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天然药物的发展与中药研究
20世纪80年代,西方人对西医治疗疾病的局限性和西药治疗过程中造成的毒副作用有了充分认识,也日益感到医疗费用高涨的沉重负担,因此出现了回归自然,使用天然药物的潮流.天然药物的开发使用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天然药物的兴起,极大鼓舞了我国中医药界,可经过近20年的实践证明,天然药物与我国的中药仍不能有机融合,研究水平也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天然药物的发展对中药研究仍有不少启示.
-
注射用复方荭草冻干粉针除鞣质工艺研究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有了较快的发展,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但是,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中药注射剂中的鞣质是引起不良反应的重要诱因,中药注射剂中鞣质的存在不但影响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而且还能与肌体组织蛋白结合形成硬结,多次局部注射还有可能导致肌体组织坏死,造成无菌炎症[1],故中药注射剂中要求除去鞣质.
-
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的考察与思考
饮片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南宋时期,<武林旧事>作坊项下,就有"熟药圆散,生药饮片"的记载[1].中药饮片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对同一种药材本身的性质和治疗疾病的要求,而采取不同的炮制加工工艺制成,且同一种中药饮片运用不同的方法炮制后,具有不同的疗效,如半夏,味辛、温、有大毒,外治疮肿,若经炮制则可内服.姜半夏,可止呕;法半夏,则可燥湿化痰.所以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与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有关.目前<中国药典>尚未收载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本文仅对35个品种,105批,11种炮制方法的中药饮片进行了微生物限度检验,发现同一种中药饮片运用不同方法炮制后,检测出的菌数有很大差异.
-
TF型中药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在中药信息中有一类具有相对独立内涵和排他作用的词组型短小数据,如性味、归经、毒性、化学成分等等,它们对标识中药特性与探讨中药治疗疾病原理非常重要.另外这类数据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性,就是可以用True或者False进行标定.能否用这类数据建成一个运算速度更加快捷、统计结果更为准确、数据分析更有意义的新型中药数据库呢?实践证明是可以的.
-
北京市医院、药店中药煎药机使用情况调研
汤剂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是临床医师辨证论治、随方加减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几千年来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爱.长期以来,汤剂的制备以采用饮片手工煎煮为主,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传统煎药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快节奏的需求,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很多医院和药店从韩国引进了中药煎药机,至今已经过1~2代的更新与国产化,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有了一定的技术进步.
-
中医药对围手术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术前禁食、手术打击、术中出血、麻醉药物的使用及术后卧床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常出现排气、排便功能障碍,影响患者进食、睡眠、切口愈合及术后康复.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是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加快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早期恢复进食,以防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而且可以减少术后肠粘连、肠胀气、肠梗阻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中药对血管生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从已存在的血管床中以出芽方式生长、形成新血管系统,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的研究发现,血管生成在生理与病理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受到正向和负向调节信号之间平衡的严密调控,平衡失控,可产生血管生成性疾病(1),例如肿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血管瘤、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有血管的持续生长,这些基本上都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而血管生成不良,也不能产生很好的应答,如创伤愈合、溃疡愈合、骨伤愈合、微循环障碍等,直接影响病症的治疗.以新生血管为靶点治疗疾病有以下优点:针对已经启动的新生血管,故具有特异性;血管内皮细胞暴露于血流中,药物能直接发挥作用,故剂量小、疗效高、副作用小;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相对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中医药治疗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病症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不同于西医的特殊性,并在这些病症的治疗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因此开发与血管生成相关的中药新药,在阐明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治疗及中药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对八纲辨证发展的思考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八纲辨证则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笔者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对中医八纲辨证的发展谈些看法与反思.
-
后基因组时代中医证候组学研究的思考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完成后,研究便进入更为艰巨和复杂的后基因组时代,其主要工作是阐明一些已知基因的功能,并进行基因组序列变异研究,这必将为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同时也将促进各学科的进一步渗透和整合,出现新的科学发展格局。中医药学又一次面临一个大好机遇的选择,若能很好地吸取当代科技精华,在其所能提供的技术平台上融合中医药的独特研究思路,将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医药重大问题,如对证候组学研究的突破产生影响,在WHO生物医学家们认同“个体化的具体治疗”是临床试验的高层次的时候,运用基因组学研究证候与复方,探索辨证治疗疾病与改善亚健康状态的科学原理则可能是中医学科发展的方向之一。
-
陈可冀院士冠心病病证结合治疗方法学的创新和发展
病证结合,是传统中医学临床诊治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早在2000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初具雏形;东汉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建立了在辨病论治体系下辨证论治的模式;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既有辨病论治,按病列方,也有在辨病基础上辨证论治,按证列方.清代徐灵胎<兰台规范>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法".陈可冀院士在前人基础上,倡导并践行病证结合方法治疗疾病,尤其在冠心病治疗方面,病证结合应用活血化瘀法,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
芳香温通方药在冠心病心绞痛防治中的古今应用
芳香疗法(Aromatherapy)是将气味芳香的药物制成适当的剂型,作用于全身或局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该疗法历史悠久,早在我国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应用熏疗及艾蒸等疗法的记载,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文献中亦有芳香疗法治疗疾病的记载[1,2].1928年,现代芳香疗法由法国化学家Rene Maurice Gattefosse正式提出,通过各国科学家长期的研究显示,许多芳香类植物精油具有止痛、抑菌、促进新陈代谢、调节机体免疫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3,4].近年来,国外学者围绕芳香疗法的药效药理,开展了部分针对感染性疾病、痛经、老年性痴呆、高血压以及肿瘤[5-9]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初步显示了这一传统疗法在调节免疫、改善认知功能、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优势.
-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问题思考
中医药学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她对我国其他民族医药学及周边国家民族医药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统医药学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医疗保健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增大;在人们的日常医疗保健支出中,传统医药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有的发达国家并已将传统医药学治疗纳入保险给付的范围.如何正确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诠释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科学机理,是中医药能否终融入国际主流医学的关键所在.本文就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做一简要阐述.
-
重视"证据"质量大力推进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
突如其来的"SARS"进一步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优势及其生命力,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西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思维方法上的互补性.西医以实验医学为基础,着眼于组织形态学或物质基础的改变,探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求阻断之,"唯物"是其学术发展的核心;中医是针对患病的个体,通过对患病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反应状态的综合分析,谋求机体功能的调整与回复,动态、"辨证"地对待患病的人是其科学特征;从理论上讲,两者具有较好的互补性,也是思维方式结合的基础,"唯物"与"辨证"的结合与统一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科学问题.
-
穴位埋线中补泻手法的运用
穴位埋线,是指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内,对穴位持续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历经数十年不断发展,针具不断革新,从初的穿刺针、三角针,到后来的腰穿针、专用埋线针具;治疗病种也不断扩大;穴位选择已扩大到四肢头面.穴位埋线法是在针灸留针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延长了针刺的作用时间,巩固了治疗效果,而且避免了每日针刺的繁琐,方便了患者.
-
"劳则气耗"与"劳则伤阴"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认识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证的实验研究中造模的主要依据,因为症状的出现有随机性、偶然性,重复性较差,而病因相对容易控制和重复.中医病因学说不外外感、内伤和不内外伤之分.内伤中劳伤有伤气、伤阴两说,故有劳则气虚、劳则阴虚两端,辨析如下.
-
单味玄参治疗前列腺炎
受<中医杂志>"专题笔谈"栏目的启示,临证常试单味中药治疗疾病.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程长,多曾接受多种抗生素治疗,损伤肾阴,元气不固,故而溺淋不禁,属于中医"淋证"、"癃闭"范畴,临证多见虚证.
-
俞青石用莶草经验
笔者20年前曾师于江苏省中医院俞青石教授,先生善用莶草治疗疾病,有独到之处,现介绍如下。 降脂作用优于山楂、决明子:山楂虽有降脂作用,但服药后患者常有嘈杂饥饿感,有增进食欲作用,而不利于高血脂患者节制饮食的原则。决明子有润肠作用,而高血脂患者往往饮食失节,胃肠功能欠佳,故多用决明子常常会致大便稀薄,便次增多等副作用,而莶草降脂兼有补虚、安五脏、强筋骨作用,既可达到降脂效果,又符合高血脂患者本虚标实的病机,降脂、补虚、化痰,故认为其降脂效果优于山楂、决明子。 有润肺、止咳、解痉作用:感受风寒之邪,肺卫失宣而致咳逆嗽痰,咯吐风沫痰,喉中吼声等支气管痉挛性咳嗽,用莶草效果特佳,因其具有润肺、止咳、解痉、化痰功效,可以解除支气管的平滑肌痉挛而止咳,常与半夏、射干、川贝母、鹅管石等药合用。 止眩治内耳眩晕症:俞老认为内耳眩晕症与风、湿、瘀有关,莶草具有祛风、除湿、兼活血的功效,用其治内耳眩晕症,药证相符,其常用量为30~60g。 此外,俞老认为莶草还兼有明目、黑发、滋阴养血的功效,如与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等配伍有乌须黑发,补益气血的作用,常治气血不足之证。还兼有清热退黄,行大肠气的作用,与垂盆草、田基黄、虎杖等配伍,治疗急性黄疸肝炎。
-
怎样选择药物香袋预防小儿疾病?
答:香袋疗法又称药袋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研为细末,布包后佩带于身上,通过药物挥发时的芳香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对局部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研究表明,佩药袋可以提高人体上呼吸道分泌物免疫球蛋白A(IgA)的含量,而IgA对病原微生物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从而维护人体健康.香袋疗法尤适用于小儿,可减少小儿对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减轻家长的心身负担,现介绍几则香袋方,供选用.
-
头部X-刀和γ-刀的几项主要技术参数的比较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的定义是利用各种放射技术对颅内小型靶区(病变)进行三维立体定向放射辐照,它的目的是在将病变周围正常组织吸收的放射线剂量减至小的同时,高精度地将大剂量的放射线一次性地传递给靶区,使之产生局灶性破坏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用于放射外科的典型的装置大致有两类:X-刀和γ-刀.γ-刀利用分布在一个球面上的多个钴源发出的辐射经高度准直后在靶区中心交叉形成一"焦点",而X-刀是将直线加速器发出的指向靶区中心的高能X线束准直后,围绕靶区中心进行单长弧或多非共面弧转而开成一"焦点".现将这两类装置的靶区定位精度、靶区边界以外辐照剂量分布下降的陡峭程度和照射不规则形状靶区的能力等主要技术参数作一比较.
-
两种鼻胃管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的比较
鼻胃管置入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1],是临床治疗疾病、观察疾病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胃肠减压可以吸出胃肠内的积气、积液,降低胃肠内的压力,减轻患者的腹痛、腹胀.现在临床上常用的鼻胃管为硅胶材质的鼻胃管,但是由于质地较硬,刺激性大,患者反应也大.文献报道置管不顺利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2].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南方医院消化科使用了聚氨酯材料制成的艾谱力鼻胃管,同时与硅胶材质鼻胃管进行了1次性置管成功率方面的对照.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