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Military Medical Journal of South China 화남국방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595
  • 国内刊号: 42-160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宋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璐;王国玉;赵翠;李伟;李彤;王淼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符合标准的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4例,并选取同期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 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与单纯高血压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1,P=0.006;t=3.302,P=0.015);高同型半胱氨酸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32,95% CI=1.31~4.16),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预测价值.

  • 超声引导下小于5cm子宫肌瘤射频治疗156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慧芝;文玉华;万兰;王丹;李零零

    目的 寻找一种避免小于5 cm以下子宫肌瘤继续增大的可靠的治疗方法,研究子宫肌瘤射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01/2014-03月选自愿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156例,肌瘤187个,肌瘤瘤体直径1.5~5 cm,在B超监视和引导下经阴道行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结果 治疗后随访超过3个月153例、6个月150例(180个肌瘤),治愈率为30.66%(46/150),治疗有效率100%(150/150).结论 射频消融术能有效控制5 cm以下子宫肌瘤继续增大,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的可靠微创技术,可重复治疗,无辐射,易推广应用.

  • 降钙素原等炎性相关指标在感染性心内膜炎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作者:陈渝宁;王延伟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降钙素原(procalciti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浆D-二聚体等指标在预测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并发症发生等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期间,45例治疗前有PCT、CRP、MPV、D-二聚体等检测指标的IE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上述指标在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 有并发症的IE患者,其入院时外周血PCT、CRP、MPV、WBC数值明显高于那些无并发症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生素治疗后,45例IE患者MPV值(9.5±0.8)fl较抗生素治疗前(10.9±1.2)fl显著下降(P=0.002).13例并发血栓形成患者,其血浆D-二聚体浓度(4.75±3.36)μg/ml显著高于无血栓形成组(2.25±2.45)μ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RP、MPV有可能成为IE患者并发症发生的良好预测指标,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IE患者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

  • 50例胃肠间质瘤的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作者:张小丽;阳帅;赵强;许春伟;张博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ehemistry,IHC)指标CD117、DOG-1、CD34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GIST患者的病理资料,分析总结其病理组织学及IHC特点.结果 50例中,病变部位在胃、小肠、大肠、胃肠外分别为22、19、6、3例,梭形细胞型依次为15例(68.2%)、12例(63.2%)、3例(50%)、3例(100%);上皮样型5例(22.7%)、5例(26.3%)、3例(50%)、0例;混合型2例(9.1%)、2例(10.5%)、0例、0例;CD117阳性47例(94%),DOG-1阳性45例(90%),CD34阳性40例(80%),CD117和/或CD34阴性12例(24%),CD34、CD117、DO G-1同时阴性1例(2%).SMA阳性13例(26%)、S-100阳性6例(12%).结论 梭形细胞型是GIST的常见类型,上皮样型和混合型次之,但肿瘤发生部位不同,比例不完全相同.CD117、DOG-1、CD34在GIST中高表达,联合SMA,S-100及病理组织形态学可对大多数GIST明确诊断.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特征及复发因素分析

    作者:陈小青;王治平;江帆

    目的 分析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患儿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分析本病预后相关因素,探讨临床特征与复发相关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 34位ADEM患儿入组,根据临床单次发作和多次发作分为单相型组(n=27)和多相型组(n=7),分析两组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两组间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处理,分析与多相型发作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病临床症状非特异性,以发热、运动障碍、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居多,临床发生率分别占58.8%、55.9%、41.2%和29.4%.其它常见临床症状包括惊厥、视神经累及症状、自主神经症状等.头颅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双侧病灶、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异常、皮质病灶三项指标异常率高,分别为76.5%、64.7%和58.8%.多相型组复发时5例(71.4%)有视神经累及症状.复发相关因素分析提示,发病时间(发病距皮质激素大剂量治疗时间)、自主神经症状、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异常与再发相关,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10.03,20.00,31.25,与单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EM患儿的临床特征与急性病毒性脑炎无异,以发热、运动障碍、头痛头晕、意识障碍为主.临床主要依赖头颅MRI改变,结合脑病症状建立诊断.自主神经症状、VEP异常在多相型组多见,提示可能与复发有关,是否与视神经脊髓炎抑或儿童多发性硬化相关,有待随访后下结论.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宋晓阳;周翔;甘国胜;季蒙;陈敏;黎笔熙;陶军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老年患者(>60岁)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D组患者在诱导完成后予以DEX 0.8 μg/kg负荷剂量,继而予以0.3 μg/(kg·h)的输注速度予以维持,手术结束1小时前停止输注.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在40~60,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术前第1日及术后第7日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估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测定患者认知功能状态.MMSE评分低于麻醉前基础值2分以上或者总分低于23分者认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结果 D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均显著低于C组.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估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日MMSE总分值评估D组显著优于C(P<0.05).术后POCD的发生率D组亦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DEX可显著减少老年直肠癌患者术中镇静镇痛药物用量,改善术后认知功能状态,减少术后POCD的发生.

  •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一线治疗Ⅳ期肺腺癌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蔡蔚;耿春艳;陈斌;蒋磊

    目的 探讨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一线治疗Ⅳ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61例病理诊断确诊为Ⅳ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一线组(治疗组)和紫杉醇联合卡铂一线组(对照组).在每周给予卡铂一线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每周给予紫杉醇质体125 mg/m2,对照组给予紫杉醇125mg/m2.每三周为一个周期,连续监测治疗两个周期后评价给药方案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及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结果 实验得到治疗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3.87%和93.55%,对照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为53.33%和73.33%,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的概率、血红蛋白减少的概率、疲乏、肌肉关节痛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率低于对照组,呕吐概率高于对照组.其他的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一线治疗Ⅳ期肺腺癌的近期效果优于紫杉醇,临床上患者的毒副反应小,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

  • 胃血管球瘤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蔚;陈晓东;宋鸿;彭大云

    目的 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胃血管球瘤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物位于胃窦或胃体黏膜下,直径1.5~3 cm.显微镜下肿瘤组织在胃肌壁间呈多结节状分布;结节内肿瘤细胞小-中等大小,圆形、多角形,胞界清楚,胞质丰富红染或空亮,细胞核圆形、卵圆形居中,无明显异型性到轻度异型,核分裂像罕见;瘤组织内富含血管,部分瘤细胞围绕分枝状的血管形成血管外皮瘤样结构;部分瘤细胞呈实性分布.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ntigen,SMA)、actin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LN)阳性;CK、CD34、CD117、DOG1、CgA、Syn、S-1 00、HMB45、Melan-A等阴性.结论 胃血管球瘤非常少见,大多数生物学行为表现为良性.确诊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综合分析,需与胃肠间质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鉴别.

  • 回肠膀胱输出道造口术前定位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敏;张希;钱卫红;潘铁军;郑秋平

    目的 探讨回肠膀胱输出道造口术前定位对患者术后造口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作者医院2010-03/2014-02月因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和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治疗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术前由造口治疗师、手术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造口定位,对照组由手术医生在术中进行定位造口.术后随访6个月,对患者的造口情况、生活质量进行记录并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造口并发症、对造口的适应性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回肠术前造口定位可有效减少造口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对造口的适应性,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EGFR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阳光;杨长亮;姚行齐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检测58例喉鳞状细胞癌和15例正常喉黏膜标本中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和正常口腔黏膜标本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41%和6.67% (P<0.01).EGFR蛋白与年龄、性别、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GFR可能参与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并且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分化有关,但是与浸润及转移可能无关.

  • 桑白皮提取物对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

    作者:余丽芳;饶智国;章必成;王伟星;刘健

    目的 观察桑白皮提取物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桑白皮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HepG2细胞,将高、中、低三种浓度的桑白皮提取物血清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法检测桑白皮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桑白皮提取物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桑白皮提取物对HepG2细胞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桑白皮提取物对HepG2细胞MMP-9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桑白皮提取物血清中等浓度组HepG2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阻滞于G1期(P<0.05);中等浓度组HepG2细胞,迁移实验中细胞迁移面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中等浓度组桑白皮提取物还可明显下调HepG2细胞MMP-9蛋白表达(P<0.001)及MMP-9 mRNA表达(P<0.001).结论 桑白皮提取物能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与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MP-9蛋白的表达有关.

  • 氯化钴干预条件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HIF-1α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琼书;王军;杜鹃;郑颖城;张瞿璐;董玉梅

    目的 研究氯化钴(CoCl2)干预条件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按数字随机化原则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CTL组),16只为模型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均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CoCl2治疗组(CoCl2组).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免疫组化学检测实验大鼠HIF-1α表达和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组织HIF-1α蛋白表达.结果 CTL组肾脏组织无HIF-1α表达,DM组HIF-1α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核;CoCl2组HIF-1α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DM组(P<0.05),其HIF-1α蛋白表达水平较DM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缺氧参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早期肾小管间质损伤,化学性低氧模拟剂CoCl2可通过上调HIF-α减轻蛋白尿和肾小管间质损伤,延缓DKD进展.

  • 胃腺癌组织中肌腱蛋白C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俊明;任勇;陈昕薇;梁励玮

    胃腺癌在我国是一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死于转移和复发[1],而目前对于胃腺癌转移的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肌腱蛋白C(tenascin c,TNC)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与组织损伤和修复、炎症及部分肿瘤血管生成、转移有关.本研究通过观察TNC在不同病理学分级和临床分期胃腺癌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腺癌复发转移的关系.

  • 导管治疗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魁平;陈右江

    肠梗阻是普通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及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变化快,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肠梗阻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除了绞窄性肠梗阻外,急诊手术探查存在较大风险,因此以胃肠减压引流为主的保守治疗是有效治疗措施之一.作者科室对2011-05/2013-12月收治的肠梗阻行保守治疗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肠梗阻导管组和鼻胃管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肠梗阻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急性脑梗塞48例临床观察

    作者:肖钦

    肺心病尤其是肺性脑病并发急性脑梗塞,临床上表现不典型,常被原发病掩盖.选取作者医院2008-12/2013-12月收治的肺心病并发急性脑梗塞4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57~82(62±2.3)岁.

  • 肺泡内积血的CT平扫肺窗表现

    作者:曾晓华;陈志辉;刘忠;阳昱恒;孙志强

    胸部透视、常规胸片、胸部CT扫描是咯血病人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可明确咯血的病因、肺内创伤或病变的具体叶段[1].因此,胸部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胸部CT扫描对咯血病人具有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常规胸片与胸部CT扫描对各类原因所致肺泡内积血的观察、分析、CT影像学表现、CT诊断价值尚少有文献报道.本文通过对158例咯血病人的常规胸片与胸部CT扫描资料分析,探讨常规胸片与胸部CT扫描对肺泡内积血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学表现.

  • 捏脊疗法对骨折卧床患者腹胀、便秘及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作者:魏为

    下肢骨折患者由于术后切口疼痛及长时间卧床休息,可引起患者尿道括约肌或膀胱反射性痉挛,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尿潴留及便秘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术后痛苦,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下肢骨折术后腹胀、便秘、尿潴留的发生与气血亏虚、脾胃功能失调、津液亏损所致的腑气不通、气机阻滞、大肠传导失调有关[2].捏脊疗法通过对患者实施捏脊可疏通经络、促使阴阳平衡、调节肺脏气血,促进胃肠蠕动作用[3].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郭涓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较为常见,患病率约为2.5%,其中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占0.3%~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占2.0%~2.5%,有90%以上的患者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甲状腺功能减退影响胎儿的大脑神经智力发育,各种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增加[2].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较轻,与早孕反应的症状难以区分,终导致漏诊[3],早期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资料,详细报告如下.

  • 原发性肝癌术后生存率随访分析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王节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致癌物质和环境因素有关,一般男性患者多于女性[1].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虽然治疗技术进步,但是仍不能排除复发及转移的可能[2].选取作者医院收治的1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访调查术后生存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如下.

  • 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食管癌狭窄疗效观察

    作者:姜志勇;刘福建;关航

    食管癌患者常因食管狭窄而吞咽困难,食欲不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无外科手术指征的老年患者的姑息治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的主要目标[1].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able metal stent,SEMS)置入术是治疗食管癌狭窄的一种技术,作者在内镜下应用覆膜SEMS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食管癌狭窄,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金属支架 食管 狭窄
  • 对乙酰氨基酚与芬太尼在ICU疼痛管理中比较的研究

    作者:李振华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治疗轻度至中度疼痛,有效而安全的药物.本剂的口服和直肠形式被广泛用于ICU患者疼痛和发热治疗[1-2].为得到有效的镇痛效果,非甾体抗炎药加入,能减少在ICU中使用麻醉药的总剂量.Aghamir报道[3],急性术后疼痛管理中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治疗.Peterson 等[4]证明,对乙酰氨基酚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的术后期可降低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剂量.本研究目的是比较静脉滴注对乙酰氨基酚与ICU中首选麻醉剂芬太尼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奥卡西平联合瑞替加滨治疗难治性部分发作性癫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圣华

    癫癎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发病机制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细胞放电异常所致[1].该病的全球患病率约为0.5%~10[2-3],其中在成人癫癎患者中常见的类型为癫癎部分发作.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和瑞替加滨(retigabine)主要被用于辅助治疗成人部分发作性癫癎[4].

  • 益母草在解冻移植周期中宫腔积液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春艳;耿育红

    宫腔积液能够改变子宫内膜的微环境,具有胚胎毒性,直接影响辅助生殖技术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发育及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导致辅助生殖周期中临床妊娠率的降低[1].益母草具有祛除淤血,活血调经的作用.本研究对2011-09/2014-01月在作者医院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623个解冻移植周期中15例发生宫腔积液的患者发生的原因、治疗及临床妊娠率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 临床辅助指标预警报警信息平台的研制

    作者:任慧朋;郭建斌;周爱武

    目的 建立临床辅助指标的自动报警信息平台,减轻医护工作人员在临床上的劳动量.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各类临床辅助指标进行分析,使用Web消息并发机制对消息进行智能派发.结果 使用信息化手段可代替医生对临床指标进行持续监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 该论文所介绍了临床指标预警报警平台的研发原理,彻底改变了人工监测临床指标的传统方式,具备临床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蔡逊;邵俊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当今严重威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DM患者全球已超过1.7亿,且其患病率逐年上升,新增患者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预计2025年将达到3.5亿,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1].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内科为主,主要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干预生活方式、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等.但所有内科治疗方法都很难维持血糖的长期稳定,而血糖控制不佳所致的各种并发症成为T2DM患者致残与致死的主要原因.

  • 蛋白异常所致的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药物的研究

    作者:仇淑君;李建明;张俊;罗玥佶;李广意;赵胜蓝;伍琼沙;曾杰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1],发病率较高,已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及中风[2],全世界有3500万AD患者[3].据欧美等11个国家联合研究报道[4],60岁老年人AD患病率为0.3%~0.8%,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年龄每增加5岁,其患AD的概率将上升2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AD的患病数将显著增加[5].

  •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研究

    作者:胡兴茂;马继锋;乔民;张巨波

    随着“数字地球”时代的到来,未来战场的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要掌握未来数字化战场的主动权,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数字化卫勤建设,实现卫勤保障全流程、全要素的数字化,不仅十分必要,更是势在必行[1].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军队各级卫勤指挥机构对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军队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先后实施了“军字一号”、“军字二号”等一系列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各级信息化建设水平.

  • 黎巴嫩维和任务区多发伤的特点和救治

    作者:王华

    2014-01月,笔者随我国第11批赴黎维和医疗分队前往黎巴嫩东南部执行维和保障任务,参与救治一起车祸导致的多发创伤患者2名,系西班牙维和军人,感触深的就是在维和二级医院因各种因素限制,整个救治过程与国内医院有着明显差别,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加强卫勤保障能力,笔者调出第8、9、10三批驻黎维和二级医院曾经收治的多发创伤患者36名的病历资料,分析其特点,总结救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 某岛驻守军人心理干预效果调查研究

    作者:张忠明;李津强;吴张鹏;李萍妹;张德栋

    目的 探讨驻岛军人应对方式对心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取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nt copy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某部驻岛71名军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心理干预后观察其变化及相关性.结果 在干预前,该部驻岛军人SCL-90除偏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军队常模(P<0.05或P<0.01),消极应对分高于常模(P<0.05).干预后,该部驻岛军人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恐怖等因子分均显著减少(P<0.05).躯体化、抑郁及焦虑因子前后差值,与消极应对分呈负相关(P<0.05);人际关系因子前后差值与积极应对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驻岛军人强化训练过程中,心理问题较多;应对方式会影响心理干预效果.

  • 海上医疗队在海上灾害中对急产产妇的救护

    作者:周荣向;孙成玲;秦棠妮;谢培增;汪先兵

    目前,海上医疗队是军队医院抽调的机动卫勤分队,主要任务是承担平、战时海上卫勤保障任务.作者医院海上医疗队妇产科救护小组以平战结合方式,按海上医疗救护的要求,携带海上医疗队的装备,配备妇产科专业救护人员,应用海上医疗救护的模式[1],在海上环境下出动海上医疗救护16批次,完成海上灾害中对急产41例产妇的救护,为完善海上医疗救护,特别是对海上灾害中急产产妇的现场处理提供了较好的经验.

  • 基于层次护理对突发消化疾病的诊治应用效果

    作者:刘爱英;周文波

    危重突发消化疾病不仅是疾病卫生问题,更多的可造成社会问题.在临床上,危重突发消化疾病主要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破胃壁肠壁,使消化道内容物流到腹腔内导致的一系列病症,其中急性穿孔前常有溃疡加重的表现,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痛、上腹剧烈疼痛,有的病人还会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及肌紧张等症状,更多的需要进行急诊治疗[1-2].随着我国护理技术的发展与现代社会观念的建立,护理管理逐渐由经验管理向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发展.

  • 品管圈在提高分级护理巡视合格率中的实践和体会

    作者:梁爱琼;罗林;颜涛;张琰;陈星林

    目的 成立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利用移动护理工作站,开展提高临床分级护理巡视合格率的持续质量改进,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监控依据.方法 选择心血管外科病区住院患者96名,随机抽取一周巡视情况,按照开展QCC活动6个月,对比活动前后患者的巡视结果、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核心能力等指标.结果 活动开展后巡视率由63.94%提升至93%(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从93%提升至100%(P<0.05);护士核心能力在和谐氛围、主动服务等八个方面呈正向增长,在责任感、主动沟通、品管手法掌握项目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依托PDA进行的护理考量,可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增加护患沟通,有利于医疗行为的开展,对提高分级护理巡视合格率有积极意义.

  • 优质护理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由于上气道塌陷引起通气不足,甚至是呼吸暂停,进而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睡眠结构紊乱,白天嗜睡的临床症状.该疾病往往会持续数秒,甚至几分钟,导致患者机体内严重缺氧,会加重患者自身的一系列疾病[1-2].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对于OSAHS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需要给予必要的优质护理,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 针对性护理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观察

    作者:胡卫绵

    自发性脑出血具有发病急和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法以药物维持治疗为主,但需要配合高质量的护理才能提高预后效果[2].传统的护理模式以医嘱为中心进行护理,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作者科室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临床护理计划,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生活质量的研究

    作者:杨丽莉;张静

    精神障碍给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功能与社会适应能力产生影响[1].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几率逐年提升,而且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器官功能退化,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因此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改变[2].作者科室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个性化护理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沈清峡

    肩胛骨骨的病患有肩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1-2].肩胛骨骨折伴有明显移位时,可使肩关节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而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时,可出现肩峰下疼痛、外展无力等肩关节功能障碍.常规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但疗效不够显著[3-4].本文通过个性化护理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比传统方案的疗效,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报道如下.

  • 综合护理干预对非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短起效期节点研究

    作者:殷铁梅

    腰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之一[1-2],近年来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国外资料报道60%的腰腿病为腰椎管狭窄所致[3].非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无创伤、低风险,不会破坏腰椎生理结构的完整性,极大的降低了治疗成本,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们的重视,而国内外对非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多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持续的时间不够具体,临床上缺乏具体的参考标准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综合干预护理短起效期对提高非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疗效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284名试用期护生工作倦怠感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曾尟枚;张希;卢慧芳;韩璇;张红杰

    目的 了解试用期护生工作试用期间的职业倦怠状况,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减轻或消除工作倦怠感.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3所三级医院、4所二级医院的284名试用期护生工作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与杭州市地区群体护士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用期护生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两个维度上属低度倦怠,个人成就感维度属高度倦怠.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维度倦怠程度得分低于杭州市护士群体,个人成就感维度倦怠感高于杭州市护士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科试用期护生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维度倦怠感高于其他组;急诊科试用期护生个人成就感维度倦怠感低于其他组;三级医院护生去人格化维度倦怠感高于二级医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学历、有无护士执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建议管理者从试用期护生的工作阶段特殊角度出发,减轻或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提高试用期护生的工作积极主动性,为优质护理服务的更好延续打下坚实基础.

  • 驻湘某防空旅干部战士口腔健康调查报告

    作者:马毅慧;俞祥云;郭家平;田强;江飞;李希瑞

    目的 通过普查形式对驻湘某部干部战士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解,进一步提高为兵服务质量.方法 普查前对执行人员口腔知识基本宣教,采用巡诊方式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在全部参加调查的430名干部战士,年龄28~47岁(平均37.5岁),其中,在牙列缺损方面共患者有40名(9.3%),牙周疾患人员350名(81.4%),牙体缺损患者245名(57.0%),第三磨牙急慢性炎症及位置不良共计123名(28.6%).结论 部队干部战士口腔健康情况不良,有必要进行定期宣传,若需要及时接受治疗.

  • 社区2型糖尿病长期路径化干预管理模式的研究

    作者:杨斌;王志忠;王晶;胡叶暖;王亚平

    目的 分析长期路径化干预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干预的流程、内容和效果,为完善推广社区糖尿病长期路径化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社区210名2型糖尿病患者,遵循路径化流程和表单式项目管理内容,依据路径项目完成率分为80%以上组(第一组)、60%~80%组(第二组)、60%以下组(第三组),观察三组患者的干预后指标整体达标率情况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80%以上组、60%~80%组、60%以下三个组,指标整体达标率分别为90.2±2.13;84.5±3.15;75.4±3.26.第二组与第一组在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性差异,第三组与第一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社区糖尿病路径化管理明确了糖尿病医患双方的管理流程和相关内容,尤其是强化了患者的依从性,促进了社区糖尿病管理控制整体水平的提高.

  • 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法对社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莉;龙霖;官计;田红梅

    目的 评价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法对社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5名社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均给予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在研究前后分别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的测评.结果 SF-36量表得分两组间比较:研究前两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后观察组各维度分数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除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外,其它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前后两组SF-36量表得分自身比较:观察组得分前后比较,各维度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得分前后比较,除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躯体疼痛(body pain,BP)、社会功能(socialfunctioning,SF)维度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外,其它各维度及总分均无显著提高.结论 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法可改善社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 家庭访视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与疾病控制的影响

    作者:于萍

    近年来全世界糖尿病病人人数激增,据研究2型糖尿病发病率剧增与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有关[1-3],它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糖尿病的非遗传因素有年龄、肥胖、吸烟、精神压力等[4].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现状不容乐观[5],也给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控制和缓解并发症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需定期、随访检查、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社区家庭访视可巩固和提高患者的医疗行为和饮食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代谢指标.

华南国防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