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眼底病

中华眼底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 중화안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015
  • 国内刊号: 51-143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73
  • 曾用名: 眼底病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黎晓新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双眼脉络膜转移癌一例

    作者:马路生;徐雁冰;高磊

    患者女,50岁.因双眼先后视物不清约2个月,于2002年4月入院.患者2001年10月在当地医院曾被诊断为"肺炎".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双锁骨上及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双乳腺未触及明显肿块.

  • Usher综合征一例

    作者:徐明;李文生;吴文灿;孙涛

    患者女,67岁.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30年,视物不见20年来院就诊.患者幼年时听力差,4~5岁耳聋,20岁开始出现夜盲.

  • 双眼黄斑缺损合并多项眼部异常一例

    作者:镇华;邓晓辉

    患者女,27岁.2岁时被父母发现不能捡起地上的物品,8岁时在当地医院散瞳验光,右眼0.1+6.5DS=0.3,左眼0.1+7.5DS+1.0DC×180°=0.3.15岁月经来潮后视力下降明显,自觉看东西要用余光去看,当时无明显夜盲.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血管瘤致双眼盲目一例

    作者:尹炜炜;赵培泉

    患儿女,6个月.2005年5月19日因双眼失明来我院就诊.患儿出生后2个月时,父母发现其右眼下睑近鼻根部有一青紫色肿物,生长较快,挤压鼻根部向对侧偏移.

  •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残留玻璃体皮质误诊为视网膜脱离一例

    作者:倪颖勤;赵培泉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残留的玻璃体皮质临床上一般较容易诊断,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也可能误诊[1],尤其是小儿,由于其玻璃体皮质与视网膜粘连紧密,首次玻璃体手术时,玻璃体皮质不易清除干净,往往于手术后数月表现为玻璃体后脱离[2],在屈光间质不清楚的情况下仅依据辅助检查,有时会与视网膜脱离相混淆.我们遇到一例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残留玻璃体皮质误诊为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

    作者:李超鹏;张军军

    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周边部视网膜的良性肿瘤,可为自发或继发于其他眼部疾病.临床上以伴有明显渗出的周边部视网膜血管性肿物为主要表现,多单眼发病,呈边界清楚、大小不一的单发的粉红色或黄色肿瘤样病变,周围有略微扩张的视网膜动静脉分别充当肿瘤的滋养和引流血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动脉早期肿瘤快速充盈,动脉期和静脉期早期可见清晰的瘤体毛细血管网,静脉期瘤体血管明显渗漏,周围视网膜弥漫性染色,晚期有轻到中度渗漏的荧光素进入玻璃体.其组织成分为增生的血管组织和神经胶质细胞.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定期观察、激光光凝、冷凝、巩膜敷贴法和光动力疗法.

  • 老年性黄斑变性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马敏旺;陈松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引起老年人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MD存在大量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全身因素,眼部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基因因素.现将近年来有关AMD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 酶辅助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红;陶海;吴海洋

    酶辅助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在玻璃体切割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前应用酶使玻璃体液化或使病变的玻璃体内的纤维增生膜溶解,解除玻璃体皮质与内界膜之间的粘连,形成玻璃体后脱离,以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的一种手术方法.其优点是切割效率高,手术损伤小,手术操作时间短,手术后反应轻;有助于弥补25G经结膜免缝合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对于粘稠的玻璃体、浓厚积血和增生膜切割效率低的不足,扩大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适应证.但还应进一步甄别和筛选有潜力的酶,并通过大样本临床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观察确定其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有效性.

  •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膜再塑型机制的研究

    作者:朱丹;赵明威;黎晓新;姜燕荣

    目的 观察不同病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生膜中不同细胞成分、细胞外基质(ECM)、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随病程变化的规律,探讨PVR增生膜的再塑型机制.方法 病程2个月至8年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PVR患者的增生膜手术标本16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增生膜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胶质细胞等不同的细胞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aminin)、Ⅰ~Ⅳ型胶原等不同ECM成分,以及MMPs(MMP2、MMP9)和TIMP1,分析不同病程PVR增生膜中各标记成分的变化以及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随PVR病程延长,增生膜中RPE细胞、MMP2、FN表达逐渐减少(P=0.014,P=0.001,P=0.008),胶质细胞、Ⅰ、Ⅲ型胶原逐渐增多(P=0.022,P=0.001,P=0.008),层粘连蛋白和Ⅱ、Ⅳ型胶原均有表达,但不随病程变化.RPE细胞、MMP2、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与病程呈负相关,胶质细胞、Ⅰ、Ⅲ型胶原的表达与病程呈正相关;MMP2与FN变化呈正相关.MMP9、TIMP1始终都有表达,但不随病程变化.结论 在PVR增生膜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增生膜中的RPE细胞、胶质细胞、FN、Ⅰ、Ⅲ型胶原、MMP2参与了PVR的再塑型过程.

  •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内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作者:韩金栋;颜华

    目的 观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眼内液(房水、玻璃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VEGF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发展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房水、玻璃体VEGF含量.结果 PVR、RVO、PDR、NVG患者组房水及玻璃体VEGF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VG、PDR、RVO、PVR患者组房水及玻璃体VEGF含量依次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R、RVO、PDR、NVG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玻璃体VEGF含量均高于房水VEGF含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R患者病史与房水、玻璃体VEGF含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819、-0.823,P<0.05);RVO患者病史与房水、玻璃体VEGF含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913、0.929,P<0.05);PDR患者玻璃体积血时间与房水、玻璃体VEGF含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5、0.920,P<0.05).结论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房水及玻璃体VEGF含量明显增高,VEGF可能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发展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广角激光检眼镜对视网膜脱离的评价

    作者:方海珍;王勤美;沈丽君;颜文韬;陈彬;李乐平

    目的 利用免散瞳广角激光检眼镜(全景200检眼镜)获取眼图像,评价单独通过全景200眼底图像对视网膜脱离作出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利用全景200广角激光检眼镜获取眼底图像,观察其与临床医师散瞳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是否相符,眼底情况包括视网膜脱离范围、有无裂孔和(或)增生,并对不符合的病例作出分析.结果 分析用广角激光检眼镜获取的71例视网膜脱离患者75只眼的眼底图像,其中3例3只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单纯视网膜脱离者13例16只眼(伴视网膜囊肿1例1只眼),伴裂孔者43例43只眼,伴视网膜前或视网膜下增生者14例15只眼(4只眼同时伴有裂孔).与临床医师散瞳检查结果符合的有53例56只眼,不符合18例19只眼,不符合者主要表现为全景200图像对周边小裂孔的遗漏.16例手术后复查者与临床记录均符合.结论 全景200广角激光检眼镜具有免散瞳、快速、大范围眼底视野等优点,可保存客观记录,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视网膜脱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青海玛沁县40岁以上世居藏族人群眼底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文芳;黎晓新;律鹏;陈盛举;陶明

    目的 了解青海省玛沁县40岁以上世居藏族人群中眼底病的患病率.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青海省玛沁县的世居藏族人群中抽取26个大队(村)的2 511人,使用间接检眼镜进行眼底病抽样调查,并将其调查结果与国内已有的流行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检查发现眼底异常者235只眼,占受检人群的9.35%.眼底异常致盲率20.50%,低于白内障致盲率(52.50%),位居第二位.眼底异常导致的低视力及盲眼155只眼,占眼底异常患者的65.96%,其中老年性黄斑变性为74只眼,占47.74%;视网膜血管性疾病23只眼,占9.79%.结论 高原地区眼底异常高于内地;老年性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为主要致盲眼底病.

  •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时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作者:孙晓东;张皙;许迅;余彰;陈荣家;路长林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RD)时对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 27只大鼠左、右眼分别被分为实验对照组和NGF组.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建立RD动物模型后,取右眼在玻璃体腔内注射1 μg/μl NGF,共5μl,作为NGF组;左眼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5μl,作为实验对照组.注射方法为每4天注射1次,直至观察期结束.两组在建立模型后1.5、3、6、12 h、1、2、4、8、16、32 d分别取眼球.另设立正常对照组2只大鼠,不作任何处理,在实验观察结束时取眼球.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并进行细胞计数和统计学检验.结果 RD早期就有细胞凋亡的发生.视网膜各层细胞均可见凋亡细胞,内、外核层分布多.凋亡细胞数随脱离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NGF组的凋亡细胞数比实验对照组少(P<0.01).结论 实验性RD中,玻璃体腔内给予外源性NGF能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

  • 正常及光感受器损伤兔眼视网膜下芯片植入后的电生理结果

    作者:胡小凤;黎晓新;吴慧娟;陈晶华;曹晓光;徐秀兰;刘国栋;李春安;裴为华;陈弘达;隋晓红;刘金彬

    目的 观察视网膜下芯片所引起的光感受器损伤及正常兔眼的电生理改变.方法 青紫蓝兔共30只,其中22只兔NaIO3生理盐水溶液静脉注入后眼光感受器受到损伤.将一个由90个微光电二极管组成的阵列和相连电极构成的直径约3 mm的芯片通过巩膜切口植入4只正常及22只注药后光感受器损伤兔右眼的视网膜下腔或脉络膜中,左眼为对照眼;分别检测芯片眼及对照眼局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局部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全视野闪光VEP及全视野闪光ERG.另外4只兔双眼摘作病理检查.结果 22只色光感受器损伤兔中有11只芯片眼的局部ERG主波振幅明显大于对照眼;4只正常兔中,2只芯片眼的局部ERG主波振幅大于对照眼.1只芯片眼表面视网膜出现破孔不能引出任何波.局部VEP及全视野闪光VEP重复性较差,全视野闪光ERG未见明确差别.结论 植入的芯片在受到光刺激后可刺激局部视网膜并引起局部视网膜的电活动.

  • 细胞外基质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2共同作用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化

    作者:陈有信;何世坤

    目的 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和细胞外基质(ECM)调节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hfRPE)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的作用,确定这种调节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 hfRPE细胞培养于由ECM包被或未包被的培养皿上,培养液中加入或不加入TGFβ2,用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蛋白印迹技术检测α-平滑肌机动蛋白(α-SMA)的表达.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calphostin C,染料木黄铜(genistein),PD98059和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测定α-SMA的表达.结果 hfRPE细胞培养于ECM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液中加入TGFβ2后,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包括细胞伸展变长,可见肌动蛋白微丝的形态.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培养液中加入TGFβ2可明显增加α-SMA的表达,并与剂量成正相关.当TGFβ2的刺激浓度为50 ng/ml时,与培养于未包被的培养板上的hfRPE细胞相比,用纤维连接蛋白(FN)包被培养板后,总的平均荧光强度(TMFI)增加(38.01±1.14)%(P<0.05).蛋白印迹技术检测显示同样的结果.而上述效应可以大部分被蛋白激酶C(PKC)通路抑制剂calphostin C(10 nmol/L)抑制(P<0.01).结论 TGFβ2可诱导hfRPE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化,并与其剂量成正相关,这种作用可被FN加强.TGFβ2和ECM的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PKC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而发挥作用.

  • 二级管激光经巩膜光凝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海林;牛彤彤;尹蓉实;郭嘉术;张新玮

    封闭视网膜裂孔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重要步骤之一,通常采用电凝、冷凝和激光光凝等手段使视网膜裂孔周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与脱离的神经纤维层之间形成一种稳固的粘连.由于电凝的并发症较多[1],冷凝破坏血视网膜屏障、易导致手术后增生的弊端也逐渐显露.90年代中期波长790~840 nm的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光凝开始用于治疗视网膜脱离[2].我们对一组周边视网膜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通过透巩膜激光光凝术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小量节段性外垫压术与巩膜环扎手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比较

    作者:宋虎平;惠延年

    目前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巩膜外手术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巩膜环扎手术,常常联合巩膜环扎术、局部垫压、放液、冷凝、注气或者不注气等手段,以对漏水裂孔制造出大量的屏障,并包含有一定的预防性措施[1];另一种是不放液的、仅限于裂孔区的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手术,称之为小量手术,只对引起视网膜脱离的漏水裂孔进行治疗,而不扩展到脱离的范围[2].

  • 内皮素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中的表达

    作者:王建洲;惠延年;王雨生;徐渊;侯旭;陈立军

    以往研究发现内皮素在视网膜脱离的早期浓度较高[1],但具体在视网膜脱离的什么时段开始分泌和起作用,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通过建立视网膜脱离的动物模型,检测了不同时段样本中内皮素的表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CT诊断

    作者:李世莲;徐祖高;叶婴茀;赵红

    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为较少见的眼玻璃体先天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为视力差、小眼球及白瞳症,易与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白瞳症的其他疾病相混淆.1995年8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对本院11例患儿进行了CT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外伤眼玻璃体切割手术中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梅海峰;邢怡桥;杨安怀;江双红

    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是内眼手术中较为少见、但为严重的并发症,它可导致患者视功能丧失和眼球萎缩[1].玻璃体切割手术是近年来眼科发展迅速的内眼手术之一,手术中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老年人、全身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近视眼、青光眼、眼内炎症等[2].我院近年实施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中,5例眼外伤患者在手术中发生了脉络膜上腔出血,现将其临床特征报道如下.

  • 植入用氟尿嘧啶缓释剂抑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作者:胡健艳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见并发症,也是手术难以复位或复位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药物抑制PVR的研究,改变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以达到并维持眼内有效药物浓度是其研究热点.我们观察了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药物载体的植入用氟尿嘧啶缓释剂对实验性PVR的抑制作用、安全性和玻璃体腔内药物浓度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玻璃体后脱离眼的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治疗

    作者:李彬;王晓莉;唐晓蕾;李娜;李建全

    玻璃体后脱离是指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网膜内界膜之间的分离.临床表现为眼前漂浮物或闪光感,而伴有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霜样变性时则易出现视网膜裂孔,从而增加了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

  • 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童峰峰;钟建;张军辉;邱海雁

    1965年Lincoff等[1]改进了加压不放液技术[2]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避免了许多并发症,使得此手术在临床广泛运用.国内有关不放液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报道很多[3-5],但为了形成"新的锯齿缘"以缓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多数都联合巩膜环扎手术.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晚期大泡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睿;王文吉;吕嘉华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晚期大泡状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经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及间接检眼镜、B型超声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确诊,无法进行有效激光光凝而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晚期大泡状视网膜脱离患者7例9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在局部麻醉下巩膜穿刺放出视网膜下液后,行睫状体扁平部的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去除玻璃体及后皮质,视网膜内引流,吸出视网膜下液体,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切开处和渗出区,气液交换后注入眼内填充物.手术后随访3个月~8年,平均随访时间47个月.结果 随访期内视网膜均复位.1只眼在手术后2年复查时因视网膜前增生膜牵引形成一裂孔,并有一硅油泡进入视网膜下造成局部视网膜脱离而行第二次手术治疗,手术后随访1年视网膜平复.8只眼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1只眼手术后视力无改变.结论 晚期严重大泡状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能安全有效地促进视网膜复位,挽救患眼的部分视力.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Eales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薛爱玲;魏世辉;张卯年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Eales病的效果以及影响视力预后和疾病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Eales病患者128例142只眼的临床及随访观察资料.应用SPSS(12.0)软件,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性别、年龄、眼别、手术前视力、疾病所处发展阶段、玻璃体积血至手术的时间、新生血管膜及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性改变、是否合并视网膜脱离及其它并发症等疾病自然因素与手术方式、手术技巧和方法、手术次数、手术后并发症等与手术预后和视力转归的相互关系.患者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8.5岁,单纯玻璃体积血28只眼,伴有增生性改变者114只眼,其中合并视网膜脱离59只眼.手术后随访时间在3个月以上,平均随访时间35.8个月.以视网膜完全或部分复位视为手术成功;2次以上手术后视网膜未复位或眼球萎缩、甚至眼球摘除视为手术失败.结果 手术成功129只眼,占90.8%;手术失败13只眼,占9.2%.疾病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手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1);玻璃体积血时间长短对视力预后有显著影响(OR=11.60,P<0.01);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程度、性质以及能否成功复位、视网膜脱离是否复发是影响手术后视力的关键因素;手术前视力、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中操作的复杂程度及不同充填物对手术后视力均有影响;多次手术与一次手术对手术后视力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χ2=66.84,P<0.01),手术复杂程度尤其是多次以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明显影响手术预后及视力的恢复;有无手术后并发症者手术失败的危险性相差7倍(χ2=67.23,P<0.01),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否对手术后视力预后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Eales病患者的有效手段.Eales病患眼所处疾病的发展阶段、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性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及以及是否合并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至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手术操作的复杂程度、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是决定患者手术后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

  •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治疗观察

    作者:赵培泉;虞瑛青;单海冬;王文吉;徐格致;倪颖勤;冯斐

    目的 观察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激光光凝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5年8月期间临床诊断的FEVR患者17例32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患眼病变轻重程度不同选择治疗方法,其中7只眼(1期2只眼、2A期1只眼和2B期4只眼)采用周边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随访6~10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29个月.13只眼(3B期2只眼、4A期1只眼、4B期6只眼和5A期4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手术后随访3~7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3.19个月;另外12只眼因病变太严重、年龄及家属选择等原因未接受治疗.结果 接受激光光凝治疗的7只眼随访期间病情稳定,视力保持不变.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13只眼,除1只眼外12只眼黄斑区均达到解剖复位.9只眼手术后视力提高,3只眼手术后视力保持不变,1只眼视力检查不合作.结论 激光光凝能控制FEVR病情发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利于促进FEVR患者视网膜复位和提高视力.两种治疗方法是治疗FEVR的有效手段.

  •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硅油注入手术后视神经萎缩多因素回归分析

    作者:黄欣;赵培泉;徐格致;王文吉

    目的 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硅油注入手术后视神经萎缩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硅油注入手术后发生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患者年龄、既往史、原发疾病、手术前眼部情况、手术中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取硅油时间及取硅油时眼部情况、硅油乳化等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患眼视盘边界清晰,色泽变淡者65只眼,苍白者21只眼,色泽变淡且杯盘比明显增大(≥0.6)者11只眼.L0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逐步排除混杂因素后,取硅油时眼压(P=0.022)及视力(P=0.001)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硅油注入手术后的慢性眼压升高是发生视神经萎缩的相关因素.

  • 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引起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惠延年;刘玮;张鹏;王琳

    目的 报告一组高度近视眼由黄斑裂孔引起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3月至2004年3月连续进行的一组病例,纳入标准为原有屈光不正≥-6.00 D,或眼轴≥26 mm,未发现周边视网膜裂孔,且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由黄斑裂孔引起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结果 本组患者83例,其中女63例,男20例,85只眼,平均年龄54.1岁.手术前视力光感~数指49只眼,0.01~0.1者33只眼,0.12~0.2者3只眼.视网膜脱离范围仅限于黄斑部15只眼,1~2个象限11只眼,3~4个象限59只眼.手术中同时做晶状体切除或超声粉碎62只眼(72.9%),黄斑前膜切除37只眼,注入C3F829只眼(34.1%),注入硅油56只眼(65.9%).手术后视网膜复位77只眼(90.6%),未复位8只眼.手术后视力改善47只眼(55.3%),不变25只眼(29.4%),下降13只眼(15.3%).结论 由于黄斑裂孔引起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多发生在年龄较大、女性高度近视眼,玻璃体手术具有同时进行玻璃体后皮质和黄斑前膜切除、晶状体摘除和眼内填充的优势,手术后大多数眼能改善或保持视力.

  • 伴脉络膜损伤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预后观察

    作者:姜燕荣;陶勇;黎晓新

    目的 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脉络膜损伤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对1995年至2005年间经玻璃体手术治疗1 075只外伤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合并浆液性脉络膜脱离、出血性脉络膜脱离(含外伤性脉络膜分离)或视网膜下出血在内的不同类型脉络膜损伤共41例41只眼(3.8%),采用闭合式玻璃体手术进行治疗,统计比较手术预后.结果 视网膜复位38只眼(92.7%),终视力大于0.1者10只眼(24.4%);手术后视力提高者共29只眼(70.7%),其中合并视网膜下出血组14只眼(87.5%,14/16),合并浆液性脉络膜脱离组12只眼(75.0%,12/16),合并出血型脉络膜脱离组3只眼(33.3%,3/9),三组患眼的视力提高率χ2=8.394,P=0.015,P<0.05.终黑朦6只眼,均为出血型脉络膜脱离者.17只低眼压眼中8只眼(47.1%)需持续硅油填充,出血型脉络膜脱离5只眼(55.6%,5/9).结论 合并脉络膜损伤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处理得当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其中合并视网膜下出血者手术预后较好;合并出血型脉络膜脱离眼预后较浆液型明显差,但也并非眼球摘除适应证.严重外伤性脉络膜分离眼预后较差常为低眼压需长期硅油填充.

中华眼底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