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抑制NAMPT表达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及相关机制研究

    作者:林萍萍;白雪佳;岳志霞;闫韶飞;李宗文;高超;梅妍妍;王凯玲;李伟京;丁卫;李志刚

    本研究探讨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对K562细胞(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对伊马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在体外合成针对NAMP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K562细胞株.将转染后的K562细胞经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48 h后,采用PI/Calcein染色方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经不同浓度伊马替尼作用48h后,采用MTS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未经转染的K562细胞经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3 -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AMPT表达的变化.通过对NCBI GEO中基因表达数据的挖掘分析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探讨NAMPT-siRNA和伊马替尼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研究NAMPT-siRNA、伊马替尼对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于K562细胞48h对NAMPT表达无明显影响.NAMPT-siRNA能够明显抑制K562细胞NAMPT的表达,再经1μmol/L伊马替尼作用后,NAMPT-siRNA干扰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提示抑制NAMPT表达能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不同浓度伊马替尼作用后,干扰组IC50值明显降低(P<0.05);拟合增殖曲线在0.01 - 0.1 μmol/L伊马替尼浓度范围内斜率增大,提示在此范围内NAMPT-siRNA与伊马替尼的协同作用强.基因表达谱分析及Western blot验证结果都显示,NAMPT-siRNA和伊马替尼处理均可下调NF-κB下游因子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两者同时作用时效果更明显.NAMPT-siRNA及伊马替尼均能降低NF-κB转录活性,两者同时作用效果更显著.结论:伊马替尼可能并非通过调节NAMPT表达影响细胞存活;抑制NAMPT表达能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可能与抑制NF-κB及其下游因子Bcl-2有关.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作者:单学赟;陈宝安;夏国华;许文林;丁家华;高冲;孙耘玉;王骏;程坚;赵刚;鲍文;宋慧慧;高峰;王飞;王雪梅

    本研究旨在比较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Imatinib)、尼洛替尼(Nilotinib)对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用RT-PCR法检测各组mdr-1 mRNA、bcr-abl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gp、P210蛋白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内柔红霉素(DNR)的蓄积.结果表明:0.0625 μmol/L伊马替尼、5 nmol/L尼洛替尼对K562/A02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伊马替尼和尼洛替尼上述剂量单独作用48小时均下调mdr-1 mRNA、bcr-abl mRNA、P-gp、P210蛋白的表达,且尼洛替尼较伊马替尼作用更强.荧光强度检测显示,K562/A02细胞经伊马替尼、尼洛替尼单独处理48小时后,其细胞内DNR浓度分别为K562细胞中的7.85%、12.02%.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很好的逆转细胞耐药作用,且尼洛替尼较伊马替尼逆转作用更强.

  • PDGF/PDGFR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周丽霞;梁恩瑜;叶洁瑜;杨默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骨髓中PDGF-BB及骨髓细胞中PDGFR-β的表达探讨PDGF/PDGFR在ET中的作用及机制;通过抑制巨核细胞PDGFR探索治疗ET新靶点.方法:用ELISA方法对比ET患者及健康人的骨髓血清中PDGF-BB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DGFR-β (CD140)在ET患者及健康人骨髓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或Western blot检测PDGF-BB对JAK2/STAT3、AKT通路磷酸化水平表达的影响,并观察PDGFR抑制剂伊马替尼对该作用的影响.结果:PDGF-BB在ET患者骨髓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ET患者骨髓中PDGFR-β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者;PDGF-BB可刺激巨核细胞JAK2/STAT3、PI3 K/A KT信号通路的活化,但可被伊马替尼阻断.结论:PDGF-BB表达水平的异常增高可能是ET发生的潜在机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结合PDGFR,进而激活JAK2/STAT3、PI3K/AKT信号通路,刺激巨核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则可通过阻断PDGFR,发挥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作用.

  • 新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应用达沙替尼、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的效果评价

    作者:王琼

    目的:分析达沙替尼、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新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三组患者分别接受达沙替尼(100 mg)、尼洛替尼(300 mg)和伊马替尼(400 mg)的治疗并进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评价各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完全血液缓解率和血细胞减少无明显差异;达沙替尼组和尼洛替尼组的完全细胞遗传缓解率(70.84℅)、(71.88℅)和主要分析学缓解率(37.50℅)(36.46℅)明显高于伊马替尼组(45.83℅)(11.46℅),且伊马替尼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81.25℅)明显高于达沙替尼组(56.25℅)和尼洛替尼组(5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使用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且不良反应轻,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 联合应用伊马替尼和IFN-α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爱琴;苏智祥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伊马替尼和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CML的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手段随机分为伊马替尼组、IFN-α组和联合组,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的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完全分子遗传学疗效(CMR)均明显高于伊马替尼组和IFN-α组,CCyR明显高于IFN-α组;联合组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与其他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并且联合组药物的不良反应更为广泛.结论 联合应用伊马替尼和IFN-α能明显提高患者的CHR、CMR,并未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 达沙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对比研究

    作者:郑方;冷青;季征;吴音;宋扬

    目的 对比分析达沙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CP)的疗效.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法将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5例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达沙替尼治疗,另一组采用伊马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CCyR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5例患者13例采用达沙替尼治疗,另12例采用伊马替尼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3.7个月.治疗后12个月达沙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CCyR率分别为78%、64%,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沙替尼是新一代治疗CML-CP的有效药物.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性自血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梁波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经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经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5年5月该院就诊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共计60例,其中,30例经伊马替尼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另30例经干扰素-α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合计值50.00%,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合计值16.67%,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通过使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明显降低,且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明显增强.

  • 伊马替尼对照干扰素辅助治疗c-Kit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的Ⅱ期临床研究

    作者:毛丽丽;王轩;孔燕;代杰;白雪;迟志宏;崔传亮;盛锡楠;连斌

    目的 伊马替尼已经改变了c-Kit的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模式,但在辅助治疗中尚无尝试.我们开展这项临床研究(NCT01782508),旨在比较伊马替尼和大剂量干扰素(HDI)在c-Kit突变的术后高危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存在c-Kit 9、11或13号外显子突变的高危黑色素瘤患者被纳入此项研究,并随机(1:2)分入伊马替尼组(400 mg/d)或HDI组(15×106U/m2 d1~d5/周×4周,之后9×106 U,每周3次×48周).主要终点指标为无复发生存期(RFS),次要终点指标为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DMFS)、总生存时间(OS)及耐受性.结果常见的c-Kit突变为c-KitL576P(13/48).截至2015年10月,HDI组中的中位RFS为29.8个月(95%CI 23.3~36.3个月),明显优于伊马替尼组(10.0个月;95%CI 0~20.0个月)(P=0.029).在c-KitL576P突变的患者中观察到类似的趋势(P=0.005)(伊马替尼组仅4.8个月,而HDI组达34.2个月).两组患者的预计OS相似(P=0.43).在HDI组中记录到更多的3~4度不良反应.结论在此项研究中,伊马替尼与HDI相比并未延长c-Kit突变高危黑色素瘤患者的RFS.伊马替尼可能不适合被推荐单独用于c-Kit突变高危黑色素瘤患者的辅助治疗.

  • 胃间质瘤腹腔内破裂大出血一例

    作者:赫嵘;李勤涛;贾哲;丁振昊;张珂;穆毅

    患者男,80岁,因腹痛12 h急诊就诊。查体:神志清,反应迟钝,重度贫血貌,心率120次/min,血压79/53 mm Hg。腹饱满,伴肌紧张,全腹压痛(+),右下腹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诊断性腹穿抽出不凝血。既往无肝病病史。抗休克同时行CT平扫提示:肝左外叶下段脏面外生性肿物,约5 cm ×5 cm,密度不均,腹腔积液(图1A,1B)。术前初步诊断肝左外叶肿瘤破裂出血,急诊行开腹探查,术中腹腔积血约2000 ml,大量血凝块集中于左肝下,肝表面光滑,肿瘤位于肝左外叶与胃前壁间,约5 cm ×6 cm,清理血凝块后,见肿瘤由胃体前壁向腹腔内外生性生长并破裂出血,肿瘤来源与肝脏等周围脏器无关(图1C)。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切除组织标本见:胃体前壁近大弯侧肿瘤呈圆形,边界清楚,直径约5 cm,肿瘤向浆膜外突出生长,并破裂出血,其周围胃壁组织质地略硬,肿瘤部位胃黏膜完整未受侵犯,肿瘤实质自黏膜下层向浆膜生长,并突出浆膜,肿瘤剖面见肿瘤实质呈灰褐色细腻鱼肉样。肿瘤周围胃壁组织增厚,质地硬,胃壁组织结构层次尚清楚(图1D,1E)。术后病理:胃体部梭形细胞肿瘤,肿瘤浆膜面破裂出血,肿瘤未破坏胃黏膜层及黏膜肌层,核分裂象<5个/50 HPF。 CD117(+),DOG-1(+),诊断胃间质瘤(图1F)。术后恢复顺利,术后14 d出院,服用伊马替尼治疗,后续疗效正在随访观察中。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致急性肾功能损害一例

    作者:高华强;王志清;朱文艳;周晔;张艳;华海应

    患者女,78岁。因“头晕伴恶心呕吐1 h”入院。患者入院前1 h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头晕,跌倒在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无胸闷心悸,无肢体麻木、乏力、意识障碍、昏厥等症状。送来我院急诊,按“椎基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病Ⅱ期”进行诊治收住我院急诊科。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高,有幼稚细胞”,请血液科会诊后考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遂转入我院血液科。患者患病以来无咳嗽、发热,无牙龈出血及便血,食欲减退,大小便无异常。有高血压病史数十年,平时血压控制不详。既往有糖耐量异常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5次/min,呼吸75次/min,血压146/85 mm Hg。体型较胖,神志清,精神较软。全身皮肤黏膜无淤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颜面不肿,口角无歪斜。颈软,胸骨无压痛,两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脏相对浊音界扩大,心率85次/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4指,不超过中线,无触痛。莫菲氏征阴性。肝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无异常。辅助检查:脑CT:脑萎缩。心电图:ST段改变。血常规:血红蛋白(Hb):107 g/L,血小板计数(PLT):1457×109/L,白细胞(WBC):57.3×109/L;原粒:2.0%,早幼粒:3.0%,中幼粒:9.0%,晚幼粒:8.0%,嗜酸粒细胞2%,嗜碱粒细胞32%。入院诊断:(1)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2)椎基动脉供血不足;(3)高血压病Ⅱ期;(4)糖耐量异常。入院后查血生化:乳酸脱氢酶:704 U/L,谷氨酰转肽酶:80 U/L,α-羟丁酸脱氢酶:615 U/L,β2-微球蛋白:6.3 mg/L,胱抑素C:2.1 mg/L,尿素氮:5.51 mmol/L,肌酐:93.6μmol/L,超敏C-反应蛋白:44.8 mg/L,葡萄糖:7.38 mmol/L,余均正常。贫血项目测定未见异常。血免疫球蛋白检测:补体C3:0.66 g/L,C4:0.12 g/L,κ-轻链:13.9 g/L,余均正常。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调节性T细胞:6.31%,NK样T细胞:0.92%,NK淋巴细胞9.13%,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0.01,辅助性T细胞:0.25%,抑制性T细胞17.98%,总B细胞:4.20%,总T细胞:61.17%。自身免疫性抗体:抗核抗体:70.3 U/ml,抗SSA阳性,余正常。肿瘤指标CA15-3:25.37 U/ml,余均正常。血NAP积分:4分。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4.88,原粒细胞3.5%,早幼粒细胞16%,嗜酸、嗜碱粒细胞明显增多。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尿常规:无明显异常。超声:胆囊结石,脾脏中度肿大,肝胰未见明显占位。右肾小结石,余泌尿系统无异常。入院后先予羟基脲控制白细胞及血小板,别嘌醇防治尿酸性肾病,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治疗。1周后染色体报告:46,XX,t(9;22)(q34;q11)[10],多重PCR:BCR-ABL融合基因阳性,BCR-ABL定量PCR:12148 copies/10000 ablcopies。白血病免疫分型:分析2.5%的幼稚细胞群体,为髓系表达,另见4.8%的嗜碱粒细胞和71.5%的粒系成熟障碍。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因患者年老,不适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给予伊马替尼600 mg每天口服。10 d后患者出现颜面及下肢水肿,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复查肾功能:β2-微球蛋白:6.4 mg/L,尿素氮:11.07 mmol/L,肌酐:200.7μmol/L,胱抑素C:2.6 mg/L。血常规:WBC 4.8×109/L, N 48%,Hb 90 g/L,PLT 839×109/L。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遂停用伊马替尼,加用利尿剂等。再经过11 d后复查肾功能恢复正常。血常规:WBC 5.6×109/L,N 75%,Hb 89 g/L,PLT 263×109/L,幼稚细胞未见。患者已处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予伊马替尼300 mg每天口服。因无明显不适,4 d后伊马替尼加量至400 mg每天口服。2 d后患者再次出现恶心,呕吐少量水样物,伴上腹部阵发性隐痛。查肾功能:β2-微球蛋白:6.1 mg/L,尿素氮:11.87 mmol/L,肌酐:197.8μmol/L,胱抑素C:2.3 mg/L,尿酸:449.2μmol/L。再次停用伊马替尼。再过9 d后复查肾功能:β2-微球蛋白:3.4 mg/L,尿素氮:6.07 mmol/L,肌酐:95.1μmol/L,胱抑素C:2.0 mg/L,尿酸:401.2μmol/L。肾功能又恢复正常。患者目前病情平稳,出院后门诊随访。

  • 复发转移性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概述

    作者:王玮;梁小波

    随着甲磺酸伊马替尼(IM)应用于临床的时间逐渐延长,临床上复发转移性胃肠间质瘤(GIST)病例也在逐年增加。IM作为复发转移性GIST的一线治疗,可使患者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获益。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会发生 IM 的继发耐药。目前,标准剂量 IM 治疗失败后可供选择的治疗策略有:增加剂量、更换舒尼替尼或瑞戈非尼等药物、再次使用IM等。对IM治疗有效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进行减瘤手术可使患者进一步获益。

  • 我国210例伊马替尼耐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和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BL1基因突变特征

    作者:夏君燕;刘红星;王芳;朱娟;蔡鹏;童春容;朱平

    目的 了解伊马替尼治疗后效果不佳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及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BCR-ABL1激酶区突变(kinase domain mutation,KDM)的特征.方法 选取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市道培医院177例CML患者和33例Ph(+)ALL患者,均为我国患者.在患者治疗初期有效、后出现耐药时,或者治疗3个月以上疗效不佳时采集骨髓或外周血标本,共计243份.提取标本有核细胞中总RNA,反转录为cD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标本中BCR-ABL1融合基因的激酶区全长(第242~ 493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使用AB3130XL型基因测序仪测定ABL1激酶区的基因序列,使用Variant Reporter V1.0软件分析基因突变结果.结果 共检测到32种ABL1基因不同种类的点突变,检出率为34.2%( 83/243).其中T315I占12% (10/83),检出的突变率高;其余依次为Y253H占11% (9/83),G250E占7% (6/83),E255K占7% (6/83),M351T占6% (5/83),E459K占5% (4/83);Q252H、D276G、F317L、E355G、F359V、H396R均与4% (3/83).并发现了3例插入突变,2例为357-358insk,1例为V304RfsX17.在7例患者中发现同时存在2种以上的点突变.多种耐药突变可同时存在于1个克隆中,同一个体不仅有常见的耐药突变,也会出现少见的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甚至导致激酶活性缺失的突变.结论 伊马替尼药物压力下白血病细胞的ABL1基因突变会随机出现,产生不同的耐药克隆;不同的耐药克隆可以在同一个体内并存.耐药克隆不仅有基因突变,还存在插入缺失突变.

  • 1例老年人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胡秀玲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我国1986年至1988年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46个调查点时进行的全国白血病发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CML的年发病率为0.36/10万[1].伊马替尼的问世,给CML患者带来福音.

  • 国产与原研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石红霞;秦亚溱;赖悦云;黄晓军;江倩

    目的 评价原研甲磺酸伊马替尼和国产仿制品治疗新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新诊断的CML-CP患者根据经济承担能力分别接受原研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或国产仿制品(昕维)治疗,药物起始剂量均为400 mg/d,定期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从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共纳入145例患者,其中国产药组89例,原研药组56例,疗程均≥3个月.3个月时,国产药组和原研药组的完全血液学反应率分别为95.5% (85/89)和100%(56/56),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分别为74.2%(66/89)和80.4% (45/56),国际标准化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BCR-ABLIS)≤10%的比例分别为76.1%(67/88)和82.1%(46/56),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6、12和18个月时可评估病例中,两组治疗反应率相似(P值均>0.1).中位追踪随访期约为1年,国产药组和原研药组各有2例患者疾病进展至加速期或急变期.两组血液学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 初发CML-CP患者采用原研伊马替尼或国产仿制品昕维治疗的早期治疗反应、疾病进展及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 尼洛替尼和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的比较

    作者:殷华;陈丽凤;崔杰克;熊颖媛;游泳;邹萍;黎纬明

    目的 比较尼洛替尼和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收集18例接受一线尼洛替尼治疗和83例一线伊马替尼治疗的初诊CML慢性期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101例初诊CML慢性期患者3个月获得Bcr-Abl国际标准化比值(IS)≤10%或费城染色体阳性(Ph+)≤35%的比例在尼洛替尼组为88.9%(16/18),显著高于伊马替尼组的57.3%(47/82),P=0.012;6个月获得Bcr-Abl IS<1%或Ph-的比例在尼洛替尼组为82.4%(14/17),显著高于伊马替尼组的55.7%(44/79),P=0.041;12个月Bcr-Abl IS<0.1%的比例在尼洛替尼组为9/12,高于伊马替尼组的63.9%(39/61),P=0.460;18个月Bcr-Abl IS<0.1%的比例在尼洛替尼组为6/9,伊马替尼组为68.9%(31/45),P=0.896.Sokal评分低危组、中高危组患者3个月达到治疗佳反应的比例在尼洛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分别为9/9比76.5%(26/34)(P=0.107)和7/8比45.2%(14/31)(P=0.032).截止到末次随访日期2016年12月31日,尼洛替尼组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的累积发生率为72.2%,显著高于伊马替尼组的56.6%(P=0.021);尼洛替尼组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的累积发生率为100%,显著高于伊马替尼组的71.1%(P=0.002).尼洛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4%和98.8%(P=0.019),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88.9%和48.2%(P=0.045).尼洛替尼和伊马替尼组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少,显示出两组均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 尼洛替尼治疗初诊的CML慢性期患者较伊马替尼可更早达到深层次的分子学缓解,特别是对于预后评估风险高的患者,且有良好的安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远期预后.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呼吸道蠊缨滴虫感染一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苗瞄;吴德沛;孙爱宁;刘跃钧;颜灵芝;吴小津

    患者男,16岁.因右侧关节酸痛伴发热半个月,于2007年9月8日入院.入院体检:脾脏甲乙线4cm.血象:WBC159.3×109/L;血涂片原始细胞0.02.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0.89,原始+早幼粒0.06;染色体46,XY,t(9;22);bcr/abl融合基因(+),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胸部CT示双肺未见明显异常.给予羟基脲、伊马替尼达缓解,患者10月23日行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新进展

    作者:高华;王云海

    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细胞肿瘤.近年来,随着组织学的进展,人们对于间质瘤的认识取得了新的进步,对其治疗也提出了新的观点,随着抗肿瘤药物伊马替尼的临床应用,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法起了重大的变化,由原先单一的手术治疗转为手术、药物的联合治疗.本文回顾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及经验,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 胃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刘刚;史良会

    近年来胃肠道肿瘤的检出率的提高,胃间质瘤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胃间质瘤的诊断仍然依赖内镜及医学影像学检查,治疗上除了强调手术的重要性,同时也突出了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胃间质瘤的诊断技术在传统检查基础上有所更新,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实践初见成效,但其耐药情况及二、三线靶向药物治疗仍缺乏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本文将就目前胃间质瘤的诊疗及治疗进行综述。

  • 胃肠间质瘤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龚勋;陈宗祜;项建斌

    胃肠间质瘤是消化管少见的肿瘤,通常认为起源于肠管Cajal细胞,以酪氨酸激酶受体KIT蛋白(CD117)获得性突变为其特点.对于可切除肿瘤,目前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对于复发和转移的肿瘤,小分子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伊马替尼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

  • 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脊索瘤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祁楠;杜楠;韦兴;陈秉耀;李晓松;马俊勋;付艳;赵辉

    目的:研究晚期脊索瘤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研究收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晚期脊索瘤患者63例,其中失访病例24例,我们长期追踪到的39例为可评价患者。患者在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前通过病理组化检测 PDGFRβ蛋白表达情况,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所有患者均口服伊马替尼的剂量为每天400 mg ,每3个月进行1次 CT或 MRI 检查肿瘤生长情况,按照 RECIST 标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伊马替尼治疗疗效的差别,并以 SPSS13.0作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 Kaplan-Meier 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结果免疫组化提示高表达PDGFRβ患者为25例,占64.1%,14例低表达患者,占35.9%;在39例可评价患者中,完全缓解(CR)病例为0例(0%),部分缓解(PR)病例为3例(8%),病情稳定(SD)患者为27例(69%),疾病进展( PD )病例为9例(23%);临床获益率为76.9%( CR%+PR%+SD%);中位无疾病进展期为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1.2个月。PDGFRβ高表达组临床获益人数为22例(临床获益率88%),低表达组临床获益人数8例(临床获益率57.1%);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82。结论本研究提示伊马替尼在治疗晚期脊索瘤方面具有抗肿瘤活性,临床获益率较好,同时在 PDGFRβ高表达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疗效。

720 条记录 3/36 页 « 12345678...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