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T-ureB及pT-hpaA核酸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

    作者:柏杨;邹全明;曾韦锟

    目的观察并比较携带Hp不同抗原基因的质粒pTCAE-ureB(pT-ureB)和pTCAE-hpaA(pT-hpaA)肌注小鼠后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T-ureB;与已成功构建的质粒pT-hpaA分别作为疫苗方案,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设置空质粒对照,末次免疫后第2、4、6周分别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结果两免疫组在末次免疫后第2周均可出现特异性IgG,抗体滴度随时间逐渐增高;末次免疫后第6周,两免疫组的抗体滴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pT-ureB免疫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pT-hpaA(P<0.01).结论pT-ureB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诱导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优于pT-hpaA.

  • DNA疫苗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

    作者:张洪利;王金香;康大力

    DNA疫苗(DNA vaccine)是1990年从基因治疗(genetic thera-py)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疫苗,也称核酸疫苗(nucleicacid vaccine).DNA疫苗是把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

  • DNA疫苗与脂质体

    作者:向淑利;田杰

    DNA疫苗(DNA vaccine)亦称是基因疫苗、核酸疫苗,是携带编码外源抗原的真核细胞重组表达质粒即质粒DNA,用其接种动物能在宿主细胞表达外源抗原,可引起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提供保护作用,是继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多肽亚单位疫苗之后的新一代疫苗.

  • 壳聚糖包裹IL-21与PEB1核酸纳米粒子疫苗免疫应答的研究

    作者:胡娜;刘琳琳;陈婷婷;解现慈;来卫东

    目的 研究壳聚糖包裹PEB1和IL-21核酸纳米粒子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水平.方法 复合物凝聚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子,肌肉注射Balb/c小鼠,检测免疫期和感染期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水平、脾细胞悬液细胞因子水平、脾细胞增殖指数及疫苗保护率.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在(300± 23) nm左右,包封率为(91.23±3.24)%;实验组小鼠,特别是IL-21基因佐剂组,在血清特异性IgG、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脾细胞增殖水平和疫苗的临床保护效应上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壳聚糖纳米颗粒组效果不明显(P<0.05).结论 IL-21基因佐剂可以显著提高并维持小鼠稳定持久的免疫应答水平.但壳聚糖对免疫应答仅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的顺利开展,为空肠弯曲菌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 优化核酸疫苗对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神经末梢的免疫治疗作用

    作者:雷朋;钟玲;陈中美;张玉平;周长青;楼金核;陈亚兰;鲁凤娇;彭国光

    目的 探讨优化人α--突触核蛋白(human α-synuclein,hα-syn)核酸疫苗pVAX 1-IL-4/SYN-B免疫接种对MPTP慢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BS模型组、空质粒模型组和优化核酸疫苗模型组4个组,对后3组腹腔注射MPTP构建慢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PBS.之后分别在正常对照组和3组模型组小鼠双后肢胫前肌注射PBS,PBS,空质粒和pVAX1-IL-4/SYN-B各100μl,一共进行3次注射.末次注射后2周,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后杀鼠取纹状体,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表达水平.结果 行为学观察各组小鼠自由活动实验显示:优化核酸疫苗模型组小鼠移动格子数和下肢站立次数与PBS模型组、空质粒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化核酸疫苗模型组小鼠纹状体TH和SYP丢失与PBS模型组、空质粒模型组相比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化核酸疫苗能对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末梢产生较好的治疗作用.

  • GPI修饰的ESAT-6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功能初探

    作者:何向锋;王净;余方流;赵枫姝;张洪义;陈峻崧;陈登宇;曹文虎;窦骏

    构建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修饰的结核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ESAT-6)核酸疫苗,初步分析其免疫功能.方法利用重叠PCR法构建pIRES-ESAT-6-gpi重组体,转染B16F10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RT-PCR、免疫荧光检测转染细胞的ESAT-6抗原表达情况;采集ESAT-6核酸疫苗免疫鼠血清,分别检测抗体滴度和CDC效应,免疫磁珠法分选CD4+和CD8T细胞,CFSE/7-AAD细胞毒实验分析CTL细胞毒活性.结果测序正确的重组体pIRES-ESAT-6-gpi转染细胞后,ESAT-6表达于细胞膜表面.ESAT-6核酸疫苗免疫血清和CD8+T细胞分别通过CDC效应和细胞毒作用杀伤膜表达ESAT-6的B16F10细胞.结论构建的GPI修饰的ESAT-6核酸疫苗能够诱导免疫鼠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杀伤膜表达ESAT-6的B16F10细胞,为进一步基于该法构建B16F10瘤苗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及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B16F10 ESAT-6 GPI 核酸疫苗
  • 仙台病毒核酸疫苗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型的作用

    作者:张园;王华;赵琢;李宁涛;王利兵

    评价核酸疫苗pVAX1-F和pVAX1-HN的免疫效果.用成功构建的仙台病毒天津株HN基因和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F和pVAx1-HN,单独或联合免疫幼鼠,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免疫后第7、14、21和 28天的脾脏淋巴细胞分型,观察它们在幼鼠体内的免疫应答作用.淋巴细胞分型结果显示,构建质粒能够增高CD3+CD4+/CD3+CD8+比值、B细胞和NK细胞百分含量.结论构建的核酸疫苗pVAX1-F和pVAX1-HN能够有效增强小鼠的细胞特异性免疫能力.

  • 优化hα-syn核酸疫苗免疫反应效果及安全性的评价

    作者:杨云鹏;杨旭;陈中美;彭国光;周长青;马英;张玉平;王法祥

    目的 评价pVAX1-IL-4/SYN-B核酸疫苗对C57BL/6J小鼠免疫反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57BL/6J小鼠模型,应用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RT-PCR技术,比较PBS对照组、空质粒组、优化核酸疫苗组、全长核酸疫苗组小鼠动物行为学及免疫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优化核酸疫苗组小鼠血清中α -syn抗体明显增加;②优化核酸疫苗组中IL-4较高,IFN-γ较低,其他3组无明显差异;③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疫苗产生的抗体可与帕金森模型小鼠脑切片中α-syn阳性包涵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而对照组和空质粒组无反应;④RT-PCR显示优化核酸疫苗组COX-2表达量明显少于全长核酸疫苗组(P<0.05),与对照组、空质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核酸疫苗可在小鼠体内产生高效价α-syn抗体,主要引起体液免疫反应;比全长核酸疫苗更有效、更安全,为优化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筛选奠定了基础.

  • pVAX1-IL4/SYN-B核酸疫苗预防接种对慢性鱼藤酮损害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杨旭;杨云鹏;周长青;马英;张玉平;陈中美;彭国光

    目的 探讨优化人α-突触核蛋白(human α-synuclein,hα-syn)核酸疫苗(pVAX 1-IL4/SYN-B)预防接种对慢性鱼藤酮损害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核酸疫苗组、空质粒组、PBS对照组,在小鼠双侧后肢胫前肌部位分别注射pVAX 1-IL4/SYN-B核酸疫苗,空质粒pVAX1,PBS各100μl,共免疫3次.末次注射3周后全部小鼠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1 mg/kg,1次/d,连续注射40d.后一次注射后,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α-syn表达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数目变化;RT-PCR检测α-syn mRNA表达情况.结果 行为学观察发现,各组小鼠自由活动实验显示核酸疫苗组,空质粒组,PBS对照组小鼠移动格子数及下肢站立次数明显改善,并有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化发现核酸疫苗组小鼠与空质粒组、PBS对照组相比,TH 阳性细胞数增加63.27%、55.34%(P< 0.05),α -syn表达减少55.68%,55.34%(P< 0.05).RT-PCR发现核酸疫苗组α-syn mRNA相对表达水平0.38±0.03较空质粒组0.77±0.05及PBS对照组0.73±0.01明显减少(P<0.05).结论 pVAX1-IL4/SYN-B核酸疫苗能有效防止鱼藤酮神经毒素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害,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A型H3579亚型流感多表位核酸疫苗小鼠实验免疫研究

    作者:南文龙;金宁一;鲁会军;陈义锋;赵翠青;田明尧;白靓;谭磊;张金双

    目的 为了应对流感流行多亚型并存的局面,进行了多表位核酸疫苗设计,并观察其免疫小鼠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反应.方法 设计并合成了含有H3、H9的HA和H5N1 NA中和表位,M、NP基因保守序列CTL表位的多表位基因盒(Epi).采用pVAX载体对H5HA、H7HA及Epi进行融合表达.经肌肉注射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针对H3579亚型流感抗体.三免后2周,分离脾淋巴细胞,进行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T淋巴细胞亚类数量检测.结果 免疫小鼠获得了针对H3579亚型流感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结论 完整HA抗原结合多表位的DNA疫苗模式的成功,预示了该DNA疫苗可能可以有效应对当前多种亚型流感并存的局面,并为其他种类流感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表达PRRS病毒GP5、GP3和猪IL-18的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

    作者:沈国顺;金宁一;秦晓光;尹荣兰;庄天中;马鸣潇;郑敏

    目的 获得安全有效的防治PRRSV核酸疫苗.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PRRSV长春分离株ORF5、ORF3基因,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pVIR-IL-18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VAX1-ORF5-ORF3和pVIR-IL18-ORF5-ORF3,通过Western blot及IFA等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产物.同时进行了Balb/c小鼠免疫试验,检测免疫后小鼠的ELISA抗体水平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结果 所构建的2个重组DNA疫苗质粒在真核细胞能进行有效的转录,并表达了目的蛋白(GP5、GP3).pVIR-IL18-ORF5-ORF3免疫组的小鼠的ELISA抗体水平高于pVAX1-ORF5-ORF3和PRRS灭活苗免疫组,但差异不显著.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显著高于pVAX1-ORF5-ORF3和PRRS灭活苗组.结论 IL-18对猪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狂犬病毒CTN株糖蛋白重组鸡痘病毒与核酸疫苗的联合免疫

    作者:金宁一;郭志儒;赵怀龙;张茂林

    目的构建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鸡痘病毒,研究联合运用重组病毒与同一抗原核酸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为狂犬病疫苗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中国鸡痘病毒疫苗株282E4为基础构建的表达载体pUTA-2的ATI·P7.5复合启动子下游,插入狂犬病毒CTN-181株糖蛋白基因,构建了重组转移载体pUTA-RgC.以脂质体转染法将pUTA-RgC转染至已感染鸡痘病毒282E4株(FPV)2~3 h的鸡胚成纤维(CEF)细胞中.待细胞出现明显病变后收获病毒,用BrdU进行连续3次加压筛选,挑取蚀斑毒株、纯化、扩增,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用重组鸡痘病毒vUTA-RgC单独及与核酸疫苗联合免疫小鼠,在细胞及体液免疫,攻毒保护水平评价所构建的重组病毒及联合免疫效果.结果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重组鸡痘病毒,免疫后能诱导机体产生细胞与体液免疫,并能抵抗标准攻毒株的攻击,联合免疫效果较为理想.结论获得一株能够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的vUTA-RgC,并证明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与核酸疫苗联合应用能够克服各自的缺点.

  • 中国株HIV-1 gp120核酸疫苗的实验免疫研究

    作者:江文正;金宁一;李子健;张立树;张洪勇

    目的探讨表达中国株HIV-1 gp120基因的核酸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方法将表达HIV-1 gp120的核酸疫苗质粒pVAXP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脾CD4+、CD8+ T细胞亚群的数量,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和血清抗体滴度. 结果重组质粒pVAXP免疫组小鼠脾CD4+、CD8+ T细胞亚群的数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免疫组脾特异性CTL杀伤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表达HIV-1 gp120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VAXP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

  • 2型登革病毒核酸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研究

    作者:李向群;江丽芳;陈元;方彤云;晏辉军;郭辉玉

    为研究以2型登革病毒NS3基因构建的核酸疫苗能否诱导体液免疫,用表达2型登革病毒NS3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SV·NS3直接接种Balb/c小鼠.结果发现在接种后2周即可检测到IgM抗体,该抗体在加强接种后滴度显著升高,6周达高水平至少维持2个月;IgG抗体在接种后4周可检测到,8周达高水平至少维持2个月.Western blot证实了接种小鼠血清中有NS3特异性的IgG抗体.这些结果表明我们接种的PSV·NS3能诱导Balb/c小鼠的体液免疫.

  • 优化核酸疫苗免疫保护慢性MPTP帕金森病小鼠的泛素蛋白酶体

    作者:贾桢;雷朋;陈亚兰;侯瑞明;张玉平;楼金核;鲁风娇;徐鑫;彭国光

    目的 探索优化人a突触核蛋白(a-synclein) DNA疫苗(pVAX1-IL-4/SYN-B)免疫保护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小鼠的泛素蛋白酶体(ubiquitin proteasome).方法 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PBS模型组、空质粒组和优化核酸疫苗和疫苗加蛋白酶体抑制剂组.给予MPTP制备慢性MPTP小鼠模型.然后分别在双侧小鼠后肢胫骨注射PBS、空质粒pVAX1、pVAX1-IL4/SYN-B和pVAX1-IL4/SYN-B核酸疫苗各100μl中,共3次.后一次注射后,于左侧前脑束(iMFB)区,立体注入乳胞素(lactacystin).3周后观察动物行为学,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同时Westemblot检测泛素的表达.结果 行为学发现核酸疫苗组较PBS组、空质粒组和疫苗乳胞素组运动症状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TH明显增多,泛素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化a-syncleinDNA疫苗对PD的蛋白酶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核酸疫苗作为治疗性疫苗的前景

    作者:赵平;戚中田;杜平

    联系核酸疫苗的免疫机理和慢性病毒感染的发生机制,对将核酸疫苗用作慢性病毒感染的治疗性疫苗的发展前景作一简要阐述.

  • 人β防御素-2与前列腺癌特异性膜抗原嵌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其诱导的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

    作者:李明;孙艳;冯云;吴琦;黄宁;王伯瑶

    探索人β防御素2(hBD-2)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共表达重组核酸疫苗针对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研究以pcDNA3.1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PSMA和pcDNA3.1/hBD-2-PSMA,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其表达.免疫小鼠后,进行血清中抗体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数目测定及CTL特异性杀伤作用检测.结果显示构建的质粒转染COS-7细胞后能表达目的基因,免疫小鼠后能在体内持久表达,可以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能有效的刺激T细胞增生,诱导特异性CTL反应.当以hBD-2作为免疫佐剂时,CTL活性更强.本研究成功的构建了含PSMA的表达质粒,免疫小鼠可以诱导出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为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 HIV-1中国流行株gag-hIL-2重组痘苗病毒与pIRES-gag-hIL-2核酸疫苗联合免疫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莉馨;林军;王宏伟;王洪军;金宁一

    目的将HIV-1中国流行株B亚型gag和hIL-2基因在天坛株痘苗病毒中进行共表达,与核酸疫苗联合免疫,评价免疫效果,为新型艾滋病疫苗开发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将HIV-1中国流行株gag-hIL-2基因片段插入到痘苗病毒载体pJ38启动子下游,经同源重组和血凝素阴性空斑筛选重组痘苗病毒,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以重组病毒和核酸疫苗免疫BALB/c小鼠,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血清抗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检测.结果获得了重组痘苗病毒vJ38gag-IL-2,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3rVV效果好于2rVV,以2rVV-DNA混合免疫效果好.结论重组痘苗病毒vJ38gag-IL-2能够表达外源蛋白并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 疟疾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松;黄复生

    近年来,由于疟原虫及其媒蚊出现抗药性,疟疾重新泛滥,已证明蚊媒控制策略不能根除热带疟疾[1],抗疟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其防制策略必须转向个体防护研究.识别和分离疟原虫抗原的分子工具的发展,促使疟疾研究者们设法构建疫苗以抗疟感染,而DNA疫苗尤其是多基因DNA疫苗[2]是一种划时代新技术,被誉为第三次疫苗革命,已用于抵抗多种病原体研究[3].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是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疫苗,包括所有DNA或RNA疫苗以及合成核酸疫苗,但目前主要以DNA疫苗为主,故又称DNA疫苗.它直接把带有目的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或注射入细胞内,使之在细胞中持续表达天然抗原,经加工处理,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形成复合物,并提呈到细胞表面,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及体液免疫应答[4].自1992年首先描述疟疾DNA疫苗以来,发展很快,本文就此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 利什曼原虫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

    作者:卜玲毅;胡孝素

    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s)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但目前研究多的是DNA疫苗(DNA vaccine)。DNA疫苗是指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从而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核酸疫苗又称为基因疫苗或裸DNA疫苗,这种免疫称为核酸免疫、基因免疫、DNA介导的免疫及遗传免疫等。1 核酸疫苗的作用机理 核酸疫苗的免疫学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初步研究认为编码目的基因的质粒DNA被抗原提呈细胞(APC)摄入后,可在APC内表达抗原物质。该内源性抗原在被分解成抗原短肽后进入内质网,与I类MHC(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分子结合后被传送到细胞表面,提呈给CD8+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激活细胞免疫反应;并且分泌型的抗原或者是抗原在细胞死亡后释放到细胞间质,被专一的抗原提呈细胞(pAPC)内吞,与MHCⅡ型分子形成一个成熟的MHCⅡ型抗原复合物,被CD4+T淋巴细胞识别并使其激活,激活的CD4+T淋巴细胞可以辅助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产生大量的专一性抗体或者激活T杀伤细胞或者通过分泌有关的细胞因子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1]。

309 条记录 14/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