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强直性脊柱炎误诊19例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骨骼为主,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是血清学阴性引起疼痛和僵硬的脊柱关节病中常见的疾病.属于风湿病范畴.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目前非风湿专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不少病人被误诊,失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时机,导致病人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病人工作和生活.现将19例强直性脊柱炎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
脊柱关节病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参数的筛选和验证
目的 筛选国内脊柱关节病(SpA)流行病学调查的问卷参数,预测、评价该问卷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533例被调查者(193例为SpA,166例为其他风湿病,健康志愿者174例)选用法国布雷塔尼脊柱关节病流行病学调查中针对SpA有关12个问题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与法国文献相比,对12个问题应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所差别.其中敏感性相差较大的有发病年龄、银屑病、炎性肠病或者慢性腹泻等;特异性差异大的有脊柱疼痛、缓慢发病、脊柱晨僵、病程超过3个月、放射学指标等.(2)剔除放射学指标,对余下各参数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可把脊柱疼痛是否40岁前发病、有无脊柱晨僵、有无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臀部痛及足跟痛5个指标组成一个具有独立预测SpA可能性有统计学意义的简便参数组.(3)根据问卷中各个问题的应答情况,以优的区分病例组与对照组为原则,提出一个今后对国内普通人群SpA流行病学调查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并可供参考使用的调查流程图.结论 验证的问卷对SpA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可疑SpA患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是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相关的关节炎在内的一组关节疾病.临床实践中,部分病人表现符合脊柱关节病,但又不具备现已确定的任何一个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标准,称之为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
龟芪通痹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30例
1996年以来,我院采用自制的内服药龟芪通痹丸、外用药筋骨4号中药袋热敷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我院门诊与住院病人,男20例,女10例;年龄16~35岁,平均27岁;病程6个月~8年.诊断依据:①腰背部晨僵感和腰骶部、骶髋关节疼痛;②腰椎前屈、后伸、侧弯轻度受限;③血沉加快,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④X线骶髋关节炎早期表现,即为一侧或双侧骶髋关节下1/3的骨质疏松,轮廓模糊,间隙假性变宽,或呈锯齿状,软骨破坏后关节两侧骨质密度增加,间隙变窄、模糊、融合.凡符合第1、2、3项中的2项加上必备的第4项,并除外椎间盘突出症、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其它血清阳性脊柱关节病后,可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骶髂关节病变X线和CT表现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骶髂关节病变X线和 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诊断为SpA住院患者的影像资料,对其X线平片及 CT成像诊断骶髂关节的病变分级及征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X线平片诊断为I-II级骶髂关节改变的病例中有59.2%(29/49)在CT诊断中提高了诊断级别.骶髂关节面模糊在X线平片中检出率较CT高(P<0.05),而关节软骨及骨侵蚀则在CT中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CT扫描对 SpA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X线平片与CT对SpA非早期骶髂关节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相同.
-
HLA-B27与脊柱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hritis,SpA),既往也称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因为病程中显著、持续的炎症反应,现在普遍认可命名为"脊柱关节炎".
-
幼年脊柱关节病患者血液及关节液中单核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测定
单核因子是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介导和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小分子多大肽.近年来对单核因子在风湿性疾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多集中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成人脊柱关节病等,对其在细年脊柱关节病(JSpAs)中作用的研究在国内外罕见报道.
-
脊柱关节病患者肌腱端血流的彩色多普勒研究
目的:对比健康志愿者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患者肌腱端血流的差异,探讨彩色多普勒(CD)在协助诊断肌腱端病变中的价值.方法:以CD和半定量法测定30例健康志愿者和30例SpA患者下肢18个肌腱端的血流.结果:两组间每组受检的540个肌腱端的血流阳性率及其血流级别构成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D是检测肌腱端血流的一种有效手段;SpA患者下肢肌腱端存在明显的血流异常.
-
超声对脊柱关节病患者多系统风湿性炎性病变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在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A)患者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比8例有膝关节炎或跟腱肌腱端炎的SpA患者病变部位局部治疗前后的高频声像和血流情况,并与治疗前后的血沉、C反应蛋白和毕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膝关节治疗组患者的髌上囊滑膜厚度、积液厚度和滑膜血流等级及跟腱治疗组患者的跟腱止点血流等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能敏感地发现关节滑膜和肌腱端病变的变化情况,可作为这些软组织病变的常规监测手段,用于SpA患者病情的追踪和临床疗效的评价.
-
早期幼年脊柱关节病关节受累特点
幼年脊柱关节病(JSpA)指16岁以前发生的一组以关节滑膜、肌腱端、腱鞘和滑囊炎性反应为主的综合征[1],它与成人SpA有许多共同之处,如脊柱受累倾向,外周关节炎,与HLA-B27相关而类风湿因子阴性;二者在临床表现方面又有各自的特征.二者都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其JSpA,尽早治疗有助于保护关节功能,减少残疾.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二者起病时的临床特点,提高对JSpA的认识.
-
3例下腰痛误诊为脊柱关节病临床体会
病例回顾病例1:男,37岁,农民.因"腰、臀、髋区疼痛1周"就诊于风湿科门诊,之前在骨科门诊行腰椎CT已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患者无明显诱因急性起病,疼痛剧烈、夜间明显加重、不能翻身.无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无感染史,无眼红眼痛、外周关节症状.既往体健,家族无类似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痛苦面容、心、肺、腹未见异常.专科检查:腰椎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双下肢肌力V级、温痛觉正常、肌腱反射(++)、巴氏征(-)、骶髂关节压痛(+)、双"4"字征(+).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ESR:56mm/h,RAs(-)、ANA(-),骶髂关节CT:骶髂关节面轻微增生硬化、关节面光滑.
-
多普勒超声在早期活动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诊断中轴型脊柱关节病(axSpA)患者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早期axSpA患者的多普勒超声及MRI资料.依据MRI结果将axSpA患者分为活动性骶髂关节炎(活动)组及非活动性骶髂关节炎(非活动)组,比较2组骶髂关节的血流显示情况及血流阻力指数(RI).以MRI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评价RI对axSpA患者活动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效能.结果 活动组32例共58个病变关节(6例为单发活动性骶髂关节炎),非活动组19例共38个病变关节.活动组骶髂关节血流显示率(51/58,87.93%)高于非活动组(26/38,68.42%;x2=5.505,P=0.019).2组间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3,P=0.053).活动组RI值(0.59±0.08)低于非活动组(0.71±0.09;t=-6.04,P<0.001).以RI=0.64诊断axSpA患者活动性骶髂关节炎,敏感度为80.8%,特异度为74.5%,准确率为78.7%.结论 利用多普勒超声可通过骶髂关节周围及内部的异常血流来反映axS-pA患者活动性骶髂关节炎,且准确率较高.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MRI和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脊柱关节病( spondyloarthropathies ,SpA)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侵犯脊柱、外周关节和关节周围结构的多系统炎性疾病,以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为原型,还包括反应性关节炎与赖特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关节炎、幼年发病的脊柱关节炎以及一组未分化的脊柱关节炎。 AS是一类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被认为是一类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cocyte antigen-B27,HLA-B27)基因高度相关的遗传性疾病,近来研究也证实与一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类基因、非MHC基因及微生物感染有关。其主要特征有炎性背痛( inflammatory back pain , IBP)、脊柱运动受限、外周关节炎、肌腱附着端炎和前葡萄膜炎等。首发部位多为骶髂关节,逐渐累及脊柱及四肢关节。随着病情的发展,将造成软骨和骨的破坏,晚期的病理改变将难以修复,终发展为脊柱或外周关节骨性强直、畸形,甚至致残[1-2]。
-
白塞病与脊柱关节病共同免疫发病基础研究现状
白塞病(BD)和脊柱关节病(SpA)是风湿科常见的两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二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方面均具有重叠之处,但BD隶属于SpA的观点至今未被广泛认可.随着BD合并SpA个案报道例数的增加,及学者从基因学、细胞学等领域对二者的深入探讨,发现BD与SpA具有相同的免疫发病基础,且将其二者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HC)-I相关性疾病.本文就BD与SpA如何拥有相同的免疫发病基础做一综述.
-
风湿病患者的夏秋季养生
风湿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关节病、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痛风等,中医统称为痹证.用中医的理论概括:风、寒、湿、热邪是风湿病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而诸虚内存、正气不足才是其发病的内部原因.现从饮食起居方面为病友提供几点建议:
-
中华医学会第13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第13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交流会于2008年5月14-17日在杭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1000余人,大会共收到论文'700余篇.本次会议以类风湿关节炎(RA)、脊柱关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以及生物制剂治疗风湿病为重点专题,同时涵盖了其他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研究进展.
-
脊柱关节病国际研讨会暨国际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协会上海会议纪要
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主办的脊柱关节病国际研讨会暨国际强直性脊柱炎遗传协会上海会议于2011年3月11-13日在上海召开,第二军医大学刘振全校长、长征医院郑兴东院长、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张奉春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韩国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本次会议全面聚焦脊柱关节病及其相关领域,以深度研讨脊柱关节病诊疗新理论和新技术为主题,围绕脊柱关节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免疫机制探讨、核磁共振等诊断技术的运用,以及生物制剂治疗的新进展进行探讨,并就强直性脊柱炎(AS)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新进展进行专题报告.
-
氯诺昔康对脊柱关节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在脊柱关节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脊柱关节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3例)给予尼美舒利,观察组(23例)给予氯诺昔康,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5%vs73.91%),且在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诺昔康治疗脊柱关节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疼痛,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推广,报告如下。
-
重视滑膜关节疾病诊治加强临床多学科合作
目前,除了骨科常遇到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软骨瘤病、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等之外,其实滑膜关节疾病谱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包括很多风湿性关节疾病,如RA、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等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A)、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痛风等晶体性关节炎等并已成为临床常见的关节病.
-
趋化因子CXCL1与脊柱关节病外周关节炎及病因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在诱导脊柱关节病(SpA)外周关节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在体外应用5例SpA患者的关节滑液诱导5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1.5h,提取总RNA后,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中的Superarray芯片技术筛选分别含有96个目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基因表达谱.应用ELISA技术分别检测54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和3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XCL1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33例SpA和14例骨关节炎(OA)患者关节液中CXCL1的表达水平,同时还检测生物制剂英利昔单抗治疗前后CXCL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关节液刺激后,基因芯片筛选出PBMC中的CXCL1、CXCL2、CXCL3和IL-8基因表达增高2倍以上,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IL-6、IL-1等)和其他趋化因子的表达并未随关节液的刺激而增加;ELISA结果发现AS患者外周血中CXCL1的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pA患者关节液中的CXCL1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OA患者(P<0.01).结论 CXCL1在诱导脊柱关节病外周关节炎症和在脊柱关节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