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Suzhou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소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苏州大学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0399
  • 国内刊号: 32-167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8-81
  • 曾用名: 苏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6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黄瑞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

    作者:方军初;陈明;孙惠芬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超声造影剂灌注时间-强度曲线特点.方法 23例前列腺增生和17例前列腺癌患者经静脉团注SonoVue混悬液2.4ml,选择内、外腺灌注强的部位(高灌区)测定时间-强度曲线.结果 前列腺高灌区时间-强度曲线形态显示前列腺增生外腺呈低强度逐渐减弱,内腺呈中等强度快速排出,前列腺癌外腺和内腺均呈中高强度缓慢排出.前列腺癌高灌区造影剂曲线的上升斜率、90s和150s的平均强度及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大于前列腺增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结论 前列腺内腺和外腺高灌区造影定量分析有助于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 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仲宁;沈振亚;郑世营;余云生;叶文学;焦鹏;黄浩岳

    目的 研究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44v6在5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肺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肺癌分期、类型、淋巴结转移及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与临床病理分期(PTNM分期)成显著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术后5年生存率成负相关.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CD44v6高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检测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潜能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 脂代谢紊乱在2型糖尿病肾病及其他慢性肾病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丽叶;董吉祥

    目的 探讨脂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将4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UAlb)、微量白蛋白尿(M-UAlb)以及大量白蛋白尿(L-UAlb)3个亚组,将33例非糖尿病原因所致的其他慢性肾病患者根据24h尿蛋白定量分为轻度蛋白尿和中度蛋白尿两个亚组,分别测定空腹时的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L-UAlb组TC、LDL-C高于N-UAlb组和M-UAlb组,M-UAlb组TG、TC、LDL-C高于慢性肾病轻度蛋白尿组,L-UAlb组TC、LDL-C高于慢性肾病中度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脂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 Livin在胰腺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杜媛;冯一中;李峰

    目的 探讨凋亡蛋白抑制因子Livi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8例胰腺癌组织和11例非肿瘤性胰腺组织中Livin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88例胰腺癌组织中L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76.1%(67/88),而11例对照组胰腺组织中Livin的表达均为阴性(0/11),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Livin的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Livin表达显著高于非肿瘤性胰腺组织,提示其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缺糖基转铁蛋白检测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燕;杨蓓英;杨顺

    目的 检测缺糖基转铁蛋白(CDT)在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并评价其在诊断ALD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乳胶颗粒增强的免疫散射比浊法、双波长速率法、血常规分析分别检测ALD患者、非ALD的其他肝病(NAL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CDT、AST、ALT、GGT水平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结果 NALD组GGT、ALT、AST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组%CDT、GGT、ALT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组MCV、血浆AST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D组与NALD组比较,%CDT显著增加,GGT、ALT、AST浓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C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可作为诊断酒精性肝病较为理想的检测指标.

  • 1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与实验室指标分析

    作者:杨茹;陈志伟;曾克勤

    目的 研究M2亚型抗线粒体抗体(AMA-M2)、核包膜蛋白(GP210)及核多点抗体(SP100)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0例PBC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免疫学指标、自身抗体及伴发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结果 10例PBC患者中,7例AMA-M2阳性,4例GP210阳性,1例SP100阳性,3例AMA-M2阴性的患者分别检测到了SP100、GP210抗体.结论 SP100、GP210与传统AMA-M2同时检测可增加对PBC诊断的特异性并提高PBC的检出率.

  • 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杨轩璇;蒋敬庭;石亮荣;邓海峰;陆明洋;李敏;徐斌;季枚;张红宇;吴昌平

    目的 评价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患者分成A组(自体CIK细胞联合TP方案化疗29例)与B组(单用TP方案化疗30例).对两组的生活质量、免疫学反应、缓解率(RR)、疾病进展时间(TTP)与生存期进行观察比较.CIK细胞由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结果 CIK细胞的数量与杀伤活性均在培养第14~21天达到高峰.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免疫力与生活质量、疾病控制率(DCR)显著提高,中位生存时间(MST)明显延长,TTP与总生存期(OS)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CIK细胞回输安全、副作用小.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延长生存期.

  • 神经生长因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永胜;冯一中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及其与嗜神经性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GF在43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嗜神经性的关系及其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NGF在ACC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在嗜神经现象组与无嗜神经现象组间的阳性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GF在ACC中的表达强度与ACC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嗜神经性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该肿瘤预后判断的指标.

  •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vWF、TM和血清FN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强;卢国元;张海涛;张淑华;沈艳萍

    目的 测定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2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40例消化性溃疡和40名正常人vWF、TM和FN的含量.结果 肠癌组、胃癌组和肝癌组血浆vWF及TM明显高于消化性溃疡组和正常组,而血清FN则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述指标在消化性溃疡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区别.肿瘤合并感染组和已转移组FN下降,其余指标升高,手术后vWF和TM下降,FN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内皮细胞损害,且影响消化道肿瘤的转移和预后.

  • 来氟米特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作者:王鸣军;陈志伟;沈月平;顾美华;邓迎苏;强红伟;武剑;曾克勤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服用来氟米特和柳氮磺吡啶,并治疗1年,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记录患者症状、体征、AS活动指数(BASDAI)、AS功能指数(BASFI)等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腰背痛、晨僵时间均改善,疼痛关节数、BASDAI、BASFI、红细胞沉降(ESR)、C-反应蛋白(CRP)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氟米特组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柳氮磺毗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柳氮磺吡啶相当,但副作用少.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CD23的表达

    作者:朱梅俪;冯萍;朱雪明

    目的 研究CD23/sCD23、CD19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CD23、CD19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CRF患者25例及健康体检者20人,分别抽取非抗凝、肝素抗凝静脉血各2ml,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外周血CD23+、CD19+及CD23+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用ELISA法检测sCD23水平.结果 CRF组外周血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4.19±0.93)%]及CD23+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3.21±1.3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5.33±1.74)%,(4.79±2.1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CD23水平CRF组[(173.2±60.3)U/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0.1±7.6)U/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23是引起CRF患者免疫紊乱的重要因素.

  • p73、p63及p53基因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相关性分析

    作者:周慧;肖根生;吴文璎;凌红阳;冯一中

    目的 探讨p73、p63和p53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为喉鳞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基因治疗的探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73、p63、p53蛋白在50例喉鳞状细胞癌、10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喉黏膜中的表达,分析3种基因蛋白与喉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p73表达与局部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P<0.01).p73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相对较低(P<0.05).(2)p63表达与临床分期成负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特征及生存率无关(P>0.05).(3)p53表达与各临床特征均无关,p53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 (1)喉鳞状细胞癌中的p73过表达可能与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73阳性表达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2)p63过表达的肿瘤恶性度可能相对较低,p63的表达与患者预后无直接联系.(3)p53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4)提示p53家族可能和喉鳞状细胞癌形成的早期阶段有关.

  • 相关临床特征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初筛价值

    作者:张秀琴;朱晔涵

    目的 探讨一些相关临床特征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初筛价值.方法 将42例临床怀疑SAS患者突出的临床特征(打鼾、高血压、血红蛋白升高和记忆力下降)进行联合分析,并与SAS的诊断金标准--多导睡眠图进行比较.结果 上述4项临床特征的联合分析对SAS的诊断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相关临床特征的联合分析可用于SAS的筛选诊断.

  • 三维大血管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谢道海;郭亮;郭茂凤;傅引弟;陈剑华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 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14例患者进行3D CE MRA检查.3D CE MRA主要参数为重复时间5ms,回波时间1.5ms,翻转角50°.增强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萄甲胺(Gd-DTPA),剂量0.3mmol/kg,平均30ml.每次扫描时间为15s左右,不间断重复采集3次.原始图像先进行减影处理,再进行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增强扫描前先行横断位FSE序列T1WI、T2WI.CE MRA扫描后行横断位FSE T1WI.可疑撕裂口处行Cine序列.重点观察主动脉及其分支显示情况,以及主动脉有无动脉瘤、夹层、扩张或缩窄以及病变是否累及其分支.结果 114例的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均显示清晰,且均达到诊断要求.其中包括主动脉病变83例(动脉瘤32例,夹层动脉瘤37例,主动脉其他病变14例),肝癌9例(门静脉癌栓3例),布加综合征1例(肝段下腔静脉狭窄),胸腹腔肿瘤4例(可见局部血管受压),肾癌2例(肾动脉增粗),正常15例.结论 3D CE MRA是一种对评价主动脉病变的有效微创伤技术.

  • caveolin-1在肾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坚;徐仁方;李建勇

    目的 通过检测肾癌和癌旁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水平,评价caveolin-1与肾癌的关系.方法 术中采集组织样本16例,其中肾癌组织8例,相应的癌旁肾组织8例,然后提取m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所有样本中caveolin-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8例肾癌样本中有4例caveolin-1表达阳性,相应的8例癌旁组织均为阴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eolin-1在肾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不同,推测caveolin-1和肾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 122例IgA肾病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评估

    作者:施晓松;石永兵;沈华英;宋锴

    目的 探讨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ysC)对评估IgA肾病患者肾脏病理变化的价值.方法 对122例IgA肾病患者应用免疫散射法检测血清CysC,同时测定血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根据肾穿刺病理检查结果使用Hass分类系统衡量肾小球指数和肾间质病变程度,判定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IgA肾病患者在肾脏病理类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Cys C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水平也随病理类型严重程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不随之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血清Cys C与肾脏病理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反映IgA肾病的病理变化严重程度,可望用于临床监测.

  • 大鼠肝脏缝隙连接蛋白/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在急性肝功能衰竭不同阶段的表达

    作者:肖樟生;黄长文;罗地来;傅华群

    目的 研究缝隙连接蛋白/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CX/GJIC)在急性肝功能衰竭(AHF)大鼠肝脏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0只为对照组,选择造模后成活的同种大鼠30只为模型组,分别在造模后1、3、7、10、14d 5个时间点开腹,采取肝组织行免疫组化、切开标记荧光染料传输(IL/DT)和RT-PCR检查.结果 (1)模型组肝组织Cx32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并随时间延长呈进行性增加的趋势.(2)模型组的荧光染料传输能力比对照组显著减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此后虽逐渐恢复,但第14天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仍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模型组Cx32 mRNA转录在前3d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肝细胞间的CX/GJIC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早期呈现下调现象,此后逐步恢复.

  • 实验性癫痫发作后早期血清NSE、S-100β、MBP的变化

    作者:顾琴;汤继宏;王浙东;胡斯明;李岩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在癫痫(EP)大鼠痫性发作后各时间点血液中的动态变化,以寻求测定这些生化指标在癫痫诊治中的作用及临床前景.方法 海人酸(KA)局部注射雄性大鼠海马部位建立癫痫动物模型,在痫性发作后3、6、12、24、48、72h抽取血液,测定血清中NSE、S-100β、MBP含量的变化.结果 血清中NSE、S-100β含量在癫痫发作后均逐渐增加,并皆在24h达高峰;MBP在痫样发作后72h达到高.结论 检测血清NSE、S-100β、MBP可为临床癫痫诊治过程中客观评价神经元损伤、神经胶质细胞、神经髓鞘结构损伤程度和预后提供诊断依据.

  •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外源Rac1表达介导的细胞侵袭胶原屏障的影响

    作者:诸葛宇征;唐建武;孙雷

    目的 体外研究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剂对外源Rac1基因表达介导的HT1080纤维肉瘤细胞侵袭胶原屏障的影响.方法 分别转染显性负调控突变体Rac1V12N17(HN)、持续活化型Rac1V12(HV)或空载体(HW)于纤维肉瘤HT1080细胞,G418筛选.蛋白印迹分析检测外源性Rac1基因表达,并在含胶原蛋白凝胶的3D基质中培养,用得克萨斯红结合的鬼笔环肽染色显示细胞肌动蛋白骨架构型.在含胶原蛋白凝胶覆盖滤膜的Transwell小室进行细胞侵袭胶原屏障实验,并观察MMPs抑制剂和抑肽酶对上述细胞侵袭实验的影响.结果 HV细胞伸出明显的突起,HN细胞形态紧凑,HV细胞侵袭胶原屏障的能力大于HW细胞,而后者又强于HN细胞,这种差别在应用广谱MMPs抑制剂后消失,而抑肽酶则无影响.结论 外源活化型Rac1基因在纤维肉瘤HT1080细胞内稳定表达可诱发肌动蛋白纤维聚集,并可增加HT1080纤维肉瘤细胞侵袭胶原屏障的能力,但这种细胞侵袭胶原蛋白能力的增强可被MMPs抑制剂阻断.

  • 兔VX2软组织肿瘤MR肌纤维束成像研究

    作者:李勇刚;王仁法;郭亮;谢道海;胡春洪;郭茂凤;褚伟;陈剑华;邢建明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及MR肌纤维束成像用于诊断骨骼肌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近段接种VX2肿瘤组织悬液制成肿瘤模型,行MRI常规扫描和DTI成像.重建肌纤维束成像,分析肿瘤不同区域及正常肌肉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及体积比各向异性值(VrA),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对照.结果 所有兔后肢肌肉VX2肿瘤模型均成功建立,肿瘤中心实质区与坏死区、肿瘤周边区、邻近及对侧正常肌肉的FA值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实质区与坏死区、邻近及对侧正常肌肉的VrA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瘤周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邻近正常肌肉与对侧正常肌肉各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肌纤维束成像显示肿瘤对邻近肌肉的破坏及浸润表现为肌纤维束完整性中断、不规则.结论 DTI及MR肌纤维束成像能用于评价骨骼肌肿瘤的内部结构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望应用于肌肉结构、功能及病变的研究.

  • 铁皮枫斗颗粒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静平;张国庆

    目的 观察铁皮枫斗颗粒(DCWD)对小鼠急性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BALB/c小鼠按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DCWD高、低剂量组,采用直线加速器6MV X射线4.0Gy全身单次均匀照射,给药采用照前连续灌胃,照后继续给药至小鼠活杀,观察小鼠骨髓DNA含量、外周血CD4+/CD8+比值、脾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及脾淋巴细胞生成IL-2等指标.结果 DCWD能有效提高骨髓DNA含量及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使受照小鼠淋巴细胞生成IL-2增加,通过调节CD4+、CD8+细胞亚型来保护T淋巴细胞.结论 DCWD对小鼠急性放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保护免疫及造血功能有关.

  • 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p27kip1及其相关分子Skp2表达的影响

    作者:秦军;钱海鑫;王酉;沈爱国;陈莉;陆牡丹;樊勇;邱晓霞

    目的 通过检测三氧化二砷(As2O3)对肝癌SMMC-772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DKI)p27kip1及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影响,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用2μmol/L As2O3处理72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27kip1、Skp2及CDK2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s2O3使SMMC-7721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经As2O3作用的人肝癌细胞p27kip1基因编码蛋白表达增加,而p27kip1相关分子Skp2及CDK2的表达减少.结论 As2O3可干扰细胞周期的进程,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与上调p27kip1蛋白及下调Skp2、CDK2有关.

  • 兔颅脑低剂量CT扫描的图像质量评价及辐射防护意义

    作者:张树清;龚沈初;王天乐;沈云霞;崔磊

    目的 研究兔颅脑扫描中降低管电流及改变螺距与图像质量的关系,探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及其辐射防护价值.方法 将15只新西兰兔分别按以下6组条件行颅脑CT检查:200mAs、螺距1.0组;200mAs、螺距1.5组;110mAs、螺距1.0组;110mAs、螺距1.5组;70mAs、螺距1.0组;70mAs、螺距1.5组.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以双盲的方法使用4分制评分,对6组图像中头部6个部位的解剖结构的清晰度进行质量评分,比较各组间图像质量及CT剂量加权指数(weighted CT dose index, CTDIw)的差异性.结果 所有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两名阅读者对6组图像中6个解剖部位的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每个解剖部位的评分中,6组图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70mAs、螺距1.5组较200mAs、螺距1.0组的CTDIw降低约76.7%.结论 应用70mAs低剂量颅脑CT扫描是可行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要求,而辐射剂量大幅下降.

  • 中药复方TAP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耐量及血清SOD、MDA、IL-6、TNF-α的影响

    作者:孙志云;杨玮丽;顾振纶;周文轩;郭次仪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TAP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糖耐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IR组,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IR组予链脲佐菌素+高脂饲料,45d后测定糖耐量.选取IR组中糖耐量异常者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Met)组,TAP112、225、450mg/kg3个剂量组.给药60d后,检测糖耐量及血清SOD、MDA、IL-6、TNF-α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TAP112mg/kg组在0、60min 2个时间点和TAP225、450mg/kg组在0、30、60、120min 4个时间点血糖明显降低,TAP450mg/kg组SOD值明显升高,TAP225、450mg/kg组MDA和IL-6值明显降低,TAP112、450mg/kg组TNF-α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AP可显著改善IR状态,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三氧化二砷对大鼠生精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陈伟;陆祥;舒小林;李季蓉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对成年大鼠生精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0.375、0.75、1.5mg/kg 3个染毒组和对照组,采取灌胃法连续给药16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睾丸脏器系数、精子头计数,并计算每日精子生成量(DSP).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生精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活性.结果 (1)中剂量组(0.75mg/kg)和高剂量组(1.5mg/kg)睾丸精子头计数和DS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2)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大鼠生精细胞TERT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3)生精细胞TERT活性与每日精子生成量成正相关(r=0.521,P<0.01).结论 一定剂量的As2O3可通过抑制生精细胞TERT的活性而导致精子生成量减少,产生生殖毒性.

  • 还原型谷胱甘肽合用粉防己碱对帕金森病大鼠脑线粒体酶复合体I及活性氧的影响

    作者:曹园园;包仕尧;赵合庆;陆建明;周厚广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合用粉防己碱(Tet)对帕金森病(PD)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成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GSH组、GSH+Tet组、左旋多巴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50d后测定鼠脑黑质线粒体酶复合体I活性及纹状体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GSH+Tet对PD大鼠黑质线粒体酶复合体I有保护作用,GSH+Tet能明显降低PD大鼠纹状体活性氧(ROS)水平.结论 GSH+Tet能减轻PD大鼠黑质及纹状体氧化应激损伤,并对线粒体呼吸链有一定保护作用.

  • NF-κB圈套性寡核苷酸诱导骨髓DC疫苗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志泓;朱兴国;徐三荣;李德春

    目的 体外诱导、培养大鼠(Lewis大鼠)骨髓来源改良树突状细胞(DC),为进一步研究核苷酸圈套技术抗移植排斥反应作准备.方法 Lewis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经重组大鼠细胞因子GM-CSF、IL-4诱导成DC;核因子-κB(NF-κB)圈套寡核苷酸(NF-κB decoy ODN)用于阻止DC的成熟,降低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制备改良的DC;LPS用于刺激DC的成熟.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等的表达情况,分析DC的细胞特性.结果 体外GM-CSF和IL-4诱导的大鼠骨髓来源DC纯度高、数量丰富.NF-κB decoy ODN能明显降低DC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等)的表达,表现为非成熟状态;经LPS刺激仍能保持非成熟状态.结论 经NF-κB decoy ODN处理的大鼠骨髓来源DC,其状态稳定,低表达表面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DC疫苗.

  •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强化组织工程法诱导裸鼠异位软骨形成

    作者:张爱国;董启榕;杨吉成;李明忠;盛伟华

    目的 探讨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基因转染诱导后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MSCs)与再生丝素膜复合后在裸鼠体内形成组织工程软骨的能力.方法 分离培养hMSCs,体外诱导成软骨样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细胞表型;脂质体介导hIGF-1转染诱导后的hMSCs, RT-PCR、酶免疫测定法和免疫组化检测hIGF-1及Ⅱ型胶原的表达;转染后的hMSCs与再生丝素膜复合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复合物植入裸鼠皮下,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新生软骨的结构和表型.结果 分离培养出纯化的hMSCs符合间充质干细胞表型,具有快速增殖及经诱导后向软骨分化的能力,诱导后的细胞表达Ⅱ型胶原;转染诱导后的hMSCs能稳定分泌具活性的hIGF-1蛋白,并表达软骨细胞表型;转染后的hMSCs与再生丝素膜复合培养显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新生组织具典型的软骨组织陷窝,并表达Ⅱ型胶原.结论 经hIGF-1基因诱导后的hMSCs与再生丝素膜在体内能构建出软骨样组织.

  • 熊果酸诱导肺腺癌SPC-A-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作者:王静;王尉平;顾振纶;梁中琴;周文轩;郭次仪

    目的 研究熊果酸(UA)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UA对SPC-A-1细胞增殖的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RT-PCR探讨UA对SPC-A-1细胞GDF15和p2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UA抑制SPC-A-1细胞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透射电镜观察UA作用的SPC-A-1细胞,出现胞质大量空泡变性、细胞核凝集等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到凋亡峰.30、40、50μmol/L的UA作用SPC-A-1细胞48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1.83%、18.6%、22.6%,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且呈浓度依赖性.RT-PCR证实UA能使SPC-A-1细胞GDF15、p21基因表达上调.结论 UA对SPC-A-1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DF15和p21基因表达相关.

  • 内镜鼻窦手术75例疗效观察

    作者:金建平;常涛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7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及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75例中,治愈52例(69.3%),好转17例(22.7%),无效6例(8.0%),总有效率为92.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手术对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令人满意.术前了解患者鼻腔解剖结构、术中病灶清除程度、术后定期随访处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赵海生;徐耀增;耿德春;独行业;杨月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在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LCP治疗肱骨骨折26例(其中肱骨骨不连5例).术后3、6、9及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疗效评定采用Neer评分系统.结果 术后随访8~16个月,平均14.3个月.20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率76.9%,5例骨不连患者均获得随访.肩关节前屈120°~180°(平均162°),后伸18°~40°(平均36°),外展70°~110°(平均95°);肘关节前屈118°~130°(平均123°).Neer评分结果为优13例,良5例,中2例.随访患者优良率90%,患者主观满意度90%.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对骨膜损伤小,可获得坚强固定,患者术后活动早,功能恢复快.

  • 帆状胎盘66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任琼珍;钱志红;顾光宇

    目的 探讨帆状胎盘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单胎合并帆状胎盘产妇的一般资料,以同期分娩的100例正常单胎产妇作为对照,对一些产科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帆状胎盘的发生率为0.28%,其围生儿病死率为6.06%.帆状胎盘与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无应激试验异常、宫缩负荷试验异常等产科因素有关.结论 帆状胎盘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当多个相关产科因素同时出现时,应考虑帆状胎盘发生的可能.超声检查是帆状胎盘主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 香菇多糖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建强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9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香菇多糖加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对患者疗效、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明显改善;治疗组的Karnofsky评分上升率(53.2%)高于对照组(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 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序列成像技术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德宝;王之敏;蒋栋毅;陈寒春;沈李奎;曾从俊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血管压迫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成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5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表现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8例患者MRI显示症状侧存在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49例,桥小脑角肿瘤3例(均由手术证实).手术发现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54例.(2)根据手术结果,MRI诊断三叉神经痛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52/58)和90.9%(50/55).6例阴性患者术中5例发现责任血管压迫,阴性符合率为16.7%(1/6).结论 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出脑干段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3D-TOF成像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助于病因诊断、术前评估及指导术中对责任血管的来源及其走向的把握.

  • 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若夫;杨惠林;王根林;王东来;唐天驷

    目的 探讨应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疾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颈椎疾病患者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1个月.41例患者均获良好骨性融合,固定节段稳定;1例患者术后并发顽固性低钠血症,终死于呼吸衰竭,2例术后死于其他部位的转移癌.结论 对于颈椎创伤及手术所导致的颈椎严重不稳,应用椎弓根内固定进行重建,可达到坚强的固定,有利于植骨融合及术后生理曲度的维持,是一种有效的重建颈椎稳定的方法.

  • 控制血糖对多发伤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IL-6、IL-10的影响

    作者:王玉兰;詹英;陈军;杨建平

    目的 研究控制血糖对多发伤合并严重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估(APACHE Ⅱ评分系统)和Glasgow昏迷评分(GCS)的影响.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于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促炎因子于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同时评估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和GCS.结果 胰岛素强化治疗显著降低血清中IL-6浓度和增加IL-10浓度,还明显降低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和提高G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降低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还能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并使病情有所好转.

  • 乳腺癌保乳治疗37临床分析

    作者:杨澜;秦锡虎;张磊;王旭芬;武正炎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37例行保乳手术综合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结果 37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无局部复发,美容效果好.结论 规范化的切除、术后放疗是保障保乳治疗成功的要素.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有效,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T管内套引流管在肝外胆管损伤中的运用效果观察

    作者:荣国强;黄凯平;蒋建龙

    目的 探讨T管内套引流管技术在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中的运用及其效果.方法 对6例肝外胆管损伤患者行胆总管切开留置T管,修补处插入硅胶引流管作支撑,远端内套入T管中,经T管引出体外,3个月后行T管造影后一并拔除.结果 随访半年,所有病例均顺利恢复,未出现胆漏、腹膜炎等症.结论 T管内套引流管技术在处理某些肝外胆管损伤中有确切疗效,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相对较细的右肝管损伤.

  •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再次手术的探讨

    作者:朱政文;袁辉

    目的 探讨修正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62例鼻窦炎、鼻息肉复发患者在内镜下再次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鼻内镜下定期清理术腔、换药直至上皮化,总有效率93.5%.结论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再次或多次手术的成功关键在于充分的术前准备,认真细致的手术,术后定期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定期来院行鼻内镜下检查换药.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严重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早期疗效

    作者:李喜功;孙俊英;殷浩;朱若夫;汪强;唐祖林

    目的 探讨微刨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严重的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早期疗效及其应用指征.方法 应用LISS治疗严重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0例,术后随访观察早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7~1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7~16周),其中19例对线良好,1例在冠状面上有8°外翻成角;患者完全负重时问平均14周(11~18周);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00°~120°;所有患者无感染、断钉、钢板断裂、固定失效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按照HSS评分:优14例(70%),良5例(25%),中1例(5%).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可早期功能锻炼及早期进行性负重等优点,早期效果满意,是治疗严重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前脑无裂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探讨

    作者:梁萍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前脑无裂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例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胎儿前脑无裂畸形的超声声像图及引产后的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3例为无叶前脑无裂畸形,声像图表现为脑中线结构消失,单一侧脑室,两侧丘脑融合,小脑结构模糊不清.1例为半叶前脑无裂畸形,声像图表现为脑中线隐约可见,丘脑部分融合,透明隔腔消失.4例中,并发无鼻畸形2例,并发唇腭裂畸形2例.4例引产后均经尸检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无叶及半叶型前脑无裂畸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该病特有的颅脑声像图特征及大多伴有颜面部畸形的特点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杨卫富;印山河;朱华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40例腹腔镜外科急腹症探查及治疗的疗效.结果 39例经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35例免除剖腹手术,所有病例均恢复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急诊腹腔镜探查术不仅可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或腹部外伤作出准确诊断,且大部分患者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治疗,部分无需手术处理的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即使腹腔镜下不能完成的手术,也可指导拟订手术方案.

    关键词: 腹腔镜 急腹症 手术
  • 锁骨钩钢板与交叉克氏针张力带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志荣;杨惠林;孟斌;陈亮;包肇华

    目的 评估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随机分为AO锁骨钩钢板(CHP)治疗组(29例)与交叉克氏针张力带(TBF)治疗组(3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1)59例患者随访10~29个月,平均15.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肩锁关节再脱位发生.(2)CHP组无内固定松动与断裂发生,TBF组有5例发生克氏针旋转滑脱外露,钢丝松脱、断裂.(3)CHP与TBF组优良率分别为96.54%和73.33%,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P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可靠、不损伤关节面、可早期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是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理想的治疗方法.

  • 经肛门Ⅰ期拖出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42例

    作者:甄允方;孙庆林;顾志成;吴缤

    目的 探讨经肛门Ⅰ期拖出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42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常规括肛并随访1年以上.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90min(60~150min),术中切除结肠16~45cm,出血平均约50ml.术后1例发生小肠结肠炎,4例肛门糜烂.随访1年大便次数为每天1~3次,2例患儿有间断性便秘,无经常污粪.结论 经肛门Soave Ⅰ期拖出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创伤小.

    关键词: 巨结肠 先天性 肛门
  •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及活化指标分析

    作者:王爱清;耿美菊;朱明清;陈黎

    目的 探讨免疫紊乱在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PRC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及其活化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PRCA组外周血CD3+细胞、CD8+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CD4+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细胞活化标志抗原HLA-DR、CD25、CD69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96%的PRCA患者CD69表达率都高于正常均数.结论 PRCA患者外周血中总的T细胞及CD8+细胞均有显著增高,且T细胞活化程度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早期激活抗原CD69显著增高.

  • 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小伟;熊佩华;张玲;陈爱平;府剑英;费梅

    目的 观察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脂微球前列腺素E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肌酐、血尿酸、24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血压等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均有明显变化,但治疗组作用尤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h尿蛋白定量治疗组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则不明显(P>0.05);血红蛋白、平均动脉压两组治疗前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脂微球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C肽、血糖水平在脑血管病急性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邹蓉;赵合庆

    目的 探讨C肽及血糖水平在脑血管疾病急性期的变化.方法 选取非糖尿病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98例,其中脑出血32例(大量脑出血16例,小量脑出血16例),前循环脑梗死55例,后循环脑梗死11例,对照组29例,于发病后72h内及发病1个月后抽取晨空腹静脉血送检.结果 脑血管病急性期各组C肽及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脑出血尤其是大量脑出血比脑梗死升高更为明显,后循环脑梗死比前循环脑梗死升高更为明显.结论 脑血管病急性期C肽及血糖水平的升高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有关,与病变部位、性质及严重程度相关.

  • 局部麻醉侧卧位小切口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中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强;王靖;张希峰;黄开;严建峰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侧卧位小切口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中期疗效.方法 分析32例行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5~44个月,平均(32.2±11.8)个月.按Nakai分级评定临床疗效,影像学评估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稳定度.结果 术后中期随访发现,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明显下降,但无腰椎不稳现象,临床疗效优良率达93.75%.结论 局部麻醉侧卧位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疗效满意,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 对X线检查预测保守治疗后桡骨远端骨折稳定性的评价

    作者:于绍斌;王亚斌;董启榕

    目的 定量评价X线检查在预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经保守治疗后早期及晚期稳定性的价值.方法 57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骨折有移位40例,无移位17例.对骨折有移位患者行标准闭合整复肘下石膏固定,对骨折无移位患者仅行肘下石膏固定,并记录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及复位后早期、晚期的X线检查结果.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X线检查结果.结果 整复后掌倾角、桡骨短缩、尺偏角较整复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再移位13例(21.1%),桡骨短缩程度和掌倾角大小与复位后早期再移位相关(P<0.05);晚期再移位23例(40.3%),桡骨短缩程度、掌倾角、桡骨尺偏角大小及高龄与复位后晚期再移位相关(P<0.05).17例无移位患者中,早期再移位4例,晚期再移位2例.结论 X线检查对预测保守治疗后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早期及晚期稳定性有重要意义;保守治疗后应定期随访,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

  • 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

    作者:赖震;孙俊英;汪强;殷浩;马良波;唐祖林

    目的 探讨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术后随访对植骨融合、截瘫恢复和后凸畸形矫正情况分别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0个月~2.5年(平均18个月)的随访,16例腰痛症状均减轻,植骨区获得骨性融合;12例合并截瘫患者中,症状改善11例;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31.3°,矫正角度平均仅丢失2.9°,植骨骨性融合平均时间为4.5个月,未出现植骨块脱出、吸收,无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无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手术并发症.结论 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能达到彻底清除病灶、稳定脊柱及使神经减压、校正后凸畸形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心脏直视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8例的处理

    作者:丁琦;沈振亚

    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处理方法.方法 对符合LCOS的18例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硝普钠或硝酸甘油.监测体温、尿量、心电、持续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部分患者监测心脏指数、肺毛细血管楔压.如药物不能改善循环功能,尽早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保护肺、脑、肾功能,补充血容量,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结果 成功救治12例(66.7%).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为多巴胺(8.46±2.48)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6.20±3.56)μg·kg<-1·min-1,肾上腺素(0.26±0.14)μg·kg-1·min-1,硝普钠或硝酸甘油(0.62±0.32)μg·kg-1·min-1).9例患者使用了米力农,用量为(0.48±0.16)μg·kg-1·min-1,其中5例接受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辅助时间为(6.8±2.0)d.死亡6例(33.3%),死于严重的心源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各3例.结论 充分、及时、恰当地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维持适宜的心脏前、后负荷等处理方法可纠正LCOS.早期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可纠正药物不能改善的LCOS.

  • 肝外伤67例诊治分析

    作者:吕荣林;李恒建

    目的 探讨肝外伤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不同类型肝外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治愈64例,死亡3例.并发再出血3例,胆漏5例,肝脓肿3例,腹腔内腔肿1例,切口裂开2例,应激性溃疡出血6例.结论 B超、CT检查在肝外伤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腹腔穿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合理选择救治方法是提高肝外伤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肝外伤 诊断 治疗
  • 中耳腔注射给药与鼓膜穿刺抽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邬晓帆

    目的 比较中耳腔注射给药与鼓膜穿刺抽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方法 用中耳腔注射确炎舒松5mg(0.5ml)+氧氟沙星滴耳液1.5mg(0.5ml)治疗(SOM)380耳,用鼓膜穿刺抽液治疗240耳,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 注射组一次治愈348耳,未愈32耳;抽液组治愈202耳,未愈38耳,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1.6%和84.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耳腔注射醋酸确炎舒松加氧氟沙星滴耳液是治疗SOM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朱勤贤;张国庆;顾伯林;周湘明

    目的 探讨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5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康复评定,包括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结果 对照组死亡2例,康复组死亡1例.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整体功能评定较治疗组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整体功能.

  •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陆融;胡甸萍

    目的 观察严重虹膜和晶状体损伤后Ⅰ期和Ⅱ期植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的疗效.方法 对10例严重虹膜和晶状体损伤(脱位、缺如等)的患者,手术治疗创伤后Ⅰ期(3例)和Ⅱ期(7例)睫状沟位植入或缝线悬吊固定植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于术后1、7d和1、3个月观察术眼视力、切口、前房、人工晶状体位置、眼底及眼压等情况.结果 除1例(Ⅰ期植入)因术后前房出血和高眼压于术后10d原切口取出人工晶状体外,其余9例患眼视力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佳裸眼视力达0.5,佳矫正视力为0.6,患者无畏光、眩目等视物不适症状.Ⅰ期植入的患眼术后葡萄膜炎反应较Ⅱ期植入的患眼严重,且消退较慢.结论 掌握适应证后,Ⅱ期植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适用于严重虹膜和晶状体损伤患眼的手术治疗.

  • 复合培养人工皮移植12例疗效观察

    作者:赵小瑜;陆兴安;沈国良;孙峰

    目的 在体外培养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并与人工真皮复合培养,用以修复患者皮肤缺损创面.方法 从12例皮肤缺损患者体表切取皮肤标本,分离成单个表皮细胞和小块真皮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增殖,将收获的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与人工真皮复合培养,形成人工皮,移植于患者皮肤缺损创面.结果 复合培养人工皮能存活,形成皮肤替代物,皮肤缺损创面得以修复.结论 复合培养人工皮能在新鲜创面上存活,形成皮肤替代物,性质比单纯培养表皮细胞膜片移植效果好,比自体皮片扩增速度快.

  • 三维薄层磁共振涎管造影佳回波时间的选择

    作者:徐亮;徐孝秋;沈钧康;张红丽;王灌忠;龚建平;钱铭辉

    目的 探讨三维薄层磁共振涎管造影的佳回波时间(TE).方法 10名无涎腺病变志愿者,采用SENSE-FLEX-M线圈和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固定重复时间(TR)及其他扫描参数,依次应用不同的TE进行扫描,计算涎管和背景组织间的对比噪声比(CNR),比较不同TE下的CNR有无差异.结果 不同TE所获得的CNR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腮腺管的显示上,TE 500ms组的CNR低于其他各组,800ms组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颌下腺管的显示上,TE 800ms组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三维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涎管造影时,应用800ms TE能获得涎管与背景间高的CNR,从而更好地显示涎腺总导管及其分支.

  • 一种改进的从细菌人工染色体中亚克隆DNA片段的方法

    作者:蔡东晖;石建军;叶荣;陈学进

    目的 运用基于PCR的重叠区延伸法构建缺口修复载体,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从细菌人工染色体(BACs)中亚克隆DNA片段.方法 用基于PCR的重叠区延伸法将线性化质粒骨架分子、较长的上游和下游同源臂(200~500bp)串联起来构建成缺口修复载体.将此载体电击转入含有BAC的EL350菌中,经热激诱导Red重组酶瞬时表达,使缺口修复载体与BAC发生同源重组.结果 重叠区延伸法构建的两个缺口修复载体分别成功地从BAC中亚克隆得到目的DNA片断.结论 该方法省去了酶切、连接、转化等繁琐的克隆步骤,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提高了实验效率,为基因组BAC测序过程中的缺口封闭及复杂的打靶载体构建提供了较为便捷的方法.

  • 帕金森病大鼠尾静脉注射和脑内两点直接注射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BMSCs后活体MRI示踪观察

    作者:王美芹;沈钧康;王诚;包仕尧

    目的 选择有效的帕金森病(PD)大鼠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移植后MRI活体示踪研究方法.方法 分离、获取、纯化大鼠BMSCs,制作PD模型,SPIO标记BMSCs,用尾静脉注射和脑内两点直接注射将SPIO标记的BMSC移植到PD大鼠体内,MRI活体观察脑内SPIO标记的BMSCs情况,行组织病理分析.结果 PD大鼠脑内两点直接注射SPIO标记BMSCs后MRI TSE-TIWI、TSE-T2WI、FFE-T2WI序列均显示移植区低信号区,相应区的脑组织铁染色也可见SPIO标记的BMSCs;尾静脉注射法脑内均未见低信号灶,病理观察仅有1只鼠脑内见散在几个SPIO标记的BMSCs.结论 两种方法注射SPIO标记的BMSCs移植PD大鼠脑活体MRI示踪观察,脑内两点直接注射法优于尾静脉注射法.

  • 线栓法大鼠脑梗死模型不同表观弥散系数值测量方法的比较

    作者:孙海涛;张彩元;沈钧康;余峰;赵合庆

    目的 通过对大鼠脑梗死模型不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量方法的比较,选取较为合理、有效的测量方法.方法 20例线栓法制备的大鼠脑梗死模型,采用b为0、1000s/mm2,行MR DWI扫描,分别在梗死区选取相同面积的单个感兴趣区(ROI)、多个ROI,测量其信号强度(SI)和计算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个ROI测得的ADC均值较多个ROI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线栓法大鼠脑梗死模型,多个ROI测得的ADC值较单个ROI测得的ADC值能更好地反映缺血再灌注状态.

  • 脂质体介导TGF-β1 shRNA转染的方法

    作者:王守立;姚辉华;董亮;邓敏;顾永平;孙茂民

    目的 探讨脂质体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CF-β1)短发夹RNA(shRNA)在人肿瘤细胞株的转入效率,为研究TGF-β1信号转导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方法依据.方法 化学合成TGF-β1小干扰RNA(siRNA),与脂质体转染介质混合制备转染复合物(Lip-shRNA),处理细胞24h后用流式细胞术(FCM)及人工计数法测定RD细胞的转入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寡核苷酸转入4h后,shRNA主要定位在细胞浆,8h后细胞核中有较多的shRNA;FCM测得转入细胞转入率与Lip-shRNA复合物呈剂量依赖关系,人工测得shRNA的转入率与转入复合物在低剂量呈剂量依赖关系,但在高剂量时增高不明显.转人6d后各组细胞TGF-β1蛋白表达量较转入3d时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TGF-β1shRNA在常见肿瘤细胞株中的转入效率与寡核苷酸的稳定性、Lip-shRNA复合物剂量、转入时间密切相关,该转染技术可以作为RNA干扰手段研究TGF-β1信号转导的病理学机制.

  • 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A1区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沈飞;董宁征;谢丽倩;范磊;赵益明;阮长耿

    目的 研制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A1区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体外表达人vWF A1区蛋白(rv, WF-A1),以rvWF-A1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HAT选择性培养,用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单抗鉴定.结果 构建了rvWF-A1表达载体pQE30-vWF-A1.rvWF-A1在大肠杆菌M15中稳定表达.通过融合、筛选获得两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命名为SZ-129和SZ-130.其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地与rvWF-A1和人血浆中vWF结合.结论 表达了rvWF-A1,并制备了具有潜在抗血栓作用的vWF-A1单克隆抗体SZ-129和SZ-130.

  • 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环境介质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调查

    作者:姜文华;万骏;刘犁;何超;唐华;涂彧

    目的 了解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天然放射性水平.方法 采集该区域不同水体、土壤、食品,采用BH1216型低本底α、β放射性测量仪,监测样品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结果 自来水、地表水、土壤总α水平分别是0.061Bq/L、0.104 Bq/L、1708 Bq/kg,总β分别是0.183 Bq/L、0.319 Bq/L、780 Bq/kg,韭菜、土豆、茭白、猪肉、鱼肉总α水平分别是1.83、2.36、1.84、3.40、3.76 Bq/kg,鱼骨头总α水平低于监测下限,总β水平分别是70.81、96.71、60.63、86.20、97.51、73.94 Bq/kg.结论 该地区饮用水及食品总放射性均未超过相应的控制水平,地表水及土壤总放射性在正常的天然本底水平.说明该地区未受到人工放射性的污染,人居环境是健康安全的.

  • 脐血管异常盘绕与产时急性胎儿窘迫的关系

    作者:张霞英;任琼珍;钱志红

    目的 了解脐血管异常盘绕与产时急性胎儿窘迫(简称胎窘)的关系.方法 收集411例阴道分娩新生儿的资料,进行脐血管盘绕指数计算,测定脐静脉充盈指数.结果 脐血管正常组374例,过低盘绕组18例,过度盘绕组19例.脐血管过低盘绕组、过度盘绕组的胎窘发生率分别为83.33%和21.05%,均显著高于正常盘绕组的胎窘发生率(4.27%),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1和<0.01).脐血管过低盘绕组和过度盘绕组的脐静脉充盈指数分别为(1.88±0.84)ml和(5.86±1.68)ml),均明显高于正常盘绕组的(4.68±1.1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1和0.05).结论 脐血管过低盘绕和过度盘绕与产时急性胎窘有关.

  •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过敏因素的关系

    作者:于艳艳;刘继贤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和过敏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116例CVA患儿、68名健康儿童选择常见的17种过敏原进行皮肤点刺实验.结果 一种以上过敏原阳性率,CVA组为80.17%,健康儿童组为35.29%,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中12种过敏原的阳性检出率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CVA与过敏因素关系密切;可用过敏原点刺方法作为病因辅助诊断,并有效避免过敏原的刺激.

  • 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作者:印梦筱;强亦忠;明志君;沈月平

    目的 调查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从而为合理开发社区卫生服务人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分析了苏州市40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970名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现状资料.结果 主要表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富余;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非常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57.20%,社区卫生服务站为80.05%;通过继续教育和学习,大专和本科的学历明显提高,但目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学历水平低、本科水平人员少;满意度普遍较低,其中对收入状况不满意,其次是中心(站)的总体发展状况和工作状况等.结论 坚持社区全科特色教育和服务,调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富余人员,提高社区从业人员满意度,明确社区卫生工作预防为主的功能和定位等,才能合理开发社区卫生服务人力.

  • 巨大右心室混合性血栓1例

    作者:刘晓强;梅举;朱德隆;崔建勇

    器质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有时可并发心内血栓,但多见于左心房.心室内血栓,尤其是右心室血栓极为罕见,现报道1例如下.

  • 急性睾丸扭转35例诊治分析

    作者:秦振乾

    急性睾丸扭转是青少年常见的阴囊急诊,需及时处理,否则会产生严重后果.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睾丸扭转患者35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睾丸扭转 诊断 治疗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秀英

    近年来,伴随着剖宫产率的居高不下,术后并发症也日趋增加,尤其是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增加,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治疗价值

    作者:包正峰;周月琴;周建新

    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脑卒中患者不仅需要专业医师的精心治疗及指导,更需要综合、协调的持久康复服务,这种服务只能立足于社区及家庭.我院通过开展社区康复,使患者在家中接受有效的康复治疗,效果较好.

  • 尿崩症合并肾积水4例报告

    作者:龙慧民;严春寅;侯建全;李刚

    尿崩症合并尿路扩张、肾积水较少见,而由于肾积水到泌尿科门诊就诊诊断为尿崩症者也很少见.1999年6月至2007年2月我院共收治了4例,现报告如下.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附5例报告)

    作者:许晓杰;戴晓鹏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起源于肝脏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十分少见.病理上由平滑肌细胞、厚壁血管及脂肪细胞组成,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现报告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旨在探讨其CT表现特点.

  • 达英-35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6例分析

    作者:程云霞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下简称无排卵型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因其阴道流血量多,流血时间长,易致患者贫血、乏力等身体不适,给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并对患者心理造成极大负担.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3 08 09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