例(61.5%),B+C混合型5例(4.1%),未分型1例(0.8%),未发现D型患者。共发现14例患者存在拉米夫定耐药基因自然变异,自然变异率为11.5%(14/122),其中C型14.7%(11/75)明显高于B型2.4%(1/41)(P<0.05)。B型和C型基因型分布的男女比例、年龄及HBV-DNA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B型(P<0.05)。结论梧州区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优势基因型为C型。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自然耐药变异基因,且C型较B型发生率高,C型可能与损害较严重的肝病有关。

  • 23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分析

    作者:周薇;刘思德

    目的:总结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为该病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23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有腹痛,其中12例伴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可见胃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糜烂、溃疡,以十二指肠降段、回肠末段为主。结论典型的临床特征及内镜表现有助于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

  • 国防生招生体检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谷丙转氨酶增高原因分析

    作者:朱平;万芙蓉;万顺梅;葛勤利;杜坤庭

    目的:探讨国防生招生体检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谷丙转氨酶(ALT)增高的原因,为预防青少年NAFLD提供依据,并确保健康的生源。方法分析参加甘肃省2013年国防生体检2728名学生中,NAFLD及谷丙转氨酶增高的原因。结果在2728名体检学生中,体重超标检出率3.52%(96人);NAFLD检出率3.04%(83人);ALT增高检出率4.29%(117人),HBsAg阳性检出率1.06%(29人);超重和脂肪肝、ALT增高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值分别为0.015、0.013和0.000),HBsAg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LT异常与HBV感染密切相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超重者的NAFLD发生率较高,ALT增高与高考前进食营养品、失眠劳累、服药及超重脂肪肝有关,对青少年进行防病教育,是预防脂肪肝及提高国防生质量的有效措施。

  • 索拉非尼免疫毫微球的制备及其抗肝癌效果的实验研究

    作者:舒苗江;阚和平;袁琳;谭永法;周杰

    目的:制备抗人肝癌抗体与索拉非尼偶联免疫毫微球,观察其特性及抗肝癌效果。方法通过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PDP,将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与索拉非尼(sorafenib, SAF)人血清白蛋白毫微球[HSA(SAF)-NS]偶联,制成抗人肝癌抗体与索拉非尼偶联免疫毫微球HAb18-HSA(SAF)-NS,使用凝集试验检测其活性,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特异性结合。MTT法检测该免疫毫微球的体外杀伤性。于人肝癌裸鼠模型上分别使用HAb18-HSA (SAF)-NS、HSA (SAF)-NS及SAF,检测三者的肿瘤抑制率。结果 HAb18-HSA(SAF)-NS具有单抗活性,能与肝癌细胞特异结合;其体外杀伤SMMC-7721细胞IC 50值为42.4μg/mL,与HSA (SAF)-NS (368.9μg/mL)及SAF (377.5μg/mL)相比,明显降低;体内肿瘤抑制率比HSA(SAF)-NS及SAF显著增强(P<0.001)。结论 HAb18-HSA (SAF)-NS具有免疫活性,对肝癌细胞有主动靶向性,体内外均具有比HSA(SAF)-NS及SAF更强的抗癌效果。

  • 高危消化内镜干预对抗凝治疗患者的临床安全性研究

    作者:滕进波;胡瑞红

    目的:探讨高危消化内镜干预对服用华法林患者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入选服用华法林同时需行高危内镜操作的患者148例,术后分为早期复用抗凝组73人(术后8 h内恢复抗凝治疗)和延迟复用抗凝组75人(术后第3天恢复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和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9.59%vs.4.00%,P=0.304),早期恢复抗凝治疗出血风险的OR值为1.28,延迟恢复抗凝血栓事件发生率较高(12.00%vs.2.74%,P=0.031),延迟恢复抗凝血栓风险的OR值为3.83。结论对于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高危消化内镜术后8小时内恢复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血栓发生风险,而出血风险增加相对不明显。

  • EFR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物25例

    作者:黄子成;陈相波;黄安业

    目的:探讨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物(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5例于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EFR治疗的胃SMT患者纳入研究,肿瘤经EUS和增强CT检查诊断为来源于固有肌层。对其治疗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近期随访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均完整切除病灶,病灶长径1.0~5.5 cm,黏膜切开至黏膜切口完整缝合时间为60~180 min,使用止血夹5~30枚,住院天数3~9 d,医疗费用8000~20000元。术后病理诊断间质瘤22例,平滑肌瘤2例,神经鞘瘤1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无出血,1例出现腹膜炎。出院后3个月内镜复查未见病变残留、复发。结论 EF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安全、有效,可成为胃SMT的治疗选择。

  • Fas信号通路通过诱导EMT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作者:石萌;南兴建;李文静;王亚东;郑浩轩

    目的:探讨Fas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可能相关机制。方法以低浓度FasL处理胃癌细胞株AGS,免疫印迹及ELISA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ehymal transition, EMT)的分子生物学标记改变;稳定沉默Snail及Twist转录因子,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FasL处理后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检测信号通路激活状态及相应的抑制效应。结果 FasL可以诱导AGS细胞株出现EMT表型,并可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同时该过程中出现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而抑制ERK1/2信号通路,可以抑制FasL诱导EMT及提高肿瘤侵袭能力的作用。胃癌组织中相应分子生物学标记的表达变化符合EMT的发生。结论 Fas信号通路能够激活ERK1/2通路诱导EMT的发生,并且能通过该机制增强胃癌细胞AGS的活动能力。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诊治高度可疑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随访中的价值

    作者:邵兰;岳辉;彭浒萍;李清峰;徐胜浩;何锋坚;王伟飞;龙沛琪;陈培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和诊断高度可疑或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整块活检病理与内镜活检病理对早期癌诊断意义及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于内镜下高度可疑早期结直肠癌或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19例患者行ESD治疗,术后评价ESD治疗相关的一次性整块切除率、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后整块病理与术前内镜活检诊断符合率;在术后随访时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1、3个月)以指导活检并观察局部复发情况。结果19处病灶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94.7%(18/19),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为84.2%(16/19);病变平均大小(2.3±0.5)cm,平均手术时间(70±19.4)min;术后腹痛2例,延迟性出血1例,内镜下钛夹止血成功,其余病例未发生急性或延迟性出血以及穿孔;术后病理:黏膜内癌7例,癌前病变10例,黏膜下癌2例,其中2例黏膜下癌均进一步补充开腹手术,术后切除病变肠段未发现癌组织残留和周边淋巴结转移;所有病例术后平均随访(24.6±8.0)个月,局部未见残留、复发及异时病灶发生;其中7例黏膜内癌ESD术后1、3个月采用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检查以指导活检进行随访未见癌组织残留及复发。19处病灶ESD术后大块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而术前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仅为57.9%,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SD具有较高一次性整块切除率和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是一种治疗和诊断高度可疑或早期结直肠癌病变或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能对早期结直肠癌的术后随访具有一定的价值。

  • 综合法数字胃肠造影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的应用研究

    作者:罗龙飞;黎喜;韦利娥;陈正

    目的:临床采用综合法数字胃肠造影技术对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经综合法数字胃肠造影技术检查的72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病例。以随访或手术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综合法数字造影病变检出率为90.3%(65/72),上消化道癌检出率26.4%(19/72)。患者临床类型:主要为炎症、息肉、肿瘤和溃疡等。结论综合法数字胃肠造影技术结合了双对比法和单对比法的优点,以动态成像和丰富后处理技术对上消化道疾病位置、形态、性质以及胃肠道功能性变化进行显示,诊断准确率高。

  • 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穿孔性阑尾炎的价值

    作者:黄小求;沈铁柱

    目的:评价螺旋CT检查诊断穿孔性阑尾炎的价值,进一步提高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穿孔性阑尾炎的26例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分析穿孔性阑尾炎的螺旋CT征象。结果穿孔性阑尾炎的螺旋CT征象主要表现为:①阑尾周围蜂窝组织炎②阑尾周围脓肿③阑尾周围气体④阑尾腔外粪石⑤阑尾壁强化缺损。阑尾增大、阑尾邻近腹膜增厚及邻近肠壁增厚、盆腔炎等征象对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结论螺旋CT检查在诊断穿孔性阑尾炎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清醒镇静状态下急诊胃镜套扎止血42例

    作者:叶启文;陈杰;黄艳春;王文香

    目的:总结清醒镇静状态下急诊胃镜套扎止血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破裂出血的经验。方法予哌替啶联合地西泮清醒镇静,在胃镜直视下找到出血口并用尼龙绳套扎止血。结果42例经电子胃镜检查清楚显示出血位置,成功套扎止血39例(92.9%),失败3例(7.1%),5例操作过程中出现心率减慢,血氧饱和度降低,经吸氧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清醒镇静状态下急诊胃镜套扎止血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操作安全性,副反应少,效果好。

  • 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照观察

    作者:冯建东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5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72.0%(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肠脂肪瘤31例诊治分析

    作者:丛春莉;苏秉忠

    目的:总结肠脂肪瘤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结直肠及小肠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特点、组织病理学及治疗情况。结果肠脂肪瘤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依据结肠镜、超声内镜及病理,31例患者病理均证实为脂肪瘤,28例为结直肠脂肪瘤,5例患者进行了结肠镜下切除,其中2例行黏膜切除术(EMR),1例行黏膜剥离术(ESD),2例行尼龙绳结扎术。3例为小肠脂肪瘤,行剖腹手术确诊。结论肠脂肪瘤易误诊,小肠脂肪瘤可以造成肠梗阻及肠套叠,结肠镜及超声内镜在结直肠脂肪瘤有特征性表现,在诊断及鉴别方面作用明显,需与结肠癌、类癌、平滑肌瘤、气囊肿等鉴别,内镜下微创切除术(EMR、ESD)是治疗结直肠脂肪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作者:黄润坚

    目的: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疗效观察。方法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使用兰索拉唑片30 mg bid联合克拉霉素缓释胶囊250 mg bid、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 bid,对照组25例使用雷尼替丁胶囊150 mg bid联合甲硝唑片400 mg bid、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 bid:;连续服药2周,停药4周后,复测病人H. pylori、CPM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根除率91.89%;对照组有效率84.00%,根除率60.00%,观察组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三联治疗H. pylori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 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作者:吴莉君;吴妮娟

    目的:总结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内镜下行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33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并接受POEM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均成功行POEM治疗,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明显改善,7~13 d顺利出院。结论做好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直肠ESD术后迟发性出血行内镜下止血术的操作配合体会

    作者:邝丽荷;郭萍;郑清文;彭阳

    目的:探讨直肠ESD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与护理要点。方法对直肠ESD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在24 h内紧急肠镜检查并有效进行镜下止血及其他治疗。结果用单纯内镜下电凝止血有效。结论肠镜下止血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即时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易行,护理的配合工作十分重要。

  • 贲门食管癌误诊为贲门失驰缓症1例报告

    作者:张琪;余轶群;张厂;陈润花;李晓红;李军祥

    食管-贲门失驰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是以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松弛异常及食管体部缺乏推进性蠕动为特征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1]。该病在我国并不常见,故在临床上需与有进食困难的其他疾病相鉴别,以免误诊情况发生,现根据临床病例及相关文献分析如下。

  • 胸主动脉瘤破入食管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作者:张北平;李佳;赵小青;武志宇

    一、病历摘要
      患者女,66岁。因“1天内呕血2次”入院。患者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呈撕裂样,随后出现吞咽困难,伴恶寒、发热,体温高39.9℃,咳嗽咳痰,伴阵发性胸闷,恶心呕吐,无心悸,无腹痛腹胀。在当地医院治疗,考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体温下降不明显。入院当天患者出现呕吐鲜血2次,量共约200mL,呕血后自觉吞咽困难加重,仍有胸闷胸痛,恶心欲呕,遂于我院急诊就诊,予抗感染、解热镇痛处理,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但仍有吞咽困难,呕血,胸闷痛,查血常规:WBC10.29×109/L,NEUT%81%,Hb98g/L,HCT31.5%;D-二聚体:2560μg/L,肌钙蛋白、心酶、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急诊胃镜检查示:距门齿约28cm食管中段左前壁见一约12mm×12mm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表面见一约3mm×3mm溃疡灶,未见活动性出血,以钛夹夹闭,触之质软,钛夹不易固定,随之以去甲肾上腺素冲洗后观察未见活动性出血。镜检诊断:①慢性浅表性胃窦炎,②食道中段隆起性病变并溃疡形成,内镜下行钛夹缝合夹闭止血(见图1、2)。拟“食管肿物”住院治疗,患者否认既往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入院时查体:T36.9℃,P77次/min,R20次/min,BP139/65mmHg。食道吞钡检查未见异常;胸腹部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检查结果: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可能。立即复查CTA示:①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交界处假性动脉瘤形成;②“食道中段隆起性病变并溃疡形成内镜下钛夹夹闭止血术”术后改变;③右肺中叶支气管局部轻度扩张,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左肺舌段及双下肺基底少许慢性炎性病灶(见图3、4)。请心脏外科会诊后,建议转科进一步治疗,与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病情后,同意转科治疗,转科前晚患者因动脉瘤破裂突入食道再发大出血,呕血量约300mL,黑便量约500mL,血红蛋白下降至70g/L,继则出现失血性休克,稳定生命体征后于介入室急诊行主动脉造影提示: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破裂,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下2cm,遂行主动脉大血管支架植入术。

  • 胃癌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增高1例报告

    作者:韩素桂;胡万宁;刘启为;李世龙;赵洪焕;鲁爱辉

    一、病历摘要
      患者,男70岁,2010年11月23日因腹部不适,隐痛来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6℃,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0 mmHg。查胃镜,上腹部CT,胃镜提示贲门癌,取活检送病理回报:鳞癌。上腹CT回报,胃底胃体壁增厚,胃小弯多发结节,肝肺多发结节影,考虑肝肺转移。该患者无手术治疗机会,遂化疗六周期。抽血查肝功能正常,乙肝二对半全部阴性,丙肝抗体阴性,肿瘤标志物AFP为3931.00 ng/mL,AFP-L3为420 ng/mL,AFPL-3%为0.14,三项结果均高于正常,经多项检查,排除原发性肝癌,出院诊断为贲门磷癌肺肝转移Ⅳ期。

  •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介入诊疗
  • 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

  • 2014南方消化论坛暨第十届全国肠道疾病学术大会征文通知

    作者:

  • 锌指蛋白703的研究进展

    作者:毕丽红;马锋;杨公利;刘翠平;张春忙;彭凡洲;白杨

    本文简介了锌指蛋白的结构、分类和功能,及其新成员ZNF703的背景及与肿瘤的关系,论述了ZNF703的作用机制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研究和临床均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锌指蛋白 ZNF703 肿瘤
  • 食管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婧文;房殿春

    食管腺癌(EAC)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长快的人类恶性肿瘤,由于该疾病一般发现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故预后极差,致死率较高。目前研究者已从流行病学角度出发对食管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广泛研究,并得出了Barrett食管、肥胖、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与腺癌的发生与否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相关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进行评述,旨在了解食管腺癌的促抑因素,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