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尿激酶对血液透析股静脉血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血液透析是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血液透析能部分代替肾功能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纠正体内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血液透析是在内瘘未形成前可建立暂时性血管通路,我科主要以股静脉插管为主.血栓形成是其并发症之一.我科自2005年对16例股静脉置管血栓的病人应用尿激酶治疗,疗效显著.
-
出血性脑静脉窦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
多发件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是一种静脉梗塞性的脑血管病,其发病隐匿,临床多表现为"良性颅高压症"一般确诊有相当难度,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致残和死亡率高.目前尚无公认的佳治疗办法.多数认为除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外,应尽早开始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蔓延;对于病情较重且抗凝治疗无效者进行局部溶栓治疗,开通已闭塞的静脉窦,可改善病人的临床结局[1,3].近年来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脑静脉闭塞性疾病被认为是直接有效的办法[4,5],通过外周血管置入微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送入脑静脉窦内,可行效地提高脑内局部药物浓度,使局部血栓化解,我院2006年4月采用经股静脉插管将微导管留置于脑静脉窦内,局部注入溶栓和抗凝药物,治疗出血性脑静脉窦血栓的患者1例,效果满意.
-
大面积烧伤病人股静脉插管及留置护理体会
中心静脉插管是成功救治大面积烧伤的生命线,股静脉插管在抢救大面积烧伤过程中更简单易行,并发症相对较少.文章介绍了对5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行股静脉插管及留置的护理体会.
-
无痛性股静脉插管巧缝合技术探讨
股静脉插管广泛应用于临床,安全有效.遇有急性中毒(包括药物、毒物)、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终末期肾病导致的严重水钠潴留、高血钾、高氮质血症、危及病人生命者,迅速置入股静脉导管[1].血液透析、或其他血液净化疗法可以立即进行,能分秒必争地抢救患者生命,还可输注液体,刺激性药物等(因为管口周围的血流量,比末稍静脉大,对血管壁不会造成损害)[2].经过198例临床试验,将股静脉置管缝合固定技术介绍如下.
-
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通路再循环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5.3±7.6)岁,透析时间3天到5年零8个月,血管通路为前臂自身动静脉内瘘108例次,颈内静脉插管37例次,股静脉插管21例次.
-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行体外膜肺氧合合并连续性床旁血滤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一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急性血氧降低合并心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成功的护理经验。
方法:一例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合并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于深低温、停循环下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三尖瓣成形术,停机后出现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吸痰为血性稀痰,经右股静脉插管,静脉—动脉转流模式ECMO辅助,转流途径为股静脉—离心泵—氧合器(膜肺)—股动脉,术后第1日因肾功能不全行连续性床旁血滤(CRRT),术后第10日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术后第16日拔除气管切开套管。护理要点:(1)严格监测生命体征,ECMO辅助时应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降低机械通气条件,维持平均动脉压≥60 mmHg、CVP ≤12 mmHg,CO 1.0~1.5 L/min左右,定期监测血气分析、血常规、胶体渗透压及游离血红蛋白。(2)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给予充分镇静,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按需吸痰,尽量减少吸痰的次数及时间,每日复查胸片,了解肺部渗出情况。(3)严格控制出入量,维护右心功能,避免肺灌注性损伤,严格控制入量并加强利尿,保持24小时出入量负平衡。(4)监测凝血功能,ECMO辅助及CRRT期间持续应用肝素治疗,保持ACT于180~220 s、APTT 70~90 s范围内,术后第1日起根据INR值口服华法林并维持INR值于2.5~3.0范围内,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凝血情况。(5)ECMO管路及CRRT管路的护理,观察插管侧肢体血运及出血情况。(6)气管切开的相关护理。(7)术后予以脑保护,定期判断患者神志变化。(8)肾功能的观察。(9)严格无菌操作,保护性隔离,减少感染的发生率,预防性应用抗菌素。 -
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成形72例经验总结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和二尖瓣成形手术的临床经验,改进手术技巧,提高近远期疗效。
方法:2011-01至2015-03,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患者72例,年龄(53±16)岁(43~69岁),所有患者经心脏彩超确诊。其中,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并轻中度关闭不全64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二尖瓣置换。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8例,前叶脱垂2例,后叶脱垂4例,二尖瓣前叶裂2例,均在全胸腔镜下完成二尖瓣成形,成形方法包括Loop-in-loop技术、瓣叶楔形切除、交界折叠、成形环加固瓣环。同期行三尖瓣De Vega 成形术29例,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12例。全胸腔镜下手术入路是右侧胸壁打3个1~3 cm小孔用于手术操作,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根部阻断,根部灌注心脏停跳液,右房-房间隔切口。 -
经皮股静脉插管在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经皮股静脉插管在胸骨上段切口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2012年5月至2017年1月的65例胸骨上段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静脉引流的插管方式,分为股静脉组(n = 26)和右心耳组(n = 39).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资料及术后早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插管方式的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均无住院期间死亡.股静脉组因主动脉根部出血二次开胸1例,插管局部无并发症,术后无股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发生.右心耳组术中转为常规切口1例,术后出现少量瓣周漏1例.两组均无其它重大并发症.两组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输血率等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皮穿刺股静脉插管在胸骨上段切口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替代常规的经右心耳插管,尤其在右心耳显露困难或有更高美容要求的患者更为适用.
-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插管留置时间对细菌定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插管留置时间对细菌定植的影响,探讨其留置的佳时间.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按留置时间分为3组(A组<1周、B组1~2周、C组>2周),拔管时对每例患者皮肤采样,对拔出的导管尖做细菌培养,比较菌落数和菌种分布,并记录拔管时局部皮肤的感染情况.结果 留置时间越长,穿刺部位细菌定植数、局部皮肤的感染发生率及导管尖细菌培养阳性率越高;C组与B组比较,插管处皮肤细菌定植率为100%与25%(P<0.01)及拔管前局部皮肤细菌定植数明显升高,(95.15±10.18)与(9.40±1.88)CFU/cm2,(P<0.01),而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拔管时局部皮肤感染发生率和导管尖细菌培养的比较也有相同变化.结论 通过细菌定植的检查结,可以确定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插管留置的佳时间为1~2周.
-
深静脉置管在AID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深静脉导管留置多在重症监护(ICU)患者中被广泛应用,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临床上常见的中心静脉置管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插管留置术.针对艾滋病患者护理的特殊性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自2002年以来引入深静脉置管在AIDS患者的护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两种球囊扩张术联合治疗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一例
患者女, 12岁. 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近2年来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 体检: 无发绀, 胸骨左缘第2肋间隙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 震颤(+),肺动脉瓣第2音消失.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 X线平片示肺血少, 肺动脉段呈直立性突出合并右心房及右心室增大; 心脏超声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瓣增厚,开放明显受限,关闭尚可.肺动脉跨瓣压差为88 mm Hg(1 mm Hg=0.133 kPa), 肺动脉瓣口可探及高速血流信号,提示重度肺动脉瓣狭窄,遂决定实施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常规经右股静脉插管, 先作右心室造影, 显示肺动脉瓣增厚以及开放受限, 可见明显的"圆顶征"和"喷射征"(图1).测量肺动脉瓣环直径为21 mm,瓣口径3~4 mm;肺动脉压为15/6 mm Hg,平均压12 mm Hg,右心室压重度升高为195/10 mm Hg,平均压80 mm Hg.
-
实时心肌声学造影诊断犬冠状动脉狭窄的实验研究
实时心肌声学造影( RTMC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评价心肌灌注的新技术,这一技术是通过从冠状动脉或周围静脉注入超声微泡造影剂使心肌回声反射增强,它可以从心肌毛细血管水平评价心肌灌注.本研究采用经外周静脉注射SonoVue进行RTMCE,探讨RTMCE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实用价值.一、材料与方法1.不同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健康杂种犬13只,雌雄不限,体重15~20 kg,氯胺酮15 mg/kg静脉麻醉,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连接心电图.右侧股动脉插管用于监测主动脉压,双侧股静脉插管分别用于输液及注射超声造影剂.犬胸部去毛,左侧开胸并悬吊心包.游离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段约1 cm,悬挂电磁流量计探头及冠状动脉缩窄器,分别建立LAD轻、中、重狭窄模型(轻度:血流量减少40%;中度:血流量减少70%;重度:血流量减少90%).操作完毕后静观30 min,各监测指标稳定后开始实验.2.仪器及设置:使用GE Vivid 7 Dimensio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M3S探头,探头频率1.5/3.1 MHz,深度3 cm,实时造影机械指数MI 0.08,高能量脉冲MI 1.0.聚焦位于2 cm处,调整增益使心肌回声低至刚能辨认.帧频设置为70帧/s.
-
股静脉插管致腹腔积血2例报道
例1:男性,70岁,因肺部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在血液透析前用股静脉插管建立通路,在血液透析结束回病房后逐渐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出冷汗,神志淡漠.
-
1例股静脉双腔插管放置 3月余无并发症的体会
目的:应用股静脉插管建立血液通路进行血液净化,通过精心护理,保持股静脉插管通畅,无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在稍长时间继续透析治疗,为再造内瘘并保证成熟赢得时间.资料:患者男性,62岁,维持性血透2年零8个月,每周规律透析两次,3月前因突发心包填塞,至内瘘闭塞,因不宜立即做内漏再造术,患者又不愿意长期动静脉直接穿刺,故行股静脉插管维持血液透析,待心包填塞治愈或好转后可行内瘘手术.
-
临时性血管通路--股静脉插管的操作及护理
血透患者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其中进行股静脉插管术方法操作比较简便,术后并发症也较少,是临床常选用的方法之一,但该方法易并发感染,且活动受限,因此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
血液透析与灌流联合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临床体会
我院近2年收治8例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采用血液透析和灌流联合治疗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例患者中男3例,女5例;年龄30~40岁。均经口服中毒,其中乐果中毒3例,敌敌畏中毒1例,叶蝉散中毒1例,苯巴比妥中毒1例,阿米替林和舒必利中毒1例,毒鼠强中毒1例。8例均深昏迷,合并脑水肿4例,休克3例,肺水肿1例,脑水肿、呼吸衰竭和休克1例。患者入院后均先采用常规吸氧、洗胃、输液、特异性拮抗药物及心肺支持,并立即进行首次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采用单腔股静脉插管与肘正中静脉或双腔股静脉插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使用炭肾为YIS15D,透析器为F6,肝素首剂用量为1 mg/kg,每半小时给8~10 mg肝素维持;采用炭肾与透析器串联,血液流速为150~200 ml/min,治疗时间2.5~3.0小时,有机磷中毒治疗过程中缩短阿托品或解磷注射液给药时间。结果:除1例乐果中毒者由于用量大,时间长,合并脑水肿、呼吸衰竭和休克,在血液透析与灌流后5小时抢救无效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均抢救成功,治愈出院,随访无后遗症。昏迷到意识转清时间:5例行血液透析与灌流治疗者约2小时意识转清,1例6小时后再进行第2次治疗者3小时转清,1例6小时后意识转清。
-
老年患者人工心脏临时起搏的护理
近年来,由于心脏起搏技术的提高,扩大了心脏起搏的适应证,临时起搏器操作迅速,对急需起搏、暂时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阿斯发作、保护性应用的病人可在短时间内挽救其生命,为进一步治疗原发病赢得了时间.2年来,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对65岁以上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时起搏9例,成功7例,死亡2例,均为经股静脉插管,VVI起搏,本文就老年患者临时起搏的护理经验,作一介绍.
-
微创心脏手术建立体外循环时经皮上腔静脉插管技术
微创心脏手术在右前胸仅需切开不足10 cm的小切口即可完成多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修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预后好,且保持了胸廓的完整性及美观性,临床上逐步推广[1-4].常规心脏手术CPB通过升主动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插管来完成,而微创心脏手术因切口范围限制,因此常采用股动脉和股静脉插管来建立CPB,但在一些需要完全引流右心房内血液的手术中,因为单纯股静脉插管无法满足手术要求,因此出现了经皮上腔静脉插管技术[5-6].本院在微创心脏手术建立CPB时经皮上腔静脉插管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
糖尿病肾病合并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1例
病例患者,女性,59岁.主因"口干、乏力2年,加重伴恶心、呕吐1月"2005年1月3日入院.患者2年前行痔疮手术时发现糖尿病,规律服用二甲双呱控制血糖,1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烧、咳嗽,当地医院查血Cr 424 μmol/L,诊断为:(1)肺炎;(2)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衰竭期.予抗感染、胰岛素及股静脉插管血液透析治疗4次后,病情稳定出院,为行动-静脉血管内瘘吻合术以维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转诊入我院.
-
经股静脉双腔导管插管开展血液灌流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股静脉双腔导管插管在血液灌流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40例经股静脉双腔导管插管行血液灌流的重度有机磷患者作为观察组,动脉和(或)静脉直接穿刺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时间、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股静脉双腔导管插管缩短灌流时间,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