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核分支杆菌株水平鉴定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结核分支杆菌菌株分型对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传染源的发现、传播途径的阻断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都极为重要.结核分支杆菌的分型方法,主要分为非核酸法和核酸法.非核酸分型方法即传统分型方法,多是在细菌表型特征的基础上认识细菌的,包括生化分型法、血清分型法和噬菌体分型法.但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具有高度同源性,通过常规的生化试验和血清学方法是无法鉴别的,所以,对于结核分支杆菌,唯一可用的传统的菌株鉴定方法只有噬菌体分型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1980年以后,逐步建立了一些根据核酸序列进行菌株鉴定的高度特异的基因分型方法,即核酸法.主要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DNA指纹图谱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聚合酶链反应(PCR)酶切分型、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DNA、DNA序列分析以及基因芯片技术等等.随着上述方法的应用,使结核分支杆菌的菌株分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进而使结核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将对上述各分型方法综述如下.
-
聚合酶链反应和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方法诊断百日咳的比较研究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方法诊断百日咳,比较阳性率的差异.方法 分别应用细菌培养、血清学和PCR方法,检测86例疑似百日咳患者鼻咽拭子和血清标本中百日咳杆菌或其特异抗体、基因.结果 在86例疑似百日咳患者鼻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百日咳杆菌5例,阳性率5.8%;8份血清抗体增高,阳性率为9.3%;15例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17.4%,PCR方法与细菌培养、血清学方法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R方法与细菌培养的符合率为88.37%,与血清学方法的符合率为91.86%.经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方法判定为阳性患者的标本,PCR方法均为阳性.结论 与细菌培养、血清学方法相比,PCR方法可提高百日咳感染的检出率,缩短检测时间.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鉴别肠道杆菌
肠道杆菌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菌,传统鉴别肠道杆菌的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及血清学方法等,但这些传统方法较繁、耗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鉴定物种种属的特异性方法被广泛应用.
-
培养法、PCR法和血清学法在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培养法、PCR法和血清学方法在检测住院肺炎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5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同时采用传统的培养法、PCR法和血清学方法检测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卡方配对检验.结果 共收集到7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培养法获得肺炎支原体阳性标本8例(10.13%),平均阳性培养周期为21 d;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23例(29.11%),其中培养法阳性的肺炎支原体标本PCR法检测均阳性;血清学方法共检测到肺炎支原体阳性标本41例(51.90%),其中PCR法阳性的标本中有4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培养阳性的标本中有2例为血清学阴性.统计学结果显示,PCR法与血清学方法、PCR法与培养法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建议同时采用血清学方法和PCR方法进行检测,并结合患儿临床症状进行确诊.
-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表面抗原的克隆表达与血清鉴定
梅毒病原体为苍白密螺旋体(Tp),俗称梅毒螺旋体.对Tp的诊断目前主要依据病史与临床检查,辅助以一些血清学方法,如血球凝集试验(TPHA)和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TA-ABS)[1].蛋白分子量17 000与47 000是Tp特异性表面抗原[2,3],患者感染Tp后能够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我们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通过大肠埃希菌表达Tp的17 000与47 000特异性抗原,以建立一种Tp血清学诊断方法.
-
移植群体中人巨细胞病毒核酸监测的研究进展
免疫学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移植领域的发展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的感染与再活动的严重威胁给医患双方带来困惑.如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会给移植群体送来喜讯.CMV病毒学检测是诊断CMV感染的依据,血清学方法通过检测CMV-IgM、IgG抗体,证明新近或既往感染CMV病毒,临床应用广泛,但敏感性较差,尤其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移植受体,其IgM抗体的产生能力较低而不会出现阳性结果.故血清学方法不适于早期诊断,目前主要用于供受者是否感染CMV的筛选.笔者就移植群体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监测,尤其是病毒核酸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血小板抗体检验技术进展
人类血小板抗原(HPA)是一组复杂的不均一的膜蛋白系统,由于感染或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抗体与临床输血和疾病诊断关系密切.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和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对血小板抗体的本质和靶抗原的研究日益深入,HPA的生化特性及其遗传学多态性逐渐被揭示,血小板血型的研究从血清学方法发展到分子免疫学方法,为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其膜糖蛋白分析提供了新的检验技术,对研究手段的完善以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何提高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将成为输血与检验医学今后的研究重点.我们就上述方面的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
非典型肺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非典型肺炎"是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用"非典型"是因为这些病原体具有许多与"典型"细菌不同的特性,如它们仅在细胞内寄生;不能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临床上常用血清学方法来诊断这些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
-
树状DNA原位杂交技术在子宫颈癌人乳头状瘤病毒DNA分型检测和细胞学定位中的应用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是一种环状双链DNA病毒,其基因组大小为7.9 kb.目前,传统的细胞学和血清学方法诊断率较低,特异性欠佳.树状DNA杂交(DDH)技术是一种信号放大技术,它通过增加标记探针的拷贝数或标记物的信号强度来提高敏感度[1],具有与PCR技术相似的高敏感性.本研究采用以4层单体组成的3DNA树状体作为靶序列探针载体的DDH技术,并结合原位杂交方法,对45例临床诊断为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分别进行HPV16、18DNA检测,并就提高杂交敏感性的方法学做进一步探讨,为临床推荐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测中的检验效能评价
目的:研究三种常用的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对梅毒螺旋抗体的检测效果,从而为提高梅毒螺旋抗体的检出率提供较好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于我科门诊就诊的27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有无感染梅毒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77例感染梅毒患者为观察组,97例非梅毒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三种常用的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梅毒螺旋抗体的检测,分别比较三种检测方法检测的梅毒螺旋抗体的阳性例数、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的阳性率方面,ELISA 法高,为98.87%,TRUST 法低,为88.70%,ELISA 法与 TPPA 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RUST 法分别与 ELISA 法、TPPA 法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LISA 法、TRUST法、TPPA 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的敏感性分别为98.87%、88.70%、97.18%,特异性分别为98.97%、95.88%、10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96%、82.30%、95.1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9.43%、97.52%、100.00%;ELISA 法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与 TRUST 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PPA 法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与 TRUST 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同时显示梅毒患者血清阳性者有155例,同时显示阴性者有1例,TRUST 法显示阴性而 TPPA 法和 ELISA 法显示阳性者17例。结论: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侧重点各不相同,ELISA 法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筛查、TPPA 法适用于进行梅毒确诊、TRUST 法应用于对梅毒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判断,在临床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Epstein-Barr病毒早期抗原IgG抗体在鼻咽癌筛查中的应用
利用血清学方法对鼻咽癌高发区和高危家系的人群进行监测,是提高癌的早诊率和疗效的有效途径,所用的血清学方法通常以检测血清Epstein-Barr(EB)病毒相关的IgA抗体滴度为主,我们将检测血清抗病毒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 IgG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方法与检测血清抗EB病毒壳抗原(viral capasid antigen,VCA) IgA抗体(IgA/VCA)滴度的间接免疫酶染色法(indirect immuno-enzyme staining,IES)联用,对来自高发区人群和高发家系成员的血清进行鼻咽癌筛查和监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
三种检测方法对结核病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分别应用涂片法、PCR 法和血清学方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患者9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患疾病情况分为:肺炎组、肺结核组、肺癌组各30 例,并选择25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涂片法、PCR 法和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并对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涂片法的敏感度低,而特异度高,而血清学方法检测的敏感度高,而特异度低.结论 涂片法、PCR 法和血清学方法三种检测方法各具优缺点,临床医生应根据疾病的性质具体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
冷凝集素综合征的血型鉴定及治疗一例报告
患者女,52岁.2005年7月因乏力、纳差、发热伴雷诺现象,体温为39℃,伴头晕、畏寒、恶心、呕吐等而收入院.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较苍白,巩膜黄染.骨髓穿刺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HgB 68g/L,RBC 0.12×1012/L,网织红细胞10.44%,总胆红素47.37μmo1/L,直接胆红素35.74μmol/L,均提示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试验1:256,Coobms试验(+),Rous试验(-),故诊断为冷凝集素综合征.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查:见表1.
-
罕见的Rh系统-D-型1例报告
Rh系统-D-血型为罕见的稀有血型,是由于一些罕见的原因[1],使编码的Rh物质中的E/e和C/c抗原的RhCE基因没有活性,使C/c、E/e抗原在表现型上不能表达,用血型血清学方法仅能检测出D抗原.我们于2006年8月发现1例-D-型,报告如下.
-
不同血清学方法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血清学方法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方法 对20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不同血清学方法进行血清抗MP lgM 检测.结果 SERODI-A-MYCO凝集试验、ELISA法、金标渗滤法三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抗MP 1gM敏感性分别为94.6%、80.4%、46.4%;特异性分别为97.3%、95.3%、98.0%.结论 SERODI-A-MYCO凝集试验和ELISA法诊断MP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
-
仙台病毒的结构和感染动物的诊断
仙台病毒是引起啮齿类动物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它是具有包膜、线性、非片段的负链RNA病毒,可通过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检测.
-
HLA-DNA配型技术新进展
供受体的HLA配型是临床器官移植的重要部分.目前,血清学方法仍是研究HLA的基础,但是血清学的表型相同,DNA核苷酸序列不一定相同,HLA的个体遗传学差异的本质不是在血清学方法所检测的基因产物,而是在编码基因产物的DNA水平上.
-
荧光定量PCR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荧光定量PCR(FQ-PCR)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FQ-PCR检测82例疑似一期梅毒和28例非梅毒性传播疾病(STD)患者的分泌物和血清、31例非梅毒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梅毒螺旋体(Tp)DNA,同时用TRUST、TP-ELISA、TPPA法检测所有待测者血清抗Tp或反应素抗体;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FQ-PCR检测疑似一期梅毒患者分泌物的阳性率高(86.6%),高于TP-ELISA(70.7%)(P<0.05)、TPPA(74.4%)(P<0.05)、TRUST(56.1%)(P<0.01)和FQ-PCR检测血清的阳性率(17.1%)(P<0.01).FQ-PCR的特异性与TPPA相同,均为100%;TRUST检测RA、SLE和肺结核患者的假阳性较高,分别为30.0%、25.0%和22.2%.结论 FQ-PCR法具有敏感、特异、客观、可定量和自动化的优点,是诊断一期梅毒的理想方法,以分泌物作为标本适宜.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进展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发作关系密切,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感染率增加,呈现低年龄化.婴幼儿感染肺炎支原体起病急,喘息、气促等呼吸道症状明显:年长儿起病相对缓慢,以发热、咳嗽明显.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心、肝、肾、脑、皮肤等多系统损害,实验室诊断仍以血清学方法为主,治疗主要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如何处理耐药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梅毒RPR、TPPA、TPHA试剂盒临床血清实验比较
近年来梅毒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就显得格外重要.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 circle card,RPR)、螺旋体血球凝结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g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和螺旋体明胶凝结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rination,TPPA)是梅毒实验诊断中主要的血清学方法.我们对104例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了三种试剂的检测,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