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术后能很快解除患者痛苦,早日下床负重活动,有利于患者生活自理.我科近几年来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跟骨骨折32例
跟骨是大的跗骨,在人体负重和行走中起重要的作用,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常见者,约占全身骨折的2%,全部跗骨骨折的60%[1].跟骨骨折后如治疗不当,可引起较严重的患肢功能障碍.笔者使用中医正骨手法加中药治疗跟骨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双跟骨高压症1例
病例介绍:患者男,21岁,因双内踝反复肿胀、疼痛1年余入院.入院前1年,自觉双内踝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稍肿胀,自服消炎止痛药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以后,多次反复发作,在院外多处求治无效,自觉严重影响生活及劳作,遂来我院以求根治.入院体检:体温37.0℃,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5/7OmmHg,神志清楚,体检合作;患者不可下地,更不可负重站立.双踝关节内侧明显肿胀,压痛明显;跟骨外侧及足跟底部压痛明显.局部皮肤温度不高,肤色正常.
-
跟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1概述跟骨是大的跗骨,在人体负重和行走中起重要的作用.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常见者,约占全身骨折的2%,全部跗骨骨折的60%[1].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如骨折线进入关节面或复位不良,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者很常见.治疗不当可引起较严重的患肢功能障碍,致残率高达20%~30%.其原因在于跟骨骨折后复位、固定难度大,骨折畸形愈合[2].因此,力求恢复骨折后跟骨的正常形态和位置成为治疗跟骨骨折的关键.
-
膝骨性关节炎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原因分析
现将我院镇痛门诊2000年3月~2004年3月收治的10例膝骨性关节炎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的误诊误治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年龄50~75岁,男2例,女8例.1.2临床表现:10例均有膝关节、踝关节肿胀、游走性疼痛,疼痛从轻到重,负重和活动过多时痛加重.有时夜间休息也痛.疼痛与气候变化有关,寒冷、潮湿时加重.
-
行走过程中不同背包重量对人体生理参数的影响研究
本文采用志愿者试验方法研究长时间背包负重行走对躯体姿势、背部主要肌肉疲劳程度和心率血压的影响.研究以肌电(EMG)测量系统和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进行测量,1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负载占自身体重(BW)的0%、10%、15%和20%的背包,在跑步机上以1.1 m/s的速度行走30 min,记录行走前和行走后躯体姿势、肌肉疲劳程度和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停止行走后0、5、10和15 min时EMG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背包负重的增加,人体躯体与头部前倾角、肌肉疲劳程度和心率血压均呈上升趋势.负重为20%BW时,头部前倾角和肌肉疲劳程度显著性增加,收缩压也显著升高.心率和舒张压整体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移除背包后15 min,肌肉疲劳逐渐缓解,负重20%BW的恢复相比0%BW、1o%BW和15%BW的平缓.通过肌肉疲劳程度和头部前倾角测量数值显示,本文涉及年龄段的人负重行走背包重量安全界限在15%BW~20%BW之间,并建议行走时间超过30 min时,背包重量不宜超过15%BW,避免造成不可逆的肌肉疲劳性损伤.
-
学龄儿童背负不同重量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研究
通过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测试学龄儿童背负不同重量行走时动态足底压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龄儿童背负4 kg书包行走时,足底第二、三跖趾关节处峰值压力增大,支撑时间延长;压力中心变化曲线呈横向摆动偏大趋势,足中部控制不良需要肢体参与维持平衡;随着背负重量的增加出现足支撑各阶段内外翻的比例加大,造成下肢伤害的可能性增高,说明儿童长期负重行走对足及下肢肌肉负荷较大,足掌跖趾区相应部位易形成胼胝体,将会影响儿童足弓正常发育,应引起社会及家长的重视.建议家长应限制儿童书包重量,避免儿童长时间背负重物行走与站立,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龄儿童身体全面发展.
-
46,XX,t(16;17)(p13;q21)伴习惯性流产一例
患者 女,34岁,自然流产4次.自述2000年孕5月因负重而流产,2001年、2002年均无明显诱因于孕40天左右自然流产.1994年顺产一女孩,发育、智力正常.夫妻表型正常,身体健康,非近亲婚配,双方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一家系12例
先证者(Ⅲ6)男,55岁.因"右上肢无力1年,左上肢无力半年,吞咽困难伴饮水呛咳3月,行走乏力1月"于2007年7月就诊于我科.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无力,不能负重物.逐渐加重至手臂不能上抬,持筷不稳,精细动作困难.
-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一家系
先证者男,20岁,汉族.因进行性双下肢肌肉萎缩无力4年就诊.患者6岁起发现双足弓高,劳动不能负重,16岁始有双下肢小腿肌萎缩无力,上、下坡时困难.之后逐渐出现双足部肌肉萎缩无力,并缓慢向大腿发展,伴双下肢肢端皮肤青紫、麻木.
-
9例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的诊治体会
自发性腹腔内出血也称为腹部卒中,是少见的急腹症.我院外科1986年至1997年共施行各类急腹症手术3 969例,其中腹部卒中9例,占0.23%; 男7例,女2例,年龄16~69岁,平均52.5岁,其中4例>60岁.3例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3例发病前有多量饮酒及酒后负重史.
-
小隐静脉动脉化腓肠神经移植重建足部皮瓣感觉功能
足跟、足底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不仅要求满足负重、行走等功能,而且良好的感觉重建也是成功的关键之一[1].我科应用吻合血管的小隐静脉腓肠神经复合体移植重建足跟、足底皮瓣感觉功能2例,术后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
脊髓-周围神经型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告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0岁.因双下肢进行性麻木乏力13天,伴双手麻木5天,于2006年7月1日入院.入院前13天,患者突感双足麻木,持续存在,逐渐向近端发展.入院前9天,麻木感上升至脐平面,同时出现双下肢乏力,尚可单独行走,但不能负重.
-
Pilon骨折的治疗体会
Pilon骨折因累及踝关节胫骨负重面而产生不同程度关节面损伤,临床上治疗难度较大,并发症也较多,在胫骨和踝关节骨折中占3.5%[1].我科从1999年5月-2003年11月收治胫骨骨折,及踝关节骨折684例,Pilon骨折21例,占3.1%左右.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踝关节损伤的治疗
踝关节为人体主要的负重关节之一,人体在行走、跳跃、上下坡等日常活动中,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踝关节损伤常在行军、劳动和体育锻炼时发生,以韧带损伤为多.踝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2%.踝部损伤后易发生畸形和关节僵硬,踝关节跖屈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承重、走路,治疗中应注意防止.
-
62例脊柱骨折的护理体会
脊柱由32个椎骨、23个椎间盘和许多长短不同的韧带组成,它有4个生理弯曲--即颈、腰前突和胸骶后突,脊柱由上述结构连成整体是全身的支柱和内脏的保护结构,并且有负重,平衡和吸收震荡作用,脊柱骨折比较常见,伤情较严重复杂,对劳动力影响很大,甚至危及生命,而且患者伤后需要固定和制动,因此,对脊柱骨折病人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62例脊柱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重型胆胰十二指肠损伤1例
患者,男,23岁.因负重从4m高处跌下,腹部着地,当即腹痛剧烈,送往当地卫生院诊断腹腔内出血,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游离十二指肠周围血肿发现胆总管胰腺段断裂无法处理,将肝端胆总管断端结孔后,全层简单关腹送往某县医院经输血抗休克20h后,于2002年6月1日再次转送来我院.
-
先天性髌骨脱位2例
例1,女,4岁半.左腿行走不稳,负重困难,易摔倒.检查:左膝关节不稳,股四头肌略显萎缩,力线正.X线屈膝切线位显示左髌骨脱出于股骨外髁前外侧.行孟继懋联合手术.随防3年,患儿行走稳定,膝关节功能正常.
-
浆膜下子宫肌瘤血管自发破裂1例
患者,38岁.因下腹疼痛2天于1999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于2天前因负重时突感下腹疼痛,呈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次日到当地卫生医院诊断为肾绞痛.经输液治疗无好转,腹痛加重伴恶心呕吐数次均为胃内容物.头昏曾晕倒1次,无发热及阴道流血,来院作B超提示:子宫左侧实质性占位以卵巢囊肿扭转收入院.
-
实用症状护理学
关节肌肉痛在机体自觉疼痛症状中,较常见的除头痛、腹痛、胸痛以外,就是关节肌肉痛(arthralgia and myal-gia).关节肌肉是人体运动和负重的器官,临床上许多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病变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关节肌肉痛.这是日常生活中及临床上常见症状,也是护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正确地收集、分析、评价关节肌肉疼痛患者的资料,对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