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岭南急诊医学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령남급진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4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301X
  • 国内刊号: 44-153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黄子通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药物控制与麻醉控制低中心静脉压在达芬奇机器人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对比

    作者:李礼;曾剑锋;陆福鼎;罗建伟

    目的:比较药物控制与麻醉控制低中心静脉压在达芬奇机器人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6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择期行达芬奇机器人肝癌切除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组(ND组,n=25)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n=25).分别以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泵注和丙泊酚+瑞芬太尼泵注控制中心静脉压.比较两组术中一般情况,CVP调控情况,LCVP对循环、肝肾功能、脑功能的影响.结果:ND组和PR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术毕-术前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组和PR组两组患者LCVP时间、肝门阻断时间、降CVP时间、目标CVP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CVP时间PR组明显快于ND组(P<0.01).PR组LCVP期间低血压例数明显少于ND组(P<0.05);心率快例数明显少于ND组(P<0.01).ND组和PR组两组患者ALT、AST、TBil、ALB、SCr、BUN在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ND组和PR组两组患者苏醒Steward评6分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复合多巴酚丁胺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LCVP均可用于达芬奇机器人肝癌切除手术,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LCVP时更加平稳.

  • 经腹膜后与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疗效比较

    作者:邱开颜;郑志雄;林俊雄;洪泓长

    目的:观察比较经腹膜后入路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单侧肾上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经腹膜后入路56例和经腹腔入路63例,分别行两种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中转开放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组胃肠道恢复时间较经腹腔入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组住院时间较经腹腔入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入路组发生肾损伤1例,经腹腔入路发生肝损伤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入路组中转开放手术3例,经腹腔入路组发生中转开放手术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后与经腹腔入路均适合于肾上腺手术,而经腹膜后入路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的特点,值得推广.

  • 高血压患者实行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效果观察及系统评价

    作者:陈进星;李细苟;陈胜华

    目的:观察与评价高血压患者实行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例,为自行来我院就诊患者.观察组20例,为我院与下属社区双向就诊患者.比较2组患者就诊满意度、首次就诊时间、再次就诊率.结果:观察组就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就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再次就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0%vs 50.0%,P<0.05).结论:双向转诊临床路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就诊满意度,缩短首次就诊时间,降低再次就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长春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水平现状调查

    作者:苗晨曦;吕静;皇甫士懿;仲崇高;刘昕

    目的:了解长春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院前急救的认知状况,为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学生的院前急救培训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主设计调查问卷,从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8所高校中方便抽样3所,再随机抽取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共计265人为调查对象.结果:判断心搏骤停知晓率仅为13.28%,但是却有92.97%的人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学习各种急救技能,有93.36%的人愿意参加急救技能培训.各种急救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以互联网为主(88.67%).影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获取院前急救知识的主要因素主要为担心自己的急救能力不足以施救病人(46.09%),也担心被误解而背黑锅(35.16%).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于院前急救知识的认知了解程度低,缺乏对院前急救知识了解的来源与途径.

  • 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并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作者:张萌;吴文霞;蒋龙元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并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尿路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并输尿管皮肤造口术58例的临床资料,追踪至术后半年,对其中18例发生尿路感染(部分合并血流感染)且再次住院治疗的患者留取尿液(发热病人同时抽取静脉血)送检病原学培养,分析其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18例尿培养均检出病原菌,其中8例发热患者同时在血液中检出相同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株14例,革兰氏阳性菌株6例,其中1例合并真菌.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和表皮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提示大部分病原菌对头孢哌酮、哌拉西林、氧氟沙星均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替考拉宁敏感.结论:根治性膀胱全切并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半年约31%并发尿路感染,其中44.4%同时合并血流感染.大多数病原菌只对碳青霉烯类和替考拉宁敏感.

  • 多巴酚丁胺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敬伟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多巴酚丁胺.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心功能与血清NT-pro BN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整体上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与血清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心功能指标与血清NT-pro BNP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和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NT-pro BNP水平为显著低于对照组[(497.02±414.02)pg/ml vs(903.08±497.09)pg/ml,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多巴酚丁胺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后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清NT-pro BNP水平.

  • CRP和PCT检测对重症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新养;钟肇雄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重症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检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医院内部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重症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A组和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CRP和PCT水平变化,以及APACHEⅡ评分与CRP和PC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CRP与PC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入院3 d和入院7 d的CRP与PCT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5);APACHEⅡ评分与CRP和PCT水平呈正相关(P<0.05);CRP和PCT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RP和PCT在重症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预后中发挥出了较好的预测价值,CRP和PCT水平高越高水平患者的病情程度越严重,应当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肥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洪玉;刘嘉羿;叶华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肥胖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且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的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ex1组)、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ex2组)、对照组(Con组),每组15例.Dex1组于手术开始时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Dex2组于手术开始时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h,均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泵注;Con组同时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3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记录患者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拔管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评分(SAS),术后6 h、12 h、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SA),恶心呕吐例数,同时抽取各时间点动脉血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组苏醒期HR均较基础值高,且均高于Dex1、Dex2组(P<0.05);C组在拔管前及拔管时平均心率均高于Dex1、Dex2组(P<0.05);Dex1、Dex2组拔管时SAS,苏醒期躁动评分,术后6 h、12 h、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SA),恶心呕吐例数均低于C组(P<0.05);Dex2拔管时间与Dex1、C组比较明显延迟(P<0.05),Dex1组拔管时间与C组比较无差异(P>0.05);3组间各时间点血气分析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肥胖患者术中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适宜剂量为0.4μg·kg/h,不仅不会延长术毕苏醒拔管时间,还能显著提高苏醒期质量.

  • 血管内超声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左主干病变介入应用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朱炜;黄德霖

    目的:比较血管内超声(IVUS)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左主干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在我院我科住院的左主干病变患者资料30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冠脉造影组(16例)及血管内超声组(14例),比较血管内超声组与冠脉造影组的术后支架情况、术后心脏彩超结果、术后平板运动及心电图结果从而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经血管内超声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左主干病变进行介入治疗,血管内超声组的达标率高于冠脉造影组,而置入率、支架长度及支架平均直径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内超声组与冠脉造影组的心脏彩超结果在术后3个月与6个月随访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随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管内超声组小于冠脉造影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平板运动及心电图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左主干病变患者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行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有望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的应用疗效

    作者:罗丽勇;廖达思

    目的:研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64例原发性翼状胬肉进行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取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泪膜功能和角膜散光度的影响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3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2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25%vs 25.00%,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临床疗效稳定且显著,术后复发率低,临床安全性高.

  •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谢维芳;肇丽杰

    目的:分析并研究采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复发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87例EM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用药,A组采用的是GnRHa进行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然后依据手术治疗和用药后的EMs复发情况,将其分为两组,未复发组及复发组,对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B组和A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5.70%、85.11%,相比于A组,B组的治疗效果显著(P<0.05).治疗后,EMs患者的复发率为27.81%.A组复发率为17.11%,B组复发率为10.69%.复发组EMs患者在术前痛经史、临床Ⅲ期至Ⅳ期、宫腔操作既往史、术后单一GnRHa治疗四个方面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的实际年龄、发病年龄、术前孕次、术后孕次及GnRHa联合中药进行治疗五个方面均小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术后EMs复发的危险因素有术前痛经史、临床分期以及宫腔操作既往史,而抑制EMs复发的保护性因素主要有术前孕次、术后孕次以及辅助用药情况,因此,积极受孕是降低复发的重要措施,加强药物治疗并积极助孕是有效的预防对策.

  • CBL-PBL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急诊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周天恩;曾朝涛;陆燕华;蒋龙元

    目的:研究CBL-PBL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急诊医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学生87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共44人,采用CBL-PBL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共43人,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的考核成绩,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价教学的质量.结果:实验组基础理论成绩(45.1±4.9)与对照组基础理论成绩(43.4±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44.7±4.2)、临床诊疗技能成绩(35.3±4.4)、急救技术操作成绩(54.3±4.8)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病例分析成绩(36.6±3.3)、临床诊疗技能成绩(29.6±3.9)、急救技术操作成绩(46.4±4.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教学模式满意度[(9.1±0.86)vs(7.8±0.63)]、激发学习兴趣[(8.8±0.76)vs(6.1±0.53)]、建立临床思维[(9.3±0.77)vs(7.3±0.67)]、强化急救技能[(8.9±0.83)vs(7.7±0.73)]、提高医患沟通能力[(9.2±0.85)vs(7.2±0.69)]、提高团队合作能力[(9.1±0.75)vs(7.2±0.69)]六个方面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诊医学临床见习教学中,CBL结合PBL的教学方法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关键词: CBL PBL LBL 急诊医学
  •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健萍;欧阳颖;曾爱红;陈志凤;袁海超

    目的:分析本院区近六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血培养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血培养检出菌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63株,革兰氏阳性菌(G+菌)占58.2%,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占40.3%;革兰氏阴性菌(G-菌)占41.8%,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占25.1%.前三位病原菌依次为:CONS、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检出率在2010-2015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上升趋势.葡萄球菌对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普遍耐药,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高,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较敏感,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结论:CONS是本院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的致病菌.主要的G+菌和G-菌分别对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无乳链球菌感染有所增加,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对急性肺栓塞危险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黄猛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危险程度分组,高危组21例,中危组38例,低危组34例,分别对三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对比;根据是否存在右心功能不全分为右心功能正常组与右心功能不全组,对两组NT-proBNP水平进行对比;根据患者预后结局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对NT-proBN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危组的NT-proBNP水平、心率、D-二聚体(D-D)、肌钙蛋白I(cTn I)及右心功能不全比例均明显高于中危组与低危组(P<0.05);右心功能不全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右心功能正常组(P<0.05);预后不良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较预后良好组高(P<0.05).结论:NT-proBNP水平可对急性肺栓塞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也能作为预后右心功能及预后的敏感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咽腔填塞减轻气管插管全麻正颌术后咽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秋英;康伟;雷蕾;李正强

    目的:探讨咽腔纱布填塞对减轻正颌术后咽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正颌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按常规碘伏灌洗消毒口腔,研究组30例在灌洗消毒前进行咽腔纱布填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咽痛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咽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44±0.62 vs 6.23±1.28,P<0.05),且严重咽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vs 56.7%,P<0.01).结论:减轻正颌手术后咽痛,咽腔纱布填塞简单有效.

  • 关于冠脉介入术患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许炳灿;陆燕华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后上消化道出血(UGIB)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因ACS而行PCI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1年内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为UGIB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特点,筛选发生UGIB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CS患者PCI后双抗治疗1年内的UGIB发生率是5.2%;与对照组比较,UGIB组年龄大、女性、消化性溃疡史、肾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全比例均明显升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女性、年龄、消化性溃疡史、肾功能不全及心功能不全史是ACS患者PCI后口服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ACS患者PCI后服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应全面评估UGIB危险因素,高危患者应加强随访并采取避免出血的临床对策.

  •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AECOPD合并CIRCI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李亦东;方笑媚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危重症疾病相关性皮质醇不足(CIR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AECOPD合并CIRCI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氢化可的松200 mg/d(高剂量组)和氢化可的松100 mg/d(低剂量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28 d生存率,休克和机械通气时间情况,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 d后的血液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28 d死亡率、28 d休克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CPIS评分、CAPS评分、FVC、FEV1和FEV1/FVC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WBC、CRP、IL-6、TNF-α和PCT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合并CIRCI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肺功能,促进炎症消退,效果与高剂量相当,安全性更好.

  • 相应侧Epley手法复位治疗可能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分析

    作者:孟洋阳;蔡晓冬;李凡形;刘云云;梁理利;李中

    目的:探讨可能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相应侧Epley手法复位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及神经科门诊就诊的、可能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Dix-hallpike及Roll-test动作行变位试验明确诊断,并行相应侧的Ep-ley手法复位,复位后2周及4周定期随诊.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07例患者在经过1-3次的Epley复位治疗后,有86例阵发性眩晕均完全缓解,眩晕缓解患者随访2周和4周,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可能的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缺少统一的诊疗方案,目前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相应侧的Epley手法复位可以有效缓解大部分此类患者的头晕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急诊接诊医生的压力.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张国明;邱捷

    目的:观察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呼吸科就诊2016年01月01日-2018年03月01日收治以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总计2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各1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吸氧者称为对照组,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称为无创组.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治疗前后血气、肺部功能水平对照.结果:无创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0%,并发症发生率为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组治疗前血气与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后无创组血气及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血气、肺部功能,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理想.

  • 损伤控制术在急性腹部创伤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朱颉;陆燕华;边白央拉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术对急性腹部创伤患者临床结局、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取急性腹部创伤患者5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250)和观察组(n=250).对照组采用确定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结局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后DIC、休克、MODS及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腹部创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酪酸梭菌联合葛根芩连加减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李佩武;高俊泽;郑镇森;孙钟和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在应用5-ASA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联合葛根芩连加减汤,观察其疗效及血清相关炎症分子的表达水平.方法:将200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同期随机选择100例健康者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柳氮磺胺吡啶或美沙拉嗪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酪酸梭菌联合葛根芩连加减汤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比较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相关炎症分子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PR)、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血清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

  • 重症患者万古霉素首次血药浓度达标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立旻;华天凤;杨旻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感染患者万古霉素首次血药浓度达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01月至2018年01月使用万古霉素的重症感染患者,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首次血药浓度结果是否达标(10-20 mg/L)分为达标组(A组)和不达标组(B组).结果:共纳入48例患者,其中A组24例,B组24例.对可能影响患者万古霉素首次血药浓度达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发现,两组间肌酐清除率和血清白蛋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可能影响患者万古霉素首次血药浓度达标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肌酐清除率、脱水剂使用和血浆白蛋白是影响患者首次血药浓度达标率的相关因素.结论:影响重症感染患者万古霉素首次血药浓度达标与多种因素相关,应根据个体差异性,合理调整给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中山市博爱医院老年患者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李海忠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急诊科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急救医疗服务提供依据,以及提高老年人群患者院前急救的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院前急救共1354例老年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谱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对相对应的出车时间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相对应的自身特点.结果:本中心1354例老年患者中男女比例0.85:1.0,平均年龄(72.0±8.5)岁.疾病谱排名前3位疾病依次为创伤、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出车时间统计结果显示5月至次7月,12月至次年2月为老年患者院前急救高峰期;一天中的急救高峰时段为12点至18点与0点至6点.结论:我院院前急救老年患者的情况具有自身特点,急诊科可据此合理配置急救资源,组织相关培训,重点提高创伤、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疾病急症的现场救治能力.

  • 水合氯醛或戊巴比妥钠麻醉对小鼠心肺复苏疗效的影响

    作者:甘伟妮;张洁;陶冉;宋凤卿;谢露;陈蒙华

    目的:文献报道,水合氯醛与戊巴比妥钠麻醉可能对动物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麻醉药对经食道心室起搏致心脏骤停小鼠心肺复苏的疗效是否有影响,以为后期实验选择合适麻醉药物奠定基础.方法:24只雌性昆明小鼠,采用腹腔注射水合氯醛(300 mg/kg,n=12)或戊巴比妥钠(45 mg/kg,n=12),麻醉后经气管插管,经右颈动脉切开插入静脉留置,以监测动脉压力.经食道快速起搏心室诱发室颤、建立心脏骤停模型,起搏开始后4 min经动脉注射肾上腺素0.02 mg/kg,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及机械通气,观察自主循环恢复情况,10 min无效则放弃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的小鼠连续监测心电和血压60 min,观察血压、心率、呼吸恢复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小鼠全部恢复自主循环,但戊巴比妥钠组小鼠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停用呼吸机时间、以及生存时间均显著好于水合氯醛组(P<0.05),而且戊巴比妥钠组小鼠在恢复自主循环后一小时内血压高于水合氯醛组.结论:戊巴比妥钠对小鼠麻醉后心肺复苏疗效的影响小,较水合氯醛更适合用于心肺复苏动物研究麻醉用药.

  • 一体化多功能急救包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张树增;苏湘芬;谭福胜

    目的:研发一款携行方便、可迅速展收、取药省时、多功能的急救包,使院前急救简单、快捷.方法:研究基于医院院外不利医疗条件下,根据便携、装载能力强、多功能性、取物方便的设计要求,研发一体化急救功能包.结果:观察护士在相同操作下应用一体化急救功能包及普通急救箱完成相同操作的应答时间比较,护士采用一体化多功能急救包应答所需时间为(217.35±13.11)s,采用普通急救箱单人应答所需时间为(342.85±16.13)s.对护士应用一体化多功能急救包及普通急救箱的使用调查显示:一体化多功能急救包在物品取用满意度、措施落实及时性、护士使用满意度、医护配合使用满意度、多功能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普通急救箱组(P<0.05).结论:一体化多功能急救包携行方便、可迅速展收、多功能、取药省时值得在临床推广.

  • 危重症救治护理配合策略持续质量改进

    作者:王从华;张文武;陶伍元;张小明;窦清理

    目的:通过戴明环循环管理方法,对急诊科危重病人抢救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提高抢救质量.方法:本研究将2015年6月至12月在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病人21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6月收治的危重病人189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应用戴明环循环管理理念对危重病人抢救各个环节进行改进.评价实施戴明环循环理论后,两组在仪器合格率、物品管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抢救不良事件发生率、TEAM得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仪器、物品管理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TEAM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改善危重病人的抢救质量,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急救团队的抢救能力.

  •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

    作者:欧学鸳;刘晖;高红梅;周春燕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均选自于2016年1月23日-2017年1月23日期间,均为本院收治的产后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共抽取144例作为观察对象.将上述患者采用单双号分组法进行分组,其中单号患者72例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常规组),双号患者72例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康复组).将上述两组患者的尿失禁、脏器脱垂发生率、性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性交疼痛发生率情况.结果:经干预后,康复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为6.94%、脏器脱垂发生率为5.56%,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患者对性生活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康复组干预后性交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11.11%vs 52.78%,P<0.05.结论:产后给予合理有效的盆底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可改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 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分析

    作者:孔丽

    目的: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分析.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干预,采用电脑随机选择该时间段内血透室收治的5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血透室实施传统护理管理,采用电脑随机选择该时间段内5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满意率评价、感染发生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1%vs 15.79%,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主诉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93%vs 49.12%,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1%vs 12.28%,P<0.05).2017年1月-2017年12月,护士对科室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2016.1-2016.12年度评分(P<0.05).结论:在血透室加强护理流程管理制度,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 机械排痰在辅助治疗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宋雪妮

    目的:探讨机械排痰在辅助治疗小儿肺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广东省连平县人民医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人工叩击排痰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机械辅助排痰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止咳时间、排痰接受度及舒适度、不同时间段的排痰量等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止咳时间分别为(5.78±1.40)d、(7.85±0.81)d、(6.42±1.25)d,排痰接受度及舒适度分别为35(70%)、30(60%),观察组患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止咳时间分别为(3.96±1.41)d、(6.10±0.85)d、(5.12±0.52)d,排痰接受度及舒适度分别为48(96%)、48(96%),观察组的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止咳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排痰接受度及舒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在3 d、4 d、5 d、6 d的排痰量分别为(58.12±7.26)ml、(41.25±4.26)ml、(21.36±4.21)ml、(19.25±3.52)ml,观察组在3 d、4 d、5 d、6 d的排痰量分别为(70.71±7.61)ml、(51.89±5.71)ml、(34.26±4.68)ml、(27.85±2.98)ml,不同时间段观察组比对照组排痰量明显增多,P均<0.05.结论:对小儿肺炎实施机械辅助排痰联合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儿每天的排痰量,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止咳时间,且具有良好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循症护理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志娟;叶燕婷;张琴;梁伟梅;刘彩云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8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非切口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率及术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社会环境、生理、心理、文化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非切口疼痛,提升舒适感,值得推广.

  •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邓维;潘伟;陈柳娟;陈淑结;庞亚清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OA)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68名住院和门诊随访的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34)和研究组(n=134),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连续性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以知识问卷方式对疾病认知进行评定,采用Lequesne指数评分量表评价膝骨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评估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简明生存质量(WHOQOL-BREF)量表,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OA知识问卷平均得分、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膝骨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通过连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OA患者的生活质量.

  • 应用品管圈活动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的停留时间

    作者:黄燕梅;陈月媚;梁小玉

    目的:优化急诊STEMI患者诊治流程,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方法:成立品管圈,对现有急诊STEMI患者诊治流程各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的因素并进行改善.结果:品管圈活动后,10 min心电图描记、30 min口服给药达标率由活动前的89.28%、64.29%分别提升至100%、93.33%,STEMI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由原来的(132.00±112.58)min缩短为(69.00±40.2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质圈活动,能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积极性,规范工作行为,改善工作质量,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为患者的救治赢得佳机会.

  • 全层与分层缝合法对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的影响

    作者:黄镇乐;彭小彭;常瑞萍

    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全层缝合法与分层缝合法对于形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的影响.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200例行剖宫产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100例产妇采用分层缝合法;实验组100例产妇采用全层缝合法,对比两组产妇围手术期情况以及术后切口瘢痕憩室的形成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中差异不大,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恶露持续时间与住院时间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产妇憩室的形成率、憩室肌层厚度以及憩室大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层缝合法在剖宫产产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产妇术后康复情况,降低憩室的形成率,值得推广.

  • 生长性单纯嵌甲型甲沟炎撬起甲刺法结合其他常规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阮洪光;缪碧芳

    目的:介绍一种解除因趾甲太短引起甲沟炎的治疗方法,以及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采取撬起甲刺法结合其他常规治疗生长性单纯嵌甲型甲沟炎病例32例,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本组32例病例中全部得到随访,术后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随访,优26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达93.75%.结论:撬起甲刺法结合其他常规治疗生长性单纯嵌甲型甲沟炎,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后复发率低,是值得临床上推广并且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 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技巧

    作者:林婉;蔡蘅;许少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分析其手术技巧.方法:运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大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随访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临床治疗大子宫肌瘤可采用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熟练的手术技巧和准确的术前评估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超声颈浅丛肌间沟臂丛麻醉于锁骨骨折术的观察

    作者:麦耀海;莫平;彭为平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单切面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传统异感法行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76例,随机分成A组38例采用传统异感法行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38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单切面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患者VAS评分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B组麻醉效果优秀率高于A组(P<0.05).B组神经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A组.结论:超声引导下单切面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效果确切、安全,可以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的麻醉方式.

  • 蓝芩口服液对手足口病普通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梵烨;方金涌;林若清

    目的:分析和研究蓝芩口服液儿童的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88例手足口病患儿按不同的治疗药物分成了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观察组患儿以蓝芩口服液来治疗,对比组患儿以常规治疗,进一步观察和比较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改善情况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患儿的咽痛、口腔溃疡以及发热和手足皮疹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手足口病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使用蓝芩口服液来治疗,能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进一步改善,并且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 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莫韶妹;马洁葵;陈惠瑶

    目的:探讨风险预测在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本院ICU行气管插管的ARDS患者88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本院ICU行气管插管的ARDS患者85例为观察组,应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测评估表》评估患者的UEX风险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UEX发生次数、约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预测评估表》,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可降低UEX的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约束.

  • 浅谈急诊医学团队模拟教学中教案设计和运用

    作者:李敏;江慧琳;叶显智;朱永城;陈晓辉;林珮仪

    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和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设计团队模拟教学的教案,并在临床医学本科实践课中运行.总结教案的设计的方法和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为现代急诊医学教学的改革提供借鉴.

  • 急诊重症感染的细菌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赵贤武;卢森荣;蔡宗群

    目的:探讨基层急诊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细菌耐药性,为指导临床正确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送检的所有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37份细菌培养共检出病原菌405株,阳性率为16.6%,革兰阴性菌278株,占检出病原菌总数68.6%;革兰阳性菌115株,占检出病原菌总数28.4%;真菌12株,占检出病原菌总数3.0%.主要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结论:急诊科病原菌种类复杂,分布呈现医院感染特征,了解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变化特点,有助于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翠玲

    人类开发抗生素的能力远跟不上多重耐药细菌的产生和变异的速度.对于由耐药细菌引发的感染,我们正面临着缺乏有效抗菌药物的尴尬境地.目前多重耐药主要集中在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近出现的耐碳青霉烯酶大肠杆菌如产NDM-1的埃希氏菌或肺炎克雷伯氏菌,产OXA-48的肺炎球菌和产KPC的肺炎克雷伯菌进一步凸显了开发新型抗菌剂的紧迫性.目前发现的抗菌肽已超过2500余种[1].但抗菌肽在临床实践中尚未得到广泛利用,原因在于抗菌肽的产量低、不稳定性以及达到治疗效果所需剂量的不确定性.随着技术进展提高了抗菌肽的稳定性和活性,因而开发具有临床效果的抗微生物肽(AMPs)极具吸引力.美国FDA在过去几年间批准了10余种抗菌肽药物.本综述提供了抗菌肽研究现状的新情况.

  • 白细胞介素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荣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渐进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具有可预防性和可治疗性的疾病,与气道和肺部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1].当患者因气道受限加重、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而主动就医时,普遍已发展至COPDⅢ期或Ⅳ期,尤其是并发肺心病、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后,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COPD是全球第四位死因是未来危害人类健康的巨大挑战.吸烟已被证明是COPD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但COPD是一种以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即便是终生吸烟者也只有10%-20%的COPD发病率,而一小部分非吸烟者也发生COPD,甚至许多在儿童时期被诊断为气道受限的人也可能在以后出现COPD,这些因素提示了该疾病的家族遗传特性.研究已证实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相关性[2].其中白细胞介素是炎症反应中一种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及其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相关性引起众多研究者关注.本文就目前对白细胞介素及其基因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岭南急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