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Suzhou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소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苏州大学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0399
  • 国内刊号: 32-167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8-81
  • 曾用名: 苏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6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黄瑞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缺血样改变与预后分析

    作者:陈应柱;吴冠会;包仕尧;李树平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其与出血部位的关系. 方法 2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24 h内常规描记12导联ECG,并对其与临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60例中142例出现心电图缺血样改变,异常率为54.62%.ECG中有心电图缺血样改变者死亡75例(92.59%),无此改变者死亡6例(7.41%).两组比较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脑源性心脏缺血样改变与出血有直接关系,且与脑部病变部位及预后密切相关.心脏缺血样改变可作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判定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

    关键词: 脑出血 肌缺血
  • 生物活性玻璃颗粒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评价

    作者:吴锦春;孙俊英;王禹基;宋斌

    目的观察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在急性股骨干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68例新鲜股骨干骨折随机分成两组,A组:34例,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骨折端填入生物活性玻璃颗粒;B组:34例,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未行植骨.结果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A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20.5周,骨性愈合时间平均24.5周,B组均比A组迟4~5周.于术后第3、第6、第8个月进行比较,A组骨折愈合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安全、有效,是一种很好的骨缺损移植物,并能促进骨折愈合.

  • ADAMTS-13活性水平检测在SLE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崔宇杰;刘芳;白霞;阮长耿

    目的探讨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vWF-cp)活性水平的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collagen binding assay)对38例SLE患者血浆ADAMTS-13活性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以6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为阳性对照,以32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 SLE及TTP患者血浆ADAMTS-13活性水平[(71.34 ±12.85)% 、(12.54±11.69)%]显著低于正常人[(78.60±10.03)%](P<0.01),SLE血浆ADAMTS-13活性水平明显高于TTP患者(P<0.01),SLE血浆ADAMTS-13活性水平阳性率[18.42% (7/38)]明显低于TTP患者[100%(6/6)](P<0.01).结论 ADAMTS-13活性水平检测对研究SLE血栓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可能有助于SLE与TTP的鉴别诊断.

  • 血小板P选择素在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雷伟;黄建安;杨新静;於葛华;张学光

    目的探讨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在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13名健康对照者,37名哮喘急性发作患者,22名哮喘缓解者的血小板和血浆,用流式细胞仪对血小板进行P-selectin测定,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进行测定.同步测定所有参试者肺功能,分析与P-selectin表达的关系.结果哮喘急性发作者P-selectin、TXB2、6-K-PGF1α均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P<0.05),当经过治疗处于缓解期时,P-selectin、6-K-PGF1α较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P-selectin的表达水平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成显著负相关(r=-0.583,P<0.01).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有P-selectin的高表达,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成负相关,P-selectin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夏漫辉;沈振亚;李科;郑琳

    回顾性分析78例冠心病手术患者(其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6例)的术前准备、术后处理及术后并发症,研究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情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提示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对于减少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乳酸脱氢酶在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比较

    作者:刘丽诗;胡华成

    目的评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7年12月至2003年11月确诊的46例非手术治疗的SCLC患者,在治疗前检测NSE、CEA、LDH及其它实验室指标,进行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NSE、CEA、LDH的升高率分别为48.3%、42.9%、30.4%,三者水平在广泛期均高于局限期,其中LDH、CEA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NSE>12 ng/ml,、LDH>1(与上限比值)均是提示预后较差的指标.多因素分析时,NSE是独立的预后因子,LDH、CEA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NSE、CEA、LDH中,NSE与预后的相关性强,是提示预后的独立指标.

  • DHS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作者:宋斌;孙俊英;吴锦春;王禹基

    目的总结DHS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体会,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应用DHS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各30例,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在DHS组中发生髋内翻畸形3例,在外固定组中有4例,外固定组中有17例发现膝关节僵硬.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有明显统计学意义,DHS组明显高于外固定支架组.DHS组中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2周,而外固定支架组为14周(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转子间骨折较DHS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于有高手术风险的病例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手术方法.

  • 微创定点定向法在DCS(DHS)中的研究和应用

    作者:杨玉生;孙俊英;朱伟

    目的研究动力髁(髋)螺钉钢板[DCS(DHS)]在治疗股骨远端、股骨粗隆间、粗隆下骨折中的微创定点定向方法.方法对206例成人股骨远端或股骨粗隆间或粗隆下骨折行切开复位,DCS或DHS内固定术.结合局部解剖的形态学分析和X线表现,归纳拉力螺纹钉的定位方法.结果术后随访9~36月,平均18月,总有效率93.7%;术中定位导针的放置方法归纳为:"3.2.1"定点法和"3线"定向法.结论 DCS(DHS)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远端、粗隆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有效方法;熟悉股骨远端、股骨粗隆间、粗隆下的解剖形态比单纯在X线照射下放置定位导针更有积极意义;结合术前的X线片测量和术中实际情况,微创定点定向法有利于增加手术的精确度,缩短手术时间.

  • 小儿室间隔缺损40例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孙敏;徐洪军;徐永根;朱锦祥

    对2001年1月至2004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行外科治疗,充分术前准备后于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其中11例行带垫片双头针直接缝合室间隔缺损,余29例均使用进口涤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患儿术后入监护室,ICU监护时间2~4 d,辅助呼吸时间2.5~19.5 h,平均5.32±0.46 h,术后心功能不全2例、呼吸道感染2例、VSD残余分流3例,术后安置临时起搏器1例.提示积极进行手术前准备,加强手术操作的技巧尽量减少对心肌组织的损伤,加强手术后监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 交通伤致多发性骨折的治疗

    作者:朱建炜;董启榕;成红兵

    回顾性分析了152例多发性骨折脱位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治原则.结果:本组152例患者中,17例死亡(死亡率为11.2%),其中7例死于出血性休克,4例死于严重脑外伤,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手术治疗多发骨折脱位147例,优良率达 92%.认为交通伤的院前急救十分重要,首先应处理危及生命的严重合并伤与并发症,在全身情况稳定的情况下,积极处理开放性损伤与骨折.

    关键词: 交通伤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珺;董吉祥

    目的研究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相关的危险因素;评价β2微球蛋白与微量白蛋白尿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尿蛋白定量将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组),对其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 C组或B组与A组间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年龄、病程、并发症及肾功能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②与DN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收缩压、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病程;③β2微球蛋白(β2MG)与UAER及肾功能指标相关性良好. 结论高血压、高C肽水平、血糖控制不良及病程是DN发病的危险因素;β2微球蛋白可作为DN早期的辅助诊断指标.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水平的研究

    作者:邹琴燕;李红

    目的探讨PCOS患者的血纤溶能力是否较正常对照者下降.方法对照组20例、PCOS患者30例,分别取血检查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的活性,了解PCOS患者的血纤溶能力.结果 PCOS组的胰岛素(INS)、t-PA、PAI-1分别为24±12 mU/L、0.17±0.06 KU/Ll、0.88±0.05 AU/L.结论 PCOS患者的血纤溶能力较正常对照者有所下降.

  • 心脏术后精神病性障碍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科;沈振亚;夏漫辉;郑琳;李厚怀

    目的研究心脏手术后精神病性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86例心脏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心脏手术后发生精神病性障碍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结果本组中共有10例病人出现精神病性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3.49%,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心功能水平低下等;术中因素有手术类型、体外循环及其时间、手术及转流技术;术后因素包括ICU停留时间、过度刺激、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以及心肺功能不全、感染等.治疗包括:找出并消除潜在的致病因素;按精神病学疾病治疗,以控制精神症状及行为障碍.

  • 妊娠期糖尿病31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碧辉;陈锦芳;杨伟文

    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至2004年4月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31例作为研究组,与同期随机68例非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经过,运用SPSS软件统计,探讨GDM的高危因素和对母婴的影响.结果:1997年至2004年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逐年增加,从1997年的0.24%到2004年1~4月的1.01%;对经治疗后怀孕的不孕患者,尤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有必要进行GDM筛查;两组比较羊水过多、妊高征、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和巨大儿有显著意义(P<0.05),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意义(P<0.05),产后感染、酮症酸中毒、羊水过少无显著意义(P>0.05), 死胎和畸形儿发病率没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GDM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GDM的母婴并发症明显增加.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时发现妊娠糖尿病,较好控制血糖,加强围产期GDM孕妇的管理,可降低GDM母婴的并发症和降低剖宫产率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 糖尿病 娠期
  • 产后出血14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陶晓敏;钱志红

    对产后出血14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合理防治提供依据.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机制障碍.流产和多次妊娠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同时提示介入治疗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中有显著的止血效果.产后出血治疗中要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床分析
  • Cockcroft-Gault方程和MDRD方程测定肾功能的临床应用

    作者:黎曼;柴华旗;贺丹

    目的评估Cockcroft-Gault方程和MDRD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来反应肾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测定147名患者的24小时肌酐清除率(24 h Ccr),同时测定血肌酐、尿肌酐、白蛋白、尿素氮并称体重.用Cockcroft-Gault方程(CG-GFR)和MDRD方程(MD-GFR分别以白人和黑人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体上,CG-GFR与24 h Ccr无差异,呈高相关(r=0.879).24 h Ccr分别与MD-GFR(白人)和MD-GFR(黑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人群可以适用Cockcroft-Gault方程来评估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MDRD方程可能不适用于中国人.

  • 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38例观察

    作者:周维霞;蒋晓红;周萍;戴晓波;胡端敏

    本文通过对38例各种食管异物患者采用Olympus系列内镜下行取出术,结果发现异物嵌顿短者2 h,长6 d.内镜下发现嵌顿部位分别位于食道上段的15例、中段的17例和下段的6例.全部异物均及时成功取出,取出物中包括各种肉类6例,骨刺8例,金属类12例,其他异物12例.5例术中创面少量渗血,经局部用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喷洒后血止;6例食管粘膜轻度糜烂,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均无一例发生食管穿孔.表明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操作简便和成功率高,但要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关键词: 内镜 管损伤 管异物
  •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作者:李欢;沈忆新;张志霖;朱亚平

    对430例锁骨骨折患者行不同方法内固定手术,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结果:随访408例,时间平均13.5个月, 46例发现并发症,其中包括克氏针滑移至钉尾处皮肤破溃18例,克氏针误入胸锁关节2例,内固定断裂12例,骨不愈合5例等.结果证明合适的适应症,恰当的内固定,规范的术中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 中枢性尿崩症的MRI表现

    作者:周丽娟;沈钧康;杨晓春;陆之安

    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中枢性尿崩症(CDI)的MRI表现.结果提示垂体后叶T1WI高信号消失是CDI的MRI特征,CDI的病因复杂,MRI对CDI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枢性尿崩症 RI
  • 关节镜下膝盘状软骨损伤的治疗和探讨

    作者:宋长志;董启榕

    目的探讨膝盘状软骨损伤的临床特点,研究关节镜下盘状软骨的处理原则.方法对248例行关节镜诊治的盘状软骨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年龄、性别、运动损伤史的分布特点以及交锁、弹响症状的发生率分布.248例盘状软骨关节镜下手术中,225例行关节镜下部分切除+成形术,14例行次全切除术,9例行全切除术.结果盘状软骨损伤患者的年龄分布,20岁以下组较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男女之间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运动损伤史在本研究中显示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交锁组与无交锁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有弹响组与无弹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盘状软骨损伤年龄分布显示青少年患者较多,在男女之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盘状软骨损伤患者可以没有明确的运动损伤史,盘状软骨损伤患者常有弹响症状,少见交锁症状.关节镜下盘状软骨部分切除+成形术近远期疗效好,主张尽可能施行关节镜下成形术治疗盘状软骨.

  • 墓碑形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梗塞部位的相关性

    作者:邓敏;马前军;宋建平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ST段呈墓碑形改变的血管梗塞部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4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AMI的患者,其中19例心电图(ECG)有墓碑形改变.结果对比墓碑形(A组)与非墓碑形(B组)的CAG,显示: 墓碑形改变多见于前壁心梗(P<0.001);墓碑形更多见于左前降支(LAD)近段及严重病变(P<0.05及P<0.01);墓碑形多见于多支病变(P<0.05).结论 AMI时ST段呈墓碑形改变多与LAD近段严重及多支病变相关,预后较差.

  • 肝硬化合并胆石症23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刘秋华;李德春;周进;吴清

    回顾性分析23例肝硬化合并胆石症外科治疗的疗效,探讨肝硬化合并胆石症外科治疗的经验.结果:治愈20例,治愈率87%,死亡3例(13%),发生并发症8例(35%).提示要充分认识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手术的危险性,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肝硬化 石症
  • 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作者:孟丽娟;李建勇;陆化;吴汉新;吴冠宇;朱雨;刘澎;黄峻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扩增临床规模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可行性及其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APBSCs)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对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骨髓单个核细胞(MNC)来自12例正常人及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MSCs联合APBSCs移植治疗4例恶性血液病.结果能够从所有26.3±8.8 ml骨髓样本中提取MSCs,其中10例成功扩增.4例患者接受扩增后MSCs联合APBSCs输注.MSCs输注无明显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0.5×109/L 和血小板≥20×109/L中位时间分别为9(8~11)d和 8.3(7~ 10)d.结论应用无血清培养体系可培养扩增临床规模的人MSCs.MSCs联合APBSCs共移植安全可行.快速的造血恢复提示在清髓性治疗后输注MSCs可促进造血.

  • 胃癌中P-糖蛋白和C-erbB-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蔡颖;冯一中;张熔熔;唐威

    目的研究P-糖蛋白(P-gp)和C-erb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1例原发性胃癌P-gp和C-erbB-2的表达.结果 P-gp的阳性率为50.62%(41/81),P-gp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P-gp高表达率在C-erbB-2阳性组病例明显高于C-erbB-2阴性组病例(P<0.05).结论 P-gp和C-erbB-2常协同表达于胃癌组织中,并可作为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参考指标.

  •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吴青;刘春风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As)程度的关系,探讨Hcy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对108名脑梗死患者以血管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按照颈动脉斑块大小分为A、B、C三组;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纤维蛋白原、叶酸、VitB12及Hcy水平,对Hcy水平与 CAAs、叶酸、VitB12及其他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着CAAs程度的加重,Hcy水平升高,A组和C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叶酸在A组和C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男性和高龄患者Hcy水平增高.统计学分析表明Hcy与叶酸、VitB12水平呈负相关,叶酸、VitB12水平随CCAs的加重而降低.结论高Hcy血症是CAAs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水平与CAAs的程度密切相关.

  •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燕林;陈其华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大小.方法将3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两组:一组行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另一组用雷公藤治疗.结果环磷酰胺组显效率为47.1%、总有效率为94.1%;雷公藤组显效率为23.8%、总有效率为61.9%,前者效果明显优于后者.结论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近期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为临床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 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相关分析

    作者:赵刘军;杨惠林;牛国旗;唐天驷;朱蓉梅

    目的前瞻性研究运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后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并探究其相关因素.方法选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胸椎后凸角,肺功能(VC、IC、RV、FRC、TLC、FVC、MVV)、局部后凸角、VAS评分,并于术后3 d、1月时分别再次测量以上指标.统计分析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1月时肺功能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椎体后凸成形术后3 d患者FVC、MVV显著提高,椎体前、中、后缘高度恢复,骨折椎体局部后凸角明显改善,VAS评分降低.术后1月时MVV进一步提高,而其它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统计显示胸椎后凸角与VC、IC呈显著负相关.局部后凸角与所有肺功能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术后3 d时患者VAS评分的降低值与FVC、MVV提高的百分率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后3 d患者疼痛显著缓解,脊柱矢状面排列改善,同时FVC、MVV亦有提高,这种提高与疼痛缓解有明显正相关.术后1月时,患者疗效巩固,且MVV进一步提高.

  •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痰液中炎性标志物变化以及与肺功能的关系研究

    作者:朱晔涵;蒋军红;黄建安

    对使用激素哮喘组、COPD急性加重期使用激素组和未用激素组三组患者痰液的IL-8、ECP及炎性细胞进行测定或计数,并同时测定肺功能指标.比较使用激素气道吸入的哮喘、COPD患者痰液中IL-8、ECP和炎性细胞的变化以及与疾病严重度的关系,观察激素对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以及与疾病严重度的关系.COPD激素组与哮喘组比较,哮喘患者痰液中ECP浓度(P<0.01)和E%(P<0.05)显著增高,而COPD患者痰液中的N%明显增高(P<0.01).COPD二组比较,未用激素患者痰液中的N%明显增高(P<0.01),IL-8浓度增高(P<0.05).哮喘组的FEV1/FVC与WBC总数、FEV1%与E%之间存在负相关(P值均<0.05).COPD未用激素组的FEV1%与IL-8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提示哮喘气道炎症与嗜酸细胞激活、ECP的释放增多有关.中性粒细胞和IL-8在COPD气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而且气道吸入激素对其有抑制作用.痰液IL-8是反映急性加重期COPD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 手术治疗急性肠套叠63例临床分析

    作者:甄允方;孙庆林

    回顾性分析63例手术治疗的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肠套叠的手术治疗.结果:63例全部治愈,其中行肠切除11例,无死亡病例.分析提示,手术治疗肠套叠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并注意观察肠管生机恢复情况,必要时行肠切除.

    关键词: 急性肠套叠 术治疗
  • 血清TSGF、CYFRA21-1和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左志通;凌春华;刘皓;郑世营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生化比色法、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肺癌及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3种肿瘤标志物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P<0.01或P<0.05);TSGF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8%、86.1%;不同病理类型CYFRA21-1、NSE的敏感性亦不同.结论血清中3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肺癌的诊断、病理类型的推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TSGF可能为良好的健康体检筛选指标.

  • 49例血透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莉;兰光华;李声宏;吴爱勤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应用MMSE对49例行门诊血透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与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血透治疗前14.3% (7/49)的患者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18~23分),6.12% (3/49)的患者存在中至重度的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0~17分),治疗后其认知障碍有改善但仍低于正常人(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MSE分值与合并症数目增多,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及血清白蛋白降低显著相关. 结论血透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可能与其合并症数目、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等因素相关.

  •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体会(附11例报告)

    作者:荣国强;朱孝成;吴浩荣

    回顾11例经手术确诊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患者的术前检查、术前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围手术期恢复情况,探讨其术前诊治方法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1例患者中术前胃肠造影明确诊断的有6例,3例显示:十二指肠明显扩张、淤滞,呈"钟摆样"运动,1例为"幽门梗阻";5例造影诊断不明者经术前彩色多普勒检查有3例考虑为SMAS.11例患者均采用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术后早期部分患者仍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采取综合治疗均痊愈.提示对怀疑SMAS的患者,首选上消化道造影,但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提高确诊率,相当一部分病人术后症状的完全缓解有一个过程,宜采取综合治疗,手术以简单、损伤较小的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为主.

  • 23例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分析

    作者:朱丽均;孙庆林

    回顾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3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结果:23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1例脐部切口感染,2例残余腹腔脓肿,无因出血、肠瘘、肠粘连、肠梗阻而再手术者.提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误诊率低、并发症少、切口小而美观等优点,可降低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此术式尤其适用于肥胖小儿及异位阑尾炎患者.

  • 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对肺癌诊断的价值

    作者:朱晓良;胡筠珠;胡华成

    为探讨18F-FDG 符合线路SPECT显像在鉴别肺部肿块性质的应用价值,对30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资料分别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分析,前者由核医学科医师目测图像;后者计算病灶处/对侧正常部位计数比值(L/B),且对良恶性病变的L/B比值进行比较,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目测法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83%和90%;半定量法中,恶性肿瘤组和良性病变组的L/B比值分别为4.488±2.258和2.764±2.704(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L/B比值2.0为判断肺部恶性病变的标准,18F-FDG 符合线路SPE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75%、和80%.18F-FDG 符合线路SPECT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 肺肿瘤 PECT 氧葡萄糖
  • 中等剂量强的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浸润性突眼的2例体会

    作者:宗海军;董吉祥

    2例根据甲亢症状及眼部表现诊断为浸润性突眼的患者,在中等剂量的强的松(0.8 mg/kg/d)及MMF(1.5 g/d)治疗后观察眼部症状和体征,探讨霉酚酸酯(MMF)联合中等剂量的强的松治疗浸润性突眼的疗效.结果:2例患者治疗后眼部症状改善,眼球回缩,随访一年病情无反复.MMF联合中等剂量的强的松治疗浸润性突眼取得良好疗效.

  • 14例小脑髓母细胞瘤全脑全脊髓照射疗效分析

    作者:毛卫东;邓翀;陆雪官;田野

    目的回顾性分析14例小脑髓母细胞瘤患者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效果,探讨其疗效及放疗技术要点.方法对1996年7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14例已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小脑髓母细胞瘤患者,在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后,分析3年、5年生存率及局控率.结果 14例小脑髓母细胞瘤患者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后,其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9.64%、61.45%;3年、5年局控率分别是61.90%、61.90%.结论小脑髓母细胞瘤患者术后行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其3年、5年生存率及局控率均比较满意,早期及晚期副反应均可接受.

  • COX-2、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洪新;浦金贤

    目的检测COX-2和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档蜡块中的COX-2和VEGF进行检测.结果 41例TCC组织中COX-2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61%,正常膀胱粘膜中(n=6)没有表达,提示COX-2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COX-2和VEGF成正相关性(P<0.05).结论 COX-2和VEGF在T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在血管的生成中密切相关,可能为TCC治疗提供新靶点.

  • 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雨岗;汪良;朱新国;张雁云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术中收集38例胃癌和10例良性胃溃疡患者的腹腔冲洗液,采用PCR-TRAP方法测定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细胞内端粒酶的活性,同时做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结果 10例胃良性溃疡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内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42.1%(16/38),明显高于PLC阳性率18.4%(7/38)(P<0.05).结论两种方法(端粒酶活性检测和PLC)均适用于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的诊断或腹膜转移的预测.但对微量癌细胞检出的灵敏度,以端粒酶活性检测为优.

    关键词: 胃癌 粒酶 洗液
  • 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作者:王磊;陈卫昌;陈桂林;马文雄;谢学顺

    目的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使用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HT-29)在裸鼠皮下接种4周形成稳定的皮下移植瘤,再将皮下移植瘤组织块原位接种于24只裸鼠盲肠浆膜下,以完成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制备.术后随机分四组,对照组(C组)、塞来昔布(celecoxib)高、中、低剂量组(H、M、L组),分别给予纯水及含有不同浓度(1500 ppm、1000 ppm和500 ppm)的塞来昔布的饮水,饲养42 d后处死裸鼠,观察各组原位移植瘤的成瘤率、瘤体积、重量以及裸鼠实验前后的体重变化,计算抑瘤率.结果 24只裸鼠实验期间无一只死亡,成瘤率为100%,荷瘤鼠实验前后体重变化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原位移植瘤体积P<0.05和瘤重P<0.0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L组、M组和H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5.30%、38.80%、76.9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人结肠癌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 氢化可的松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蔡笃雄;陈卫昌;朱树养;何扬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5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O)组、SAP组及氢化可的松治疗组.采用经十二指肠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SAP模型.氢化可的松治疗组于模型制作成功后10 min给予舌下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10 mg/kg).各组于术后3 h、6 h和12 h分批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大鼠血浆淀粉酶、TNF-α、IL-6、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TXB2/6-Keto-PGF1α比值、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肺湿干比值的变化.结果 SAP组血浆淀粉酶、TNF-α、IL-6、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胰腺及肺组织MPO均较SO组明显升高(P<0.05),6 h、12 h肺湿干比值较SO组明显升高(P<0.05),氢化可的松治疗组血浆淀粉酶、TNF-α、IL-6、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肺组织MPO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6 h、12 h肺湿干比值较SAP组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较SAP组明显减轻.结论氢化可的松可减少TXA2、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产生等从而对SAP具有重要的治疗保护作用.

  • 金克(槐耳清膏)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生长转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进;李德春;匡玉庭

    目的探讨金克(槐耳清膏)在胰腺癌细胞Panc-1生长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金克及5-FU分别与人胰腺癌细胞Panc-1共同培养.MTT法观察生长抑制曲线,FCM观察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发生,TUNEL法观察凋亡发生情况并计算凋亡率,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凋亡基因Caspase-3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VEGF的分泌变化.结果金克抑制Panc-1的生长,主要阻滞在G1期,促进凋亡发生、Caspase-3的表达并抑制VEGF的分泌.结论金克对于胰腺癌细胞Panc-1有确切杀伤抑制疗效.

    关键词: 胰腺癌 aspase-3 EGF
  • 桃仁提取物抗大鼠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

    作者:耿涛;谢梅林;彭少平

    桃仁四种提取物以生药2.5 g/kg给大鼠灌胃,连续5 d,末次给药1 h后,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大鼠急性心肌梗塞.观察结扎冠脉后48 h内的ECG(Ⅱ)、血清CPK、LDH和心梗面积的变化,比较桃仁四种提取物对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结果:桃仁提取物中石油醚提取物能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心电图ST段的抬高,抑制血清中CPK、LDH的升高,降低冠状动脉结扎造成的急性心肌梗塞大鼠的梗塞面积(P<0.05) .桃仁水提物、无水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这些心肌缺血性指标未见有明显影响.提示桃仁石油醚提取物可能对心肌缺血损伤有改善作用.

  • 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组织中GFAPmRNA表达的研究

    作者:杨枢;田野;章国芬;何军;陈列松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GFAP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全脑单次2 Gy、10 Gy和30 Gy照射后1 d、30 d,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观察海马组织中GFAPmRNA的表达变化,并分析照射剂量和照射后时间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10 Gy和30 Gy组照后1 d GFAPmRNA水平开始升高,分别为正常组的2.5倍、3倍(P<0.001),并持续到照后30 d,2 Gy组未见明显升高.结论随着照射剂量的加大和观测时间的延长,大鼠大脑海马内 GFAPmRNA表达增高,其终产物GFAP在放射性脑损伤保护和修复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脑损伤 T-PCR FAPmRNA
  • 白血病细胞系中WT1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的研究

    作者:赵晔;陈子兴;胡绍燕;岑建农

    目的应用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实验方法,研究白血病细胞系中WT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及其与WT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HL-60、Jurkat及KG-1等白血病细胞系中WT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域的DNA甲基化状态;以5-杂氮脱氧胞嘧啶(5-aza-CdR)对启动子区域DNA高甲基化的U937细胞系进行去甲基化处理后,观察WT1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HL-60、K562、KG-1、NB4及SHI-1细胞系中WT1水平高表达,而Jurkat和U937细胞表达水平极低,同时检测到这两个细胞系存在WT1基因启动子区域DNA高甲基化;经去甲基化处理后,U937细胞系的WT1基因表达水平较未处理者升高.结论 WT1基因启动子区域DNA高甲基化是抑制其表达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WT1 血病 NA甲基化 SP
  • 罗格列酮对大肠癌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林茂松;陈卫昌;白霞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大肠癌细胞HT-29中的表达及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si)对大肠癌细胞HT-29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T-29中PPARγ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检测罗格列酮对HT-29锚定依赖生长的影响,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罗格列酮对HT-29锚定非依赖生长的影响.结果大肠癌细胞HT-29中有PPARγ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MTT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可抑制HT-29的锚定依赖生长,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效应,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表明罗格列酮尚可抑制HT-29的锚定非依赖生长,且这种作用在一定时间内是不可逆的.结论 PPARγ在大肠癌细胞HT-29中有表达,PPARγ被其配体活化后可抑制大肠癌细胞的生长.

  • VEGF-C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作者:丁凯阳;白霞;董宁征;余自强;阮长耿

    目的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编码序列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探讨VEGF-C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公布的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从肿瘤细胞株cDNA中扩增出人VEGF-C编码序列基因片段,测序正确后用限制性内切酶将目的片段插入PcDNA3.1/V5-His-TOPO载体中.采用酶切和PCR鉴定后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至CHO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结论经RT-PCR扩增转染细胞cDN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重组质粒pcDNA3.1-VEGF-C能在宿主细胞中高效表达.

  • 亚砷酸和STI571单用及联用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骆林胜;张日;朱子玲;常伟荣;肖溶

    目的研究亚砷酸(As2O3)、STI571单用及联用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As2O3和STI571联合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细胞增殖采用细胞生长及活力测定;细胞凋亡采用细胞形态、Annexin-V/PI双染实验、DNA的PI染色及DNA电泳等方法测定.结果在As2O3和(或)STI571作用下K562细胞生长受抑伴随活力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出凋亡细胞百分率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基因组DNA电泳出现"梯"状条带.结论 As2O3和STI571均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两药联用效果更佳.

  • 辐射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章文成;杨占山;杨淑琴;潘秀花;岳凌

    目的研究辐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放射性皮肤烧伤的愈合机制.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剂量辐射下ECV-304细胞形态学的变化;3H-TdR掺入法和CB法检测辐射对ECV-304增殖抑制及微核发生率的影响;RT-PCR半定量法检测辐射对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结果辐射可导致ECV-304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均质性变差;且对ECV-304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大;随剂量增加,微核发生率明显增加;RT-PCR结果表明,VEGF在细胞受到辐射后8 Gy以上表达增高,而且持续表达至72 h.结论γ射线通过损伤DNA和细胞染色体抑制ECV-304增殖,同时VEGF在内皮细胞受辐射后表达升高,可能对细胞具有辐射防护作用,这为放射性烧伤的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 重组腺相关病毒Ⅰ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rAAVⅠ/ratTNFR:Fc)的构建和在大鼠体内表达的初步研究

    作者:高凯;赵爱志;吴小兵;药力波;张英起;王军志

    目的构建携带大鼠肿瘤坏死因子Ⅱ型受体胞外区和大鼠免疫球蛋白IgG1 Fc段融合基因的重组Ⅰ型腺相关病毒(rAAVⅠ/ratTNFR:Fc),并对该病毒在Lewis大鼠体内的表达和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探讨以该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首先以RT-PCR分别从大鼠脾细胞和大鼠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大鼠肿瘤坏死因子Ⅱ型受体胞外区和大鼠免疫球蛋白IgG1 Fc段基因,并以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将二者融合后克隆入pSNAVⅠ载体质粒进行重组病毒生产.在获得重组病毒后于Lewis大鼠肌肉注射,于不同时间ELISA测定血清ratTNFR:Fc表达,并以TNF-α细胞毒中和实验测定重组病毒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所构建的重组病毒rAAVⅠ/ratTNFR:Fc基因结构与预期一致;病毒于Lewis大鼠肌肉注射后可表达ratTNFR:Fc蛋白,含有ratTNFR:Fc蛋白的血清可以有效中和大鼠TNF-α对L929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携带大鼠肿瘤坏死因子Ⅱ型受体胞外区和大鼠免疫球蛋白IgG1 Fc段融合基因的重组Ⅰ型腺相关病毒(rAAVⅠ/ratTNFR:Fc)可以用来作为阻断TNF-α的手段于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上进行基因治疗研究.

  • SYBR Green I染料real-time RT-PCR检测RbAp46基因表达条件的优化

    作者:胡绍燕;陈子兴;岑建农;顾伟英;赵晔

    目的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SYBR Green I染料real-time RT-PCR检测RbAp46基因表达的方法.方法构建pUCm-T vector-RbAp46阳性模板,根据分子量及阿佛加德罗常数(6.023×1023分子数/mol)换算为分子拷贝数,10倍倍比稀释后做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的斜率、相关系数、荧光强度及熔解曲线优化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量及反应条件.结果 25 μl的反应体系中10×PCR缓冲液2.5 μl,25 mmol/L MgCl2 2.2 μl,10 mmol/L dNTPs0.5 μl,20×SYBR Green I 0.5 μl,12.5 umol/L引物各0.5 μl,5 U/μlTaq DNA聚合酶0.3 μl, cDNA1 μl(相当于50 ng RNA),双蒸水17 μl.反应条件为:94℃ 5 min预变性, 96℃ 20 s变性,58℃30 s退火,72℃ 45 s延伸,40个循环,80℃时采集荧光信号,可以获得好的扩增效率.结论优化后的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适合于检测RbAp46基因表达,具有比较好的重复性,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 新型动力型Hoffmann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王成;沈忆新;王以进

    目的评价新型动力型Hoffmann外固定器在生物力学上的优缺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人离体胫骨中部短斜行骨折行新型动力型Hoffmann外固定器、改良型Hoffmann外固定器、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为实验模型,通过电测法观测三种外固定器固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应力遮挡率变化.结果新型动力型Hoffmann外固定器和改良型Hoffmann外固定器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与多功能外固定器有显著差异(P<0.05),应力遮挡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新型动力型Hoffmann外固定器明显优于其他方法.结论新型动力型Hoffmann外固定器具有较大的生物力学优越性.

  • 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相关解剖因素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玉辐;兰青

    目的探索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相关解剖因素在手术暴露中的作用.方法尸头模拟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手术,对相关解剖因素进行解剖学观测,以矢状位手术角和冠状位手术角为评价指标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矢状位手术角显著相关的因素有骨窗长度(r=0.462)、骨窗-胼胝体切口间距(r=-0.300)和相对位置角(r=0.263)、胼胝体切口位置角(r=-0.320),同侧/对侧骨窗(r=0.212)等;冠状位手术角的相关因素有骨窗-胼胝体切口间距(r=0.523)、胼胝体切口位置角(r=-0.197)、同侧/对侧骨窗(r=0.168).逐步循环回归分析获得矢状位手术角和冠状位手术角回归方程.结论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暴露水平是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矢状位手术角和冠状位手术角可客观地评价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暴露水平;矢状位手术角和冠状位手术角回归方程为经胼胝体侧脑室入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 99mTc标记葡萄糖99mTc-EC-DG在正常小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作者:唐军;周俊东;陈杰;杨仪

    目的研究99mTc标记葡萄糖99mTc-EC-DG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规律,用于临床肿瘤显像作基础研究.方法正常昆明小鼠48只,分8组,每组6只,实验前小鼠禁食8 h以上.尾静脉注射99mTc-EC-DG 3.7 MBq (100 μCi) 后5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8 h和24 h放血处死,取心、肝、脾、肺、脑、肾、肌肉、骨、小肠、胃和血液等组织或器官,称重并测量其放射性,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结果 99mTc-EC-DG主要经肾脏代谢,脑不吸收99mTc-EC-DG,肌肉组织摄取亦较少.各组织、器官的百分剂量率在1 h内除血液下降稍慢外,其余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99mTc-EC-DG标记方便,体内外稳定性好,小鼠体内生物学分布表明其可能是一种较好的葡萄糖代谢显像剂.

  • 脊髓损伤行神经根移位术后的电生理学改变

    作者:徐华中;唐天驷;范胜利;杨惠林;戴永萍;赵耀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行神经根移位术后的神经肌电改变.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切除L2段脊髓0.5 cm.一周后切断右侧L1和L2神经根,其中实验组(A组)行神经根移位术即L1神经根近端和L2神经根远端吻合;对照组(B组)仅行L2神经根原位吻合.术后12周行神经肌电生理检查,观察两组动物股四头肌神经肌电变化.结果术后12周电生理检查表明A组右侧股四头肌失神经支配现象明显改善,股四头肌功能有所恢复,而B组无改善.结论神经根移位术能重建脊髓损伤后的反射和传导通路,从而恢复截瘫肢体的部分功能.

  •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样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薛群;张学光;苗宗宁;华军;曲静;王明元;施勤;陈永井;方振羊

    目的本研究拟从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placenta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MSCs),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在移植治疗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将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和贴壁培养获得的基质细胞,用免疫荧光标记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表型,用活细胞记数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检测其增殖能力,用叔丁对甲氧酚(butylated hydroxyanisole ,BHA)、N2培养基等对培养的细胞分别向神经和脂肪方向诱导分化,继而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由胎盘组织中分离获得了一群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相似的形态和细胞表面标志的细胞:该群细胞增殖能力强;表达CD29、 CD44、CD105 (SH2)、ASMA、Ⅰ型和Ⅲ型胶原以及免疫应答负性调控分子PDL-1,但不表达CD11b、 CD34、CD45、CD19、CD106 (VCAM-1)、CD117、HLA-DR、vWF、MySM、HLA-DR,以及免疫应答正性调控分子CD40、CD40L、CD28、CD80和CD86;可诱导表达神经元标志神经微丝(neurofilament,NF)和星型胶质细胞标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ament acidic protein,GFAP),并且这些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巢蛋白(nestin),向脂肪分化的细胞苏丹Ⅲ染色阳性.结论本实验中获得的胎盘基质细胞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细胞形态、表面标志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点,它增殖能力强、来源方便、丰富,无伦理学限制,是良好的细胞移植来源.

    关键词: 胎盘 充质干细胞
  • 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二次瘫痪现象与HSP70表达的研究

    作者:徐浩;杨惠林;唐天驷;管华清

    目的探讨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二次瘫痪与HSP70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组阻断腹主动脉35 min后开放灌注,术后观察脊髓标本的病理学改变,细胞凋亡情况及HSP70表达情况.结果缺血组中二次瘫痪兔24 h内病理学改变明显好于瘫痪兔,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瘫痪兔,HSP70表达明显高于瘫痪兔(P<0.05).结论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二次瘫痪现象与HSP70表达存在一定关系,HSP70对兔脊髓具有保护作用.

  • 硫酸锌口服液的稳定性考察

    作者:朱建国;顾继红;石健

    以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为离子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锌的吸收度,用初匀速法对硫酸锌口服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研究.结果:硫酸锌口服液的热解反应活化能为79.49 KJ·mol-1,室温(20℃)的贮存期为18个月.结果表明采用初匀速法测定硫酸锌口服液的稳定性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 硫酸锌 定性 匀速法
  • 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观察

    作者:徐跃华;汪家敏

    目的比较化疗方案GP(吉西他滨和顺铂)和IVP(异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将6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第8 d静脉滴注,顺铂80 mg/m2第1 d静脉滴注,4周为一周期;对照组32例,采用IVP方案:异环磷酰胺1200 mg/m2第1~第3 d静脉滴注,长春地辛2.5 mg/m2第1、第8 d静脉推注,顺铂80 mg/m2第1 d静脉滴注,4周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其疗效及毒性.结果治疗组无一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20.0%;对照组亦无一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25.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毒性小于对照组.结论双药化疗方案GP治疗NSCLC的疗效不低于三药方案IVP,且毒副作用轻微,更易为晚期肺癌患者所接受.

  • 大鼠肝移植的麻醉

    作者:余斌;秦磊;钱海鑫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大鼠肝移植中的合适剂量.方法对100只雄性Wister大鼠行40例肝移植,观察供受体麻醉过程、药物剂量和效果. 结果供体手术氯胺酮麻醉的剂量以100~125 mg/kg合适,受体手术氯胺酮麻醉的剂量以75~100 mg/kg合适.结论在大鼠肝移植的手术中,氯胺酮是一种理想的麻醉药品.

    关键词: 大鼠 位肝移植 胺酮
  • 用于临床标本的无细胞非同源末端连接检测体系的建立

    作者:傅琤琤;王之敏;岑建农;胡绍燕;何军;邱桥成;陈子兴

    目的建立一个用于临床标本的体外非同源末端连接的检测体系.方法从白血病细胞株和正常骨髓及外周血细胞中提取的核蛋白在体外与线性质粒pUC18 DNA一起作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和SYBR greenⅠ染色观察其连接能力.结果白血病细胞株NB4、U937、K562、SHI-1、Jurkat的连接能力为10.6%~32.9%,正常骨髓或外周血细胞的连接能力为5.2%~20.0%.结论无细胞的非同源末端连接检测体系的建立是研究人类白血病细胞DNA修复机制的实验基础.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3 08 09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