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及纤溶系统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病(CAD)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及纤溶系统活性的关系.方法将112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虚血瘀、气阴两虚4型,测定4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30名健康对照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选择90例患者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含量,对FIns水平和ISI与t-PA活性、PAI-l含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AD组FBG、FIns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SI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中医4证型ISI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R在4证型均存在,其程度表现为心血瘀阻型和痰阻心脉型较气虚血瘀型和气阴两虚型为重;90例CAD患者t-PA活性、PAI-1含量与IR有相关性(P<0.01).结论CAD常伴有IR,中医各证型IR程度不同;CAD患者IR与纤溶系统活性异常有关.
-
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与中山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管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纤溶系统指标值、NIHSS评分以及Ba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tPA和vWF值更高,PAI-1值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athel指数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介入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血管介入 抗凝 抗血小板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纤溶系统 -
脑络欣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络欣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Wistar大鼠中10只为正常组,另3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脑络欣通组和通心络组各10只.脑络心通组给予0.93g/ml脑络心通溶液,通心络组给予0.03g/ml通心络溶液,按1ml/(100g·d)连续14天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给药后14天检测各组大鼠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14天脑络欣通组和通心络组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减轻(P<0.01);与脑络欣通组比较,给药后14天后通心络组神经功能缺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T、APTT和TT均明显缩短,Fbg、FDP、D-D水平升高,脑络欣通组和通心络组的PT也明显缩短、FDP升高,脑络心通组D-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和通心络组凝血及纤溶系统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脑络欣通可以延长缺血后PT、APTT和TT,降低血浆FDP、D-D和Fbg水平,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起到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
内毒素对内皮细胞促凝及抗凝功能的影响
革兰阴性杆菌所致重症感染常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是内毒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受损的内皮细胞释放多种促凝因子、趋化因子、调节因子、粘附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在促进炎症反应、启动补体系统的同时,进一步加剧凝血系统的活化;天然抗凝系统,包括抗凝血酶、蛋白C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则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纤溶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活化,但不能抵御内毒素血症时促凝和抗凝系统的失衡,其结果促进了高凝状态的发生.
-
长期应用葡激酶衍生体对大鼠凝血、纤溶系统影响的研究
本研究探讨葡激酶衍生体(SAKD)对正常和高脂喂养大鼠的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及葡激酶衍生体使用的安全性.将正常和模型大鼠各30只分别分为生理盐水组、SAKD组、重组葡激酶(rSAK)组,按照0.5 mg/kg体重给药,3天1次,连续15次,观察出血情况,监测用药前后出血时间(BT)、血小板计数(BPC)、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活性(PLG)、纤溶酶抑制物活性(PI).结果发现,正常大鼠中SAKD组有1例轻微出血,rSAK组有2例,但均可自行止血;高脂模型组大鼠中SAKD组有2只轻微出血,rSAK组中有3只轻微出血;各组大鼠的血小板计数、D-D、PLG、PI值无明显改变.SAKD处理的高脂组大鼠的APTT、PT、TT值明显延长,Fg减少(P<0.05),SAKD对正常动物出凝血影响较小,但能够改善高血脂大鼠的高凝血状态.结论:本试验剂量的SAKD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长期使用能减轻高脂大鼠血液的高凝症状.
关键词: 葡激酶衍生体 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剂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
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分子标志物变化
颅脑损伤后的脑损害与凝血、纤溶功能异常程度密切相关,因为颅脑损伤后,脑细胞中所含的组织因子、凝血活酶激活物释放入血,激活、启动了凝血、纤溶系统,由此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了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改变规律,对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我们对部分凝血、纤溶分子标志物在颅脑损伤患者体内变化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
前列腺素E1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围术期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liposomal prostaglandin El,Lipo-PGEl)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使用时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36例ACS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在常规阿斯匹林、肝素和抵克力得使用基础上,于术后静脉给Lipo-PGEl 20 μg,2次/d,连续3 d.24例对照组则不用Lipo-PGE1.术前、术后第3天及出院前共3次测定PT、APTT及血小板,并与对照组进行t检验.结果术后第3天,2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有延长,但观察组的PT、APTT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T(23.2±1.5)/(13.1±1.2)];APTT[(38.4±3.6)/(30.8±4.0)],P<0.05.结论 Lipo-PGEl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时不影响血小板计数;早期时能增加纤溶系统活性.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急救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由多种基础病变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以全身凝血系统的激活、纤溶系统的紊乱、纤维蛋白沉积及多器官内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为特征,终可出现广泛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该病预后差,病死率高,有文献报道产科DIC病死率为9.1%[1],属临床急重症[2].
-
脓毒症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进展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机体止凝血机制失衡、凝血系统功能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全身凝血系统的过度激活、纤溶系统的严重紊乱、多个器官内微血栓形成等为特征,患者可因出现广泛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
脂蛋白(α)与冠心病
1963年Berg发现了脂蛋白(α)即Lp(α)[1],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就证实血浆脂蛋白(α)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脂蛋白(α)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高度相关,在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的状态下,其打破凝血与纤溶的动态平衡,促进血栓形成;并可聚集在破损的血管内皮下促进血流内皮平滑肌细胞的增殖[2].本文就脂蛋白(α)在冠心病的发病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原)降解的产物.当体内凝血系统激活后生成凝血酶,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原生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后者在活化凝血因子XⅢ(activated coagulation factor,FXⅢa)的作用下生成稳定的纤维蛋白,使血液发生凝固;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生成一系列的降解产物,而终的产物是D-D.因此,D-D是反映体内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激活的特异性指标之一.本文就D-D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作一浅述.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失衡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目前缺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和纤溶过程监测的系统报道.
-
血液净化治疗抗凝状态的监测
机体凝血系统的正常功能是由凝血-纤溶因素、血小板因素、血管因素三大部分组成的.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尿毒症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体内存在有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血小板功能的异常、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和血管功能不良[1],因此存在着很高的出血和死亡风险,临床上表现为高出血倾向、高凝血状态、血管硬化和心脑血管病变.
-
动脉粥样硬化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纤溶系统的关系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纤溶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将78 例受试者分为正常组(A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结果 A组和B组Ang II分别为 (32.68±13.85)pg/ml和(36.96±30.2)pg/ml, Ald分别为(0.21±0.06)pg/ml和(0. 24±0.04)pg/ml,PAI-1分别为(0.51±0.17)AU/ml和(0.59±0.14)AU/ml,两组测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PA分别为(0.33±0.12)IU/ml和(0.35±0.15)IU /ml(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血液中的RAS和纤溶系统分泌异常.
-
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止凝血功能变化
肝脏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肝移植围术期的出血是一个棘手问题,在术前、术中和术后有完善的实验室监测及合理的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在肝移植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凝血系统、纤溶系统会发生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本研究对2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止血和凝血功能参数进行动态观察.
-
凝血检查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肝脏合成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抗凝因子及与纤溶系统有关的蛋白酶类,此外,它还通过清除已激活的凝血因子和纤溶激活物以及灭活肝素等方式调节体内凝血系统的平衡.目前越来越多的凝血检查指标被用于临床,对肝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肝病时伴有的PLT异常、凝血-抗凝系统障碍、纤溶系统亢进等几个方面凝血检查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氯沙坦和阿替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纤溶系统及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作用比较
目的 比较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和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纤溶系统及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氯沙坦组和阿替洛尔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氯沙坦50 mg/(次·d)或阿替洛尔50 mg/(次·d),共治疗8周.每4周随访1次,4周时血压如不达标(BP<140/90 mm Hg)则加用双氢克尿噻12.5 mg/(次·d).治疗前后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检测,并计算PAI-1/tPA作为纤溶参数,同时测定血浆vWF的含量.结果 两组的基线血压等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及8周时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无差异.同治疗前相比,氯沙坦组治疗8周时血浆PAI-1和vWF水平下降(P值分别<0.05及<0.01),PAI-1/tPA也有显著下降(P<0.05),而tPA则无显著变化(P>0.05);阿替洛尔组治疗8周时血浆PAI-1和vWF水平及PAI-1/tPA均无显著变化,而tPA则有所上升(P<0.05).治疗后血浆vWF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氯沙坦治疗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纤溶系统并降低血浆vWF,而阿替洛尔则未见有此作用.
-
藏药红景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及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藏药红景天胶囊对高血压(EH)患者血小板功能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EH患者62例随机分2组,健康人29例.测定三组中血小板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活性.高血压中一组患者口服红景天后20天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AI升高,tPA降低(P均<0.01),TxB2升高(P<0.01),6-keto-PGF1α降低(P<0.01).红景天治疗后能明显降低PAI(P<0.01),升高血中tPA(P<0.01),血小板TxB2下降,6-keto-PGF1α上升(P均<0.01).结论红景天可改善EH患者血小板功能、恢复纤溶活性.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变化研究
急性胰腺炎(AP)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后者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引起多脏器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中包括患者血液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而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能准确反应体内纤溶功能.有资料证明[1,2],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是监测凝血与纤溶系统十分有意义的实验指标.故本文观察了SAP患者早期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变,并对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现报道如下.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在兔常温体外循环中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兔常温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前应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5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5组:乌司他丁1、2、3、4组(U1、U2、U3、U4组,每组n=10)和对照组(C组,n=10).在ECC前分别给予U1、U2、U3、U4组乌司他丁1×104U·kg-1、3×104 U·kg-1、5×104 U·kg-1、10×104 U-kg-1;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ECC常温转流30 min.分别记录ECC前、停机、停机后1 h、2 h和3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结果 ECC后各组APTT较ECC前显著延长(P<0.01),同时间点U4组APTT较C组延长更为明显,其它组APTT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各组PT较ECC前也显著延长(P<0.01),U4组PT在停机3 h比C组延长(P<0.05),其它组PT与C组无显著差异.ECC后各组血浆FIB含量较ECC前显著降低(P<0.01),同时间点U4组血浆FIB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ECC后各组血浆D-D浓度较ECC前显著升高(P<0.01),同时间点U4组D-D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 ECC前应用10×104 U·kg-1乌司他丁可减少ECC中凝血因子的消耗,抑制纤溶系统的过度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