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及其生物学效应

    作者:黄海燕;庄志雄

    真核生物体内蛋白质表达后均需经过一系列的修饰过程才能发挥作用,主要包括腺苷二磷酸(ADP)核糖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糖基化等.ADP-核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的重要修饰方式之一,分为单-ADP-核糖基化,聚-ADP-核糖基化2种,其与染色质的功能与调节、肿瘤的发生、细胞死亡、细胞分化与信号转导、程序性细胞死亡等很多重要的生命活动相关[1-2].笔者将重点介绍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酶促的单-ADP-核糖基化反应和聚-ADP-核糖基化反应,以及这些反应的主要生物学效应.

  • 中药复方糖障明对糖尿病大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

    作者:余蓉;谢学军;李翔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糖障明对糖尿病大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将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糖障明治疗组(即中药高、中、低3个剂量)、阴性对照组、降糖灵对照组,以同龄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各实验组在给药2个月后进行骨髓有核细胞的检查.结果:中药低剂量组的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的晚幼粒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及降糖灵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各实验组嗜碱性粒细胞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中药低剂量组的单核细胞明显低于降糖灵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糖障明不仅对骨髓造血系统无抑制作用,而且低剂量的中药复方糖障明可能还有激活可溶性生长因子,增强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活性的作用.

  • 黄芪甲苷保护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损伤研究

    作者:蔡甜甜;潘华峰;张成哲;曾晓会;赵自明;陈晓东;李思怡;刘伟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胃癌前病变(GPL)大鼠Kras/p53信号通路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效应,进而保护GPL大鼠胃黏膜.方法:采用MNNG+饥饱失常法复制GPL大鼠模型,于16周时分组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蒸馏水),黄芪甲苷高、低剂量组(80、20mg/kg),连续给药10周,观察各组胃黏膜组织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Kras、p53、Caspase-3、Bcl-2、Bax、Beclin1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ATG5、ATG12、Beclin1、LC3基因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PL大鼠胃黏膜p53、Kras、Bcl-2和Beclin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高、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Kras、Beclin1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PL大鼠胃黏膜Beclin1、ATG5、ATG12和LC3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高、低剂量组胃黏膜Beclin1、ATG5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Kras/p53信号通路调控GPL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延缓GPL向肿瘤的进展.

  •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自噬研究

    作者:单永平

    自噬(autophagy)又称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type Ⅱ programed cell death),是以胞质内出现双层膜结构包裹长寿命蛋白和细胞器的自噬体为特征的细胞“自我消化”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是一种在正常细胞和病态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真核细胞特有的生命现象,在维持细胞自我稳态、促进细胞生存方面起重要作用.早在1962年,Ashford和Porten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人肝细胞时发现了自噬现象,但直到近10年,随着酵母模型的建立和基因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噬分子机制和形态特点等研究的深入,才认识到自噬与人类的多种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密切相关.通过对自噬作用的研究,可进一步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发育新皮质中神经元电活动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内稳态相互作用

    作者:田武;张研

    在大多数动物物种中,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个有趣的特征是初产生的神经元数量比从属于成熟环路的神经元数目多.在啮齿动物出生后的前两周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神经元在短时间内通过细胞凋亡被消除.虽然我们已经十分清楚神经营养因子及细胞凋亡在外周神经系统(PNS)中调控着神经元的生存,但它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情况却不明了.在啮齿动物大脑皮质中,细胞凋亡发生的高峰与自发的、同步的神经活动模式的发生相吻合.在本文中,我们回顾近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证明电活动对大脑皮质神经元生存的重要性,描述了Ca2+和神经营养因子将电活动翻译成促生存信号的作用,后简要讨论电活动和神经元生存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紧密关系对于临床的意义.

  • 小鼠雄性生殖细胞生后发育中的程序性死亡

    作者:王瑞安;小路武彦;郑平菊;张远强;中根一穗

    为了观察小鼠睾丸生后发育过程中生殖细胞自发死亡的方式与规律.用生后0、1、4、7、10、13、18和50d A/J系小鼠,一侧睾丸用2.5%戊二醛,另一侧睾丸用4%多聚甲醛固定18h后,分别用树脂或石蜡包埋,制备超薄和连续石蜡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和TUNEL染色光镜观察.电镜观察显示,在出生当日,可见个别呈坏死特征的变性生殖细胞,核质溶解,但无染色质聚集.核周间隙扩大,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肿胀,有空泡形成.细胞膜有突起、出泡现象.生后1d,死亡细胞罕见.生后4d开始见到典型凋亡特征的生殖细胞,并于生后10~13d达到高峰.TUNEL染色见阳性细胞在生后4d开始出现,10~13d达高峰,而后逐渐减少,与电镜观察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小鼠睾丸在发育过程中生殖细胞的自发死亡主要以凋亡的形式发生,在一定时期,则以坏死的方式出现.凋亡的发生与细胞的分裂增殖具有密切关系.

  • 孤独症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

    作者:陈运华;李宏伟;童雪涛;文敏

    目的 探讨细胞自噬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繁殖期Wistar雌鼠20只(250~260g),雄鼠10只(280~290g),按2∶1比例合笼过夜,次日早上阴道涂片发现精子计为孕1d.在其孕12.5d时,10只雌鼠腹腔注射丙戊酸钠,其子代为孤独症模型组;10只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其子代为正常组.通过比较自梳理实验、三箱实验验证孤独症模型是否成功;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比正常组与孤独症模型组大鼠生后42d(P42)海马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 1和P62表达的变化.结果 1.成功建立孤独症动物模型,与正常组比较,自梳理实验显示,模型组理毛时间较正常显著增加(P<0.05),三箱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交互能力障碍、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偏好性;2.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P42d海马自噬相关蛋白LC3-Ⅱ表达显著降低(P<0.05),Beclin 1表达显著降低(P<0.05),P62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孤独症大鼠P42d海马自噬活性降低,提示增强自噬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治疗策略.

  • 脑缺血后细胞死亡/存活信号的传递及防治策略

    作者:左玮;陈乃宏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缺血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尽管近年来对脑缺血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治疗手段还不十分理想.目前临床研究主要采用血管再通和抑制兴奋性毒性来改善中风,但由于溶栓治疗时间窗窄(3小时),存在出血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尽管抑制兴奋性毒性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兴奋性毒性持续的时间较短等原因临床上并未显示出任何疗效.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脑缺血后程序性的细胞死亡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从转化医学角度来讲,是更为合理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中风后细胞死亡/存活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对潜在的治疗靶点进行探讨,以期为脑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凋亡细胞清除障碍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杨莉莉;李明

    人体内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细胞发生自然死亡.生理状态下的细胞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性死亡,也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1] .凋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在调节组织生长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死亡细胞经历染色质浓聚、核碎裂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形态变化,表达"食我"信号于细胞表面,由邻近的组织细胞或专职吞噬细胞将之识别并吞噬,随后在溶酶体内被降解成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和单糖等基本生化成分,重新参与构建新的大分子物质[2] .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受到一系列精确调控.在健康组织,凋亡细胞会被其邻近细胞以及招募的吞噬细胞快速有效清除,从而避免死亡细胞内容物外流引起的炎症反应.倘若机体内凋亡细胞不能得到及时清除,凋亡碎片长期存在,则可能引起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病[3] .此外,细胞凋亡清除机制异常还与肿瘤、神经退行性病变,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复杂性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凋亡细胞清除机制障碍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超声辐照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倩;胡兵

    超声治疗由于其非侵入性等优势及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初期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超声波导致组织凝固性坏死作用机制的研究.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超声波也能够诱导细胞凋亡[1].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信号诱导下产生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整个过程中始终没有细胞内容物的释放,因此一般不会造成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2].鉴于此,超声治疗过程中导致的细胞凋亡现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 周期蛋白D1与脑缺血神经元程序性死亡

    作者:张巍;徐若华;万琪

    脑局部缺血后神经元损伤除通常认为的坏死外,还存在程序性细胞死亡.而在这一过程中,周期蛋白D1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自噬在肿瘤细胞死亡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合兵

    自噬是细胞将自身的胞质蛋白和细胞器以形成自噬体的形式由溶酶体降解的过程,其既是细胞保守的自我防御机制,又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机制.诸多研究表明,自噬不仅参与机体多项生理功能的发挥,而且其功能的失调还与神经变性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由此,本文综述了自噬的细胞学调控,以及其对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和自噬诱导的细胞死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细胞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以及肿瘤治疗靶点的开发提供思路与线索.

  • 苦参碱联合顺铂对人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PDCD4表达的影响

    作者:毛玲;薛天阳;许伟

    目的:探讨苦参碱及苦参碱联合顺铂对人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存活及凋亡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苦参碱、顺铂单独及联合作用SK-NEP-1细胞,实验分对照组、顺铂干预组、苦参碱干预组、苦参碱联合顺铂干预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SK-NEP-1细胞的存活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其PDCD4 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SK-NEP-1细胞的存活率及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同浓度的苦参碱干预组与苦参碱联合顺铂干预组比较及苦参碱联合顺铂组与顺铂干预组比较,SK-NEP-1细胞的存活率及凋亡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各实验组均能提高PDCD4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苦参碱联合顺铂组与苦参碱干预组及顺铂干预组比较,SK-NEP-1细胞 PDCD4 mRNA表达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苦参碱可浓度依赖性的抑制SK-NEP-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从而提高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该作用可能与提高细胞内PDCD4 mRNA的表达有关。

  • 自噬、骨骼肌蛋白维持及其与运动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王贵平

    近几年,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autophagy)在机体代谢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噬是双层膜结构小泡吞没部分细胞质、细胞器、糖原和蛋白质聚合体,形成自噬体传达给溶酶体进行降解,以实现对细胞内的蛋白质和细胞器进行管理的过程,并在维持细胞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骨骼肌是机体运动的原动力,其组织排列高度结构化,肌浆充满了由收缩蛋白组成的重复结构——肌小节,肌球蛋白丝分布在肌小节的中心,肌动蛋白丝分布在肌小节的外缘.一定数量的肌小节有序排列形成肌纤维,保证机械张力的产生和维持.

  • 自噬及其在肾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阳;张杰;路井校

    自噬性细胞死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其描述了三种将胞质大分子和细胞器递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的过程,而每种之间的差别在于递送的方式,其中研究广泛的是巨自噬.通常情况下,自噬在未受刺激的细胞中以基础水平发生;而在营养缺乏或应激情况下,自噬被增强以充当内部能量来源.此外,当肿瘤细胞遭遇应激时也增强了自噬,这可以保护肿瘤细胞或促进其死亡.因此,自噬在细胞存活、生长、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自噬的作用机制,可为肿瘤包括肾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作者:王锐;胡风云;赵晓霞;蔚洪恩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物质,能将细胞外信号转导至细胞核,以应对各种不同的刺激(细胞增殖、炎症反应及应激反应等).以往基础及临床医学研究已证明MAPK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各阶段均可被激活,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并可能产生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将对MAPK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急性肺损伤与细胞凋亡

    作者:邬娇;郭曲练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维持正常组织形态和一定功能的主动自杀过程,是在基因控制下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的细胞死亡,故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细胞凋亡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机制,在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细胞凋亡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 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其在急性肺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闫树凤;朱光发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特定的程序的一类细胞死亡方式,包括凋亡、胀亡和自噬性死亡.研究表明,PCD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不同类型PCD的特点和发生机制,不仪对于认识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也可能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 幽门螺杆菌对胃上皮细胞凋亡及p27kipl表达的影响

    作者:哈斯朝鲁;王健;郝素珍;姚红;赵振祥;高瑞红

    凋亡是一种基因调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正常情况下它与增殖一起维持人体细胞总数的相对恒定.细胞周期调控点是将细胞增殖和凋亡连在一起的枢纽,是控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双向开关.p27kipl(p27-kinase inhibition protein 1)基因是Polyka等[1]于1994年发现的新的CKI基因,具有限制性调节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通过抑制Cyclin E-CDK2和Cyclin D-CDK4等G1期激酶复合物,调控G1/S期的转换,使突变细胞不能通过G1期来实现的.当p27kipl表达下降或缺失时,G1/S期的转换出现紊乱,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本研究通过选用幽门螺杆菌(Hp)Ⅰ型菌株感染人胃腺癌上皮细胞株SGC-7901建立体外Hp感染细胞模型,检测感染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7kipl及其mRNA的表达,探讨不同浓度Hp对感染细胞凋亡及p27kipl表达的影响,为深入了解Hp相关性胃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实验依据.

  • 凋亡抑制基因 Survivin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苗卉;田秀珠

    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是近年新发现在凋亡的基因控制中有重要作用的因子.Survivin是IAP家族成员,是新近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常表达肿瘤于细胞中,通过特意的抑制凋亡信号转导过程中下游的效应分子Caspase-3的活性来阻断凋亡的发生,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

66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