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국제피부성병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27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2096-5540
  • 国内刊号: 32-1880/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1088
  • 曾用名: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6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王宝玺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脱发对患者心理及精神的影响

    作者:楼玮;杨勤萍

    脱发对患者心理及精神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长久以来,头发作为个体外观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脱发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精神问题,这种心理上的改变在认知行为模式的作用下,形成一系列社会适应不良性行为.研究亦表明人格差异决定脱发心理影响的易感性.患者的心理将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所以在未来的诊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在治疗脱发的同时,亦需关注其所伴随的心理问题.

  • 产前梅毒筛查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李建红;陈祥生

    在发展中国家,孕妇梅毒的流行及由此导致的胎传梅毒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部分发达国家也有发病率上升的报告.产前梅毒筛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者以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及由此带来的高额治疗成本,对产前梅毒筛查进行经济学分析可以评价其是否具有成本效果性,为指导梅毒防治和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主要就产前梅毒筛查和梅毒快速检测的经济学分析进行综述,并介绍筛查的流行病学背景和常用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 淋病奈瑟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邦勇;尹跃平

    淋病奈瑟菌是引起淋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基因分型方法在淋病奈瑟菌疫苗的研究、制定流行病学控制措施和淋病的治疗上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常见基因分型方法如:opa分型、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or分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等.由于不同基因分型方法有着其各自不同的优点和不足,依据不同的需要,可选择合适有效的基因分型方法以达到实验的要求.

  •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治疗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夏育民;徐世正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是一种非创伤性局部治疗技术,可特异性杀死病变细胞.近年研究表明,该疗法对靶细胞某些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是重要作用机制之一.除非色素细胞性皮肤恶性肿瘤外,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的适应症逐渐扩展至癌前病变、病毒疣、痤疮、结缔组织病、光化性疾病等范围.升高温度、促溶剂、金属离子螫合物、电离子导入、脂质体载体等因素可促进其疗效.

  • 褪黑素对毛发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子海;范卫新

    褪黑素主要是由松果体合成的一种激素,作为脊椎动物内分泌系统生物钟的同步器,其受体广泛分布于垂体、下丘脑、视网膜、肾脏和皮肤及其附属器,有着多种生理活性,按光周期信号调节生物体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除了参与中枢、生殖及免疫系统的生理活动,研究表明,褪黑素与毛发生长也有密切关系,还可影响动物皮毛的季节性更替.目前已有用褪黑素制品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实验性研究.

  • HLA与光敏性皮肤病

    作者:苏顺琴;何黎

    HLA是人类为复杂的基因多态性遗传系统,其所编码的Ⅰ类分子和Ⅱ类分子主要参与对抗原肽的处理.光敏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其是机体对紫外线照射所引起的一种未知抗原的超敏反应,而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都需要HLA的参与.因此,HLA基因的表达与光敏性皮肤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 IL-31及其受体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向娟;王华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发病机制不清,涉及遗传、免疫、感染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发现浸润到皮损局部的T细胞,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在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新发现有四个螺旋结构的细胞因子白介素-31.它主要由Th2细胞产生,与特应性皮炎瘙痒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 评估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作者:刘晶;李东升;周飞红

    主要综述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两种临床方案配置和疗效评估方法.资料显示,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缓解期长、能够靶向选择治疗目标、对局限性银屑病具有独特疗效.其方案的具体配置:一种根据PASI评分来配置,一种根据皮肤类型来配置.疗效评估为根据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改变来评估及根据患者的病历资料来评价.

  • 鲜红斑痣的治疗进展

    作者:李光;周展超

    鲜红斑痣是由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畸形形成的,组织学研究未发现细胞增殖,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0.3%~0.5%.鲜红斑痣不会自行消退,近10年来脉冲激光与光子治疗技术使鲜红斑痣的治疗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疗效仍不尽人意,只有大约10%的患者能获得完全清除.综述近年来国际上对鲜红斑痣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及影响疗效的一些因素,为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副作用提供借鉴.

  • 表皮型脂氧合酶在皮肤屏障中的作用及其与皮肤生理、病理的关系

    作者:姜辉;李新宇

    表皮型脂氧合酶的12R-脂氧合酶和表皮型脂氧合酶3是哺乳动物脂氧合酶多基因家族成员.近年来研究发现,12R-脂氧合酶和表皮型脂氧合酶3可以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参与皮肤的终末分化,调节皮肤屏障的发育、形成、功能及影响其外观与结构,并且在先天性鱼鳞病、银屑病等皮肤病发病机制中起作用.深入研究12R-脂氧合酶和表皮型脂氧合酶3与皮肤屏障的关系,以及研发选择性作用于二者基因靶点的新型药物将为某些干燥性皮肤病的治疗和保湿类化妆品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

    作者:袁柳凤;尹跃平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不孕不育等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研究表明,性工作者、有泌尿生殖道症状者、合并免疫相关性疾病者等人群中支原体检出率较高.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之后致病是否与病原体的类别及亚型、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性行为方式以及是否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等因素有关.

  • microRNA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焱;孙建方

    microRNA是新近发现的一个内源性小分子RNA家族,主要作用于基因转录后水平,对生物体诸多生命现象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特别是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的负性调节基因,通过与靶mRNA结合可以调节至少三分之一的人类编码基因,从而表现为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系统介绍microRNA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在包括皮肤肿瘤在内的多种生命现象中的研究进展,为开展皮肤恶性肿瘤中microRNA的表达及功能研究提供线索.

    关键词: microRNA 肿瘤 皮肤
  • 白癜风皮损中非黑素细胞进展

    作者:金永红;许爱娥

    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病除黑素细胞异常外,还涉及非黑素细胞的变化,近年来非黑素细胞在白癜风中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表明,一些皮肤非黑素细胞如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与黑素细胞关系密切,这些细胞影响黑素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等功能.白癜风皮损中非黑素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常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可影响黑素细胞的活性及凋亡,影响皮肤色素生成,从而参与白癜风发病.

  • 恶性黑素瘤免疫逃逸机制与对策

    作者:刘毅;孙建方

    恶性黑素瘤治疗困难,免疫治疗是治疗本病的新型策略,治疗性疫苗则是其为重要的形式.目前黑素瘤治疗性疫苗开发远未成功,究其原因与肿瘤具有多种免疫逃逸机制有关,主要包括两类:①肿瘤低免疫原性、肿瘤相关抗原及MHC Ⅰ类分子表达缺失、免疫隔离等所导致的免疫识别障碍;②抑制性树突状细胞、PD-1等抑制性配体、调节性T细胞、抑制性细胞因子等造成的免疫效应障碍.对其深入研究有利于开发更为合理有效的对策.

  • 结核疹和分枝杆菌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彩萍;王洪生;林麟

    皮肤结核疹与分枝杆菌相互关系一直存有争议.一般认为结核疹是对结核分枝杆菌或其代谢产物的一种超敏反应,结核分枝杆菌不会直接引起结核疹.近年来,有研究在结核疹皮损中培养出非结核分枝杆菌,且聚合酶链反应可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综述目前各类结核疹与分枝杆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为结核疹病因探索和有效治疗的研究提供参考.

  • 恶性黑素瘤中BRAF癌基因突变研究新进展

    作者:齐瑞群;高兴华

    恶性黑素瘤是死亡率较高的皮肤肿瘤之一,研究发现恶性黑素瘤中存在高频BRAF癌基因突变.紫外线是引起突变的高危因素,不同种族、发病部位以及病理类型的恶性黑素瘤间BRAF突变率存在差异.此突变与遗传、预先存在的色素痣、肿瘤侵袭性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争论.BRAF突变相关的MAPK信号传导分子是治疗恶性黑素瘤的靶点.综述近几年的研究,以认识BRAF突变与恶性黑素瘤的关系.

  • 经皮给药新技术——微针

    作者:程芳;陈沄

    微针给药是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技术,克服皮肤局部给药后角质层对药物经皮渗透的屏障作用,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该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无痛和可与多种技术联用的优点.为适应不同药物的给药需求,该技术不断发展,糖制微针、膜封微针等更加安全高效的微针相继出现,应用范围更加广阔.

  • STAT3与黑素瘤

    作者:孙兆军;刘厚君;涂亚庭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既是一种胞质信号分子又是胞核转录因子,参与细胞的存活、增殖、转化及迁移等过程.它在肿瘤如黑素瘤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促进黑素瘤细胞的生长而参与肿瘤细胞的存活与增殖;通过诱导基因的表达促进黑素瘤细胞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参与调节肿瘤免疫侵袭所致的肿瘤免疫耐受.通过向目的细胞内引人STAT3反义寡核苷酸、诱饵寡核苷酸或显性负相蛋白等阻断STAT3的功能,可抑制目的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死亡.

  • 过敏性紫癜并发肠梗阻肠套叠一例

    作者:申小平;蒋燕萍;陆洪光

    患儿 男,7岁.因四肢皮疹伴瘙痒、关节疼痛3天,以过敏性紫癜收入院.患儿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大小不一的紫红色皮疹,压之不褪色,伴有瘙痒及关节肿痛,无畏寒、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在院外考虑为"麻疹"给予治疗后,皮疹无明显缓解且有加重趋势.患儿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差,大小便正常.

  • 头皮血管肉瘤一例

    作者:梁建华;王克玉;王玉坤

    患者 女,60岁.因右侧头部起红色斑块,破溃、溢脓1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意发现右侧头皮约3 cm×3 cm大小的红色斑块,无自觉症状,未诊治.斑块渐扩大,中央出现破溃,形成溃疡,有血性和脓性分泌物,伴局部疼痛,较剧烈.在当地医院按脓癣给予抗真菌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无效.

  • Letterer-Siwe一例

    作者:任蓉;陈宏翔;陈柳青;陈思远;李家文;王椿森;涂亚庭;黄长征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又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汉斯细胞病和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可分为急性泛发性LCH(即Letterer-Siwe病,莱特勒-西韦病)、多灶性慢性LCH (即Hand-Sch黮lerchristian病,简称H-S-C病)和局灶性LcH(即嗜酸性肉芽肿).现将我院收治1例5个月大的莱特勒-西韦病患儿报告如下.

  • 毛囊角化病一例

    作者:冯雨苗;周展超;徐秀莲;吴绍熙

    患者 女,18岁.因全身皮肤油腻性褐色丘疹14年就诊.患者4岁时无明显诱因胸部出现多数群集分布的针头至米粒大小的淡褐色坚实毛囊性小丘疹,表面有褐色油腻性痂皮覆盖,无不适症状.2年后皮疹渐增多,并波及至头面、耳后、颈侧、腹、后背、腋窝、腹股沟、双手足背,对称广泛分布.皮损夏重冬轻,日晒出汗后加重并伴瘙痒.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 外阴部疣状癌一例

    作者:李梅娇;王鹏;黎明;王勉

    疣状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皮肤肿瘤,1948年由AckeYman首先报道,本病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男性外阴部疣状癌患者.

  • 以5-氨基酮戊酸诱导荧光定位诊断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

    作者:华人意;施伟民;梅兴宇;张文萍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ALA)诱导的荧光诊断法在诊断尖锐湿疣(CA)亚临床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临床随机选择25例CA患者,在其疣体及周围5 cm范围进行外用20%ALA乳膏并封包,在2 h和4 h时以410nm蓝光观察用药部位红斑面积.并对相同部位进行醋酸白试验,观察结果.结果 25例患者中,疣体ALA阳性率为100%,醋酸白试验阳性率为80%;疣体周围ALA阳性率为96%,醋酸白试验阳性率为8%.合适的检测时间为敷药后2 h.但黏膜及炎症部位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论 ALA在CA的疣体及其周围亚临床感染的诊断中优于传统的醋酸白试验,在C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抑郁情绪评估分析

    作者:张萌;陈宏翔;吴志洪;陈嵘祎;严小枫;涂亚庭

    目的 探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针对抑郁情绪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提高对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以110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为试验组,以5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抑郁他评量表中HAMD、抑郁自评量表中SDS和Cattell-16PF三种量表分别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①用HAMD量表测定试验组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1.82%(57/110)重度抑郁的发生率为10.09%(12/110).②用SDS量表测定试验组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8.18%(52/110),重度抑郁的发生率为9.09%(10/110).③用HAMD法K=0.82,SDS法K=0.87,说明两种量表评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一致性较好.④Cattell16PF中稳定性、敏感性、怀疑性和紧张性等人格特质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异常,尤其是抑郁情绪表现突出,在临床诊疗中,对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既要进行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又应积极了解其心理状况,发现其抑郁情绪等心理症状,针对抑郁情绪加强相应的心理治疗.

  • 胰岛素抵抗黑棘皮病伴增殖性皮炎样表现一例

    作者:张青松;冯素英;鞠梅;林麟;曾学思;顾恒

    报告1例具有胰岛素抵抗黑棘皮病伴增殖性皮炎样表现.患者女,11岁,4岁开始肥胖,表现为双手足背、腹股沟境界清楚的肥厚性红斑,上有增殖性损害,颈、腋窝、腹股沟等处灰黑色色素沉着,长期以湿疹治疗无效.入院后内分泌检查提示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考虑为伴胰岛素抵抗的黑棘皮病的特殊皮损表现.经饮食、运动治疗后无效,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后症状好转.

  • 微晶磨面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

    作者:陈慧

    我科自2005年12月至2007年3月采用微晶磨面联合中药面膜倒膜治疗寻常痤疮白头粉刺皮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尖锐湿疣的治疗现状

    作者:张天璐;车雅敏;纪岩文

    尖锐湿疣(CA)是由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肛周增生性损害,是目前流行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传统疗法包括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电灼和外科切除和化学疗法,三氯醋酸、鬼臼毒素、鬼臼树脂、5-氟脲嘧啶和干扰素治疗一般疗效良好,但由于亚临床感染与潜伏感染的存在,各种疗法都有着较高的复发率.目前针对尖锐湿疣的高复发率有一些较新疗法综述如下.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