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竺晓凡:孩子们的“竺妈妈”
竺晓凡,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她不断探索和优化儿童血液病主要病种的治疗方案,使儿童血液病主要病种的疗效显著提高.目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5年无病生存率达75%~ 8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儿童髓系白血病(AML)的5年无病生存率逐年提高,其中AML-M3(APL)的5年无病生存率85%以上,其疗效达到或超过国际上小儿白血病治疗协作组的报道.她主持开展小儿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疗效达70%~ 80%,与国际报道的疗效相似.近年来开展了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包括遗传性骨髓衰竭性疾病(Fanconi贫血)和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和精确诊断等研究.
-
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与骨髓衰竭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以下简称再障)是一组以造血干/祖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表现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骨髓衰竭).先天性或遗传性骨髓衰竭的发病机制研究近年来获得不少新进展.本文主要讨论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我国再障的年发病率为7.4/105,高于欧美国家,其中急性再障(AAA)的发病率为1.4/105,慢性再障(CAA)的发病率为6.0/105.再障的发病机制有造血干/祖细胞减少或缺陷、造血微环境缺陷和免疫异常.目前再障的临床治疗,国外主要用免疫抑制剂抗胸腺球蛋白(ATG)或/和环胞菌素A(CsA)及骨髓移植,雄激素已极少应用,仅作为"补救"或"替代"治疗措施;国内主要是免疫抑制剂、雄激素和补脾肾中药.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失衡中的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4例SAA患者(初治25例、缓解19例)及23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dimTreg数量,分析其与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树突细胞(DC)亚群(mDC/pDC比值)和白细胞(WBC)、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初治组CD4+ CD25+ CD127dim占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比例为(0.83±0.44)%,明显低于SAA患者恢复组(2.91±1.24)%(P<0.05)及对照组(2.18±0.55)%(P<0.05),而恢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CD4+/CD8+比值为(0.5±0.3)明显低于恢复组(1.2±0.4)(P<0.05)及对照组(1.11±0.24) (P <0.05).初治组mDC/pDC比值为(3.08±0.72)明显高于恢复组(1.61±0.49) (P <0.05)及对照组(1.39±0.36)(P<0.05).SAA患者CD4+ CD25+ CD127dim/PBL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695,P<0.01),而与mDC/pDC比值呈负相关(r=-0.796,P<0.01);SAA患者CD4+ CD25+CD127dim/PBL与外周血WBC计数及RET%呈正相关(r=0.761,P<0.01;r=0.749,P<0.01).结论:SAA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dimTreg占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是引起免疫耐受被破坏、T细胞功能亢进,进而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的机制之一.
-
线粒体途径在免疫性骨髓衰竭性血小板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线粒体途径在免疫性骨髓衰竭性血小板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环孢素(CsA)组,每组10只.建立免疫性骨髓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生理盐水灌胃,给予CsA组小鼠CsA灌胃.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常规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ψm)、细胞色素C(Cyt C)、磷脂酰丝氨酸(PS)、Ca2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AK、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骨髓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ψm、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水平明显下降,Cyt C、PS、Ca2+、BAX、BAK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CsA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CsA对照组△ψm、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水平明显升高,CsA对照组Cyt C、PS、Ca2+、BAX、BAK水平明显下降(P<0.05).在电子显微镜下CsA组血小板结构损伤程度均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减轻.结论:线粒体途径在免疫性骨髓衰竭性血小板减少中起重要作用.
-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后出现急性肺损伤一例并文献复习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骨髓中积聚浆细胞为特征的恶性肿瘤,可导致骨质破坏和骨髓衰竭。目前尚无可以完全治愈MM 的有效方法,但随着硼替佐米(Btz)、来那度胺等新药的应用及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MM患者的缓解率及总生存明显提高[1]。其中,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多药联合治疗,是目前MM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推荐用于一线治疗MM,对于进展性或复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总有效率亦可达60.5%[2]。另外,硼替佐米治疗MM患者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乏力、腹泻、便秘、血小板和粒细胞减少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多数不良反应轻微且容易耐受[2-3]。但随着硼替佐米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如心脏衰竭、肝功能衰竭、急性肺损伤(ALI)等相继有报道,且死亡率极高,应引起重视。本院在应用硼替佐米后出现ALI 1例,现报道如下,以示借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可行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 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祖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1],美国每年新增病例约15000例,大多为老年人,平均年龄在71岁,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15/10万[2]。
MDS的临床特点是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增生活跃、细胞发育异常,具有进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和骨髓衰竭的风险。 MDS的发病与基因表达的不平衡有关,MDS初期,突变基因的数量少,细胞易发生凋亡,处于低危状态;随着突变基因数量的积累,细胞抗凋亡能力增强,原始细胞数增加,便会向高危MDS进展,形成AML;当参与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发生突变时,如FLT3突变,患者就会发展到高增殖性AML[3]。根据WHO的分类,原始细胞<20%为MDS,而≥20%为AML。在靶向治疗时代,深入研究驱动疾病进展的突变基因,对MDS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否则,采用靶向非关键基因的治疗,只能暂时控制病情。并发症是M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中性粒细胞缺乏导致的感染、血小板危象导致的出血。 -
NKT细胞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衰竭、某些实体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并发症,尤其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因并发症和病死率高,限制了allo-HSCT的广泛应用.
-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策略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儿科常见的骨髓衰竭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贫血、感染、出血以及相关症候群,儿童AA正确识别及其严重程度的精准判断对适宜治疗的选择至关重要.
-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指由于骨髓造血细胞衰竭所致的外周血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状态.临床上包括了遗传性骨髓衰竭性疾病(inherited bone marrow failure syndromes,IBMFS)和获得性AA( acquired AA).IBMFS较为罕见,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获得性AA在欧美国家的年发病率大约是2/106,在东亚地区则要高出2~3倍[1].根据是否能找到明确的病因,获得性AA又分为继发性和特发性两类.国内临床工作中,医生更愿意将AA仅指获得性AA.但本资料AA还包括了IBMFS.关于AA的分类如下:
-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除外骨髓浸润和骨髓纤维化的骨髓造血细胞减少,造血组织被脂肪细胞替代,临床上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而引起相应表现如贫血、出血以及感染的骨髓衰竭综合征(BMFS)\[1\].
-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骨髓衰竭
1956年从组织培养中成功分离巨细胞病毒(CMV)以来,世界各地对CMV感染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研究[1].大量报道证实,CMV感染可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损害,如: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贫血、异常淋巴细胞增多、肝脾肿大等[2].但原因尚不十分明了,现将就其机制综述如下.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表达谱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多种病因导致的以骨髓衰竭伴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目前认为免疫紊乱与其发病有关,具体机制还不清楚.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在维持骨髓微环境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英语加油站
本期我们学习与心力衰竭有关的词汇."心脏"我们知道英语用"heart"表示,"心脏病"为"heart disease"."心力衰竭"为"heart failure",其中"failure"这个单词指的是"衰竭、失败、故障",在医学英语中非常常见,例如"肾衰竭"为"kidney failure"或"renal failure","骨髓衰竭"为"bone marrow failure",又如"生长停滞"为"failure to thrive"."充血性心力衰竭"对应的表达方式为"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
镁离子诱发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患者溶血1例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由于血细胞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异常造血干细胞克隆增殖而形成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多见血管内溶血、骨髓衰竭性全血细胞减少、反复发作的血栓形成等表现.本例患者首次出现血红蛋白尿,以"硫酸镁"为诱发因素,发病急骤,临床罕见,现报道如下.
-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治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导致骨破坏和骨髓衰竭的恶性肿瘤.美国癌症学会估计2010年美国新发MM20180例,其中男11170例,女9010例,死亡约有10650例[1].我国发病率约为1/10万,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发病年龄50~ 70岁,中位年龄55岁.在过去的十年间,MM的治疗虽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仍然无法治愈MM.细胞遗传学研究揭示MM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这表明根据危险因素分层及个体化治疗将进一步优化患者的诊治.现将MM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再障)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衰竭综合征,典型特征是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池的枯竭.
-
骨髓移植的临床应用
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具有重建造血、重建免疫的功能.早在1932年,Osgood首先报道试用BM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1957年Thomas等应用BMT治疗了6例晚期恶性肿瘤;1959年Mathe等采用它抢救了一起放射事故的受害者,使5例骨髓衰竭患者终恢复了自身造血功能.早期由于对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及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缺乏认识,骨髓移植的应用受到了限制.随着60年代Tersaki建立了组织配型技术即HLA鉴定方法,及对移植相关问题研究、认识的逐渐深入,到80年代BMT的临床应用迅速增加,至1990年每年全球的骨髓移植数已达6 000多例[1].
-
EPOR抗体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检测价值
目的 证实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抗体,评价检测EPOR抗体在IRP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59例初治IRP患者,62例恢复期IRP患者,1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和33名健康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EPOR抗体,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EPOR的mRNA表达水平,并与患者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初治IRP患者EPOR抗体高于恢复期IRP患者、AA患者、MDS患者及健康对照(EPOR结合指数:0.84±0.39比0.46±0.25、0.49±0.25、0.50±0.25、0.53±0.14,均P<0.05),且EPOR-mRNA表达上调.低血红蛋白、有核红细胞(GlycoA)抗体阳性和低补体C3的IRP患者EPOR抗体阳性率显著高(均P<0.05).随免疫抑制治疗有效,血细胞恢复,IRP患者EPOR抗体明显下降.结论 IRP患者存在EPOR自身抗体,检测EPOR抗体对IRP的诊断、鉴别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临床价值.
-
从"综合征"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简评46届美国血液学年会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
第46届美国血液学年会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研究内容大致如下:①AA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中的一种,临床上需要与先天遗传性造血干细胞质异常(如范可尼贫血、遗传性角化不良症等)、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良性克隆性疾病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红蛋白尿症(PNH)、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引起的骨髓衰竭相鉴别.
-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疼痛、病理性骨折、骨髓衰竭、神经系统症状及高钙血症的常见原因.有50%骨转移癌来自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近80%骨转移癌发生于中轴骨,即胸椎、腰椎、骨盆及颅骨.骨转移癌发生率与肿瘤病期有关:乳腺癌Ⅰ期、Ⅱ期、Ⅲ期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6%和15%;30%乳腺癌复发者有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