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杂志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 중국의학과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4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503X
  • 国内刊号: 11-223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365
  • 曾用名: 中国医学科学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德培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Th1/Th2类细胞因子在脑胶质瘤中的不均衡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胡永生;张庆林;田志刚;魏海明;李刚;庞琦;冯进波;许晓群;王成伟;孙汭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不均衡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IFN-γ、IL-2和IL-4、IL-6、IL-10、IL-13分别代表Th1和Th2类细胞因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基因在62例脑胶质瘤组织、4株脑胶质瘤细胞株、15例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人正常脑组织、良性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脑胶质瘤组织和脑胶质瘤细胞株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占优势(P<0.01),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亦表现出Th2类细胞因子优势表达的趋势,而人正常脑组织和良性脑膜瘤组织中两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脑胶质瘤中Th2类细胞因子的优势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免疫逃逸有关.

  • 人乳头瘤病毒6型基因组晚期区序列分析

    作者:王淼;张明策;许雪梅;陈连凤;宋国兴

    目的初步分析我国尖锐湿疣患者病变组织分离的乳头瘤病毒6型(HPV-6)基因组晚期区编码序列变异情况.方法采用重叠PCR设计,分别从HpV-6阳性尖锐湿疣患者病变组织扩增出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基因片段,插入质粒载体克隆,经测序、拼接获得HPV-6基因组晚期区序列.结果得到的两条长2 869 bp的HPV-6晚期区序列(GenBank序列索取号AY015006,AY015008)均具有完整的L1和L2开放阅读框(ORF),与原型序列比较,在L1和L2 ORF中共有9个核苷酸变异,其中错义突变4个(有3个发生在L2 ORF,1个在L1ORF).分子进化分析表明,克隆的晚期区序列属于HPV-6b亚型.结论 HPV-6基因组晚期区编码序列非常保守(核苷酸变异率小于0.28%),并且L1 ORF比L2 ORF更为保守,其中位于L1 ORF中7 081位的A→G和7 099位的G→A两处共有突变在我国HPV-6分离物中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首次从我国尖锐湿疣组织标本克隆了HPV-6基因组晚期区全长编码序列.

  • 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与NDK/Nm23-H2的相互作用

    作者:楼蓉;梅品超;贡金英;朱宁;寇朝辉;吴冠芸;沈岩

    目的筛选与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FMRP)相互作用的蛋白,为FMRP生理功能的阐释提供新线索.方法以5月龄人胚海马mRNA为模板制备cDNA,重组于DNA激活结构域载体pGAD10,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从中筛选与FMRP相互作用的蛋白.应用酵母双杂交体系对FMRP的相互作用区域进行定位.结果 (1)所构建的5月龄人胚海马cDNA酵母双杂交文库含1×106克隆,插入片段平均长度约1.5 kb,有效克隆90%;(2)在该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与FMRP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序列分析表明:该克隆为人的核苷酸二磷酸激酶亚基B(NDK/Nm23-H2)cDNA;(3)NDK/Nm23-H2与缺少外显子12、14-17的FMRP异构体,以及含FMRP外显子1-12的克隆相互作用,而与FMRP外显子1-6、外显子2-7不能直接结合.结论人Nm23-H2在酵母细胞内能与FMRP结合,其相互作用区域定位于FMRP的前1-11个外显子.Nm23-H2具反式调控因子特性,FMRP与Nm23-H2的相互作用提示FMRP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FMRP在细胞核内的生物学功能.

  • 在大肠杆菌中以融合蛋白高效表达基因工程产品人心钠素

    作者:陈伟京;王俊;路金芝;卢圣栋

    目的构建以融合蛋白形式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心钠素的重组质粒,稳定高效地获得基因工程产品心钠素.方法采用PCR和亚克隆技术构建带有心钠素的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利用操纵子重复克隆提高表达量,以凝血酶切割融合蛋白释放心钠素小肽并通过柱层析纯化蛋白质,检定产品的各项理化指标和大鼠的体内降压、体内利尿和体外舒张血管等药理活性.结果构建了4个高效表达的心钠素融合蛋白的质粒,分别含1~4个目的基因串联操纵子;通过温度诱导表达后,该系列表达的目的蛋白分别为菌体总蛋白的46%、54.8%、56.1%和60.1%;提取纯化包涵体形式的融合蛋白后,以凝血酶切割释放心钠素,再经纯化分离出心钠素;实验室摇瓶发酵每升培养液可获得3 mg以上的纯度大于96%的产品,产品具有利尿、降压和舒张血管的药理活性.结论利用融合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成功地研制了人心钠素基因工程产品.

  • 正常妇女月经不同时期乳腺超声影像特点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的关系

    作者:周远征;姜玉新;孙强;张淑琴;张颖;陈凤领;林守清

    目的观察正常妇女不同月经时期的乳腺超声影像特点,分析其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50名25~45岁月经正常、未发现乳腺疾患的妇女,记录近3个月经周期中乳腺胀疼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分别于月经前3~7 d(黄体期)和月经周期第9~12天(晚卵泡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测量乳腺腺体层厚度、导管宽度、乳腺腺体结构及血流,并于超声检查当日取血,用磁分离酶免法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 黄体期乳腺腺体层较晚卵泡期厚7.3%,而晚卵泡期导管较黄体期宽13%,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24名(48%)有乳腺结构改变;30名(60%)有乳房胀疼,皆于月经前出现,平均持续4 d,其中19名(63.3%)有乳腺腺体结构改变;无乳腺胀疼20名中仅5名(25%)有结构改变(χ2,P<0.01).有、无乳房胀疼者其黄体期血清E2水平分别为365.0 pmol/L和335.3 pmol/L(P>0.05);P水平分别为73.3nmol/L和66.1 nmol/L(P>0.05);晚卵泡期E2水平分别为299.9 pmol/L和385.8 pmol/L(P=0.05);有、无乳腺结构改变者其黄体期血清E2水平分别为368.1pmol/L和322.7 pmo1/L(P<0.05),P水平分别为78.8 nmol/L和62.2 nmol/L(P=0.05);晚卵泡期E 2水平分别为301.9 pmol/L和364.2 pmol/L(P>0.05).结论乳腺腺体声像图表现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乳房胀疼与乳腺腺体结构改变相关;乳腺腺体结构改变和乳房胀疼与黄体期E2、P水平较高及晚卵泡期E 2/P比明显降低有关.

  • 边条人参新品种的系统选育

    作者:徐昭玺;魏建和;冯秀娟;盛书杰;王丽华;陈建民;马小军;李宝文;孙超

    目的培育高产优质边条人参新品种.方法应用系统选育法,从生产上选择近3 000优良单株,经连续四代自交纯化,淘汰不良单株和株系,并进行品系比较、黑斑病抗性鉴定和有效成份含量分析.结果通过近20年工作,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边条人参新品种--边条1号.该品种茎绿色,参根粗长,参形优美,对黑斑病具中等抗性,边条参率比对照高15%,达80%以上,产量比对照高30%以上,总皂甙及大多数分组皂甙的含量高出对照1.8%~2.5%.地上部和根部性状整齐度高,稳定性好.结论边条1号性状优良,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以非复制型HIV为载体进行目的基因转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春生;宋莉;孔北华;马道新;魏明

    目的探讨非复制型HIV作为基因转移载体的有效性,为卵巢癌基因治疗转移方法提供新思路.方法 磷酸钙沉淀法将非复制型HIV基因转移载体(pHR'CS)系统中的3种成分质粒共转染入病毒包装细胞293T,荧光显微镜、电镜、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病毒产生情况.病毒上清过滤、浓缩后感染卵巢癌细胞SKOV3和正常人成纤维细胞GF,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效果.PCR、RT-PCR鉴定目的基因HSV-tk在靶细胞中的整合转录结果.光镜观察及MTT法测定GCV的体外杀伤效应,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GIR)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293T细胞中有大量GFP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大量浓缩后病毒颗粒,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到510 nm处有一高吸收峰,此非复制型HIV感染卵巢癌细胞SKOV3和正常人成纤维细胞GF后,PCR、RT-PCR均显示600 bp的HSV-tk阳性条带.光镜观察到细胞在GCV作用后出现明显形态变化;MTT法显示GCV对转导HSV-tk的SKOV3和GF细胞有显著杀伤作用.结论非复制型HIV可将目的基因高效转移至卵巢癌细胞中,为一种有效的基因转移载体.

  • 洛伐他汀联合环孢素A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细胞因子表达及NK细胞毒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晨红;李学旺;李航;段琳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联合环孢素A(CsA)对体外培养的人淋巴细胞增殖、对某些细胞因子表达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Ficoll-Hypague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测定细胞活性;3H-标记甲基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及细胞毒作用的影响;ELISA-斑点法(ELISA-SPOT)检测细胞分泌的IL-2;放免法(RIA)测定细胞上清IFN-γ的浓度;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显示IL-2及IFN-γ mRNA的表达.结果洛伐他汀及CsA均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淋巴细胞的增殖、IL-2和IFN-γ表达及NK细胞活性,两药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与CsA协同使用减缓移植排斥反应发生发展,延长移植物寿命.

  • 戊型肝炎病毒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等传代细胞中的繁殖

    作者:乐耕耘;吴娟;马雁冰;杜瑞娟;庄俊英;谢天宏;李春宏;戴长柏;孙茂盛

    目的探索戊型肝炎病毒(HEV)敏感细胞及体外培养条件,为HEV体外研究提供基础.方法用戊肝患者急性期阳性粪便悬液感染恒河猴进行毒种的扩增与活化,超速离心处理猴阳性粪便标本获取培养用毒种,将其接种于各种人源性细胞(包括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非人灵长类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通过细胞病变观察、RT-PCR检测及免疫荧光实验来判定细胞是否对HEV敏感.结果 KMB17、A549、BEL7402细胞中第一代传代7~9 d出现细胞病变,11~13 d脱落,传至10代仍可经正链和负链RT-PCR检测到HEV基因组正链RNA和复制的负链RNA的存在,而Hela、Vero细胞未见细胞病变,分别于2-4代后经RT-PCR不能扩增到特异片段.在KMB17细胞培养体系中经免疫荧光实验表明实验组有明显荧光着色,病毒捕获RT-PCR扩增到特异片段.结论在采用的培养条件下,KMB17、A549、BEL7402细胞对HEV敏感,而Hela、Vero细胞不敏感,本研究建立了一定代次内HEV组织培养体系.

  • 骨肉瘤微血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

    作者:赵宇;邱贵兴

    目的研究骨肉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对33例骨肉瘤组织标本应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骨肉瘤MVD;用VEGF多克隆抗体检测肿瘤细胞浆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1)骨肉瘤MVD与VEGF表达程度呈正相关,VEGF高表达组的MVD平均值明显高于VEGF低表达组;(2)骨肉瘤中VEGF的表达和MVD与骨肉瘤组织病理分级无关.结论 VEGF是骨肉瘤血管形成的一种重要调节因子.

  • 离体培养时真菌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生长的影响

    作者:宋经元;郭顺星

    目的研究离体培养时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 sp.)真菌AR-18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作支持物,考察真菌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的鲜重和干重的影响;采用蛭石作支持物,考察真菌和营养液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的鲜重和干重的影响.结果在琼脂培养基上,真菌AR-18对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的鲜重和干重的增加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蛭石基质上,真菌AR-18对金钗石斛鲜重的增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接菌的金钗石斛的鲜重较不接菌提高16%;真菌AR-18对金钗石斛干重的增加具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接菌的金钗石斛的干重较不接菌提高21%.在蛭石基质上,真菌AR-18配合使用蒸馏水极显著促进了金钗石斛鲜重的增加(P<0.01),接菌的金钗石斛的鲜重较不接菌提高47%,真菌AR-18配合使用营养液对金钗石斛鲜重的增加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真菌配合使用营养液或配合使用蒸馏水对金钗石斛干物质的积累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所以佳处理组合为真菌AR-18配合使用蒸馏水.在蛭石基质上,真菌AR-18和营养液对铁皮石斛的鲜重和干重的增加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基质和控制真菌的适度生长是建立稳定的共生平衡系统和促进金钗石斛生长的重要条件.在人工栽培金钗石斛的过程中,使用真菌AR-18作为菌肥,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人胚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宋川;杨恬;杨进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参与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分化调控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ICC)及原位杂交(ISH)技术定性、定量检测早、中、晚期人胚胎表皮KC中tPA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1)tPA在人胚胎期表皮KC中表达量明显高于出生后期,胚胎期的表达高峰在胚胎中期,胚胎晚期其蛋白水平开始降低,而tPA mRNA表达则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2)tPA在人胚胎期主要存在于分化程度高的表皮浅层KC内.(3)tPA聚集于KC胞膜下方.结论 tPA参与表皮KC分化的调控.

  • TT病毒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的关系

    作者:朱峰;钱家鸣;杨晓鸥;孙钢;鲁重美

    目的探讨TT病毒(TT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第二代TTV PCR引物,从112例HCC患者、95例无HCC的慢性肝病(CLD)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检测TTV,每份DNA样本均取自50μl血清.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性别、年龄、肝功能、肿瘤特性、其他肝炎病毒指标和输血史),并分析其与TTV感染的关系.结果 (1)TTV DNA在HCC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7.86%(20/112),与在无HCC的CLD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15.78%(15/95)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2)在输血史这一临床特征上,HCC和CLD组内,TTV DNA阳性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80.00%vs 35.87%(P<0.05)和73.33% vs 27.50%(P<0.05);(3)在HCC患者中,TTV DNA阳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阴性组有显著升高,[(93±27)IU/L vs (68±31)IU/L](P<0.05),且TTV DNA的存在造成同时合并HBV和/或HCV感染的HCC患者ALT的显著升高(P<0.05);(4)在CLD患者中,有无TTV DNA的存在,对HBV和/或HCV所致的肝功能损伤并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TTV这种可能经过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可造成HCC患者的肝功能损伤,但在CLD向HCC的转化中,似乎不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 TT 病毒 肝细胞癌
  • 地黄性状的比较与相关分析

    作者:李先恩;杨世林;杨峻山

    目的对地黄不同品种的外观性状进行描述,对经济、产量和质量性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方法 各性状比较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并结合方差分析,梓醇含量的测定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地黄不同品种之间株幅的F=15.4(F0.01=5.54),叶片长度F=12.2,叶片宽度F=13.35,单株产量F=55.7,梓醇含量F=8.03.单株产量与叶片长度的相关系数r=0.9639,与叶片宽度的相关系数r=0.9073,与块根数的相关系数r=0.7060,与地上部鲜重的相关系数r=0.9950.梓醇含量与株幅的相关系数r=0.9169,与叶片长度的相关系数r=0.7046,与叶片宽度的相关系数r=0.7159.结论地黄不同品种间株幅、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产量和梓醇含量都有显著差异.单株产量与地上部鲜重、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块根数呈显著正相关,梓醇含量与株幅、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呈显著正相关.

  • 力达霉素构建的小型化单克隆抗体免疫偶联物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刘小云;甄永苏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高效、小型化特点的抗肿瘤单克隆抗体(单抗)免疫偶联物.方法以化学偶联法制备抗肿瘤抗生素力达霉素(LDM)与单抗Fab'片段的偶联物Fab'LDM.以非还原型SDS-PAGE法确定偶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ELISA法、四氮唑蓝(MTT)法、克隆形成法及小鼠移植性结肠癌26(C26)模型观察Fab'-LDM偶联物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Fab'-LDM偶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65 000,Fab'与LDM的偶联分子比为1:1;偶联物与BEL-7402及C26细胞均呈免疫学阳性反应,但与KB细胞无反应;Fab'-LDM对靶细胞BEL-7402的杀伤作用比游离LDM强13倍,对C26细胞的杀伤作用比LDM强5.5倍,但对非靶细胞KB的作用与LDM相当.动物试验结果表明,0.05 mg/kg、0.1 mg/kg和0.2 mg/kg剂量Fab'-LDM偶联物对小鼠移植性结肠癌26的抑瘤率分别达80%、92%和94%,而0.1 mg/kg剂量游离LDM的抑瘤率为77%;同时偶联物治疗组动物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偶联物的抑瘤作用强于等剂量游离LDM(P<0.01).结论以高效抗肿瘤抗生素LDM为"弹头"药物,可与单抗活性片段构建成具有良好抗肿瘤作用的小型化单抗导向药物.

  • 全光喷雾和生长调节剂对杜仲插穗的影响

    作者:马小军;高微微;张丽萍;陈震;肖复然;袁德才

    目的研究提高杜仲生根率的方法.方法将4年生(4 y)和20年生(20 y)杜仲母树的插穗用清水、α-萘乙酸、N6苄基腺嘌呤和α-萘乙酸+N6苄基腺嘌呤浸泡4 h后分别在普通荫棚下和全光喷雾下培养45~60d.定期采样观察插穗的生长情况,培养结束后进行发根率、发根数量、长根长、愈伤组织、叶片存留数、死苗率等项目的测定和统计.结果在全光喷雾条件下,与4 y插穗相比,20 y插穗效果更显著,比其在普通条件下的对照组插穗发根率提高13倍,根的性状(根长、根数)明显好于对照,培养时间缩短15 d.杜仲插穗生根主要从茎的皮层直接发出不定根,少量从愈伤组织上生根.生根的插穗愈伤组织都不多,过多则影响不定根发生.全光喷雾和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可促进不定根直接生成,也促进愈伤组织脱分化发根.结论实验证明全光喷雾和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年龄母树插穗的不定根发生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愈伤组织发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 调节Th1/Th2平衡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胡永生;张庆林;田志刚;魏海明;张建华;李刚;庞琦;王成伟;金澎;孙汭

    目的研究外源性细胞因子调节Th1/Th2平衡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IFN-γ+IL-4单抗或IL-4+IFN-γ单抗与脑胶质瘤细胞共同孵育,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Th1/Th2类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并用MTT方法检测其对脑胶质瘤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脑胶质瘤细胞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强于Th1类(P<0.01),IFN-γ+IL-4单抗可以增强IFN-γ的表达,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IL-4+IFN-γ单抗则使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有所增强,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也呈剂量依赖性关系(P<0.01).结论 外源性的细胞因子或细胞因子单抗可以调节Th1/Th2平衡,逆转Th2优势,影响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现状

    作者:赵方辉;戎寿德;乔友林

    本文评价了目前新发展和常用的几种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方法.按照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条件和人群风险度不同,肉眼观察、阴道镜检、HPV DNA检测、薄层液基细胞学和自动阅片系统单独或联合使用,均是很有价值的筛查手段.新发展的技术有利于在资源较差的贫困地区扩大宫颈癌普查的范围,通过对高风险人群的重点防治,可获得更好的成本一效益性.

  • 骨组织工程中成骨细胞与细胞因子的研究

    作者:张立海;张其清

    构建携带细胞因子和成骨细胞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研究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组织工程化人工骨构建中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成骨细胞的来源、分离和培养等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种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及相关细胞因子转基因的研究进展.

  • 基因工程产品心钠素的Tris-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

    作者:路金芝;陈伟京;王俊;卢圣栋

    传统的Tris-甘氨酸-SDS-PAGE电泳分析分辨大分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10 000~200 000,因此,在对一些相对分子质量更小的多肽进行电泳染色分析时,即使采用银染法,也无染色条带显示.在获得纯化的心钠素(ANP)(相对分子质量为3080)后,对于鉴定分析心钠素的存在及其纯度,在实验中无论是用Tris-SDS-PAGE胶,还是Tris-Tricine-SDS-PAGE胶电泳检测纯化后的小分子多肽,采用常规的考马斯亮蓝R 250染色法时,结果均不理想.通过实践,笔者建立了一套有效的鉴定小肽的电泳方法.2001-09-20收稿

    关键词: 心钠素 电泳
  • 围术期患者信息系统

    作者:朱涛;赵韦;刘进

    围术期患者信息的收集和存储对于麻醉科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计算机和电子医疗软件的应用,无论从资料的收集、储存还是以后的查询和统计等方面,都将麻醉医师从烦琐的手工记录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和麻醉的质量.笔者开发的围术期患者信息系统是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相关资料进行自动收集、归纳、整理、存储、查询、统计及打印的一套完整系统.

  • 韩式神经电刺激镇痛仪与曲马多联合用于分娩镇痛

    作者:王稚晖;胡绥苏;杨保军;石杰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分娩期保健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探讨韩式神经电刺激镇痛仪(HANS)联合曲马多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将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3 cm)的90名单胎、头位、正常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A组:将HANS的两对电极片(4 cm×9 cm)分别对称贴于夹嵴穴、次髎穴,刺激频率为2/100Hz交替,强度随产程进展逐渐增加,以孕妇大耐受强度为限.同时肌注100 mg曲马多.B组:放置HANS电极片,方法同A组,不通电,肌注100 mg曲马多.C组:放置HANS电极片方法同A组,不通电.

  • 对当前中药材栽培研究的几点意见

    作者:徐锦堂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水源充沛,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中药资源,它是我国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物质基础.中医中药学,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医药的组成部分--中药材的栽培也倍受国家和人民的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道地药材"基地的建立、濒危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短缺药材的扩大引种栽培,都取得很大成绩.特别是近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科技研究手段的应用,中药材栽培技术、选种育种、病虫害的生物防治、药用真菌的培养,也都取得新的成果.

  • 学习记忆相关的B-50基因表达与一氧化氮的关系

    作者:张世仪;陈纪君;王松岩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B-50(GAP-43)是一种突触前膜蛋白.本组曾报道,经过空间学习训练后,大鼠海马的B-50 mRNA阳性细胞增加.本组又发现,学习记忆训练后大鼠的海马和大脑皮层内一氧化氮(NO)合酶活性增强,NO代谢终产物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已有资料表明NO能促进神经系统某些基因转录,NO和B-50在参与突触可塑性和信号传递中有不少相关之处,但NO与B-50基因表达的关系尚未见报道.

  • erbin基因--一个含有PDZ功能区的新基因

    作者:任韵钊;刘彦信;史娟;刘士廉;郑德先

    本实验室在以前的研究中获得了6个TRAIL(TNF-rela-t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凋亡相关的基因片段.基因文库检索发现,其中之一与LAP(leucine-rich repeats and PDZ domains,LRRs And PDZ)家族成员ERBIN蛋白(ERBB2 binding protein)高度同源.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erbin基因的表达规律.

  • 应用Diapason内固定治疗腰骶椎不稳

    作者:赵宏;邱贵兴;赵宇;沈建雄;王以朋;林进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及其特点,观察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和Diapason内固定手术治疗腰骶椎不稳定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骶椎不稳定患者经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和Diapason内固定术后临床症状、X光表现.结果 1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定患者中,术前腰痛临床评分为47.5±0.8,术后腰痛评分(31.9±2.3)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随访(平均6.2个月)时,X线检查未见脊柱滑移,未发现内植物松动、断裂.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结论应用Diapason内固定治疗腰骶椎不稳定,术后早期效果良好,手术操作容易,并发症少.

  • 中华多用脊柱内固定装置的研制及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叶启彬;邱贵兴;王以朋;林进;张嘉

    目的报道本院研制的中华多用脊柱内固定装置应用于脊柱外科的原理及早期结果.方法随诊从1998年9月到2000年6月期间用本装置治疗脊柱侧弯70例(男性19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14.8岁(3~34岁).其中先天性侧弯30例,特发性侧弯36例,其它4例.此外,还随诊用本装置矫治后凸畸形16例,脊柱侧弯前路去旋转融合5例.所有病例均进行手术前后临床及X线片检查分析.结果脊柱侧弯病例平均随诊8.9个月,侧弯Cobb角由术前平均70.5度(40~103度)矫正至平均32.5度,平均矫正率55.6%,身高平均增加6.5 cm,矫正范围内的脊柱增长5mm.由本院首次治疗的2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平均矫正率73%,好者达87.2%.后凸畸形病例平均随诊5.3个月,后凸由术前平均80.5度(55~110度)矫正至术后平均29度,矫正率76.4%.胸、腰段侧弯行前路手术后,侧弯由术前平均63.8度(40~103度)矫正至平均31.8度,矫正率50%.结论中华多用脊柱内固定装置是矫治脊柱侧弯,尤其是生长发育中儿童侧弯的较理想的新方法,不需植骨融合,能允许矫正范围内脊柱节段继续生长,合并症较少.本装置还可广泛用于治疗脊柱后凸、前路去旋转融合、脊柱滑脱和脊柱骨折等.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内固定
  • 一种能产生紫杉醇类化合物内生真菌的分离

    作者:邵爱娟;林淑芳;张思巨;李晓明;黄璐琦;陈敏;吴志刚;戴如琴;刘丽

    目的从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树皮中分离能产生紫杉醇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无菌技术分离东北红豆杉树皮中的内生真菌,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该真菌培养物进行分析.结果从东北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一种内生真菌,化学分析证明该真菌培养物内含有紫杉醇类化合物.结论 东北红豆杉树皮中含有能产生紫杉醇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

  • 核基质蛋白22对膀胱移行上皮癌的诊断意义及临床应用

    作者:刘广华;李汉忠

    目的探讨核基质蛋白22(NMP22)检测膀胱癌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90例患者(其中膀胱癌40例,非膀胱癌患者50例)尿中的NMP22的水平,并与尿脱落细胞学(UC)检查比较.结果膀胱癌组患者术前的NMP2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15.6 U/ml及6.1 U/ml),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01),血尿不影响NMP22的检测.NMP22较UC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如UC.结论 NMP22检测膀胱癌的敏感性较高,可用于膀胱癌的筛选及术后随诊.

  • 分析化学在创制新药中的作用

    作者:周同惠

    本文简要讨论了分析化学在药物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发展及与新药研制有关的一些基础课题,包括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天然药物的指纹图谱、手性药物的拆分、药物代谢研究等方面.同时,也提出了目前某些人对药物分析的看法的误区,指出发展药物分析学科的必要性.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年第23卷文题索引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医学 科学院
  • 我院第七届医药卫生青年科技论坛获得圆满成功

    作者:

  •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诊治

    作者:于书卿;赵继宗;陆峥

    目的报道148例原发性颅内淋巴瘤,总结讨论颅内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4年1月~2000年1月原发性颅内淋巴瘤148例,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全切除和近全切除共117例(79%),大部切除31例(21%).术后均辅以放疗,其中44例联合应用化疗,112例(76%)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36例(24%)症状加重,其中死亡8例,死亡率5.4%.结论原发性颅内淋巴瘤为恶性颅内肿瘤,手术结合放疗仍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生存期短,预后不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