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那他珠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循证医学回顾
背景和目的那他珠单抗(natalizumab)是人单克隆抗体和选择性黏附分子抑制剂,2004年11月在美国上市用于复发一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的治疗,2005年2月因3例临床试验患者发生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撤销.
-
基因工程抗角蛋白人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目的制备亲和力高、性能良好的人源性抗角蛋白抗体.方法以人表皮角蛋白为抗原从噬菌体抗体库中克隆特异性抗角蛋白抗体,采用链替换(chain-shuffling)技术对所获抗体进行亲和力成熟,并对其生物学性能进行一系列鉴定.结果经过筛选半合成噬菌体抗体库,成功获得了能与角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人源性抗角蛋白抗体;选择其中活性好的一株抗体,通过轻链替换和重链替换使抗体亲和力得到了有效提高,达到8×1010/mol的理想水平.结论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制备高质量的人源性抗角蛋白抗体,为其功能和临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
107 111In标记人单克隆抗体H11 scFv片段用于人黑素瘤异种移植模型的快速显像
-
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美罗华(Rituximab)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难治、复发及初治的B细胞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该药是一种嵌合型鼠/人单克隆抗体,与细胞表面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能快速地清除肿瘤性CD20细胞,属于蛋白制品生物制剂,可能发生过敏性或高敏感性反应.现将我科应用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系统恶性肿瘤18例病人的毒副反应和治疗转归报告如下.
-
从半合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角蛋白人抗体
目的:从半合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角蛋白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以表皮角蛋白为抗原,通过吸附-洗脱-扩增过程从半合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特异性抗角蛋白抗体,对其抗原结合活性和序列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经过4轮筛选,获得20个能与角蛋白结合的阳性克隆,其中可产生特异性抗角蛋白抗体的克隆18个.经DNA指纹分析,判断所获克隆分别包含4个不同的Fab段基因.经切除基因Ⅲ后1个克隆表达出可与角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可溶性Fab,序列分析表明其Vκ和VH分别属于Vκ1亚群和VH1亚群,VH CDR3序列符合半合成抗体库构建时的引物设计.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可以不经免疫制备出高特异性的人源性抗角蛋白抗体.
-
基因1~6型无血清 HCV 颗粒培养体系的建立和特点
近产生 HCV 颗粒(HCVcc)的细胞培养系统已经建立。构建无血清培养环境可能是制造无活性全病毒疫苗好的发展方向。来自 Hvidovre 医院的 Mathiesen CK 等描述了通过 Huh7.5细胞培养于腺病毒表达介质获得基因型1~6型的无血清 HCVcc(sf -HCVcc)。与 HCVcc 相比,sf -HCVcc 显示出0.6~2.1l g 倍的感染性滴度的增加,可能与 sf -HCVcc 的释放增加和特异性感染力相关。与 HCVcc 相反,sf -HCVcc 在密度梯度谱中只有一个同源性高峰。sf -HCVcc 的进入依赖于 HCV 共同受体 CD81、LDLr、SR -BI 和 clathrin 介导的细胞内吞。HCVcc 和 sf -HCVcc 能被慢性 HCV 感染者的血清中和,也能被抗构象表位的人单克隆抗体中和。因此作者发明了产生高滴度单一密度 sf -HCVcc 的无血清培养系统,显示与 HCVcc 相似的生物学特性。这种方法可能推进 HCV 疫苗发展,并有利于 HCV 的生物学研究。
-
抗因子Ⅷ单克隆抗体可望成为长效抗凝剂
瑞典BioInvent International公司及其合作伙伴比利时ThromboGenics公司已完成重组抗因子Ⅷ人单克隆抗体TB-402Ⅰ期临床试验的初始分析,这种制品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初步结果显示,TB-402达到了主要(安全性和耐受性)和次要(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目标,且耐受良好.
-
国外制药公司药物研制开发动态
Abgenix和Diabetogen生物制药公司正在联合开发一种抗CD28抗原的人单克隆抗体.该产品可用于治疗I型糖尿病和其他自身免疫病.生产该抗体所采用的是Abgeinx公司的Xeno-Mouse技术.
-
β淀粉样多肽人源性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目的:制备p淀粉样多肽(Aβ)人源性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以Aβ1-42为抗原,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通过"吸附-洗脱-扩增"的富集反应,筛选出阳性克隆,进行ELISA检测.将单克隆噬菌粒转化大肠杆菌HB2151,诱导表达可溶性单链抗体(scFv).结果:经过4轮筛选,获得56个能与Aβ结合的ELISA阳性克隆.经蛋白印迹检测(Western blot),表达的可溶性scFv抗体片段能够特异性地与Aβ142结合,而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没有交叉反应.结论:该技术便捷有效,可不经免疫制备出高特异性的人源性抗体,为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疗法奠定了基础.
-
噬菌体展示(Phage display)抗体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
由于在输血医学中应用血清试剂和治疗性鼠免疫球蛋白(Ig)制品,使人体产生的抗体特异性具有"一般化"倾向,治疗效果易受人抗鼠抗体诱发的免疫应答的影响.为避免这种B淋巴细胞转化的干扰,近来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取代组织培养法克隆人单克隆抗体,获得较理想的结果.本文就其研究现状及在输血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美罗华联合化疗方案治疗B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NHL的来源包括B淋巴细胞型和T淋巴细胞型,其中B淋巴细胞型占80%[1].95%以上的B淋巴细胞型NHL表达CD20抗原[2].美罗华是一种嵌合型鼠/人单克隆抗体,它能特异性地与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结合,并通过人体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清除肿瘤细胞.因此,美罗华成为过去20年治疗B淋巴细胞NHL的重要药物[3].即使使用美罗华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其急性不良反应仍时有发生,而且美罗华药价昂贵.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干预,大可能的使发生急性反应的患者继续完成治疗,从而避免药物浪费及保证疗效,是临床所关心的问题.现将我科对罗华联合治疗NHL急性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60岁以上老年人视力不可逆性损伤的首要原因,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干性AMD是AMD常见的一种类型,它会引起视力逐渐下降,病情进展非常缓慢,干性AMD病程发展到晚期时,出现地图样萎缩,中心视力也会缺失.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由慢性炎症损伤、氧化应激损伤、脂褐质沉积及玻璃膜疣形成、脉络膜血供不足等引起,针对病因治疗是当前主要治疗方案,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番红花酸、姜黄色素、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纳米二氧化铈和人单克隆抗体、光感受器及干细胞移植等目前均用于治疗干性AMD.本文就干性AMD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AFP人单抗的筛选
目的运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人源性抗AFP Fab段,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运用打下基础.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人免疫球蛋白重链Fd及κ链基因,构建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出人抗AFP Fab片断,用ELISA检测其特异性.结果初步克隆出人抗AFP Fab,该Fab具有结合AFP的活性.结论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绕过了细胞杂交这一步骤,较好的解决了人体杂交瘤低效的难题,为人源性单抗的制备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人源性天然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目的构建较大容量的人源性天然抗体库.方法以未经免疫的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基因来源,扩增多样性的κ轻链基因和IgG/IgM重链Fd段基因,分别构建轻链库和重链库,然后组合为Fab段表面展示的噬菌体抗体库.通过多次重组积累达到理想的库容,对抗体库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经过5次轻、重链基因的重组和转化,获得了库容为1×109的人源性天然抗体库.该抗体库性能良好,用3种抗原进行"亲和吸附-洗脱-扩增"淘筛,获得针对其中两种抗原的7株特异性噬菌体抗体.结论天然抗体库为用于不经免疫制备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转基因完全人抗体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肿瘤导向治疗中,由于所用鼠源性抗体的分子量大、免疫原性强、半衰期长及反复应用易产生人抗鼠抗体(human anti-murine antibody, HAMA)反应等弊端,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大部分小分子人源化抗体,由于亲和力较弱、产量低、制备费时和纯化费用高等原因,难以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1994年,美国Abgenix和Genpham两公司报告了利用转基因小鼠制备完全人抗体,从而解决了人体不能被随意免疫这一人抗体制备研究的难题.此后完全人抗体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所获人单克隆抗体(mAb)已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BP180-NC16A抗体筛选
目的 构建噬菌体抗体库并筛选抗BP180-NC16A抗体.方法 以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基因来源,扩增多样性的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构建Fab段表面展示的噬茵体抗体库,用BP180分子的NC16A片段为抗原对抗体库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得到的抗体用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经过轻、重链基因的重组和转化,获得了库容为5×107的噬茵体抗体库.以BP180-NC16A抗原进行"亲和吸附-洗脱-扩增"淘筛,获得2株特异性抗体.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制备了抗BP180抗体,为深入研究BP自身抗体、探讨新的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
-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23例护理体会
利妥昔单抗又名美罗华,是一种嵌合型鼠/人单克隆抗体,与细胞表面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能很快地清除肿瘤性CD20细胞,属于蛋白制品生物制剂.NHL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起源于B淋巴细胞.95%以上的B淋巴细胞表达CD20抗体,CD20抗原的表达出现在前B淋巴细胞的晚期和成熟B淋巴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和其他正常组织中无CD20抗原的表达.当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时,CD20抗原的表达也随之消失[1].因此,CD20抗原是免疫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理想作用点.笔者在使用利妥昔单抗过程中,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了及时的对症处理和精心的护理,使其顺利完成了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