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중화방사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201
- 国内刊号: 11-214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儿童川崎病致冠状动脉瘤伴钙化一例
患儿男,5.5岁.间断胸痛、活动量下降1年,加重1个月.体检无阳性体征;血、尿常规、血沉及肝肾功能均正常;心电图示ST-T改变.胸部正、侧位片(图1,2)示心脏轻度扩大,心影内于左、右房室沟区可见串珠样大小不等圆或椭圆环形钙化影;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3支近中段均有梭囊样扩张,宽处达12 mm,管壁明显增厚、钙化;电子束CT(EBCT)平扫(图3,4)示左前降支近中段、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全程扩张,管壁增厚伴壳样钙化.
-
电子束CT诊断先天性左房耳部瘤一例
患者男,23岁.因出现活动后左胸痛1个月就诊,平时易疲乏、感冒.体检:发育可,心率8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未见异常,双下肢不肿.既往史无特殊.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
-
脑膜肉瘤病一例
患者女,23岁.间断发生恶心、呕吐10年,偶伴头痛、头晕,近3年来症状发作频繁,本次就诊2周前,曾因一氧化碳中毒,在当地医院行高压氧治疗期间突发癫痫大发作,继而间断发作癫痫.体检: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未见异常改变,便潜血阳性,上皮细胞2个;血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为1.3,其余各项指标均正常.
-
异位胰岛细胞瘤一例
患者女,18岁,乏力1年,发现腹部包块1个月,右上腹痛20 d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乏力伴头晕,精神、食欲较差,不伴其他不适.20 d前出现间歇性轻度上腹痛,但无恶心、呕吐、腹胀、发热、黄疸等症状.入院后体检:体温37.1℃、脉搏88次/min、呼吸14次/min、血压115/88 mm Hg(1 mm Hg=0.133 kPa);无黄疸,肝脾不大,右上腹可触及一大小约5 cm×5 cm肿块,位置深,界不清,深压痛;肠鸣音正常.
-
介入治疗邻近小脑后下动脉开口的椎动脉梭形动脉瘤一例
患者女,43岁.发作性头痛、意识丧失及肢体抽搐2个月.患者于2001年11月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未引起注意;11月3日上午突然意识丧失,尿失禁,出现肢体抽搐,口吐白沫,频繁呕吐;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体检未发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阴性.
-
MRI诊断肝泡状棘球蚴一例
患者女,39岁,内蒙古人.4个月前出现上腹部间歇性胀痛,劳累后易发作.体检:肝区扣痛阳性.其母3年前因肝棘球蚴病行手术治疗.患者长期生活在牧区.
-
支气管带蒂炎性息肉一例
患者男,40岁.主因间断咳嗽、咯痰2年,加重伴发热来院就诊.患者2年前曾有醉酒后人事不省伴呕吐史,酒醒后即出现咳嗽、咯痰及发热,经抗炎治疗后好转.此后,上述病情间断性反复发作,2年来共发作10余次,发作间期逐渐缩短,每次发作均可在抗炎等治疗后好转.本次发作较严重,并伴发热,体温38℃左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0.2×109/L;血气氧分压 50.5 mm Hg(参考值80.0~100.0 mm Hg,1 mm 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35.3 mm Hg(参考值35.0~50.0 mm Hg).
-
毒鼠强中毒性脑病的CT表现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性脑病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毒鼠强中毒性脑病患者4例,分析其脑部CT表现.结果急性期(8 d内)表现:(1)不同程度脑水肿,表现为皮层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CT值降至11~13 HU之间,严重者呈均一水样密度.(2)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期表现为中毒性缺血缺氧性脑病.结论毒鼠强中毒性脑病急性期有一定特征,并可预测病变严重程度,慢性期无特征性.
-
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
目的总结垂体Rathke囊肿的MRI表现,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的MRI表现.结果 17例Rathke囊肿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10例位于鞍内,7例位于鞍内和鞍上.MR信号在T1WI和T2WI上表现为:7例长T1、长T2,6例短T1、长T2,2例等T1、等T2,1例等T1、长T2,1例短T1、短T2.6例行增强扫描, 3例无增强, 3例囊肿边缘增强.结论垂体Rathke囊肿表现为鞍内或鞍内和鞍上的囊性占位,MRI信号多样,但结合MRI形态、临床表现和其他影像学表现可作出正确诊断.
-
MR灌注成像在评价神经胶质瘤肿瘤血管中的价值
目的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探讨肿瘤血流容积在术前评估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并与微血管密度(MVD)对照,评估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共搜集了32例神经胶质瘤,均系常规MR扫描后,在首过期间行PWI,通过非弥散示踪模式,获得局部相对脑血流容积(rCBV)彩图,并计算肿瘤局部血容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测量MVD,以判断血管形成活性.将rCBV、rCBV比值与术后病理分级,以及rCBV与MV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级高的胶质瘤(18例)rCBV比值在5.30~14.80之间,均值为8.32±1.68.分级低的胶质瘤(14例)rCBV比值在0.89~5.40之间,均值为2.93±1.19.经组间t检验,两组rCBV比值均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618, P= 0.000).分级高的胶质瘤rCBV值在43.55~290.54之间,中位数为113.60.分级低的肿瘤rCBV值在9.66~168.76之间,中位数28.84. 经组间Wilcoxon检验,两组rCBV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Z|=4.027, P=0.000).rCBV和MVD的关系用线性回归分析,二者密切相关(r=0.87,P<0.001).结论胶质瘤MR灌注成像与病理分级和MVD有良好的相关性,和常规MR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胶质瘤术前分级的准确性,有效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助于判断预后.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目的对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价值进行初步的探索.方法 1998年9月至2001年11月进行的200例肝移植病人中术后18例发生肝动脉狭窄、闭塞,对18例病人行球囊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术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 15例病人成功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单纯球囊扩张治疗13例,内支架治疗2例,3例病人介入治疗失败.治疗成功的15例病人中7例愈后良好,8例愈后不良.结论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可作为治疗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影响治疗愈后的重要因素.
-
经皮穿刺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9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表现为腰背痛及下肢麻痛.其中间盘膨出47例,突出78例,脱垂4例.在透视监视下采用19~21 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旁间隙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盘内注射5 ml,椎旁间隙注射10~15 ml,O3浓度为40 μg/ml.结果随访3~18个月,总有效率为76.0%.显效79例(61.2%),有效19例(14.7%),无效31例(24.0%),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O2-O3混合气体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与外科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PBPV)替代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IVPS)的可行性.方法外科组包括31例IVPS患者, PBPV组为同期接受PBPV的146例IVPS患者.比较2种方法的疗效和费用等情况.结果 PBPV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外科组31例全部手术成功,无死亡,术后出现中量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1例,气胸1例,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两组间术前、术后及随访中的肺动脉瓣跨瓣压差(PG)值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平均总费用相似(P>0.05),但西药费外科组显著高于PBPV组,器材费PBPV组明显高于外科组(均P<0.05). 结论 PBPV术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但较外科手术有更好的效价比,更易被患者所接受,PBPV术可以替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IVPS的首选方法.
-
臀肌挛缩症的MRI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GMC)的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臀肌挛缩症11例,均行X线平片及MR检查,常规行MR T1WI及T2WI,所有患者均加扫轴面及冠状面快速梯度回波(FFE)T2WI;5例行CT检查.结果 T1WI及T2WI显示11例受累臀肌萎缩;8例臀中、小肌萎缩明显,3例臀中、小肌萎缩、消失.FFE-T2WI显示11例患侧从髂骨至股骨粗隆间的挛缩纤维索条影,呈条带状低信号;阔筋膜张肌萎缩,与臀中、小肌分界不清.4例受累髋关节囊明显增厚.X线显示7例骨盆左侧倾斜,1例右侧倾斜,1例左侧股骨大粗隆轻度不规则.5例CT扫描显示3例骨盆倾斜,2例双侧臀肌大小不对称.结论 MRI能直接显示臀肌挛缩纤维索条影,指导临床治疗;FFE-T2WI序列是GMC的特异检查序列.
-
梗死心肌的MRI评价及病理对照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MR影像与病理对照的方法明确心肌梗死后7~10 d MRI延迟强化区与梗死心肌的关系,以期为MRI评价心肌活性提供病理依据.方法利用6只猪无再灌注和再灌注的心肌梗死模型,行短轴面MR心肌延迟强化扫描.扫描结束后将心脏离体,沿短轴面将心脏切成断面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比较心肌梗死区和正常对照区的延迟强化信号强度的差异;比较相应层面的MRI延迟强化区和TTC染色所示梗死区的关系.结果在心肌梗死的7~10 d,无论有无再灌注,MR延迟强化扫描均可见心肌梗死区信号较正常对照区明显升高,无再灌注组梗死区信号(20.81±6.49)是正常对照区(2.68±1.10)的7.76倍(t=11.68, P<0.01),再灌注组梗死区信号(14.28±1.64)是正常对照区(1.44±0.52)的9.92倍(t=31.69,P<0.01);无再灌注组的延迟强化区[占同层面左室面积的百分率为(15.49±6.07)%]与梗死心肌[(14.95±7.36)%]一致(t=-0.78,P>0.05),再灌注组的延迟强化区[(12.52±5.93)%]包括梗死区[(11.13±5.81)%]和梗死周围区,过度估计梗死心肌范围约12.47%(t=-14.48,P<0.01).结论在心肌梗死的7~10 d,MR延迟强化扫描可较准确地反映梗死心肌的范围.
-
胰腺多层螺旋CT灌注研究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的肿瘤灌注软件,测量和评价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的CT灌注情况.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Ultra多层螺旋CT的电影模式(1 s/周),5 mm层厚,4层,120 kV,60 mA;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50 ml(300 mg I/ml),流率3.5 ml/s,延迟5 s,数据采集45 s.在Sun Ultra AW4.0工作站使用Perfusion 2(GE公司)软件包(去卷积算法),分别测量37例正常胰腺和37例胰腺癌及3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胰腺组的BF、BV、MTT和 PS的平均值分别为(3 386.2±1 596.1)ml*min-1*kg-1、(267.3±130.2)ml*kg-1、(6.59±2.59)s、(288.2±203.9)ml*min-1*kg-1.胰腺癌组的BF、BV、MTT 和PS的平均值分别为(2 323.1±1 841.2)ml*min-1*kg-1、(189.7±160.6)ml*kg-1、(7.93±3.92)s、(457.2±261.6)ml*min-1*kg-1.胰腺癌组和正常胰腺组的BF、BV和PS的平均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为0.01、0.025 和0.003).胰腺癌和正常组织的MTT的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7). 结论多层螺旋CT的胰腺灌注图像和数值比较容易获得.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的BF、BV、PS的平均值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
SARS发热门诊胸部X线摄影技术探讨
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的猖獗蔓延,对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医务工作者的高感染率,已经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
-
SARS胸片检查的摄片方法及防护措施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又称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今年初在世界多个国家流行的急性传染病[1,2],广东发病较集中.SARS起病急,病情重,发病时肺部出现病变,需要摄胸片进行诊断,由于SARS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需要隔离治疗,大量的胸片在病房内完成.对大量出现的急性传染病如何进行胸部摄片检查,检查人员如何进行防护,笔者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
颞骨肿块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研究颞骨肿块的CT、MRI和DSA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照分析21例颞骨肿块的CT、MRI和DSA表现与手术病理表现.结果 5例颈静脉球瘤均显示"椒盐征"和肿瘤明显染色.3例鼓室球瘤表现为鼓室内明显强化的软组织影和肿瘤明显染色.4例内淋巴囊肿瘤CT表现为岩骨迷路后前庭水管区和中内耳软组织肿块及骨质破坏,MRI表现为"椒盐征",T1WI示肿块边缘有环形高信号影,DSA示3例内淋巴囊腺样囊性癌明显染色.4例外中耳鳞癌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以及中外耳广泛骨质破坏,1例DSA表现有肿瘤染色.2例软骨肉瘤CT表现为含有点片状钙化的软组织肿瘤,1例肿瘤周边可见高密度环.2例鼻咽癌侵犯中内耳,表现为岩部、鼓室、乳突和颈静脉窝不规则肿块和骨质破坏.1例嗜酸性肉芽肿CT表现为岩部、鼓室不规则肿块和骨质破坏.结论 CT和MRI清楚显示肿块的形态、范围和内部结构,能准确定位,CT、MRI和DSA结合有助于肿块的定性诊断,为手术提供依据.
-
进一步深入对SARS的影像学研究
抗击SARS的战役已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在与SARS奋战期间,坚守在一线的影像学工作者承担了繁重的临床任务,也及时总结了工作经验,撰写出许多篇水平较高的学术论文.这些珍贵的经验总结,在短期内使得我们对这种陌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是我们认识SARS所迈出的第一步.
-
十二指肠息肉并发肠套叠及低位阻塞性黄疸一例
患者男,42岁,反复上腹胀痛伴呕吐8年;加重并伴黄疸1周.体检:腹部饱满,可见胃型,眼球结膜黄染;B超示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扩张,胆囊增大,左上腹混合性、弱实性包块; CT见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呈枯藤状,十二指肠对比剂充盈欠满意(图1);MR使用1.5 T Siemens (Symphony)MR机,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序列T1WI:TR 136 ms,TE 4.1 ms,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FISP)序列 T2WI:TR 4.45 ms,TE 2.22 ms,翻转角均为70°,层厚均为5 mm,分别做轴面、冠状面、矢状面平扫及MR胰胆管造影(图2~4),可见胆道系统及胰管明显扩张,末端呈"鸟嘴状",胃腔及十二指肠球部明显扩张,十二指肠降段肠壁环形增厚,管腔明显狭窄.
-
成人椎管成神经细胞瘤一例
患者女,29岁.因双上肢疼痛4个月余,大小便失禁,四肢进行性无力4周入院.体检:C6~T3棘突叩痛,C6水平段以下痛觉减退,T3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四肢肌张力低下,双手鱼际肌及骨间肌萎缩,双上肢肌力II级,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下肢腱反射阴性.胸片示双肺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
SARS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目的总结SARS患者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资料,以期提高对这一烈性传染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临床诊断SAR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175例患者共摄胸片1 060张 ,行CT扫描20例次.结果 SARS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多叶、多片的肺实质浸润,共97例(59.5%),61例(37.4%)为局限性单侧肺浸润.以快速进展变化为特征;病死率为8.0%.结论胸部影像异常是SARS诊断的必要指标,系列X线平片可以观察SARS的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并提示预后,CT能够早期检出SARS肺部的异常征象.
-
SARS的胸部X线表现及动态观察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胸部X线影像及变化规律.方法临床诊断为SARS者46例,每间隔2~4 d摄胸片复查,分析全部胸片的影像表现和动态变化.结果首次胸片正常但不能排除SARS,在拍摄病变初期X线胸片的30例中,4例在发病10 d后才发现胸部异常.病变早期胸片表现以单发小片状阴影为主(66.7%,20/30).动态观察病变的影像变化快,而且病程中严重程度有反复,8例患者肺内病变吸收缓慢.死亡患者肺内有多发弥漫病变及病变逐渐减轻者各3例.结论胸部X线检查可用于SARS的早期发现及显示病程的变化.但对于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
SARS的胸部CT早期表现
目的探讨SARS胸部CT早期表现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40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SARS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进行胸部CT扫描,同时行常规计算机摄影(CR)胸片检查.回顾性分析这些胸部平片和CT图像,重点观察胸部有无异常表现,并对胸部CT异常阴影的数目、位置、密度、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胸部CT扫描发现40例SAR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异常阴影.而CR胸片未见异常者9例,可疑者6例,明确有异常者25例.SARS肺部CT异常表现主要是不同程度的肺部炎性浸润,病灶密度低、不均匀,以磨玻璃样改变多见,为25例(62.5%)(此类改变胸片容易漏诊),实变11例(27.5%),两者均有4例(10%).70.0%的病例(28例)只有1~2个病灶,30.0%的病例(12例)有3个以上病灶或两肺多发.病灶形态以斑片状和球形为常见,占82.5%(33例),也可累及整个肺段(4例,10.0%)或表现为坠积性肺炎样(3例,7.5%).病灶常位于肺的周边部位(28例,70%),同时累及周边和中心者11例(17.5%).25.0%的病例(10例)出现支气管气像.结论胸部CT扫描能早期发现SARS患者肺部异常阴影,明显优于胸片.SARS患者肺部CT异常早期表现有其特点,但非特异性.因此,胸部CT检查在SARS病人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
72例SARS的胸部X线影像分析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X线胸片的改变和影像动态变化.方法对72例SARS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包括X线胸片异常出现的时间、病变为严重的时间及病变吸收的时间和影像形态.结果胸部X线异常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病后的4~7 d(53例,73.6%), X线表现为严重的时间多在发病后的8~14 d(54例,75.0%),多数病变吸收的时间多为发病后的15~21 d(37例,51.4%),病变的主要特点是以双侧或单侧的单发或多发大片状模糊影(58例,80.6%),严重时期变化快.部分病人病变呈游走性改变.X线片上病变吸收后1个月内CT证实肺内仍具有病变者占55.0%(11/20例).结论胸部X线片可反映SARS患者病变的动态变化,但对病变的细微改变显示有限度.
-
SARS胸部表现和并发症的CT研究
目的探讨CT扫描在SARS 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82例SARS患者行螺旋CT扫描112次,其中胸部106次,头颅5次,腹部1次.采用标准肺窗、纵隔窗摄片观察. 结果82例中病变位于双侧肺野66例(80.49%),单侧16例(19.51%).病变累及4~6个肺野的54例(65.85%),下肺野63例(76.83%).病变形态表现为胸膜下局灶性实变影26例(31.71%),斑片状实变影53例(64.63%),大片实变影9例(10.98%),磨玻璃样模糊影31例(37.80%),肺泡实质影14例(17.07%),间质改变16例(19.51%).发生并发症6例(7.32%),其中1例同时并发肺、脑部结核及纵隔气肿;余5例分别为肺部继发感染2例,肺霉菌、气胸、脓胸各1例.根据上述所见,作者提出了SARS的相对特征性肺部表现:(1)病灶呈多发性、两侧性分布,以两下肺多见.(2)斑片状、大片实变影,胸膜下局灶性实变和磨玻璃样模糊影,伴有支气管充气征.(3)肺泡内点状高密度影.(4)胸部X线检查和CT扫描动态观察中发现病灶大小、数量及分布部位有迅速变化和进展(即在24~48 h内有动态变化).上述征象提示为SARS病毒引起的肺部表现可能. 结论 CT扫描检查是一种敏感的检查方法,能较准确地评估SARS患者肺部病变的演变过程和及时发现所出现的并发症.
-
多层螺旋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5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MSCTA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分析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和回旋支的通畅性,狭窄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将MSCTA与SCA结果对照,初步评价M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71支MSCTA显示无狭窄的冠状动脉支中,68支与SCA一致;29支显示狭窄的动脉支中,19支与SCA一致.其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8%和65.5%;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4%、87.2%、87.0%.结论 MSCTA作为微创性检查,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和变异的重要的筛选手段.
-
北京SARS防治学术论坛会议纪要
-
儿童SARS的胸部X线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SARS的临床及胸部平片表现特点.方法回顾18例按卫生部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为SARS儿童的接触史、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胸片表现,对照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18例均有接触史,14例为密切接触.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外周血白细胞低,其中5例<5×109/L,15例淋巴细胞低.结果主要胸片X线表现:(1)13例见肺内片状及斑片状实质浸润阴影;(2)3例为类圆形病变,边界较清楚;(3)2例磨玻璃样改变;(4)单侧单发病变多见(10例),内带较外带略多见;(5)网格状及条点状改变少见,未见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6)短时间内病灶变化不如成人快,但个别病例病灶呈游走性,吸收好转平均19 d.绝大多数病例无后遗改变.结论儿童SARS的临床表现较成人轻,多数有明确接触史,X线表现以一侧单发实质浸润病变多见,可完全吸收不留后遗症.诊断时需注意与支原体肺炎、腺病毒性肺炎鉴别.
-
儿童SARS的胸部X线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SARS的胸部X线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 方法搜集2003年1~4月住院确诊为SARS的患儿35例,对其临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儿童SARS的X线表现为大片实变型 27例(77.1%),间质浸润型6例(17.1%),混合型2例(5.7%),伴单、双侧肺气肿各1例,全部病例未见肺脓肿和累及胸膜等表现.X线动态变化显示起病急,病变出现早,进展快,多在发病后5~7 d达到高峰.X线病变吸收较慢,常滞后于临床症状好转,超过15 d时基本吸收的占42.9%;同时,X线表现与临床体征不一致.结论小儿SARS的X线表现有一定特点,诊断需认真分析其X线征象,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
儿童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增多病的MRI诊断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增多病(NCL)的MRI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搜集6例经病理证实的NCL病例,其中2例为婴儿型(INCL),2例为晚期婴儿型(LINCL),2例为青少年型(JNCL);6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组.所有病例均做MR检查.结果 (1)脑萎缩:2例INCL均表现为明显大脑萎缩,2例LINCL和2例JNCL均表现为明显小脑萎缩; 2例JNCL同时表现为轻度大脑萎缩.(2)脑白质T2WI上信号改变:6例病人中2例 INCL和2例LINCL的半卵圆中心有稍高信号;2例 INCL、2例LINCL 和1例JNCL的侧脑室前角有稍高信号.(3)灰质核团T2WI上信号改变: 除1例JNCL外,余5例患儿的丘脑呈低信号,2例LINCL双侧壳核和苍白球呈明显低信号.对照组6例均无异常.结论 MRI能敏感地发现NCL的早期改变,并对NCL的诊断和分型提供帮助.
-
京沪两地专家远程会诊SARS病例
-
SARS的鉴别诊断
影像检查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获得诊断的重要方法.对于SARS的影像学表现已有了较多的研究报告,包括病变早期的X线和CT 的表现、动态变化及合并症等[1-8].在SARS爆发流行期间,早期发现病变对于早期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十分重要.在SARS疫情基本控制的情况下,影像诊断的重点转变为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研究指出,本病的X线和CT表现主要为磨玻璃样密度和肺实变影像[1-8] ,这在其他累及肺实质和间质的疾病也可出现[9].因此在影像学上需要和多种疾病鉴别.本病的鉴别诊断包括:(1)与其他肺炎的鉴别;(2)与非炎症性疾病的鉴别;(3)与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鉴别.由于目前本病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临床诊断依据多个检查方法的综合分析,包括流行病学史、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和抗生素治疗效果等.因此SARS的X线和CT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检查密切结合.
-
单平面Simpson法计算右室容积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评价单平面Simpson法计算右心室容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Toshiba多层螺旋CT对15个人的右心室铸型进行扫描,然后沿右心室长轴重建出右心室矢状面的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ted image, MPR)图像,采用单平面Simpson法对右心室铸型的容积进行计算.右心室铸型的实际容积采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结果右室铸型的实际容积为(64.23±24.51) ml,单平面Simpson法右心室容积计算值为(53.18±26.22) ml,平均低估右心室实际容积(11.05±13.09) ml(t=3.27,P=0.006).单平面Simpson法计算的右心室容积值与右室铸型的实际容积显著相关(r=0.869,P<0.001).结论单平面Simpson方法可以用于右心室容积的计算,并适合于多种影像检查技术.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5 | 09 |
1993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