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岭南急诊医学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령남급진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4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301X
  • 国内刊号: 44-153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黄子通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对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颜春悦;蒋龙元;叶晓东;苏长就;罗焕荣

    目的: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以2012年1月-2016年10月在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行NT?proBNP检测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为A组,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T?proBNP对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A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B组、A组LVEF明显低于B组,P均<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心功能越差,血浆NT?proBNP浓度越高,P<0.05.NT?proBNP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0.040(95%CI 0.720-0.890),截点值为1013.5 pg/ml,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91.2%.结论:在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中,NT?proBNP具有特异性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可有效鉴别心源性及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24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敏;郭志伟;蒋婕

    目的:总结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方法:珠海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共24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进行试产,以试产失败转剖宫产的孕妇为研究组(n=53),以阴道分娩成功的孕妇为对照组(n=193),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产前体重指数、头盆评分、宫颈评分、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孕妇年龄、产前体重指数明显高(均P<0.05),头盆评分显著低(P<0.01),新生儿体重显著重(P<0.01),产后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增多(均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孕妇严格孕期管理及控制胎儿体重,合理选择阴道试产孕妇,可提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节省医疗资源.

  • 骨钙素对小鼠3T3?L1细胞分化的影响及与irt2/FoxO1关系的研究

    作者:黄晓君;黎坚健;王广兴;彭林平;高瑞;刘付贞;黄贵心

    目的:观察骨钙素对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对Sirt2、FoxO1、GLUT4和脂联素的影响,探讨骨钙素通过Sirt2/FoxO1通路控制肥胖、改善胰岛素抵抗、遏制2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将细胞接种到培养板中,加入诱导分化剂诱导其分化.用ELISA法检测各组中Sirt2、FoxO1以筛选佳骨钙素剂量;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脂肪含量变化,分光光度计510 nm波长处测量OD值.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中Sirt2、FoxO1、GLUT4和脂联素的表达.结果:骨钙素与Sirt2及FoxO1呈正相关(P<0.05).A组细胞中Sirt2、FoxO1、GLUT4和脂联素的mRNA表达量均较B组升高(P<0.05).C组细胞中Sirt2、FoxO1、GLUT4和脂联素的mRNA表达量较A组降低(P<0.05).B、C组OD值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骨钙素可能通过Sirt2/FoxO1通路发挥作用调节脂联素及GLUT4的表达从而控制肥胖、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有遏制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全麻手术中运用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张战良;张文丽;付历;黄伟崧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中运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可行性.方法:以2015年8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对照组及研究组表示,对照组以七氟醚复合丙泊酚恒速输注进行麻醉,研究组以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进行麻醉,并将研究组按七氟醚吸入浓度不同分为五组,分别为0.8 MAC组、1.0 MAC组、1.2 MAC组、1.4 MAC组与1.6 MAC组.结果:在麻醉诱导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吸入麻醉药浓度在0.8?1.0MAC时,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吸入麻醉药浓度≥1.2MAC时,各项观察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全麻手术中运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是一种可行方法,且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时七氟醚浓度控制在0.8?1.0MAC效果较好.

  • 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血清ADMA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王立娟;许元文;左雨露;庄晓东

    目的:分析人群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门诊体检的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本研究的病例组,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6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纳入研究的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研究对象体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血糖等生化指标水平,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采用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浆ADMA含量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病例组患者在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例组组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病例组患者血浆ADMA水平随患者血压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0.01),二者呈正相关性.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ADMA含量与血压水平呈现正相关,两者之间关系密切;ADMA可能参与和影响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应予以重视.

  • 不同血糖控制方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何瑞玲;陈洁;曾晖;杨雪;李盘石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方案对脑出血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入住重症医学科脑出血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分为A组(n=25)和B组(n=27),A组采用静脉单次推注,B组采用持续静脉泵注.对比两组28天生存率、格拉斯哥评分、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28天生存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A组格拉斯哥评分显著高于B组[(6.9±1.6)vs(5.7±1.8),P<0.05].两组血糖达标率、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单次推注胰岛素改善脑出血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但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58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伟强;石一峰;陈智平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6年4月在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应用Marlex Mesh Perfix Plug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全部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其中5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月-36月,平均1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操作简单,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氢气吸入减轻长时程心脏骤停家猪复苏后脑损伤

    作者:文才;翟小竹;杨正飞;蒋龙元;余涛

    目的:探究氢气对长时程心脏骤停家猪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家猪电诱发室颤并维持10分钟后开始心肺复苏(CPR).动物恢复自主循环(ROSC)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ROSC后全程使用空气进行机械通气;氢气组ROSC后使用含2%氢气与21%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通气,至复苏2小时(PR2h)改普通空气通气.动物复苏后持续监测心率、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参数6 h,分别在PR0.5 h、2 h、4 h、6 h检测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NSE、S100B的浓度.观察和评估动物复苏后24 h、48 h、72 h、以及96 h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生存结局.结果:氢气吸入组动物复苏后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NSE、S100B的浓度较对照组更低,动物的生存时间以及24 h、48 h、72 h、96 h NDS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复苏后氢气吸入可以改善长时程心脏骤停家猪复苏后的脑功能和生存结局.

  • 降钙素原与常见炎症指标在急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中的鉴别作用

    作者:杨澄;罗梅梅;何彩霞;陈容;区雪娥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与常见炎症指标在急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动态变化,明确它们在单纯心衰和心衰合并感染中的鉴别意义.方法:收集急性心衰患者50例,分为单纯心衰组(29例)与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组(21例),检测患者第1、第3、第7天血清PCT含量、C反应蛋白(CRP)含量及白细胞(WBC)计数.结果:心衰合并感染组血清PCT含量第1、3、7天均比单纯心衰组要高(P<0.05);血清CRP含量心衰合并感染组仅第1天比单纯心衰组高(P<0.05);而WBC计数两组患者第1、3、7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在早期急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的炎症指标.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翟小竹;杨正飞;王鹏;蒋龙元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orm组,n=8)、假手术组(Sham组,n=8)和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n=30),仅CLP组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24 h后评估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ent score,NDS),将脓毒症动物(S+)随机分为S+-control组和S+-UTI组,检测Norm组、Sham组、S+-control组和S+-UTI组血清S100β的含量,随后腹腔注射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10万U/kg(tid,6 h/次)或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后24 h再次评估NDS,检测血清S100β的含量.结果:CLP术后24 h,约35%(10/29)的大鼠未发展为脓毒症;与Sham组相比,S+的NDS明显降低(P<0.01),血清S100β明显升高(P<0.01).干预后24 h,S+-UTI组的NDS高于S+-control组(P=0.019),而血清S100β低于S+-control组(P=0.015).结论: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的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院内感染艰难梭菌的毒素检测及核糖体分型研究

    作者:谢晓云;曾志伟;颜娟

    目的:研究院内艰难梭菌毒素分离株的毒素情况,对核糖体分型展开研究.方法:抽选出100例腹泻病住院患者未成形的大便制成标本后,完成艰难梭菌的分离培养,鉴定菌落;提取出菌株DNA,并采用PCR法扩增毒素基因tcdA和tcdB;并对核糖体进行分型研究.结果:100例患者培养阳性率为15.00%,共分离出55株艰难梭菌,产毒株占比83.64%;毒素类型集中为A+B+型,占比54.55%;核糖体分型检测相对优势为R4型占比18.18%;R8型占比21.82%.结论:A+和B+毒素型为主要艰难梭菌型;住院腹泻患者主要为院内感染,核糖体分型未提示暴发流行.

  • 急诊抢救室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预后及生存分析

    作者:黄昭海;陈英全;郑创建

    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因素对上消化道大出血(AGMH)患者14天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收治的39例AGM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因素下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期内共有10例死亡,首诊日至死亡的区间为2-13天;以上39例患者的生存区间为2-19+天(删失),14天生存率为73%;Kaplan?Meier分析显示:年龄>60岁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年龄≤60岁患者(P<0.05),静脉曲张性出血组的生存期明显短于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组(P<0.05),早期内镜检查组患者生存期显著长于晚期内镜检查组(P<0.05),休克组患者生存期显著短于非休克组(P<0.05),出血<3次组患者生存期显著长于出血≥3次组患者(P<0.05),而性别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首诊后2-13天是AGMH患者死亡的高峰期;年龄>60岁、静脉曲张性大出血、晚期行内镜检查、休克及住院期间出血次数>3次的AGMH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以上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文波;张天益;李浩刘;珍红;何碧军

    目的:对比保守治疗和动脉瘤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14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组(简称手术治疗组)(n=67)和保守治疗组(n=74),手术治疗组给予动脉瘤夹闭术,保守治疗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64.18%vs 33.78%,P<0.05);手术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5.41±1.10)分vs(2.27±0.91)分,P<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P?POSSUM评分系统对外科重症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周昭雄;李恒;李翠玲;罗金海;吕荣贵;田金飞;刘勇

    目的:探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对外科重症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79例外科重症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术后28天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62)和预后不良组(n=17).分析两组改良POSUUM评分系统、CCI、APACHE II评分.结果:预后良好组改良POSUUM评分系统、CCI、APACHE II评分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P?PSOUUM评分系统、CCI、APACHE II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95%CI:0.778-0.939)、0.806(95%CI:0.675-0.938)、0.818(95%CI:0.715-0.921).P?PSOUUM评分系统和APACHE II评分分别取35.5和11.5为佳临界值时,序列试验的诊断效能优于平行试验.结论:P?PSOUUM评分系统和APACHE II评分进行序列试验可以提高预测外科重症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特异度.

  • 脑血管功能积分定量预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临床转归的应用研究

    作者:官少兵;崔春宁;郭长琼;黄晓芸;梅志忠

    目的:探讨脑血管功能积分(CVHI)定量预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临床转归的意义.方法:将我科2015年07月?2016年06月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A组(NIHSS<4分,n=30)、B组(NIHSS4-15分,n=34)、C组(NIHSS>15分,n=36).分别在入院24 h、7 d、14 d、30 d、60 d、90 d进行脑血管功能检测,观察CVHI定量、NIHSS评分等指标.结果:A、B、C组患者入院24h内的CVHI评分分别为75.35±7.43分、(54.08±9.32)分、(42.76±7.89)分,NIHSS评分分别为(3.45±0.35)分、(9.24±1.06)分、(19.25±1.28分).治疗后CVHI评分较治疗前均逐渐显著增度,P<0.05;NIHSS评分均逐渐显著降低,P<0.05;但第7d和14d的NIHSS和CVH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CVHI评分与NIHSS评分呈显著的相关性,r=3.226,P<0.05.结论:CVHI对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病情预测、预后分析和疗效有较好评估作用,比NIHSS评分更加客观,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气管插管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文礼;黄小甜;何凯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持续声门下吸引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而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气管插管加持续声门下吸引下进行机械通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和声门下滞留分泌物菌落情况.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7.23±2.14)d vs(11.86±4.32)d,(14.25±3.48)d vs(19.43±4.21)d,P<0.05];研究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71%vs 41.18%,P<0.05);研究组患者革兰阳性球菌、非发酵菌和肠杆菌科细菌的发现率分别为5.89%、14.71%和11.7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44.12%和32.35%(P<0.05).结论:气管插管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减少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应用于临床.

  • 心跳骤停家猪复苏后自主呼吸压力时间乘积的改变

    作者:郑吼真;文才;翟小竹;杨正飞;陈瑞

    目的:观察心跳骤停家猪模型复苏后自主呼吸时胸腔内压的压力时间乘积(PTP)的改变.方法:8头健康家猪应用电刺激法诱发室颤,不处理10min,心肺复苏6min,复苏后予机械通气,测量并计算复苏前以及复苏后1h、2h、4h、6h猪模型自主呼吸时胸腔内压的压力时间乘积.结果:复苏后各时间点压力时间乘积均较复苏前显著升高(P<0.05),各时间点之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心肺复苏后肺损伤致呼吸做功增加,常规机械通气治疗6h未见明显改善.

  • PiCCO在合并有基础心脏病的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袁运生;吴京兰;张海钢;周俊领;肖水明;杨新民;林进团

    目的:探讨使用脉搏波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仪监测合并有基础心脏病的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52例脓毒症患者依据病史及入住ICU时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根据射血分数分为A1组(有心脏基础病、EF<55%,20例)、A2组(有心脏基础病、EF≥55%,16例)、A3组(无心脏基础病、EF≥55%,16例),分别于诊断开始0、12、24、36、48、72小时利用PiCCO监测仪对胸腔内血管容量(ITBV)、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CI(心指数)及外周循环阻力(SVRI)进行监测,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28天的死亡率,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于24小时之内A1组CI、SVRI明显低于A2、A3组,而EVLWI、ITBV明显升高(P<0.05);A2组与A3组比较,于24小时之后CI、SVRI低,EVLWI、ITBV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组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与28天死亡率明显高于A3组(P<0.05).结论:PiCCO监测能够及时地、有效地发现合并有基础心脏病脓毒症患者休克时心功能变异及低循环动力学阶段的出现,能更好地指导合并有基础心脏病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及强心药、血管活性药物等使用的时机.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临床分析

    作者:汪新龙;刘朝晖;丁巍;范伟;梁志科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在急性酒精中毒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32例确诊为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清醒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肢体运动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0%vs 66.7%,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具有协同作用,明显缩短意识恢复清醒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肢体运动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气管插管行呼吸支持并洗胃对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国梁;陈海昕;许洪;陈开典;李娜;杨小旭

    目的:探究气管插管行呼吸支持并洗胃对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B二组.A组采用气管插管行呼吸支持并洗胃方式,B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后自主呼吸并洗胃方式.另从2014年6月-2015年5月抽取25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C组,不进行气管插管直接洗胃.对比三组患者疗效.结果:A、B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均为100%,C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8%.A组并发症率为4%,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A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与B组差异明显(P<0.05),与C组的差异更加明显(P<0.01).结论: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气管插管行呼吸支持并洗胃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及安全性.

  • 趋化因子配体18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帅彬;雷炳喜;周志威;李忠军;刘正豪;邓跃飞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8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情况及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其作为胶质瘤预后判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本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CL18在正常人脑组织及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生存曲线对患者的生存预后进行分析.结果:CCL18在人胶质瘤组织中均高表达,且在高级别较低级别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相对于正常脑组织表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18表达量越高,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期越短(P<0.05).结论:CCL18是神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标志,且可作为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指标.

  •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冯敏;曾玉纯;吕军;宛霞;付莎;汤颖;徐安平

    目的: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低25(OH)D血症,维生素D缺乏与众多不良预后相关.本研究旨在评估维生素D缺乏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的患病情况及筛选出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且已行血清25(OH)D检测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根据血清25(OH)D水平把病人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37 nmol/L)和非维生素D缺乏组(≥37 nmol/L).比较两组间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共收集34例患者,均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其中维生素D不足21例(61.8%),维生素D缺乏13例(38.2%).维生素D缺乏组血总胆固醇水平较非维生素D缺乏组显著升高[(5.0±1.5)mmol/L vs(4.1±0.9)mmol/L,P<0.05].维生素D缺乏组血脂蛋白A1水平亦较非维生素D缺乏组明显升高[(1.1±0.1)g/L vs(1.0±0.2)g/L,P<0.05].结论:维生素D不足与维生素D缺乏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发生率高,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脂蛋白A1血症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

  • 229例急诊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特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预后评价

    作者:李敏;江慧琳;莫均荣;李云妹;林珮仪;陈晓辉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临床特征、分析急诊科ACS处置情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ACS短期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17日-2013年8月14日期间在我院急诊科首诊的年龄≥18岁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完成心电图时间、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并对病例进行随访,记录7天、30天、6个月的全因死亡率.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了229例ACS患者,平均年龄为69±13岁,男性患者163例,占71%.ACS病例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22例,占53%,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107例,占47%(NSTEMI 42例,占18%、UA65例,占29%).临床特征中,年龄、男性比例、体重,新发心绞痛病史、高血压史、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吸烟比例,就诊时心率、血压STEMI组和NSTE?ACS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进行了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PCI)的ACS患者7天、30天、6个月全因死亡率,均明显低于非PCI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TEMI与NSTE?ACS临床特征和高危因素均有差异,PPCI能对ACS患者的预后有获益.

  • 围术期护理在骨关节置换术中预防感染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李琴;黄素珍;陈卫珍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骨关节置换术中预防感染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6例行骨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感染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经过围手术护理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63%vs 15.7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8±0.4)h vs(3.5±0.7)h,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37%vs 78.75%,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明显降低骨关节置换术感染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上需要积极加强其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措施,大化控制感染事件的发生.

  • 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赋权教育对改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应用研究

    作者:招彩玲;梁瑞霞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赋权教育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8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赋权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管理行为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赋权教育能改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

  • 吞咽言语诊治仪防治无创通气食道返流的护理观察

    作者:钟秀萍;钟敏;何薇;李平东

    目的:观察吞咽言语诊治仪对无创通气食道返流的护理作用.方法:84例采用治疗前后对照方法观察吞咽言语诊治仪护理后的进食时间、呛咳次数、食物反流次数、吸入性肺炎发生.结果:治疗组43例患者经吞咽言语诊治仪电刺激治疗后,进食时间平均为23分钟,较治疗前缩短,呛咳次数和食物反流减少,未发生吸入性肺炎,而对照组41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吸入性肺炎.结论:吞咽言语诊治仪护理可有效防治无创通气食道反流的发生.

  • 间歇导尿在降低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观察

    作者:何杏辉;杨丽莎;陈秀英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在控制脊髓损伤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留置导尿管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的方法进行干预护理,2组分别在干预的第1周和第2周行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检查,了解尿路感染的情况,并观察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留置尿管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用间歇导尿的方法进行干预护理,能更好的降低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从而更好的提高其生存质量.

  • 高处坠落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措施研究

    作者:苗开贵

    目的:研究高处坠落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高处坠落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拣伤分类法)及观察组(改良澳大利亚拣伤评分系统)各40例,均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分拣准确率90%、抢救成功率95%、死亡率5%、致残率10%、患者或家属满意度92.5%,同期对照组分拣准确率80%、抢救成功率82.5%、死亡率17.5%、致残率25%、患者或家属满意度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生会诊时间、急诊治疗开始时间、转入专科治疗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澳大利亚拣伤评分系统对高处坠落伤进行伤情评估并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无肝素透析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观察

    作者:黄飞珍

    目的:总结无肝素透析对有高危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患者或围手术期患者、应用肝素有禁忌证患者的透析效果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3月广州新海医院血透室对20例透析患者行无肝素透析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透析方式、时间对透析中凝血程度的护理观察.结果:本组20例患者共进行了100例次无肝素透析治疗,其中未发生凝血现象75例次;出现凝血现象25例次,其中8例次因静脉突然骤升至500 mmHg以上,经紧急处理后,可以顺利完成透析;17例次发生透析器凝血(Ⅰ?Ⅲ级),在密切观察和积极处理下仍能顺利完成透析.本组无肝素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均病情稳定,98例次患者过渡到低分子肝素透析,另有2例次患者需长期无肝素透析.结论:对需要行无肝素透析的患者掌握好透析操作技巧,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及管路,及时发现和处理管路凝血,既可降低出血危险,又可达到充分的透析效果.

  • 高频彩超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樊建凤;李志杰;邝孟诗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中高频彩超引导下对甲状腺结节穿刺诊断的价值方法:在Philips iU Elite高频彩超实时引导下,采用Band自动活检枪配套活检针,对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穿刺活检,每个病灶取材2-4次,活检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90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无不适,成功率为100%,穿刺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结果符合率约97.8%.结论:高频彩超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的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经济、安全、穿刺灵活、取材成功率高等优点,对甲状腺结节早期定性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 鼻内镜下治疗上颌骨囊肿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志爱;李鹏

    目的:探讨在上颌骨囊肿的治疗中单纯进行鼻底开窗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以面部肿胀或伴硬腭隆起就诊的患者15例,经CT检查证实为上颌骨囊肿,采取鼻内镜下单纯鼻底开窗术,切除完全囊肿囊壁或部分切除,使囊腔与下鼻道融合为一个腔,保证囊肿腔与鼻腔引流通畅.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15例面部胀感均消失,未出现面部隆起,定期复查鼻内镜及鼻窦CT,囊肿术腔黏膜均于术后2-3个月上皮化,囊肿均无复发,术腔、鼻窦腔引流通畅.结论:经鼻内镜开窗治疗上颔骨囊肿简便、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便于观察术腔情况,尤其适合侵犯鼻腔底的大型上颌骨囊肿.

  • 急诊高热患儿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的临床效果

    作者:董娜

    目的:探讨急诊高热患儿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4例急诊高热患儿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此64例急诊高热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研究小组,每个研究小组均有32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药物降温,观察组患者采用物理降温.对比两组患儿的降温有效例数以及降温后体温回升例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降温有效例数以及降温后体温回升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物理降温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降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CA153、CEA及CA125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

    作者:练治平

    目的:探讨CA153、CEA及CA125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女性4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CA153、CEA及CA125水平,比较两组CA153、CEA及CA125的平均水平和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CA153、CEA、CA125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CA153、CEA、CA125阳性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CA153,CEA及CA125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阳性率和诊断价值.

    关键词: 乳腺癌 CA153 CEA CA125
  • 艾炷灸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董建华

    目的:分析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治疗中予以艾炷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予以艾炷炙治疗的33例患者为实验组,而予以温针治疗的33例对照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治疗中予以艾炷灸治疗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抗阻联合有氧训练对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心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作者:欧阳蕴盈;欧利利;吴晓丹;廖美丽;庄晓东;廖丽贞

    目的:探讨抗阻联合有氧运动能否改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PCI术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混合训练组(抗阻与有氧训练相结合)、有氧训练组和对照组.三组均接受常规药物的治疗,在这基础上,混合训练组进行抗阻训练以及有氧耐力训练12月,有氧训练组进行有氧耐力训练12月,对照组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干预前和干预12月后对三组受试者进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峰值功率(peak power,PP)、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VO2max)、运动持续时间(exercise duration,ED)、6分钟步行距离测试(6 minute's walk test,6MWT)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治疗前,3组间LVEF、PP、VO2max、ED、6MWT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LVEF、PP、6MWT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有氧训练组、混合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PP、6MWT和SF-36评估得分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训练组与有氧训练组比较,LVEF和P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MWT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抗阻训练和有氧训练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治疗比单一有氧运动治疗更能改善其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晓霞;孟晶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广东省水电医院五官科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诊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8.5±2.4)d vs(11.3±2.1)d,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较传统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依达拉奉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于世平;谭露芬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和马来酸桂哌齐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7 d、14 d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冠状动脉心肌桥静息心电图及运动试验心电图特征

    作者:张晋康;蔡盛谢;双伦;黄斐斐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与心电图、运动试验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98例单纯性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的特点.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单纯性心肌桥均位于左前降支,且大部分位于中远端,按Nobel分级,I级58例(59.1%),Ⅱ级27例(27.6%),Ⅲ级13例(13.3%).心肌桥深度:浅表型70例(68.6%),深在型28例(31.4%),深在型缺血性ST段和T波改变的发生明显高于浅表型.心肌桥患者静息心电图主要表现为V3-V6导联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部分病例呈早期复极样改变.36例行运动试验,阳性18例(50%),可疑阳性11例(31.6%).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可能导致ST段、T波改变,部分患者运动试验阳性或可疑阳性心肌缺血,但是有多种方案治疗的.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观察

    作者:聂叶廷;叶伟云;文健能;李群笑;陈小林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辅助常规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综合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3%)、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有效率(9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深圳市120出诊空返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许波;余益民;张洪;张福林

    目的:分析深圳市院前急救空诊病例的成因,探讨防范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和水平.方法:以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度系统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急救派车数据库为基础,收集全市120网络医院的救护车空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近一年以来院前急救出诊记录共173852车次,其中空返54006车次,总空返率为31.06%.造成救护车空返的主要原因有患者拒绝来院、来电取消、车到人走、死亡不送、其它.结论:我市院前急救空返率高,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急救资源的浪费,影响急救效率,应通过建立现代化急救网络体系、推动急救立法、加强公众的急救知识普及,努力提高急救人员的抢救水平等措施来降低空返率.

  • VHL综合征基因诊断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美玲;李莉;段山;陈煜颖;任萌;严励;杨川

    VHL(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是VHL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突变引起的以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外显率及多种表达方式,早期诊断困难.虽有相应临床诊断标准,但基因检测是诊断VHL综合征的金标准.突变基因检测诊断VHL综合征明显优于基于临床表现的诊断.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我们近发现1例患者,该例VHL基因测序可见10191507位点发生G?A突变,导致第167位编码氨基酸由精氨酸转变为谷氨酸,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岭南急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