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已经达平台期,亟需寻找新的方法提高疗效.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重组抗VEGF单克隆抗体,是首个证实与化疗联合可提高晚期NSCLC患者生存的靶向治疗药物.近年来许多关于贝伐珠单抗在NSCLC一线、二线、辅助、新辅助治疗、联合放化疗,安全性及预测标志物的临床研究,现将其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甲状腺功能减退预测法米替尼有效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抗VEGFR-2靶向剂治疗的常见不良事件,可能是一种有效性预测因子。法米替尼是一种主要针对VEGFR-2的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国学者研究发现,法米替尼对于曾接受较多治疗的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具有实质性抗肿瘤作用,安全性良好。法米替尼治疗相关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可能是药物有效性的早期预测因子。连续监测血清TSH水平有助于明确VEGFR-2-依赖性或VEGFR-2-独立性耐药性。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发生的病理基础,粥样斑块的形成、发展和破裂过程均有炎症递质的参与.传统炎症标志物的流行病学研究都已表明炎症过程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作为一个新的冠心病危险预测因子[1],它的作用机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正成为热点,笔者就此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预测因子 -
福辛普利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其对QT离散度的影响
QT度散度(QT dispersioin,QTd)是心电图导联间QT变异的量度,反映心肌复极区域性差异,QTd增加被认为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密切相关.左心室肥厚(LVH)是产生各种心血管病发生率(或并发症)和死亡率以及总的死亡率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尤其合并左心室肥厚者系心性猝死高危人群[2].因此QTd与LVH是否相关并能否成为高血压高危人群的预测因子以及逆转LVH能否降低QTd遂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晚近研究表明,QTd增加也见于原发性高血压尤其是合并LVH者,LVH与QTd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逆转LVH,同时减少QTd[3,4].福辛普利是一种新的含磷酸基的ACEI,该药是否具类似作用,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在观察福辛普利降压疗效的同时,测定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QTd,旨在探讨其能否逆转LVH及其对QTd的影响.
-
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基因预测肺癌无复发生存的价值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进行了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的荟萃分析,以确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基因在肺癌中的意义。我们首先调查了两个独立的 TNF-α/ TNFR KO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基因表达图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是与 TNF-α介导的基因为有关的顶部路径。在将 TNF-α介导的小鼠基因与其人类同源基因匹配后,我们比较了 TNF-α介导基因在人正常和肺部肿瘤组织表达模式的差异。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发现肺部肿瘤时 TNF-α介导基因失调,我们开发了能够有效预测肺癌无复发生存的预后评估基因签名,并创立了两个验证队列对其进行验证。重复取样检验表明,该基因签名评价预后的效力不是偶然的,多变量分析表明,该基因签名是独立于传统临床因素的评价预后的预测因子,有助于高复发风险肺癌患者的识别。
-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难治性抑郁症(TDR)患者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8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生活事件量表,与76例非难治性抑郁症(NTDR)进行对比分析评定.结果 在伴有其他慢性躯体疾病和慢性起病者的发生率TDR组显著高于NTDR组;在发作次数、住院次数、起病形式、绝望感、躯体焦虑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 ;多元逐步回归显示影响难治性抑郁症预后因素依次为:伴有其他慢性躯体疾病、首次发病年龄、慢性起病形式及躯体焦虑因子.结论 抑郁症伴有其他慢性躯体疾病、首次发作年龄偏小、起病形式缓慢且躯体焦虑症状严重者,可能是导致抑郁症难治性的潜在危险因素.
-
蛋白尿可能是 IgA 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
IgA 肾病( IgAN)是全球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妊娠是年轻的IgAN女性患者一个十分关心的问题。但是IgAN患者的妊娠结局还不明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宏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一项匹配的队列研究证实妊娠期间的蛋白尿是IgAN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一个风险预测因子,提示对于妊娠的 IgAN 妇女蛋白尿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结果发表于2014年11月的AJKD杂志上。
该结果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价肾功能下降的IgAN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妊娠对肾功能下降的IgAN患者肾脏病进展的影响。将来的研究还应该评估降低蛋白尿的干预措施(如佳的血压控制范围或在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中使用激素治疗)对妊娠预后的影响。 -
心脏性猝死新的预测因子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使心血管疾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尽管有这些进步,然而大部分突发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都出现在医院外或急诊室内[1].由于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虽经过努力心肺复苏后的存活率仍然不到5%[2].我国SCD的年发生率为0.04%,每年死于SCD的人数高达54.4万.大多数SCD事件归因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因此SCD的已知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相似,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血症等.目前使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症状进行SCD危险分层来识别高危人群,对大多数将发生SCD的患者没有预警作用.这些患者不但大多数没有LVEF降低的记录[ 3],而且超过一半的人没有临床上能观察到的SCD前心脏疾病表现[4,5].因此,为了更进一步控制SCD的发病率,我们需要在更广泛人群中进行SCD的预防.对于临床医生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准确的手段和指标对SCD高危人群及早识别,对高危患者进行早期治疗.而血液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指标的检测,方便易行可在更大范围的相关人群中筛查,也可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包括SCD低危人群的生物特性,从而终改进对SCD风险的预测.
-
鸢尾素的研究新进展
鸢尾素(Irisin)是运动后从骨骼肌分泌的新型肌动蛋白,其能加快新陈代谢,增加能量释放,减轻体重,其在高血压、新生儿出生体重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总结近期鸢尾素的相关研究进展,希望鸢尾素能在更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突破点.
-
WONCA 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儿童发热持续时间预测:一项初级医疗队列研究
背景初级医疗中,儿童发热通常由感染引起,经常引起家长担忧。了解发热的相关信息、持续时间和预测因子可能会使家长安心,进而减少问诊量。目的判断初级医疗发热儿童发热持续的预测标志和症状,探讨 C反应蛋白是否对这些症状具有附加预测价值。设计和场所选取一家全科医生合作服务诊所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经父母描述为发热的儿童(3个月~6岁)。排除标准:无法采用荷兰语交流,在研究前两周内纳入同一研究,在诊所就诊后直接入院,不同意参与本研究。主要医疗结局为首次就诊后持续发热(多于3 d)。结果共纳入480名儿童,持续发热患儿占13%(63/480)。结合患儿病史和身体检查结果的多变量分析表明,咽喉痛〔OR =2.8,95% CI(1.30,6.01)〕、淋巴结肿大〔OR =1.87,95% CI(1.01,3.49)〕是持续发热的预测因素,然而该模型预测价值较低(AUC =0.64)。C 反应蛋白〔OR =1.00,95% CI(0.99,1.01)〕并非持续发热的预测因素。结论持续发热相关表征和症状较少,C 反应蛋白不能准确预测儿童持续发热的发生。
-
105例呼吸科门诊老年男性COPD患者营养状态的分析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 是分析老年男性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患病率、营养状态,以及与营养状况相关的预测因子.方法 对105名在我院老年呼吸科门诊就诊的老年COPD男性患者(年龄>60岁)进行横断面研究,进行机体组成的测量、营养状态和呼吸功能的评估.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105名入选的老年COPD患者47.6%体重正常,38.1%超重,14.3%为低体重.41.9%存在非脂肪组织指数(FFMI)减少.严重的老年男性COPD患者(III、IV级)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2.4%,明显高于轻中度的老年男性COPD患者(I、II级)营养不良发生率(26.2%)(P<0.05).血浆中维生素A浓度,呼气峰流速PEF和握力是身体质量指数(BMI)的预测因子(R2=0.190,P<0.001).血浆中维生素A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是非脂肪质量指数(FFMI)的预测因子(R2=0.082,P=0.007).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呼吸因素的预测因子,与FEV1%预计值相关(R2=0.052,P=0.011).结论 我们的研究显示早期预测老年男性COPD营养不良,并进行合适的营养治疗及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
颈围与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常见的病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者越来越多,OSAHS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肥胖,更确切地说是颈围增大(上半身肥胖)为OSAHS的佳预测因子[1].由于颈部脂肪堆积,造成上气道狭窄,引起睡眠期间通气不畅,导致睡眠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发生[2].为了探讨颈围与OSAHS的关系,证明睡眠打鼾者是否有必要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对我科2002年5月-2003年10月238例睡眠打鼾病人,测量其颈围、身高、体重,并进行PSG检测,现报告如下.
-
心理社会因素对乳腺癌病人生命质量影响的中介作用研究
目前乳腺癌存活者数量不断增加,对这一人群生命质量的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很多研究者致力于探寻影响因素,并发展有效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希望通过改变这些影响因素,进而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命质量.心理社会因素、社会人口学变量及医学变量被确认为影响癌症病人生命质量的预测因子[1].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研究〔1〕
目的: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卒中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70岁、糖尿病、脑卒中史、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鼻饲、吞咽困难、昏迷、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气管侵入性操作等;血清降钙素原( PCT)、C -反应蛋白( CRP)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CPIS)可以作为SAP 的预测因子。结论:在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因子为患者入院时的 C 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以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疗效预测因子
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治疗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的疗效已获得了证实.需要指出的是,尽管TNF抑制剂对大多数RA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但同时也应看到,TNF抑制剂在部分RA患者中并未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亟需获得TNF抑制剂的疗效预测因子,以便尽早甄别出可获益于TNF抑制剂治疗的RA患者,从而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个体化治疗对于及时和有效阻断RA的疾病进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者已在此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
慢性肾脏疾病血管钙化加速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统计数据表明,大约50%终末期肾衰竭(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2].大量研究发现血管钙化是引起CKD患者发生CVD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3].血管钙化与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都呈密切相关,是强有力的心血管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预测因子[4].一些非传统危险因素,例如高磷血症、炎症、氧化应激和尿毒症毒素等在CKD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去甲斑蝥素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慢性、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终共同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独立于肾小球损害决定肾脏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程度是评估慢性肾脏病病人预后的直接预测因子[1].尽管ACEI类和ARB类药物可以有效的减少蛋白尿、阻止肾脏结构包括肾小管间质的损害, 但都不能阻碍各种慢性肾脏病中肾功能的恶化,限制了它们在肾间质纤维化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
随机尿样的蛋白/肌酐比值预测显著蛋白尿的意义
蛋白尿被认为是心血管和肾脏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也是终末器官损害的预测因子.临床工作中常用24 h尿蛋白定量来评价患者的蛋白尿水平,但是这种方法由于影响因素众多而被普遍认为不可靠.
-
腹膜透析合并营养不良的现状及中西医干预策略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消耗(PEM/ W)在长程腹膜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其作为导致预后恶化的独立致病因素,在透析患者中是一个常见的、强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预测因子[1]。
-
脑钠肽在预测心绞痛再发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成功治疗后再发心绞痛的预测作用.方法 入选6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测定入选时及成功治疗后脑钠肽浓度,随访(24.8±1.6)个月,终点为心绞痛再发.结果 6例再发心绞痛.无再发心绞痛的患者中,成功治疗后的BNP低于入选时;有心绞痛再发的患者则相反.再发心绞痛患者多血管病变或高血压的比例显著高于无心绞痛再发的患者.BNP预测心绞痛再发的截断值为64 pg/mL,其ROC曲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72.6%、97.0%.结论 经临床成功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测量BNP值对预测心绞痛再发有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