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病机理

    作者:顾长海

    肝硬化病人细菌感染率很高,30%~50%的肝硬化病人在入院时已存在细菌感染,或在住院期间发生了感染性并发症[1-3].本病大多数细菌感染属于医院获得性感染,有人报告医院感染率高达14%~35%,这与医院感染的总发生率(5%~7%)形成鲜明的对比.肝硬化常见的细菌感染性并发症依次为尿路感染(12%~29%)、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7%~23%)、呼吸道感染(6%~10%)和菌血症(4%~9%),其中SBP是肝硬化中具特征的细菌性感染.

  • 68例二期梅毒临床分析

    作者:杨碧

    二期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一期梅毒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螺旋体菌血症,可侵犯全身各器官.早期主要引起皮肤黏膜损害.

  • 外科脓毒性感染

    作者:高根五

    外科脓毒性感染(sepsis)的特点是具有化脓性感染灶和有可能造成全身性反应和器官功能的改变.一过性菌血症及内毒素血症均非脓毒性感染.脓毒性感染(以下简称感染)的细菌可来自外界侵入,也可来自机体本身,称内源性感染.无论外源性或内源性,都涉及感染源、传染途径与易感部位三个环节.

  • 华西医院近年血液及脑脊液中真菌培养结果回顾分析

    作者:郭靓;康梅;谢轶

    目的 探讨近4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患者血液及脑脊液真菌分离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华西医院住院患者血液及脑脊液送检标本中真菌分离率、种类的年度变迁特点.结果 31 666份血液标本中共检出真菌316株,4年的真菌分离率分别为1.22%、1.20%、0.96%、0.84%,呈下降趋势.血液分离菌株前5位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新生隐球菌.血液中近平滑念珠菌分离率则从2007年的0.09%上升至2010年的0.27%,呈上升趋势.14 193份脑脊液标本中共检出真菌99株,分离菌株仍以新生隐球菌为主,占87.88%,其次为念珠菌属.结论 血液真菌检出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其分离率呈下降趋势,而近平滑念珠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脑脊液真菌检出仍以新生隐球菌为主,但非新生隐球菌检出率有所增加.

    关键词: 真菌 菌血症 脑脊液
  • 假丝酵母菌血症的菌株鉴定及氟康唑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昕;易婷;宋矿余;杨志伟;柯荟;胡雪飞;廖晚珍;郭晓奎;黄孝天

    [目的]对引起假丝酵母菌血症的临床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江西44株来自血液的临床分离株,采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和Vitek2YST鉴定条进行菌株鉴定,并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委员会制订的CISI M27-A2方案进行氟康唑药敏试验.[结果]在44株临床分离株中,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和其他假丝酵母菌等分别为14(31.8%)株、18(40.9%)株、3(6.8%)株、2(4.5%)株和7(15.9%)株.其中0~20岁年龄组、20~40岁年龄组、40~60岁年龄组和60~岁年龄组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分别为2(4.5%)、3(6.8%)、21(47.7%)、18(40.9%).44株假丝酵母菌中,40(90.9%)株对氟康唑敏感,1(2.3%)株为氟康唑剂量依赖(S-DD)株,3(6.8%)株对氟康唑耐药.ICU病房和烧伤科住院患者较易发生假丝酵母菌血症.其中,22(50%)株假丝酵母菌来源干ICU病房,6(13.6%)株来自烧伤科,其他科室为16(3613%)株.[结论]本次调查中,假丝酵母茵血症的临床菌株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其次为白假丝酵母菌,并且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率约占假丝酵母菌感染的2/3.血液中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6.8%,仅见于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

  • 医院内菌血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石娜;徐卫;舒雪芹;徐莉珠;廖洪菊

    目的:了解医院内菌血症的临床状况、危险因素、病原学分类及耐药现状.方法:对91例医院内菌血症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医院内菌血症发生率为0.15%;其主要危险因素为老龄、住院日长、严重的相关基础疾病、动静脉插管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等;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6.8%,革兰阳性菌占27.7%,真菌占25.5%.结论:医院应积极控制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尽量减少动静脉插管,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控制医院内菌血症的发生.

  • 肥胖和吸烟是菌血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淑丽

    菌血症是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常见感染,大量研究证实,一些基础疾病如免疫抑制、致命性疾病和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等,严重影响菌血症患者的预后.肥胖是中国和西方国家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普通人群中肥胖与死亡率呈正相关;肥胖人群中某些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发病率和预后,目前研究较少;此外尚未有肥胖对菌血症患者的病死率影响的报道.

    关键词: 肥胖 吸烟 菌血症
  •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作者:刘蓉;周黎明;王浴生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即PA),为条件致病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常引起菌血症、肺炎、泌尿系感染、烧伤感染和囊性纤维化继发感染等疾病.铜绿假单胞菌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对各类抗生素产生药物耐受性,导致抗生素治疗的失败[1].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不断升高.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 血液成分的细菌污染

    作者:张爱红;王鸿捷;葛红卫

    今天,在美国菌血症仍是微生物引起输血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从1990年到1998年间,占输血死亡率的17%(46/277).血液成分的细菌来源包括采血时穿刺部位消毒的不彻底,采血穿刺时将细菌带入、献血员暂短的菌血症以及偶发事件或在成分制备处理过程中造成污染.

  • 重症监护的临床调查——危重病人的输血与输血感染

    作者:Shorr AF;Jackson WL;Kelly KM;吴敏

    院内感染严重影响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病人的治疗.目前5例院内感染病例中就有1例是发生在ICU病房.院内输血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s,BSIs)使危重病人的监护面临重大挑战.虽然输血感染的死亡率还存在争议,但大量的报道已经证实ICU内菌血症的增多使病人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有所上升.如一项研究证实患院内菌血症后患者ICU住院期增加>7天,住院费用额外增加>2万美元.耐药菌群的不断出现与ICU病人病情加重进一步增加了BSIs的治疗难度.

  • 提高血小板输注的细菌学安全性

    作者:Blajchman MA;Goldman M;Baeza F;洪缨

    血小板细菌污染需室温保存浓缩血小板和其生物成分及其介质是细菌的理想培养基.从浓缩血小板中分离出的细菌大多是正常皮肤菌群,说明血小板污染菌多来源于供者的皮肤,也可能来自无症状菌血症供者,但后者较罕见.

  • A项BacT/ALERT3D与B项BACTECFX的血培养系统比对及性能评价

    作者:向成玉

    目的:对两种血培养系统进行性能验证,探讨快速准确地做出病原学诊断的方法。方法两种血培养系统分成需氧瓶组、厌氧瓶组和儿童瓶组,将配置好的不同浓度梯度的标准菌悬液按要求分别注入血培养瓶内,按要求放入自动化仪器内进行培养,然后记录两个仪器每个瓶子的报阳时间,实验结束后对不同系统学培养瓶检出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在需氧瓶中,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B群链球菌在细菌浓度为107、105及10 CFU/ml时,BACTEC FX检出时间早于BacT/ALERT 3D;在厌氧瓶中,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B群链球菌在细菌浓度为107、105及103 CFU/ml时,BACTEC FX检出时间早于BacT/ALERT 3D;在儿童瓶中,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B群链球菌在细菌浓度为107、105、103及10 CFU/ml时,BACTEC FX检出时间均早于BacT/ALERT 3D(P<0.05)。结论两种血培养系统均能有效监测由细菌或者真菌引起的血液感染,BACTEC FX血培养瓶检出时间多数早于BacT/ALERT 3D血培养瓶。

  • 临床医生如何解读培养结果

    作者:秦君平;杜斌

    对于严重感染患者,培养结果对于正确实施抗生素治疗策略非常重要.应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下呼吸道存在细菌定植,从而影响了气管内吸取物培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培养结果阳性并不能可靠鉴别致病菌和定植菌,相反,培养结果阴性有助于排除感染和(或)致病菌.同样,血培养阳性结果也受到细菌污染的影响.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分离细菌种类,并结合临床表现鉴别致病菌和污染菌.

  •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肺部感染合并菌血症病例

    作者:段刚

    目的 报道2例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aucimobilis)引起的肺部感染合并菌血症病例.方法 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实验室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对患者做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 从2例患者血液中分离菌株2株,鉴定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结论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肺部感染合并菌血症相对罕见,需引起临床及检验工作人员的重视.

  • 049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与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

    作者:王梅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作者:廖纪萍;阙呈立;孙立颖;金哲;马靖;王广发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总结.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院呼吸监护室的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特点、临床资料、3d及14d的预后.结果 纳入8例患者,平均年龄(62.4±18.0)岁,男3例,女5例.所有患者均患有基础疾病,6例为免疫抑制患者,7例患者发病前2周内接受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6例接受机械通气,肺脏是主要病源.菌种鉴定均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病48 h内平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为(28.3±7.5)分,C反应蛋白(18.2~231.0mg/L)和降钙素原(0.1~25.0 ng/ml)个体差异较大.3d死亡率为4/8,均为APACHEⅡ>25分的患者;14d死亡率为6/8,PCT>0.5 ng/ml的患者均死亡.结论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血症患者14 d的预后和疾病严重程度及降钙素原升高有关.对于APACHEⅡ>25分、降钙素原升高、之前接受机械通气的高度可疑患者应考虑在血培养结果回报前抢先治疗.

  • ICU血行感染早期降钙素原变化幅度的比较

    作者:符加红;赵阳;栾婷;常旳;臧彬

    目的 探讨ICU内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和真菌血症患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幅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盛京医院重症医学科血行感染的患者,纳入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患者49例,革兰阳性球菌血症患者22例,念珠菌血症患者17例.比较三组患者菌血症发生3d内PCT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比较三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WBC、乳酸、肌酐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PCT鉴别三种菌血症的能力.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组PCT平均为(13.9±18.0) ng/mL[中位数:8.32 ng/mL,范围(2.47~ 78.26) ng/mL,革兰阳性球菌组PCT平均为(1.34±1.25) ng/mL[中位数:0.75 ng/mL,范围(0.10~4.81) ng/mL],真菌血症组PCT平均为(1.21±0.92) ng/mL[中位数:0.64 ng/mL,范围(0.30~2.89) ng/mL].阴性杆菌菌血症PCT显著高于阳性球菌和真菌组,差异显著(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80(95% CI0.945 ~1.016);而阳性球菌和真菌血症两组PCT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833),两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049(95% CI,0.266 ~0.632,P=0.590).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PCT升高幅度显著高于阳性球菌和念珠菌,但阳性球菌和念珠菌血症患者发病早期PCT升高幅度无明显差异,PCT不能用以区分阳性球菌和念珠菌菌血症.

  •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坏死性肺炎伴血流感染一例

    作者:包婺平;郭海英;陈宇清;周新

    目的 通过对1例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坏死性肺炎伴血流感染、双侧脓气胸和支气管胸膜瘘病例的分析,增强对CA-MRSA感染的认识.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例CA-MRSA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 患者出现了反复发作性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坏死性肺炎、血流感染等典型的CA-MRSA感染的临床表现,致双侧脓气胸和支气管胸膜瘘,接受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药物治疗,联合胸腔穿刺引流及负压吸引,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临床医生应当提高对CA-MRSA的警惕,对于CA-MRSA感染患者,早期、正确的药物应用及对症支持治疗能提高患者治愈率.

  • 肺癌伴白细胞增多症四例报告

    作者:李明焕;张品良;孔莉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5岁(42~70岁),其中鳞癌3例,低分化腺癌1例,Ⅲ期3例,Ⅳ期1例.卡氏评分为80~90分.2例患者有发热,其中1例持续发热38.5~40℃,1例低热37.4~38.3℃,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及体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10天无效,血培养未见菌血症,使用消炎痛和激素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但停用后又升高.胸部CT检查示3例鳞癌患者均有明显的低密度液化病灶,骨扫描检查均未发现骨转移灶.

  • 拔牙后是否需要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

    作者:

    拔牙手术是口腔门诊常见的有创性外科操作。口腔是一个有菌的环境,拔牙后的创伤和血凝块为局部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基础,少数患者还会出现一过性的菌血症,这些都是预防使用抗生素的一些理由。然而,目前的抗生素使用原则中没有将拔牙,甚至是阻生牙的拔除包含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疾病或操作范围内(有些全身因素除外)。那么,拔牙后要不要用抗生素?不用抗生素患者出现感染、甚至极端者全身感染后的医疗风险有多大?临床上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期争鸣栏目特别邀请了3位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专家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650 条记录 30/33 页 « 12...25262728293031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