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

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중국의사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1372
  • 国内刊号: 43-12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141
  • 曾用名: 当代医师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朱建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右美托咪啶复合依托咪酯在胸腔热灌注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陈磊;董庆龙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依托咪酯在胸腔热灌注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胸腔热灌注术患者40例,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啶首量0.5 μg/kg,依托咪酯0.1 mg/kg诱导,以右美托咪啶0.5~1 μg/(kg·h)、依托咪酯8~12 μg/(kg·min)维持.观察记录麻醉前,灌注前,灌注开始后15、30、60 min及灌注结束后15 min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BIS、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VI)、每搏变异度(SVV)及血气分析.结果 患者灌注过程中各时间点HR、MAP、CO、CI、SV、SVV、SVI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气分析中pH与灌注前比较有明显的下降(P<0.05),RR和PaCO2与输注前比较有所增加(P<0.05),其余PaO2、HCO3-、剩余碱(B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结束后患者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心功能等指标与灌注前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区域循环热灌注治疗过程中右美托咪啶配伍依托咪酯的方法安全可行,呼吸及循环稳定.

  • 脑卒中吞咽障碍采用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其吞咽功能影响观察

    作者:陈伟庆;白春梅;马丹

    目的 回顾性分析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联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并发症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4例,占8%)明显少于对照组(13例,占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吞咽康复训练联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显著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可作为临床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首选方法.

  •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文勇;曾文超;纪林善;郭洪敏;王洪宾;刘淑永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33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观察患者术后手部创伤部位恢复情况.结果 33例患者的皮瓣在移植修复后均能存活,且色泽、质地及美观程度较好,患者手部功能优良率为90.9%(30/33),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率为81.8%(27/33).结论 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患者手部功能及感觉功能明显改善,且移植后皮瓣成活率及美观程度高,手术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应用曲马多缓释片的预后效果分析

    作者:王钰;牟婉兰;叶永青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口服曲马多缓释片镇痛对日间腔镜手术患者舒适度、术后躁动、疼痛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行靶控输注麻醉,观察组患者于术前2h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对照组术前2h口服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躁动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T0、T1、T2、T3、T4、T5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To、T1、T2、T3、T4、T5时间点的Ramasy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 vs 20.00%,P>0.05).结论 靶控输注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可显著的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同时不会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 羟考酮治疗术后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效果观察

    作者:李剑;朱程芬;熊俊成;刘树群;吴艳琴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羟考酮对术后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120例ASA Ⅰ~Ⅱ级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术后送入麻醉后复苏室(PACU),其中发生膀胱刺激征(CRBD)患者共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n=22)和治疗组(Q组,n=23).治疗组静脉注射羟考酮注射液0.03 mg/kg,对照组静注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NRS评分法评价患者用药前,用药后5、30 min、2、6h的CRBD程度,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指脉氧饱和度,使用VAS评分评估同时段疼痛程度及术后PCA镇痛药物芬太尼用量,观察患者恶心、呕吐、头晕、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T1~T4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1、T2 VAS评分降低(P<0.05),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P<0.01).两组患者术后镇静过度、恶心呕吐和头晕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可有效治疗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导管相关膀胱刺激征,且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 不同宫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比较

    作者:李丽敏;王凯怡

    目的 探讨不同宫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50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B组50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情况、术后6个月患者月经量变化情况、术后半年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及患者妊娠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A组患者月经量减少的幅度大于B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半年内仅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4.00%,而B组患者有11例复发,复发率为22.00%,A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P<0.05);半年后A组妊娠者共7例,多于B组的5例,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100例患者在治疗时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不同宫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在月经恢复情况方面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有明显优势,且复发率低,在治疗时应结合患者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 FGF21在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潘建康;黎志宏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阶段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滑液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浓度,探讨FGF21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和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KOA患者103例,以Kellgren-Lawrence (K-L)分级方法对KOA患者膝关节放射学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分组,分为OA1、OA2、OA3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中FGF21的浓度,同时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的浓度,验证实验结果的可行性.结果 OA1组的FGF21、TNF-αt、IL-1β含量低于OA2、O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2组的FGF21、TNF-α、IL-1β含量低于O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液中FGF21、IL-1β、TNF-α的浓度与K-L分级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99,0.94,0.925,P<0.05,P<0.01).结论 关节液中的FGF21、IL-1β、TNF-α的浓度和K-L分级的严重程度相关.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87例临床研究

    作者:朱莎;钟燕;陈宇;何毅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7例ADHD患儿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康奈氏儿童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病程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87例ADHD患儿治疗1、2个疗程后,脑电图θ/β比值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23 ±2.18 vs 10.54±2.10、6.38±1.52,t=3.263,4.312,P<0.05或P<0.01);康奈氏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治疗1、2个疗程后其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焦虑及多动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学习问题、冲动及多动评分与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不同年龄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及多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年龄组评分较低;不同病程组学习问题、冲动及多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程短组评分较低.结论 ADHD患者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降低其脑电图θ/β比值,既能有效唤醒其注意力和控制力,又调节大脑的功能状态,使异常行为症状显著改善,无不良反应;早期诊断ADHD并及时行规范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

  • 64层螺旋CTA在下肢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国锋;孙小丽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下肢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下肢动脉增强扫描,将原始图像传入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后处理重建.所有患者在行CT扫描后一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以DSA为金标准,计算MSCT诊断人工血管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 26例患者共置换人工血管30条,其中28条(93.3%)人工血管显影良好可以评价.在可评价的人工血管中,以DSA为标准,MS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人工血管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100%(15/15)、92.3%(12/13)、93.7%(15/16)、100% (12/12)、96.4%(27/28).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术后再狭窄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可作为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术后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

  • 粪石性肠梗阻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段寿生;邝平定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粪石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60例经手术确诊的粪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CT病历资料.结果 (1)粪球征者60例,其中单发者28例(46.7%),多发者32例(53.3%),长径3.1~9.7(5.6 ±0.7)cm.(2)肠梗阻征象者60例,病变部位:空肠梗阻者9例(15.0%),乙状结肠梗阻者11例(18.3%),回肠下段梗阻者40例(66.7%).(3)肠系膜血管漩涡征象者5例(8.3%),腹膜炎征象者5例(8.3%),双环征象者10例(16.7%).以手术病理检验结果为金标准,CT检查准确率95.0%,灵敏度95.7%,特异度92.3%,阳性预测值97.8%,阴性预测值85.0%.结论 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能发现粪石性肠梗阻患者的粪球征影像学特征,此特征诊断粪石性肠梗阻特异度高,既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又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 0~3岁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宇;钟燕;赵莎;朱莎;徐宁安

    目的 分析0~3岁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本院就诊的0~3岁单纯乳房早发育的女童100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100例发育正常的0~3岁女童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并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0~3岁女童乳房早发育与母亲初潮年龄小、孕期有保胎史、经常食用动物性食品或高蛋白食品、居住条件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及血清雌二醇水平高有关(P <0.05或P<0.01),而与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关系、居住区域、孕期看电视和上网时间、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等因素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初潮年龄小及血清雌二醇水平高是女童乳房早发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0~3岁女童乳房早发育与母亲初潮年龄小及血清雌二醇水平高密切相关.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及儿童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0~3岁女童乳房早发育的发病率.

  • 乙哌立松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对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的影响

    作者:黄远桃;李梅芳;李萍;周高雅;杨敏慧;向光红;王清勇

    目的 观察乙哌立松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CTTH)患者的疗效及对头痛(VAS)、汉密尔顿焦虑(HAMA)、抑郁(HAMD)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 90例CTT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乙哌立松+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组(观察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的VAS、HAMD、HAMA量表评分的变化,治疗后第4周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受教育程度,治疗前VAS、HAMA及HAMD及脱落病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4周VAS[(5.34±1.09)分vs (3.80 ±0.88)分)]、HAMA[(9.10±1.45)分vs (7.28±1.37)分]及HAMD[(6.87±1.35)分vs(5.58±1.11)分]的减分值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经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00.00% vs 85.00%).结论 联合应用乙哌立松能够提高单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CTTH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期间没有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 前列腺大小对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饶建明;任毅馨;何江;杨精华;丁平

    目的 评估前列腺大小对经尿道等离子剜除(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PKEP治疗BPH患者326例临床资料.依据经直肠B超测量的前列腺体积,将患者分为三组:前列腺体积< 40 ml组(A组)92例、前列腺体积40~80 ml组(B组)155例和前列腺体积>80 ml组(C组)79例.监测并记录手术前、后血清钠和血红蛋白的减少量、手术时间、前列腺切除重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观察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时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PVR)变化情况.结果 3组间手术时间和前列腺切除重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剜除效率是随着前列腺体积增大而显著提高(P<0.01).3组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量、血清钠离子下降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随访,3组IPSS、QOL、Qmax、PVR较自身术前显著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没有随前列腺体积增大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 尽管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PKEP手术时间显著增加,但前列腺大小并不影响PKEP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排尿症状的改善.

  • 血清轻链κ/λ比值在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和原发性肾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瑞丽;刘妮;张凯歌;程俊杰;赵娜;郭炫

    目的 探讨血清轻链κ/λ比值在鉴别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和原发性肾病的临床价值以及κ/λ比值与MM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 依据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进行分型,选取MM组患者88例,并根据免疫固定电泳时“M”蛋白成分的不同将88例MM患者分为IgGκ组、IgGλ组、IgAκ组、IgAλ组;原发性肾病组109例;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轻链κ及轻链λ含量并计算κ/λ比值,同步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E)水平及M蛋白百分比,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1)MM组中,各型间性别及国际分期系统(ISS)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1).(2)与对照组比较,MM组各类κ型骨髓瘤患者血清κ轻链、κ/λ比值及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显著升高,而血清λ轻链及其他免疫球蛋白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各类λ型骨髓瘤患者血清λ轻链显著升高而κ轻链及κ/λ比值显著降低(P<0.01);原发性肾病组患者轻链κ、轻链λ及血IgG含量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κ/λ比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型MM患者与原发性肾病组比较,除轻链及血免疫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BUN、CRE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MM组患者血清κ/λ比值与肿瘤负荷指标血清ALB呈负相关(r=-0.264,P=0.013),与β2-MG呈正相关(r=0.235,P=0.040).结论 血清κ轻链、λ轻链及κ/λ比值分析对于鉴别诊断MM和原发性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κ/λ比值在MM患者疾病进程中与一些肿瘤负荷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MM患者诊疗、预后监测提供更为有效简便的检测手段.

  • 老年高血压夜间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鹏翠;杨涛;陈然;程春;刘赵云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BPV)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160例门急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计算并比较两组全天、白天以及夜间的平均血压、平均脉压、血压变异系数.并对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组24 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白昼及夜间平均收缩压标准差、白昼平均舒张压标准差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及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是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血压变异性有密切的相关性.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米卡芬净和伏立康唑预防霉菌感染的meta-分析

    作者:徐世侠;张在文;冯博;王泽波;邢娜;孔迪

    目的 比较新的抗真菌药物米卡芬净和伏立康唑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霉菌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检索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PubMed、Embase、CBM、CNKI等中外文数据库和相关的文献(1996.01-2014.12).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预防性应用两种药物对移植后真菌感染、患者生存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共检索到1 564篇文献,经过筛选有16项研究共4 234例患者入选.meta分析发现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米卡芬净或伏立康唑较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明显降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移植相关死亡率[OR值分别为0.41(0.21~0.80)和0.40(0.24~0.66),P<0.01],但伏立康唑较氟康唑具有较高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两性霉素B则具有较低的肾毒性副反应.预防应用伏立康唑中需要停药的不良事件较伊曲康唑显著降低[OR值为0.43(0.27 ~0.68),P<0.01].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米卡芬净或伏立康唑对预防移植后的霉菌感染是有益的,可以降低霉菌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且毒性较低.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儿童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雷华娟;郑松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C PB)心脏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心脏手术患儿术前1d、术后7d以及术后1个月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数字广度对患儿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术后韦氏结果低于术前一个标准差则视为术后认知障碍(POCD).结果 术后7d、术后1个月POCD的发生率分别为40%、20%.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与患儿智商呈负相关(P<0.05),患儿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患儿智商无关(P>0.05).结论 CPB心脏手术患儿术后有较高的POCD发生率;CPB心脏手术后POCD的发生与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相关,与患儿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无关.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彬;石坚;熊卫民;黄标通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老年患者非心脏开胸术后心血管事件(P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本院接受开胸手术的>60岁的患者68例,对患者一般资料、术前术后H-FABP水平及PCE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绘制H-FABP预测发生PCE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其相关性.结果 共有18例患者发生PCE.心血管事件组术后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两组术前H-FA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FABP和术前氮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是开胸术后发生PCE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H-FABP水平预测发生PCE曲线下面积为0.840(95% CI:0.716~0.964,P<0.01),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佳界值为5.26 μg/L(OR 15.944,95% CI:4.239~ 59.978,P<0.01),此时灵敏度77.8%,特异度84.0%.结论 术后H-FABP水平是老年开胸非心脏手术后PCE的独立危险因素,对PCE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鞘内注射盐酸羟考酮下调脊髓小胶质细胞中c-JNK/CXCL1信号减弱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痛

    作者:李晓倩;张再莉;马虹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盐酸羟考酮对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痛阈、脊髓小胶质细胞中c-JNK/CXCL1信号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40只):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结扎组(CCI组)、盐酸羟考酮组[Oxy组,结扎前3d鞘内注射盐酸羟考酮(5μg/30μl)]、米诺环素组[Mino组,结扎前3d鞘内注射米诺环素(5μg/30μl)]及c-JNK抑制剂组[SP组,结扎前3d鞘内注射S1P600125(5μg/30μl)].Sham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其余各组均行右侧坐骨神经结扎术,于L5-6鞘内置管并连续注射3d.术后1、3、5、7、14 d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痛阈及机械性痛阈;取第4~6节腰段脊髓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小质细胞的活化状态,Westo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Ⅰ ba-1、p-c-JNK以及CXCL1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术后各观察点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明显降低,损伤后7d脊髓组织中Ⅰ ba-1、p-c-JNK和CXCL1的表达增加(P<0.05);与CCI组比较,Oxy组、Mino组和SP组大鼠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值明显提高(P<0.05),脊髓组织中p-c-JNK、Ⅰ ba-1和CXCL1的表达降低(P<0.05).损伤后7d,免疫荧光染色显示CCI组脊髓背角内可见Ⅰ ba-1阳性的细胞明显增加(P<0.05),外形由静息多分支样转变成变形虫样,而Oxy组、Mino组、SP组小胶质细胞多呈树枝样,Ⅰ ba-1阳性细胞数目减少.Oxy组、Mino组和SP组三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射盐酸羟考酮可以通过下调脊髓小胶质细胞中c-JNK/CXCL1信号减轻坐骨神经结扎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为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 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炎症因子和脑钠肽的影响

    作者:董海霞;吕玉凤

    目的 通过对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HD)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D)患者透析前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钠肽(BNP)的变化比较,探讨高通量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和BNP的影响.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2013年南京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5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HD组25例、HFD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6个月透析前患者CRP、IL-6、TNF-α、BNP的血清水平,探讨高通量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和BNP的影响.结果 HD组首次治疗后及6个月后CRP、IL-6、TNF-α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首次治疗后及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HFD组首次治疗后CRP、IL-6、TNF-α轻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治疗6个月后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及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更明显的清除CRP、IL-6、TNF-α等炎症因子,血清BNP水平有助于及时调整干体重,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亦是减少透析患者心力衰竭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 5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诊疗分析

    作者:曹鹏飞;柏彬;黄文滨;张国平;陈方平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诊疗分析.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初诊为APL的5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治疗及随访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以出血为主占73.7%,以发热为主占26.3%,以器官浸润为主占29.8%;57例患者中流式分析结果为CD13+ CD33+ CD34-HLD-RA-者34例,占59.6%,CD13+ CD33+CD34+HLD-RA+者5例,占8.8%,其余18例均为不经典表型;57例患者中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53例,占93.0%;除1例放弃治疗外,56例APL患者经过快速的早期筛查诊断,相对规范有效的治疗后,达到了100%的完全缓解率.结论 出血为M3常见的临床症状,MICM分型(尤其FISH技术)是诊断M3的主要实验室依据,经过早期规范的治疗M3可以基本治愈.

  • 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对兔实验性颅内高压的影响

    作者:邓友田;邓青;马丽;曾贵荣;梁想;张路

    目的 研究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含15%甘露醇和5%甘油)对实验性颅内高压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甘露醇甘油注射液2.5 ml/kg组、5 ml/kg组、10ml/kg组,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组,20%甘露醇组,10%甘油氯化钠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动物连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0.04 mg/(kg·min),10 min]建立颅内高压模型,观察单次静脉给予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对颅内压的影响,并采血检测血清中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结果 静脉滴注甘露醇甘油注射液(2.5、5、10ml/kg)均能显著降低实验兔硝酸甘油诱导的颅内压增高,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随着剂量增加降颅压作用增强(P<0.05).5 ml/kg甘露醇甘油注射液降颅内压作用与同剂量的20%甘露醇和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相当,且作用维持时间较长.给药前后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功能、电解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甘油注射液能显著降低颅内压,其作用强度与20%甘露醇和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作用相当,但降颅内压维持时间较长,能有效缓解甘露醇“反跳”现象和甘油的溶血,且无明显肾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

  • 942例早发与晚发银屑病患者的人口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肖易;赵爽;赵越;朱武;陈翔

    目的 分析银屑病患者的人口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为银屑病的整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9月12日至2015年5月19日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确诊银屑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银屑病早发及晚发患者的人口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期间招募了1 042例患者,其中942例患者完成调查.其中男630例(67.2%),女308例(32.8%);年龄5 ~80(40.6±13.6)岁(QR:65.5;M:41);银屑病发病年龄4~75(32.7±13.9)岁(Qn:62;M:31);绝大部分患者临床分型为寻常型银屑病(98.3%),病程0.1 ~56(7.83 ±9.1)年(QR:47;M:5),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0.2 ~56(9.47±7.63)分(QR:44.6;M: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晚发组比较,早发组倾向于未婚、有稳定职业、受教育程度更高、有阳性家族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早发组比较,晚发组患者的BMI更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比例更大(P<0.05).结论 早发与晚发银屑病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存在差异,针对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措施进行干预与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银屑病的诊治水平.

  • 雷公藤甲素对K562/G01细胞增殖抑制及Wnt/β-catenin通路相关机制的作用

    作者:魏文婷;马梁明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耐药慢粒细胞株(K562/G01)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同时探讨TP对K562/G01细胞株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影响.方法 采用10、20、40、80 nmol/L浓度的TP在12、24、48 h三个时间点,作用于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G01细胞株,噻唑蓝法(MTT)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编码P210蛋白(BCR-ABL)、β-catenin及其下游靶基因Lef-1、cy-clinD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TP能抑制K562/G0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该效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其中20、40 nmoL/L的TP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2.62±1.33)%、(51.41±1.39)%,晚期凋亡率分别为(6.91±0.14)%、(7.64±0.47)%,定量PCR显示BCR-ABLmRNA表达明显减少;β-catenin及下游靶基因Lef-1、cyclinD1的mRNA同时降低.结论 TP可抑制K562/G0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宋坤;王华;倪瑞军;卢增新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DAI患者(DAI组)及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DTI影像资料,测量胼胝体等六个脑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检测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AI组患者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及丘脑FA值均减低(P <0.01,P<0.05).各组FA值与血清MBP水平呈负相关(r=-0.755,P=0.001).结论 DTI能够无创、客观反映DAI患者的脑白质纤维束损伤情况,对于预后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Ⅰ B2~ ⅡB期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焦今文;赵新卫;刁玉超;王蕾;宋克娟;戴淑真;姚勤

    目的 探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1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分为Ⅰ B2、ⅡA和ⅡB三期,检测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 A1)的基因多态性,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伊立替康注射量,比较三期的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理、术后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指标.检索2005年至2015年发表的伊立替康或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提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癌患者化疗有效率81.5% (66/81),其中Ⅰ B2期85.7%(18/21),ⅡA期83.3% (35/42),ⅡB期72.2% (13/18);患者手术时间(5.3±1.1)h,出血量(781 ±361.7)ml;化疗后发现迟发性腹泻37例,恶心70例,呕吐48例,Ⅲ度以上骨髓抑制40例.ⅡB期患者宫旁浸润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显著高于ⅡA期和ⅠB2期(P<0.05),其化疗有效率、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术后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纳入3篇文章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本研究总化疗有效率、ⅡA期和ⅡB的化疗有效率均高于之前的相关研究结果.结论 ⅠB2~ⅡB期宫颈癌应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其有效率高且耐受性好.治疗中采用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是否更改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下调COX-2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增殖的影响

    作者:张奥雪;彭健

    目的 探讨小RNA干扰COX-2表达后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的方法检测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胃正常上皮细胞系GES中的COX-2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电泳印记技术(Western blot)检测COX-2的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SGC7901、GES及转染COX-2 siRNA后SGC7901的增殖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COX-2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上皮细胞系GES(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于转染COX-2阴性对照(NC)组,转染COX-2siRNA组COX-2表达降低(P<0.01);MTT结果显示细胞系SGC7901转染COX-2 siRNA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结果显示,COX-2的表达下调后,SGC7901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P<0.01).抑制COX-2的表达可以下调Bcl-2及上调Bax的表达(P<0.01).结论 COX-2具有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系的增殖能力.

  • 颈动脉路径血管内治疗前交通动脉瘤一例

    作者:周溱;周江;华赞;周元

    患者,女,62岁,无业,岳阳市人.因“突发头痛、呕吐1h”于2015年6月20日22:21:00急诊入院.患者1h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剧烈头痛,持续性,无法缓解,伴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未见血性液体及咖啡色物质,无神志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家属将其急送当地医院,查头部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本科.既往“高血压病”病史2年,未规律诊治.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入院查体:T 36.5℃,R20次/min,P 65次/min,BP130/70 mmHg(1 mmHg=0.133 kPa),嗜睡状,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颈抗,心肺腹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均正常,双巴氏征(-),双克氏征(+).

  • 原发性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一例

    作者:刘清发;宫冰;黄传君;张才擎

    患者,男,19岁,因反复咯血4个月余于2015年4月3日收入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呼吸科.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每天约15 ml左右,伴鼻塞,鼻涕有时发黑,晨起时咳少量黑痰,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自服抗炎药物无缓解,患者咯血逐渐加重,仍为鲜红色血痰,咯血量逐渐增加,伴乏力,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并给予抗结核、垂体后叶素及2次肺动脉栓塞等治疗,仍间断咯血,后行CT引导下左肺下叶穿刺,病理示纤维组织增生,出血及坏死,于边缘查见数个可见大核细胞,考虑转移肌纤维母细胞瘤,为进一步诊断,请本院病理科会诊示:肺组织广泛出血,局部灶性坏死伴周围纤维肉芽组织增生,考虑非肿瘤病变.

  • Toll样受体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兰

    Toll样受体作为一种连接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既在炎症反应、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参与免疫调节及免疫逃逸的重要因子.大量临床、基础实验研究表明,TLRs在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腺癌中出现异常表达.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与Toll样受体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关注,笔者就TLRs与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王桂亮;张庆华;蔡国华;刁力为;亓峰;孙振东;刘石健骢;崔昭庆

    心脏体外循环机的发明迎来了现代心脏外科手术的新纪元.现如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已经成为心脏外科常见的手术.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阶段发展到今天,冠状动脉搭桥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临床治疗方面都取得了许多进展.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治疗的不断改进且术后很少出现并发症及不良事件,使更多患者愿意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笔者就关于冠脉搭桥手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 肿瘤血管内皮标志物TEM8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阳琼芝

    TEM8是肿瘤内皮标志物(TEMs)之一,TEM8在肿瘤血管和某些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的血管及正常组织中表达较少或者不表达,这种差异性的表达提示TEM8在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伟;马可为;刘俊峰

    细胞疗法和组织再生学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组织器官损伤带来了新的治疗思路.目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能向多种细胞系分化的能力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急性肾损伤(AKI)作为内科常见急症,发病率高,治疗手段相对较局限,治疗效果不理想,亟需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肾损伤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 25羟维生素D不足对肾性贫血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键

    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25羟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除了影响钙、磷代谢外,亦参与调节肾性贫血,笔者将从维生素D与铁代谢、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微炎症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叙述25羟维生素D水平对肾性贫血的影响.

  • 37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酶学研究

    作者:王霞;张弛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酶学变化,为诊断与治疗提供辅助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酶学指标.根据肌酸激酶(CK)水平分为肌酸激酶正常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组(CK正常甲减组)和肌酸激酶升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组(CK升高甲减组),观察两组患者血脂、转氨酶、心肌酶学、甲状腺功能等情况.结果 与CK正常甲减组比较,CK升高甲减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明显下降,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LDL-C、CK、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b)、肌酐(Cr)、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CK、LDH、Mb、Cr均与FT3和FT4呈负相关(P<0.05),LDH、CK、CK-M、Cr与TSH呈正相关(P<0.05),以CK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好;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激素替代治疗后CK、LDH、AST、Mb明显下降,FT3、FT4明显升高(P<0.05).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以出现血清酶学指标升高,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明显下降.

  •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鹏;罗金文;王敬华;邓喜成;杨小晖;刘平波

    目的 研究婴幼儿体外循环术(CPB)后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探讨临床对策.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接受CPB心脏手术的婴幼儿病例资料共512例,根据“RIFLE”分层诊断标准,对术后AKI分级,分析术后危险因素.结果 贫血史、手术总时间、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动脉压、术中输血量、术后中心静脉压、大剂量升压药是术后AKI的危险因素.结论 AKI是心脏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围手术期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早期的腹膜透析治疗是对严重AKI的有效治疗手段.

  • 不同赋形剂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颅脑术中唤醒麻醉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普春;洪潮为;陈燕銮;程明华;刘元生

    目的 探讨不同赋形剂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病变手术唤醒实验中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开颅术中唤醒试验手术60例,年龄24~62岁,体重指数19~ 24 kg/m2,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丙泊酚中、长链甘油三酯注射液(MCT/LCT)为M组;丙泊酚长链甘油三酯(LCT)为L组.术前对患者进行唤醒训练.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 mg/kg,M组和L组分别静脉推注不同赋形剂丙泊酚1.5~2.5 mg/kg,插入喉罩后行机械通气.术中靶控瑞芬太尼和不同赋形剂异丙酚维持麻醉,BIS维持在40 ~ 60.进行唤醒时,停止泵入丙泊酚,调整瑞芬太尼泵速使其血药浓度为1.2 μg/L直至患者配合指令完成唤醒试验.记录患者唤醒时间和能够配合指令时间;观察患者唤醒时有无痛苦、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记录2组分别调整用药后15 min(T1)、唤醒时(T2)、唤醒后15 min(T3)和唤醒结束时(T4)的MAP、HR、PETCO2.结果 与L组比较,M组痛苦、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明显降低(P<0.05);T2、T3、T4时L组MAP、HR明显高于M组(P<0.05);两组唤醒时间和能够配合指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唤醒质量高,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是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

  •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预测消融靶点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曲桂一;张姝兰;李敬涛;夏振伟;冯磊

    目的 比较常规心电图(ECG)及动态心电图(DCG)预测射频消融靶点的价值.方法 选取频发单行性室性心律失常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根据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DCG)预测消融靶点,成功射频消融手术后,两种检查预测的靶点位置分别与成功消融靶点位置进行对比.结果 ECG组预测靶点准确率(73.3%)高于DCG组(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靠ECG预测的靶点消融可靠性高于DCG.

  •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疼痛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肖扬帆;陈梦越;刘雁;沈金美;刘建华;徐军美;李乐之

    目的 探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疼痛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择期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2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A组):术后应用PCIA治疗术后疼痛;对照组(B组):肌注哌替啶治疗术后疼痛,每组105例.A组以首次量+持续给药+自控给药行PCIA 48 h.B组采用哌替啶50 mg肌注,间隔时间须>6h.术后4、8、12、24、48 h采用VAS评分评估安静状态疼痛程度,监测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有无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1)VAS评分:术后4、8、12、24、48 h各时点A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2.02±1.47)分、(1.73±1.38)分、(1.68±0.91)分、(1.44±0.65)分、(1.21±0.61)分,相应时点B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6.95±1.96)分、(6.42±1.57)分、(5.63±1.66)分、(4.99±1.62)分、(3.72±1.46)分,各时间A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2)不良反应:A组术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均明显低于B组(P<0.05).(3)镇痛满意度:术后48 h患者镇痛A组总体满意度(96.18%)显著高于B组(67.61%,P<0.01).结论 PCIA治疗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疼痛临床效果优良,降低术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镇痛满意度.

  • ACHEON调查中国慢性非癌痛镇痛治疗及阿片类药物使用现状分析

    作者:王家双;潘胜发

    目的 调查中国人群慢性非癌痛(CNCP)的治疗现状以及阿片类药物使用状况.方法 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国大陆地区对100位医师和250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医师中,认为CNCP管理培训充足的仅40%,而对阿片类药物控制CNCP的相关培训充足程度方面,仅30%医师认为培训是充足的.67%的临床医师认为阿片类药物不是CNCP的佳选择.中国患者CNCP主要发生部位是下肢(腿/足)和头颈部,分别为59.2%和39.2%;疼痛原因主要是关节炎(37.22%),过度使用(26.91%),不良姿势(35.56%).81.6%的患者处于治疗状态,仅66.67%的患者对CNCP治疗满意,而CNCP控制效果方面,74.51%的患者认为CNCP管理是有效的.结论 中国医师对阿片类药物在CNCP管理中的认知需要加强,需要对医师与患者加强CNCP教育,提高CNCP的临床管理水平.

  • 加强疼痛基础与临床研究,促进疼痛医学发展

    作者:程智刚;郭曲练;黄长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增加了疼痛临床诊断和治疗复杂性.由于我国疼痛医学的研究和规范疼痛治疗起步较晚,当前疼痛医学研究者需要对临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促进疼痛转化医学发展,提高疼痛医学临床水平.笔者就此进行述评.

    关键词: 疼痛 述评
  • 右美托咪啶辅助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张建楠;柳娇;徐敏逸;任晓平;徐永成;尹卫娟;蔡靓羽;周春刚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右美托咪啶组(T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常规腰硬联合麻醉后,蛛网膜下腔注入0.5%等比重罗哌卡因3ml,术中根据手术需要硬膜外腔追加0.375%罗哌卡因3~5ml.股神经穿刺成功后,T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啶混合溶液20 ml(含右美托咪啶0.6 μg,/kg),C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放置连续股神经阻滞导管,术毕两组患者均连接电子镇痛泵行连续股神经镇痛,采用0.75%罗哌卡因50 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每袋).背景剂量:4ml/h;PCA剂量4ml/次,锁定时间为30 min.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24、48、72 h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RVAS)和被动活动VAS疼痛评分(PVAS).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麻醉前和术后24、48、72 h血清TNF-α、IL-1β、IL-6等炎性因子水平.记录术后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与C组比较,T组术后6、24、48 h的RVAS和P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T组24和48 h的TNF-α、IL-1β、IL-6炎性因子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组术后窦缓发生率高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镇痛可有效提高TKA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术后应激反应.

  • 臭氧化盐水对大鼠切口痛模型行为学及血浆TNF-α、 IL-6的影响

    作者:王雪梅;王亚平;吕志平;江兴华;邹定全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不同浓度臭氧化盐水对大鼠切口痛模型行为学及血浆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选取24只用于疼痛行为学测试,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于造模前10 min经尾静脉给药5 ml/kg,A1组给氧气化盐水,B1、C1、D1组分别给20μg/ml、30 μg/ml、40 μg/ml的臭氧化盐水,七氟烷麻醉后制作切口痛模型,分别在术前24 h、术后2、6、24、48 h五个时间点测试大鼠50%机械缩足阈值(50% PWMT)和累积疼痛评分(CPS).其余3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只,A2、B2、C2、1D2组处理同前,E2组为假手术组,术后2h右心室取血2ml,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TNF-α和IL-6水平.结果 与A1组比较,B1组在术后各时间点50%PW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1、D1两组在术后2、6、24、48 h 50% PWMT明显大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1组比,B1、C1、D1组在术后不同时点CPS均小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h大鼠血浆TNF-α浓度E2组与B2、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组和C2组较E2组升高,其中C2组高于A2组;术后2h各组大鼠血浆IL-6浓度E2组与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C2、D2组均较E2组升高,其中D2组高,B2组低.结论 臭氧化盐水静脉注射对大鼠切口痛有镇痛效果,且存在浓度相关性.

  • IL-33及其ST2受体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及其介入疼痛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搏;罗剑刚;鄢建勤

    白介素-33(IL-33)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属于IL-1家族.IL-33既可以发挥转录抑制因子作用,也可以与受体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结合,在免疫调节及炎症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来研究表明IL-33在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在疼痛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IL-33及其受体ST2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IL-33/ST2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神经系统表达和介入疼痛相关疾病的意义进行综述.

  •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腹股沟区手术术后镇痛的对照研究

    作者:薛杭;赵平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腹股沟区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比较不同入路时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差异.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单侧腹股沟区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2~4岁,ASA分级Ⅰ级,按随机数余数法分成后路组、内路组、对照组(每组20例).后路组与内路组患儿于全麻下行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的腹横肌平面阻滞.分别观察并记录患儿的入室基础情绪,入室、切皮、缝皮时的心率、血压,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留观时间,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PACU给药例数,术后恶心呕吐例数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三组患儿在一般情况、基础情绪、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入室的心率、血压、家长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与内路组患儿在m-CHEOPS首次评分及之后20 min内评分、躁动发生率、PACU给药例数及切皮、缝皮时的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观察指标在后路组与内路组患儿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够为小儿腹腔镜腹股沟区手术提供良好术后镇痛,减少静脉镇痛药的应用,后路法与内路法是腹横肌平面阻滞较佳入路.

  • 富氢液通过激活HO-1减轻炎性痛大鼠炎症因子的表达

    作者:张国锋;陈红光;于泳浩;王国林;谢克亮

    目的 探讨富氢液是否通过激活血红素氧合酶-1(HO-1)减轻炎性痛大鼠的炎症反应.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体重180 ~ 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16):对照组(Con组)、炎性痛组(CFA)、炎性痛+富氢液组(CFA+ H2)、炎性痛+HO-1抑制剂Znpp-Ⅸ组(CFA+ Znpp-Ⅸ)、炎性痛+富氢液+HO-1抑制剂Znpp-Ⅸ组(CFA+H2+ Znpp-Ⅸ).分别于模型制作第1天(T1)、第2天(T2)、第3天(T3)、第5天(T4)、第7天(T5)和第14天(T6)检测大鼠疼痛行为学(机械痛敏和热痛敏);于第7天收集大鼠脊髓组织,应用RT-PCR和Westem blot等方法检测HO-1的mRNA、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FA组动物机械痛敏MWT和热痛敏TWL降低,脊髓组织中HO-1 mRNA、蛋白表达和活性增加,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表达增加(P<0.05);与CFA组比较,CFA+ H2组动物机械痛敏MWT和热痛敏TWL增加,脊髓组织中HO-1 mRNA、蛋白表达和活性进一步增加,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减少,而IL-10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与CFA+ H2组比较,CFA+ H2+Znpp-Ⅸ组动物机械痛敏MWT和热痛敏TWL降低,脊髓组织中HO-1 mRNA、蛋白表达和活性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增加,而IL-10表达减少(P<0.05).结论 富氢液可减轻炎性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降低炎症因子释放,与激活HO-1密切相关.

中国医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