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Suzhou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소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苏州大学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0399
  • 国内刊号: 32-167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8-81
  • 曾用名: 苏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6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黄瑞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螺旋CT仿真内镜对喉部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慧;奚日泉;滕金宝;肖根生;高亚枫;刑建明

    对30例喉癌患者、6例声带息肉患者、4例下咽癌患者及5例健康者行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检查,并与电子喉镜检查所见和手术所见对比.结果:螺旋CT仿真内镜能显示喉内正常结构;它对喉癌、声带息肉的病变位置、范围、大小的显示与电子喉镜及术中所见基本符合;对较大肿瘤,可结合足端入路观察到电子喉镜所不能及的肿瘤远端情况;它对下咽癌的显示不甚令人满意.认为CTVE对喉部的检查可以作为电子喉镜检查的补充,同时还应该结合轴位CT及多体位重建,以获得更令人满意的信息.

  •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3例

    作者:吕海涛;严文华;孙凌;袁志昌;黄洁;章美华;许菊珍;蒯华;贺永明

    对18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房间隔缺损(ASD)、1例室间隔缺损均经导管由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中即刻造影或心脏超声检查证实封堵完全,术后1 d、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结果:23例均封堵成功,24 h复查心脏彩超提示21例封堵完全,2例PDA残余分流,1周和1个月后复查分流均消失.1例PDA合并PS者,鉴于跨肺动脉瓣膜的压力阶差△P29mmHg,仅封堵PDA;1例外科修补术后残余分流的多发室间隔缺损,术中造影证实为上下位排列的2处、直径为2 mm和5 mm、较为接近的分流口,选择腰部直径为6 mm的偏心型Amplatzer VSD封堵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造影显示完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同时部分性阻断小的分流口,超声和造影显示另一分流口直径在1~2 mm以内,达到预期的效果.认为只需病例选择得当,经导管介入治疗PDA、ASD、VSD是适用于小儿的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治疗方法.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脉压及内皮素、Lp(a)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浦剑虹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及内皮素、Lp(a)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0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结果分成正常组与颈动脉斑块组,分别测定脉压及血浆内皮素和血清Lp(a)水平.结果颈动脉斑块组脉压值及内皮素、Lp(a)水平均较颈动脉正常组增高(P<0.05).结论脉压增大及内皮素、Lp(a)水平升高是致颈动脉壁硬化的危险因素,脉压增大、内皮素和Lp(a)水平升高是老年高血压血管重塑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重建对胰腺癌切除率的术前评估

    作者:孙冬林;杨春;邱建国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三维血管重建,了解肿瘤对胰腺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对肿瘤的可切除性进行前瞻性评估.方法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术前CT检查和三维血管重建,将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通过实时三维(RT3D)、表面遮盖法(SSD)和血管CT仿真内镜(CTVE)显示胰腺癌对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通过手术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有43例.术前综合评估不能切除的24例中手术均无法切除,手术前综合评估能切除的19例中,实际切除18例.准确度为95%.结论术前用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三维血管重建,可提供可靠的肿瘤和周围血管侵犯情况的影像学资料,对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后头-臼匹配度对髋臼软骨磨损的影响

    作者:王禹基;孙俊英;董天华

    目的研究年轻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金属帽假体行股骨头表面置换术(SRHA)后,头-臼匹配度对髋臼软骨磨损的影响.方法对该院自1999年1月以来行SRHA手术的10例13髋,以及与SRHA关节接触磨损特征相似的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UHA)因髋臼磨损疼痛改行全髋关节翻修术(RTHA)的14例14髋,分别采用Kwok 法和 LaBelle法测量头-臼匹配度和髋臼磨损度,对UHA者还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测髋臼软骨的磨损程度.结果 SRHA组头-臼匹配均良好.随访2~3年的4例4髋,无1例髋臼软骨磨损;而随访4~5年的6例9髋中,软骨磨损<1 mm者1例, 余无明显磨损.UHA组14例14髋,术后2~3年改行RTHA的6髋中,头-臼匹配不良者5髋(83%),髋臼软骨磨损达0.5~2 mm,大体和组织病理显示髋臼负重区软骨呈Ⅱ级中度磨损,病理评分平均为8.5分;在术后4~6年改行RTHA的8髋中,头-臼匹配不良者仅1髋(13%),测量显示髋臼软骨磨损>2 mm,大体和组织病理分别显示髋臼软骨呈Ⅲ级重度磨损,病理平均13分.结论头-臼匹配度与髋臼软骨磨损出现的时间密切相关,与软骨磨损的程度无关.使用直径1 mm递增的股骨头金属帽假体,可改善头-臼匹配度,延缓髋臼软骨磨损时间,进而改善疗效.

  • 小儿慢性咳嗽182例病因分析

    作者:徐惠良;郭晓理

    对182例慢性咳嗽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进行临床病因分析.结果:婴幼儿组(1~3岁)以反复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较高(50.1%,27/53),学龄前(5~7岁)及学龄期(~14岁)儿童哮喘、鼻后滴注综合征所占比例较高:哮喘两组分别为42%和40%,鼻后滴注综合征两组分别为25.3%和28%.支原体感染亦较多见;胃食管反流、支气管异物、结核、心因性因素也应引起重视.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患儿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差异,临床上综合详细分析病情相当重要.

    关键词: 慢性咳嗽 病因分析
  • 麻醉恢复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评估

    作者:魏兴;范瑛;陈红芳;谢红

    通过对该院1998年至2004年麻醉恢复室(PACU)9623例成年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PACU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显示: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4.9%,其中循环系统为6.6%,呼吸系统为4.3%.老年(年龄≥65岁)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23.7%)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0.4%,P<0.01).成人未发生并发症组在恢复室平均留置时间为67±27 min,发生并发症组平均留置时间为124±21 min,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异常在PACU内较常见,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并发症
  •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28例

    作者:王锋;张荣花;朱晓琴;王爱萍;董从松;戴真煜;解燕

    对28例产后出血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行股动脉穿刺髂内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或超选择插管,根据出血血管情况,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条或普通弹簧钢圈等进行栓塞,以达到止血目的.结果:2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全部栓塞成功,其中包括3例凝血功能不全患者,11例严重的软产道裂伤患者,术后2~20 d痊愈出院,随访1月~2年,大部分患者月经已正常来潮,无一例大出血现象,复查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结果表明:超选择动脉栓塞可用于治疗产后难治性大出血,特别是严重的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不全患者,该方法既安全有效,又无严重并发症.

  • 鞍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潘高争;郭亮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40例的MRI表现,其中垂体瘤23例,脑膜瘤7例,颅咽管瘤5例,胶质瘤2例,三叉神经瘤3例.全部经MRI平扫,其中32例进行了MRI增强扫描.结果:鞍区肿瘤以其种类不同有各自的好发部位、好发年龄;MRI图像上也有各自的形态特征、信号特点;各种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局部侵犯方向、范围也各有不同.结果表明:MRI的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能够显示鞍区各种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并能为该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必存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初步疗效观察

    作者:吴务权

    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必存注射液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觉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的GOS评分、病死和植物状态人数之比,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清醒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觉醒平均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P<0.05),GCS评分和3个月后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状态及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果表明:早期行必存注射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疗效,可能与必存具有清除自由基、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状态、减少缺血区脑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韩悦;吴德沛;张日;孙爱宁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出血状况,探讨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的相互关系.方法评价1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出血情况,监测患者化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出血者与非出血者的血小板减少程度,分析出血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分布间的规律.结果 1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47例(36.7%)有出血征象,低龄组出血发生较少(P<0.05),不同性别、病种间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出血第一天,14.9%的患者血小板数≤10×109/L,11~20×109/L占27.7%,>20×109/L占57.4%;化疗开始第2周起出血患者的低血小板数明显低于未出血组(第2、3周,P<0.01;第4周,P<0.05),而化疗前与化疗开始1周内两组患者间差异不明显(P>0.05);轻度出血患者各阶段血小板数的分布与中、重度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血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年龄的增长可导致出血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与出血明显相关,但血小板数极度降低引起的出血比例并不大,出血的严重程度也与血小板数的分布无关.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和尿中t-PA、PAI-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沈蕾;卢国元;谢燕;王兆钺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和尿t-PA及PAI-1浓度的变化,了解它们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正常白蛋白尿组(DM)1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N)20例.另取正常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3组的血浆和尿液t-PA及PAI-1浓度.结果尿液中t-PA浓度在正常白蛋白尿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尿液中t-PA浓度较血浆浓度更能反映中糖尿病的肾脏血管病变.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t-PA PAI-1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

    作者:边晓玲

    对77例确诊为SAP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认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同时严格掌握外科手术适应证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并发症的治愈率及降低SAP病死率的关键.

  •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刘建;张成安;唐正标;张建

    对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前路减压、复位、植骨、骨固定.结果:17例均完全复位.平均随访24个月,颈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线维持良好,植骨均融合,无明显并发症.10例脊髓不完全损伤者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提高1~2级.认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必须早期手术,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复位及恢复椎体的高度以获得即刻稳定性重建.

  • 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初步应用

    作者:陈卫昌;徐小明;徐晓;朱兰香;温晓持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间行胶囊内镜的38例次检查结果.结果 38例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6例,病变检出率为87.5%,以血管病变为多见(9/16例);证实2例克罗恩病累及小肠;腹痛、腹部不适检查11例,诊断为胃炎8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球部溃疡1例;6例体检患者,诊断为胃炎5例,小肠滤泡增生1例;2例消瘦患者均发现有小肠滤泡增生;1例外伤后出血患者,胶囊内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原因.38例胶囊均能自然排出体外,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食管、胃、小肠均较清晰.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伤,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小肠疾病的诊断.

  • 维思通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56例疗效观察

    作者:唐英

    以维思通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疗程8周,采用PANSS、BPRS和TESS量表观察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维思通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有效率达83.93%,PANNS评分和BPRS评分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有口干、失眠、EPS等.认为维思通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 62例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作者:沙莎;金雪琴

    对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逐一分析.结果: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40例(64.5%),酒精性10例(16.1%),原因不明12例(19.4%);轻型56例(91.3%),重症6例(9.7%);肝功能受损42例(67.7%).CT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优于B超.62例中,治愈60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果表明,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常见,内科综合治疗是主要方法.

  •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初步报告

    作者:沈伟;蔡琴华;李龙标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ra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证实的黄斑部CNV患者19例20眼,治疗参数为光斑直径800~3000 μm,能量120~480 mW,曝光时间均为60 s,光凝数量1~4点.随访视力、中心视野及FFA,时间为2~8个月(平均4.90个月).结果视力改善6眼(占30.00%),视力稳定13眼(占65.00%),视力下降1眼(占5.00%).治疗后视力平均为0.12,与治疗前的平均视力0.09比较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FFA显示治疗后CNV完全闭合者占20.00%,CNV较治疗前面积减小、渗漏减轻者占70.00%,CNV增大和渗漏增加者占10.00%.结论 TT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黄斑部CNV治疗方法,可使大部分患者视力稳定或提高.

  • 肿瘤标志物TSGF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苏成海;钱晓燕;李清茹;郑芸;法逸华;江一民

    目的评价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疗效判定价值.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54例多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水平,并与45例良性肿瘤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对其中42例恶性肿瘤治疗前后进行血清中TSGF检测,以判定疗效.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01),良、恶性肿瘤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01);治疗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的含量较治疗前多明显降低(P<0.05或<0.001).结论 TSGF是一种对恶性肿瘤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有效、广谱、使用方便的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 肺曲菌病外科治疗13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浩;何靖康;倪斌;马海涛

    分析13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的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正确率为69.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认为本病术前不易确诊,漏、误诊率较高;对诊断明确者应及早手术治疗;病灶局限者若无明显手术禁忌,亦应积极手术;术式以肺叶切除为主.

  • 腹腔镜肾囊肿手术26例疗效观察

    作者:董卫平;陈强

    采用经腹腔镜治疗肾囊肿10例,后腹腔镜手术16例,其中1例中转开腹.所有26例腹腔镜手术中,25例获得成功.术后3个月及6个月复查B超显示:肾囊肿消失,无复发.认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方法简便.

    关键词: 肾囊肿 腹腔镜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后与溶栓再灌注后心肌肌钙蛋白I的比较

    作者:姜正南;侯建民;王蓉芳;吴骏;张建琴;汪毅;梁仪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与AMI溶栓再灌注后cTnI变化的关系.方法 12例AMI直接PTCA的患者,系列采集血样,以ELISA法测定cTnI,绘出其释放曲线.选择68例AMI接受溶栓的患者,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效参考方案>,判定42例再通,26例未通,绘出cTnI释放曲线,比较二者的峰值时间和上升速度,并将溶栓再通组与直接PTCA组相比较.结果①溶栓再通组与溶栓未通组cTnI的释放主要为单峰形式,溶栓再通组的达峰时间明显早于后者,峰值水平及上升速度也明显高于溶栓未通组(P<0.05);②直接PTCA组与溶栓再通组相比,二者达峰时间几乎一致,前者的峰值水平及上升速率略高于后者,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MI后cTnI的峰值前移可作为AMI后溶栓再灌注的判断标准之一.

  • Surviv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王修珍;邓海珍;顾永平

    目的研究Surviv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3例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癌组织及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进行Survivin检测.结果 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未发现Survivin阳性表达,53例宫颈鳞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4.7%(29/53),阳性表达的Survivin主要定位于肿瘤组织的细胞浆,偶见于细胞核.结论宫颈鳞癌组Survivin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并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提示Survivin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降钙素原测定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黄建萍;童晓

    将19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n=98)和血清降钙素前体(PCT)组(n=100).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PCT组通过检测血清PCT浓度来决定治疗方案.结果:198例患儿临床特征相似,对照组88%应用了抗生素,而PCT组仅有43%应用了抗生素,且全部患儿预后良好.认为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且不影响预后.

  • 结肠癌组织中p53和cyclinD1基因的表达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健政;林茂松;陈卫昌;张宝峰;方静;周琼;胡莺;郜恒骏

    目的研究结肠癌、腺瘤和正常肠粘膜组织中p53和cyclinD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正常结肠粘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芯片中p53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 p53、cyclinD1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3,P=0.000),p53、cyclinD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高于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的结肠癌中p53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5),cyclinD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分期有关(P=0.038),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无关.结论 p53畸变可能是结肠癌发生的较晚期事件,cyclinD1高表达可与大肠癌发生有关,cyclinD1高表达的肿瘤更易浸润和发展.

  • 宫颈癌根治术同时行卵巢移位及阴道延长术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成章;浦红;吕蓓;邱旭军;夏晓艾

    目的观察宫颈癌广泛手术同时行卵巢移位和阴道延长术对年轻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17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同时行卵巢移位和阴道延长术,作为研究组;取同期常规宫颈癌广泛根治术13例作为对照组,并设正常中年妇女20例为正常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研究组术后及正常组的E2、FS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保留卵巢组术后3个月FSH为11.34±7.47 U/L,E2值为146.44±52.16 pg/ml,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延长后阴道长度为7.76±0.41 cm,与对照组(6.17±0.83 cm)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卵巢移位和阴道延长术可明显改善年轻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使其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36例临床分析

    作者:沈根海;高泉根;李志民

    对3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结果:36例患者均成功手术.经胆囊管取石1例,T管引流27例,胆总管Ⅰ期缝合8例.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为60~180 min.术后胆漏4例,切口感染1例.认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无论是行T管引流还是Ⅰ期缝合都是安全可行的.

  •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普查中的应用

    作者:王翠红;胡大章;陆雪官;蔡庆

    对702例参加乳腺普查的妇女采用SENOGRAPHE2000D全数字化乳腺X线机摄影并加以分析.结果:在702例妇女中,发现乳腺癌7例,纤维腺瘤7例,纤维囊性病413例和乳腺病103例,22例的乳腺内存在可疑结节灶.认为采用全数字化X线摄影能早期发现乳腺癌等乳腺疾病,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结合其他方法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

    作者:曹文华;陈莉莉

    应用鼻内镜经鼻腔切除鼻腔、筛窦、蝶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广泛侵及上颌窦内者,在上颌窦前壁开窗切除上颌窦内内翻性乳头状瘤并作上颌窦开窗引流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结果:术后2周、4周,随后每3~6个月复诊,鼻内镜下定期清理术腔、换药直至上皮化,疗效确切.认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灶切除彻底,创伤小,失血少,面无疤痕,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

  • 脐血及母血瘦素浓度相关性及其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陈临琪;郭盛;郁昕;冯星

    目的探讨母血清与胎儿脐血瘦素的相关性和瘦素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及瘦素的来源.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5例母血及胎儿脐动脉、脐静脉血的瘦素浓度.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成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及大于胎龄儿(LGA)3组,采用Ponderal指数估测新生儿营养状况.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55例新生儿的母血、脐动脉血、脐静脉血瘦素水平分别为16.58±8.13 ng/ml、12.05±9.87 ng/ml、13.24±10.58 ng/ml;母血瘦素水平高于脐动脉血,母血与脐动、静脉血瘦素水平无相关性,男、女婴之间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同胎龄组脐动脉、静脉之间瘦素水平差异显著,LGA组显著高于SGA及AGA组,AGA组高于SGA组.脐动脉、静脉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胎龄高度相关,母血瘦素与新生儿体重、胎盘重及胎龄不相关,与母亲体重、母亲体重指数高度相关.结论来自胎盘的瘦素参与了胎儿生长发育的调控,脐血瘦素可反映胎儿生长发育的状况.脐静脉血瘦素主要反映胎盘来源的瘦素,脐动脉血瘦素主要反映一部分胎盘来源的Leptin作用于胎儿后胎儿脂肪组织产生的瘦素.母血瘦素对胎儿体重没有直接的调节作用,它仅对自身的脂肪含量及能量代谢进行调节.

  • 综合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39例

    作者:季晓燕;魏晓红

    对39例(42眼)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首先均采用泪囊按摩加泪道冲洗治疗,对未愈者分两种情况:(1)对压迫泪囊无粘脓液者继续保守治疗至月龄满6个月后行泪道探通;(2)对压迫泪囊后有粘脓液者无论月龄大小均及时行泪道探通.结果:按摩加泪道冲洗的治愈为9.52%,泪道探通无泪囊炎者为92.00%,有泪囊炎者为76.92%.总有效率为86.84%.结果表明:先天性泪道阻塞患者部分需要泪道探通才能治愈,无泪囊炎者可在6月龄后探通,有泪囊炎者不论月龄大小均及时探通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而且无泪囊炎者的治愈率高于有泪囊炎者.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复位作用

    作者:顾晓晖;杨惠林;张志明;孟斌;张亚峰;刘凌;唐天驷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复位作用.方法 1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首先全麻俯卧过伸复位,排除体位复位对伤椎高度的恢复作用,C型臂X线机透视记录后凸成形球囊扩张前伤椎的影像资料,然后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摄片.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等数据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排除体位复位因素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以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 原发性空、回肠肿瘤22例诊断分析

    作者:金涛;李军成;吴浩荣;沈钧康;郭盛仁;金一琦

    回顾性分析1993年至2003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2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空、回肠腺癌6例,平滑肌瘤4例,平滑肌肉瘤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恶性间质瘤各2例,神经鞘瘤平滑肌母细胞瘤和类癌各1例.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常有消化道出血、腹痛、肠梗阻、腹部肿块和贫血.认为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病程早期诊断困难,对于有消化道出血、腹痛、肠梗阻、贫血和腹部肿块的患者,小肠钡餐、腹部CT以及DSA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关键词: 空肠 回肠 肿瘤 诊断
  • 原发性心脏肿瘤引起肺动脉高压及相关肺部表现分析

    作者:侯梅凤;陆存林;徐德民;赵强

    对4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成两组,比较这两组在肺部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在肺部的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果提示:原发性心脏肿瘤尤其左心肿瘤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出现相应的肺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易与呼吸系统疾病相混淆,对怀疑心脏肿瘤的患者应尽早作心脏超声心动图以明确诊断.

  • 卵巢妊娠21例分析

    作者:杨晓琴;张纪平

    对21例卵巢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卵巢妊娠患者月经史无异常,无盆腔炎病史及不孕史,放置宫内节育器12例,无药物避孕者,部宫产史2例,阑尾炎手术史2例;21例均以急腹痛就诊.内出血>500 ml者13例,其中>1000 ml者8例,均手术治疗,其中1例采取腹腔镜手术.认为宫内节育器不能阻止卵巢妊娠的发生,腹腔镜有助于早期诊治卵巢妊娠.卵巢妊娠术前容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卵巢
  •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谢敏慧;柏振江;华军;李莺;顾凤珍

    对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PICU行呼吸机治疗的47例婴幼儿重症肺炎进行总结,其中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组24例,间歇指令通气(IMV)组23例,通过调节呼吸机参数以实现pH7.35~7.45,SaO2 90%~95%,PaCO2 35~50 mmHg这个目标,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心率、血压、血气和气道力学指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在通气治疗1h后PRVC组的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和吸入氧浓度显著低于IMV组(P<0.05),治疗12 h、24 h后更加明显(P<0.01);在治疗中血气指标pH、PaO2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aCO2在治疗后12 h、24 h PRVC组显著低于IMV组(P<0.05);治疗中心率、血压无明显异常.结果表明:PRVC用于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机械通气方法,对心血管无明显副作用.

  •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MMP-13 、TNF-α及IL-6的表达

    作者:徐正府;姚登福;邱历伟;吴玮;吴信华;陆翠华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了解其与MMP-13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进行血清MMP-13、TNF-α及IL-6检测,并分别对健康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MMP-13与对照组及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较,有显著增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中TNF-α及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NF-α及IL-6水平与MMP-13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MP-13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NF-α及IL-6对慢性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MMP-13表达的影响甚小.

  • 125I脱氧嘧啶核苷内照射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海涛;李德春

    目的评价瘤内注射125I脱氧嘧啶核苷(UdR)对大鼠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肝癌动物模型后,于瘤内注射125I UdR,第14 d光镜及电镜检查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观察生物的生存期,同时检测第2次给药后7 d、14 d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瘤内注射125I UdR后第14 d治疗组光镜和电镜检查发现局部肿瘤组织呈轻度坏死表现.治疗组I载瘤大鼠的生存时间延长,平均生存期为49.6±6.6 d,与对照组大鼠的平均生存期(25±5.3 d)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Ⅱ局部肿瘤组织呈中度坏死表现,大鼠的生存期为64.5±8.5 d,与单次给药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瘤内注射125I UdR对肝癌移植瘤动物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二次注射125I UdR后,增强了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 联合应用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对人肺癌细胞株LRP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江文;沈振亚;郑世营;杨吉成;赵军;盛伟华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对人肺癌细胞株HTS-56R多药耐药及对肺耐药蛋白(LR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来研究钙通道阻止剂维拉帕米和人类重组γ-干扰素对顺铂(DDP)细胞毒性在人类肺癌细胞侏HTB-56R上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量该细胞的LRP表达.结果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能部分恢复HTB-56R对DDP的敏感性.LRP的表达能被γ-干扰素和维拉帕米降低,联合两者也有同样的效果,降低的程度与浓度呈正比.但将两者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能逆转HTB-56R的耐药性,而且联合使用有更好的效果,其逆转可能是通过降低LRP的表达来实现的.

  • 重组人IL-8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工艺的优化

    作者:张维延;马泓冰;徐颖;张学光

    目的优化重组人IL-8(rhIL-8)大肠杆菌表达及纯化工艺,以便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方法将已构建好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HB101,经3-吲哚丙烯酸诱导,在发酵罐中进行表达,比较不同诱导剂浓度、温度、pH值及时间,以获得佳表达工艺参数.离心收集菌体,超声破壁,收集包涵体和胞浆,其中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处理,与包浆部分合并,经肝素亲和层析柱、阳离子交换柱和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比较不同的洗脱条件,得到纯品,并对重组蛋白的纯度和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结果用大肠杆菌HB101在发酵罐中表达rhIL-8,在30℃、pH为7.0的条件下加入50 mmol/L 3-吲哚丙烯酸,诱导28 h,得到约为100 mg/ml的高表达,其分泌的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和胞浆的形式存在,经三步层析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rhIL-8(纯度>95%),经中性粒细胞趋化实验证实,所获IL-8具有良好的趋化白细胞迁移的作用.结论建立高效表达rhIL-8的原核表达和纯化工艺,所获的纯化IL-8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 猪到猴异种胸腺修饰对受体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及外周血T细胞的影响

    作者:瞿冀琛;沈振亚;姜格宁;丁嘉安;倪斌;张治;何建明;余云生;叶文学

    目的通过猪-猴心脏移植模型来探讨异种胸腺修饰对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异种器官移植中T细胞的作用及诱导异种T细胞中枢性耐受的可能性.方法将受体(中国猕猴)分为4组:(1)空白组:对受体不作任何处理.(2)照射组:于心脏移植前30 d(d30),接受60Co 3Gy全身剂量,余同空白组.(3)胸腺注射组:于心脏移植前21 d(d21),胸腺内注射供体脾细胞(5×107),余同空白组.(4)照射+胸腺注射组(8只):于心脏移植前28 d(d28),即1.5月龄时接受60Co 3Gy全身剂量,心脏移植前21 d(d21),胸腺内注射供体脾细胞(5×107),余同空白组.结果照射+胸注组存活期较空白组明显延长(P<0.01),照射+胸注组存活期较胸注组和照射组延长(P<0.05).CD4+、CD8+与同期未照射的另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1),但照射的两组同期相比差别不大(P>0.05).照射+胸腺注射组于手术当天MLR刺激效应较空白组、照射组下降明显(P<0.01),同时单独胸腺注射组与照射组、照射+胸腺注射组相比,刺激效应也有所下降(P<0.05).结论 (1)异种胸腺修饰对CD4+、CD8+T细胞亚群的生成与分布情况并无影响,但其针对异种抗原反应能力有所下降.(2)异种胸腺注射可支持T细胞的重建和诱导供体特异性的T细胞功能抑制或耐受,并有效地延长供心存活时间.

  • 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诱导机制及组织病理学的研究

    作者:高宜军;董启榕

    目的观察鸡卵蛋白诱导性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实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将8只新西兰兔致敏,致敏成功后双膝关节各注射5 mg鸡卵蛋白进行关节炎模型的诱导,测量关节直径和关节表面皮肤温度的变化,诱导1周和4周时分别各随机处死4只,取出关节滑膜和软骨作组织学观察.结果诱导后膝关节直径和关节皮肤温度明显上升(P<0.01),诱导1周时的模型滑膜内可见大量的淋巴细包浸润,诱导4周后滑膜增生更加显著.结论鸡卵蛋白诱导性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病理过程与人类相似,诱导简单方便,效果稳定,能长期维持,是很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模型.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性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祝建中;苗宗宁;钱寒光;赵基栋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作为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的特点.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于体外联合培养,建立兔桡骨节段性缺损模型,分为空白组(n=8,不植入材料)、对照组(n=8,植入材料)、实验组(n=8,植入复合细胞的材料).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分析及X线摄片了解成骨情况.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增殖,复合细胞的材料植入16周后,X线摄片可见桡骨缺损处连接良好.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成骨作用,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代谢和局部脑血流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于涛;王中;周岱;陈泽军;陈剑华;沈海林;姚选军;胡春洪

    目的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代谢的变化及其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之间的关系.方法二次注血法制作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利用磁共振氢谱研究脑组织细胞代谢的变化,并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rCBF的变化.结果正常组NAA/Cho+Cr为0.885±0.044,SAH组在注血后NAA很快减少,第3 d减为注血前的75%,第7 d下降为显著,为注血前的61%,第14 d轻度回升.rCBF在注血后的第3 d下降为明显,随后开始回升,第14 d为SAH前的67%.病理检查显示:颞叶、顶叶局部脑区神经细胞的细胞质浓缩、核浓染,以SAH后第7 d为明显,没有发现细胞坏死.结论 NAA/Cho+Cr的减少与SAH后的局部脑缺血密切相关,但是较rCBF的下降晚,说明SAH后同时存在细胞代谢和rCBF的变化,并且细胞代谢变化可能是脑血管痉挛的继发反应.

  • 可溶型尿激酶受体基因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白霞;傅建新;谢学顺;奚晓东;阮长耿

    目的建立逆病毒介导的可溶型尿激酶受体基因转移系统,并分析可溶型尿激酶受体 (suPAR)基因转移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技术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克隆suPAR基因,并建立逆病毒介导的suPAR基因转移系统;用获得的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PCR检测靶细胞中suPAR基因的整合与表达;在裸鼠体内观察基因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从内皮细胞中克隆的suPAR基因可编码301个氨基酸,其GenBank注册号为AY029180;通过脂质体转染与交互感染策略获得病毒生产细胞PT67/suPAR,其病毒滴度约为3.5×105CFU/ml;PCR分析显示靶细胞中有suPAR基因的整合和表达;转染该基因的MDA-MB-231在裸鼠体内的生长受到抑制(P<0.05).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逆病毒介导的可溶型尿激酶受体基因转移系统;可溶型尿激酶受体基因表达具有抗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 大鼠4-1BBLcDNA的克隆、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作者:董秋明;马力杰;杭赛宇;高磊;张学光

    目的克隆、分析并染色体定位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TNFSF)成员4-1BBL分子.方法在对小鼠、人4-1BBL m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CR扩增、T载体克隆测序等实验技术,并用软件对基因进行了拼接、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较,同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该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结果首次获得了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大鼠cDNA,GenBank 登录号为 No. AY259541,通过同源性比较分析,证明该基因与小鼠高度同源,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与小鼠、人的同源性分别为 88%、37%.推导出的大鼠4-1BBL蛋白质由308个氨基酸分子组成,分子量为33469d,胞外区有三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AA138,AA160和AA292,是典型的Ⅱ型糖蛋白,与小鼠、人在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分别为83%、31%,其中胞质区为76%、32%,跨膜区为45%、40%,胞外区为87%、28%.该基因定位于大鼠染色体9q1(GenBank UniGene 登录号为No.Rn.46783).结论大鼠4-1BBL胞内区的"SDAA"可能发挥着TNF家族中具有逆信号的其他成员的胞内区酪氨酸激酶Ⅰ磷酸化位点"SXXS"的作用.大鼠4-1BBLcDNA的成功克隆与定位为探讨4-1BBL在免疫共刺激中的作用机制以及TNF分子的进化研究打下了基础.

  • 氡及其子体吸入对大鼠肺与血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作者:仲恒高;苗超;臧黎慧;聂继华;苏世标;童建

    目的研究氡及其子体吸入对大鼠肺与血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除对照组外,处理组整体暴露于多功能生态氡室,吸入氡及其子体的累积剂量分别达27,52,105 工作水平月(Working Level Month,WLM)后,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以及外周血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并使用荧光探针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细胞,其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平均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SOD含量均有降低(P<0.01),MDA均有上升(P<0.01),其中肺组织匀浆中SOD含量,27WLM组与105WL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MDA含量27WLM组、52WLM组与105WLM组相比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外周血中MDA 含量,27WLM与105WLM有显著性差异(P<0.01);BALF以及PBMC细胞内的ROS含量,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增高(P<0.01),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氡及其子体吸入扰乱了大鼠的氧化应激平衡体系,使其受到一定的损伤.

  • 铜(Ⅱ)离子的L-组氨酸络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样活性的研究

    作者:苏海洪;王天佑;包仕尧

    目的寻找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样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进一步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化学活性结构和催化作用机制.方法合成铜(II)离子的L-组氨酸络合物,并测定它的分子量、可见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等物理特性,用肾上腺素自氧化法测定它的超氧阴离子歧化的活性. 结果分子量和铜的百分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它们属于CuL2型络合物.可见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实验显示其结构为扭曲的平面四边形,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它符合酶反应特征.根据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实验得出了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类似的作用机制.结论铜(II)离子的L-组氨酸络合物不仅具有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本相似的活性结构,而且也能催化超氧阴离子的歧化反应.

  • BDNF对实验性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正如;管怀进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实验性急性高眼压(Hyper-intraocular Pressure, HIOP)兔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6只健康中华大耳白兔随机等分为实验组(BDNF)和空白对照(PBS)组,用前房灌注法建立右眼实验性急性HIOP模型,左眼作为正常对照.于灌注前,在BDNF组和PBS组右眼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BDNF 3.75 μg或等量0.1 mol/L 磷酸缓冲液(PBS),第14 d让实验兔安乐致死.实验兔致死前48 h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向标记双眼RGCs,视网膜铺片后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法呈色,计数下半视网膜距视盘边缘2 mm、4 mm、6 mm处的RGCs密度.结果距视盘边缘2 mm、4 mm、6 mm处,正常对照组的RGCs密度分别为1619±377个/mm2、771±232个/mm2、358±122个/mm2;BDNF组的RGCs密度为1304±246、669±283、283±93个/mm2,距视盘边缘2 mm、6 mm处,BDNF组与正常对照组RGCs密度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PBS组的RGCs密度分别为1002±410个/mm2、627±211个/mm2、264±107个/mm2,与正常对照组RGCs密度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距视盘边缘2 mm处,BDNF组与PBS组的RGCs密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BDNF可提高实验性急性高眼压兔眼RGCs的存活率,对RGCs具有保护作用.

  • 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与病理学改变

    作者:汤继宏;包仕尧;顾琴;胡斯明

    目的探讨脑内局部给药建立颞叶癫痫(EP)模型方法及其行为与病理学改变.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术向大鼠海马局部注射海人酸(KA)而建立颞叶EP模型,观察其行为学、脑电图和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KA注入海马后大鼠表现出凝视、湿狗样抖动、口的咀嚼运动、点头、肢体阵挛等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鼠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旋转,并身体立起、向上窜跳、跌倒、四肢抽搐,约10 h后发作停止,逐渐恢复到正常大鼠状态,以后每周发作1~2次,主要为Ⅱ~Ⅳ级.结论大鼠脑内局部注入KA后EP发作明显,其行为症状、海马病理改变类似人类颞叶EP,可作为很好的研究颞叶EP的工具.

  • 免疫功能受损的T淋巴细胞低剂量辐射效应

    作者:张建华;苏燎原;盛锦云;刘芬菊;杜泽吉;江家贵

    目的观察低剂量辐射对免疫功能受损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同位素掺入法观察免疫功能受损的小鼠和营养不良患儿T淋巴细胞DNA、蛋白质合成及其低剂量辐射效应.结果 2.5 Gy全身照射和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小鼠外周血WBC分别在第4 d和第6 d下降为明显,WBC分别从4850×106/L降至1078×106/L,4878×106/L降至1400×106/L.T淋巴细胞3H-TdR(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明显下降,每分钟放射性计数(CPM)分别从6075降至4099,5764降至3715.与0 cGy组相比,经5 cGy辐射后3H-TdR掺入明显增加,CPM分别从4099升至5639,3715升至5404.5 cGy辐射还可以明显增加营养不良患儿T淋巴细胞14C-TdR(14C-胸腺嘧啶核苷)和3H-Tyr(3H-酪氨酸)的掺入,CPM分别从5179升至6201,1393升至2371.结论适宜的低剂量辐射对免疫功能受损的T淋巴细胞DNA、蛋白质合成有刺激效应.

  • 氧氟沙星不良反应观察

    作者:沈玉兰

    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群和厌氧菌的消化链球菌属均有很高的抗菌活性,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感染症.为了减少或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安全用药,笔者对我院1995年9月至2003年9月使用该药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 应用穴位按揉缓解心血管科患者便秘的可行性观察

    作者:倪静玉;谈敏娟;周漪;张洁;吴文君;孔小阳

    心血管科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而心血管科患者一旦发生便秘,排便困难时会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甚至引起猝死.针对这一情况,临床采取多种方法来预防和缓解心血管科患者的便秘,其中穴位按揉作为一种传统的辅助疗法,有必要在临床工作中推广,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对便秘患者实施穴位按揉辅助治疗,实践证实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 腰部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徐颖;沈梅芬;周岱

    腰部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采用腰部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辅助治疗破裂动脉瘤、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共136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狼疮性肺炎8例报告

    作者:孙雪芬;王光杰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累及胸膜者较为多见,而累及肺实质者较少.为了提高狼疮性肺炎的早期诊断率,及早对本病作出针对性的治疗,笔者将近10余年来所遇到的红斑狼疮性肺炎(狼疮性肺炎)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狼疮性肺炎 诊断
  •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38例疗效分析

    作者:刘悦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表现为单侧的耳聋,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往往可以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中重度耳聋的程度,部分患者伴耳鸣、眩晕等症状.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作者:刘琰;诸伟;张文

    近年来,国外很多学者较多地使用了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这一名称,对该类肿瘤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过去常把这类肿瘤归于平滑肌瘤范畴,由于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的发展,对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得以改善,发现胃肠道间质瘤具有更加复杂的成分.本文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探讨其在诊断和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

  • 直肠粘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加外痔切除治疗混合痔43例

    作者:杨云峰;朱兴国

    直肠粘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PPH)在Ⅲ~Ⅳ度内痔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临床较多见的为混合痔,单纯使用PPH术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自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在PPH术的基础上,切除外痔痔核,使脱出痔充分回缩,取得了较好效果,兹介绍如下.

  • 16例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断术的麻醉体会

    作者:李月琴

    小儿腹腔镜手术由于它的特殊操作及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其麻醉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报告我院16例先天性幽门肥厚患儿于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断术的麻醉体会.

  •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56例分析

    作者:孙春华;王银喜;徐耀增

    自1996年2月至2004年2月,我院共收治56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了不同方案的手术治疗,其中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制度化建设

    作者:李红英;侯建全;温端改;李惠玲

    该院成立伦理委员会以来,在制度化建设方面的体会是:医院领导的重视程度对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建立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普及医学伦理学教育可为伦理审查工作奠定工作基础;只要强调生物医学研究课题申报与伦理审查工作协调一致才能保证伦理审查工作不流于形式,认为建立健全的医院伦理委员会相关制度是更好和更有效地开展医院伦理委员会工作的基本保证.

  • 18F-FDG SPECT符合线路肿瘤显像检查前后患者的观察与管理

    作者:吴星红;尹立杰;张玮

    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检查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等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其设备和检查费用昂贵.而在SPEC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符合线路ECT除可进行常规SPECT检查外,还可进行18F-FDG符合显像1.

    关键词: 肿瘤 诊断 18F-FDG SPECT
  •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卫国;严春寅;侯建全;薛义军;王恒兵

    目的建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方法 50只大鼠禁食18 h后腹腔内注射四氧嘧啶200 mg/kg制造糖尿病动物模型.应用阿朴吗啡100 μg/kg后观察正常组、药物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的阴茎勃起情况.结果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的第一次成模率为76%(38/50),第二次成模率为100%(4/4).阿朴吗啡引起正常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的阴茎勃起率为100%,而糖尿病大鼠仅为38.1%(16/4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氧嘧啶腹腔内注射能安全且有效地建立糖尿病模型;在糖尿病大鼠中应用阿朴吗啡可筛选出勃起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

  • 一种症状性大鼠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作者:卢奕;吴智远;惠国桢;郭礼和;暨荀鹤

    使撞击锤从一定高度下落通过撞杆损毁大脑皮层后肢运动区域,在TBI后的28 d内采用钉板平衡木行走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脑组织检查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TBI组大鼠在TBI 28 d内的钉板平衡木行走测试中受损后肢功能障碍表现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挫伤处大脑皮层坏死明显.结果表明:通过落体撞击法损伤大脑皮层后肢运动区域可成功建立一种症状性大鼠脑损伤模型.

  • 组织芯片技术在胃癌p53蛋白表达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杨其昌;冯一中;沈屹;季晓华;柴玉海;高翠玉

    目的探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可靠性,研究p5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无术前放化疗史的胃癌手术标本和30例对照组胃粘膜制成组织芯片后,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在组织芯片和常规切片上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比较其差异;用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对随访14个月至13年的47例作生存分析.结果共获得2个组织芯片蜡块.p53检测在常规切片和组织芯片同为阳性或同为阴性者占98%,不一致者占2%.p53表达在胃癌不同组织学分化、UICC分期和血管/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中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生存分析显示,p53表达与预后无关,UICC分期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组织芯片和常规切片免疫组化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组织芯片技术是病理学研究中的高效、快速工具.p53表达与胃癌预后无显著相关性,UICC分期仍然是胃癌的独立预后指标.

  • 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学分析

    作者:赵合庆;杨晓玲;李文

    目的通过不同培养时间细胞的存活率和形态学特征了解体外培养的脊髓神经元的生长规律,以便选择施加干预因素及观测结果的佳时间.方法在倒置显微镜(×250)和高倍镜视野(×400)下,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培养1 d、3 d、5 d、7 d、9 d CHAT阳性细胞的轴突长度、树突数目、树突总长度、树突分叉点数目和胞体面积5个形态学指标.结果存活率在第3~5 d维持在50%左右.细胞突起长度、突起数目、胞体面积前3 d增长幅度快,第4~7 d各项指标缓慢上升,生长稳定,7 d后各项指标快速下降.结论原代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突起长度、分叉点数目和胞体面积等指标可以反映细胞的生长状况,适宜于实验中各项指标的观测.

  • RmIL-18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标记

    作者:谭友文;吴建成

    目的用纯品rmIL-18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予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方法使用免疫佐剂包被rmIL-18分次免疫新西兰兔,得到兔血清,再采用硫酸铵沉淀粗提法和Q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法提纯IL-18抗体,后用HRP简易过碘酸钠法标记IL-18抗体.结果用以上方法标记的IL-18抗体酶标记率为40.29%,酶标抗体的效价为1∶3200,佳工作浓度为1∶1600.结论成功制备出标记HRP的IL-18多克隆抗体,建立了IL-18抗原的酶联免疫检测,以进一步用于实验研究.

  • 叔丁醇脱水干燥法在游离细胞扫描电镜样品制备中的应用

    作者:王响英;吴淑燕;李苏安;毛棣华

    游离细胞由于含水量高,需进行脱水和干燥处理后才能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该文采用叔丁醇对游离细胞进行脱水干燥,结果制备的样品结构清晰,适合于电镜观察,且无需特殊仪器,耗时短,成本低.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三维CT测量

    作者:杨建新;龚建平;刘瑾;顾松筠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意义.方法对3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了关节前后间隙、下颌Spee氏曲线曲度以及张口位时髁状突的移动范围和旋转角度.另外以3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矢状位的颞下颌关节前后间隙有显著性差异(P<0.01),髁状突移动距离和转动角度均比正常人小(P<0.01),Spee曲线的曲率半径大于正常人(P<0.01).结论三维CT测量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有着积极的意义.

  • 398例未婚人工流产妇女的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作者:王利明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98例接受传统的人工流产或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的未婚妇女进行测评.结果:未婚妇女与全国常模相比,普遍存在较多的心理负担(P<0.05),但选择静脉麻醉下的人工流产组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传统的人工流产组(P<0.01).认为对未婚育龄妇女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性行为及性健康方面的教育,以降低未婚妊娠的发生率,提高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 纺织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作者:赵燕芳;傅雪;姜岳明;姚建华

    目的探讨纺织行业噪声对该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25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接触组)与225名非噪声作业人员(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可有类神经症,其中耳鸣(P<0.01)和记忆力下降(P<0.05)主诉率较对照组高.(2)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3)接触组高频、语频听损的检出率也较对照组高(P<0.01).而且在接触组中1年~工龄组与5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纺织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觉、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苏州市3465例妇女妇科疾病普查分析

    作者:李蓉

    期开展妇科疾病的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常规工作内容之一[1],对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同时可调查分析影响患病的有关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2002年2月至6月我中心调查了3645名妇女患妇科病的情况,结果报道如下.

  •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方法改进

    作者:邢春根;李伟;吕孝东;蒋国勤;王浩炜

    目的观察改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该院应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重度混合痔54例的术式演变与临床疗效.结果改良PPH不仅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且对控制出血、防止脱垂以及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显著.患者满意率达96.3%.结论改良的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可有效治疗重度混合痔.

  • 普外科微创手术的应用近况

    作者:吴浩荣;邢春根;陈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范围逐渐扩大.腹腔镜技术在胆道手术、肝脏手术、胃肠手术、疝手术、甲状腺手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其他微创手术的发展.该文就近期普外科微创手术的应用近况作一简要论述.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装置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蒋国勤;邢春根;方军初;曹华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乳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5例共152个经临床及超声显像检查明确为乳房肿块的患者,均采用8G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行肿块切除术,其中3例行肿块活检术,2个月后复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完成肿块切除术,超声引导成功率达100%.除第一例外其余患者均完整切除肿块;术中出血多达150 ml,一般无明显出血,术中于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有助于控制出血.无1例有明显的手术疤痕,2例术后出现明显的局部青紫,2个月后完全消褪.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装置具有定位准确、微创切除或活检乳房肿块的功能,尤其适合于直径在3 cm以下的肿块.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邢春根;王浩炜;谷春伟;陈伟;孙亦晖;吴浩荣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2月至2005年3月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27例资料,对其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总结.结果 27例中,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切除术9例,直肠前切除术(Dixon)9例,直肠癌根治术(Miles)7例.除1例因过度肥胖、解剖关系欠清造成左侧输尿管损伤而中转开腹外,其余26例均手术成功.全组手术死亡率为0.手术平均时间28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 ml.术后造瘘口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2/27).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安全术式.

  • 胸乳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探讨

    作者:陈伟;吴浩荣;王浩炜;谷春伟;孙亦辉;潘峻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行内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以及术后的美容效果.方法采用胸乳入路,在胸前间隙及颈前间隙形成操作空间.内镜下以超声刀切除甲状腺良性肿瘤12例.结果 1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例出现声音嘶哑,2个月后恢复.无饮水呛咳、皮下气肿、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胸乳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手术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当的操作空间、良好的术野显协露、避免术中出血.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6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浩炜;吴浩荣;谷春伟;孙亦晖;陈伟;张楷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方式、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4年8月6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均在胆道镜的配合下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置T管引流20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42例.2例发生术后胆漏.结论对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不管是采取T管引流还是一期缝合,只要掌握手术方式及适应证,腹腔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的,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

  •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25例分析

    作者:谷春伟;陈伟;吴浩荣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肝囊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5例为单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20例为腹腔镜联合手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与开腹手术相比,明显缩短(P<0.05).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轻微,仅有2例患者使用止痛药,1例术后肝囊肿复发.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疗效是令人满意的,它具有创伤小、瘢痕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3 08 09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