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功能检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评估

    作者:赵悦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分析.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所收治的53例COPD患者经肺功能检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FEV1%和EV1/FVC值对53例COPD患者的病情程度评估为:中度(Ⅱ级)26例(49.06%),重度(Ⅲ级)23例(43.40%),极重度(Ⅳ级)4例(7.5%).经支气管扩张试验显示,5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试验呈阳性,48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试验呈阴性.通过对比COPD患者肺功能情况,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呼气容积(FEV1)、吸入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显著优于试验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 应全面推广应用肺功能测定技术,尤其对患肺疾病的危险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将有利于及早了解疾病进程,对COPD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间质性肺炎的分类

    作者:吴琦;郭美南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或)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1],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从异质角度的分类看,ILD病理组织可呈肺泡炎、血管炎、肉芽肿、组织细胞或类淋巴细胞增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为肺泡炎.1975年Liebow首次将IPF分为5类[2],即普通型(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脱屑型(desquamativeintertitial pneumonia,DIP)、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炎型bronchiolitis oblierans with interstitial pneumonia,BIP)、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ymphoid interstial pneumonia,LIP)和巨细胞间质性肺炎(giant cell interstitial pneumonia,GIP).以后发现LIP与肺淋巴组织增生免疫缺陷有关,GIP是硬金属尘肺的表现,而BIP则是现在所称的闭塞性细支气管伴机化性肺炎(bronchiol-iris obliterans with organizing pneumonia,BOOP)也被称为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tis,COP)[3].近10余年又先后提出了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以及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RBILD).

  • 肝肺综合征诊疗进展

    作者:李小丹;柯会星

    肝肺综合征(hepatic pulmonary syndrome,HPS)是一种与肝病有关的肺血管扩张所致的以动脉氧合下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性血管病变包括肺毛细血管弥散功能下降或毛细血管扩张,偶见胸膜、肺动静脉短路.

  • 食管裂孔疝合并支气管哮喘1例

    作者:王春赛尔;谢鹏雁

    1病历摘要
      患者,男,82岁。主因“反复咳嗽、喘息30余年,加重2天”收住本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RICU)。患者3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喘息,予抗感染及止咳化痰治疗后好转。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于受凉后及冬春季节交替时加重,严重时夜间不能平卧,予抗炎平喘、扩张支气管、抗感染及止咳化痰治疗后可缓解。曾多次就诊于本院,进行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弥散功能正常。长期予茶碱、支气管扩张剂及小剂量激素对症治疗,上述症状控制尚可,日常活动无明显喘憋。近5年喘憋急性大发作次数频繁,平均每年因喘憋急性发作需收住急诊或病房2~3次。近2日因再度出现咳嗽、喘息,稍事活动喘憋、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入院。自发病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大便干燥,小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 第20例发热-肺部湿(罗)音-皮疹-顽固性胸痛(Ⅱ)

    作者:张波;高和;彭渤;于红;纪树国

    本例的病历摘要见本卷第14期第999页分析与讨论 本例患者入院初期具有以下临床特征:(1)老年男性,有长期吸烟史;(2)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皮疹、顽固性右侧胸痛,轻度咳嗽和气短;(3)体检突出的特征为躯干及肢体皮肤网状青斑,双侧肺部广泛的湿性(罗)音;(4)实验室检查特点为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增高,血沉显著增快,血C反应蛋白(CRP)明显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结核系列检查及风湿病系列检查结果阴性;(5)胸部影像学检查为肺气肿表现,除此外无其他明显异常征象;(6)肺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降低,弥散功能降低,动脉血气示轻度低氧血症和过度通气;(7)抗炎治疗无效,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

  • Ⅱ期胸内结节病一例

    作者:马艳良;何权瀛

    患者男,53岁,主诉间断咳嗽、气短2年余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查体无异常.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63.1 kU/L,结核菌素试验(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阴性.胸部高分辨CT可见双肺多发粟粒状、斑片状影,小叶间隔结节状增厚,以双上肺为著(图1),纵隔内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图2).肺功能示通气功能正常,弥散功能正常.支气管镜示左侧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上舌叶支气管黏膜可见数个丘状结节.支气管肺泡灌洗细胞分类示巨噬细胞42%,淋巴细胞57%,中性粒细胞1%.支气管镜黏膜活检示非干酪样肉芽肿,抗酸染色阴性.诊断为结节病(sarcoidosis)Ⅱ期.

  • 重度左心衰患者弥散功能降低的临床研究报告

    作者:谭晓越;孙兴国;胡盛寿;张健;黄洁;陈志高;马莉

    目的:观察重度左心衰竭患者肺弥散功能(DLCO)变化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重度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DLCO、肺通气功能和心肺运动试验指标.结果:左心衰竭患者的峰值摄氧量严重降低为34±7%pred和无氧阈为48±11%pred,DLCO中度降低为63±12%pred.28例患者有25例DLCO低于80%pred,而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肺总量分别为75±14、71±17、97±11和79±13%pred,提示通气功能呈边界性至轻度限制性障碍.DLCO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肺通气指标.结论:具有极严重心肺功能受限的重度心衰患者,DLCO显著降低和仅仅边界性轻度限制性通气受限.DLCO是心肺协同功能指标,在无明显呼吸受限前提下是反映循环功能受限的指标.

  • 肺栓塞患者肺功能特点的研究

    作者:陈淑娟;杨文兰;刘锦铭;孙兴国;刘海舰;谭晓越;张艳

    目的 探讨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在恢复初期的肺功能特点.方法 对2004-2012年在我院呼吸科确诊的150例肺栓塞患者进行肺功能的测试,将测定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等参数与150名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的肺功能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 ①PTE组的FEV1/FVC、RV% pred、RV/TL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8.33%±10.13% vs 87.79%±4.57%,112.76%±29.83% vs 99.82%±10.17%,41.87%±9.66% vs38.86%±5.07%,P值均>0.05),但是VC% pred、FVC% pred、FEV1%pred、FEF50%、MVV% pred、TLC% pred、DLCO%pred低于对照组(89.78%±14.34% vs 103.21%±10.27%,84.45%±17.52% vs102.91%±6.10%,81.84%±17.50% vs 98.62%±11.24%,56.32±20.15 vs 79.96±22.73,86.80%±28.77% vs 98.96%±18.17%,98.36%±17.61% vs 103.26%±17.82%,71.79%%±11.02% vs108.92%%±10.58%,P<0.05或P<0.01).②52例(34.7%)PTE患者的肺功能呈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40例(26.7%)PTE患者的肺功能呈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7例(4.6%)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51例(34.0%)是正常的.③73.4 1% PTE患者的DLCO% pred是降低的.结论 由于PTE患者机体的病理生理不同,因此,恢复初期PTE患者的肺功能呈现不同的反应,为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早期老年 COPD 患者肺功能与肺动脉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艳丽;田陆云

    目的:分析轻、中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改变与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12月于该院干疗科确诊的轻、中度老年 COPD 稳定期患者52例,分析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肺功能改变与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结果轻、中度老年COPD 患者 PaO2逐渐降低;轻、中度老年 COPD 均有弥散功能逐渐下降;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 PASP 逐渐升高;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 PaO2、FEV1%、FEV1/ FVC 与 PASP 呈负相关(P ﹤0.05)。结论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心腔大小变化不明显,左心功能未受影响;轻、中度老年 COPD 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增高与低氧、肺功能的损害程度有关。

  • 嗜铬细胞瘤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

    作者:游建萍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肾上腺疾病,90%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临床表现以高血压及代谢紊乱为主,其术后并发症多为低血压、休克等,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RDS)者较少见。我科近期成功救治1例术后并发ARDS病人,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秦某某,女,76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腹部胀痛,呈持续性加重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MRI提示右肾上腺肿瘤。入院后经检查确诊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经两周的充分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顺利,肿物直径10cm。术后入ICU监护,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第3天停呼吸机,拔气管插管,呼吸25/min~30/m in,吸氧流量 5L/min,SpO284%~91%,胸片提示双肺野存在散在斑片状阴影,其术后血气指标监测见表1。确诊术后并发ARDS,继续给予控制感染、改善肺泡弥散功能等治疗,应用血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病情日趋稳定。术后第6天复查血气:PaO 21 3.05kPa,氧合指数升至35.28kPa。复查胸片示肺部情况好转,转泌尿科继续治疗,8d后痊愈出院。

  • 通痹化纤喘可治注射液治疗肺间质纤维化240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银魁;吕俊刚;胡斌清;徐少丽;雷蕾;刘静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间质性肺疾病(diffus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 ),主要累及肺间质、腺泡的气腔结构,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即肺腺泡有各类细胞浸润和细胞外基质沉积的肺部弥漫性疾病,通常亦称作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ILD 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包括200多个病种,尽管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病理学改变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临床、呼吸病理生理学和胸部X线特征。表现为渐进性劳力性气促、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和影像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逐渐丧失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终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ILD的西医治疗效果有限,常规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1]。近5年来,我院采用通痹化纤、喘可治注射液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疾病,取得显著疗效,提高治愈率,报告如下。

  •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弥散功能影响因素的分析

    作者:姚婉贞;韩翔;王国扬;赵鸣武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其它肺功能因素对弥散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慢支、肺气肿患者弥散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一氧化碳弥散(DLco)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RV/TLC、PaO2的相关性。结果慢支、肺气肿患者DLco减低与FEV1呈高度直线正相关,与RV/TLC呈高度直线负相关,DLco异常组较DLco正常组PaO2减低。结论慢支、肺气肿患者弥散功能减低与肺气肿毛细血管床丧失有关,亦与肺泡体积增大,通气功能减低所致通气/血流异常有关。

  • COPD患者PEFR与其它肺功能参数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铁军;施萍

    肺功能检查已被公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测定内容包括通气功能、肺容量、气道阻力和弥散功能等。但是,上述项目的测定需要价格昂贵的仪器,这在广大的农村及城镇、厂矿基层医疗机构是难以办到的。是否有适于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评价COPD的价廉物美的简易方法呢?峰值呼气流速(PEFR)就是值得探讨的一项指标。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分析研究在COPD测定中PEFR与其它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 胸闷乏力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大血性胸腔积液—思考病例(1)答案

    作者:侯刚;王秋月

    1病例资料详见本刊2006年第26卷第1期第65页.2临床讨论本例有如下特点:(1)中年男性,既往体健.(2)隐袭起病,病程4个月.自觉胸闷、乏力,偶有盗汗、双指关节疼痛,体重下降3 kg.无发热、咯血.(3)颈部及锁骨上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下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4)影像学示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双侧胸腔积液.(5)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正常.(6)心电图、心脏彩超、腹部及前列腺超声检查均未见异常.(7)血常规、血糖正常,肝、肾、甲状腺功能正常,风湿免疫相关抗体阴性、病毒系列抗体阴性、血肿瘤相关抗原无异常,纯化蛋白质衍生的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

  • 结节病患者肺功能检测和BALF淋巴细胞表型关系的研究

    作者:何晓琳;刘志;黄丽霞;李振华;于润江

    目的:通过测定结节病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血气分析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细胞学,并就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究肺功能测定指标与BALF检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结节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18例,行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检测,所有受试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学检查。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节病组静息状态肺通气功能基本正常(P>0.05),单口呼吸法肺弥散功能(DLCO%)减低(P<0.05),并有小气道功能障碍,尤以FEF50% 减低明显(P<0.05)。(2)结节病患者BALF中淋巴细胞%明显增高(P<0.01),CD+4/CD+8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结节病患者DLCO%减低与BALF中淋巴细胞%增加及CD+4/CD+8比增加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67, P<0.01 和 r=-0.55, P<0.05),且小气道功能中FEF50% 减低与BALF中淋巴细胞%增加呈明显负相关(r=-0.54, P<0.05)。结论:肺弥散功能以及小气道功能的检查与BALF细胞学检测指标存在较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早期结节病病情活动性判定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3例报告

    作者:刘颖宏;王春英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38岁.因发热、干咳、呼吸困难2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 h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寒战、干咳无痰,胸闷、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发病前患者连续24 h呆在密闭空调车中.查体:体温38 ℃,口唇轻度发绀,两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85次·min-1,律齐.腹软,双下肢无水肿.血气分析:血氧分压57 mmHg.胸片示类似急性肺水肿改变.肺功能检查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下降.暂予吸氧、抗炎、对症治疗.第2天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量35 mL,总细胞数0.8×106·L-1,中性粒细胞占24%,淋巴细胞76%,CD4+/CD8+<1,诊断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空调肺).给予激素治疗症状缓解,肺部阴影完全吸收,治愈出院.

  •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闻华;魏剑琴;李非;丁亚杰;王磊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尿毒症(CRF)患者行血液透析前后肺功能指标测定,即肺活量(VC)、时间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峰流速(PFFR)、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每分钟大通气量(MVV)、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测定.结果:血液透析后VC、FVC、FEV1.0、PFFR、TLC、MVV、DLCO均增高、RV降低.结论:血液透析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

  • 肺功能检查在肾移植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张娜;赵桂华;徐金义;王文涛;吴蕊;邱妍妍

    目的:观察分析肺功能检查结果在肾移植手术患者术前与术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收治的尿毒症患者共33例,以及相应的供肾者33例。将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尿毒症患者术后与术前肺功能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供肾者术后与术前肺功能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尿毒症患者的流量-容积曲线正常型、阻塞型、限制型、混合型的百分比分别是64.2%、28.6%、7.1%、0.1%;总弥散量正常、轻度减少、中度减少、重度减少的百分比分别50.0%、21.4%、21.1%、7.5%;单位弥散量正常、轻度减少、中度减少、重度减少的百分比分别57.%、22.4%、14.1%、6.4%。结论:肺功能检查在肾移植患者术前与术后病情评估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160例肺通气功能正常患者的弥散功能结果分析

    作者:李玉红;甘春燕;冯银合

    目的 研究肺通气功能正常患者的肺弥散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160例通气指标无明显差异的患者进行弥散功能检测,根据临床病史资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82例)与对照组(7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在通气功能正常情况下进行弥散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肺弥散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通气功能正常的两组患者均存在有弥散功能的异常降低,以实验组明显(异常降低率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重视弥散功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尤其是有肺基础疾病及有呼吸系统症状者,伴有呼吸困难明显者,在检测肺通气功能的同时好覆盖弥散功能检测以全面评估肺功能受损情况,以免延迟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 成人先天性肺发育不全一例

    作者:陈巍;万欢英;邓伟吾

    病史摘要患者男,49岁.咳嗽、咳黄脓痰2周余,胸片示右肺野大片实变影(图1,见插页),血白细胞计数为11×109/L,中性粒细胞8.4×109/L.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后,咳嗽缓解,痰色转白,痰量减少,复查血白细胞计数为8.1×109/L,中性粒细胞5.4×109/L,但肺部阴影未改变;胸部CT示右肺野密实、密度不均,见多处囊性透亮区,左肺代偿性肺气肿,气管、心脏向右移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右侧支气管多量稀薄清亮分泌物,右上叶管腔结构异常,下叶内基底段亚段阻塞;肺功能示中度混合性通气功能减退,残总比增大,弥散功能正常.患者1岁时曾患麻疹、右大叶性肺炎;10岁时胸透示右肺不张,气管心脏右移;16岁(1971年)时患右侧结核性胸膜炎(图2,见插页),未曾行胸腔穿刺抽液,予异烟肼(INH)、链霉素(SM)抗痨治疗18个月.此后反复咳嗽、咳痰,间断咯血,系列胸片、CT检查示右侧胸廓塌陷、右肺不张、左侧代偿性肺气肿、气管和心脏移位.

83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