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4-201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概况及耐药分析

    作者:张建;马合木提;夏依旦;木塔力甫;木合亚提;李方;顾本思;李新兰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概况及病原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4年新疆菌痢的发病资料、菌型监测、药敏试验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新疆共报告菌痢123 238例,年发病率波动在25.91/10万~76.04/10万之间,年病死率在0.00 ~ 46.90/10万之间.东疆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7-9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中以<5岁组发病率高.职业分布中以散居儿童高,其次是农民和学生.福氏志贺菌是优势菌群,其中F2a多.流行菌株对链霉素、青霉素、强力霉素及四环素等抗生素等高度耐药,对青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逐年上升,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5种抗生素的菌株达71.43%.结论 2004-2014年新疆菌痢发病率保持平稳下降的趋势,但是个别地区的发病率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该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高发季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该疾病仍然是新疆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 基于微球液态阵列分子技术的沙门菌血清分型研究

    作者:柯碧霞;何冬梅;谭海玲;曾洪辉;杨彤;李柏生;柯昌文

    目的 了解基于微球液态阵列分子技术对广东省腹泻病例沙门菌分离株的分型效果.方法 在微球液态阵列分子平台上应用SSA试剂盒对沙门菌人源株进行分子血清分型.结果 2010-2014年广东省人源沙门菌4 942株分为189种血清型,前100种血清型占所有菌株的98.08%(4 847/4942),其中98%可用SSA试剂盒完整分型;采用SSA试剂盒检测198株菌O抗原,可检出181株;用SSA检测H抗原的结果(98.32%,528/537)与传统血清凝集试验结果相符;flj 基因的符合率为93.09%(175/188),fljB基因假阴性率为7.35%(9/134),假阳性率为7.41%(4/54);sdf基因和Vi基因符合率均为100%;用SSA试剂盒检测12株血清不能分型的沙门菌,有11株能成功分型.结论 SSA试剂盒能对96%以上的广东省人源沙门菌株进行分子血清分型,其结果与传统方法符合率超过98%.基于微球液态阵列分子技术的血清分型法比传统方法更具有高通量且快速的特点.

  • 卢龙县1998年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和病毒血清型调查

    作者:唐景裕;郝玉军;宁剑;赵振海;胡海宽;方肇寅;杨辉;齐锦;章菁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由其引起的腹泻也是儿童疾病引起死亡较多的一种.为做好婴幼儿腹泻的预防,国内外正在积极研制轮状病毒疫苗[1].调查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及病毒血清型分布状况对于今后实施疫苗免疫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选择卢龙县作为调查点.对该县县医院、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样本进行轮状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分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国家监测点2005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和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余华丽;常昭瑞;张立实;张静;李振军;徐建国;冉陆

    目的 分析2005年国家监测点志贺菌菌型分布和药敏结果.方法 用WHONET 5.4软件对国家监测点的志贺菌药敏试验结果(K-B纸片扩散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福氏志贺菌为常见,占75.5%;其次为宋内志贺菌,占24.4%.②志贺菌分离株对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90.0%;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低,为6.1%.③志贺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五重及其以上的多重耐药率占54.9%.④不同省份志贺菌优势菌型和耐药谱有差异.结论 志贺菌的耐药现状不容乐观,三代头孢菌素仍是治疗志贺菌感染的较好选择.志贺菌优势菌型和药敏特征需要连续监测,才能及时了解病原特点.

  • 山东省微山县动物粪便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邵纯纯;胡彬;毕振旺;寇增强;房明;陈保立;毕振强

    目的:分析山东省微山县动物粪便中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的血清型及耐药状况。方法于2015年9月,采集山东省微山县共500份新鲜动物粪便样本(猪粪便145份,牛粪便140份,羊粪便130份,鸡粪便61份,鸭粪便10份,狗粪便8份,鹅粪便6份),从中共分离出16株STEC。采用血清凝集试验对STEC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采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其药敏性及耐药性。采用PCR方法检测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tetC、tetD)以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SHV-1、blaCTX-M、blaTEM)共7种耐药基因。结果16株STEC中,13株来自猪粪便样本,2株来自牛粪便样本,1株来自羊粪便样本。O157:H7型STEC为2株,非O157型STEC为14株;非O157型STEC的血清型分布较为分散。在检测的16种抗生素中,对萘啶酸、磺胺异唑、复方磺胺甲唑、强力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等8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分别为12/16、11/16、11/16、9/16、9/16、9/16、8/16、8/16,对萘啶酸耐药率高(12/16),其次为磺胺异唑和复方磺胺甲唑(11/16、11/16),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均不耐药。16株STEC中15株出现了多重耐药性,其中三重耐药菌株5株,四重、五重耐药菌株各4株,六重、七重耐药菌株各1株。16株分离菌株中共检测出3种耐药基因,分别为tetA、tetB、tetC。结论从微山县分离出的STEC菌株血清型多样且分布较为分散,对常见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血清型复杂性及出现多重耐药性可能与菌株变异有关。

  • 2005-2011年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状况

    作者:穆玉姣;赵嘉咏;郭秋生;郭晓醇;景怀琦;夏胜利

    目的 了解2005-2011年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情况.方法 于2005-2011年在监测点郑州、睢县和登封采集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各种家禽家畜的粪便标本,苍蝇,以及生、熟肉制品涂抹标本,共6700份.采用冷增菌方法进行目的菌分离.对不同宿主样品中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生物分型和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 从11种常见宿主和食品中共分离到216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9.6% (64/216)分离自猪.所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主要流行的血清型是0∶5和0∶8,所占比例分别为23.2%(50/216)和20.4%(44/216);生物分型以1A型为主,占84.7% (183/216);不同宿主的优势血清型及生物分型各不相同;猪分离株中致病性菌株多,为16株,其次是腹泻患者和犬分离株,均为6株.结论 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宿主分布广泛,猪是主要宿主.

  • 福氏志贺菌历史菌株血清型转换的分子特征研究

    作者:徐潇;石继春;王春娥;梁丽;郑锐;李康;黄洋;陈翠萍;叶强;阚飙

    目的 研究1949—1965年间出现血清型转换的福氏志贺菌的分子特征.方法 255株福氏志贺菌均来源于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CMCC).其中,进行血清型转换研究的20株福氏志贺菌收集自1949—1965年,分别来源于中国12株、苏联3株、捷克斯洛伐克1株、美国2株、匈牙利1株、法国1株.分别使用玻片凝集和多重PCR法进行血清分型,并进行gtrⅡ基因检测.对出现血清型转换的菌株进行gtrⅡ基因序列比对以及PFGE分型.结果 255株福氏志贺菌中,79株携带gtrⅡ基因;其中19株玻片凝集为Y血清型菌株,多重PCR法检测分别为福氏2a血清型;1株玻片凝集为X血清型,多重PCR法检测为2b血清型;20株菌株发现了血清型转换,并出现了多处位点的核酸突变,除3株菌出现了3个氨基酸突变外,其余17株菌氨基酸序列均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导致gtrⅡ功能性失活.PFGE分析发现,携带gtrⅡ基因的Y血清型菌株与2a血清型菌株相似性为75.8%~100%,携带gtrⅡ基因的X血清型菌株与2b血清型菌株相似性为81.6%~100%.结论 发生血清型转换的福氏Y或X血清型菌株,gtrⅡ基因出现的突变更加复杂;发生血清型转换的福氏Y或X血清型菌株可能来源于福氏2a或2b血清型,并将血清型转换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至1949年.

  • 2007-2009年中国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李薇薇;梅玲玲;唐震;杨小蓉;李秀桂;裴晓燕;王岗;付萍;吴永宁

    目的 了解2007-2009年中国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表型和基因型特征.方法 选取2007-2009年分离自浙江省、江苏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辽宁省,经生化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的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对象,共135株.采用PCR方法对其进行毒力基因耐热直接溶血素(tdh)、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trh),种鉴定基因不耐热溶血素(tlh)、toxR、VPM、gyrB及“大流行菌群”标识基因(GS-PCR、PGS-PCR、orf8、HU-α)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菌株对8种抗菌素的耐药性;对实验菌株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PFGE)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5株临床分离株tlh、toxR、gyrB、VPM均为阳性,85.9% (116/135)的临床菌株tdh和(或)trh阳性,tdh、trh的携带率分别为85.2%(115/135)、3.0% (4/135),其中3株菌同时携带两种毒力基因.GS-PCR、PGS-PCR、orf8、HU-α的携带率分别为66.7% (90/135)、80.7% (109/135)、65.2% (88/135)、66.7% (90/135).135株临床株耐受至少1种抗菌素的占8.1% (11/135),其中,9株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2株对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1株对四环素耐药.所有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均敏感.135株临床株检出29种血清型,以O3、O4、O1群为主,占89.6%(121/135),O3∶K6为优势血清型,占56.3% (76/135).我国“大流行菌群”包括O3∶K6、O4:K68、O1∶ K36、O1∶K25、O1∶K5、O3∶ K29等血清型.限制性内切酶SfiⅠ和NotⅠ的酶切图谱片段集中在30~700 kb之间,聚类分析各分为6个群和9个群,低相似度分别为52.6%和58.7%,临床“大流行菌群”菌株分别位于C群和D群.结论 我国大部分副溶血性弧菌临床株携带毒力基因;“大流行菌群”尤其是O3∶K6血清型在我国呈流行趋势,GS-PCR、HU-a可作为判定“大流行菌群”标识基因.PFGE分型可靠且能区分“大流行菌群”和散发菌株.

  • 深圳市副溶血弧菌O3∶K6血清变异型病原学特征研究

    作者:鞠长燕;俞慕华;黄锐敏;罗锦雁;段永翔

    目的 分析2006-2012年深圳市食物中毒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O3∶K6血清变异型毒力基因和分子分型特征,及其与O3∶K6血清型的基因遗传关系.方法 对深圳市2006-2012年食物中毒病例肛拭子样本中分离的1 15株副溶血弧菌进行PFGE分型,并根据地域分布与分离时间的不同,选取了7株O3∶K6血清型为对照组,对其以及O3∶K6血清变异型分别进行tdh和trh毒力基因检测,群特异性PCR (GS-PCR)和orf8基因检测,及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结果 115株副溶血弧菌中,带型相似度>80%的菌株占58.3%(67/115),其中,O3∶K6血清型占67% (44/67),O1∶KUT血清型占5%(4/67),O3∶K6血清变异型占28%(19/67).O3∶K6血清变异型中,O1∶ K25血清型占7%(5/67),O4∶K68血清型占10% (7/67),O11∶K36血清型占10% (7/67),其均携带tdh基因,不携带trh基因,GS-PCR扩增基因和orf8基因阳性占10/19,GS-PCR扩增基因和orf8基因阴性占5/19,GS-PCR扩增基因阴性、orf8基因阳性占4/19,ST-3型占17/19,ST-305型占2/19.对照组均携带tdh基因,不携带trh基因,为GS-PCR扩增基因、orf8基因阳性以及ST-3型.ST-305型与ST-3型在dtdS和PntA两个管家基因上有差异,在dtdS基因的第305个碱基处,ST-305型(147号等位基因)为T,ST-3型(4号等位基因)为C;在pntA基因的第33个碱基处,ST-305型(93号等位基因)为C,ST-3型(29号等位基因)为A.结论 04∶K68、O1∶K25、O11∶K36血清型毒力基因携带与O3∶K6血清型相似,且MLST结果一致,遗传关系接近,为O3∶K6血清变异型.

  • 2009-2010年河南省志贺菌病原学监测分析

    作者:穆玉姣;赵嘉咏;罗琦;黄丽莉;夏胜利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09-2010年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以河南省20092010年分离到的482株志贺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及PCR检测毒力基因方法,对其进行病原学检测,以了解志贺菌菌型分布、药物敏感性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482株志贺菌经形态学与生化鉴定均为志贺菌,共分为两群、13种血清型,福氏志贺菌(B群)占72.0%(347/482),宋内志贺菌(D群)占28.0%(135/482),其中以F2a血清型为主的福氏志贺菌检出率2009年为43.4%(106/245),2010年下降至33.8%( 80/237),宋内志贺菌检出率2009年为13.1%(32/245),2010年上升至43.5%(103/237)..进行药敏试验的1 85株志贺菌株对氨苄西林、甲氧苄嘧啶、四环素、链霉素、萘啶酸等抗生素耐药率两年均大于98%.进行毒力因子检测的182株志贺菌中,携带志贺菌肠毒素1 (set1B)、忐贺菌肠毒素2( set2)、侵袭性质粒H抗原(ipaH)和侵袭相关毒力基(ial)的菌株占67.6%(123/182),携带其中3种毒力因子的菌株占24.2% (44/182).结论 河南省近年来志贺菌流行菌型正在发生改变,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较高的耐药性,分离菌株中普遍携带有毒力因子.

  • 中国六省份零售整鸡中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特征研究

    作者:胡豫杰;赫英英;王晔茹;刘畅;王美美;甘辛;王伟;闫韶飞;白瑶;彭子欣;李凤琴;徐进

    目的 研究我国六省份零售环节整鸡中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特征.方法 于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从北京、广东、吉林、江苏、内蒙古和陕西6个省份的共7个监测点零售市场中,每月采集冷冻、冷藏和现宰杀整鸡共计20份整鸡样品,连续采集12个月,共计1680份样品,经PCR和生化鉴定获得2629株沙门菌.使用Luminex结合传统血清凝集方法鉴定血清型,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10类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环丙沙星(CIP)-头孢噻肟(CTX)-多黏菌素E(CT)耐药沙门菌相关耐药基因.结果2629株沙门菌中共检出17种血清群和58种血清型,B和D1血清群所占比例较高,分别占34.7%(913株)和31.0%(815株);Enteritidis(30.8%, 810株)、Indiana(17.6%,463株)、Infantis(10.6%,278株)3种血清型为优势血清型.共检出224株CIP-CTX双重耐药印第安纳沙门菌,3株对CT耐药,其中1株中含有mcr-1基因且ESBL阳性,耐受本研究中9类11种抗生素.结论 中国六省份零售整鸡中沙门菌分离株血清型较复杂,耐药性较严重;CIP-CTX双耐药沙门菌多为印第安纳血清型,该类沙门菌多重耐药严重且存在mcr-1阳性株.

  • 妊娠35~37周孕妇携带的B群无乳链球菌血清分型

    作者:刘晶;李来收;吉彤珍;孟令欣;翟燕红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妊娠35~37周孕妇携带的无乳链球菌(GBS)血清型的分布特点.方法 按照2010年美国CDC颁布的指南中的推荐对6000名妊娠35 ~ 37周的孕妇进行GBS常规筛查.阴道和直肠分泌物联合取样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疑似B群链球菌进行鉴定,使用多重PCR扩增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对GBS菌株进行血清分型检测.结果 共检出311株无乳链球菌,分为8个血清型.血清分型为Ⅰa型106例(34.1%),Ⅰb型53例(17.4%),Ⅲ型134例(43.1%),Ⅳ型6例(2.3%),Ⅱ型5例(1.6%),Ⅷ型3例(0.96%),Ⅴ型2例(0.64%),Ⅸ型2例(0.64%).结论 北京地区妊娠35 ~ 37周孕妇携带的无乳链球菌血清分型主要为Ⅲ、Ⅰa型.

  • 123株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任红宇;王晓蕾;李马超;张砺;高源;邵祝军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123株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血清分型.方法 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测定S.p对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123株S.p中,耐阿奇霉素发生率为100%;对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利福平、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5.04%、78.05%、19.51%、0.81%、0;血清分型共涉及11个血清型/群,主要集中在19、6、14、15、23血清群,5株S.p未能分型,多重耐药菌株分布在6、19血清群.结论 S.p耐药严重,且大多数菌株呈多重耐药趋势:血清分型居前6位的是19F、6、14、15B/C、23F、19A,尤其是多重耐药株以6、19血清群为主.

  • 241株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李马超;任红宇;朱兵清;邵祝军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Strptococcus pneumoniae,S.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血清型构成.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241株S.p对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荚膜肿胀试验对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 241株S.p对利福平、米诺环素、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41%、77.18%、0%、78.00%、95.44%、22.00%.229株S.p可分为24个血清型/群,主要的流行血清型/群为19F、6B、19A、23F、15、14、6A、3、6C;12株S.p未能分型.多重耐药菌株分布在6B、19A、19F、23F血清型.结论 S.p的耐药情况严重,大多数菌株呈多重耐药特征.

  •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

    作者:王晓燕;罗芸;叶菊莲;郑丽芳;吴爱萍;李琳

    目的 对从食物中毒患者粪便标本以及可疑食物中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表型和毒力基因的鉴定以及同源性分析.方法 参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GB/T4789.7-2008),分离鉴定副溶血性弧菌.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做血清分型、耐药性、毒力基因(toxR、trh、tdh、tlh)的测定,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etrophoresis,PFGE)测定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从3份食物标本和5份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8株,8株菌分属于不同的血清型.8株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一致.8株菌的toxR和tlh均阳性,trh均阴性,tdh为粪便标本均阳性,食物标本均阴性.8株菌共产生6种PFGE带型.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但分离于粪便标本和分离于可疑食物标本的菌株之间,其PFGE带型比较分散,可能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多种O抗原群混合污染引起.

  • 吉林省2000~201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鉴定

    作者:范明;刘桂艳;周剑惠;王爽;魏雷雷;林琳;郭立春;单元春;曹凤瑞

    目的 分析吉林省2000~ 2012年从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oliovirus,PV)的血清分型以及型内鉴别结果.方法 原始粪便标本来自吉林省2000~2012年< 15岁儿童AFP病例,使用转人PV受体的小鼠肺细胞系和人横纹肌肉瘤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阳性标本进行中和试验鉴定血清型,中和试验鉴定为阳性的PV株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别,型内鉴别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分析法.结果 吉林省2000~2012年共采集804例AFP病例粪便标本,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共有25例分离到PV,均为疫苗相关(Vaccine-associated) PV(VAPV),其中2008年1例AFP病例分离到Ⅱ型和Ⅲ型VAPV,其中的Ⅲ型PV为VP1编码区Ⅲ型和Ⅱ型疫苗重组PV.结论 吉林省2000~2012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或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引起的AFP病例,为吉林省维持无脊灰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 丽水市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分型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叶茂华;柳付明;陈秀英;雷永良

    目的 了解丽水市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为防治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从丽水市区农贸市场等采集贝壳类水产品,常规方法分离副溶血性弧菌,参照GB/T 4789.7-2003方法,用标准血清进行分型,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阳性标本28份,检出率为26.67%(28/105).分离得到的28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于7个血清群,分别为O:4群占39.29%(11/28)、O:3群占14.29%(4/28)、O:2群占14.29%(4/28)、O:11群占14.29%(4/28)、O:1群占7.14%(2/28)、O:7群占7.14%(2/28)、O:10群占3.57%(1/28).28株副溶血性弧菌中有25株对氨苄西林耐药,1株对四环素耐药.结论 从丽水市贝类产品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具有血清分群多样化和耐药性简单的特点.

  • 广东省2003~2008年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学分型研究

    作者:黎薇;方伟;柯昌文;张万里;曾汉日;马聪;朱海明

    目的 了解广东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患者和水产品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 方法 采用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对365株从食物中毒患者和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 结果 365株副溶血性弧菌中,205株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以O3∶K6型为主,血清型中排前3位的是O3∶K6(71.71%)、O4∶K8(10.24%)、O2∶K3(4.39%);160株水产品分离株共分50个血清型,排前3位的是O5∶K17(8.13%)、O2∶K28(6.25%)、O2∶K3(5.63%),无优势菌型. 结论 2003~2008年广东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血清型以O3∶K6型为主,水产品分离株血清型呈多样性.

  • 青海同德藏族人群感染HBV基因型、血清型调查

    作者:张杰;姜双应;王学文;王锋;边涛;牟振云;张勇

    目的 了解青海同德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血清型的分布状况.方法 用巢式PCR扩增青海同德藏族人群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HBV S、C基因,测定其序列,判定其基因型和血清型.结果 源于自然人群的311份血清标本中,同时获得S和C基因序列者271份,其中C型基因10例,占3.7%,C/D重组型261例,占96.3%;血清ayw2亚型259例,占95.6%,adr亚型10例,占3.7%,adw2亚型2例,占0.7%.结论 青海同德藏族人群感染HBV以C/D重组型为主,血清型以ayw2为主.

  • 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型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利军;李明慧;谢尧;徐道振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型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ALT检测,采用Cobas amplicor monitor test,version 2.0(v2.0)试剂进行HCV RNA定量和Abbott公司的Murex HCV Serotyping 1-6 Assay试剂进行HCV血清学分型检测.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与罗荛愫(Roferon-A)治疗24周和24周随访结束的生化指标和病毒学应答进行观察,分析不同HCV血清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后生化和病毒学应答的差异.结果 98例患者共检出血清6型2例、5型1例、4型1例、3型10例、2型23例和1型44例,仍有17例未能分出血清型.派罗欣治疗组24周治疗结束时各血清型和未分型组之间的ALT复常率和病毒应答率无差异,而48周随访结束血清非1型的ALT复常率(76.2%)和持续病毒应答率(66.7%)高于血清1型,血清1型ALT复常率和持续病毒应答率分别为27.3%和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罗荛愫组未分型组、血清1型和非1型之间24周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的ALT复常率和病毒学应答率均无差异.结论 在6个月的IFN抗病毒疗程时,HCV血清型仅在派罗欣治疗组影响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持续病毒应答率.

299 条记录 3/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