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退热解毒灵颗粒的解热抗炎作用
目的:研究退热解毒灵颗粒解热抗炎作用及抗炎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退热解毒灵小剂量组(小剂量组)、退热解毒灵大剂量组(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观察在灌胃退热解毒灵颗粒6,15 g·kg-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以及足肿胀度的变化,并观察退热解毒灵颗粒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炎症组织中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PGE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鼠背部皮下注射酵母5h后体温明显升高(P<0.05),7h大剂量组较模型组体温下降(P<0.05),8h大、小剂量组较模型组体温下降(P<0.05),10h大剂量组体温基本接近正常;大鼠右后足趾腱膜下注射角叉菜胶致炎1h后大、小剂量组较模型组均对肿胀有明显的抑制(P<0.01,P<0.05),且在2h作用效果明显,抑制率分别为45.0%,35.0%;大剂量组能有效抑制大鼠足肿胀组织中PGE2、MDA及NO的含量;小剂量组能有效抑制大鼠足肿胀组织中NO的含量,大鼠足肿胀组织中PGE2、MDA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退热解毒灵颗粒有显著的解热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减少炎性组织中PGE2、NO的生成,抑制组织炎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形成有关.
-
黄酮衍生物HT6的抗炎作用及机制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黄酮衍生物(HT6)对小鼠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0.5%CMC-Na溶液,萘普生组给予120 mg·kg-1的萘普生,原黄酮化合物组每日给予100 mg·kg-1的原黄酮化合物,HT6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5、50、100 mg·kg-1的HT6,3d后,通过小鼠耳廓肿胀和足肿胀模型来观察HT6的抗炎作用,眼眶取血,测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PGE2)及白三烯B4(LTB4)的含量.结果 HT6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抑制耳廓和足肿胀度以及LTB4的含量(P<0.05),HT6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PGE2的含量(P<0.05).结论 HT6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致炎因子PGE2和LTB4的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
樱桃核挥发油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樱桃核挥发油的抗炎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模型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以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樱桃核挥发油的抗炎效果.结果:樱桃核挥发油均能较明显地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在致炎后1h,樱桃核挥发油高剂量(0.20mL/kg)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P<0.01);在致炎后2~6h,樱桃核挥发油低(0.05mL/kg)、中(0.10mL/kg)、高剂量均可较明显地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P< 0.05,P<0.01,P<0.001).小鼠耳肿胀度樱桃核挥发油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与模型组比较,樱桃核挥发油低、中、高剂量能够较明显地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0.01).结论:樱桃核挥发油对急性炎症有抑制作用,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
菝葜抗炎活性物质筛选研究
目的:研究菝葜对蛋清足肿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棉球肉芽肿的抑制作用.方法:灌胃给予大鼠菝葜各提取部位7 d后,运用蛋清足肿胀模型和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菝葜各提取部位对足跖肿胀及肉芽组织增生的影响.结果:菝葜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显著抑制大鼠的足跖肿胀,并对大鼠的肉芽组织增生具有显著对抗作用,其作用强度显著优于金刚藤胶囊.结论:菝葜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为菝葜的主要有效部位.
-
巴戟天不同炮制品及提取部位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巴戟天不同炮制品及提取部位的祛风湿作用,探讨其在细胞因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左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备AA模型,分别灌胃给予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4种炮制品和巴戟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剩余水部位和总多糖部位,以雷公藤多苷片为对照,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测大鼠继发侧关节肿胀度;致炎28 d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盐巴戟天及巴戟天乙酸乙酯部位、巴戟天正丁醇部位能明显减轻AA大鼠足肿胀度,降低异常升高的血清TNF-α、IL-1β、IL-6、INF-γ水平;而巴戟天、制巴戟天、巴戟天总多糖和巴戟天剩余水部位作用不明显.结论:盐巴戟天、巴戟天正丁醇部位和巴戟天乙酸乙酯部位对AA大鼠各项指标改善作用显著,效果优于巴戟天、制巴戟天、巴戟天总多糖和巴戟天剩余水部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NF-γ的产生有关.
-
临床病例讨论——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3岁,因高处坠落伤致左足跟部疼痛、活动受限2 h于2009年8月26日入我科就诊.急诊查体:患者痛苦面容,左后足肿胀,足弓消失,跟骨增宽,足跟部压痛明显,可闻及骨擦音,踝关节活动受限.急诊摄左跟骨侧位和轴位X线片示:左跟骨粉碎性骨折,B(o)hler角为5°,Gissane角为146°,跟骨增宽(图1).CT扫描示左跟骨关节内骨折,骨块分离(SandersⅡ型)(图2).
-
玉叶金花水提物不同萃取部位的抗炎活性研究
目的 从玉叶金花水提物不同萃取部位筛选出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郭肿胀实验模型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模型对玉叶金花水提物不同萃取部位进行抗炎活性的考察.结果 玉叶金花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及水溶性部位可显著减轻二甲苯致炎小鼠的耳肿胀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 <0.05)及由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1,2,3h的足肿胀度(P<0.05),石油醚萃取部位则作用不显著.结论 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及水溶性部位有抑制急性炎症的作用,为玉叶金花水提物抗炎活性部位.
-
全厚植皮I期修复下肢原发性浅表静脉曲张并发大面积溃疡1例
患者,男,63岁。因双下肢无明显诱因出现溃烂并反复出血20多年,左踝关节创伤面大出血伴神志不清3 h,于1999年10月收住院治疗。体查:神志淡漠,血压11/8 kPa,左踝部及左足肿胀坚实、无凹陷性,左小腿下段至内踝关节溃疡创面20 cm×11 cm,外踝创面10 cm×8 cm,右踝前方创面6 cm×5 cm,溃疡底部为暗红色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周围组织变硬增厚。双小腿的皮肤萎缩光薄如纸,呈现棕黑斑状色素沉着,其下可见承受高压的蔓状怒张小静脉。病情稳定后,查Perthes试验阴性,Trendelenburg阳性,下行性静脉造影示静脉瓣功能Ⅰ级。入院后经全身使用抗生素,伤口加强换药,应用弹性绷带,抬高患肢等处理,10 d后,溃疡创面肉芽生长良好。
-
利用小腿内侧逆行皮瓣修复跟腱损伤1例
患者男,67岁,用中药蒸脚时因癫痫发作致意识丧失,左足伸入中药液体中(水温约100℃) 约数分钟,当时无人在家,1 h后家人发现其右足肿胀、脱皮、麻木,对当时经过不能完整记忆,自行在家中涂药,4 h后送入我院.查体:左足肿胀,腐皮脱落,基底苍白,质韧,触痛减退,诊断:左足、左小腿4%Ⅲ度烫伤.
-
足部滑膜肉瘤1例
患者男,25岁,右足内侧肿胀疼痛1年余,曾予活血化淤药物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未做特殊处理.近3个月来患者自觉右足肿胀明显并伴有肿物,遂来就诊,门诊以"右足部包块,待查"收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好,无发热、盗汗等不适症状.
-
系统性硬化病合并左下肢坏疽1例
患者男,36岁.因左下肢肿痛20日,加重并溃疡17日于2006-12-20入院.20日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肿胀、疼痛,3日后左足皮肤颜色逐渐变暗,皮温变低,随后疼痛肿胀逐渐向左下肢近端扩展,同时左下肢伸侧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的水疱,破溃后呈深浅不一的溃疡,左下肢感觉功能存在.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
-
五味藤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单味五味藤水提取物(WWT)对炎症组织的影响.方法:用五味藤浸膏3.0g/kg、1.5g/kg、0.75g/kg 3个剂量进行试验.结果:五味藤浸膏可显著抑制醋酸诱发血管通透性增加,高、中、低剂量的抑制率分别为51.5%、28.4%和15.2%;显著抑制角叉菜所致小鼠足肿胀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5.2%、58.1%和43.8%;显著抑制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抑制率分别为55.1%和45.4%、17.9%;对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9.2%、53.9%和35.2%.结论:五味藤水提取浸膏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
中药复方外用于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疗效及不同关节肿胀度测量方法效果的比较
目的 观察中药外用于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疗效并比较3种肿胀度测量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尿酸钠注射人大鼠右后足踝胫跗关节腔内制备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应用青风藤方药、雷公藤方药、扶他林干预并用足趾容积、周长、直径3种检测方法测量肿胀度.对3种检测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确定优检测方法.结果 在中药外用评价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肿胀度过程中,容积法能很好测量整个关节肿胀度,而周长和直径法能很好评价局部肿胀.结论 关节肿胀度测量方法多样,从实验数据准确性、方便性、时效性来考虑,足趾容积测量法和周长测量法是优联用组合.
-
超声诊断胫骨下端微小骨折1例
患者男,27岁,因"左踝关节扭伤30 min"就诊.体格检查:左踝及左足肿胀明显,呈青紫色,压痛广泛,疼痛明显,踝关节活动受限.X线正、侧位片提示:软组织肿胀,未见明显骨折(图1).临床诊断为软组织挫伤.患者于第2日因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及局部压痛明显再次就诊,超声扫查可见:左足及小腿软组织增厚,厚约10.0 mm,明显厚于对侧(4.0 mm),左胫骨下端骨皮质表面不光滑,连续性中断,可见一大小约3.2×1.1mm的游离强回声(图2),考虑为胫骨下端骨折(撕脱性).CT检查证实:左胫骨下端撕脱性骨折(图3).
-
桄榔子醇提物对小鼠/大鼠的镇痛、抗炎作用
目的:探讨桄榔子醇提物灌胃给药后对小鼠/大鼠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桄榔子醇提物组和溶剂对照组(蒸馏水),每组20只,采用大给药量法,观察桄榔子醇提物的灌胃急性毒性.取小鼠随机分为桄榔子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剂量为6.5、3.25、1.625 g/kg(以醇提物计,下同),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吗啡0.005 g/kg,腹腔注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通过热板法评价其镇痛作用,比较给药后30、60、90 min的舔爪潜伏期;取小鼠随机分为桄榔子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剂量为6.5、3.25、1.625 g/kg,灌胃)和阳性对照组(洛索洛芬钠0.023 g/kg,灌胃)、模型对照组(蒸馏水,灌胃),通过醋酸扭体法评价其镇痛作用,比较20 min内的扭体次数,计算扭体抑制率;取小鼠随机分为桄榔子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剂量为6.5、3.25、1.625 g/kg,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吗啡0.005 g/kg,腹腔注射)、模型对照组(蒸馏水,灌胃),通过福尔马林致痛法评价其镇痛作用,比较福尔马林给药后0~5 min和10~40 min的舔爪总时间,计算舔爪抑制率;取小鼠按醋酸扭体法实验分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采用二甲苯致炎,比较耳肿胀度.取大鼠随机分为桄榔子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4.5、2.25、1.125 g/kg,灌胃)和阳性对照组(洛索洛芬钠0.016 g/kg,灌胃)、模型对照组(蒸馏水,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采用弗式完全佐剂致炎,再连续给药7 d,比较致炎前和致炎后7 d内的足肿胀度.上述各镇痛和抗炎实验每组动物数为8~14只.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桄榔子醇提物组小鼠体质量增长趋势无明显变化,未发现与给药相关的毒性反应出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桄榔子醇提物高剂量组小鼠给药后30、60 min的舔爪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桄榔子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明显降低(P<0.01),舔爪总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P<0.01),耳肿胀度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桄榔子醇提物高剂量组大鼠致炎后4 h开始足肿胀度明显降低(P<0.01),作用持续至第7天.结论:桄榔子醇提物对小鼠/大鼠无明显的口服急性毒性并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
C57BL/6J小鼠急性足肿胀炎症模型的建立及指标评价
目的:建立C57BL/6J小鼠急性足肿胀炎症模型进行模型指标评价.方法:将24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吲哚美辛对照组.采用角叉菜胶法诱导模型组和吲哚美辛对照组小鼠发病建立急性足肿胀炎症模型.正常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各组分别于注射角叉菜胶后1、2、3、4、5、6h测量足趾厚度,随后处死小鼠取血清标本进行炎性因子检测,取足部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致炎1h后模型组小鼠足部开始肿胀,2h后肿胀明显,5h后达到肿胀高峰.与模型组相比,吲哚美辛对照组则在2h明显抑制肿胀(P=0.004),抑制作用持续到6 h(P=0.000).正常组小鼠无明显变化;模型组较吲哚美辛对照组和正常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都明显升高(P=0.000);模型组小鼠足趾病理切片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吲哚美辛对照组小鼠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正常组小鼠足部病理未见明显异常.结论:C57BL/6J小鼠急性足肿胀炎症模型方法可靠、可重复性较高以及阳性对照药物吲哚美辛抗足肿胀效果明显,可适用于抗炎药物的常规筛选及评价.足趾厚度改变、血清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升高以及炎症部位病理改变是评价急性足肿胀炎症模型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炎症模型 C57BL/6J小鼠 足肿胀 -
由B群脑膜炎奈瑟菌致暴发型流脑1例
1病例介绍患儿,邱某,男,1岁1个月,广东佛山人,出生体质量3.05kg,足月顺产,奶粉喂养,按国家规定预防接种疫苗.患儿于2011年7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体温40℃,偶有咳嗽,2011年7月12日出现全身紫红色皮疹,按之不褪色,不伴瘙痒,间烦躁,尿量减少.拟诊"败血症?"收入儿科.入院时神志清,精神疲倦,反应一般,间烦躁.全身皮肤可见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双眼睑、双手足轻度水肿,咽部充血,口腔黏膜可见出血点,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52次/min,律齐,双手、双足肿胀,掌面、足底皮肤潮红,四肢肌张力正常.
-
咽喉康胶囊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咽喉康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ip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CMC诱导白细胞游出法和棉球肉芽肿法,观察咽喉康的抗炎作用.结果:咽喉康1.0,0.5,0.25g/kg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咽喉康0.5,0.25g/kg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咽喉康0.5,0.25,0.125g/kg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咽喉康0.5,0.25,0.125g/kg对羧甲基纤维素诱发机体白细胞游出有一定抑制作用,大、中剂量组在7.5小时能显著抑制白细胞游出(P<0.05).咽喉康1.0,0.5,0.25g/kg对小鼠棉球肉芽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咽喉康0.5g/kg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咽喉康有较的抗动物急性、慢性炎症的作用.
-
蚁附蠲痹超细微粉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蚁附蠲痹超细微粉(Yifujuanbi Ultral-Micropowder;YFJBUM)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肿胀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初步探讨YFJBUM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右足趾皮内注射复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采用大鼠足肿胀测定仪检测足肿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中CD3+、CD4+和CD8+T细胞的变化.结果:YFJBUM各剂量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足肿胀度均较模型组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外周血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而YFJBUM各剂量组CD4+/CD8+比值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YFJBUM能显著调节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紊乱,该作用可能是YFJBUM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机理之一.
-
紫苏叶挥发油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紫苏叶是常用解表药,具有发散风寒,行气和胃的功效.抗炎作用是中药发挥解表功效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目前国内对该药抗炎作用的研究报道甚少,该药主要组分挥发油的抗炎作用研究更未涉及.为了寻找和阐释紫苏叶解表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探求解表药之辛味与挥发油的内在联系,丰富解表药挥发油研究的现代药理学内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与开发新药,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急性炎症动物模型: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大鼠蛋清足肿胀、大鼠角叉菜胶胸膜炎;并采用慢性炎症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 ,对紫苏叶挥发油(VOPF)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VOPF 2μl/kg、1μl/kg(分别相当于6g原生药/kg、3g原生药/kg)能极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和蛋清致大鼠足肿胀(P<0.01);能明显对抗醋酸导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P<0.05),VOPF 2μl/kg能显著降低角叉菜胶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中性粒细胞的增高(P<0.05),对灌洗液中蛋白质渗出量的增加也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 .对慢性炎症模型,VOPF可减轻小鼠棉球肉芽肿重量,并显著降低肉芽指数(P<0.05).结论:VOPF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是其解表抗炎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其抗炎机理研究正在深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