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疝和腹壁外科(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rnia and Abdominal Wall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산화복벽외과잡지(전자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Millikan术式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用Millikan术式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1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61.5岁.复发疝单侧29例,双侧2例,共33例次.二次复发8例,三次复发2例.复发时间距上次手术时间20 d至25年,平均12.5年.第一次手术方式:传统手术31例次,其中Bassini法19例次,Halsted法8例次,方法不明4例次.二次及三次复发者均为传统疝修补方法.无张力疝修补术2例次,为3DP补片修补.合并高血压、冠心病15例,糖尿病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6例,前列腺增生10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一期愈合,随访0.5~4年无复发.结论 Millikan术式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效果良好.正确确认腹横筋膜层,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网塞正确、可靠的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在腹外疝修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在成年人腹外疝手术治疗中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8 年,采用美国Gore 公司生产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施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 859 例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 731 例,占 85.0 % ; 腹股沟直疝 86 例, 占10.0 % ; 股疝 13例, 占 1.5 %; 切口疝 12例,腹白线疝9 例, 脐疝8 例.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5 min,手术后疼痛轻微, 无明显异物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4.6 d.随访 10 个月~60 个月,平均 30个月, 无复发病例.结论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安全、经济、简便、复发率低的优点,疗效肯定,临床上基本可以满足各种情况下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需要.
-
善释腹膜前专用网塞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善释腹膜前专用网塞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到2009年7月156例使用善释腹膜前专用网塞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随访2月到2年,全部治愈,无复发.术后无切口感染及疼痛,异物感1例,发生率0.6 %(1/156).结论 善释腹膜前专用网塞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简便,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疗效确切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
-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258例疗效观察及并发症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间,我院外科所施行的258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手术全部順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41.5 min,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阴囊积液2例,术后平均随防35.3个月,无随访期內复发病例.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简单、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善愈网片腹膜前修补法在腹股沟复发疝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善愈"聚丙烯网片在复发性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分析使用"善愈"无张力腹膜前修补法治疗26例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与随访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30~40 min,术后8 h下床,8~10 d伤口痊愈后出院.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无明显异物感,无射精痛.阴囊积液1例,穿刺抽液后治愈,无其他并发症. 结论 "善愈"聚丙烯网片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兼有治疗疝和预防疝的作用,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修补范围大、复发率低的优点,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较为良好的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行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关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60例11个月~12岁腹股沟斜疝患儿应用自行改制的手术器械实施经腹腔镜内环口关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手术时间5~8 min,治愈59例,复发1例,平均住院日3~5 d.结论 应用该项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虽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 、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留手术瘢痕等优越性,但仍存在一定并发症.
-
Kugel自膨式补片与Perfix网塞治疗成人原发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目的 与传统Perfix 网塞修补腹股沟疝比较,探讨Kugel 补片的优点.方法 Kugel补片修补组(下称Kugel组) 39例,Perfix 网塞修补组(下称Perfix 组) 48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手术时间, 术后早期反应,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Kugel 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高于Perfix 组( P < 0. 05),Kugel组伤口疼痛、恢复活动时间以及伤口异物感、阴囊水肿例数显著低于Perfix 组( P < 0. 01) ,手术时间显著低于Perfix 组( P < 0. 05) .术后随访平均12 个月(5~16 个月) ,均未见复发.结论 与Perfix 网塞修补术相比,Kugel 补片修补术具有伤口疼痛轻、异物感轻、恢复快的优点, Kugel补片修补手术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
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65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善愈补片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用国产善愈补片行开放性前入路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共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45~55 min,平均50 min.全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无浆液肿及感染发生.术后随访2~24个月,无复发.结论 应用国产善愈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成功经验.探讨TEP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 年5月我们收治的125例(145例次)腹股沟疝患者行TEP手术的临床资料.直疝25例次,斜疝111例次,复合疝9例次;单侧疝105例,双侧疝20例;其中复发疝11例.结果 125例患者共行145例次TEP手术.手术时间30~182 min(平均单侧48 min,双侧106 min).术后使用镇痛剂4例.住院时间2~8 d,平均3±1.2 d.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清肿或血肿10例,术后尿潴留11例,腹股沟区疼痛4例,膀胱损伤1例.随访3~20个月,术后复发1例,为早期手术病例.结论 TEP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疼痛发生少、远期舒适性好、复发率低等优势,应成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术式.
-
加强腹横筋膜在Ⅲ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加强腹横筋膜在Ⅲ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13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第一组65例采用Millikan技术或应用双层普理灵补片加强腹横筋膜,第二组70例采用经典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结果 两组病例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合并疾病等方面相似,具有可比性.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9 min、41 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5.4 d、5.1 d,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3 %(8/65)、15.7 %(11/70),无明显差异,但第一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1.5 %)明显低于第二组(7.1 %).随访24个月以上,第一组无复发病例,第二组复发率为4.3 %(3/7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注重腹横筋膜的加强,可以有效地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
植入补片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目的 总结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和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79例采用植入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215例,腹腔镜疝修补术64例. 结果 多数病例1周内疼痛轻微,少数病例需止痛治疗1~3次.术后体温不超过38℃,无手术意外损伤,无切口感染病例.发生阴囊血肿、积液4例,急性尿潴留8例,复发2例. 结论认真掌握植入补片技术,根据"个体化"选择不同的麻醉和手术方法,植入补片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使用是安全可行的.
-
善愈腹膜前双层补片在股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善愈聚丙烯补片在股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3月到2009年8月收治的21例股疝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性别、年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住院手术费、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均治愈,手术时间40~75 min.患者术后疼痛轻,未使用止痛药,无切口感染,平均手术费用4050元,随访2~29个月,无术后慢性疼痛,异物感不明显.结论 善愈补片修补股疝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
开放式成人脐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和被引入到现代疝外科学,成人脐疝的治疗也从以往多采用的传统的组织修补,逐渐发展到尝试各种植入网片的手术方法.我院疝和腹壁外科自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间,采用网片置入腹膜前间隙的修补方法治疗成人脐疝93例,总结如下.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原位、无张力、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微、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目前已在各级医院迅速开展起来.我院从1998年开展此项手术,其中有些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现就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交流如下.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合并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
老年性腹股沟疝常合并存在前列腺增生症,是普外科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我院在2002年3月至2008年5月期间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了27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的腹股沟疝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
应用善愈补片修补成人腹股沟疝100例体会
我中心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应用善愈补片对1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实施修补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32例临床报告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国内外公认行之有效的、可靠的手术方法.自2008年7月以来,我院采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2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
平塞式无张力疝修补术68例诊疗分析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一种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手术方法,创伤小,缝合的局部组织无张力,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9年5月在局部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麻醉下连续行平塞式无张力疝修补术68例,现报道如下.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80例体会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国外目前流行的修补术,也是近年来发展快的术式,手术例数每年几乎都是成倍地增长 [1].该术式已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所接受.2006年10月至2009年3月我院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80例,现总结如下.
-
腹腔镜下修补上腹部切口疝的临床体会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10%~15%[1] .手术方式包括利用自身健全组织直接缝合修补和放置补片的无张力修补两种.
-
善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一例
患者女性,74岁,因"右上腹肿物一年"入院,患者三年前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切口愈合佳.一年前于切口下方出现一肿物,站立时出现,开始约桃核大小,平卧位消失.后肿物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并有继续增大趋势,伴有腹胀,纳差.
-
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致腹膜前间隙巨大血肿一例
患者男,51岁,"主因双侧腹股沟可复性肿块一年"入院.入院诊断:双侧腹股沟直疝.双侧疝均未进入阴囊.入院后各项化验检查、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均无阳性表现,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血液病.
-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
目前,一般认为,食管裂孔疝修补后,需要加做胃底折叠抗反流术,这有助于预防疝复发和防治胃食管反流性疾病[1].当前应用腹腔镜修补食管裂孔疝在欧美发达国家已被广泛运用,手术技术日益成熟,国内报道亦逐渐增多,由于腹腔镜手术的特殊性, 手术配合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从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我院为64例患者施行该手术,现将手术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
腹腔镜下腹股沟区的外科应用解剖
"在外科领域中,没有一种人体疾病比腹股沟疝更需要精确的解剖学知识和高超的手术技巧."--Sir Astley Paston Coopers, 1804.大多数外科医师对于腹股沟区解剖的前入路层次非常熟悉,然而随着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开展,对于腹腔内面观的腹股沟区解剖的了解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
切口疝的发生率和复发率的问题
一、切口疝的发生率有逐渐增加趋势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约为2 %~11 %[1].经前瞻性研究,经腹部中线手术后切口疝的发生率为11 %~20 %[2,3],而感染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为23 %[4],特别是同时合并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70岁以上的患者更高[5] .
-
疝修补术后人工补片感染的探讨
应用生物材料进行疝修补术是疝外科学的一大进展, 随着生物材料的大量使用, 与生物材料有关的感染时有发生,尤其深层腹壁感染常导致手术失败, 给再次手术带来困难.为此, 我们就补片感染的病因、诊断及防治进行探讨.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出血的防治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出血的问题,与其他的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发生术后出血一样,主要牵涉到两个方面:(1)与全身性疾病有关的出血问题.这是所有要进行腹部手术都要注意的,是共性;
-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
自1998年首先由Crombie等发表关于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的论文以来[1],目前CPSP渐受临床重视.CPSP并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定义,一般指外科手术后持续至少3个月疼痛的临床综合症,但不包括恶性肿瘤、慢性感染导致的疼痛及术前已存在的疼痛.
-
2009疝与腹壁外科国际论坛会议纪要
由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广东省疝与腹壁外科学组、东莞市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东莞市普外科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由东莞康华医院承办的"2009疝和腹壁外科国际论坛"于2009年10月24日-25日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康华医院成功举办.
-
加强质量意识 丰富品牌内涵——2009年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学习研讨会纪要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重新颁发了<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的管理随即纳入了法制的轨道.第一本电子版医学杂志创刊虽已5年,但该系列杂志大多还处于新创办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