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内胃肠道外间质瘤6例临床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近几年来临床及病理医师逐渐认识到的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而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EGIST)是与GIST相比较而言,指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GIST相似,但起源于腹腔或腹膜后腔的软组织,且与肠壁或内脏浆膜面无关的一类肿瘤.其发生率比GIST要低得多,占腹部软组织肿瘤的4%~7%.本院自2001年7月~2004年7月共收治6例腹内EGIST,现报道如下.
-
直肠间质瘤的诊治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由Mazur于1983年提出的,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目前认为GIST是原发于胃肠壁cajal细胞或与cajal细胞同源的间叶于细胞的肿瘤,免疫组化多数过度表达CD117和(或)CD34.恶性间质瘤发病多见于35岁以上成年人,但低龄者亦可发病.男女发病机会几乎均等.好发部位依次为胃、小肠、结肠、直肠、其他部位.直肠间质瘤占同期全部间质瘤的5%~10%[1],但仅占直肠恶性肿瘤的0.1%,百万人口年发病率为0.45%[2].直肠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近90%的直肠间质瘤距肛缘7 cm以内[3].该病术前明确诊断困难,常需病理学检查特别是免疫组化检查确诊.
-
巨大胃间质瘤累及脾脏1例
胃间质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病约占全部胃肠道肿瘤的1%~4%[1]。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巨大胃间质瘤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
胃肠道间质瘤辅助治疗新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以及腹腔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1983年Magur和Clark提出这一概念之后,经过20年的发展,人们对GIST的起源、基因表达及突变、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学诊断及良恶性的诊断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
胃巨大囊性间质瘤自发破裂及腹腔种植1例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是组织学上富含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的一类独立的肿瘤.其可发生在从食管至直肠的任何部位,其中60%~70%发生在胃,20%~30%发生在小肠,5%发生在结、直肠,食管发生率低于5%.该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相近[1-2].
-
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耐药性研究及对策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可发生在全消化道,其中以胃和小肠多见,95%的GIST患者KIT基因(CD117)呈阳性表达.对于病变局限、可手术切除的GIST,外科手术是治疗首选,但是许多患者术后仍然面临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风险.伊马替尼是一种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通过阻断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功能来抑制GIST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伊马替尼的出现为GIST的综合治疗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极大地降低了GIST复发转移的风险,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患者预后.
-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肿瘤,它属于间叶肿瘤的一种,由于其具有非定向分化的特点,即GIST可以向平滑肌或神经方向分化,也可同时向两者双向分化,但GIST与胃肠道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相比,又有特殊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是消化道独立的一类肿瘤.目前对GIST的认识可归纳为[1]:胃肠道除外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并且表达CD117或CD34和CD117同时表达的梭形、上皮形或多形性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
-
胃肠道间质瘤分级与预后临床病理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组织学形态呈梭形的细胞、上皮细胞、多型性细胞的肿瘤位于肠道间。它起源于胃肠间质星形胶质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肿瘤一般发生在肠系膜、网膜、腹腔软组织上。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胃肠道黏膜下肿瘤。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球年发病率有10万之多,我国近几年也呈有上升趋势。
-
胸腔内巨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F)是一种梭形细胞肿瘤,是发生于胸、腹腔等与间皮细胞有关部位的一种少见肿瘤.2006年9月我们收治发生于胸膜的巨块型SFT 1例,结合国内10年来报道的胸腔内SFT57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
巨大胃间质瘤1例报告
患者,女性,73岁.于2004年3月2日住院.主诉上腹部逐渐增大性肿物4年并坠胀不适.发病以来无腹痛、腹胀、腹泻,无恶心、呕吐,无食欲不振、身体消瘦及贫血.2年前曾作B超检查,显示上腹部10 cm×10 cm囊实性肿物,建议其手术治疗未果.查体:于左上腹可见一半圆形隆起,触之直径约20 cm,圆形,质硬,表面有结节,活动度大,可推至右上腹,无明显压痛及触痛.肝脾未及,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B超:上腹部20 cm×20 cm囊实性肿物.于全麻下经左上腹腹直肌切口开腹探查,发现肿物生长于胃小弯前壁,圆形,蒂短,基底部2 cm×2 cm.灰白色,质硬,直径约20 cm,表面有5~6个直径约2 cm的圆形结节,肿物与大网膜轻度粘连,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行楔形切除,肿物切除完全.术后切开肿物,可见一直径4 cm囊腔,含红褐色混浊囊液,肿物切面呈灰白色,质硬脆.病理报告:胃间质瘤(低恶性度).随访1年,身体状况良好.
-
64层螺旋CT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胃肠道间质瘤( GISTs)过去常被认为起源于平滑肌,近年来随着胚胎学、病理学、影像学研究的深入,其被证实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充质细胞,是一种非上皮性肿瘤,是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性肿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1]。据文献报道,GISTs的发病率为(1~2)/10万人,占胃肠道肿瘤的3%。其中70%发生在胃,20%~30%发生在小肠,其他部位如结肠、食管占比<10%。故鉴于小肠肿瘤诊断的复杂性,我们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重点[2]。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研究现状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来自胃肠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与消化道上皮性肿瘤相比,间叶肿瘤所占比例较低,约占胃肠道肿瘤的3%左右[1]。但在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中,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该病病灶多位于肠系膜、网膜与胃肠道上,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2,3],且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并无显著差异。根据《中国GIST病理共识意见》,GIST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其在组织学上主要由多形性、上皮样或梭形细胞以弥散状或束状排列,在免疫表型上有功能未知蛋白(DOG1)、巢蛋白及c-Kit蛋白(CD117)表达,在遗传学上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A(PDGFA)与频发c-Kit基因突变,且其存在光谱生物学行为。在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组化技术于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背景下,GIST诊断与治疗的方法也在逐渐改进[4],然而如何通过探究促使其治疗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是现阶段众多医生与广大患者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对GIST新研究情况展开综述。
-
胃间质瘤的CT影像学表现
胃间质瘤是胃少见的肿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临床中偶尔碰到。多数病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提示诊断,但术前要明确诊断仍有一定困难,特别是良恶性的区分,经过对11例确诊胃间质瘤的CT表现的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提高对胃间质瘤CT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
-
多发性肺腺纤维瘤一例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患者女,52岁,主因发现肺内多发结节3年,咳嗽、咳痰1个月余入院。3年前当地医院CT检查发现两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未予进一步治疗,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少量黄痰,无痰中带血及咯血,无胸闷气短,无乏力盗汗及午后低热,偶有胸背部疼痛,无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双锁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可,无消瘦,胸、腹腔积液等恶液质改变。既往史:30余年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高血压病史2年,无肿瘤家族史。行CT检查可见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较大病灶位于左肺下叶前基底段,呈椭圆形,长径约3 cm,平扫CT值42 Hu,增强扫描强化明显,CT值74 Hu(图1~5),比较其3年前CT片其长径长径约2 cm,可见增大,CT诊断:两肺多发结节,考虑低度恶性或良性肿瘤性病变,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肺间叶源性肿瘤?建议胸腔镜检查。手术:胸腔无粘连,探查左肺下叶多枚结节,其中1枚位于前基底段,直径约3 cm,行结节及周围组织楔形切除。病理:肺组织切开可见一个2.5 cm×1.8 cm×1.2 cm肿物,切面灰白质韧。诊断:肺腺纤维瘤生长活跃。
-
胃肠道间质瘤SNAI2差异表达与预后关系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1],SNAI2基因编译蛋白是一种含锌指结构的基因转录因子.研究表明,该因子在间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可导致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功能下降,细胞迁徙和浸润能力的增加[3],提示SNAI2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本文对10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芯片分别进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7和SNAI2的免疫组化染色和分析,观察SNAI2的差异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报告如下.
-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评价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Mazur等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研究发现,这类肿瘤不同于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具有自身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
-
胃间质瘤CT诊断探讨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肌壁间叶源性肿瘤,发病率较低,可发生于胃肠道及胃肠道外,如大网膜及肠系膜等,约60%-70%发生于胃,胃间质瘤占胃肿瘤的1%-3%[1,2].胃肠道间质瘤内含梭形细胞,过去多诊断为平滑肌类肿瘤,随着病理学不断发展,电镜和免疫组化发现,肿瘤是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而不含平滑肌细胞,免疫组化检查显示CD117(+)和(或)CD34(+).本文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经CT诊断并手术病理证实一组胃间质瘤病例,报道如下.
-
胃肠道间质瘤合并肾癌1例报告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以梭形细胞为主,少量为上皮样细胞或两者混合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胃肠道,肠系膜及腹膜.近年来GIST伴发消化道上皮源恶性肿瘤,如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的报道逐渐增加,但GIST合并的肾癌病例极为罕见,国际上见于报道的也仅有数例.现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胃肠道间质瘤合并肾癌病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
胃肠道间质瘤47例诊治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 是1998年以后识别并命名的新实体瘤,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非定向多潜能间质干细胞,形态多变,排列结构多样,与胃肠道典型平滑肌瘤,神经鞘瘤较难鉴别,含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多表达CD117的间叶源性肿瘤.本研究通过对47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以进一步探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免疫组化的结果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和良恶性的关系.
-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免疫组织化学表达C-kit蛋白(CD117),组织学上以富于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呈束状或弥漫排列为特征的胃肠道多发的间叶源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