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急性脑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树刚;徐文安;贺军;赵昊;王嵘峰;夏明武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动脉梗死模式与脑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MD)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4 h内入院的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急性脑梗死患者154例,根据诊断分为PMD组44例和稳定组110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将梗死模式分为内分水岭(IBZ)梗死和穿支动脉梗死,穿支动脉梗死再以直径分为大穿支动脉梗死(≥20 mm)和小穿支动脉梗死(<20 mm).比较2组患者临床、实验室资料及梗死模式差异,分析梗死模式与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动脉梗死后PMD的相关性.结果 PMD组IBZ梗死和大穿支动脉梗死比例明显高于稳定组,小穿支动脉梗死比例明显低于稳定组(25.0% vs 10.0%,38.6% vs 20.9%,36.4% vs 69.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BZ梗死(OR=4.622,95%CI:1.697~12.593,P=0.003)和大穿支动脉梗死(OR=3.283,95%CI:1.424~7.566,P=0.005)是发生PM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动脉梗死模式与脑梗死后PMD存在显著相关性,IBZ梗死与大穿支动脉梗死是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动脉梗死后PMD的重要预测因素.

  • 缺血性卒中责任动脉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卫;恽晓平

    目的 从责任动脉角度探讨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寻找不同责任动脉阻塞所致的特征性认知领域损害及其内在联系以期及早预测认知障碍. 方法 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对250例首次急性发病2周左右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记录其MoCA评分及各单项认知领域评分.按阻塞责任动脉分组,将各组的MoCA认知评估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与视空间/执行、注意、语言和记忆损害有关(B=-1.875~-1.094,P<0.05);大脑前动脉供血区与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与注意损害有关(B=-3.977、-1.833,P<0.01);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可导致视空间/执行、语言和记忆损害(B=-1.714~-1.095,P<0.05);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未发现特征性认知领域损害. 结论 不同责任动脉阻塞所致认知功能损害领域不同,有助于亚急性期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预测,建议在亚急性期脑卒中的管理中增加认知障碍评估.

  • 延髓梗死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孙阿萍;刘向一;孙庆利;陈璐;刘晓鲁;樊东升

    目的 探讨延髓梗死(MI)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并对比延髓外侧梗死(LMI)和延髓内侧梗死(M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病因及随访情况.结果 62例患者中48例LMI,14例MMI(其中双侧梗死2例).LMI组和MMI组的发病年龄分别为(60.2±12.3)岁和(56.9±14.2)岁.L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中、上段[40例(83.3%)],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眩晕38例(79.2%)、感觉障碍33例(68.8%)、构音障碍32例(66.7%)、吞咽困难30例(62.5%)、咽反射减弱30例(62.5%)、霍纳综合征29例(60.4%)、共济失调26例(54.2%)以及恶心呕吐25例(52.1%).M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段[13例(92.9%)],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运动障碍12例(85.7%)、感觉障碍11例(78.6%)、眩晕10例(71.4%)和构音障碍10例(71.4%).LMI组和MMI组梗死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分别为35例(72.9%)和12例(85.7%).LMI组中5例(10.4%)患者住院期间死亡,MMI组有1例(7.1%)住院期间死亡.62例患者中有16例(25.8%)在发病24 h内行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时并未发现病灶.结论 LMI患者的发病年龄较MMI患者偏大,且LMI病灶多位于延髓中、上段,而MMI则以延髓上段多见.椎动脉粥样硬化是MI的常见病因.LMI组患者预后较MMI组差.

  • 急性肠系膜梗死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于帮旭;刘家宁;苏媛;栾敏;孙运波

    急性肠系膜梗死包括肠系膜动脉和静脉均闭塞,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可高达50%~100%[1-3].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急性肠系膜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预后危险因素.

  • 皮层下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作者:张栩;李海峰;张勇;潘旭东;赵洪芹;李宏

    分水岭梗死指两条主要动脉供血区边缘带之间的局限性梗死,分为两类:一是位于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前动脉或大脑后动脉的皮层支之间的梗死灶,称作称皮层分水岭梗死.二是大脑中动脉的深穿支及表浅穿支之间或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表浅分支之间边缘带的梗死灶,称作皮层下分水岭梗死(IWI).本研究应用弥散磁共振成像(DWI)来确定颈动脉系统的急性IWI病灶,并探讨其与相关血管病变及预后的关系.

  • 经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能定向归巢到梗死心脏并改善心脏局部功能

    作者:张少衡;葛均波;钱菊英;王齐兵;孙爱军;史剑慧;贾建国;王克强

  • 高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股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作者:魏刘东;解兆丽;方唯一;郑小群

  • 纯化人源骨髓单克隆间充质细胞移植更利于梗死心脏功能恢复

    作者:张少衡;葛均波;冯琪;钱菊英;付晗;胡海峰;林谨仪;徐丹令;王克强;孙爱军;邹云增

  •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病机及心脑血管同时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陈四元

    目的 借助介绍心血管疾病中医的病机,进而研究出心脑血管同时梗死病患在临床上的治疗手段.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来我院诊治心脑血管同时梗死的病患共计50例,将其视为分析对象,选用回顾性分析手段研究病患的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归纳治疗措施.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本组病患都接受对症治疗,借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实施PCI治疗和常规的药物诊疗,且获得较好的治疗成效.结论 心脑血管同时梗死应及时的进行合理的治疗方案,来降低死亡率.

  • 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秦恒波

    目的:对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梗死后心绞痛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诊治,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诊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在总有效率方面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梗死后心绞痛的治疗能够起到比较理想的疗效,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刘新武;周武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干及大分支,如前降支的近心段、右冠状动脉和左旋支。病变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的内膜,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由于血流受阻,心肌出现缺血、梗死,严重者出现心室壁瘤。所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缺血2部分组成。

  • 降主动脉血栓致多发动脉栓塞一例

    作者:张学民;张小明;李伟;李清乐

    胸主动脉血栓引起的全身多发栓塞十分罕见,我院于2004年2月13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男,52岁,因腹痛10 d,黑便5 d入院,入院前3个月出现右下肢无力、跛行,未行诊治.入院体检;WBC 13.9,中性78.41%,PLT 356.8,FIB 974.921,D-dimmer 1424.461 ng/ml,FDP>20 μg/ml,ALT 67;AST 61;GGT 64;CRP 96.0 mg/L;ESR 85 mm/h;ECG: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未见异常.CT:肝脏、脾脏、肾脏多发梗死(图1);动脉造影发现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图2,3).

  • 复杂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后移植物分支闭塞一例

    作者:张学民;张小明;李伟

    患者女,42岁,7年前曾有剧烈胸背疼痛,3个月前突发腹痛,持续约1周后好转,经CT发现肾下腹主动脉瘤样扩张,瘤腔内有内膜片,伴右肾部分梗死(图1).动脉造影证实为Ⅲ型夹层动脉瘤,近侧内膜破口在降主动脉上段,肾动脉水平以下有再入口.

  • 急性肾梗死误诊一例

    作者:汪灶昆;顾继礼;王涛;印利民;陈仪;王国成;徐小军

    患者女性,67岁,突发性左上腹及左腰胀痛伴呕吐20 h,无发热及肉眼血尿,既往有脑栓塞、房颤及高血压病史.查体:痛苦面容,两肺未闻及哕音,心率为120 次/min,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左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腹水征阴性,肠鸣音为5次/min,较弱,左肾区叩击痛,白细胞14.4×109/L,中性粒细胞12.65×109/L,淋巴细胞5.82×109/L.

  • Freiberg病的研究现状

    作者:余霄;俞光荣

    Freiberg病,又称跖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跖骨头骨软骨病,由Freiberg于1914年首次报道6例第二跖骨头"梗死"的病例后命名.其共同病理变化包括跖骨头扁平、塌陷,继而发生跖趾关节的退行性变,并终演变为跖趾关节骨关节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受累的跖趾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1].由于Freiberg病临床进展缓慢,容易被忽略,一旦到了晚期,往往会因严重的骨关节病而需要手术治疗,因此,早期干预对Freiberg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诊断建议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早产儿常见脑损伤主要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与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发育不成熟密切相关.前者为出血性病变,常导致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和脑室周围出血性髓静脉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危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石丹;许岩;杜宇平;李洪标;万琦;诸兴明

    目的 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MMCI)患者出现致死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002年8月-2011年1月137例MM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程中患者是否发生脑疝,分为脑疝组48例、非脑疝组89例.对可能影响脑水肿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出院时死亡46例,脑疝组36例,非脑疝组10例.存活的91例患者,均遗留肢体瘫痪.①单因素分析显示,脑疝组心房颤动、凝视、吸烟、收缩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非脑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疝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非脑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3.391,95% C1:1.339~30.505)、GCS评分(OR = 0.684,95 % CI:0.554-0.844)、收缩压水平(OR=1.027,95 % CI:1.006 -1.049)与脑疝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合并心房颤动的MMCI患者更易发生急性脑水肿导致脑疝.吸烟、GCS评分、收缩压水平可能是MMCI患者出现脑疝的危险因素.

  • 中青年单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慢性闭塞后侧支循环与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刘勇;韩军良;何君宏;刘增艳;赵钢

    目的 探讨中青年单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M1段)慢性闭塞后新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侧支循环建立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6月就诊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的90例单纯M1段慢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42例,平均(44.6±9.7)岁,有新发脑梗死灶者50例,无脑梗死灶者40例.并对新发脑梗死与危险因素和侧支循环(采用ASITN/SIR血流分级评估)建立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0例M1段慢性闭塞患者年龄分布趋势为50~59岁组多,占37.8%;20~29岁组少,占8.9%.有无脑梗死两组患者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94,P>0.2).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与是否发生脑梗死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2)新发脑梗死组侧支血流分级1、2级占84%(42/50),3级占16%(8/50);而无脑梗死组1、2级仅占10%(4/40),3、4级占90%(36/40).侧支血流分级与脑梗死发生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s=-0.76,P<0.01).结论 因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未显示脑血管病的传统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发生具有相关性.M1段慢性闭塞使得侧支循环有充分时间建立,其侧支循环的血流分级越高,越不容易发生脑梗死.

  • 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红兵;王莹;杨智云;洪华

    目的 探讨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梗死的危险因素、病因、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A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其危险因素、病因、梗死灶的分布和临床表现进行总结.比较其中栓塞组(心源性或颈动脉源性栓塞)和ACA粥样硬化组患者梗死灶的分布和临床表现.结果 共纳入44例患者进行研究,占同期住院急性缺血性卒中的4.9%.前3位危险因素为高血压(81.8%)、高脂血症(38.6%)和吸烟(38.6%).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的有6例(13.6%),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有33例(75%),其他原因的有2例(4.5%),病因不确定的有3例(6.8%).栓塞组(16/44,36.4%)和ACA粥样硬化组(24/44,54.5%)单发梗死分别为10例(62.5%)和3例(12.5%),χ2=10.940,P<0.001;梗死累及皮质的分别为14例(87.5%)和11例(45.8%),χ2=7.112,P<0.01;梗死累及皮质下白质分别为2例(12.5%)和16例(66.7%),χ2=11.381,P<0.001;梗死累及胼胝体分别的为6例(37.5%)和19例(79.2%),χ2=7.112,P<0.01;梗死累及ACA以外区域分别的为5例(31.3%)和0例(0),P=0.007.ACA粥样硬化组情感障碍的有11例(45.8%),栓塞组有2例(12.5%),χ2=4.862,P=0.040;其他临床表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A梗死较少见.高血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ACA粥样硬化闭塞性病变是其主要病因.ACA粥样硬化闭塞性病变所致梗死灶的分布明显不同于心源性或颈动脉源性栓塞,表明两者致ACA梗死的机制存在差异.

  • 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梗死模式关系的分析

    作者:黄照;王玉洁;辛岳;郭婷婷

    目的 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程度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的脑梗死模式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为MCA狭窄.将MCA狭窄分为轻、中、重度,依据DWI显示的梗死模式,分别观察小穿支动脉梗死(SPAI)、大穿支动脉梗死(LPAI)、皮质支供血区梗死(PI)、分水岭梗死(BZI)和大面积梗死(LTI). 结果 ①56例MCA狭窄患者中,SPAI 12例,LPAI4例,PI 9例,LTI 1例,BZI 30例.②在BZI中前BZI 6例,后BZI 4例,内BZI 20例.③MCA轻、中、重度狭窄者中,以BZI多,分别为39.1%(9/23)、41.2% (7/17),和87.5% (14/16),且在BZI模式中,又以内BZI多,分别为26.1%(6/23)、29.4%(5/17),和56.3% (9/16). 结论 在伴有MCA狭窄的患者中,脑梗死模式以BZI为主.而BZI中,又以内BZI常见,其中MCA重度狭窄患者更加显著.

526 条记录 4/27 页 « 12345678...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