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作者:胡晓川;向明;陈杭;杨国勇;李一平

    目的 探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且获完整随访的9例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0~62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跌伤3例,自行车伤1例,电动自行车伤3例,交通事故伤2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12 d,平均7.2 d.均为O'Driscoll分型2型,其中1亚型1例, 2亚型5例,3亚型3例.其中肘关节外侧副韧带肱骨外髁止点撕脱骨折4例,其余5例术中证实肘关节外侧副韧带肱骨外髁止点撕脱.伴有尺骨鹰嘴骨折或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未纳入本组.经肘关节前侧或内侧入路复位,以支撑钢板、缝合锚、螺钉固定冠状突骨折及修复前侧关节囊.经后外侧入路,以缝合锚修复外侧副韧带.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时间12~48 个月,平均25.6个月,X 线片示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失效、肘关节不稳定、创伤后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肘关节活动范围:伸肘0~10°,平均1.1°;屈肘110~135°,平均128.9°;前臂旋前40~70°,平均61.1°;旋后80~90°,平均88.9°.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2~100分,平均95分;优6例,良3例,优良率10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2分,平均0.7分.结论 重视和识别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对于存在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者,根据冠状突骨折块的大小、部位及形态,经肘关节前侧或内侧入路复位,以支撑钢板、缝合锚及螺钉固定,修复前侧关节囊,经肘关节后外侧入路,以缝合锚修复外侧副韧带,术后早期活动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 运动对制动后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长杰;吴宗耀

    目的:研究运动对制动后兔膝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用18只新西兰白兔,6只内固定8周后主动活动8周,6只内固定8周后被动+主动活动8周,另6只作为正常对照.取外侧副韧带进行生物力学试验.结果:制动侧外侧副韧带的横截面积小手对侧和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O.01).活动8周外侧副韧带的结构特性指标较对侧和正常组小,与对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侧副韧带的材料特性指标与对侧和正常组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在断裂方式上,已出现其他部位的断裂.结论:制动后活动韧带物质的材料特性比结构特性恢复更快,活动对改善韧带的结构和功能有帮助.

  • 高频超声在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石星;梁峭嵘;伍灿基;陈君洁;汤书华;刘照宏

    1996年至1997年应用高频超声对20例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20例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7—60岁,病程2—30天。膝部扭伤2例、车祸撞击伤18例;其中局部骨折3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腓骨骨折1例)。右膝4例、左膝16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4例、外侧副韧带损伤5例、内外侧副韧带同时损伤1例。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局部肿痛、活动受限以及局部压痛。所有病例均在超声诊断后手术。

  • 同侧下肢长骨骨折并膝关节不稳诊治分析

    作者:潘文誉

    自1997年至2004年收治40例同侧下肢长骨骨折并膝关节不稳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0例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16-58岁,平均31.5岁.骨折部位,左侧下肢长骨29例,右侧下肢长骨11例,其中闭合性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12例.韧带损伤情况:内侧副韧带6例,外侧副韧带3例.前交叉韧带12例,后交叉韧带14例,半月板5例.伤后7天内手术32例.7天至50天内手术8例.

  •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贾立环

    目的 总结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70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手术治疗组的Ⅰ级、Ⅱ级、Ⅲ级疗效均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疗效优于保守治疗.

  • PLC止点与ACL股骨隧道外口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董伊隆;蔡春元;钱约男;赵章伟;姜刚毅;姜文辉;杨国敬

    目的 探讨后外侧角(PLC)股骨止点和前交叉韧带(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外口的位置,以获得详细的放射学资料,并为ACL和PLC一期解剖重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30例成人尸体膝部标本.克氏针标记ACL股骨隧道,克氏针标记LCL、PT止点和股骨外上髁.在侧位X线片上建立以Blumensaat线为基准的矩形,用比率的方式测量ACL隧道外口、LCL和PT止点的位置.并以外上髁为原点建立坐标轴,测量各点的坐标及3点之间的距离.结果 ACL隧道外口均位于矩形外,LCL和PT止点中心均位于矩形内.LCL止点中心在股骨外上髁近端(1.27±3.35)mm、后方(2.99±1.29)mm.PT止点中心在股骨外上髁远端(8.85±3.38)mm、后方(3.83±1.95) mm.ACL股骨隧道外口在股骨外上髁近端(16.12±5.34) mm、前方(6.84±4.17)mm.LCL与PT止点中心相距(9.67±3.92)mm,ACL股骨隧道外口与LCL止点中心相距(13.07±4.93)mm,ACL股骨隧道外口与PT止点中心相距(23.37±6.16) mm.结论 揭示了LCL、PT的股骨解剖中心点和ACL股骨隧道外口位置的解剖影像学特点,为临床一期联合解剖重建提供了影像学基础.

  • 全膝关节置换术和翻修术中的韧带平衡技术

    作者:刘亚;田云虎;常炳营;陈淑琴;刘焕彩;任瑞丽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时,应保证膝关节诸韧带处于平衡状态,术后膝关节假体上内外翻的误差一般不超过2 mm[1].一般的内外翻畸形可通过韧带的松解使关节间隙平衡,内翻畸形时可松解内侧副韧带,但有可能导致外翻不稳[2,3];外翻畸形时,可松解外侧副韧带[4],但容易因牵拉腓总神经而引起麻痹[1].如果关节严重变形,可行韧带移位,否则应使用限制性假体.韧带移位技术在临床上较少应用,但在处理严重膝关节不稳时,是非常重要的手段[3],因为膝关节不稳不仅可以缩短假体的寿命,而且需植入限制性假体,这种假体一般在关节置换和翻修术中是不希望应用的.本文主要介绍全膝关节置换和翻修术中内外侧副韧带移位的指征和技巧以及术后的处理,供大家参考.

  • 膝关节韧带损伤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岳亮;张长杰

    膝关节韧带是保护膝关节及维护稳定的重要结构,主要包括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及内侧副韧带(MCL)和外侧副韧带(LCL).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由于运动不当、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膝关节韧带损伤.国内对于膝关节韧带裂伤多主张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国外大量文献报道认为关节囊内韧带(ACL和PCL)不发生自发性修复,临床上采用外科修复;关节囊外韧带(MCL和LCL)有较强的自愈能力,对MCL断裂不需要外科修复.康复治疗能够消炎、消肿、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减少疤痕,防止粘连,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手术后康复或非手术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现就近年来膝关节韧带损伤康复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MRI定位方法研究

    作者:郑晓风;王洪兴;杨明宇;邓文辉;王向伟;刘爱叶

    目的 改进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中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定位方法,提高膝关节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的全程显示率和诊断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正确率.方法 2010年11月~2012年7月我院212例患者共217个膝关节随机入组研究,记录在膝关节MRI外侧矢状面测量所得的腓骨长轴与膝关节间隙平面之间的夹角度数,在正中矢状面以该夹角度数来完成膝关节MRI斜冠状面定位,获得与腓骨长轴平行的膝关节斜冠状面MRI T2WI图像,观察外侧副韧带在斜冠状面上的显示情况.Ⅰ级为韧带在单一层面全程显示,Ⅱ级为韧带在两个连续层面显示,Ⅲ级为韧带在两个以上层面显示.运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显示结果与性别、年龄、左右侧及定位角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用与腓骨长轴平行的膝关节斜冠状面MRI T2WI来显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LCLⅠ级显示203个,LCLⅡ级显示13个,LCL Ⅲ级显示1个,定位角度71°~88°,平均78.30°±3.87°;膝关节外侧副韧带Ⅰ级显示率与性别(P=0.285)、年龄(P=0.065)、左右侧(P=0.277)及定位角度(P=0.433)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腓骨长轴平行的膝关节MRI斜冠状面是显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佳层面,利用腓骨长轴与关节间隙平面的夹角定位,方法简单、结果准确.

  • 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的修复治疗

    作者:刘振中

    膝关节的关节囊松弛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韧带包括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位于股骨内上髁与股骨内髁之间,有深、浅两层纤维.浅层呈三角形,甚为坚韧;深层纤维与关节囊融合,部分并与内侧半月板相连.外侧副韧带起于股骨外上髁,它的远端呈腱性结构,与股二头肌腱汇合成联合肌腱结构,一起附着于腓骨小头上.外侧副韧带与外侧半月板之间有滑囊相隔.膝关节伸直时两侧副韧带拉紧,无内收、外展与旋转动作;膝关节屈曲时,韧带逐渐松弛,膝关节的内收、外展与旋转动作亦增加.前交叉韧带起自股骨髁间凹外侧面,向前内下方止于胫骨髁问棘的前方.当膝关节屈曲和内旋股骨时,此韧带牵拉变紧,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后交叉韧带起止股骨髁间凹内侧面,向后下方止于胫骨髁间棘的后方.膝关节屈曲时可防止胫骨向后移动.

  • 长跑8不宜

    作者:

    长跑虽然有很多益处,但不是人人都适合练长跑.在进行这项运动之前,应注意是否有以下几种伤病:膝关节炎、膝关节软化症、胫骨和髌骨有骨刺、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炎症、跟腱轻微疼痛、脚底肌膜炎或骨膜炎等.如患有以上疾病,则不适合长跑锻炼.有严重心脏病者更不适合长跑锻炼,轻度心脏病患者长跑锻炼好安排在傍晚.即使无以上疾病者,长跑中也要注意以下8个不宜……

  • 桡骨头骨折以及植入物重建后的运动学与稳定性(上)

    作者:

    桡骨头骨折是肘部常见的骨折 [1].单纯桡骨头骨折为无移位骨折,若伴内侧和外侧副韧带和(或)骨间韧带损伤时,则骨折会发生移位.在更严重的损伤中,桡骨头骨折可能伴随着肘和前臂的脱位.桡骨头骨折中经常可以见到冠状突和肱骨小头骨折,这进一步削弱了肘关节的稳定性.

  • 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治疗体会

    作者:李德东

    目的 观察自体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旨在探讨临床上治疗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方法.方法 2006年针对6例II度~Ⅲ度陈旧性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利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外侧副韧带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6例病人膝关节均获得较好的稳定性.结论 利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外侧副韧带,可消除膝内翻样改变,使膝关节获得较好的动力性稳定状态.

  • 腓骨长肌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

    作者:孙亚宁;唐钰超;赵海涛;秦士吉;张奉琪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肌肉骨骼损伤,特别是在经常活动的人群中,占所有运动相关损伤的20%[1].踝关节扭伤后会使患者踝关节肿胀、疼痛,根据初治疗方法及所涉及韧带的数目,有高达40%的患者由于外侧副韧带损伤终逐渐成为慢性踝关节不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其中腓骨短肌肌腱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踝关节不稳为常用的手术方法,但术后并发症较多.

  • 带线锚钉治疗踝部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毛青;牛海明;王曙娟;侍艳

    目的:观察利用带线锚钉治疗踝部外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带线锚钉治疗踝部外侧副韧带撕脱伤17例,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并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切口甲级愈合,踝关节稳定良好。根据Olerud‐M olander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8.2%。结论:采用带线锚钉治疗踝部外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疗效肯定,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韧带修复牢固、肢体恢复快、不需要再次将内固定取出等优点。

    关键词: 外侧副韧带 锚钉
  • 膝外侧疼痛症候群治疗体会

    作者:韩英;赵双兰

    1997年以来,共收治膝外侧疼痛综合征5 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 例,其中男4 例,女1 例,年龄17 岁~40 岁.其中3 例从事体育锻炼5 a以上,每日锻炼时间30 min以上.典例症状:无明显膝部外伤史,常于行走中,膝外侧突然发生疼痛,常出现膝关节软下蹲现象,以后在半蹲及上下楼梯发生膝部刺痛或灼痛.常于膝关节屈伸100°~170°时发生疼痛.体格检查时可见腓骨小头上方有肿胀,股骨外髁外侧有压痛及膝关节外侧副韧带与关节间隙交界处有压痛,有时有触痛的硬节.

  • 踝部复杂开放性损伤的治疗

    作者:张宇航

    复杂开放性踝部损伤是因直接暴力而致踝关节脱位和踝部多发性骨折为主,同时合并跗骨损伤、下胫腓关节分离、内外侧副韧带撕裂和足踝部软组织严重挫裂伤以及皮肤撕脱的严重损伤,处理不当易致肢体残废[1].我院1998至2002年共收治复杂开放性踝部损伤1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对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俞芳;周益昭;李康华;李宇晟;高曙光;章灿

    背景:目前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的研究多集中于软骨、后外侧结构及关节的松弛度等方面.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断裂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取12具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在200 N载荷下,测试膝关节屈曲0°,30°,60°,90°位时,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后将12具标本的后交叉韧带全部切断再进行相同的测试.结果与结论:膝屈曲0°和3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前后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压应变,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膝屈曲30°~90°位时,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随着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膝屈曲60°和9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后拉应变较断裂前明显增大(P < 0.05),其中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拉应变,而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在后交叉韧带完整情况下膝屈曲60°时为压应变.说明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对30°内的膝关节运动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内、外侧副韧带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大.

  • 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外侧副韧带的拉伸力学性质

    作者:朴成东;张维蛟;刘月莹

    背景:了解骨性关节炎时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拉伸力学性质,对预防和治疗骨性关节炎非常有必要,但这方面的报道不多.目的:建立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比较正常和骨性关节炎动物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拉伸力学性能指标,提出骨性关节炎对外侧副韧带拉伸力学性质影响的定性定量化参考数值.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于2008-11-20/30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6月龄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10只,模型组10只.方法:模型组大鼠复制骨性关节炎模型.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正常和病态组各10个试样进行拉伸实验.拉伸实验的速度为5mm/min.以多项式用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主要观察指标:拉伸大载荷、大位移、大应力、大应变、应力-应变曲线.结果:正常对照组大载荷为(12.754±2.795)N,大应力为(27.681±5.832)MPa,大位移为(2.754±0.707)mm,大应变为(11.679±2.373)%;模型组大载荷为(7.183±1.817)N,大应力为(16.162±3.403)MPa,大位移为(1.827±0.768)mm,大应变为(8.019±2.811)%.正常对照组各项拉伸性能指标显著大于模型组(P<0.05).结论:骨性关节炎时,可以使膝关节拉伸大载荷、大位移、大应力、大应变降低、对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拉伸力学性能及应力松弛性具有一定影响.

  •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原因及康复治疗

    作者:刘军峰;葛菁

    0 引言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组成.三者被韧带、关节囊和关节外部的肌肉、肌腱紧密连接,构成坚强有力的关节.膝关节的主要功能为屈伸运动,在半屈或屈 90°时有轻微的旋转运动.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内外两侧,内侧副韧带呈扇形,上下两端附着于股骨及胫骨的内髁,其中段与内侧半月板相连,且为关节囊的组成部分.外侧副韧带呈条索状,上下两端分别附着于股骨外侧髁及腓骨小头,与半月板不相连.

90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