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蛇志杂志

蛇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广西区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蛇协
  • 影响因子: 0.4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1-5639
  • 国内刊号: 45-1168/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48-5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蛇志》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广西
  • 主编: 李其斌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补虚逐瘀合剂配合西药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65例

    作者:李丽;钱海凌

    从2003~2007年以来,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补虚逐瘀为治则,自拟方药,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65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 糖尿病合并胆道结石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

    作者:杨健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全身性疾病,发病率高,尤其在胆道疾病病人中糖尿病更为常见.而胆道结石围手术期的处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现就其围手术期的处理报告如下.

  • 122例抗HCV酶标法阳性肝病患者重叠感染的血清学分析

    作者:孙振荣;郭永华

    丙型肝炎 (Hepatitisc)是一种经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 virus HCV)引起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它是1989年9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非甲非乙型肝炎学术会上正式命名的.丙型肝炎的检测由1986年间建立了抗体的RLA和ELA方法.于1992年利用ELA方法检测HCV抗体,材料来源方便,方法简单,便于临床实验开展.

  • 降纤酶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王辉;纪毅

    我院自2001~2006年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169例患者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 穴位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偏瘫

    作者:欧阳相;欧志金;吴秋华

    脑血管病是内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在脑卒中病人中,如果治疗措施不力,多数病人可留下偏瘫等后遗症,如何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要I课题.我们于1990年至2005年,采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900例脑血管偏瘫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 路路通注射液配合HSUT-B低频血栓防治系统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9例

    作者:王辉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内血栓形成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 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1],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我院于2001~2006年,采用路路通注射液配合HSUT-B 低频血栓防治系统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血脂增高的非药物治疗

    作者:马罕

    高脂血症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其诊断标准为:近期2次(相隔2周以上)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6.45 mmol/L,甘油三酯(TG)≥1. 53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h)男≤1.04 mmol/L,女≤1.17 mmol/L.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质代谢障碍,是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及导致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肾损害等动脉栓塞性疾病的独立危害因素.无并发症的高脂血症是治疗的佳时期,简单的方法是:饮食疗法及适度活动和配合治疗,如果盲目服药,或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将会引发严重病变.现将我们对高脂血症患者实施非药物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复发疝体会

    作者:卢爱群;蒋勇华;王秋华

    腹股沟疝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且复发率高.复发疝是腹股沟疝手术后的并发症.老年人往往同时合并有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前列腺增生、便秘、肝硬化腹水等疾病,使老年人腹股沟疝术后易复发,再次手术治疗是治愈的唯一方法.传统手术修补方法的再次复发率高,达20%~30%[1,2].应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可明显降低再次复发率.我院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间对23例老年腹股沟复发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效果满意,术后未见复发,现报告如下.

  • 镜检与尿沉渣分析仪鉴别132例血尿来源的比较

    作者:孙振荣;郭永华

    以前鉴别血尿来源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尿液红细胞形态作为诊断依据,此方法受很多因素影响.目前我们使用Sysmex UF-100尿沉渣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比镜检更客观、敏感、准确,在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营养不良的治疗体会

    作者:王辉

    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较多见.这些患者除了肺心病本身所具备的心、肺功能代偿和失代偿的表现外,约90%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现象,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认识到纠正营养不良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意义.

  • 中药雾化治疗声带小结疗效观察

    作者:叶上珠

    声带小结是喉部常见的良性病变,可见于任何年龄,过度用嗓音,错误发高音是造成本病的重要原因.我科自2004年4月至2006年3月试用自制中药雾化剂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声带小结50例,通过对照及随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浅析CR系统的优越性及其在床旁摄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店

    以增感屏和感光胶片作为记录影像信息的媒介,从而获得一个模拟的影像的传统摄影方法已被人们应用了100多年.但时至今日X线胶片的图像质量、保存和传输等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却仍然异常突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作为一种全新的影像学成像技术,其高清晰度的图像质量、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以及便捷的储存和传输能力,有效地实现了X线平片的数字化,成为了本世纪医学影像技术中新、热门,也是重要的技术进展,正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接受.现将我科室多年来使用传统X线摄影和近两年来使用CR摄影技术积累的有关经验结合实际,进一步说明CR技术较屏一胶系统的优越性及评价其在床旁摄片中的应用价值.

  • 益气活血法治疗39例颈源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李晓红;潘杰

    颈源性心绞痛系指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酷似冠心病、心绞痛的胸闷,心前区刺痛,心律失常等症状,故又称颈性心律失常.该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其临床症状酷似冠心病、心绞痛,故误诊率较高.临床上对颈源性心绞痛患者单纯应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笔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法中药针剂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 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

    作者:周德文;郑欣

    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俗称"打嗝",是因气逆动嗝,致喉问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的病症.西医称膈肌痉挛,是由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呼吸肌收缩声带突然关闭所致气道上冲喉问声响不能自止的一种症状.

  • 抗眼镜蛇毒血清对中华眼镜蛇伤大鼠保护的时效性研究

    作者:陈学文;冯凤琼;钟兆堂;黄家杰;庄园;杨嘉琳;祁俊华;孔天翰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伤后不同时期应用抗蛇毒血清对机体保护作用的差异,为探索临床抗蛇毒血清使用的佳有效时段提供依据. 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蛇毒组、40、60、80、100、120 min 血清保护组),每组30只.动物经戊巴比妥腹麻,于单侧背部皮下及双侧小腿腓肠肌注射眼镜蛇毒以制备中华眼镜蛇毒挑战剂量(4×LD50)大鼠模型,分5个不同时段分别注射抗蛇毒血清,于注毒后连续观察3 h,统计各组平均存活时间、成活率及保护率. 结果 蛇毒组大鼠注入挑战剂量的眼镜蛇毒后,平均存活时间为(148.8士11.4)rain,成活率仅为20%;其他血清保护组分别于注毒后40、60、80、100、120 min 经腹腔注射精制抗眼镜蛇毒血清(125 U血清/mg蛇毒),40 min 血清组保护率达80%;60 min 血清组存活率及保护率分别达到70%、50%,平均存活时间为(172.8土7.2) min,与蛇毒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而80、100 min 血清组保护率依次下降,分别为40%、30%,但仍较蛇毒组显著提高(P<0.01);120 min 血清组存活时间及保护率与蛇毒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利用中华眼镜蛇毒挑战剂量大鼠模型,通过不同时段施予同剂量抗血清,可显示出明显的机体保护时效性,该研究为探讨临床正确使用抗蛇毒血清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 中药芪龙风湿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IL-6,TNF-α的影响

    作者:高忠恩;陈宇;王建义;华润令;刘秋红

    目的 采用中药为主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并进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CK)的测定及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 方法 随机选择RA病人62例,其中治疗组42例以中药益气养阴,甘润辛通法为主自拟中药芪龙风湿丸治疗,同时予MTX每周5 mg,连服60天;对照组20例,予MTX每周5 mg,连续服用60天.同时观察药物对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IL-6,TNF-α的影响. 结果 两组外周血细胞因子治疗前均有异常表达,治疗后异常水平均有下降,中药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三种细胞因子的下调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中药组IL-1,TNF-α的下降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 以益气养阴,甘润辛通法治疗RA,能改善外周血异常细胞因子表达,对RA病人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有一定改善作用.

  • 诺和锐和诺和灵R在胰岛素泵应用比较

    作者:林华征;林东源

    目的 比较糖尿病患者应用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和短效人胰岛素诺和灵R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的疗效. 方法 将2005年1月~2007年1月住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用诺和锐治疗,对照组用诺和灵R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三餐前后血糖、凌晨血糖控制的情况,低血糖发生率等. 结果 观察组的三餐前的空腹血糖、三餐后的2 h血糖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体重增加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诺和锐在胰岛素泵中的应用疗效优于诺和灵R.

  • 3种术前教育方法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作用

    作者:向美荣;何西真

    目的 探讨3种术前教育方法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PCA)的作用. 方法 类实验性研究.以单纯随机抽样法选择开胸术后使用PCA泵的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实验组I和实验组Ⅱ,每组30例.对照组术前1天由麻醉医师进行术前教育,介绍PCA泵使用方法;实验组I术前2天阅读"自控镇痛术前教育手册",并进行面对面系统化口头教育,术前1天再进行1次,时间共60 min;实验组Ⅱ术前2天观看自控镇痛视听教材后进行面对面个别指导,用示教用PCA泵教会患者使用方法.评价3组术后6、24、36、48 h的疼痛强度. 结果 术后 6、24、36、48 h,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I、Ⅱ;术后6、24、36 h,实验组I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Ⅱ;术后48 h实验组I疼痛评分与实验组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系统化口头教育、发放教育手册及观看教育录像配合PCA泵练习能有效降低开胸术后患者的疼痛,术后36 h内,观看教育录像配合PCA泵练习比系统化口头教育及发放教育手册能更有效地降低术后疼痛.

  • 广西人群亚健康现状分析与探讨

    作者:王家林;古秋娥;周穗岐;陈美仙;肖雪芳;吴芳

    目的 研究广西人群亚健康的现状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广西人群亚健康现状调查问卷对广西初、高中学生及教师,社会人群以及农村人群进行调查. 结果 (1)广西人群中知道亚健康的占13.59%,认为自己存在亚健康问题的占31.47%.(2)广西人群具有亚健康问题的总人次数为26.07%,其中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生活习惯方面具有亚健康问题的人次数分别为27.29%、32.36%、9.9%和26.76%.(3) 广西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74.5%,其中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生活习惯亚健康的人分别占17.4%、31.8%、0.7%和18.0%. 结论 应该加强对广西各类人群的亚健康宣传教育,尤其应加强心理亚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

  • 瑶药柑莲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董明姣;覃佑邦

    瑶药柑莲平喘胶囊是广西瑶族民间实地调查中所获的验方在西、中、瑶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制而成.方中主药余甘子经本实验室的实验结果证实余甘子叶总黄酮在体外有较好的广谱抗菌作用,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尤为敏感,同时对肺气肿动物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方主要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主治肺气肿或支气管炎.症见:咳嗽气喘,痰多而粘,咯痰不爽,胸胀闷,舌苔厚腻,脉弦滑.属瑶医肺痨的范畴,俗称"忙哈","扯喉";亦属中医"咳嗽","肺胀","喘证"的范畴.现将2004年11月~2006年2月临床观察的55例总结报告如下.

  • 尖吻蝮蛇毒活性肽K组分对血小板聚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周先果;雷丹青;周先丽;李映新

    目的 应用电镜研究尖吻蝮蛇毒活性肽(K组分) 对血小板聚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 方法 取2周内未服任何药物健康志愿者静脉血,观察K组分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胶原(collage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将已调好的PRP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D组为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组,C、E组为加K组分组.B、C 组分别加血小板聚集诱导剂ADP,D、E组分别加血小板聚集诱导剂胶原,各组分别制成超薄切片样品进行电镜观察、摄片,测出其聚集抑制率. 结果 K组分能抑制由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剂量与抑制率成量效关系,IC50经直线回归分别为0.067和0.088μmol/L.ADP和 胶原组血小板形态不规则,突起明显增多.K 组分组血小板形态基本规则,膜表面清晰光滑,颗粒较ADP与胶原组明显增加,胞浆空泡化现象减轻. 结论 K组分明显抑制 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湿疹疗效观察

    作者:韦无边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 方法 将87例婴儿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成药丹皮酚软膏与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早用一种药膏晚另用一种药膏,日各1次,适量交替外涂患处;对照组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适量外涂患处,早晚各1次.两组有渗出者均先用2%硼酸溶液湿敷,无渗出后方用膏剂外涂. 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3.18%和90.70%,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婴儿湿疹,能减少激素使用次数、使用量,减少激素可能导致的剐作用,而获得同等疗效,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风湿性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易洁梅

    风湿性疾病(风湿病)是以骨、关节、肌肉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腱、韧带、筋膜)为主要病变,具有疼痛和晨僵、慢性进展、畸形及破坏为特征的骨骼肌肉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遗传、性激素、环境因素、社会、生理、心理等因素相互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约有百余种,常见的有:(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RA),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2)脊柱炎;(3)骨性关节炎及软组织疾病.治疗方法包括疾病教育、物理治疗、矫形、锻炼、药物和手术,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传统的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症状药和改善病情药,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慢作用抗风湿药.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的新发展和进步,大大推动了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开发和应用,使风湿性疾病的药物治疗进入新阶段.现就风湿性疾病的治疗药物介绍如下.

  • 舌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彭勇泉;蔡捷;苏承武

    舌癌是指原发于舌前游动部的恶性肿瘤,约半数以上发生于舌中1/3的边缘部,其余依次为舌根、舌背、舌底及舌尖部;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占全身癌的0.8%~2.0%,占头颈部癌的5%~15.5%,占口腔癌的 32.3%,居口腔癌之首.我国舌癌占口腔癌的39.95%,居第一位,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94%.舌癌易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通路全身转移,分化程度低的中、晚期病人术后易复发.放化疗效果均不满意,预后较差.近年来,基因治疗已经成为对放化疗效果不满意的肿瘤病人进行治疗的一种新的探索.舌癌位置表浅,可视性强,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关于舌癌的基因治疗已经成为近期在治疗舌癌患者领域的研究热点.

  • 关于瘙痒病因的探讨及中药治疗

    作者:郭水英;冯蔚芬;林爱珍

    由于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 selerosis obliterans,ASO)是一种慢性、全身多系统疾病,有各种各样症状都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不同人身上显现出来,现就瘙痒的病因及中药治疗综述如下.

    关键词: 瘙痒 病因 中药治疗
  • 针刀配合中药对环枕筋膜挛缩致眩晕的论治

    作者:沈亚标;钟吉富

    眩晕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历代医家论述甚多.<内经>有"诸风悼眩,皆属于肝","上气不足……目为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目".记载,认为眩晕的病因为风,病变在肝、肾二脏;金、刘河间之"二阳相搏,从风火立论",且张景岳所提"无虚不作眩".笔者认为"无虚不作眩"之"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患者素体虚弱,即气血阴精、亏虚而眩;另一方面指关节筋问动态平衡失调,因瘀致虚而眩.即本文讨论的环枕筋膜平衡失调,挛缩引起局部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导致清阳失养,髓海血虚而产生的眩晕.

  •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作者:徐素娟

    临床上,胸腔积液的治疗多采用反复胸腔抽液法,其缺点是病人痛苦,治疗费用高,易感染,医护工作量大;气胸采用的传统闭式引流方法,则切口大,出血量多,术后病人疼痛明显.2005年6月~2006年8月,我科利用中心静脉导管对18例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和10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行胸腔闭式引流,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交通事故致多发伤的院前救护体会

    作者:苏丽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公害[1].而交通事故所致严重创伤多为多发性创伤,其具有伤情重,变化快,休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危及伤员的生命,因此,及时、正确、有效的院前救护措施,是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共出诊救护多发伤患者207例,除31例死亡外,其余176例经院前救护后均安全转运到院内进一步治疗,现将院前救护情况及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救 护理
  • 肿瘤病人化疗时并发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作者:吴春珠;林朝霞;江莺;陈珠妹

    口腔黏膜炎是指口腔炎症性和溃疡性的反应,是肿瘤病人化疗后常见的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并发症.它的产生是由于大于常规剂量数倍的细胞毒性药物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造成严重损伤,导致细胞再生和修复障碍,黏膜屏障的缺损继发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侵入,进一步加重黏膜上皮的损伤.化疗药物的应用抑制了正常骨髓造血,导致成熟的中性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加之化疗后患者饮水不足,口腔自洁作用减弱,产生的吲哚硫氢基及胺类引起口臭,破坏口腔内环境,也导致口腔黏膜受损而形成溃疡[1].在接受抗癌化疗过程中,并发口腔溃疡,感染率占66%[2].口腔黏膜炎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和感染,患者可因疼痛影响正常进食、睡眠及情绪,给病人造成身心的痛苦,使生活质量下降,尤其在骨髓抑制期可继发全身并发症,使病情加重,威胁生命,导致化疗中断,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腔黏膜感染和加强对化疗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 一氧化碳中毒并发迟发性脑病的护理

    作者:林洪波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过及时的积极治疗后,多数可以治愈,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迟发性脑病,又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续症、后发症、续发症等,是指急性一氧化碳患者,意识清醒后,经过一段假愈期,突然发生以痴呆、精神症状和锥体外系表现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1].该病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生活质量.我院于2003年12月~2007年2月共收治958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并发迟发性脑病患者123例(占12.8%),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腹腔镜下高位隐睾下降内固定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黄燕华

    腹腔镜的应用是外科临床的一大突破,它具有切口小、损伤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005年11月,我科引进腹腔镜技术用于高位隐睾症的治疗,已成功治疗62例高位隐睾症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重症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

    作者:黄丽明

    我院ICU主要收治内、外、妇、产等科室的危重症患者,以神经外科、普外科的危重病人居多.对于病情复杂的危重病人来说,从其它科转运到ICU的安全护理也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2006年1月~2007年1月106例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到ICU的情况,对如何安全转运病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ICU 病人转运 安全 护理
  • 后腹腔腹膜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黄海媚

    单纯性肾囊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类型,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外科的应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成为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佳方法.该法优点:损伤小、痛苦轻、出血少、康复快,对腹腔脏器干扰小,减少胃肠反应及术后腹腔感染和肠粘连的机会[1],且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6月应用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48例,取得满意效果.

  • 心理干预对肝脏穿刺活检术检查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

    作者:覃琼芬

    肝脏穿刺活检是评估肝脏性质、病变程度及治疗效果的特异手段.但不少肝病患者对肝穿检查存在错误的认识,检查前产生较强的心理应激反应,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为缓解其应激反应,我们尝试运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对80例行肝穿检查的病人在检查前、检查中实施心理干预,起到了良性的效应.现报告如下.

  • 30例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春容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具有出血少、损伤轻、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我院自2004年开展腹腔镜治疗妇科病以来,深受患者的欢迎,现就30例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下肢骨折术后内固定器断裂的护理对策

    作者:姚敏

    下肢骨折后行内固定术具有无痛康复,达到解剖复位,明显缩短治疗时问和降低费用,以及减少外伤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和避免畸形愈合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若内固定器植入后,缺乏科学的动态指导与管理,造成内固定器的断裂.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据报道,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器的失败率(断裂、弯曲)约11%,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器的失败率约8%~10%,而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器的失败率为6%~14%[1].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清创术中病情变化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作者:林艺

    近年来,由于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人口增长等综合因素导致急诊外伤患者逐年增加.据统计,2003年以来,在我院急诊的患者以20%的速度递增,其中外科占14%.面对日益增加的患者,为了确保急救质量,规范清创手术室的管理,我们在急诊科专设急诊清创手术室,集中收治各种外伤导致的局部皮肤擦伤、挫伤、皮肤深层裂伤、撕脱伤、压榨伤、中小动静脉破裂、肌腱断裂、骨折等患者.一些患者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而在清创室清创缝合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程度不同的病情变化.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轻者出现摔伤意外,重者出现休克,甚至发生生命危险.现对临床工作中发现的各种病情变化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作者:肖洁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穿刺"),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普及的肾活检方法.此术对原发性疾病、继发或遗传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肾穿刺术的护理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关键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

    作者:黄喜莲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突出表现为多系统、多脏器受累.因此,根据不同的临床时期,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对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护理探讨

    作者:谭献琼;覃琼芬;吴登强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常有低热、乏力等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1].长期以来,我科在应用垂体后叶素维持静滴治疗肺结核咯血,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 肿瘤化疗药物外渗局部毒性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作者:林朝霞;吴春珠

    化学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化学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采用静脉注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发生渗漏性损伤约4.65%[1],一旦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轻者造成局部疼痛,重者可引起干性坏死,导致皮肤溃疡及疤痕形成,增加患者的痛苦.由此可见,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局部毒性反应,正确观察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是肿瘤化疗护士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我科收治的5例强刺激性药物引起局部毒性情况分析如下.

  • PDCA循环在预防敷贴引起小儿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王柚芸

    PDCA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它反映了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遵循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的一套工作程序.为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小儿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运用在预防敷贴引起小儿皮肤损伤中,收到了一定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 肿瘤专科护生带教方法探讨

    作者:郭振洁;黎容清;唐忠敏

    我院既是肿瘤专科治疗医院,又是一所教学医院,由于护生人数多,学识水平不等,护理操作能力高低不一.做好肿瘤专科医院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不仅关系到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并能帮助护生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形象.

  • 血液净化治疗蛇伤

    作者:李金荣;黄小宾;蓝海

    血液净化技术,主要是指血液透析疗法或血液灌流疗法.该技术能快速、有效的纠正代谢紊乱(特别是水负荷、高K+、高氮质血症),因其全面性、药物无法取代的优越性而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

  • 烙铁头蛇咬伤引起中毒的临床报告

    作者:庞丕万

    烙铁头 (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也是蛇伤病例的主要病因蛇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据广西蛇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占蛇伤病例的11.6%[1].我县位于广西南部六万大山,毒蛇种类较多,近年来我院诊治的12例烙铁头咬伤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手部蛇伤溃疡的治疗

    作者:张立明;王润秀;刘达恩;欧斌贤

    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中,手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频繁,因而也容易受到损伤.我区地处祖国的南疆,蛇种繁多,部分居民有捕蛇的习惯,同时,随着近年来蛇毒在临床上治疗某些疾病的良好作用,饲养毒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人们接触毒蛇的机会更多,因此蛇伤时有发生,又以手部为多见.据我科统计,自1998年至今,共收治蛇伤溃疡83例,其中31例发生在手部,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蛇伤溃疡 手部 治疗
  • 红脖游蛇伤引起DIC样综合征的临床报告

    作者:彭雯;李其斌

    红脖游蛇(Rhabaophis subminiatus) 属游蛇科游蛇亚科,国内尚未把其归于毒蛇分类中[1].长期以来这种蛇一直被认为是无毒蛇.2001年我们报道红脖游蛇咬伤致中毒引起血液失凝、伤口流血不止的病人以后[2] ,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有研究[3]表明,该蛇是有毒蛇,被红脖游蛇咬伤的患者体内凝血系统被激活而继发纤溶亢进完全脱纤维蛋白状态的类DIC样血液学改变可持续1周以上[4].临床上见红脖游蛇咬伤病人有伤口出血难止,甚至全身出血倾向,但一般情况并不严重,很少出现循环功能不全及MODS,除非因出血不能止住,而引起出血性休克,或重要器官出血如脑出血而致死[3].2005年以后,我们又诊治了4例被该蛇所伤的中毒病例,均出现类DIC样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 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特点和治疗体会

    作者:赵会民;李其斌;郑文军;潘磊;赵劲民;刘唐威

    目的 探讨我国华南亚种眼镜蛇(Naja naja atra)咬伤所致局部损伤的特点和治疗体会. 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102例眼镜蛇咬伤病人的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受伤局部损伤情况和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与疗效等情况. 结果 所有病例均表现为牙痕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坏死和周边较大范围的炎症反应和局域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伴有或发热、困倦以及血WBC增高等表现,少数病例出现心、肝、肾功能轻度损害和溶血表现,未见典型神经麻痹病例和凝血功能障碍病例;84例实施了清创术,28病例实施了植皮手术,9例实施了筋膜室切开减压,2例实施了截肢术,所有病例在(17土6.2)天内痊愈,致残5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 华南亚种眼镜蛇咬伤的特点是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神经毒和血液循环毒方面的表现轻而少见,早期使用抗眼镜蛇毒血清是预防和减少局部组织损伤的的关键措施.在此基础上,及时清除坏死组织、积极抗炎消肿减压、尽早植皮覆盖创面对抑制局部损伤发展和促进组织修复以及加快痊愈有重要意义.

  • 165例毒蛇咬伤的救治

    作者:游剑明

    毒蛇咬伤是湛江地区的常见病.我院于2005~2006年,共救治165例毒蛇咬伤病人,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毒蛇咬伤165例,男100例,女65例,年龄6~76岁,平均32岁.就诊时间:1~96 h,平均12 h.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蛇伤急救学组通过的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的标准进行分型[1]:轻型96例,重型38例,危型31例.其中竹叶青蛇咬伤81例,眼镜蛇咬伤54例,银环蛇咬伤30例.

  • 头孢唑啉钠致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

    作者:孟庆芳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因发热伴头痛1天,于2007年3月6日到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遵医嘱给予安痛定2 ml肌内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头孢唑啉钠(批号:C051117)3.0 g 静脉滴注,第1、2天无任何不适,第3天输液至30 min时,患者突发胸闷、心悸、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湿冷,血压12.0/7.3 kPa,心率92次/分.立即给予停药,平卧,吸氧4 L/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0.9% 氯化钠250 ml加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20 min后患者病情好转,血压13.3/9.3.kPa,心率70次/分,胸闷、心悸缓解,意识清醒,面色口唇红润,四肢温暖,继续观察2 h后,患者无任何不适.

  • 腹腔内缝衣针1例报告

    作者:李跃全

    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自诉胃脘部疼痛1周来院就诊.查体:中上腹部压痛,轻度反跳痛,未及腹部包块,无明显腹肌紧张.行胃、十二指肠钡餐检查,腹部透视:中上腹部见一长约4 cm左右的纵行针尖状不透X线金属异物影.给予口服稀钡约250 ml,胃及十二指肠充盈,异物位于胃窦部大弯外侧,且与十二指肠升部重叠处,左右旋转体位,异物与胃、十二指肠及空腔不相连.完善其它检查后,行外科腹腔镜探查术,于脐轮下缘穿刺置入腹腔镜,剑突下3 cm及右侧腋前线肋缘下3 cm穿刺置入操作器械,镜下见胃窦部外后侧显露缝衣针,底部有线相连,部分线相嵌在胃内,取出针与线,检查腹腔内清洁,肠管未见损伤,术毕患者于术后3天出院.

    关键词: 腹腔 异物 缝衣针
  • 小儿左肾巨大肾盂积水1例报道

    作者:李跃全

    1 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因左侧腰部胀痛及腹部日渐增大15天而来院诊治.患儿体质较差,极易感冒,无其它疾病史,半月前突感左侧腰部胀痛,日趋加剧,腹部逐日增大、纳差、呼吸困难加重,尿液逐渐减少.查体:左上腹部可触及大于成人拳头大小包块.拟诊为左肾积水,左肾肿瘤.行B超检查,

  • 亚健康与自我保健养生的浅析

    作者:苏承武

    "亚健康"是一个医学术语,是指虽然身体有种种不适,但经医学检查又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状态.亚健康状态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医学界认为,"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会患病.当今世界对健康的理念已定位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协调一致,那么,如何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并遵循这"四维健康"定义而生存,我们提倡通过自我保健养生的简易方式调节亚健康状态,达到健康之目的.

  • 浅谈基层高血压的防治要点

    作者:李凤清

    高血压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一旦并发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病情呈不可逆性进展,轻者生活质量下降,重者致残、致死,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我国是高血压病的高发国家,2002年统计患病率为18.8%,预计全国有近1.6亿的高血压患者[1] .通过多年的努力,尽管国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有所提高,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通过治疗后仅有少数患者血压水平达标,多数患者的血压仍在2~3级高血压水平.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降低心血管病威胁,遏制心血管病上升趋势,离不开对基层高血压的有效防治.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合理的治疗规范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个人的体会浅谈基层高血压防治的几个要点.

  • 如何对住院病人和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与沟通

    作者:黄伟英;康小瑜

    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住院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它是通过向患者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保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

    作者:刘本光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中常见的危重急诊,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使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

  • 柳州市野生蛇资源调查分析

    作者:申海光;熊云新;周振座

    目的 为了解本市野生蛇种类资源状况. 方法 进行市场调查、询问、采访蛇农、实地考查相结合.结果 共收集蛇标本57条,经鉴定共分5科15属26种. 结论 本市蛇种资源并不丰富,但捕捉现象严重,应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

蛇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