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马雌酚的潜在生物学活性与保健功能
马雌酚是大豆异黄酮中的一种非类固醇类雌激素,其化学名称为7-羟基-3-(4-羟苯基)-色原烷,是膳食中的大豆黄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的终代谢产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抗氧化活性突出.
-
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新进展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美国每年诊断前列腺癌45 000人,是美国男性中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约50%的前列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约70%的患者有骨转移[1],骨疼痛严重困扰着患者.一、骨转移癌疼痛的治疗方式非麻醉类止痛药物、麻醉止痛药、非类固醇抗炎药、激素、化疗和外照射治疗等都能够改善骨疼痛.激素缓解疗法能阻止癌症扩散,缓解骨痛,但毒副作用较重.放疗常常用于局部病灶[2],化疗在早期阶段有效.二膦酸盐类药物(如骨膦等)初用来治疗伴有广泛性溶骨损害的高钙血症,现已被用来治疗骨疼痛.二膦酸盐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慢溶骨性骨破坏速度,用药后溶骨性损害可以转化为硬化型[3].
-
药物性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
药物性溃疡穿孔是一种并不少见的急腹症,在国外多由非类固醇抗炎药物所引起[1].收集我院自1970~1998年所收治的药物性应急性溃疡穿孔患者57例,并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57例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小为出生后5d、大78岁;农民48例、工人6例.有溃疡病史15例.收住院者42例,住院期间发生穿孔14例.X线膈下游离气体阳性55例.在治疗其他非胃肠道疾病的期间,由于使用了类固醇(如强的松)或非类固醇抗炎药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以及中草药所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诊断为药物性消化性溃疡.
-
胃肠疾病的风湿病表现
胃肠道疾病对机体其它系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胃肠疾病肠外表现是风湿病,而系统性疾病时又可有胃肠表现,如硬皮病时可产生重要的胃肠作用.一方面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风湿病,可伴有胃肠不良副作用;另一方面胃肠道疾病又可产生重要的风湿病表现,在一些病人胃肠病的特殊治疗可减轻或减少肠外表现,如IBD时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
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肾绞痛48例
肾绞痛为泌尿外科常见急症,其处理以药物治疗为主.传统的一线治疗药物有哌替啶与阿托品肌注.此外,以吲哚美辛为代表的具有前列腺素合成抑制作用的非类固醇抗炎药和黄体酮也不乏有人用作治疗肾绞痛的一线药物.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约为80%~90%.一线药物对部分肾绞痛患者无效或短时有效,仍可间断发作且持续数天不等,这类肾绞痛称为顽固性肾绞痛.为评价某些药物治疗顽固性肾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我院自1998年1月~2004年4月首先使用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肾绞痛48例,报告如下.
-
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新指南
2016年4月12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在《内科学年鉴》在线发表了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指南终版(以下简称《新指南》),阿司匹林再次成为医学界瞩目的焦点。USPSTF的建议一直被认为是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权威解释,《新指南》汇总分析了有关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11项临床研究数据及对结直肠癌的随访分析,这是对2007年阿司匹林和非类固醇抗炎药预防结直肠癌的推荐及2009年USPSTF关于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事件内容的更新。
-
阿司匹林等非固醇抗炎药对消化道肿瘤的抗癌作用
根据生化、药理学及流行病学等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和其它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如舒林酸等,能降低结肠、直肠、胃及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对于上述消化道癌,服用阿司匹林[1](肠溶片)每次300mg毫克,每月16次或16次以上,持续1年,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40%-50%.
-
非类固醇抗炎药对结直肠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表达受舒林酸影响的基因荧光差别显示
据
2000年88卷第6期报道舒林酸,一种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除有抗炎作用外,已显示出对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很好的作用,然而对其防扩散功能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为了研究舒林酸的分子机制,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Hirofumi Akashi等研究人员,将11个结肠癌细胞系暴露于NSAIDs,如阿斯匹林、舒林酸和硫化物以及舒林酸的代谢产物砜. -
根皮素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根皮素(Phloretin)是一种天然的非类固醇雌激素,存在于梨、苹果等水果和多种蔬菜汁液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化疗药物,治疗肿瘤性疾病[1].白血病是一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寻求新的高效低毒的治疗药物是白血病治疗的迫切需要.我们以根皮素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生长抑制作用.
-
止痛药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美国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妇女定期服用止痛药可大大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对约81万名年龄在50~79岁之间的妇女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后发现,5年内定期服用阿司匹林之类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的妇女,其乳腺癌发病率比未服药的妇女低21%,服用年限超过10年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危险会降低28%.
-
与非类固醇抗炎药物有关联的脑卒中危险性
-
退化性髋关节炎的中医辨证
退化性髋关节炎治疗是要看疾病发展的病程,开始的时候西医的治疗一般是使用止痛药或是非类固醇的抗发炎药及复健,目的是减少疼痛、增进肌力、改善活动范围。中医则可从清热解毒,利湿逐痰瘀及补益性的药物着手调理。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第二线药物疗法
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的药物主要有3类:非类固醇抗炎药、皮质类固醇和被认为能影响慢性炎症基本病理过程的药物.后一类药已按照它们的可能益处(减轻病情或导致缓解)、作用开始的时间或作用持续的时间(慢作用或长作用)、预期的作用机理(细胞毒的、免疫抑制的或抗增生的)进行了分组.虽然它们可能有共同的效能,但从临床的观点来看,各组中的每一种药对RA的临床过程都有某些独特的影响,尤其是对个体的潜在的毒性.照传统,它们一般不是用于治疗RA病人的首选药.因此,"第二线药物"是对这类药概括的或许也是争议小的名称.
-
005非类固醇抗炎药及其副作用
-
奥美拉唑对NSAIDs相关性溃疡的治疗作用
目前由于非类固醇性抗炎药(NSAIDs)的广泛使用,NSAIDs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渐受重视,由NSAIDs类药物所导致的溃疡称为NSAIDs相关性溃疡。我们以雷尼替丁作对照,观察奥美拉唑对NSAIDs相关性溃疡的治疗作用。……
-
NSAIDS致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附4例报告)
由于大量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NSAIDS)的广泛应用,致使止痛剂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我院近二年来收治了4例NSAIDS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AIN)肾功能衰竭(ARF),现报告如下:
-
孟鲁司特在哮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是哮喘发病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之一,在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非类固醇抗炎药物,我们于2004年4月~2005年1月对我院收治的30例中度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阿斯匹林临床运用注意事项
阿斯匹林是非类固醇抗炎药,它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E)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和释放,从而恢复温热神经原的反应性,使升高的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具有解热、镇痛、抗风湿等的作用,对于发热、头痛、风湿病等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小剂量阿斯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防止血栓形成,防止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但在使用该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哮喘临床疗效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非类固醇抗炎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08例的病因
本组108例.男72例,女36例,男女之比为2:1.其中60~69岁者82例,70岁以上者26例.临床表现黑便者82例,黑便伴呕血26例;出血量100~2000ml.无明显诱因74例,占68.52%,非类固醇抗炎药13例,占12.04%,饮食不当10例,占9.76%,饮酒4例,占3.70%,劳累2例,占1.85%,其他原因5例,占4.63%.胃溃疡42例,占38.89%,十二指肠溃疡24例,占22.22%,急性胃粘膜病变14例,占12.9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1例,占10.19%,胃癌5例,占4.63%,食管癌2例,占1.85%,慢性胃炎6例,占5.56%,其他4例,占3.70%.108例中,原发病史长者25年,短者3个月.本次上消化道出血长者24d,短者3d.合并一种疾病56例,占51.85%,并存两种或两种以上52例,占48.15%.其中合并高血压病35例,占32.41%,冠心病25例,占23.15%,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18例,占16.67%,脑血管疾病12例,占11.11%,糖尿病5例,占4.63%.108例中,治愈92例,转外科手术6例,病死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