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昌建波

    心律失常是全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低氧血症,心肌应激性增强,术中心包、迷走神经损伤,高龄,心肺基础病变等因素,右肺切除是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缓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危及患者生命,故围手术期的防治非常重要.现就近年来有关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简述.

  • 带蒂肋间肌瓣防治支气管胸膜瘘17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兴元;龚太乾;熊彬

    目的 探讨采用带蒂肋间肌瓣包埋支气管残端预防和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意义,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9年6月重庆市江津中心医院对17例肺癌、肺结核伴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患者行肺切除术后采用带蒂肋间肌瓣包埋支气管残端的临床资料.14例为预防性治疗,男8例,女6例;年龄21~69岁;其中6例行全肺切除术,8例行肺叶切除术.3例行肺癌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二期修补术,男2例,女1例;年龄58~68岁.结果 预防性治疗14例患者,手术时间135~275 min,均治愈,无并发症;随访12例,随访时间6~60个月,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3例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接受带蒂肋间肌瓣治疗患者手术时间75~165 min,2例痊愈,1例同时行局部胸膜内胸廓成形术痊愈;3例均随访6~24个月,无1例再发支气管胸膜瘘.结论 带蒂肋间肌瓣包埋支气管残端防治支气管胸膜瘘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的加固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

  • 支气管内肿瘤术中脱落入健侧肺二例

    作者:朱德璋;柴洁;王爱娟;沈毅;林乐胜

    例1 男,60岁,体重62kg.因左支气管肿瘤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左全肺切除术.查体:左肺呼吸音低,右肺呼吸音正常.胸部CT示:左肺上叶有多个纤维索条影,左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肿瘤位于靠近肺门的左支气管内.患者行麻醉诱导、经口气管内插单腔管(8.0F)顺利,术中左肺动、静脉已断离,拟断左肺支气管时,呼吸道压力突然骤升,血压(BP)升高、心率(HR)增快,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由0.98骤降至0.40,考虑为左支气管内肿瘤脱落入健侧肺所致,急行左支气管切断,开放气管,用1根气管导管(7.0F)插入健侧支气管,接麻醉机通气,通气无效;立即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脱落的肿瘤嵌顿于右肺上叶开口处,难以用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此时BP下降、HR减慢,采取加大呼吸囊压力呼吸,SpO2由0.60上升到0.90,随后手术者用细头吸引器由左支气管断端进入右支气管内将肿瘤吸出,气道压力立即下降.BP、HR、SpO2逐渐恢复正常.低氧、低压期间头部置冰袋,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和甘露醇等保护大脑.术毕控制呼吸送入ICU.次日7时拔除气管内插管,术后2周恢复出院.

  •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九例

    作者:徐世斌;徐美清;马冬春;郭明发;戎保林;范军;朱晓枫;魏大中

    支气管胸膜瘘是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对1 700例患者行肺切除术,其中全肺切除术120例.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9例.现对其手术时机、治疗方法等进行讨论,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 肺癌根治术后乳糜胸八例的诊治

    作者:杨晓军;李强;任光国;庄翔

    我院自1998年3月~2005年3月,行肺癌根治术3000例,术后发生乳糜胸8例(0.27%),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8例,男6例,女2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8岁.肺腺癌5例,鳞癌3例.右肺上叶癌2例,右肺下叶癌3例;左肺上叶癌2例,左肺下叶癌1例.行肺叶切除术7例,左全肺切除术1例,均广泛清扫纵隔以及隆凸下淋巴结,且术中无胸导管损伤.

  • 全肺切除术围术期心律失常的防治

    作者:林辉;贺榜福;温仁祝;温昭科;罗玉忠;莫安胜

    1993年2月~2000年11月我们行一侧全肺切除术35例,其中9例发生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

  • 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展

    作者:汪志海

    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癌、肺结核及毁损肺的有效方法.但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一般肺叶切除术高.数据显示,全肺切除术后30 d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9%,死亡率为3%~25%;右全肺切除术后死亡率是左全肺切除术后的3倍.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肺功能衰竭、支气管胸膜瘘及全肺切除术后综合征(PPS)等.治疗上目前主要以对症支持为基础,包括冲洗引流法、封堵法及手术治疗.预防的重点在于围手术期的严密观察、及时诊断.本文就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兔一侧全肺切除术后血浆心钠素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志平;陈书山;张剑;闫广泽;周银锁;徐常丽;赵文辉

    目的 探讨心钠素(ANP)与肺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相关关系。 方法 将30只兔随机分为3组。组Ⅰ:12只,行左全肺切除术;组Ⅱ:12只,行右全肺切除术;对照组:6只,不行肺切除。3组术前、术后测血气分析,ANP,心肌酶和心电图监测,均不吸氧。 结果 组Ⅰ和组Ⅱ术后30分钟pH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术后60分钟ANP升高,术后180分钟心肌酶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组Ⅰ和组Ⅱ有心律失常者的ANP与无心律失常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NP与PaO2,肌酸激酶呈相关关系(r=-0.737,0.779,P<0.01)。 结论 兔一侧全肺切除术后ANP显著升高,可作为肺外科术后监测心肺并发症的无创指标之一。

  • 全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元奇;程远大;高阳;张春芳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胸外科行胸腔镜全肺切除术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男26例、女8例,年龄35 ~ 69 (53.8±7.7)岁.结果 全组34例患者中,2例中转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其余32例(良性病变4例,恶性28例)行全胸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2.5±52.4)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17.1±1 834.8) ml.对于肺癌患者,清扫淋巴结平均5组,平均15.4枚;术后引流时间平均(6.0±1.7)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6±1.8)d;围术期无死亡,11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34.3%),以肺部感染为主(8例).随访10(1 ~21)个月,1例术后2个月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例术后3个月因心搏骤停猝死,2例患者复发转移分别于术后16个月、17个月死亡.结论 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安全且可行,但对肺癌患者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 儿童左肺囊肿伴感染行左全肺切除术肺隔离失败一例

    作者:阮倩;李羽

    临床资料患者,女,年龄13岁7个月,体重35 kg,身高145 cm.因反复咳嗽、发热3年,加重伴咯血、发热4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9℃,脉搏110次/分,血压107/71 mm Hg,左肺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呼吸音低,可闻及湿啰音;右肺正常.CT示:左肺囊肿并感染,漏斗胸畸形;纤维支气管镜示:左主支气管管腔线性狭窄,管腔内见大量脓血(图1);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 79.4 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5.6 mm 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6%.临床诊断:左肺囊肿伴感染,漏斗胸.

  • 全肺切除术及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附64例报告)

    作者:杨合利;马少华;申潞艳;陈克能

    背景与目的 全肺切除术是早用于治疗肺癌的肺切除术,但自问世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旨在分析手术治疗的804例肺癌中的64例全肺切除术(pneumonectomy,P)或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bronchoplasty lobectomy,BPL)病例资料,以探讨其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方法 全组手术治疗肺癌共804例,重点分析其中64例P/BPL 的临床特点,尤其对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 64例肺癌中肿瘤侵犯肺动脉干(cT4)行全肺切除术25例(右侧6例,左侧19例);因主支气管受累且距隆突<2 cm(cT3)行左全肺切除术4例,右肺上叶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19例,左肺上叶及下叶袖状切除术各1例;因主支气管受累但距隆突≥2 cm( cT1/cT2)而行主支气管成形术13例;右全肺切除并半隆突成形1例(cT4).64例P/BPL的患者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3.6%、69.0%及45.1%.489例同期标准肺叶切除术生存率则分别为92.5%、77.3%及56.9%,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结论 标准肺叶切除术仍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术式,而P/BPL对部分高选择患者在全身治疗的支持下仍是可选术式.

  • 全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肺癌48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勇;黄云超;王昆

    外科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而完全性的肺叶或全肺切除术是主要的外科手术方式.

  • 心律失常与肺癌手术的关系及防治

    作者:陈思伟;吴伟东

    全肺或肺叶切除后,心脏位置的改变可引起心电轴的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1],常见的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它可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据报道,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0%~70%[2,3]。本文总结我院自1990年至1997年10月间手术治疗的447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资料,其中92例术后发生了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0.6%。现就手术与心律失常发生的有关因素及防治作如下探讨。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367例,女性80例,年龄32~78岁,平均56.8岁。术前心电图异常者103例,占23.0%。本组患者手术类型分别为:全肺切除术64例,其中右侧23例,左侧41例;肺叶切除术367例(包括5例袖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13例;剖胸探查3例。术后病理分型:鳞癌212例,腺癌146例,小细胞未分化癌42例,混合型或其他47例。切端残留癌18例,其中3例为袖状切除术,占16.7%。1.2 方法术后在ICU采用多导联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至少72小时,详细记录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类型、治疗方法及效果,术前心电图异常者术后出现相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不列入术后异常范围内。1.3 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资料和两样本均数t检验。

  • OB胶粘堵治愈右主支气管残端瘘一例报告

    作者:张逊;赵辉;赵福元;秦志一

    患者女性,42岁,因刺激性干咳半年伴痰中带血1个半月入院.胸片及胸部CT检查显示右肺上叶后段有一个7?cm大小的密度增高阴影,边缘不光滑,病变内有偏心性空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肺上叶后段支气管狭窄,刷片细胞学检查报告找到腺癌细胞.剖胸探查可见右肺上叶有一个7?cm大小肿块,中等硬度.右肺中下叶有广泛粟粒样结节.取结节组织做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腺癌转移结节.遂行右全肺切除术,在距隆凸不足1?cm范围内,用支气管残端闭合器封闭右主支气管.术毕胸腔内注入少量生理盐水,麻醉师膨肺证实右主支气管残端无漏气.胸腔内置抗菌素后逐层关胸.术后

  • 青年肺癌左全肺术后肌肉及皮肤等全身多处转移1例

    作者:孔康宝;李光虎;张成斌;崔永生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全球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然而,低龄(<30岁)肺癌患者在临床上仍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28岁低分化鳞癌患者行左全肺切除术,并且术后2个月内肾上腺、骨、肌肉、皮肤等多处转移,结合既往文献对青年肺癌进行回顾分析,更直观地反映出青年肺癌发展迅速,恶性度高、转移快的特点。

  • 左肺中央型肺癌行全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支杭英;蒋小英

    左肺中央型肺癌因其所在位置特殊,靠近肺门,常常侵犯临近肺叶的血管或支气管,单纯行肺叶切除难以得到根治,往往需要行左全肺叶切除才能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标.

  • 21世纪肺癌外科的挑战与机遇

    作者:周清华;孙玉鹗

    自1933年Graham施行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开创肺癌外科治疗里程碑以来,肺癌外科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近70年来,人类肺癌外科治疗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40和50年代肺癌外科治疗以全肺切除术为经典术式;(2)60年代开始认识到全肺切除术并不是理想的肺癌外科治疗术式,并逐渐认识到肺叶切除术较之全肺切除术的优越性;(3)70年代以大限度地切除肺癌和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为肺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指导思想,并创立了各种支气管、隆凸切除成形术式;(4)80年代认识到区域淋巴结清扫在肺癌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并完成了国际上统一的肺癌胸腔淋巴结分区和分组的划定;(5)90年代人们逐渐开始借助心血管外科技术于肺癌外科手术中,用于局部晚期肺癌的扩大切除和心脏大血管的重建;(6)20世纪的后10年,是肺癌外科治疗取得成就多,进展大的10年.其标志为人们认识到外科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局限性,开始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种治疗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并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其次是"肺癌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概念的形成及其在肺癌外科临床中的应用,出现了以"肺癌分子分期"、"肺癌分子定界"、"肺癌分子预后"等为标志的新概念、新技术,以指导选择肺癌外科手术适应证、术后多学科综合治疗和监测预后.

  • 微小结节肺癌手术治疗方法综述及探讨

    作者:罗清泉

    1微小结节肺癌手术治疗的历史演变和意义
      早至20世纪30年代,手术治疗肺癌的首选术式是全肺切除术,而同期为了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等良性肺部疾病而施行的术式中已经出现了肺段切除术[1,2]。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遵循肿瘤手术的二大原则,即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组织,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式逐渐发展成为胸外科医生治疗肺癌的标准术式[3]。在1995年,肺癌研究组(Lung Cancer Study Group, LCSG)[4]曾尝试将亚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和楔形切除术)应用到肺癌的外科治疗中,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实验的研究,全部入组的247例周围型临床分期T1N0M0的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亚肺叶切除组和肺叶切除组。亚肺叶切除术组的局部复发率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12%vs 8%, P=0.008),虽然肺叶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亚肺叶切除组,但二者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73%vs 56%, P=0.06)。因此,肺叶切除术作为外科标准术式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再次得到了巩固。

  • 肺癌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疗效比较分析

    作者:王长利;张真发;宫立群;阚学峰;王勐;赵振清;张熙曾

    背景与目的肺癌袖状切除术可以达到与全肺切除相似的肿瘤和淋巴结切除率,而且,同全肺切除相比,可以减少肺功能的丧失,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该研究旨在比较肺癌患者肺癌袖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自1990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173例肺癌袖状切除术和435例全肺切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5年生存率,并比较其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差别.结果肺癌袖状切除术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42.3%,全肺切除术为30.9%,前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后者(P=0.007);其中右侧肺癌行袖状切除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优于右全肺切除术[P=0.004(N0),0.025(N1),0.042(N2)];左侧N0期肺癌袖状切除术后生存期明显优于左全肺切除(P=0.018),N1及N2期肺癌两种术式的5年生存率无差异;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与全肺切除术的生存期亦无显著性差异;肺癌袖状切除术后肺感染和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肺切除术(P=0.019),围手术期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可以选择袖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中,右侧病变适合进行癌袖状切除术,而左侧病变无淋巴结转移者应首选癌袖状切除术,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与全肺切除术相比并未延长生存期.

  • 全肺切除术中突发室颤抢救成功1例体会

    作者:周木香;李祥奎

    患者,男,24岁,体重56kg.因反复咳嗽伴心累气促1+月入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1+年.诊断:左肺结核,左侧毁损肺.胸片显示左胸上份局限性气胸,左肺下部实质性改变,右肺代偿性肺气肿.CT显示左肺发育不良伴多个囊泡形成.

325 条记录 14/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