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观察早期应用佩戴踝足矫形器(AFO)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佩戴踝足矫形器(AFO)实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佩戴踝足矫形器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步长、步频、步速、步态周期支撑相、摆动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佩戴踝足矫形器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
中风偏瘫的简易康复训练法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人体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出现了运动功能障碍.病情较轻的偏瘫患者尚有较好的站立和行走能力,但在行走时可出现偏瘫步态(其上肢屈曲,下肢伸直,患侧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病情较重的偏瘫患者则常会因一侧肢体失去运动能力而卧床不起.
-
针灸药并用纠正脑病后遗症中的偏瘫步态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计76例,依据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对照组36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两组年龄均约45岁~72岁,病程在2~18个月之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各方面条件无明显差异.
-
早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减重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减重组除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外,另给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每周6次,每次15~30 min,起始减重量为体重的30%~60%,平板速度0.25 m/s;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ugl-Meyer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减重组患者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得分较对照组提高( P<0.05),步行功能、步速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1).结论早期应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更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运动、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智能型临床步态分析系统指导下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智能型临床步态分析系统”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在矫正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及提高步行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智能型临床步态分析系统指导下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用智能型临床步态分析系统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各组步行功能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智能型临床步态分析系统可指导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康复训练.
-
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患者异常步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异常步态的形成主要与患侧下肢肌肉不同程度的力量下降和张力增高有关,而表面肌电图(sEMG)能客观定量反映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对脑卒中患者的异常步态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步行的解剖学基础及sEMG特征、脑卒中患者的异常步态表现以及基于sEMG的脑卒中后异常步态分析,并重点从sEMG应用于分析异常步态相关肌肉活动的时序模式、激活特点和异常步态模式等方面阐述sEMG在脑卒中患者异常步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情况。
-
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训练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中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行走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为8个月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配到实验组(VR+基本药物+常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基本药物+常规康复治疗),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步速、步宽、支撑相百分比、膝关节活动度等步态参数.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步速明显提高、步宽缩小,患健侧支撑相比值、步态不对称性指数、髋关节大伸展角度、膝关节大屈曲角度等参数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VR技术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时空参数和步行中关节活动角度,对提高步态稳定性、改善步行能力、提高运动功能康复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Lokomat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每周进行3次,每次30min,共治疗10周.Lokomat组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为主的运动训练,辅以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in,3次/周,共10周(2个疗程).采用Berg平衡量表及单项评分(测定平衡功能)、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及其中的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评价踝关节的功能恢复和异常步态)和步长、步宽、步频、步速(评价患者每天活动时实际步行功能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erg平衡量表,踝-后足功能评分以及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步长、步宽、步速和步频的评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踝-后足功能评分及异常步态、前足活动(屈/伸)、后足活动(内翻加外翻)、踝-后足稳定性和足部对线,步长、步宽、步速和步频的评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相比,Lokomat组改善均更明显(P<0.05);Berg平衡功能单项评分比较:训练后,Lokomat组从坐到站、无支撑站位、无支撑坐位、站到坐、转移、闭眼站立、并脚站立、前后脚成直线以及单脚站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踝背屈功能,对改善其平衡和步行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
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影响的表面肌电信号研究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佩戴踝足矫形器(AFO)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Z组)和对照组(D组).两组均按常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AFO,康复训练4周后进行评定.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二维步态分析仪、表面肌电图机及相应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包括步态参数及步行功能分级)、踝关节控制肌群(胫前肌及腓肠肌外侧头)的积分肌电值(iEMG)、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后对比,治疗组步行能力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步行能力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踝关节控制肌群肌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佩戴AFO能够促进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踝关节控制肌群肌力的恢复.
-
脑卒中患者下肢强制性运动对其步行能力恢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协调及平衡功能障碍,随意运动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存质量,也使整个社会背负沉重的医疗负担,减少患者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使之回归家庭或重返社会是康复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步行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常见和明显的功能障碍之一,偏瘫患者中有70%以上可恢复步行能力,但其中大部分未获得良好的步态和步行速度,成为日后跌倒的大诱因.基于步态恢复的康复治疗方法及控制和纠正偏瘫步态相关机制的研究正被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
动式站立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及由此引起其他系统的机能改变,均易导致平衡失调[1],同时脑卒中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步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2].表现为步态异常、行走速度缓慢、费力、稳定性差等[3].这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动式站立床作为一种新设备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但目前有关动式站立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取常规康复训练配合动式站立床训练,观察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
悬吊运动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康复效果
小儿痉挛型偏瘫是小儿脑瘫中很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占小儿脑瘫全体的34%,此类患儿主要表现为:患侧肌肉张力增高,肌力较差,患侧肌肉容易发生废用性萎缩,具有明显的姿势与运动的非对称性,行走时呈偏瘫步态或(和)患侧躯干的假性缩短.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段主要有传统的运动训练、作业疗法、针灸、水疗、熏蒸、物理电治疗等方法.
-
水中强化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生存患者7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存在[1],其中步行障碍对患者的ADL能力影响很大,多数患者呈痉挛性偏瘫步态,因为存在肌张力、肌力、平衡能力及步行速度等方面的问题而影响生存质量,因此,尽快恢复和提高行走功能成为多数脑卒中患者首要的迫切的愿望,在康复治疗中,这也是一个较为复杂、棘手的难题.近年研究发现,水中平板步行训练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对脑卒中有较好疗效[2].水中步行训练可以利用水的各种特性,如浮力、水的流体力学、温热效应等来达到缓解患者的肌张力,减轻患者的运动负荷,促进肌力恢复等治疗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水中强化步行训练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
-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步态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恢复作用.方法:51例脑卒中患者分入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运动疗法(PT),实验组加BWSTT.共6周,5次/周,1单元/天,30min/单元.训练前后各行1次评价.结果:训练后实验组FAC评分、FMA下肢评分、步速、步长均明显提高(P<0.05),患侧单肢支撑期明显延长,双侧支撑期明显缩短(P<0.01),而对照组仅FMA下肢评分明显提高(P<0.001).两组间对比,仅FMA下肢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均为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BWSTT可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步速、步长,增加患侧单肢支撑期,减少双侧支撑期,改善步态对称性.
-
偏瘫患者相对步行速度的定量分析
步行速度是步态分析中常用而且简单易得的指标,在偏瘫步态的研究中也经常将患者和正常人的步行速度进行比较,来反映步行能力.但不同的个体之间该参数易受到身高的影响[1].为了避免这种影响,本实验采用了相对速度(relative walking speed,RWS)的概念[2].RWS(stat/s)=步速(m/s)/身高(m).它克服了因身高不同而引起的步速不同的问题,这种方法与原来的以m/s描述速度的方法相比,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的步行能力.
-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脑卒中的致残率很高,存活的患者中70%-80%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他们出院后回到社区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1]).脑卒中后遗症期临床上多指发病后1-2年以上,主要表现为患者上肢运动控制能力差和手功能障碍、失语、面瘫、吞咽障碍、偏瘫步态、足下垂、行走困难等.
-
偏瘫步态的康复
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脑外伤、脑肿瘤术后引起的运动中枢受损导致对侧躯体运动障碍.许多患者有明显缺陷和畸形,表现为异常的步态、行走速度缓慢、费力、稳定性差等.通过康复治疗,患者的步态可以得到改善.
-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运动治疗加室内行走)和观察组(常规运动治疗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每组30例.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步长、步速、步频及关节活动角度进行智能化定量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步频、步速、步长、髋关节大屈曲角度及观察组膝、踝关节大屈曲角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异常步态,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改善步态的方法.
-
儿童基底节区未成熟畸胎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原发颅内性未成熟畸胎瘤(intrcranial primary immataure teratoma,IPIT)是少见的肿瘤,位于基底节区的更为罕见.笔者发现2例,结合文献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病例1男,13岁.因头晕、头痛,左侧肢体乏力5个月于2002年6月18日入院.4个月前在外院行开颅右基底节区肿瘤部分切除术.病理结果:畸胎瘤.体查:神志清楚,偏瘫步态,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灵敏,双侧视乳头水肿,口角右斜,左手、前臂肌力Ⅲ级,左手肌挛缩,肌张力增高,桡骨膜反射亢进,左上臂、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MRI表现一例
患者女,26岁,已婚未育.因右下肢活动不灵3年,反应迟钝1年半于2010年12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于睡醒后突感右下肢活动不灵,步态呈痉挛型偏瘫步态,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应迟钝,同时交替出现淡漠与兴奋状态.体检:血压130/80 mm Hg(1 mm Hg =0.133 kPa),头发稀疏,双手背皮沟深、粗糙,面部皮肤粗糙,内科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四肢肌张力正常,反射活跃,右下肢肌力Ⅳ级,深浅感觉检查未见确切异常,双侧Hoffmann征阳性,双侧Babinski征阳性.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家族史:父母体健,系表兄妹结婚;患者有一哥哥,腰痛病史近10年,曾行椎体手术,术后5年去世.家族中其他成员无类似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