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典型结核致小肠自截合并小肠、小肠内瘘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谭△△,男,33岁.因肾移植术后4年,发热6月,腹痛3月加重2天于2002年5月10日以"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收转我院外科.患者于4年前因患"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行肾移植术,术后一直使用环孢霉素A、硫唑嘌呤、强的松等治疗.2001年9月11日患者不明原因出现乏力、发热,继之反复出现全身多处脓肿,并多次行脓肿切开引流术,脓液呈乳白色,无臭味,多次脓汁涂片、培养,先后使用万古霉素、美洛西林、舒敌等多种抗菌素治疗,效果均差,伤口经久不愈.2002年2月11日患者不明原因出现脐周阵发性胀痛,伴腹胀、发热及臀部包块.再次行脓肿切开引流及脓液涂片始发现抗酸杆菌,未培养出结核杆菌.诊断: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冷脓肿,遂行抗结核治疗.用药后腹痛腹胀基本消失,冷脓肿痊愈.
-
地塞米松及氨甲喋呤静脉冲击与单用强的松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Graves眼病(GO)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曾有使用地塞米松(D)、氨甲喋呤(MTX)、强的松(P)及硫唑嘌呤(A)的强化治疗方案(DMPA)的研究报道,但这方面研究较少.本文观察了我院1998年2月至2002年4月期间78例GO用DMPA治疗与69例GO单用强的松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2月-2012年5月收治的70例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复方谷氨酰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泼尼松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英夫利昔单抗5mg/(kg·d)加入生理盐水l00mL于2h内滴完,于治疗起始、第2周、第6周应用,随后每隔8周给予相同剂量以维持缓解,疗程为1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唑嘌呤1.5~2.0 mg/(kg·d)、1次/d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67,P=0.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
肾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1例治疗体会
肾移植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强的松(Pred),硫唑嘌呤(Aza),环孢素A(CsA)预防排斥反应.其中Aza易引起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以往常用鲨酐醇等治疗,效果不肯定.以至合并感染或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而诱发排斥反应.现将我院治疗白细胞减少体会报告如下.
-
肾移植后胆囊结石1例
患者,男,50岁.B超发现胆囊结石6+年,反复右上腹胀痛2+年,加重10d入院.既往于7+年前在川大华西医院行肾移植术.现在每日口服强的松20mg及硫唑嘌呤200mg,无移植肾疼痛,无血尿及水肿,有时血压高,糖耐量实验示:2型糖尿病.
-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入选180例中重度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硫唑嘌呤组、英夫利昔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硫唑嘌呤、英夫利昔单抗及硫唑嘌呤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比较3组的疾病缓解率、黏膜愈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ALB(血清白蛋白)、TLB(血清总蛋白)、WBC(白细胞)、CRP(C反应蛋白)及ESR(血沉)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第6w时,3组疾病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10、18及26 w时,联合治疗组的疾病缓解率均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26 w时,硫唑嘌呤组黏膜愈合率为16.67% (10/60),英夫利昔组为28.33%(17/60),联合治疗组为51.67%(31/60),联合治疗组黏膜愈合率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26 w后,3组的ALB、T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WBC、CRP及ES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硫唑嘌呤联合英夫利昔单抗可以显著提高中重度克罗恩病患者的疾病缓解率和内镜下黏膜愈合率,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是克罗恩病较好的治疗方案.
-
移植肾错构瘤1例报告
病例女,34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于1996-08-05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中经过顺利.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同时使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剂,并定期复查肝功、肾功、环孢素浓度,调整药物剂量,每半年复查移植肾B超均未见异常.
-
免疫抑制剂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免疫抑制剂(Immunosupressive agents, ISA )是指能降低或抑制一种或一种以上免疫反应的制剂,具有抑制机体免疫应答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防止移植的排斥反应.在皮肤科常用的有:细胞毒性药(烷化剂):如环磷酰胺;抗代谢药:硫唑嘌呤、甲氨喋呤、来氟米特;真菌多肽:如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他可莫司;生物碱类:如长春新碱等.
-
痿证辨治2则
病案1:睑废、痿证(重症肌无力) 张某,女,36岁.2002年8月16日初诊.主诉:间发性四肢无力、眼睑下垂、伴复视14年.现病史:14年前无明显原因始出现四肢无力、双眼睑下垂、复视等,初按"重症肌无力",服用吡啶斯的明、强的松及中药补中益气汤等治疗,病情基本痊愈,后因停药、劳累或感冒等因素而复发多次,均用上药治疗,症状有所改善.近几年病情加重,仍按上药治疗无效,并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药治疗,亦无效果.后经人介绍来我院求治.诊见:患者双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失灵,目光呆滞,全身无力,不耐疲劳,肢寒怕冷,稍遇风寒,症状就明显加重,舌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迟无力.实验室检查:新斯的明试验(±).肌电图:神经频率电刺激(左腋神经),低频轻度衰减,高频无递增.
-
肾移植术后环孢素向硫唑嘌呤转换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环孢素向硫唑嘌呤转换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60例术后1年以上、肾功能稳定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免疫抑制剂从环孢素向硫唑嘌呤的转换.结果60例病人平均血清肌酐在转换后1个月明显下降(148±58.5至132±86.9mmol/L,P<0.01),并在以后几年内继续下降,转换后6年时平均血清肌酐为112±39.8mmol/L.转换后平均血压也明显下降,并且抗高血压药物数量逐渐减少(P<0.01).分别有9例(15%)和3例(6.7%)病人在转换后3个月内和3个月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转换后1年、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5%/81.7%、86.7%/78.3%.5例(8.7%)病人因药物副作用和慢性排斥反应从硫唑嘌呤再转换为环孢素.结论肾移植受者在术后一定时间将免疫抑制剂从环孢素转换为硫唑嘌呤是一种安全的免疫抑制方案,具有较好的移植肾长期存活.
-
强的松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寻常型天疱疮4例
4例均为30~60岁女性,表现为全身散在松弛性水疱,尼氏征(+),皮损面积占体表面积40%1例,超过50%3例,口腔粘膜均受累,病程4月~3年,反复发作,1例空腹血糖及血压偏高,余无明显异常.入院后予强的松龙(CS)1.5~2.0mg/(kg.d)加硫唑嘌呤100mg/d治疗,7~10天后皮损无好转,有新疱出现,停硫唑嘌呤,改用环磷酰胺(CTX)8~10mg/(kg.d)加入5%葡萄糖液静滴,每2周连续用药2天为1疗程,共3~4疗程,嘱病人多饮水,并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CTX冲击2~3天后水疱渐干涸,经1~3疗程皮疹消退,无新发皮疹.CTX总量达2.4~3.4g停用,CS在冲击1疗程后渐减量,出院时继续用CS 0.5~0.8mg/(kg.d)加硫唑嘌呤75mg/d.4例冲击后无明显副作用,随访7月,2例因“感冒”复发,1例因激素减量过快复发,但复发皮疹面积均<5%,复发的3例经CTX冲击了3疗程,总量为2.4g,未复发的1例CTX冲击4疗程,总量为3.4g.
-
硫唑嘌呤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研究
目的制备硫唑嘌呤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考察.方法以蛋黄卵磷脂、胆固醇为膜材,加入适量的亲水性聚乙二醇及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利用正交设计实验,以包封率、粒度分布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优化,在此基础上制备硫唑嘌呤脂质体混悬液.结果按照佳处方所制得的3批硫唑嘌呤脂质体形态圆整,大小均匀,粒度范围0.01~0.42 μm,包封率均达30%以上.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所需设备简单,重现性较好,可适用于包埋水溶性药物及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视神经脊髓炎发病机制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视神经脊髓炎发病机制以及探讨临床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成研究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及泼尼松片剂口服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从视力表评定结果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6%,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来看,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肌力增加2级、括约肌功能(排便、排尿)恢复时间与恢复自主行走所用时间上都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能有效治疗视神经脊髓炎,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6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方法:UC和CD患者治疗均以内科治疗为主,口服硫唑嘌呤,对于因内科治疗无效的UC患者和所有CD患者辅以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平均起效时间5.5d,腹痛、腹泻缓解,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善,营养状况改善.11例UC患者和14例CD患者手术治疗后均好转,无死亡病例.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病情均稳定,无复发病例.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和呕吐,9例患者出现肝脏生化指标异常,如碱性磷酸酶 (ALP) 、谷氨酰转肽酶 (γ-GT) 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升高,2例在治疗中出现白细胞减少.但所有患者坚持治疗,均自行好转.结论: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硫唑嘌呤治疗IBD效果满意,能有效地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防治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对于内科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并发症患者应适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
环孢素A与硫唑嘌呤合用致药物性肝损害死亡1例报告
患者,男,49岁,因药物性肝损害于2004年12月29日入院.该患者于入院前1年因慢性肾小球肾炎致尿毒症,行肾移植术.术后给予三联免疫抑制剂:口服环孢素A 275mg/d、硫唑嘌呤50mg/d、强的松20mg/d.在服药初期监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其后半年内未行血药浓度监测及药量调整.患者于入院前2周因受凉后发热、咳嗽、咳痰,服用"三九感冒灵"等药未见好转,同时出现皮肤、黏膜轻度黄染,并逐渐加重,伴全身瘙痒.入院时查体,全身皮肤、黏膜重度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睑无水肿,巩膜重度黄染.
-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肾移植手术作为终末期肾病替代性治疗显示了其不可怀疑的优点,但对手术后排异反应的预防及处理问题是医学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免疫抑制剂在脏器移植发展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自环孢素问世以来,对肾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大大减少了以往硫唑嘌呤和皮质醇的用量,使肾移植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肾移植术后主要观察生命征,尤其以血压为主.因为新肾脏无调节能力,它的血液灌注初期依赖平均动脉压,动脉压过低会使尿量减少,引起肾衰.另外保证供氧,严格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定期检测血药浓度,细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现中毒先兆及血药物浓度高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准确掌握测血压方法,做到在同一处测、同一血压计的原则,血压升高及时给予降压药,以防血压升高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严格无菌操作,控制感染给予高效的抗生素、抗病毒药、保肝药.
-
同种异体全手与手指复合组织移植的发展趋势
一异体全手与手指移植的历史回顾手丧失后,人的劳动能力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患者迫切希望手再生,医学专家亦积极进行了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的实验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Goldwyn(1956),Schwind(1962),Lance(1971),Lapchinsky(1973)[1],陈中伟(1981)[2]等先后在动物身上进行异体肢体移植,均因排斥反应而失败.Benhaim(1993)[3],Murasmatsu(1997)[4]用新一代的强力免疫抑制药物如RS-61443、FK506等已经取得异体肢体在动物宿主身上较久存活的成绩.在临床上尝试异体手移植是1964年美国Gilbert[5]应用硫唑嘌呤、HCT和X线照射等抑制免疫反应措施,异体手只存活14天.
-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中医治疗进展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反应,发病过程中极易损害全身各个脏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ILD)是CTD中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1]。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以肺泡壁为主并包括肺泡周围组织及其相邻支撑结构病变的一组疾病,病变可波及细支气管。Strange C等[2]调查发现约25%以上的CTD 会出现ILD,而15%~20%的ILD由CTD引起。根据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推荐,认为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可以按其推荐的DPLD和IIP的分类标准[3]:病变后期,由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纤维化使肺顺应性降低,出现肺容量减少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另外又由于细支气管炎性病变以及肺小血管闭塞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弥散功能下降,终发生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另外,许多显示治疗结缔组织病的相关免疫抑制剂如金制剂、青霉胺、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可诱发或加重ILD[4-5]。由于导致ILD的病因繁多,或药物性、感染性加重ILD进展,Kocheril等[6]报告,CTD-ILD 5年生存率为43.4%,多数死于呼吸衰竭。西医治疗CTD-ILD多依赖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等,对于病情较严重者多主张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缓解也有部分的疗效,但不可避免的有着合并感染、药物副作用以及症情易反复发作的缺点。
-
中医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机体免疫介导的损伤肝实质的炎症性肝脏疾病,以女性易患、血清转氨酶升高、高γ球蛋白(IgG)血症、循环血中存在自身抗体、组织学发生界面性肝炎及免疫抑制剂应答等为临床特征[1]。该病发病率较低,但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呈慢性进展,未经治疗有较高的肝硬化发生率及死亡率[2,3]。而当前AIH的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单药或与硫唑嘌呤联合的诱导和缓解治疗,但因长期治疗的相关风险及其种种局限性使得AIH的临床治疗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4-6]。近年来,中医为AIH 的临床防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或方法,现将相关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
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药物监测概况及研究进展
随着临床治疗中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功能,减少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发生,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但由于免疫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毒性,尤其是肾毒性,因此,常常需要在低剂量发生移植物排斥和高剂量产生毒性之间取得平衡.除了经典的细胞毒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外,新一代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CsA)、霉酚酸脂(MMF)、他克莫司(FK506)、西罗莫司等,由于其治疗窗窄(即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其药代动力学存在明显的个体内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药物浓度,以确保药物处于安全有效的治疗范围,且不易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