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岭南急诊医学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령남급진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4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301X
  • 国内刊号: 44-153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黄子通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妇科腹腔内出血106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慧梅;田莹;梁崇芬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卵巢破裂所致腹腔内出血的临床床特征,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对因腹腔内出血入院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88例,外院误诊4例,本院误诊2例;卵巢破裂18例,误诊1例,均经手术止血治疗.结论:异位妊娠在妇科腹腔内出血中占首位,详细询问病史,尿、血HCG和子宫附件B超、后穹窿穿刺或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

  • 耐多药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对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叶钧强;邱俊铭

    目的:分析耐多药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对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铜绿假单孢菌感染极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痰或支气管一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结果分为耐多药菌组及非耐多药菌组,对比分析两组间的住院14 d内出院例数、机械通气使用例数、病死例数.结果:两组间住院14 d内出院率、机械通气使用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耐多药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后住院时间延长,需要应用机械通气的机率升高.且病死率升高,预后差.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分析

    作者:梁剑波;温德良;江丽屏;刘卫江;熊旭明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的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疗效及预后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7年12月我科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需血液净化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与IHD组比较,CBP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很快下降,并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电解质、碳酸氢根、血pH水平较稳定.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CBP组12例存活,7例)死亡;IHD组9例存活,7例死亡,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BP能明显改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疗效优于IHD.

  • 睾丸附件扭转35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文彬;周凤朝;黄丽娜;施珊格

    目的:探讨睾丸附件扭转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35例睾丸附件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8例手术治疗,行睾丸附件切除;7例因拒绝手术予以保守治疗.结论:对明确诊断或有高度怀疑时,应积极行手术探查

  • 乙酰谷酰胺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智能;王艺东;陈国权;罗钢华;袁芳;何伟波;钟新龙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乙酰谷酰胺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63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乙酰谷酰胺,治疗14 d;观察改良的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和修订的Rankin量表(RS)分级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21 d时SSS评分治疗组比对照组低(P<0.05).起病后60d时Rs分级两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应用乙酰谷酰胺能有效地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 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作者:吴少坚;赵自平;方小林

    目的:探讨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2007年3月,采用Arthro-Care2000射频汽化仪对203例膝骨性关节炎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182例得到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优61例,良83例,可32例,差4例,优良率79.1%.结论: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使手术更简便精确,副作用小,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 逆行交锁髓内钉对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的治疗

    作者:黄武斌;郑宁;肖代坤;林可新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7年6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切开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采用美国创伤骨科学会(OTA)的标准骨折分类AO分类法:A1型14例,A2型5例,A3型5例,C1型3例,C2型2例,C3型1例.结果:随访平均14±4.4月(6月~2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0±1.8周(17~22周).根据Neer等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6例,良3例,可1例.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及髁问骨折疗效好,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早期持续被动性活动机锻炼.使膝关节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 血清淀粉酶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作者:谭建新;关永东;丁学华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监测对中毒病人病情评估及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11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血清淀粉酶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正常淀粉酶组(A,n=78)、中度增高淀粉酶组(B,n=25)和高淀粉酶组(C,n=13),对比分析三组病人的白细胞升高率,低血压、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11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8例血清淀粉酶升高,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为32.8%.A、B、C三组并发症(白细胞升高、低血压、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发生率呈递增态势:A组死亡率为1.3%,B组死亡率为12.0%,C组死亡率为53.8%.结论:血清淀粉酶水平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呈平行关系.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时应重视对血清淀粉酶的监测.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危重病例,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 肾病综合征并哮喘样发作10例

    作者:罗桂平;王晓岚;练文华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与哮喘样发作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NS并哮喘样发作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NS患儿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哮喘样发作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结论:NS患儿产生哮喘样发作有一定潜在因素和发病基础.

  •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中对人机相互作用的影响

    作者:周明根;李祖勇;何志捷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急性呼吸衰竭中对人机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20例有自主呼吸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同样的分钟通气量和呼气末正压的设置下,先予以AC1(辅助-控制通气)模式通气,45 min后改为ASV模式通气,时间为45 min,结束后再次回到AC2模式(参数设置与AC1一致),通气时间为45 min.记录上述三个45 min后的呼吸力学和呼吸做功指标等参数.结果:ASV模式下的气道峰值压、气道闭合内压(P0.1)、呼吸频率下降显著,而顺应性增加明显,P值小于0.05或0.01;同时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发生率(25%)低于AC模式(45%),P值小于0.05;而二种呼吸模式下的血气分析和血液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P值>0.05.同时前后二次AC模式的各种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过程中,ASV相对于常规通气模式,能明显改善机械通气中的人机相互作用.

  • 创伤患者急诊室救治模式探讨

    作者:梁章荣;何明丰;张英俭;刘绍辉;戚振红;李淑芳;黎练达

    目的:探讨在急诊室创伤患者的急救模式,以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07年6月间经急诊室收治入院的1020例创伤患者的损伤部位、抢救措施、急诊室救治时间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患者在急诊室救治时间73±41 min,其中30 min内118例、31~60 min 343例,两部分合计461例(45.20%):61~90 min 273例(26.76%)、91~120 min 146例(14.31%)、121~150 min内81例(7.94%)、151~180 min内36例(3.53%)、3 h以上23例(2.25%).创伤患者人手术室497例,急诊室救治时间56±25 min;严重创伤患者的时间82±47 min,严重创伤抢救成功率92.2%.结论:"绿色通道"模式是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救治的有效模式.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临床观察

    作者:郑伟华;徐华

    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将67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阿托品+氯解磷定为对照组(32例),长托宁+氯解磷定为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CHE恢复程度、用药总量、治愈时间、反跳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是治疗AOPP较为理想的药物.

  •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术后急腹症67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予;张清学;王文军;陈玉珍;杨冬梓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术后急腹症的发生种类、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34个胚胎移植周期术后发生的急腹症,分析其病因,发生率,临床特点,与妊娠的关系,本院与外院医生的首诊误诊情况.结果:急腹症的总发生率为4.3%(67/1534),主要的病因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异位妊娠、卵巢扭转等,其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异位妊娠占92%(62/67),自然妊娠中罕见的宫内外复合妊娠占异位妊娠总数的13.8%(4/29).IVF-ET后妊娠组急腹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妊娠组(11.7%和0.7%,P=0.000),67例急腹症患者有60例(89.6%)合并妊娠.外院医生的首诊误诊率显著高于本院医生(33.3%和5.5%,P<0.05).结论:IVF-ET相关急腹症的主要病冈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异位妊娠,与妊娠显著相关;宫内外复合妊娠发生率增高.应普及IVF-ET知识,降低误诊率.

  • 急诊血管内栓塞救治骨盆骨折大出血

    作者:李江平;桑显富;苏以林;余斌;胡岩君;卢伟

    目的:研究经血管内栓塞术在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致伤因素、伤情程度、伤后至就诊的时间、就诊时的生命体征、创伤评分、就诊至栓塞的时间、盆腔动脉造影、血管内栓塞结果、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院前失血过多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紧急盆腔血管造影血管内栓塞止血是骨盆骨折大出血的安全、迅速、有效的急救止血方法.

  • 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锌、铅的测定及意义探讨

    作者:黄跃海;黄之抗

    目的:观察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锌、铅的水平,并研究探讨两者问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期间因热性惊厥而前来就诊的3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并按临床分为复杂型与单纯型.同期随机选取儿保门诊健康体检儿童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入选儿童均抽血做血清锌、铅测定.结果:复杂型高热惊厥患儿血锌均数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铅均数值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单纯型与复杂型高热惊厥患儿血锌、血铅均数值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存在微量元素锌减少和高血铅,应引起重视.拟深入研究调整人体微量元素的平衡,治疗高铅血症,以便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防治本病开辟一条新路,是今后的一项重要课题.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

    作者:冼乐武;梁宗安;刘春涛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治疗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严重肺部感染时降钙素原(PCT)的变化规律,探讨PCT与ARDS病情严重度的关系.方法:对16例合并ARDS的严重肺部感染病人,在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的同时行CBP,于0,4,12,24,48h及停止CBP后12 h分别检测患者血清PCT和动脉血气分析,并采用APACHE Ⅱ评分对患者整体病情进行评价.结果:16例患者中12例成活.血清PCT浓度在CBP治疗过程中各时点均低于CBP前,其中24h降至低.结论:PCT对CBP过程中ARDS严重性及疗效的评估具临床价值.

  • 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与cTnI浓度关系

    作者:李绍清;唐浩熙;蔡凯;李介华;李冬秀;岑欢;杨彩娴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引起心力衰竭与肌钙蛋白I(cTnI)浓度的关系.方法:AMI心力衰竭74例,其中糖尿病心力衰竭组(A组,n=34),非糖尿病心力衰竭组(B组,n=40),于胸痛发作后3、6、9、12、15 h抽静脉血3 mL,健康对照组(C组,n=60),抽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定量检测cTnI.结果:A组峰值cTnl(11.94±8.16)μg/L,B组峰值cTnI(11.14±7.99)μg/L,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MI心力衰竭患者cTnI于胸痛3 h后随时间增加而逐步增高,于12 h左右达峰值.当cTnI浓度达到12 μg/L左右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结论:当cTnI浓度达到12 μg/L左右时,可能是糖尿病AMI心力衰竭的阈值.cTnI浓度的测定对糖尿病AMI心力衰竭诊断及判断心肌梗死程度有重大意义.

  • 急性心肌梗死156例临床分析

    作者:袁智勇;吴彪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误诊、漏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6例中典型AMI 97例,不典型AMI 59例;典型病例与不典型病例比较,误、漏诊率及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不典型AMI的误漏诊率及病死率较典型病例高;加强普及教育,尽早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学是降低误诊、漏诊率的重要措施.

  • 丹参肠内营养制剂对S-MODS模型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影响

    作者:刘晓蓉;任新生

    目的:观察丹参肠内营养制剂对内毒索导致S-MODS模型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影响,探索防治S-MODS新途径.方法:建立大鼠内毒素S-MODS模型,将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能全素组(20只)和丹参组(20只).试验周期12 d,试验第1 d起分别用生理盐水、能全素以及丹参肠内营养制剂灌胃,试验第4 d,正常组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kg,其余3组经相同部位注射内毒素3 mg/(mL·kg)(生理盐水溶解).实验第11 d停止灌胃.分别于静脉注射内毒素前1 d、后1 d和试验结束时测定自细胞计数,试验结束时石蜡包埋切片,用TUNREL方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通过临床表现以及白细胞计数、病理结果显示S-MODS造模成功,试验结束时与注射内毒素后1 d相比,丹参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试验结束时丹参组白细胞计数升高数目以及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以及能全素组.结论:丹参肠内营养制剂能阻止肠道屏障破坏,保护肠黏膜,能减轻S-MODS模型大鼠全身炎症反应.

  • DADLE模拟冬眠对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林小鸿;周莉莉;陈玉成;黄子通

    目的:探讨DADLE(冬眠诱导触发物类似物)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压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休克对照组和DADLE实验组(分成1 mg/kg组和5 ms/kg组),制成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监测复苏后3小时内各时点动脉血压(MAP)和心功能指标(±dp/dtmax).结果:DADLE实验组(包括1ms/kg组和5 mg/kg组)复苏后5分钟MAP和±dp/dt-max开始升高,30分钟达高峰,复苏后同一时点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休克对照组(P<0.05),其中1 mg/kg组和5 mg/kg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DADLE能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血压和心功能.

  • 脓毒症大鼠肠道肠三叶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

    作者:张萌;温立强;杨正飞;吴满辉;周天恩;罗正超;蒋龙元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肠道肠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 family,TFF3)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脓毒症组(n=24).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于模型建立后3 h,6 h及12 h(n=8)取回肠黏膜,以RT-PCR法检测TFF3mRNA的表达.结果:脓毒症模型建立3 h始TFF3mRNA表达即显著下降(P<0.01),随着时间延长表达进一步下降.结论:脓毒症大鼠肠道TFF3mRNA表达明显下降,可能是脓毒症肠屏障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并延缓肠道黏膜修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局部氧化应激与体重指数及肺功能下降的关系

    作者:刘凌云;曾勉;左万里;黄炎明;仝金斋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局部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体重指数(BMI)、肺功能下降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COPD患者(A组)、30例健康对照(B组)进行痰诱导及肺功能、BMI测定.并测定诱导痰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COPD患者诱导痰MDA含量较健康对照高,P<0.05;而诱导痰GSH含量、SOD、GSH-PX活性较健康对照下降,P<0.05;BMI与痰SOD、痰MDA、GSH、GSH-P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1、-0.694、0.685、0.701,P<0.05;3.FEV1与痰SOD、痰MDA、GSH、GSH-P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0.826、0.853、0.809,P<0.05.结论:COPD患者气道局部均存在氧化/抗氧化失衡;气道局部氧化应激是导致COPD患者BMI及肺功能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

  • 急性中毒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志勇

    目的:研究急性中毒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数-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急性中毒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并进行APACHE Ⅱ评分.结果:38例急性中毒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同步检测细胞因子活性及进行APACHE Ⅱ评分,有助于急性中毒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

  •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42例救护分析

    作者:徐静;林金玲;李少霞;陈文珊

    目的:探讨宫外孕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42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熟练、规范宫外孕护理抢救流程,是救护宫外孕伴休克成功的重要环节.

  • 院内猝死护理人员急救意识调查分析

    作者:付庆华;蓝光明;温冬娣;林爱玲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应对院内患者猝死时的急救意识和抢救程序的掌握情况.方法:"作为第一目击人,如何应对院内猝死",随机对全院内科和急诊科护士进行当面或电话提问.对所有回答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90%护士清楚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62%能明确院内心跳骤停应在3 min内除颤,其中急诊和心内科组的答对率(87%)明显高于其他科(5l%),P<0.01;急诊和心内科组护士答对电除颤能量、电极部位的比例为80%,其他科护士为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科和急诊科护理人员基本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步骤,但普通内科病房的护士对院内猝死的急救意识和抢救程序的认识有待加强.

  • 现代护士面临的压力及应对方式

    作者:李汝群;刘佩璇;林蔓连

    目的:帮助护士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方法:分析总结护士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结果:正确面对压力,可提高工作质量.结论: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压力,协助护士维护身心健康,保证护理质量.

  • 无缝隙连接急救护理新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郁婷婷

    目的:探讨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危重创伤急救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将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急救新模式对77例中重度创伤患者评估其危重情况及伤情,并快速作出计划,迅速实施急救措施,然后进行评价.结果: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77例中重度创伤患者全部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关科室或EICU继续治疗,跟踪治愈率上升了18.6%,死亡率比以前下降了43.4%.结论:急救护理新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明显提高了急救的护理质量,同时提升了急救护理队伍的应变速度和护士的综合能力.

  • 颅脑损伤病人急诊CT检查的护理

    作者:张翠运;洪国斌;包仕亮;丁香莲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急诊CT检查的护理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颅脑损伤病人急诊CT检查281例的护理资料.结果:281例中顺利完成CT检查279例,达到了影像学诊断要求,2例未能完成急诊CT检查.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是顺利完成颅脑损伤急诊cT检查的重要保障.

  • 碘伏加温浸浴在治疗糖尿病患者肢端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邵素明

    目的:为促进糖尿病患者肢端慢性溃疡的愈合,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将58例糖尿病伴有肢端感染且伤口均为湿性重度感染的住院患者,在控制血糖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试验组(碘伏加温浸浴疗法)和对照组(传统换药疗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肢端溃疡在1~4个月内完全愈合,愈合率为100%,而对照组患者肢端溃疡在1~4个月内愈合率为17%.结论:碘伏加温浸浴疗法能促进糖尿病患者肢端慢性溃疡的愈合,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护士针刺伤46例分析

    作者:黄自娟

    目的:探讨护士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减少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46例护士针刺伤的情况.结果:低年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护士对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针刺伤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不按规范处理用后针头.结论: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重视针刺伤后的处理.

  • 改良灌肠法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便秘诱发再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梁喜芳;刘瑞华;宋明东

    目的:探讨解除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便秘的方法,以降低SAH再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将9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先予开塞露40 mL直接纳肛协助通便,效果不佳者再采用0.1%加.2%肥皂水500 mL低压灌肠;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即用50 mL注射器抽吸20%盐水30 mL+开塞露液20 mL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经肛门插入至18 cm处给药,比较两组的排便疗效和sAH再出血发生率.结果:开塞露液直接纳肛法、肥皂水低压灌肠法和改良灌肠法的排便有效率分别为41%、68%和93%;观察组诱发SAH再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灌肠法可降低SAH并发再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患儿亲属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不良因素及对策

    作者:邓新霞

    目的:寻找提高门诊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影响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原因.结果:患儿亲属的不配合、紧张、焦虑等因素直接影响了护士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穿刺时护士不但技术要过硬,还要对患儿亲属产生的不良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护士的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

  • 紫杉醇脂质体与卡铂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的护理体会

    作者:夏风艳;赵海燕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与卡铂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应用紫杉醇脂质体与卡铂联合化疗的12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完成全程化疗,期间仅3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副反应,1例出现静脉给药药液渗漏,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结论:紫杉醇脂质体与卡铂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过程中,良好的心理护理,加强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化疗的顺利完成.

  • 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诊介入治疗

    作者:张励庭;袁勇;黄炫生;董剑廷;冯力;刘卫其;韩莹;邓志华;张劲;吴颖

    目的: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的56例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治疗及近期随访的临床资料.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示:单支血管病变8例,双支血管病变15例,三支血管病变25例,并左主干病变8例.56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全部再通,51例血流达到TIMI 3级,5例患者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急诊介入术中死亡2例,介入治疗术后住院期内死亡17例.住院期间总死亡率为34%(19/56).在随访至30d时行心脏彩超检查,左室射血分数均值为(0.37±0.11).期间1例死于心衰:6例心绞痛复发;9例有心功能不全表现.无证实的亚急性血栓形成,无靶病变血管重建治疗或再次心肌梗死.结论:AMI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PCI治疗,能改善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有效地恢复梗死区心肌再灌注.降低死亡率.

  • 血必净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单浩洪;曾健球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17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只作常规西药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浆TNF-α、IL-6水平,并根据心功能分级,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浆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CHF疗效显著,并能降低TNF-α、IL-6水平.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30例临床分析

    作者:曾庆寿;蓝鹏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疗效较好,为中西医结合救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开辟了一种新疗法.

  • 急性重症胆管炎5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旭方;陈奕豪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手术和内镜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胆管炎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组与内镜介入组治愈率分别为77%(27/35)和74%(17/23),死亡率分别为11%(4/35)和9%(2/23),两者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及早行内镜治疗.特别对于胆总管下段结石ACST,创伤小、见效快,可为根治性择期手术创造良好条件.手术治疗对胆管引流效果可靠,结石清除率高,特别是多发性胆管结石ACSR病例.急性重症胆管炎采取手术和内镜介入治疗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375例临床分析

    作者:魏传珍;张桦;李鸿雁;赵虹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的优点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间375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75例中75例行子宫全切除,46例行子宫次全切,254例行肌瘤剔除术.肌瘤剔除术病人无并发症发生,在子宫次全切病例中有1例因盆腔粘连,手术操作长,出血增加;在子宫全切病人中有1例出现术后肠粘连,住院14天痊愈出院.本组未发现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并发症较传统手术并发症少而且轻,平均住院天数缩短.

  • 手法配合活血壮骨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申坚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用手法结合中药活血壮骨法治疗的急性腰扭伤20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4天后均治愈或好转,总有效率100%.结论:运用手法结合中药壮骨活血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安全有效.

  •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18例分析

    作者:顾玲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霉菌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手术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均治愈,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单经路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术后随访冲洗换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丹参肠内营养制剂对S-MODS大鼠TNF-α、IL-1β、IL-6的影响

    作者:徐杰;窦若兰;刘晓蓉;任新生

    目的:探讨丹参肠内营养制剂对S-MODS大鼠TNF-α、IL-1β、IL-6的影响.方法:将5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能全素组和丹参组.模型组、能全素组和丹参组分别经鼠尾静脉注射LPS建立S-MODS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能全素组灌胃肠内全营养素制剂;丹参组灌胃丹参制剂,灌胃12 d.在无菌条件下经下腔静脉取血,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结果:丹参组血清TNF-α、IL-6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丹参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肠内营养制剂能保护肠黏膜屏障,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对于防治MODS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丹参 细胞因子 大鼠
  •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小华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9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HELLP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HELLP综合征患者占重度子痫前期的3.26%,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浮肿、蛋白尿、头晕、眼花、恶心呕吐、上腹疼痛.实验室表现主要为血红蛋白下降,胆红素升高,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不同程度升高,血小板计数下降等.治疗原则为严密监护母儿情况下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适当输注血小板、冷沉淀、血浆等血制品,适时终止妊娠.本组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新生儿存活7例.死胎和引产各1例.结论:HELLP综合征是重度子痫前期的一种严重威胁母儿安全的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儿死亡率.

  •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何晃养;黄国飞;毕尚青

    目的:探讨尿激酶(UK)治疗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4),治疗组用尿激酶(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两组溶栓后24 h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ESS)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为显著进步或以上者较对照组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超早期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103例心脏骤停复苏疗效分析

    作者:陈世洪;张黎辉;黎忠于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我科103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内、外两组复苏成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复苏成功率与心脏骤停初期复苏地点、时间、救护措施等有关.结论: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是尽早心肺复苏、电除颤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普及复苏知识.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 毒蕈中毒的分类诊治进展(二)——迟发型中毒

    作者:李增攀;黄亮;曹春水;占钻

    迟发型中毒发作时间为6~24 h,主要表现为肝脏毒性、肾毒性和红斑性肢痛病.肝脏毒性主要由蝇蕈毒素引起.含有蝇蕈毒素的毒蕈有鹅膏菌属(Amanita species)、盔孢菌属(Galerina species)和环丙菇属(Lepiota species)等.鹅膏菌属的proxima和smithiana具有肾毒性.杯伞属的acromelalga和amoenolens则可引起红斑性肢痛病.

岭南急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