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중국중서의결합신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587X
- 国内刊号: 14-127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919例肾活检资料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北部农村地区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8年12月919例因肾脏疾病而行肾活检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结果:本组患者做肾活检时的年龄16岁~72岁.平均(33.1±14.1)岁;男508例(55.3%),女411例(45.7%).16岁~50岁患者770例(83.8%).除狼疮性肾炎(LN)外,大多数肾脏疾病多发于男性.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和慢性肾炎综合征(CNS)分别为43.3%、35.4%.在继发性肾脏疾病病变中,紫癜性肾炎(HSPN)为常见,其次为LN.在表现肾病综合征的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IgA肾病(IgAN),分别为39.5%、18.4%;在表现慢性肾炎综合征的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分别为IgAN(39.6%),MsP(32.4%).结论:河南北部农村地区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病理多为MsPGN;16岁~40岁男性是肾小球疾病的高发人群;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
丹参素对高糖刺激腹膜间皮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HPMC分泌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丹参素(10~0.625 mg/L)干预高糖刺激培养的HPMC,RT-PCR法检测细胞内Ⅰ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中FN、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丹参素对高糖诱导的HPMC分泌细胞外基质具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以高浓度组(10 mg/L)抑制作用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素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PMC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具有抗腹膜纤维化作用.
-
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初始诱导治疗期相关性高血压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研究表明,维持性血透患者低浓度的血红蛋白(Hb)与患者再人院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Hb每下降1 g/L,患者因心血管并发症等疾病再人院的相对危险性就增加5%[1].自从1985年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于临床以来,肾性贫血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改善了肾衰竭患者的状况,甚至被誉为贫血治疗上的"里程碑"[2].
-
肾衰保肾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衰保肾胶囊时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5/6肾切除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保肾胶囊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再将各组大鼠随机分为2用、4周、8周、12周亚组.在以上每周末将大鼠处死并对其凋亡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Scr在术后2周升高后下降至第4周后逐渐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变化趋势同模型组,4个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衰保肾胶囊能有效减少肾小球细胞的凋亡.
-
维持性血液透析和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脂代谢特征及其与营养状况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脂代谢紊乱的异同,探讨各自脂代谢紊乱的特征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09年10月门诊行MHD 的124例患者和行CAPD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指标包括:(1)脂代谢指标:包括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2)营养指标:包括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中臂围(MAC)、中臂肌围(AMC)和血清白蛋白(Alb).结果:(1)MHD 患者高TG的发生率为25%,低HDLDL和低Apo-A发生率分别为72.58%和67%;CAPD组高TC、TG、LDL发生率分别为32.31%、38.46%和35.38%,低LDL、HDL和Apo-A发生率分别为43.08%、73.85%和55.38%;(2)CAPD组的TC、TG、LDL和Apo-A均高于M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MHD组TG、HDL和Apo-A与MIS显著负相关(P 0.05).结论:脂代谢紊乱是MHD和CAP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MHD患者脂代谢紊乱的特征是高TG、低HDL和低Apo-A,而高TC却不常见.CAPD患者脂代谢紊乱特征是高TC、高TG和高LDL并存,低LDL、低HDL和低Apo-A并存.CAPD患者脂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较MHD患者严重.TG、HDL和Apo-A是可用来评价 MHD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而脂代谢指标不能放映PD患者的营养状况. -
高浓度氟康唑封管治疗腹透患者真菌性腹膜炎的疗效观察
真菌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中的一种严重的腹膜炎,腹部压痛、反跳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腹透并发的其他腹膜炎[1],预后不良,早期拔管町能可以降低病死率[2].
-
上海市徐汇区15534名学龄前儿童胡桃夹血尿的普查
目的:调查幼儿园儿童胡桃夹血尿的发病率.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13个街道90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尿常规检查,尿检阳性者进一步行尿相差显微镜和彩超检查,以筛查胡桃夹血尿患儿.结果:共调查15 534名幼儿园儿童,镜下血尿阳性者90例,其中胡桃夹血尿40例(占44.4%),总人群胡桃夹血尿患病率为0.26%.结论:幼儿园儿童尿常规普查非常重要.镜下血尿患儿中,胡桃夹血尿所占比例很高.
-
来氟米特对狼疮鼠体内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lunomide)对狼疮小鼠体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MRL/Lpr系狼疮小鼠1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来氟米特组、醋酸泼尼松组,时其进行药物干预,8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组织CD4+ CD25+ Treg数量变化,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脾组织Foxp3 mRNA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来氟米特组、醋酸泼尼松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体内CD4+ CD25+ Treg在CD4+ T细胞中所占比例及Foxp3 mRNA的表达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来氟米特组增加较为显著.结论:来氟米特及醋酸泼尼松均能提高狼疮鼠体内CD4+ CD25+ Treg细胞水平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表达水平.推测其缓解SLE发展的机制之一可能是促进了具有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所致.
-
银杏达莫联合谷胱甘肽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迭莫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疗效.方法:68例PNS患者随机分两组:(1)银杏达莫组34例,采用泼尼松+银杏达莫;(2)联合组(银杏达莫联合谷胱甘肽)34例,采用泼尼松+银杏达莫+谷胱甘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总胆固醇、尿FDP、血D-D、纤维蛋白原,复发情况等.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08%)高于银杏达莫组(82.35%),联合组复发率(6.45%)低于银杏达莫组(14.29%);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异常,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P<0.01或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谷胱甘肽能提高疗效,且对减少肾病综合征复发有一定帮助.
-
41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10 例 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因、病史与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蛋白、血气分析等影响预后因素.结果:410 例 ARF患者中,男275例,女135例.男:女=2.04:1,平均年龄(48.15±18.33)岁.ARF病因:少年组以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肾实质性疾病为主,中年组为急性肾衰竭发病年龄高峰,以梗阻性肾病为主,其次为肾实质性病和肝胆胰疾病.老年组病因主要见于肾病,治愈率低(26.83%),病死率高(13.82%),明显高于青年组(10.92%)和中年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肾病史、MODS、血K+、Hb、HCT、Alb共6个因素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红蛋白、MODS、高血钾是影响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后性原因导致的ARF需要引起关注.积极治疗原发病因,同时重视增加病死率危险因素纠正,尤其是MODS有助于降低ARF病死率.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绞痛的现状与展望
肾绞痛是上尿路结石常见的表现,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疼痛一般从患侧腰部开始沿输尿管向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睾丸或阴唇放射,可持续几分钟或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不等.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辗转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传统医学中亦有类似该病症状的记载.如何更迅速更有效地为患者解除痛苦,减少复发率,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近年来中西医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多成果,现将其作一综述如下.
-
代谢组学与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大量临床事实证明,在肾病医学领域中,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方法相对于单纯的西医药治疗具有更大的优势.肾病的中医药和中两医结合领域蕴藏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大量的合理内核和宝贵财富.积极开展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不仅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的发展以及整个中医药事业的进步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
慢性肾脏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
各种不同原因的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阶段都会合并有高血压,而不易控制的高血压又进一步加剧肾脏功能恶化,因此认识CKD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对延缓CKD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re monioring,ABPM)能够提供24 h内多次血压测量数据,为了解患者全天的血压水平和波动趋势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将生存质量引入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评价体系刍议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先是作为一个社会学指标米使用.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潜的变化,70年代未医学领域广泛开展了QOL的研究工作并形成"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health relatedquality of life,HRQOL,简称生存质量)的概念,以区别于哲学与宗教、经济与政界所关注的生活质量[1].
-
心肾综合征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心功能和肾功能衰退及其交互作用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肾衰竭不仅是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jlure,CHF)以及急性失代偿性心衰(acute decompensated,heart failure,ADHF)的常见合并症,且在心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一些药物如利尿剂的不当使用亦会加重病情而进一步造成肾功能损伤.
-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肾脏疾病
参与慢性肾脏病(CKD))高血压发生的许多机制例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过度兴奋,小血管病变以及肾脏水钠潴留所致的容量过多等三大因素已受到重视,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进而参与CKD高血压发生的重要机制尚未得到重视,往往将β-受体阻滞剂(BB)列为三线用药,透析病人使用中枢性交感神经阻滞剂和a、β-受体阻滞剂也不足15%[1].本文就CKD中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原因,对CKD影响和干预治疗策略等综述如下.
-
急性肾损伤新型生物标志物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周内)突然下降而出现的氮质废物滞留和尿量减少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氮质废物潴留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肾功能轻度损伤即可导致ARF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增加[1].
-
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多中心调查
目的:多中心调查住院冠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上海浦东地区六家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资料,分析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入选患者197例,CIN发病率8.63%(17/197).老年人(年龄≥70岁)72例(36.5%),糖尿病71例(36.0%),高血压148例(75.1%),心功能Ⅱ级以上者22例(11.2%)、心梗患者23例(11.7%).发生CIN患者与非CIN患者在性别、年龄、2型糖尿病、术前心功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术前及术后肌酐清除率(Ccr)、术后血肌酐(Scr)、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多只冠脉病变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显示高龄(年龄≥70岁,相对危险度RR=7.3,P<0.05)、女性(RR=3.6,P<0.05)、心肌梗死(RR=5.6,P<0.05)、造影剂剂量≥180 ml(RR=4.0,P<0.05)是CIN的危险因素.结论:心内科住院行CAG和PCI的患者CIN发生率较高,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CIN公认的高危因素普遍存在;年龄70岁以上、女性、心肌梗死、较高造影剂剂量可能是心内科住院行CAG和PCI者CIN发生的危险因素.
-
持续C反应蛋白增高对腹膜透析患者新发合并症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C反应蛋白(CRP)增高对于腹膜透析患者新发合并症和生存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23例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根据腹膜透析患者基线及3个月后测定的血清超敏CRP(hsCRP)的水平,将患者分为持续CRP增高组(2个时间点的hsCRP均>3 mg/L)和非持续CRP增高组(仅有1次CRP水平>3 mg/L或CRP水平均<3 nag/L的患者),记录基线资料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随访过程中的新发合并症情况及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在持续CRP增高组中,易发生合并症(出现合并症≥3次)的患者比例为31.3%,高于非持续CRP增高组的12.1%(P
-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因素,为腹膜炎的防治制定合理的方案.方法:调查2005年2月1日~2009年10月31日行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及COX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因素.结果:105例患者中有35例发生53次腹膜炎.致病茵中革兰阳性茵多见.术后1月内培养出的致病菌均是球菌类,而术后1月后杆菌类占43.5%.在导致腹膜炎的原因中,操作因素及消化道因素占67.9%.糖尿病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为36.8%,非糖尿病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为32.6%.白蛋白浓度下降与患者发生腹膜炎相关(P<0.01).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常见的细菌仍是球菌类.术后早期发生的腹膜炎均是球菌类,可能与早期操作不熟练相关;术后1月后杆菌类比例迅速增加,可能为消化道因素增多所致.相对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高,无腹膜炎生存时间短.白蛋白浓度降低为腹膜炎发生的高危因素.
-
伴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近5年诊断明确并行肾活检的27例患者,根据免疫荧光及电镜分为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和少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均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预后.结果: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组14例,少免疫复合物沉积组1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ANCA类型、起病至肾活检时间,发热、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及肾外器官受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血尿、高血压及血肌酐方面亦无明显差异,但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尿蛋白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可能更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理类型方面,两组均为新月体性肾炎,但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可合并IgA肾病和膜性肾病.结论:肾脏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提示更多的尿蛋白,可能更差的疗效及预后,病理类型上在新月体性肾炎基础上合并lgA肾病和膜性肾病.
-
尿标本量和沉渣制片存放条件对尿足细胞检测的影响
目的:探讨少量尿液存放后检测尿足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别足细胞的基础上,从尿标本量,沉渣制片存放温度、时间及一抗孵育时间与原检测方法比较,以足细胞阳性检出率、足细胞数量为指标评估实用性.结果:(1)尿量10 ml与100 ml(原方法)足细胞检出数相关性较好(r=0.670,P<0.05).(2)沉渣制片标本于-20℃和4℃存放3 d检出率分别为88%、63%,与原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放7 d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38%,与原方法比较(P<0.05);同样存放3 d对足细胞检出数影响不大,而7 d足细胞检出数为0(0,9)、0(0,10.75)与原方法27.5(7.25,58.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对同一时间点足细胞检出率和计数无明显影响.(3)-抗孵育1 h与过夜(原方法)对足细胞检出率无影响,足细胞检出数分别为15(6,31)/20HP和8(3,17)/20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尿足细胞采尿标100 ml,连续制片效果较好.临床上常遇肾衰竭少尿患者,可用10 ml尿标本,沉渣制片存放4℃,3 d内完成.
-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TRPC6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瞬时受体势C6(TRPC6)表达的影响,并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方法:GMC予TGF-β1 10 ng/ml刺激24 h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GMC TRY6的表达;免疫印迹法观察TRPC6的表达.结果:GMC存在TRPC6的表达,以细胞膜表达为主;TGF-β1刺激GMC可有TRPC6表达下调(P<0.05).结论:肾小球系膜细胞存在TRPC6的表达,TGF-β1刺激后TRPC6表达下调;TGF-β1可能通过下调TRPC6参与了DN的发病.
-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正常大鼠肾小球蛋白质组方法的建立
目的: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大鼠肾小球蛋白质,以建立肾小球蛋白质组分析的方法.方法:选取体重约200 g的雄性Wistar大鼠,分离肾小球并提取蛋白质.使用24 cm、pH 3-11的IPG胶条对蛋白质进行一相等电聚焦,采用12.5%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二相分离.Decyder软件分析凝胶上的蛋白质点,切取1个蛋白质点,经过胰蛋白酶消化后,使用飞行质谱获取肽指纹谱,并用Mascot软件分析.结果:纯化的肾小球纯度在90%以上,在双向电泳的凝胶上,共发现1 240个肾小球蛋白质;切取的蛋白质点经鉴定为CAPZA2蛋白质,Mascot得分为137分(阈值为61分).结论:成功建立了双向电泳分析大鼠肾小球蛋白质组的方法.
-
陈以平教授辨治肾病性水肿的基本法则
肾病性水肿属中医"水气病"范畴,系肾脏病各个阶段突出的临床表现及主要症状之一,缠绵难愈,治疗棘手.现代医学认为,肾病性水肿多与机体免疫、低蛋白血症、肾小球滤过率及水钠潴留、肾小管间质浸润等有关.
-
肾移植后不用或撤除糖皮质激素的利弊
早在19世纪60年代,糖皮质激素(steroid avoidance or withdrawal,SAW)就成为维持性免疫抑制治疗中重要的一员,用于弥补硫唑嘌呤的不足,它对于移植受体的保护作用已不容置疑.
-
应重视马兜铃酸肾病易感机制的研究
马兜铃酸肾病(AAN)是一种慢性间质性肾脏疾病,其发病与摄取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密切相关.目前发现马兜铃酸也是巴尔干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1].
-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针刺降压的相关研究进展
所谓肾性高血压系指肾实质病变和肾血管病变所引起的高血压,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占首位.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Ⅲ(NHANESⅢ)数据显示:20岁以上普通人群11%患有慢性肾脏病(CKD)[1,2].我国资料显示:20岁以上人群中CKD患病率为7%~13%,且我国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CKD患者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多数.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