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

中国新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중국신약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0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3734
  • 国内刊号: 11-2850/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82-48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新药杂志》有限公司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植物内生真菌HCCB00189代谢产物研究

    作者:阮丽军;尚新艳;戈梅;陈代杰;朱宝泉

    目的:研究植物内生真菌HCCB00189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及制备HPLC等方法,对活性菌株的发酵物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对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其代谢产物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鉴定为4-甲基苯甲酸羧甲基酯(1);4-甲氧甲酰基苯甲酸(2);4-羟甲基苯甲酸(3);4',7-二羟基异黄酮(4)和4',5,7-三羟基异黄酮(5).抗肿瘤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4,5对肿瘤细胞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从植物内生真菌HCCB00189代谢产物中分离到抗肿瘤活性成分.

  • RP-HPLC法测定HZ08含量及有关物质

    作者:翁静艳;杭太俊;张惠斌;黄文龙

    目的:建立HZ08(N-腈基-1-[(3,4-二甲氧基苯基)甲基]-3,4-二氢-6,7-二甲氧基-N'-辛基-2(1 H)-异喹啉碳酰亚胺)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Lichrospher-C18(250 mm×4.6 mm,5μm)柱,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2.0 g,溶于1 000 mL水,加磷酸2.0 mL,用三乙胺调pH至2.6,摇匀,经0.45μm滤膜过滤)(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HZ08在1.0~200 μg·mL-1范围响应线性良好(r=0.999 9),低检测限为20 ng·mL-1,与有关物质分离良好.结论:该法可用于HZ08的含量测定及杂质检查,专属准确.

  • 红外光谱法测试高温融熔工艺对植入剂中氟尿嘧啶的影响

    作者:许媛媛;王玮玮;王世亮;马晓芹;胡克良;储成顶;姚余有

    目的:采用红外光谱法测试氟尿嘧啶植入剂的高温融熔生产工艺对药物结构的影响.方法:测试该植入剂及各配方成分的红外光谱图,以标准谱图比对,检查因结构变化而形成的吸收峰变化.结果:该植入剂图谱中各配方成分的特征峰呈叠加状态,未增加或减少一峰,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高温融熔工艺对氟尿嘧啶植入剂结构没有明显影响.

  • 玛咖和西洋参皂苷合用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金文闻;张永忠;敖明章;熊悦;余龙江

    目的:探讨玛咖(Lepidium meyenii.)干粉与西洋参总皂苷粉合用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只小鼠进行刀豆素A(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另90只小鼠进行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实验设6组:合用物低、中、高剂量(0.02,0.2和1 g·kg-1·d-1,玛咖根干粉和西洋参总皂苷粉按照质量比93:7进行均匀混合)组、单一玛咖(0.93 g·kg-1·d-1)组、单一皂苷组(0.07 g·kg-1·d-1)和阴性对照(蒸馏水)组,每组15只.各组每日灌胃一次,每次20 mL·kg,连续30 d后测定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合用物组显著提高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加HC50值,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并显著增加NK细胞活性.其作用优于单一玛咖组和单一皂苷组.结论:玛咖干粉与西洋参总皂苷粉合用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 LC-MS法测定槐果碱及其在Caco-2细胞上的摄取特性

    作者:王素军;李晓天;王广基;阮金秀;张振清

    目的:建立槐果碱的LC-MS测定法,研究其在Caco-2细胞上的摄取特性.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C18柱(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1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乙腈(85∶15),流速0.2 mL·min-1.电喷雾离子化(ESI)方式,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法,检测离子为正离子,槐果碱的选择性离子为m/z∶247.3[M+H]+,考察了温度、药物浓度、时间和pH值对槐果碱在Caco-2细胞上摄取的影响.结果:槐果碱在2~1 000 μg·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低定量限为2 μg·L-1;槐果碱在Caco-2细胞上的摄取具有一定的浓度、时间和pH值依赖性,其摄取表现为被动扩散.结论:该法灵敏、简单,专属性强,槐果碱在Caco-2细胞上具有良好的摄取.

  • 三甲基化壳聚糖卵清蛋白纳米粒的制备

    作者:曹翠珍;宗莉;陈立;张余云

    目的:以N-三甲基壳聚糖盐酸盐(N-trimethyl chitosan chloride,TMC)为材料制备新型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包裹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以提高卵清蛋白的包封率.方法:利用TMC与三聚磷酸钠(tripolyphosphate sodium,TPP)之间的离子胶凝作用制备纳米粒;用纳米粒度及表面电位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电位;探讨OVA溶液的pH值及浓度,TMC溶液的浓度,TPP溶液的浓度等因素对OVA包封率的影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明胶电泳(Soldium Dodeoyl Sulfate-Polyacrylamide,SDS-PAGE)检验OVA在纳米粒制备及体外释放过程中有无降解.结果:本研究制备的TMC/OVA纳米粒为紧密球形,分布均匀,粒径约为135.4 nm,zeta电位约为+20 mV;OVA的pH值及制备工艺是影响包封率的主要因素;SDS-PAGE电泳证实在纳米粒的制备及释放过程中OVA没有降解.结论:用离子胶凝法制备载蛋白多肽类疫苗的纳米粒,操作简便,采用合适的制备方法,调整处方可将包封率提高到90%以上.

  • 线粒体Prohibitin蛋白在紫杉醇耐药的CCRF-CEM细胞中表达的变化

    作者:朱金武;钱之玉;关勇彪

    目的:研究线粒体prohibitin蛋白在紫杉醇耐药的CCRF-CEM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线粒体prohibitin蛋白在CCRF-CEM肿瘤细胞耐药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提取紫杉醇耐药的CCRF-CEM/taxol细胞的线粒体总蛋白,对经双向电泳分离后得到的SDS-PAGE胶用ImageMasterTM 2D Platinum software进行分析、比对,对胶上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通过SWISS-PROT和NCBInr数据库鉴定蛋白的归属.结果:紫杉醇耐药的CCRF-CEM/taxol细胞中的线粒体prohibitin Protein15表达升高了68.6%(以蛋白表达的体积计).结论:紫杉醇耐药的CCRF-CEM/taxol细胞中线粒体prohibitin表达增加.prohibitin可能通过调节线粒体的活动,对抗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在耐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肺瘤平Ⅱ号对Lewis肺癌小鼠瘤细胞CD44V6及CD49表达的影响

    作者:冯利;花宝金;朴炳奎;王芳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肺瘤平Ⅱ号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细胞CD44V6及CD49表达的影响,探讨肺瘤平Ⅱ号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C57BL/6近交系小鼠右腋皮下接种Lewis瘤细胞悬液0.2 mL,随机分为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环磷酰胺(CTX,60 mg·kg-1,ip)组、榄香烯组(65 mg·kg-1,ip,qd)、参一胶囊组(5 mg·kg-1,ig,qd)、肺瘤平Ⅱ号高、低剂量组(10,2.5 g·kg-1,ig,qd),每组10只.实验d 2开始给药,除CTX组给药1 d外,其余各组均给药12 d.实验d14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瘤细胞CD44V6及CD49的表达.结果:与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比较,肺瘤平Ⅱ号高、低剂量组瘤细胞中CD44V6和CD49表达均显著降低(CD44V6:12.04±2.05 vs.8.44±1.57,8.23±2.05;CD49:59.07±7.78 vs.46.96±2.63,51.81±6.54;P<0.05或P<O.01).结论:肺瘤平Ⅱ号通过抑制肿瘤细胞CD44V6和CD49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 超滤-HPLC法测定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包封率

    作者:李宝齐;邓英杰;杨静文

    目的:对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测定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的包封率.方法:采用超滤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采用HPLC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超滤法能很好地将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离,游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在96.9%~102.3%之间,超滤加样回收率在96.7%~101.6%之间,脂质体不能透过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的超滤膜.在所选色谱条件下,盐酸拓扑替康得到良好分离,辅料不干扰测定,盐酸拓扑替康在1.0~4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日内和日间RSD均<3.0%(n=5),加样回收率在98.5%~100.3%之间,RSD为1.4%.用此方法测定3份盐酸拓朴替康脂质体的包封率为92.41%~95.14%,RSD在1.26%~2.03%.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盐酸拓扑替康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 易瑞沙致肝损害1例报告

    作者:周留勇;单珍珠;尤建良

    易瑞沙(吉非替尼片)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易瑞沙在治疗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腹泻、皮疹、皮肤干燥、痤疮等.我科1位肺癌患者服用易瑞沙后出现严重肝损害,现报告如下.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肝癌术后并发症26例

    作者:韦敏;肖亿

    目的:观察肝癌术后应用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53例肝癌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6例,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相同,术后在使用同样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qd.观察两组术后体温变化、咳嗽、咳痰、X光片检查、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治疗d 5和d10,试验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 5:88.46%vs.44.44%,P<0.01;d 10:92.30%vs.70.37%,P<0.05],而疗程短于对照组.结论:肝癌术后应用痰热清注射液临床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 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治疗晚期恶性肿瘤Ⅰ期临床耐受性研究

    作者:周生余;陈闪闪;刘鹏;罗扬;邢镨元;何静;石远凯;冯奉仪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对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rh-Apo2L,又称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静脉滴注后的安全性.方法:rh-Apo2L皮试阴性的志愿者,接受该药静脉滴注2 h,qd,连用14 d,观察14 d;按"3+3"原则进行剂量爬坡,每组3~6例.结果:入组22例,2例皮试阳性退出研究.rh-Apo2L由10递增至300 μg·kg-1·d-1共6个剂量组.除Ⅲ度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其余均为Ⅰ~Ⅱ度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疲劳、乏力、皮肤黏膜改变、消化道反应、心血管系统毒性、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伤;所有毒性均可在停药2周内恢复;大耐受剂量为200 μg·kg-1·d-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采用rh-Apo2L静脉滴注后的安全性良好,推荐进行Ⅱ期临床研究.

  •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刘焱;程刚

    患者,男性,43岁.确诊乙状结肠癌4月余,为巩固化疗于2006年7月24日人院.既往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患者2005年9月查体发现大便OB(+),11月出现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2006年2月27日查结肠镜示乙状结肠癌,3月1日查腹盆腔CT,印象:乙状结肠癌伴周围淋巴结肿大,肝脏右叶多发异常密度灶(大者70 mm×53 mm×50 mm),考虑肝脏转移瘤.3月3日行乙状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乙状结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3月18日-6月18日行Folfox4方案化疗6周期,6月19日复查腹部CT,印象:肝脏右叶多发异常密度灶(23mm×26 mm × 30 mm)较前明显缩小.6周期化疗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6月26日行剖腹探查及肝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右肝转移性肠癌,可见大片坏死.复查原病理切片,符合结肠腺癌转移.

  • 注射用藤黄酸Ⅰ期临床耐受性研究

    作者:周政涛;王金万

    目的:观察藤黄酸在人体的安全性,确定藤黄酸静脉给药对肿瘤患者的大耐受剂量(MTD)及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为Ⅱ期临床研究提供安全有效的给药剂量及方案.方法:本试验分为单次和连续给药的耐受性试验两部分.单次给药试验采用改良的Fibonacci方法,起始剂量为10 mg·m-2,每剂量组3例,如无明显毒副反应则进入下一剂量组,直到达到剂量限制性毒性.连续给药试验递增剂量分别为10,25,35,45,60 mg·m-2;给药方法有:qd×6 d(10 mg·m-2组),每周2次,连用2周(25,35,45 mg·m-2组),qd×7 d(45 mg·m-2组调整方案一),qod×7 d(45 mg·m-2组调整方案二),qd×5 d(60 mg·m-2组);1月后评价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单次给药试验共有15例患者入组,在第5剂量组(70mg·m-2)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肝功能损害、疼痛),其他毒性反应有恶心/呕吐、血管刺激等,大耐受剂量为55 mg·m-2.连续给药试验共有16例患者入组,不良反应有疼痛、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均为Ⅰ~Ⅱ度,但在60 mg·m-2剂量组(5 d)时转氨酶升高持续时间较长;疗效评价结果为稳定(SD)和进展(PD)各8例.结论:藤黄酸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为肝功能损害、疼痛,推荐Ⅱ期临床给药方案为45 mg·m-2,qd×5 d或qod×5 d,每3~4周重复.

  • 沙尔威辛治疗恶性肿瘤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

    作者:罗志国;周生余;张频;王兴元;何静;邢镨元;刘鹏;冯奉仪

    目的:观察沙尔威辛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毒副反应与剂量的关系,确定推荐Ⅱ期临床研究的剂量.方法:共入选29例患者,沙尔威辛分为9个剂量组,由初始剂量15 mg·m-2·d-1开始逐渐增加至30,45,60,75,90,105 mg·m-2·d-1,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点滴2 h,连续3 d,其中第7剂量组为90 mg·m-2·d-1连续4 d,第8剂量组为90 mg·m-2·d-1连续5 d,第9剂量组为105 mg·m-2·d-1连续5 d,21 d为一周期,每剂量组3或4例.观察药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毒性反应.结果:沙尔威辛的毒副反应比较轻微,除了血管刺激疼痛外主要还包括Ⅰ/Ⅱ度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热及皮肤潮红等,所有的毒副反应均在停药2周内恢复.没有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爬坡高剂量为105 mg·m-2·d-1连续5 d.结论:沙尔威辛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建议Ⅱ期临床研究推荐剂量为90 mg·m-2·d-1连续5 d,21 d为一周期.

  • 对口服缓控释制剂研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作者:张玉琥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是近年来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注册申报量也逐年递增,目前已有多种药物的口服缓控释制剂获准上市.国内缓、控释制剂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研究者对相关领域认知的深入,以及制剂新辅料和新设备的广泛应用,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工作逐渐趋于完善,产品的质量也更趋稳定.但从相关研究文献以及注册申报资料中反映的情况来看,部分缓、控释制剂品种的研发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另外,国内目前对缓控释制剂的定义也尚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本文结合研发和审评工作实践,对口服缓控释制剂研究的总体思路、体外释放度以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方面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缓释控释制剂的定义提出了修订建议.

  • 主要抗菌药物剂型特点及其研发现状分析——从审评角度的思考

    作者:成海平;高建青;赵德恒

    抗菌药物种类多、数量大、临床应用范围广,是目前新药研发的重点,尤其是作为新药5类的改剂型品种引起了广大研发、生产单位的广泛关注,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1].然而,在制剂研发中也往往存在一些误区,特别是部分研发单位由于对抗菌药物作用特点、理化性质以及临床应用等缺乏全面、综合了解,一部分品种因立项设计不合理而不能通过新药审评,从而使研发、生产单位遭受损失.作者从审评的角度出发,就近年几类主要的抗菌药物的剂型特点、申报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期望能给广大研发单位提供参考.

  • 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啊晶;王雪梅;李电东;王真

    P53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p53对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也具有一定影响.现从P53自身稳定性、下游靶基因的活化及P53与其他分子/基因相互作用3个方面对其在肿瘤耐药性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 熊果酸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艳秋;陈瑜;王趱;刘丹

    熊果酸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降血脂等药理作用,现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熊果酸提取分离方法和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熊果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亟待开发.

  • FK228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李蕾;王朴

    FK228具有特殊的缩酯环肽结构,可有效透过细胞膜,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酶而显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临床研究表明,FK228可对多种肿瘤产生作用,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及耐药性肿瘤的疗效尤为显著.现综述FK228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及药动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聚合胶束载药多柔比星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向阳;李玲;周建平

    多柔比星(阿霉素,adriamycin)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癌药,但其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和固有的多药耐药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聚合胶束作为抗癌药的载体具有靶向作用,可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抗癌药物的化疗指数.现对国外聚合胶束载药阿霉素的制备、理化性质、体外释放、生物学分布、抗肿瘤活性及靶向性进行综述.

  • 索拉非尼的药理及临床研究

    作者:吕允凤;封宇飞;胡欣;毕开顺

    索拉非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多靶点的抗肿瘤药,通过抑制Raf-1激酶从而靶向于细胞间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并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2)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受体,阻断肿瘤血管生成途径.主要用于肾细胞癌的治疗.现综述其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研究、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 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苏尼替尼的研究进展

    作者:欧扬;傅得兴;郭秀丽

    苏尼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该药对多种实体肿瘤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包括肾细胞癌、胃肠道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肉瘤、甲状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对晚期肾细胞癌和伊马替尼耐受的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乏力、恶心和血小板减少.现就该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介绍.

  • 诺雷德

    作者:刘静;韩健

    [通用名称]goserelin acetate,醋酸戈舍瑞林[化学名称]本品为十肽,其氨基酸组成为Pyr-His-Trp-Ser-Tyr-D-Ser(tBu)-Leu-Arg-Pro-Azagly-NH2 acetate.化学结构式如下.

中国新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