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료녕중의약대학학보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842X
- 国内刊号: 21-1543/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从肾生理功能探讨“从肾论治”在临床中运用
肾脏为人体先天之本,阴阳之根,加之久病及肾,致使临床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肾有关.作者从肾的生理功能出发探讨了从肾论治在妇科疾病、骨科、脑病及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中的运用,其对揭示中医经典理论的科学内涵有重要意义,也为临床多角度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
120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医证型研究
目的:总结初治肺结核患者证型规律.方法:总结120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一般信息、病史、临床症状、舌脉象,并记录痰涂片、痰培养加菌型鉴定、DR胸部正位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总结相对应的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结果:肺结核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初治继发型肺结核患者中以肺阴虚、阴虚火旺和气阴两虚这三种证型为主,3组证型占初治肺结核患者总数的94.1%,与肺阴虚证相比,阴虚火旺证及气阴两虚证的空洞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各证型的痰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气阴两虚组CD3+、CD3+均明显低于肺阴虚组和阴虚火旺组(P<0.05).结论:初冶肺结核证型研究提示了西医检验结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联系,对疾病的病期及预后有参考意义.
-
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立的比较
目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和单侧肾脏切除后进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佳方案.方法:清洁级Wiste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高脂高糖+STZ组(35 mg/kg腹腔注射),C组为单侧肾切除+STZ组(35 mg/kg腹腔注射),造模后2周、6周、10周测定体重、血糖,收集24 h尿液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实验结束时取肾脏病理切片观察.结果:高脂高糖+STZ组和单侧肾切除+STZ组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高脂高糖+STZ组成模率高,单侧肾切除+STZ组模型稳定.结论:单侧肾切除+STZ组(35mg/kg腹腔注射)可以作为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理想方案.
-
从“治痿独取阳明”论治肺痿
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将病位和病性相结合提出“肺痿”一词.肺痿是以咳吐涎沫,反复发作为特点的一种慢性疾病.大多数肺系疾病发展到后期阶段都会表现为肺痿.笔者通过研读《内经》和《金匮要略》中与肺和痿相关的论述,发现《内经》所论“痿”与仲景所述“肺痿”有相似之处.《内经》论“治痿独取阳明”,仲景在治疗肺痿时也非常注重顾护脾胃之气.后世医家对肺痿的研究大多都是建立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故笔者试从“治痿独取阳明”来论治肺痿,希望能对中医治疗肺痿病有所裨益.
-
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痛风性关节炎在急性发病期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故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在利用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领域内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结果表明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较好的疗效,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
体感音乐低频声波对健康人十二经络腧穴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感音乐低频声波(16~160 Hz)对健康人十二经络腧穴微循环的影响,总结经络共振频率.方法:在30例健康人的十二经络输穴附近,按顺序播放体感音乐低频声波,同时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分析循经穴位的微循环变化,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结果:对十二经络腧穴微循环影响显著的频率分别为太白:A0#(29.14 Hz),陷谷:A1#(58.27 Hz),太冲:D1 (36.71 Hz),足临泣:D2(73.42 Hz),太渊:C1(32.70 Hz),三间:C2 (65.41 Hz),太溪:G1(49.00 Hz),束骨:G2(98.00 Hz),神门:F1(43.65 Hz),后溪:F2(87.31 Hz),大陵:A1(55.00 Hz),中渚:A2(110.00 Hz).结论:不同的经络腧穴对不同频率的低频声波具有选择性吸收特性,特定频率声波可引起不同经络的共振.
-
电针联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门诊病人按照就诊先后次序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侧隐窝注射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电针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6%,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8.4%.两组治疗前后NRS和ODI比较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个月内的疗效可靠.
-
中药复方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及展望
随着中医药科学现代化的到来,中药复方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也成为了中药进军世界、在国际上获得一定认可的必经之路.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对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且对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实验对象的选择、效应指标检测方法以及对于实验样本的处理、终效应成分的确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及阐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必然将会有更多新方法、新技术出现,解决目前尚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学科交叉,交流协作,将为中药复方效应物质基础的研究带来新的发展.
-
溴隐亭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治疗2型糖尿病及中医从脑论治消渴症思路探讨
溴隐亭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近年来,溴隐亭片已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作为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降糖药,其可通过脑和神经系统改善糖脂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IR)而发挥降糖作用,为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另辟蹊径.此机理也为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从而研究从脑论治“消渴症”的可能性.
-
敷胸巴布剂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敷胸巴布剂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效果,为肺炎患儿的治疗、护理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2013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用敷胸散;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敷胸巴布剂”.观察2组患儿发热、咳嗽、咯痰及肺部罗音消失和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敷胸巴布剂对皮肤刺激性小于敷胸散,在化痰、止咳方面疗效明显优于敷胸散.而在平喘、退热、消除罗音的比较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敷胸巴布剂效果优于敷胸散,且操作简便、易行,其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均较好,便于肺炎患儿的治疗与护理.
-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是研究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关键.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三类:补充尿酸或尿酸前体物法,抑制尿酸酶法,抑制尿酸排泄法.该文对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比较,为该类研究提供参考.
-
肛痈辨证施护体会
目的:肛痈患者经辨证施护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6月住院患者156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常规护理组,B组为辨证护理组.结果:B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肛痈患者辨证施护后,患者康复率明显提高.
-
健脾复方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患者疗效指标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化疗联合健脾中药与单纯化疗治疗比较大肠癌患者疗效、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选择1990-2013年4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健脾方药联合西药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相关文献,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分析,以OR值作为效应指标,主要对实体瘤疗效总有效率(CR+PR)、KPS评分、生存率进行观察,计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单纯化疗治疗的优势.结果:治疗组瘤体疗效总有效率(CR+P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01,95%CI=1.11~3.65,P<0.05),治疗组KP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8.44,95%CI=5.96~10.92,P<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13、2.35、3.16,95%CI=1.88~5.19、1.49~3.70、1.93~5.1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但纳入研究质量均为低质量,导致发表存在偏倚,需要高质量研究做进一步验证.
-
Bcl-2、 Bax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尽管静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等心脏再灌注治疗,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但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流灌注过程中,会出现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如何防治再灌注损伤一直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大脑和心脏.细胞凋亡的发生受多种基因调控,并与Bcl-2家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凋亡因子Bcl-2和Bax的相互作用是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心,近来的研究提示预处理和后处理均可上调Bcl-2、下调Bax表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从而保护心肌.文章总结了Bcl-2、Bax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以及预处理、后处理对其防治作用.
-
糖脂同调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氯沙坦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方口服.两组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有效率及肾功能、血脂、尿蛋白、血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UAER、TC、TG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及血流变学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2组治疗后FBG、BUN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补肾中药调节卵泡发育应用研究
卵泡发育障碍是导致卵巢早衰(POF)、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闭经、功血等女性内分泌方面疾病的重要发病环节.颗粒细胞作为卵泡的功能单位,参与了卵泡生长、发育及闭锁的全过程,对卵泡的发育至关重要.从颗粒细胞增殖分化的角度,探讨补肾中药调节卵泡发育的细胞及分子机制,了解其在调节卵泡微环境过程所起的作用,对于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化痰消瘀法对胃癌前病变各证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化痰消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各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2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中、重度异型增生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胃阴不足证59例,脾胃虚弱证64例,肝胃不和证57例,气滞血瘀证42例,湿热内阻证46例,分别予以化痰消瘀方口服,1剂,每日2次,疗程为180 d,治疗前后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各组总有效率89.2%;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均采用自身配对丁检验,萎缩、肠化病理积分及胃痛、嗳气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痰消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恶性肿瘤和抑郁动物模型建立及血府逐瘀口服液干预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模型小鼠和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差异,以及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其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理.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8只,抑郁模型组、抑郁血府逐瘀组、抑郁黛力新组、肿瘤模型组、肿瘤血府逐瘀组、肿瘤黛力新组,每组各7只.抑郁小鼠模型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法建立.肿瘤造模选用腹水型S180肉瘤小鼠皮下接种.两血府逐瘀组和两黛力新组小鼠分别给予血府逐瘀口服液、黛力新片灌胃干预治疗21 d.观察治疗前后小鼠行为学改变,治疗后5-HT含量,肿瘤小鼠的瘤重.结果:经过21 d的干预,与正常对照组及抑郁两灌胃组相比,抑郁模型组及肿瘤模型组小鼠糖水消耗量明显减少(P<0.01),垂直运动及水平运动活动度明显下降,且血府逐瘀组稍优于黛力新组(P<0.05);与肿瘤模型组相比,肿瘤血府逐瘀组、肿瘤黛力新组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P<0.01);两种干预药物作用相似.在5-HT方面,正常对照组、抑郁血府逐瘀组含量较高,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血府逐瘀组瘤体较肿瘤模型组及肿瘤黛力新组明显缩小(P<0.01).结论:应激及肿瘤可以导致实验小鼠出现行为学改变和5-HT含量降低的抑郁表现;血府逐瘀口服液能有效干预行为学改变和5-HT含量的降低,并能抑制肿瘤生长,作用优于黛力新片.
-
中药注射剂使用频度与合理用药评价
目的:评价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频度与临床应用状况.方法:对2010-2013年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2013年全年的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活血类药物用药金额大,在排名前10的药物中,DDC经济效益总体较高.DDC偏低的中药注射剂普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应当加强药物应用监督,促进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经济适用.
-
当归汤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当归汤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7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采用甲硝唑注射剂150mL和左氧氟沙星注射剂0.3 g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实验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药方剂治疗,具体为每日服用当归汤剂,1周为1个疗程,治疗持续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嘱咐患者每月复查1次为期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86%,两组相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中2例复发(5.71%),对照组患者中9例复发(25.71%),实验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归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加电针加拔罐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肩痛》推荐的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定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镇痛疗效和肩关节功能活动疗效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总体疗效治疗组愈显率为98%(4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12/50)(P<0.001);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部功能活动积分均较前改善(均P<0.001),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适宜推广应用.
-
保元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保元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保元汤加减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BNP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后治疗组BNP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元汤加减与西药常规治疗配合使用,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
自拟强精健龙方治疗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自拟强精健龙方治疗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确诊为勃起功能障碍的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强精健龙方组(治疗组)40例和复方玄驹胶囊组(对照组)40例,均进行2个月的治疗,停药后随访3个月.采用勃起功能障碍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function-5,IIEF-5)评估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后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IIEF-5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分别为(19.23±5.22)、(18.87±4.39)分,与本组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18例(45.00%),有效13例(32.S%),总有效率77.5%;对照组显效16例(40.0%),有效12例(30.0%),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停药3个月后两组随访IIEF-5评分分别为(17.01±2.33)、(12.01±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强精健龙方和复方玄驹胶囊均能明显改善治疗中老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IIEF-5评分,而强精健龙方长期疗效优势更为显著.
-
中药外敷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分析
目的:研究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应用中药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我院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消毒、挤液、换药等常规治疗措施,为实验组患者应用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一期愈合率、住院时间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期愈合率为96.0%,住院时间为(5.23±2.03)d,治疗满意度为96.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80.0%、(12.23±3.01)d、76.0%,两组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中药外敷治疗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
自拟益气复健汤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复健汤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48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运动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联合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复健汤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治疗,中药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复健汤合并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运动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合并自拟益气复健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和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对比4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肌力恢复状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评分量表对4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的神经损伤恢复更好(P<0.05);联合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治疗神经损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4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均显著提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它3组治疗后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更佳(P<0.05);对比中药治疗组和运动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佳(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其它3组的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运动治疗组之间肌力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复健汤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比单一的治疗方式和常规的治疗方式效果更好.
-
盆底肌按摩对行IVF-ET卵巢储备低下患者妊娠结局影响
目的:观察盆底肌按摩治疗对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巢储备低下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接受1VF-ET的卵巢储备低下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COH之前均给予人工周期治疗2个周期,观察组同时加用盆底肌按摩治疗.两组患者促排方案均选用改良超短方案.比较两组Gn使用天数,Gn用量,HCG日内膜厚度、类型、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结局.结果:HCG日观察组内膜厚度及A型内膜比例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n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按摩治疗对接受IVF-ET的卵巢储备低下患者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妊娠率.
-
丹参多酚酸盐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92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丹红注射液)和B组(丹参多酚酸盐),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电图和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结果:B组的治疗效果、心电图和血清细胞因子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核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在恶性肿瘤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在恶性肿瘤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除脑肿瘤外)的患者32例,行核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利用三维大密度投影(3DMIP)及黑白翻转技术重建出类PET图像,测量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并进行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对比,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核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检查发现32例患者145个病灶,淋巴转移与其他转移分别增多了36%和22%,检查后46.8%的患者肿瘤分期发生了改变.结论:核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具有重要的作用.
-
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治疗老年便秘的有效手段.方法:将106例60岁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润肠通便汤,对照组46例口服通便灵胶囊.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67.3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便秘,效果显著.
-
VEGF、 TNF-α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胚胎着床的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不孕症是其并发症之一,即使受孕成功也易发生自然流产或胚胎凋萎,有时即使进行保胎措施也无法改变其流产结局.近年来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不但与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而且参与卵泡的生长发育及优选、受精率、妊娠率等多个方面.文章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及胚胎着床的相关影响做一下探讨.
-
论辨证和辨体质关系
中医重视体质的研究由来已久,通过文献的研究,认为辨体质是建立在中医“因人制宜”基础之上的,相当于西医的个体化治疗,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归纳出辨证和辨体质的关系:辨体质提高辨证的准确度;辨体质是辨证的基础,在疾病预防中起重要作用;辨体质和辨证结合可以把握疾病规律;辨证包含辨体质;我们不难看出辨证和辨体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病的主要特色,它的主要目标是“病”,是对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断病理特点作为研究的主体,而辨体质的主要目标是“人”,主要诊察形体、心理、地理环境等对人体的影响,即人对这些因素的反应.
-
湿注骨节膝骨关节炎关节液CS和KS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湿注骨节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硫酸软骨素(CS)和硫酸角质素(KS)含量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2011年5月-2012年12月收集膝骨关节炎病例63例(67膝),Kellgren和Lawrecne分级,采用ELISA法用酶标仪测定CS和KS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KOA软骨损伤KeUgren和Lawrecne分级与CS和KS含量的相关性.结果:Kellgren和Lawrecne分级0级与1级CS含量分别显著高于2、3、4级(P<0.05),1级与0级KS含量分别显著高于3级和4级(P<0.05),4级KS/CS显著高于0、1、2、3级(P<0.05).结论:湿注骨节KOA关节液KS和CS含量的变化可应用于关节软骨明显损伤与否的评估,CS/KS增高能够提示关节软骨的损伤严重,已经波及软骨下骨质.
-
复方益气消征方对离体人癌细胞株增殖作用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益气消征方(YQXZF)与5-氟尿嘧啶(5-fu)对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乳腺癌(Bcap-37)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种细胞增殖作用的比较,取不同浓度益气消征方和5-氟尿嘧啶,分别体外作用于SGC-7901、Bcap-37、Hela、PC-3、A549细胞.结果:益气消征方对SGC-7901、Bcap-37、Hela、PC-3、A549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中药复方益气消征方具有抑制体外SGC-7901、Bcap-37、Hela、PC-3和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
-
美肤汤治疗黄褐斑临床药理研究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面部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其特点是多对称分布,无自觉症状,多发生于孕妇或经血不调的妇女.美肤汤治疗黄褐斑组方机制合理,主要通过调节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平衡而达到整体调节的作用,临床应用具有较稳定的远期疗效.
-
中药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P53影响
目的:研究健脾、化瘀和健脾化瘀中药对胃癌前病变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120只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进行中药和西药预防及治疗给药,观察大鼠胃黏膜细胞P5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造模组P53表达增强,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经过3组中药和西药预防用药,P53表达下降,与造模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预防组P53表达均低于西药预防组,有显著差异(P<0.01);造模空白组与中、西药治疗组胃黏膜P53表达亦有显著差异(P<0.01);无论是预防组还是治疗组健脾化瘀中药组P53表达均低于健脾组、化瘀组、西药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健脾、化瘀、健脾化瘀中药通过抑制P53基因表达,促进胃黏膜细胞凋亡,使胃黏膜恢复正常,达到对胃癌前病变的防治作用.健脾化瘀中药的防治作用优于健脾药、化瘀药和西药.
-
益糖康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糖康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IGF-1R、PI3K、AKT、mTOR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将分化成熟3T3-L1脂肪细胞同步化12h,分为正常组,其余细胞用地塞米松造模.将造模后的细胞分为模型组,益糖康组,分别给予不合药大鼠血清、益糖康48 h后,高浓度胰岛素刺激,用Western的方法,测定IGF-1R、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各信号分子蛋白表达.结果:造模组与正常组比较,IGF-1R、PI3K、AKT、mTOR 信号传导通路的蛋白表达下降.益糖康组与造模组比较,蛋白表达上升.结论:中药复方益糖康能上调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中IGF-1R、PI3K、AKT、mTOR蛋白的表达.
-
bFGF、TGF-β、NGF、IGF-Ⅰ对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该研究拟通过大鼠巩膜成纤维细胞(scleral fibroblasts,SF)体外培养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bFGF、TGF-β、NGF、IGF-Ⅰ 4种细胞GF对体外培养大鼠SF增殖作用,探索大鼠SF在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采取体外培养的方法,培养大鼠SF,应用不同浓度的bFGF、TGF-β、NGF、IGF-Ⅰ干预SF后,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SF的细胞周期.结果:(1)MTT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4种GF刺激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高于空白健康血清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各浓度b-FGF、TGF-β、NGF刺激后,处于G1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而G2、M期细胞显著增多(P<0.05).IGF-Ⅰ各浓度刺激后,处于G1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而S期细胞显著增多(P<0.05).结论:bFGF、TGF-β、NGF能够促进大鼠SF的增殖,并呈量效关系,驱动细胞进入在G2、M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够促进大鼠SF的增殖,并呈量效关系,驱动细胞进入S期.
-
潘智敏教授谈内科杂症辨证论治
该文总结了潘智敏老师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论述,着重阐述了六个方面:辨证思维,把握精髓;六纲辨证,尤重虚实;病有多证,相互兼夹;病常不变,证多动态;法从证出,法随证转;药不执方,合法即可.这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
电项针配合磁圆梅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电项针配合磁圆梅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电项针配合磁圆梅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眩晕宁片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对疗效及椎动脉收缩峰(Vs)、舒张末(Vd)、平均血流速度(Vm)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对照组8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椎动脉的收缩峰(Vs)、舒张末(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前后差值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项针配合磁圆梅针治疗颈性眩晕有显著疗效.
-
乳癖康胶囊指纹图谱研究与分析
目的:对乳癖康胶囊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乳癖康胶囊指纹图谱进行研究.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粒度5μm),流动相:水-0.1%磷酸水-乙腈,线性梯度洗脱;进样量:20 μL;柱温:30℃;检测波长为280 nm.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推荐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的操作规范软件(版本2004A)进行评价.结果:制剂中选定的共有峰分离良好.结论:该方法为乳癖康胶囊质量控制提供了较全面的信息,利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
蟾酥透皮贴剂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建立蟾酥透皮贴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为指标控制黏附力,采用HPLC法对蟾酥透皮贴剂中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进行含量和释放度测定.结果:3批样品结果显示,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均符合要求,表明该贴剂具有良好的黏附能力;华蟾酥毒基在0.263 2~1.579 2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1.19%(n=6);脂蟾毒配基在0.320 8~1.924 8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1.06%(n=6);24h累积释放率达86.37%.结论:该检测方法科学、合理,可用于蟾酥透皮贴剂质量控制.
-
HPLC测定蒙药清血八味散中异土木香内酯和土木香内酯含量
目的:建立蒙药清血八味散中异土木香内酯和土木香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rn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4%磷酸水溶液(60∶4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194 nm,柱温为30℃.结果:异土木香内酯进样量在0.05~0.25μg、土木香内酯进样量在0.03~0.1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异土木香内酯98.9%,RSD 1.65%;土木香内酯99%,RSD 0.6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作为清血八味散中异土木香内酯和土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
脑血宁注射液中牡丹皮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脑血宁注射液组方中牡丹皮的指纹图谱.方法:使用Diamonsil C18柱(4.6 mm×150 nun,5 μm);以乙腈-0.1%磷酸(三乙胺调pH至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38 nm波长下检测.结果:建立了牡丹皮药材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确定牡丹皮药材有14个共有峰,不同产地、批次的牡丹皮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保留面积稳定,但是不同产地的牡丹皮中的各组分的绝对峰面积存在一定差异,以丹皮酚计,安徽产地的牡丹皮的含量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加强脑血宁注射液原料药的质量控制,保证脑血宁注射液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
Plackett-Burman联用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优选夜交藤总黄酮提取工艺
目的:运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联用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考察各影响因素显著性,筛选夜交藤总黄酮提取的佳工艺.方法:运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主要影响因素,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优选夜交藤黄酮提取工艺.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作为自变量,黄酮含量为因变量,通过对其响应面的回归拟合,确定夜交藤黄酮提取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为400 W,乙醇浓度85%,料液比为1∶25,提取温度40 ℃,提取2次,20 min/次.结论:Plackett-Burman联用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优选了夜交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该方法简便,精度更高、重现性好、预测性强.
-
益肾回春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益肾回春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益肾回春丸中人参、黄芪、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益肾回春丸中淫羊藿苷的平均含量为0.52 mg/g,线性回归方程:Y=2219.6X-4.1427(r=0.9997,n=6),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0.58%.结论:所用方法可用于益肾回春丸的质量评价.
-
益肝防石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益肝防石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方中的白术、党参、枸杞子、山茱萸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淫羊藿苷进行了含量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薄层条件适合,斑点清晰;HPLC法定量分离效果好,淫羊藿苷进样浓度在3.125~1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42%,RSD为1.61%(n=6).结论:该方法无干扰,准确、重复性良好,可作为该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
豫产道地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豫产道地金银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ODS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混合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3 nm.结果:标示出金银花19个共有色谱峰.结论:金银花中各成分均得到很好分离,可作为豫产道地金银花的专属指纹图谱.
-
癫痫清颗粒薄层定性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癫痫清颗粒质量控制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对癫痫清颗粒中石菖蒲、胆南星、制何首乌、知母采用TLC色谱法鉴别.结果:该制剂中四味药的鉴别,斑点明显,分离度和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癫痫清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
-
方剂配伍现代实验研究
方剂是历代医家临床遣药治病宝贵经验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宝贵财富.随着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推进,对于方剂配伍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而利用现代实验手段研究方剂配伍更是研究的热点,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也日益增多.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方剂实验研究的综合分析,试从实验对象、化学研究、药理研究等方面回顾总结方剂配伍实验研究的现状,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
针刀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这种退变是由于多种因素所引发.包括基因因素以及胶原蛋白的退化.逐渐减少的胶原会减轻其缓冲腰椎压力的作用,因此更多的腰部压力承载于纤维环上,引起纤维环撕裂,导致髓核突出,从而引发腰椎疼痛和神经根卡压症状.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传统保守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有文献记载,约有10%至20%确诊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有创伤性,导致患者术后仍残余腰腿疼痛和神经根损伤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见效快,对引起的腰腿部疼痛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指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并发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如治疗不及时极容易导致死亡.中医的辨证论治和西医的对症治疗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治疗上各具特色,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此方面更是融合了二者的长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可有效地控制或延缓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进展,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黄连、黄芩药对提取物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紫草酸为内标,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三乙胺(22∶78),流速1.0mL·rnin-1,检测波长278 nm,进样体积20 μL.结果: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82.1%~87.1%、80.1%~87.5%,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0%.结论:为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学依据.
-
十全大补汤联合5-氟尿嘧啶对移植大肠癌小鼠免疫抑瘤作用影响
目的:研究中医药经典方剂十全大补汤(以下简称sqdbt)联合临床常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以下简称5-fu)对HT29移植性大肠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HT29移植性大肠癌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单纯肿瘤组、sqdbt组、5-fu组、sqdbt+5-fu组,计算胸腺指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浓度.结果:治疗组胸腺指数均大于单纯肿瘤组;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sqdbt+5-fu组高为11.35;血清中TNF-α浓度sqdbt+5-fu组高,可达44.88 pg/mL.结论:十全大补汤联合5-氟尿嘧啶在抑制大肠癌小鼠肿瘤细胞生长和减少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损伤方面,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化疗药物.
-
补肾健脾法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炎症因子影响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法与清热燥湿法比较对高脂喂养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导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予以补肾健脾法及清热燥湿法干预.测定各组小鼠血糖,IL-1β、TNF-αmRNA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结果:(1)与普食组小鼠对比高脂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清热燥湿组、早期补肾健脾组(早脾肾组)小鼠血糖较高脂组小鼠有明显的降低(P<0.05),晚期补肾健脾组(晚脾肾组)血糖值较高脂组无显著差异;(2)高脂组小鼠与普食组比较,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IL-1 β、TNF-α mRNA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清热燥湿组、早脾肾组、晚脾肾组炎症因子IL-1β、TNF-α mRNA水平较高脂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3)组织切片HE染色可以看出高脂组小鼠肝脏细胞出现十分明显的脂滴增多,早脾肾组、清热燥湿组小鼠HE染色可以看到肝脏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晚脾肾组较高脂组肝内脂质沉积也有一定缓解.结论:早期补肾健脾法干预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并降低小鼠肝脏炎症因子mRNA水平,保护肝脏.
-
EGCG拮抗鱼藤酮致PC12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鱼藤酮(1μmol/L)处理PC12细胞24 h,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EGCG(5μmol/L)预处理PC12细胞30 min.采用CCK-8测定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Caspase-3酶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并检测Bcl-2表达.结果:1μmol/L鱼藤酮处理后,细胞活力为(38.5±4.3)%,细胞凋亡率为37.7%,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分别为正常组的231%和335%,线粒体膜电位为正常组的45%,caspase-3活性为正常组的145%,Bcl-2表达显著下调.而5μmol/L EGCG预处理后,细胞活力为(69.6±5.6)%,细胞凋亡率降至21.4%,DHE和DHR123荧光强度分别为正常组的178%和287%,线粒体膜电位为正常组的57%,caspase-3活性为正常组的120%,Bcl-2表达上调,与鱼藤酮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CG对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及抗凋亡有关.
-
人参新炮制品黑参抗血栓药理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人参新炮制品黑参抗血栓药理作用.方法:观察黑参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对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黑参能明显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卡松黏度,能够减轻大鼠血栓湿重,加快小鼠耳廓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延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结论:人参新炮制品黑参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抗凝血及镇痛作用.
-
荷叶、五倍子提取物对口腔细菌及生物膜影响
目的:初步研究荷叶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以及五倍子水提取物对口腔细菌及生物膜的影响,探讨两者防龋应用前景.方法:荷叶、五倍子经提取分别得荷叶水提取物、荷叶乙醇提取物以及五倍子水提取物;将自口内分离所得“口腔细菌”接种于BHI平板,并经上述提取物处理后,计数菌落及测量抑菌圈;在载玻片上定植分离得到“口腔细菌”,以形成生物膜体外模型,再于实验组分别加入经1∶3∶9浓度梯度稀释后的提取物,培养完成后经结晶紫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摄像,以同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蒸馏水及乙醇溶液作为对照.结果:五倍子3个浓度梯度的类药敏实验组,均有明显的抑菌圈,荷叶提取物原液1∶3梯度稀释者有较明显的抑菌圈,且其菌落数与纯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口腔生物膜体外模型,并经显微镜数字摄像系统所摄得图像可见,相比于对照组荷叶水、乙醇提取物及五倍子作用后所形成的口腔生物膜染色均较浅,结构均较稀疏,且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荷叶提取物、五倍子可有效抑制口腔细菌;荷叶提取物及五倍子对口腔生物膜形成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
肝豆灵干预Wilson病模型大鼠NMR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以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肝豆灵干预Wilson 病(Wilson's disease,WD)模型大鼠进行研究,分析肝豆灵干预后,WD模型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从小分子层面探讨肝豆灵对WD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42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0)g,随机被分为健康对照组(n=14)、模型组(n=14)和肝豆灵组(n=14).采用铜负荷法制作Wilson病大鼠模型,以NMR技术对大鼠尿液进行检测,经MestRe-C 2.3软件及自编软件对谱图进行手动调相、基线校正和谱峰对齐.对样品进行分段积分,将积分数据归一化后构成数据矩阵,并利用PCA方法对数据矩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模型组,肝豆灵组大鼠尿液色氨酸(tryptophan)、马尿酸盐(hippurate)、苯基丙氨酸(phenylalanine)、甘氨酸(glycine)、苯乙酰甘氨酸(PAG)含量有显著升高;乳酸(lactate)、甜菜碱(TMAO/betaine)、甲酸盐(formate)、二甲基甘氨酸(DMG)含量有所升高;柠檬酸盐(citrate)、肌氨酸酐(creatinine)、谷氨酰胺(glutamine)含量显著降低;丙酮酸盐(pyruvate)甲基胍(methylguanidine)、丙酮(acetone)、牛磺酸(taurine)含量有所降低.这些发生改变的代谢物可为进一步研究肝豆灵干预WD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
脉络宁注射液对手术结扎血瘀模型小鼠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Mailuoning injection,MLN)对手术结扎血瘀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取雄性KM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脉络宁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mg/kg),腹腔注射给药,给药14 d,每天2次.末次给药2h后通过手术结扎下腔静脉的方法造成血瘀模型,手术5h后,用各组小鼠眼眶静脉血检测凝血时间、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含量,术后6h,麻醉解剖小鼠,取出下腔静脉作血管长度重量比值的检测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TF表达含量,取出肝、脾、胸腺作脏器系数和肝、脾病理学检测.结果:通过脉络宁注射液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脉络宁各剂量组的凝血时间增长(P<0.05)和IL-6、TNFα、TF含量减少(P<0.05或P<0.01);脉络宁高剂量组的肝和脾的脏器系数减少(P<0.05),胸腺的脏器系数都增加(P<0.01);脉络宁高剂量组的血管重量长度比和TF表达都减少(P<0.05),脉络宁各剂量组肝脾的血瘀症状得到改善.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对手术结扎血瘀模型小鼠有一定化瘀作用.
-
中医辨证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并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经中医护理后,其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RA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
“三伏”贴敷疗法引起小儿皮肤损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该文总结分析了“三伏”期间中药穴位贴敷后发生贴敷时间过长,揭下药膏后抓挠、胶布过敏等引起小儿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作者认为加强医护人员的知识培训,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防止贴敷部位皮肤损伤的发生;对水疱及时有效的处理,可减轻患儿痛苦,使其顺利完成整个贴敷疗程.
-
直肠阴道瘘经肛门修补术辨证施护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瘘经肛修补术的辨证施护.方法:总结直肠阴道瘘经肛修补术患者12例的辨证施护措施.结果:全部患者排便通畅,无阴道内溢粪现象,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认真术前准备,采用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护的方法,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
-
宫颈环形电切术辅用中药汤剂治疗高危型HPV感染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辅用中药汤剂对高危型HPV感染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护理观察.方法:随机选取170例经检测高危型HPV感染且病情为CIN Ⅰ~Ⅱ阶段的患者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并用中药汤剂进行辅助治疗,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结果:调查中发现已婚患者为148例,未婚患者为22例.CINⅠ级患者为58例,CIN Ⅱ级患者为112例.经统计术后及经中药汤剂调养后,高危型HPV感染呈阳性患者为128例,呈阴性的患者为42例,其中CIN Ⅰ患者为11例,CIN Ⅱ患者为31例,已婚患者37例,未婚5例.结论:利用宫颈环形手术辅用中药汤剂有效地减轻高危型HPV感染的情况,达到了诊断及治疗的目的.可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及护理,使患者科学地了解该病,主动配合治疗并减少术后复发的情况.
-
蔡圣朝主任医师隔物灸治疗经验
从隔物灸的定义、分类、操作方法、适应证、灸具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蔡圣朝主任医师隔物灸治疗经验”进行了论述,认为继承与创新传统灸法和灸具是促进隔物灸发展的有效途径,并通过蔡老师隔物灸临床应用经验的分析,进一步佐证了隔物灸在保健和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为今后灸具灸法研究及蔡圣朝灸法临床治疗经验的继承和总结奠定了基础.
-
张静生教授以痿证论治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张静生教授认为运动神经元病归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总的病机在于肝脾肾亏虚,督脉受损.临床采用补脾益气、滋补肝肾、活血通络的方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78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评定(VAS)、巴式生活量表(BI)、血清五羟色胺(5-HT)、β-内啡呔(β-EP)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82.05%;两组疗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5-HT、β-E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NDI、VAS、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针刀较传统针灸而言,临床疗效更佳,能更好发挥镇痛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针灸配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期脑卒中失语症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期脑卒中失语症治疗中语言康复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其临床推广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确诊为急性脑卒中失语症的患者共60例,通过电脑随机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的语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语言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其中持续保持语言康复治疗,针灸治疗间隔5d.治疗完毕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语言复述、语言表达等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期脑卒中失语症的治疗中,针灸联合语言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意义.
-
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生理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向与要求为依据,以中西医结合基础生理学教育教学过程为研究载体,在更新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教学培养目标,研制了新的理论与实验教学大纲,创新了理论教材编写模式与教材内容体系,构建了新的理论教学模式与内容,改革与创新了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建立理论与实验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估体系,完善了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基础师资队伍.在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对于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为创新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教育教学新模式提供了依据.
-
益气养阴方在甲亢治疗中的应用
文章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病机,认为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在减少西药用量及其副作用、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对益气养阴法治疗的现代机理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甲亢治疗提供全面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