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침구림상잡지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779
- 国内刊号: 23-135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未病”人群亚健康状态的血流变分析及肝肾、脾胃养护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肝肾、脾胃养护对“未病”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0例门诊亚健康就诊者随机分为60例基础健康宣教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和60例健康宣教加肝肾、脾胃养护干预组(简称“试验组”).前者接受基础健康宣教;后者在此基础加用肝肾、脾胃养护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中全血粘度值(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沉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更能改善患者的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及血沉(P<0.05).结论:肝肾、脾胃养护对“未病”人群亚健康状态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观察
目的: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与西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与副作用临床观察比较.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与药物组35例,治疗8周.结果:第1周、第4周、第8周进行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第1周、第4周HAMD评分中两组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第8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TESS(评定药品或某种治疗安全性的指标)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第1周、第4周、第8周TESS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治疗与药物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相当,但针刺治疗见效快于西药黛力新,且未见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
针刺治疗眼外肌麻痹23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眼外肌麻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眼肌麻痹恢复指数.结果:23例患者针刺治疗后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96%.结论:针刺治疗眼外肌麻痹疗效显著.
-
针刺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的疗效.方法:临床观察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病例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喷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总有效率61.5%,两组比较p<0.05.结论:针刺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具有良好疗效.
-
三位一体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针刺、穴位注射与耳穴贴压三位一体的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入顽固性失眠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针刺、穴位注射与耳穴贴压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针刺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穴位注射与耳穴贴压三位一体疗法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疗效,是治疗顽固性失眠的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
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腹部穴位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腹部任脉上的穴位辨证施治.结果: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腹针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3.8%.结论: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调节全身经络系统,调节周身气血,使气血由任脉贯注督脉到达颈部,从根本上改善脑供血不足的状况.
-
针刺治疗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3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例,采用头针与体针配合针法治疗,头穴留针,体穴速刺,治疗3周.结果:基本控制4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2例.结论:初步证实针刺治疗有效,可作为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方法之一.
-
调神理气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30例
目的:观察调神理气针刺法对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患者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对比调神理气针刺法与口服艾司唑仑对顽固性失眠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调神理气针刺法治疗组30例中,痊愈9例,显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口服艾司唑仑对照组.结论:调神理气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较满意.
-
自血穴位注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被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风湿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在风湿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自血穴位注射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血清补体C3、C4等免疫学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自血穴位注射在调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指标、提升血清补体(尤其C3)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改善患者临床状况方面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有较好的调节免疫、内分泌紊乱、降低机体的敏感性、增强体内的微循环、促进皮肤的代谢等作用.
-
术后尿潴留的针灸治疗进展
总结了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方法的应用概况及有效率,指出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优势.认为该方法具有一些潜在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之一,显示了独特的优势.笔者回顾了近年针刺治疗、针灸并用、针药结合等治法治疗VD的研究近况,分析目前针灸治疗VD临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临床治疗和研究VD提供一定的思路.
-
针灸治疗外伤性截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国内外伤性截瘫的临床治疗进行资料整理,发现外伤性截瘫的研究仍以针灸为主,治疗上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一些病情较重,完全丧失或丧失大部分功能的患者恢复不理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这种状况亟需医学领域的突破以及其他学科的支持.
-
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对剖宫产术恶心及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对剖宫产术不同时间段恶心及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4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自控经皮耳穴电刺激耳神门穴组(A组,n =80)、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眼点穴组(B组,n=80)与对照组(B组,n=80).A组产妇入手术室后行自控耳穴电刺激,取神门穴,频率为1.5 Hz,强度由产妇自己掌握,刺激30 min后行腰~硬联合麻醉,术中持续刺激至术后2h;B组取耳眼点穴,刺激方法与A组相同;C组夹穴连线等与A组相同,只是不进行电刺激.观察时间段:麻醉开始至胎儿剖出(T1)、胎儿剖出至子宫缝合完毕(T2)、探查腹腔至缝合皮肤切口(T3)、硬膜外腔给予吗啡至术后2 h(T4).观察项目:①各时间段恶心及呕吐发生率、低血压、低心率发生率;②术中胃复安、缩宫素、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③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中出血量.结果:A组较B组及C组,在T3、T4时间段的恶心及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在T1、T2时间段3组无差异(P>0.05);A组较B组及C组胃复安使用率降低(P<0.05);3组低血压低心率发生率、缩宫素、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明显降低剖宫产术中探查腹腔后与硬膜外使用吗啡后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但对麻醉开始至胎儿剖出时间段恶心及呕吐发生率无影响.
-
井穴放血和薏苡仁对脑缺血大鼠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井穴放血和静脉注射薏苡仁提取液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存活率、存活时间及脑水肿的影响,并比较两种疗法单用与联合使用的效果.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3个治疗组:井穴放血组、薏苡仁组及井穴放血加薏苡仁组.用Longa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后分别进行不同的干预,测定48 h后各组大鼠的脑含水量和脑系数,同时统计各组大鼠的存活率及存活时间.结果:井穴放血和中药薏苡仁提取液静脉注射后,大鼠48 h内的存活时间延长,病变侧的脑含水量、脑系数降低,两法同用效果优于单用.结论:井穴放血和薏苡仁有提高脑缺血大鼠48 h存活率的趋势,可延长脑缺血大鼠48 h存活时间,对缺血性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电子温针对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模型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电子温针对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揭示电子温针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高脂喂养8周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造模,弥可保组(隔日肌肉注射弥可保50 ug/kg)和电子温针组(取背部夹脊穴、足三里、环跳)治疗后,测定血糖、胰岛素水平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和坐骨神经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进行对比,电子温针组和弥可保组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均降低(P<0.05),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提高(P<0.05);血清和坐骨神经中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和T- AOC水平显著增高(P<0.01).电子温针组治疗效果好于弥可保组(P<0.05).结论:电子温针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的周围神经结构和功能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血糖和抗氧化应激作用实现的.
-
刺络放血结合热敏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与热敏灸相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与热敏灸相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并随访半年比较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8%,对照组为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刺络放血与热敏灸相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复发率较低.
-
刺络法治疗验案
研究刺络放血疗法与反应点在临床上的配合应用,运用三棱针针刺患者疼痛较为明显部位附近的反应点,后予以吸罐拔出血液.患者经针刺后疼痛部位皆有明显好转,基本可达到痊愈的效果.刺络法配合反应点在临床治疗痛症效果显著,且操作简易,值得推广.
-
杨氏运气法为主治疗胸胁屏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医家杨继洲的运气法为主治疗胸胁屏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针刺四关穴得气后行运气手法,同时让患者作扩胸运动和腰部屈伸运动,并设普通针刺治疗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3%,对照组治愈率为6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杨氏运气法为主治疗胸胁屏伤有显著疗效.
-
进火补针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
目的:观察进火补针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进火补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法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进火补针法治疗组有效率96.67%,传统针灸治疗组有效率86.67%,进火补针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灸疗法.结论:进火补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对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有较高的价值.
-
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铺灸疗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艾灸疗法,临床中多用其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每奏奇效.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特色灸疗法,笔者对其进行了理论、方法及临床的初步探讨与实践,本研究主要介绍了笔者对于这一疗法的临床应用.
-
皮肤针加氦氖激光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皮肤针加氦氖激光与单纯用氦氖激光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不同疗效.方法:试验组45例予皮肤针加氦氖激光治疗神经性皮炎;对照组45例予氦氖激光治疗神经性皮炎.均隔日1次,疗程为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皮损面积、皮损程度、瘙痒程度、苔藓化程度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肤针加氦氖激光治疗神经性皮炎是目前较好的方法之一.
-
蜜蜂针刺法的探讨
蜂针疗法易学难精,必须掌握蜂针的刺法.探讨了蜂针的各种治疗方法,有活蜂直刺法、散刺法(拔针散刺法、蜂体散刺法)、点刺法(挤毒囊点刺法、多位点刺法)、减毒蜂针法(速刺速拔针法、移针蜂刺法)、蜂针丛集式刺法(散点丛集刺法、直刺丛集刺法)、自动蜂针法等.多种刺法在临床上要灵活使用.从多方面探讨了蜂针刺法的选取,强调要因人而异、因体质而异、因时而异、因部位而异、因病情而异.深刻体会蜂针刺法与过敏反应、临床效应的联系,使病人在接受蜂刺同时,减轻痛苦,提高疗效.
-
浅谈穴位注射疗法的创新体会
穴位注射疗法的核心问题是将药物通过穴位直接作用于病灶或病灶周围,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现就我院近年来在穴位注射疗法创新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结汇报如下,供同道们参考和指正.
-
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之探讨
迄今为止时间窗内应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唯一有效的手段,是世界医学领域公认的金标准,也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了在中医方法上时间窗内治疗急性脑梗死,拟创立了通脑活络针刺法,临床观察显示了较好的疗效.此法显示了中医创新特色,提升了中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水平,填补了此项医学的空白,值得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研究,使之更加完善和提高这项技术的水平.
-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国内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总结规律,为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围绕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实践中相关的重点问题系统检索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针灸治疗本病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出344篇有效文献,分别发表在84种期刊上;以实验研究类文献为主;综合疗法是常用治法;百会、四神聪、大椎、风池、神庭、印堂等为常用穴位.结论:针灸疗法能改善本病的临床症状,并且具有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使用,但目前临床研究水平偏低,样本含量低,实验研究较多,需进一步加强高质量临床试验的研究和探讨.
-
陈以国教授治疗面瘫后遗症临床经验总结
常规针灸治疗面瘫后遗症往往无法治愈,整容手术治疗又带有一定风险性,患者也因此留下终身遗憾.陈以国教授在临床上,以“通阳明、养肝阴”为原则,主张“透刺”、“甩针”等针灸手法,病患同治,远近配穴,及牵正散加减为方,配合面部按摩、敷药及温艾灸治疗,治愈本病多例,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孙申田教授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临床体会
介绍孙申田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临床经验,针对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清阳不升、气虚下陷的基本病机,提出了“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针法,强调了补益中气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
储浩然主任医师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经验
介绍储浩然主任对于单纯性肥胖常见的证型采用的综合疗法——电针配合耳针疗法、隔姜灸配合电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的具体操作及临床应用,并阐述相关的经验取穴及治疗体会.
-
针刺治疗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验案1例
患者,女,59岁,2010年6月10日入院.主诉:双侧肢体麻木无力渐进加重6天.病史:患者2010年6月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经治好转.6月4日上午突然出现右下肢麻木无力,自测血压正常,至下午症状加重,急诊查颅脑CT未见异常,未予重视.症状渐进加重,6月10日症状达高峰,四肢瘫痪、感觉麻木,遂人院治疗,查颅脑MR未见异常.纳差寐安,二便可,舌暗苔白腻,脉弦细.查体:神清,精神可,消瘦(身高160 cm,体重45 kg),语言清晰流利,双侧肢体瘫痪,双手心汗多,双侧腱反射(-).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反复发作案
某患者,女性,25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反复发作10年,甲状腺肿大逐渐加重2年,于2010年7月20日来我科治疗.病史:患者于2000年6月开始患甲亢,口服甲巯咪唑(MMI)治疗3年,甲亢好转后停药.于2004年3月甲亢复发,又服用MMI 3年后停药,于2007年7月甲亢再次复发.因拒绝甲状腺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仍口服MMI治疗,MMI由每天30 mg逐渐减量至每天5 mg,至就诊时已服用每天5 mg的维持量6个月.
-
针刺治疗原发性震颤1例
易某,男,75岁.于2011年7月26日就诊.主诉:右上肢震颤20余年.患者症状渐进性加重,逐渐扩展到对侧.曾被误诊为帕金森病,并未系统服药,曾进行针灸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停止针刺后加重.此次就诊,主要症状为:双上肢意向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右侧较重,不能书写,指鼻不稳,形体消瘦,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大便正常,眠欠安,舌淡,苔白,脉虚弦迟( ECG示窦性心动过缓,P:55次/min).既往乙型肝炎病史.影像学检查颅脑未见异常.脉证合参,证属肝肾亏虚.
-
深刺八髎穴为主治疗糖尿病性大便失禁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4岁,退休教师,就诊日期2011年8月3日,主诉大便不能控制1月余加重1周.患者近1月时有大便漏出而不自知,小便或咳嗽或排气时大便溢出,干大便能控制,近1周症状加重.Wexner评分[1]为12分:见表1.既往有Ⅱ型糖尿病20年,现以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尚可.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