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麻醉处理一例
患者女,29岁,87 kg,167 cm,因"孕39+2周,见红10 h,不规律下腹痛3 h"于2011年9月29日入院.既往体健,月经规律,G3P0,停经50多天自测尿HCG阳性,超声提示双胎妊娠(LOA/RSA),早孕反应轻,胎心正常.孕期定期产前检查,孕5个月例行产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LT)138 mmol/L,谷草转氨酶(AST)72 mmol/L,肝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未行治疗,孕6个月出现双下肢水肿,血压正常,复查肝功能正常.
-
外耳道毛母细胞瘤一例
患者女,63岁,发现左外耳道新生物1年.自诉1年前无意间发现左侧外耳道口处有一绿豆大小新生物,黑色,不伴局部疼痛、流水、头昏、头痛;伴外耳道口周围痒感,自觉听力略下降;未行诊治,期间偶有因瘙痒搔抓后左耳道有少许渗液,疼痛,包块缓慢进行性增大.专科情况:左侧耳屏间切迹内侧面至耳甲腔处,可见一棕褐色,质硬、广基、边界清楚,突出周边正常皮肤,表面粗糙不平的新生物,约1.5 cm×1.6 cm×0.2 cm,周围皮肤未见红肿、糜烂、渗出.耳及面部无麻木,外耳道畅,鼓膜未见异常;颈部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入院行纯音听阈测定及声导抗检查,结果显示:双耳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双耳鼓室图呈"A"型,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及肝脏超声无异常.采用局部麻醉下行外耳道新生物摘除术,沿肿瘤边缘0.3 cm距离切除肿瘤,术中见病变组织侵及皮下,软骨膜正常,将病变组织完整切除,并将耳后皮瓣翻转入外耳道,行外耳道皮肤缺损修补.术后行抗炎,局部换药治疗,7 d后拆线,伤口甲级愈合.术后病检提示:结节型毛母细胞瘤.随访3个月,局部未见复发,外耳道无瘢痕狭窄.
-
肝脏超声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进展
医学影像学是20世纪医学发展快、重要的领域之一。目前临床常用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超声、CT、MRI、PET-CT/MRI等。不同的影像检查彼此之间各有优缺点,例如CT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结构,超声具有实时性等。为了取长补短并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影像检查的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关研究人员把测绘学的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1-4]。
医学图像融合是指:将相同或不同成像设备所获取的同一组织或器官的图像,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准确的配准和叠加等变换处理,使其在空间位置和空间坐标上达到匹配,产生一种综合的信息影像[5]。初,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将功能影像叠加融合在解剖影像之上,例如PET-CT;随后,功能神经外科将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手术导航[6]。近年来随着多模态影像及影像引导下肝肿瘤消融技术的兴起,肝脏的超声图像融合技术成为研究热点[7-10]。 -
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2)解读
自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于2004年在我国批准上市以来,实时动态成像的低声压谐频造影技术在临床上迅速开展,在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报道层出不穷,涉及了诊断和治疗的多个方面。2012年,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正式发布了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2),这是由我国20多位肝脏超声专家参考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在国际超声造影肝脏应用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肝脏疾病的特点,经过1年多时间的起草、修改、讨论和斟酌而完成的;尤其在专业术语等方面,详细征询了超声界权威的意见,力求用词严谨、规范和科学。这里将就此次公布的肝脏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2012)的主要内容、制定背景和编写过程、如何理解和执行指南等方面进行简要解读。
-
胃袖状切除加改良空回肠旁路术治疗病态性肥胖症一例
患者,女,37岁.因体重异常增加十余年经限食、健身、内科反复治疗效果差要求手术减肥于2007年11月6日入院.术前检查:血压128/90 mm Hg,体重104 kg,体重指数36.4kg/m2,腰围98 cm,臀围112 cm,腰围/臀围0.875.肝脏超声提示重度脂肪肝.
-
肝脏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肝脏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在健康体检中检查出的103例肝脏疾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肝脏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并对其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 本组共检出脂肪肝71例,肝囊肿18例,肝血管瘤12例,肝硬化2例.结论 健康人群行肝脏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无临床症状的肝脏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佳时机并具有简便、经济、无创、快速的功能,应作为健康体检的检查项目之一.
-
肝脏超声检查易漏诊区域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超声用于肝脏疾病的检查诊断早已十分成熟和普及,作为一种较常规的诊查手段,所提供的影像学诊断已成为临床诊断、制定手术方案、估计预后等的重要依据.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采取术前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术后对比,参照其他诸如CT、核磁共振影像检查结果,对患者复查及追踪回访等方式,对肝脏疾病的超声漏诊及其原因做详细分析,并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非诺贝特治疗86例脂肪肝临床病例分析
我们对86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患者分别应用非诺贝特和绞股蓝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肝脏超声和血脂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6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42~68岁,平均54.2岁.平均体重指数25.2.合并高血压病23例,糖尿病10例,胆结石3例,其他8例.其中有乏力、腹部不适、肝区胀痛症状者16例.对照组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44~67岁,平均52.8岁.平均体重指数25.5.合并高血压病19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例,其他8例.其中有腹部症状者12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260例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超声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行肝脏超声检查的2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不同年龄、性别和服药时间的患者肝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本文结果显示,肝脏异常主要集中在脂肪肝、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囊息肉、肝硬化等;长期组患者的肝脏超声异常率及脂肪肝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55岁组患者肝脏超声异常率、脂肪肝发生率均显著高于<5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肝脏超声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会发生改变,尤其是长期及年龄偏大患者,抗精神病药对肝脏损伤程度更重,临床需引起重视。
-
陈降化瘀胶囊治疗糖尿病脂肪肝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陈降化瘀胶囊治疗糖尿病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予陈降化瘀胶囊2.4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2粒,每天2次.均2个月为1个疗程.检测2组肝脏B型超声,并比较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体质量指数(BMI)、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脂肪肝程度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BG、2h PG、BMI、TC、TG及FINS水平均下降,且BMI、TC、TG及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FBG、2h PG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陈降化瘀胶囊对糖尿病脂肪肝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超声诊断产后脂肪肝16例
1 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2001年门诊健康体检共发现产后脂肪肝16例,年龄24~33岁,平均28岁;产后长1年,短5个月.产前检查均未发现脂肪肝,2年后再次体检时,肝脏超声均显示正常.
-
超声造影在肝硬化背景下局灶性病变诊断的应用
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局灶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肝血管瘤、肝硬化再生结节等.这些病变在二维超声的诊断中,尤其是在肝硬化背景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相当典型的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血管瘤有高敏感性和表现特异性,对小的良恶性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本研究就我院2011-2012年35例肝硬化背景下局灶性病变进行了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现报告如下.
-
脂肪肝病变程度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性研究
通过研究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帮助分析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及评估肝功能的损害程度.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4例病例均为我院2007-2010年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且经超声检查和临床检查(包括CT和血生化)已确诊为脂肪肝.采用肝脏超声分组法,其中轻度44例,中度40例,重度30例;年龄13~70岁.脂肪肝的超声分组标准见表1.
-
脂肪肝病变程度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性研究
通过研究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帮助分析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及评估肝功能的损害程度.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4例病例均为我院2007-2010年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且经超声检查和临床检查(包括CT和血生化)已确诊为脂肪肝.采用肝脏超声分组法,其中轻度44例,中度40例,重度30例;年龄13~70岁.脂肪肝的超声分组标准见表1.
-
矽肺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肝脏超声影像观察
矽肺是由于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性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而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可造成多系统损害,继而出现病理改变.关于矽肺病人肺外脏器矽性病变,国内外已有过报道,认为矽肺病人的脾脏和肝脏是经常发生矽性病变的部位,而肝脏是参与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化,普遍认为糖尿病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为了进一步了解矽肺并发糖尿病患者的多脏器病变,我们对38例患者的肝脏进行了超声学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肝脏超声造影的护理配合52例
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更新,肝脏疾病的显影越来越清晰,然而对有些肝脏疾病,超声仍然不能准确判断其性质.超声造影剂的出现和发展尤其是新型造影剂的问世,使肝脏疾病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明确诊断的要求.声诺维是新型第二代造影剂[1],2004年我院被确认作为首批此类造影剂的使用单位,将声诺维应用于肝脏超声的诊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而护理配合在保证造影的顺利进行,造影剂的良好显影以及协助准确诊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2004年12月-2005年2月,我院对52例患者肝脏超声造影中的护理配合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
473例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诊断与肝组织学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血清生化检查及肝脏超声等辅助检查确立临床诊断.虽具有方便易行,创伤小,患者容易接受,可重复性检查等优点,但慢性HBV感染者的诊断"金标准"却为肝组织病理检查.
-
艾滋病患者肝脏超声声像图表现
根据2009年卫生部公布的数据,估计国内目前存活 HIV感染者和 AIDS 患者约74万人,2009年新发 HIV 感染者4.8万人[1],但 AIDS 患者肝脏的超声表现研究较少。本研究总结20例 AIDS 患者肝脏的超声表现,为临床提供资料。
-
妊娠晚期发现巨块型原发性肝癌1例
患者,女性,23岁,末次月经2010年7月28日,孕期未建卡产前检查,1周前无诱因出现右季肋区疼痛,为持续性隐痛,行肝脏超声检查提示: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癌).血清甲胎蛋白(AFP)>3 000 ng/mL;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ALT 46 U/L,AST 543 U/L,白蛋白27.5g/L;凝血功能各项正常.患者父亲因原发性肝癌42岁时去世.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7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6/81 mmHg,肝区明显叩痛.血红蛋白76 g/L;ALT44.2 U/L,AST 561.1 U/L,白蛋白32.3/L(输入血白蛋白20g后);HBsAg阳性(>250 IU/mL);HBV DNA阴性.肝脏超声示右叶斜径16.4 cm,左叶上下径8.5 cm,左叶前后径8.6cm.肝体积增大,肝包膜尚光整,肝内回声明显紊乱,分布不均匀,肝内血管支走行显示不清晰;肝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实质不均质团块,界不清,有的相互融合,大的范围约16.6 cm×13.0 cm,内见结节镶嵌征,似由3个团块融合而成,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见条索血流信号,其旁(胆囊窝处)见11.2 cm×5.9cm的略强回声团块,似有不完整包膜,与前者分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门静脉主干及右支明显受压,显示不清;第二肝门处下腔静脉受压管径变细.产科超声:胎儿双顶径9.49 cm,股骨长径7.10 cm,胎心139次/min,羊水指数13.3 cm,胎盘成熟度Ⅱ级,脐动脉S/D=1.86.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损肝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遗传易感密切相关,是近年来肝脏损害的主要原因,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相关[1]。NAFLD 疾病谱包含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NAFLD 早期无典型症状,多因常规体格检查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减缓肝脏损害的程度和纤维化的进程,减少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本研究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甘草酸二铵联合治疗 NAFLD 患者,检测其血清 ALT、AST、GGT 的变化,比较肝脏超声影像变化,拟探讨有效治疗 NAFLD 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