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肝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由于肝癌病人常伴有肝硬化,致使外科手术的危险性增大,术后可能会发生肝功能衰竭.
-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伴门脉炎症改变.终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主要见于中年女性,其实验室检查有特征性高滴度阳性抗体(AMA).目前尚无特殊治疗.
-
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建立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评估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2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7例接受肝癌切除术的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肝功能衰竭,将患者分为无肝功能衰竭组(98例)和肝功能衰竭组(9例)进行队列研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肝功能衰竭发生相关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肝功能衰竭的风险预测模型.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筛选获得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105例行肝癌切除+胆总管切开取栓术,2例行肝癌切除+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术;手术时间为2.0~5.5 h;术中出血量为200 ~ 3500 ml.无肝功能衰竭组患者中,胸、腹腔积液5例,胆道出血3例,切口感染2例,胆道感染、胆汁漏、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胸椎硬膜外血肿各1例.胸椎硬膜外血肿患者经胸椎减压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但遗留截瘫;其余患者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肝功能衰竭组患者中,2例因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7例因术后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排除因肿瘤复发或药物因素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TBil、Alb、Pre-Alb、白球比值(A/G),癌栓分布及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与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相关(OR=3.017,0.191,0.248,2.681,9.048,4.759,13.71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Bil> 256.5 μmol./L、术前A/G≤1.3和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50%是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37,11.107,172.450,P<0.05).术后肝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为Z=1.711 ×(术前TBil)+2.408×(术前A/G)+5.150×(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17.288,Z值越大,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预期风险越高;Z值>0时,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预期风险>50%.结论 术前TBil>256.5 μmol/L、术前A/G≤1.3、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50%是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肝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对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进行有效的筛选,可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
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ulminant liver failure,FLF)又称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种预后极差、病死率极高的临床危重症.FLF既往采用内科治疗,部分患者能获得康复,便病死率高达80%以上.
-
肝小肠联合移植
肠功能衰竭患者长期依赖全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维持生存,一部分患者可因TPN发生肝功能障碍,甚至肝功能衰竭,如果这部分患者继续应用TPN维持生命,他们的平均生存时间只有6~12个月[1].肝小肠联合移植成为挽救这部分患者生命的治疗措施.
-
门静脉栓塞的临床应用进展
随着肝胆外科手术技巧的提高,行肝部分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越来越安全.而扩大肝切除的患者(≥5段)仍然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在ICU的时间延长,恢复延后.特别是对于那些巨块型肝癌,根治术后往往剩余的肝偏小,会发生肝功能衰竭.
-
艾灸治疗术后呃逆28例
近年来,人工肝已成为重型肝炎和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本科自2001年以来,采取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肝病人60多例,达160多人次,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病死率.但临床发现人工肝术后的不良反应--呃逆的发生率为20%左右,发作持续时间短则1日,甚则3~4日,常规解痉药物效差.本科采取艾灸治疗护理人工肝术后呃逆28例,取得较好止呃效果.现报告如下并予以分析.
-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78例分析
抗结核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和吡嗪酰胺(Z)均可直接损害肝脏细胞,联合应用可加重肝脏损害,甚至可出现急性肝坏死并肝功能衰竭而致死.我院1998年2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害(简称肝损害)病人78例,现总结如下.
-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和预防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1],死亡率20%.SBP病原菌多为单株细菌,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肠杆菌为主,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阳性菌很少,如肺炎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感染途径包括:血行感染;肠道细菌直接外移渗入腹水;淋巴途径感染.起病有急有缓,症状轻重不一,可有发热、腹痛、腹水、腹膜炎等表现.起病隐匿者仅有轻微腹痛、腹胀.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心肺功能损害、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休克、肾衰竭、消化道出血等,甚至危及生命.部分可无临床症状,特别是门诊患者.
-
小儿肝病的特点及危害性
在我国,小儿肝胆疾病同呼吸道疾病一样极为常见,其病因繁多,临床表现除黄疸外,往往症状不显,难以察觉,但其危害性仍较严重,轻者仅有肝功能(sALT)轻度增加,重者则可发生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
-
人工肝
人工肝(artificial liver)是指能够替代肝脏功能、用以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体外人工器官装置.肝脏具有解毒、转化、合成和分泌等复杂的生理功能,其功能衰竭必然导致体内毒性产物堆积和严重的代谢紊乱,这一病理过程反过来又影响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形成恶性循环.与肾透析(人工肾)曾给肾功能衰竭治疗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不同,人工肝仅具有正常肝脏部分解毒、代谢功能,对肝衰竭病人只能起辅助治疗作用,故只能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LSS) o
-
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1887年德国医生Langenbuch成功实施了第1例肝左外叶切除术,标志着进入肝脏外科时代.至今肝脏外科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肝切除技术得到了普及和迅猛的发展.肝切除术主要适用于肝脏恶性肿瘤、良性肿瘤、肝内胆管结石、包虫病及肝脓肿等疾病.虽然肝切除技术日臻完善,但肝脏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特殊性,肝切除术后仍然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吴孟超等[1 ]报告1762例肝切除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4.09%,因并发症死亡的总病死率为0.40%.肝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发热、术后出血、胆漏、肝功能衰竭、胸腔积液及膈下感染等.
-
肝脏外伤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一例
患者男性,29岁,因车祸致肝脏损伤在外院行剖腹探查术,肝脏裂伤处填塞明胶海绵.术后3 d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术后10 d 转入我科治疗.MRI示肝中叶巨大血肿.入院后第3天患者出现腹腔内大出血,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大量新鲜血,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进腹后见肝脏Ⅳ、Ⅴ、Ⅷ段间巨大血肿,肝脏表面两处裂口,长约4~5 cm.Ⅳ段处裂口较浅,行水平褥式缝合;Ⅴ、Ⅷ段间裂口很深,置长纱布条压迫止血;胆囊造瘘术;肝门部及右膈下各放置双腔引流管,关腹,术中输血3 000 ml,术后送ICU监护治疗.术后第5天,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和肝功能衰竭.术后15 d, 出现糖代谢紊乱、意识障碍及双侧胸腔积液.术后35 d出现下消化道大出血,便血量约800 ml/h,行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见盲肠部血管破裂出血.术后50 d,出现全身感染征象,体温高达40℃.
-
创伤失血性休克兔肝动脉血流改变的多普勒研究
休克时内脏血管痉挛,肝脏血流减少,引起肝脏缺血、缺氧、血流淤滞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终导致肝功能衰竭[1].因此, 准确了解失血性休克后肝脏血供变化过程, 维护和恢复肝脏功能是休克复苏的目的之一.笔者应用家兔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肝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其动态血流变化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肝供血情况.
-
146例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CV-ACLF)患者临床特点,为指导HCV ACLF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HCV-ACLF患者年龄、肝功能指标、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 根据是否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分为单纯HCV-ACLF组(114例)和重叠HCV-ACLF组(32例),单纯HCV-ACLF组和重叠HCV-ACLF组患者年龄分别为(57.45±12.60)岁及(48.06±10.54)岁,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HCV-ACLF组中的老年患者(>60岁)比率明显高于重叠HCV-ACLF组(P<0.01).单纯HCV-ACLF组及重叠HCV-ACLF组患者的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HCV-ACLF比重叠HCV-ACLF患者好转率低(P<0.05).单纯HCV-ACLF组腹水、电解质代谢异常、感染、糖尿病、肝硬化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重叠HCV-ACLF组(P<0.05),而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伴发肿瘤、胸水在单纯HCV-ACLF组中发生率虽然比HBV重叠HCV-ACLF组高,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HCV-ACLF组比重叠HCV-ACLF患者年龄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好转率低,两组患者发病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
中药防治酒精性肝病机制研究概述
酒精性肝病(ALD)是指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甚至严重酗酒时还可诱发广泛的肝细胞坏死甚至肝功能衰竭。AL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乙醇及其衍生物的代谢过程中直接或间接诱导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肠源性内毒素、炎性介质和营养失衡、代谢紊乱是ALD发生的主要原因。目前有人针对ALD提出了“二次打击”假说,即酒精因素作为初次打击,通过氧化应激促使反应性氧化物增加,而诱发肝脏脂肪聚集;第2次打击是内毒素(LPS)介导的低水平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使脂肪肝发生炎症、坏死和纤维化[1]。中药防治酒精性肝病有良好效果,现将中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
上腹部器官簇联合肾脏移植治疗多器官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腹部器官簇(肝、胰、十二指肠)及肾脏一期联合移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尿毒症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外科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7月对1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尿毒症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了肝、胰、十二指肠及肾脏联合移植,受者切除患肝后,原位植入包括肝脏、胰腺、部分十二指肠的器官簇,肝脏移植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式,受体门静脉与供肝门静脉采用端侧吻合,器官簇的肝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采用髂血管成型成统一开口后与受体肝总动脉吻合.胆道和胰腺外引流采用供者十二指肠与受者上段空肠Roux-en-Y侧侧吻合方式.肾移植采用传统异位肾移植术,器官簇与肾脏来源于同一个供者.免疫抑制方案采用术中巴利昔单抗诱导,术后他克莫司(Tac)+吗替麦考酚酯(MMF)+激素联合应用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患者于术后2周,肝肾功能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术后3周完全脱离胰岛素治疗,并且血糖水平维持正常.结论 腹部器官簇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胰岛素依赖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防治进展
到目前为止,肝移植仍是治疗乙型肝炎(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的常用方法。而引起移植术后移植物失功和远期生存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免疫排斥反应和乙肝复发。对于前者,由于新的有效的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如他克莫司或环孢素A,辅以霉酚酸酯、甲泼尼龙等药物,特别是近年来药物浓度监测的开展,根据浓度调整药物剂量,能使患者达到稳定的免疫状态。但对于后者,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乙肝复发率高达80%[1],远期疗效差,严重影响患者的存活率,多数患者经历急慢性肝炎,随之发展为肝硬变、肝功能衰竭,从而导致肝移植的失败。因此,必须预防和治疗复发性乙肝以提高移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
巴昔利单抗对于儿童肝移植术后使用激素无效的急性排斥反应治疗
巴昔利单抗(白细胞介素2 受体拮抗剂)做为诱导治疗可以减少成人受者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日本东京国家肝移植中心的研究人员,对于巴昔利单抗治疗儿童肝移植后激素治疗无效的急性排斥反应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效果进行了评价.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5 年至2013 年40 例在该中心行肝移植儿童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分析.
-
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芽器官移植产生的人体血管化和功能性肝脏
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供体器官严重短缺,迫切需要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来源的人体器官。尽管有许多功能性细胞分化的报告,但至今还没能成功地研究出一个三维的血管化器官如肝脏。为此,研究人员通过体外移植人类iPSCs来源的肝芽(iPSC-LBs)获得了具有人体血管和功能性的肝脏。特异的肝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未成熟内胚层细胞)主要通过内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自我组织成三维的iPSC-LBs。免疫染色和基因表达分析揭示了体外生长的iPSC-LBs和体内肝芽之间的相似性。在iPSC-LB移植中,人体血管只要在48小时内连接到宿主血管上就可以具有功能。只要有功能的血管形成,便可促进iPSC-LBs形成类似成人的肝脏组织。在受体肝没有被取代的情况下,高代谢iPSC,衍生组织可发挥肝细胞特异性功能,如蛋白质的产生和人类特异性的药物代谢。此外,在药物诱发的致命肝功能衰竭模型中,iPSC-LBs的肠系膜移植可以缓解该肝功能衰竭模型。据分析,这是第一次报告由iPSCs产生的功能性人体器官。虽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治疗还需继续努力,但这已经证明芽器官移植的概念示范为再生医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有前途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