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Academic Journal of Chinese Pla Medical School 군의진수학원학보
- 主管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 主办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5227
- 国内刊号: 10-111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TIMI血流计帧法测定冠状动脉血液流速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计帧法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9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溶栓失败后的挽救性PTCA治疗和延迟PTCA治疗,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再通,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 2 级或 3 级,用计帧法法测定梗死相关动脉(IRA)帧数,结合IRA长度测定血流速度,观察帧数、血流速度和心功能、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IRA平均长度为(119.30±25.26)mm,平均CTFC为(37.36±19.70)帧,平均流速为(100.33±41.92)mm/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IRA帧数负相关(r=-0.64, P=0.01),LVEF和IRA血流速度正相关(r=0.74, P=0.00).住院期间有心脏不良事件组和无不良事件组间血流速度有统计学差异(167.20±36.75 vs 105.78±30.85,P<0.05),CTFC>30祯和<30帧组间射血分数、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血流速度是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相关因素(OR =2.41,95%CI=1.95~2.83, P=0.00).结论:计帧法测定IRA帧数和血流速度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冠状动脉血流的方法,其结果和心功能、临床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
用高度多态性的短串联重复序列检测腓骨肌萎缩征1A型基因重复
目的:应用位于17p11.2-p12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4A、9A和9B检测腓骨肌萎缩征1A型的基因重复.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检测 100 例正常人4A、9A和9B的多态性与杂合率;随后应用4A、9A和9B检测 30 例无亲缘关系的CMT1患者的基因重复.结果:4A、9A和9B三种标记物的多态性分别为8、12和11,杂合率分别为0.75、0.84和0.81.联合应用 3 种标记物基因重复检出率为60%(18/30),高于本实验室原有标记物的检测率52.9%.结论:短串联重复序列4A、9A和9B在正常人群和CMT1A患者中多态性和杂合率均较高,尤其9A和9B是目前报道的多态性高的STR,是临床上检测Charcot-Marie-Tooth 1A(CMT1A)基因重复理想的标记物.
-
LRP16基因启动子的亚克隆及表达调控载体的构建
目的:为深入研究LRP16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克隆及亚克隆了LRP16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构建LRP16基因启动子表达调控载体.方法:在NCBI的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中截取并下载LRP16基因转录起始位点5′侧翼区约3kb的基因组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从健康外周血中扩增获得该片段,以此序列为基础进行亚克隆,分别获得6条5'端不等、3'端平齐的片段,后插入用于表达调控研究的pGL3-Basic载体.结果:获得了7条长度依次差别约为400bp的LRP16启动子克隆,分别构建了调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结论:上述载体的成功构建为信息资源与实验手段的有效结合克隆启动子序列提出了一种模式,并为LRP16表达克隆及启动子的活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
颞下颌关节对不同强度加速度反应的分析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在不同强度持续性高正加速度(+Gz)作用下的反应情况.方法:雄性Wistar大鼠 60 只随机分成 5 组,A组为空白对照;B组地面固定 5 min;C组固定于离心机转臂上,俯卧位,头向轴心,+ 1Gz 离心 5 min;D组体位同C组,+ 10 Gz离心 30 s,G增长率 0.5 G/s,间隔时+1 Gz离心 60 s,连续每天 3 次,每周3d,共 3 周;E组+Gz加载条件每天 5 次,每周 4 d,其余参数同D组.各组动物分别取颞下颌关节作光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A组、B组和C组未见异常,D组髁状突和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偶见胶原原纤维破坏,凝胶状物质菲薄但基本完整.E组髁状突和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断裂.凝胶状物质不完整,胶原纤维暴露断裂伴成纤维细胞脱落.结论:高正加速度重复作用对大鼠颞下颌关节的损伤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而加重.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应力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建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的有限元模型,探讨应力变化的特点、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有限元计算法对不同设计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在骨内应力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①正常股骨压应力主要分布在股骨内侧面,有托式无骨水泥型人工假体压应力主要分布在人工假体柄与股骨内侧皮质的交界面,有骨水泥型人工假体主要分布在骨水泥与假体交界面上.②有托式无骨水泥型在股骨内侧皮质应力比有骨水泥型小.③假体长度增加,假体末端应力略有减少.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较正常股骨应力发生改变,骨水泥对应有缓冲作用,增加假体长度应力减少不显著.
-
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的心功能和血乳酸变化
目的:利用人工冷海水制做犬重度体温过低症模型,并对其心功能和血乳酸变化进行了观察.方法:人工冷海水[(12±2)℃]浸泡实验犬.结果:当实验动物的肛温降至(25±0.5)℃时,血乳酸含量明显增高,同时其心输出量、心率明显下降,PR间期明显延长.结论: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犬的心功能明显减低,血乳酸明显增高.
-
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舒郁散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西药帕罗西汀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美国 1994 年心理精神病学会的抑郁症诊断标准,对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 17 分,临床表现综合评分(CGI-S) ≥4.0的 65 例患者纳入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中药舒郁散治疗组及西药帕罗西汀治疗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表现综合评分(CGI-S) 的积分变化来评定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评定两种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自身积分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中医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8.75%,西医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8.78%,两组间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西医治疗组有36.4%的患者出现副作用,中医治疗组有12.5%的患者出现副作用,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舒郁散治疗抑郁症有效,虽然帕罗西汀比中药舒郁散治疗抑郁症有效率高,两组间统计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中药舒郁散比帕罗西汀更安全.
-
颊癌诱导淋巴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颊癌诱导淋巴管生成作用,探讨其与癌淋巴路转移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Flt-4在 56 例口腔颊癌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VEGF-C表达与癌浸润方式、淋巴管侵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表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颊癌细胞表达VEGF-C与癌间质淋巴管表达Flt-4显著相关(P<0.001),且癌细胞侵入淋巴管及淋巴结转移病例VEGF-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或未侵入病例(P<0.001).结论:颊癌表达VEGF-C和诱导淋巴管生成可能是发生淋巴路转移的重要条件,可作为临床颈淋巴结处理的一个依据.
-
医疗事故及其防范
近年医疗事故逐渐增多,处理难度增大,已日益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全社会的关注.笔者对医疗事故的构成、等级、分类及其如何防范进行讨论.提出医疗制度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防范医疗纠纷,必须懂法依法,医务工作者应尽快适应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条款.
-
猫局灶脑缺血区氢谱分析及其病理基础的研究
目的:对一未知氢谱(an unknown peak,Pu)进行研究,探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Pu的病理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行弥散加权磁共振(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检查,结合立体定向图谱,作为缺血后不同区域氢谱定位标准,在缺血后不同时间进行氢谱检查,除观察乳酸 (lactate, Lac)、N-乙酰天冬氨酸 (N-acetyl aspartate, NAA)、肌酐(creatine, Cr)及胆碱(choline, Cho)等变化外,重点研究Pu产生时间、区域,并在缺血后不同时间进行HE染色,观察Pu产生部位的相应病理改变,推测Pu产生的病理基础.结果:猫局灶脑缺血后,缺血脑区出现乳酸增多及NAA减少.在缺血后2d至7d内,Pu在缺血受累脑区持续存在,病理结果证实Pu出现的脑区局部神经细胞坏死.结论: Pu的出现与脑缺血坏死有密切的关系,它可能是脑组织坏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Pu的出现提示脑组织缺血坏死.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A反式激活SV40病毒早期启动子的研究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5A的反式激活作用. 方法:扩增HCV NS5A基因,构建HCV NS5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S5A;并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细胞,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HCV NS5A蛋白的瞬时表达;与报告质粒pCAT3-promoter共转染HepG2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细胞中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 结果:质粒pcDNA3.1(-)-NS5A在HepG2细胞瞬时表达HCV NS5A蛋白,共转染实验中pcDNA3.1(-)-NS5A组的CAT表达活性是空质粒对照组的 3.8 倍. 结论:构建的表达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出相应蛋白,并能够反式激活SV40病毒早期启动子.本研究为进一步克隆HCV NS5A蛋白反式激活的靶基因,深入阐明HCV NS5A蛋白致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依据.
-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标记基因neo导入恒河猴原代肌肉母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逆转录病毒介导的neo基因导入恒河猴原代肌肉母细胞的转染条件和方法.方法:逆转录病毒上清在不同条件下与肌肉母细胞共同培养,观察肌肉母细胞体外增殖情况;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在转染过程中肌肉母细胞的表型Thy-1, NCAM和Desmin的变化;克隆PCR分析不同情况下导入基因的转染率和评价导入靶细胞标记基因的稳定性.结果:含有20%FCS,5%鸡胚液的F10细胞培养液培养肌肉来源的干细胞能获得高纯度的肌肉母细胞Thy-1 (85.0±5.0)%, NCAM (96.7±5.8)%, Desmin (95.7±2.1)%,而且这些表型不受转染的影响;持续暴露于病毒载体上清抑制肌肉母细胞的体外增殖;每天肌肉母细胞暴露于病毒载体上清 6 h,可获得(63.9±7.3)%的转染率,而且细胞体外增殖不受影响,转染后继续体外培养 2 个月,转染率不下降.结论:逆转录病毒介导的neo基因能高效率的导入肌肉母细胞,而且能稳定地整合到细胞DNA内,为在大体动物中肌肉母细胞可塑性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
冰冻保存血小板新亚群及其膜表面分子分析
目的:探索冰冻血小板新特性的获得与其新亚群膜表面分子变化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与新鲜血小板进行比较,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冰冻保存血小板膜表面功能分子变化.结果:根据表达和再表达CD62p能力不同可将冰冻血小板分为三个亚群,新鲜血小板只有一个明显的亚群.结合磷脂酰丝氨酸(PS)、CD62p和CD42b分子变化可将冰冻血小板分出新的亚群,其显著特征包括PS阳性和CD42b分子密度显著降低;而CD62p阴性亚群对钙离子的激活更为敏感.结论:血小板通过冰冻保存后,产生了新亚群.新亚群膜表面功能分子的变化与其体内存活率减低而即刻止血功能增强密切相关.
-
对现行医疗服务定价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现行医疗服务定价模式的利弊分析,笔者提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改革必须要考虑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应科学地反映医疗服务所包含的科技与知识的含量、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和医院实际成本的消耗;应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转换物价部门管理职能,实行按等级定价,建立动态的调价机制等改革措施.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结果及影响预后因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治疗结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 1980 年 1 月至 1998 年 1 月外科手术治疗的 124 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 11 个可能对预后有影响的变量输入计算机,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COX模型单因素、多因素预后分析评价预后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结果:全组术后 5 年生存率49.4%;TNM 分期Ⅰ、Ⅱ、ⅢA和ⅢB期术后 5 年生存率分别为72.3%、45.5%、32.4%及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症状体检发现与有症状诊断肺癌组的 5 年生存率分别为58.7%和43.6%,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原发肿瘤大小、局部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分别分组,各组间 5 年生存率也有差异.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TNM分期、病理类型是重要预后因素,规律体检有助于发现早期患者改善预后.
-
一氧化氮在重复可逆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心肌顿抑时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在重复可逆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心肌顿抑时,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兔 15 只,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5 只):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在静脉内注射NO合成底物 L-精氨酸(L-Arg组),第三组在静脉内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NA组).兔用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麻醉后,结扎前降支制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ESR法测定血液中NO含量,记录左心室大上升速率dp/dt max.将实验动物缺血 10 min,共三次,第 1、2 次缺血后再灌注 10 min,第 3 次缺血后再灌注 120 min.取心肌组织,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L-Arg组NO含量明显增高,dp/dt max下降明显,电镜检查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表现在肿胀线粒体数目增多,线粒体肿胀明显,嵴凸模糊,个别肌丝模糊.而L-NNA组NO含量明显减少,dp/dt max下降较轻,电镜检查心肌细胞肿胀线粒体数目减少,线粒体肿胀减轻,肌丝清晰.结论: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NO有加重心肌损伤的作用.
-
APA微囊免疫隔离效应的体外测定
目的:在体外了解海藻酸钙-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胶囊(APA)的免疫隔离效应.方法:用下列方法测定APA微囊的免疫隔离效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荧光素标记的IgG微囊膜的扩散;NK细胞对裸露或微囊化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BCCs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保护效应;IL-2及TNF-α对共培养的细胞或微囊化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微囊具有阻断IgG免疫球蛋白扩散作用;并且有效地保护囊内K562细胞不受NK细胞的杀伤;防止BCCs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IL-2 TNF-α均可通过APA微囊膜,支持IL-2依赖细胞CTLL-2的生存;及对囊内的L929靶细胞产生杀伤作用.结论:APA微囊膜可有效地隔离抗体及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
抗醛固酮治疗对RAAS和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AngII)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安体舒通的抗醛固酮治疗方案对醛固酮(RAAS)及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临床研究随机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35 例,随机分入A(ACEI+安体舒通)、B(ACEI)、C(非RAAS干预治疗)三组,观察一年,比较三种方案对RAAS、ET的影响.结果:抗醛固酮治疗比ACEI治疗能更好的减低血浆醛固酮肾素之比和内皮素活性,该作用不依赖于血压的下降.结论:抑制AngII和RAAS可以更好的抑制与血管损伤和胶原沉积相关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的不恰当的增加.
-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不同心肌灌注方法的研究
目的:对体外循环(ECC)下瓣膜置换术中不同的心肌灌注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各方法对心肌的保护效果及对围术期的影响.方法:53 例瓣膜手术按所采用的心肌灌注方法分为晶体停搏液组(组Ⅰ),含血停搏液组(组Ⅱ)和温血逆灌不停跳组(组Ⅲ).术前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均衡,但Ⅳ级心功者组Ⅱ(10%)、组Ⅲ(15.4%)多于组Ⅰ(0.0%).结果:术中ECC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多巴胺支持率、引流量等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Ⅰ低咽温、心脏自动复苏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组Ⅱ和组Ⅲ(P<0.05);ECC总液量、稀释度、晶体停搏液灌注量、血K+浓度均高于组Ⅱ和组Ⅲ(P<0.05).组Ⅲ主动脉阻断时间、ECC总液量低于组Ⅰ和组Ⅱ(P<0.05);流量和低咽温高于组Ⅰ和组Ⅱ(P<0.05).与术前比,术后LVEF在组Ⅱ和组Ⅲ仅有轻微下降(P>0.05),而组Ⅰ显著降低(P<0.05).结论:含血灌注和不停跳温血灌注能给心肌提供能量,因而较晶体停搏液具有更明显的心肌保护效果,且对围术早期的水、电解质影响较小.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骨骼肌组织内微量三甲基组氨酸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肌肉组织内微量三甲基组氨酸(3-MH)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荧光胺与3-MH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发生柱前衍生反应,在ZORBAX SB-C18(4.6× 150 mmol/L, 5 μm)柱上,用 10 mmol/L 磷酸钠缓冲液(含30%乙腈,pH 7.50)作流动相,以 1.0 ml/min 的流速进行等度洗脱后,荧光(激发波长 365 nm/发射波长 460 nm)检测3-MH含量.结果:应用此方法检测骨骼肌组织内的氨基酸,仅见到3-MH和组氨酸的色谱峰,色谱保留时间分别约为(4.45±0.02)min和(6.92±0.05)min,分离度>16;线性检测范围是 0.005 ~ 10.0 nmol/ml(r=0.9999,P=0.00);衍生回收率为92.6%~96.8%;3-MH荧光衍生后 15 d 分析与衍生后立即检测相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9095,n=24).结论:本方法测定骨骼肌组织内3-MH,衍生步骤简单,重复性好,检测灵敏度高,适合快速、准确、经济地大批量检测肌组织内的微量3-MH,为开展骨骼肌肌纤维蛋白分解代谢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复杂情况的处理
目的:探讨 15 例在血管内治疗中发生的复杂问题的颅内动脉瘤的处理.方法:窄颈动脉瘤直接采用GDC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先用支架成形后再应用GDC栓塞治疗、巨大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采用可脱式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结果:3 例窄颈动脉瘤采用GDC栓塞治疗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经继续栓塞后全部治愈;3 例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成形后应用GDC栓塞治愈;9 例巨大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采用可脱式球囊或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后,8 例治愈,1 例因严重贫血发生脑梗塞而遗留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结论:采用GDC或微支架辅助GDC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贫血在行载瘤动脉闭塞时确定脑血流代偿能力的诸因素中具有重要意义.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角膜表面规则性及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手术后患者角膜泪膜稳定性及角膜表面规则性的影响.方法:对接受LASIK手术的 205 例 398 只眼手术前后行荧光素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地形图进行观察.结果:LASIK手术术前戴隐形眼镜患者BUT明显比正常眼时间短,手术后 6 个月内普遍泪膜破裂时间较术前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延长,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 SAI)数值增高,较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一年左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LASIK手术可降低角膜泪膜的稳定性,发生机制与角膜表面规则性降低有关.
-
老年男性高血压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诊断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索对下肢动脉硬化症(low extremity atherosclerosis disease, LEASD)简便易行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在本院住院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60 岁以上男性高血压病患者 65 名,年龄 60 ~ 93 (76.57±5.89) 岁,其中LEASD患者 38 名,无LEASD患者 27 名,对所有患者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踝动脉压及趾动脉压测量,分别计算踝动脉压力指数(ankle-arm index, AAI )、趾动脉压力指数( toe pressure index, TPI ).结果:LEASD组患者的AAI值、TPI值明显低于无LEASD组;诊断符合率当AAI≤0.85时为70.00%;当TPI≤0.60时为68.33%;以有足部缺血症状、股动脉杂音、下肢动脉搏动异常中任意一项阳性为标准,诊断LEASD的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55.56%,诊断符合率为75.38%;如果结合AAI≤0.85、TPI≤0.60诊断LEASD的敏感性增加至91.89%.结论:下述指标中有任意两项为阳性者,高度提示LEASD.临床症状体征中一项以上阳性者;AAI≤0.85;TPI≤0.60 .
-
医患矛盾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笔者通过对医患矛盾的原因分析与研究,提出预防措施:一是增强法制观念,做到依法行医;二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切实提高基础医疗质量;三是狠抓病历文书的规范书写,完善病历管理制度;四是高度重视患者知情同意权,依法履行权利和义务;五是加强医德医风德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六是加强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力度.
-
老年多原发癌早期诊断与治疗
目的:总结多原发癌的早期诊断经验,探讨综合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 22 年间诊断老年多原发癌 70 例临床病理资料,男 68 例,女 2 例,发病年龄从 60 到 90 岁.双重癌 52 例,三原发癌18例.结果:首癌早期诊断 45 例,次癌早期诊断 50 例,第三癌早期诊断 14 例,双原发癌早期诊断 26 例,三原发癌早期诊断 9 例.13 例腔内早期肿瘤经内镜治疗,达无病生存,中位数 60 个月;诊断末癌后 5 年以上 45 例,5 年生存35.5%(16/45));死亡 46 例,非肿瘤事件 20 例(占43.47%).结论:临床症状无助早期诊断,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是发现早期肿瘤的重要手段.心脑血管、呼吸、消化道疾病是影响老年多发癌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
-
雌激素和多巴胺对大鼠垂体组织表达Pit-1的影响
目的:分析雌激素和多巴胺对大鼠垂体组织表达 Pit-1的影响,探讨雌激素诱发大鼠泌乳素瘤的机制.方法:雌性 Wistar大鼠摘除卵巢后随机分三组.E组(n=5):皮下植入含有乙菧酚(DES)的硅胶管;以空白硅胶管做对照(C组n=5);D组(n=5):在植入DES硅胶管的同时用多巴胺 2 型受体激动剂(诺果宁)灌胃.8 周后,处死动物,取出垂体称重,做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用放免法测定血清泌乳素水平,用反转录-PCR方法分析垂体组织中Pit-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E组Pit-1 mRNA水平分别高于C组和D组(P<0.001和P<0.05),D、C两组Pit-1 m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别.大鼠血清PRL值与垂体Pit-1 mRNA水平呈明显正相关(γ=0.9045, P<0.01).结论:雌激素刺激Pit-1基因的表达,多巴胺2型受体激动剂则可逆转这种刺激作用.
-
肺增生病变p53基因突变的检测
目的:检测p53基因突变率在"肺癌性"增生病变和"肺炎性"增生病变是否存在差异,试图确定"发生真正癌变"的癌前病变,为肺癌前病变的风险性预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PCR-SSCP-DNA测序法,检测了 80 例"肺癌性"和 51 例"肺炎性"增生病变的p53基因突变率.结果: "肺癌性"增生组的Ⅰ、Ⅱ、Ⅲ、Ⅳ级增生病变的p53突变率分别为7%(1/15)、33% (4/12)、38%(5/13)、30%(3/10)和"肺炎性"增生组相对应的Ⅰ~Ⅳ级增生病变的突变率7% (1/15)、25% (3/12)、36% (5/14)、40% (4/1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53基因的突变率在两组增生病变没有差别,提示p53基因突变不能作为预测肺增生病变预后的检测指标.
-
现代教育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教学要求临床实践能力较强,为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探索新型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r instruction,CAI),同时注重教学设计;穿插问题教学(PBL)教学模式;精讲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总结,巩固练习.连续3年军医队教学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的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适合素质教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
头孢呋辛钠致过敏性休克 1 例的临床护理
1 临床病例男性患者,69 岁,主因患右上肺癌拟手术于 2002 年 4 月收入我科,当月 26 日在全麻下行右上肺叶切除术,术后当日应用达力新(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剂量为3.0,静滴,2/d,术后第 2 天,体温一度达 39.3 ℃,因考虑抗菌素力量不够,拟加强抗感染,给予更换为罗氏芬(头孢曲松钠),4 月 29 日下午行罗氏芬皮试时(皮试液配制方法:罗氏芬原药加入生理盐水,后皮试液浓度为 20 μg/0.1 ml),皮内注射 0.1 ml 20 min 后患者出现皮丘肿大达 2.6 cm,皮丘四周有伪足,长伪足达 20 cm,全身出现大面积皮疹,脸部部水肿,声音嘶哑,四肢抽搐,呼吸轻度困难,紧急静滴地塞米松 5 mg,同时予低流量吸氧,30 min 后呼吸平稳,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
帕金森病术中电刺激对血压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9 年 3 月~2001 年 5 月,来我院进行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共 125 例,我们对 76 例作了术中血压监测,其中男性 49 例,女性 27 例.年龄 12 ~ 82 岁,平均 58.9 岁.
-
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1 临床资料 1995 年 2 月至 2001 年 6 月,共收治颅咽管瘤病人 36 例,其中男 24 例,女 12 例,年龄 16~57 岁,平均 35 岁.首发症状为头痛和/或头晕 12 例,视力障碍 15 例,闭经、月经紊乱 5 例,性欲减退 2 例,多饮多尿 6 例.病史 5 年以上 8 例,1 ~ 5 年 15 例,1 年以下 13 例,33 例术前行头颅MRI检查,显示肿瘤位于鞍上 18 例,鞍上进入三脑室 8 例,鞍内-鞍上 6 例,鞍上-鞍旁 1 例.合并梗阻性脑积水 11 例.囊性 8 例,实质性 10 例,混合性 18 例.肿瘤直径 1.4~6.8 cm,平均 3.2 cm.手术采取经翼点入路共 33 例,经额下入路 3 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术后经MRI复查证实,肿瘤全切除 22 例,近全切除 14 例.
-
锁骨下及腋动脉损伤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0 例,均为男性,年龄 13 ~ 52 岁.锁骨下动脉损伤 6 例,腋动脉损伤 4 例.损伤原因:刀伤 6 例,玻璃割伤 2 例,车祸 2 例.急诊治疗:吻合血管 7 例,结扎血管 2 例,未做手术 1 例.血管造影证实锁骨下动脉、腋动脉主干不通者 6 例,其中 2 例发生患肢缺血性挛缩,占33.3%.后期治疗:行臂丛神经探查及神经移植术 7 例(其中 1 例同时做肌腱转位术重建伸指功能)、2 例因缺血性挛缩未手术,1 例因仅有尺神经部分损伤而未手术.
-
原位肝移植术中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
1 临床资料 22 例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男 13 例,女 9 例,平均年龄 11~57(42.4±14.5)岁,平均体重 21~74(57.3±15)kg,术前ASAⅢ~Ⅳ级.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中监测桡动脉压、CVP、ECG、血气、电解质、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
-
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208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0 年 1 月至 2002 年 1 月,共收治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梗阻(AO)患者 208 例,其中男性 128 例,女性 80 例,男、女之比1.6∶1.
-
肾上腺血肿4例
1 临床病例收集我院 1993 年 7 月~2002 年 1 月间全部肾上腺手术病例共 282 例,均有病理学诊断,对其中 4 例肾上腺血肿(1.4%)的有关检诊情况进行分析.例 1,男性,60 岁,腰部外伤后 11 d 腹部CT示右肾上腺 2 cm × 3 cm 椭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楚;2 周时131I-MIBG示左肾上腺显影,右肾上腺显示不清,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6 周时B超示右肾上腺 2.8 cm × 1.8 cm 低回声结节,化验 24 h 尿醛固酮、游离皮质醇(UFC)、儿茶酚胺(CA)、及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均正常,诊断右肾上腺无功能腺瘤.于外伤后 2 月行右肾上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右肾上腺出血伴机化,其中见散在的片状肾上腺组织.
-
EXCEL软件在健康查体资料管理中的应用
采用EXCEL软件对健康查体资料进行电子文件管理的新方法,具有方便检索查寻和强大的分析功能特点,笔者对图像资料的管理和权限分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进一步开发使用,并集成到医院管理网络中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
1997 | 01 02 03 04 |
1996 | 01 02 03 04 |
1995 | 01 02 03 04 |
1994 | 01 02 03 04 |
1993 | 01 02 03 04 |
1992 | 01 02 03 04 |
1991 | 01 02 03 04 |
1990 | 01 02 03 04 |
1989 | 01 02 03 04 |
1988 | 01 02 03 04 |
1987 | 01 02 03 04 |
1986 | 01 02 03 04 |
1985 | 01 02 03 04 |
1984 | 01 02 03 04 |
1983 | 01 02 03 04 |
1982 | 01 02 03 04 |
1981 | 01 02 z1 |
1980 | 01 02 z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