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益母草善治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毛细血管脆性和渗透性增加导致皮肤出血(紫癜),而血小板计数正常,且常有关节炎、腹痛、肾炎等改变.属于中医"血证"、"斑疹"、"肌衄"范畴.其主要原因为风热之邪侵袭肌肤,入营伤络,致血溢脉外而成.特点为大小不等的紫青斑点,随出随收,反复出没.
-
不同免疫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不同免疫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ESP、CRP及PLT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62例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口服沙利度胺,研究组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皮下注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ESR血清CRP水平较低(P<0.05).研究组患者BASDAI评分、关节疼痛程度、晨僵时间、腰椎活动度试验及扩胸度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TNFR:Fc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AS,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和推广.
-
血小板相关参数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定量检测120例肺结核患者(活动期65例和非活动期55例)、100例肺炎患者(急性期50例和慢性期50例)和10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血小板指标.结果 PLT、PCT、PDW(血小板平均体积分布宽度)、MPV在结核活动期组分别为(276.84±127.30)×109/L、(0.25 ±0.11)%、(11.74±2.85)%、(9.16±1.27)fL,在结核非活动期组分别为(195.91±71.53)×109/L、(0.18±0.06)% 、(12.59±3.35)%、(9.37±1.67)fL,在肺炎急性期组分别为(239.74±104.44)× 109/L、(0.19土0.07)%、(12.39±0.79)%、(8.23 ±1.17)fL,在肺炎慢性期组分别为(207.22±68.83)×109/L、(0.17±0.06)%、(12.30±1.02)% 、(8.43 ±0.85)f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7.65±37.90)× 109/L、(0.19±0.03)%、(12.07±1.34)%、(8.79±0.85) fL,肺结核活动期组PLT、PCT、MPV较急性肺炎组和健康组均有显著增加(P<0.05),肺结核活动期组较非活动期组PLT、PCT均有显著增加(P<0.05),MPV无显著变化.结论 PLT、PCT和MPV可作为临床医生辅助诊断肺结核及判断肺结核是否处于活动期的参考指标.
-
3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快速检测
目的 对3例疑难恶性疟病例进行实验室快速检测,评价快速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3例因不明原因发热入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法和显微镜检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液疟原虫,采用核酸荧光染料和FCM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色素(Hgb)、血小板计数(PLT)等血常规指标,采用酶法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和谷丙转氨酶(ALT)等水平.结果 3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以畏寒、发热为主要症状,均出现血小板降低、CRP升高,和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胶体金快速检测和血涂片疟原虫显微镜检结果相同,均为恶性疟原虫感染.结论 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有助于临床快速诊断疟原虫感染.
-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血小板值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监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及其在重症CAP预后的意义. 分普通CAP组40例,重症CAP组36例对比分析.发现重症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早期进行性降低提示病情危重,预后差.
-
FNAC诊断肝占位性疾病171例
我国肝肿瘤的发病率已超过25/10万,每年有13万余人死亡(1).对肝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本文作者于1986年以来对肝占位性疾病进了细胞学观察与诊断,将影像学提示的占位性病变提高到细胞病理学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1 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86-1998年间经B超或ct检查提示肝占位性疾病171例,行针吸细胞学诊断(frne needle aspietion Cytology,FNAC),其中手术治疗136例.男性133例,女性38例,男:女=3.5:1.年龄10个月-79岁,41-60岁为高发年龄段,占67.05%.取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正常、无严重心肺疾病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经B超或CT引导定位,进行经皮细针穿刺抽取病灶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成分及其形态学特征,并与其组织学形态对比,同时抽血检测AFP,了解其在诊断肝肿瘤中的意义.
-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引发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患儿男性,2004年3月23日出生,于2004年5月25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糖丸1粒,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批号03100802.5月29日发现全身皮肤散在的针尖大小出血点,血液化验结果为白细胞计数6.3×109/L,淋巴细胞73.9%,单核细胞9.3%,中性粒细胞16.8%,红细胞计数3.44/μl,血红蛋白98g/L,红细胞比积29%,血小板计数4×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6.5fL,血小板比积1×10-5,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12.1.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
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引发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患儿8岁,2005年1月3日在左上臂三角肌内注射流行性感冒(流感)裂解疫苗0.5ml(浙江天元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40910(150),有效期2005-09-09).1月4日晚双大腿内侧出现"针尖样"出血点,之后双下肢出血点逐渐增多、增大,蔓延至上肢、躯干,部分区域形成片状.1月10日出现膝、踝关节活动稍受限,遂入院治疗.体格检查:体温、脉搏、血压正常,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四肢及躯干下部可见大小不一出血性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无水疱,无脱屑,压之不褪色.心、肺、腹部无异常.双下肢膝、踝关节活动稍受限,神经系统无异常.检验:血小板计数359×109/L,红细胞平均体积80.4fL,尿、大便常规正常,血生化正常,凝血功能、血沉正常,肝功能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免疫球蛋白A、G、M,补体C3、C4均正常.治疗:入院后经用头孢他啶、地塞米松、三磷酸脱苷二钠、维生素C、维生素B6、西米替叮、10%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强的松口服等治疗,于2月6日好转出院.
-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患儿,男,8月龄.2003年10月12日16:00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MV,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3012202).10月15日晨家长发现患儿口唇出现瘀点,继而发现双下肢散在瘀点,呈针尖状,压之不褪色,部分融合成瘀班,排柏油样便1次,量8~10g.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7×109/L,血小板计数(PLT) 29×109/L,淋巴细胞47.4%.10月16日到上级医院求诊,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住院治疗.
-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致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
患儿男性,36日龄(2004年3月4日顺产),于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广东省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0528-1,有效期至2005-05)第2针后24h出现全身皮肤出血点,针尖大小无瘀斑,色红,不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先额面部出现,后以双下肢为著,无发热、咳嗽、腹泻及鼻衄,无用药史,其父母否认过敏史,患儿精神、吃奶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无肿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血小板计数44×109/L,红细胞计数3.67×1012/L,血红蛋白119g/L,白细胞计数9.4×109/L,出血时间4min50s,凝血时间正常,血块退缩试验收缩不良;骨髓象示:红系增生活跃无异常,粒系比例相对减低,形态无异常,全片共见巨核细胞29个,其中幼稚巨核24个,成熟无血小板形成巨核5个,血小板罕见.
-
临床727例次单采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
为分析临床单采血小板输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湘雅第三医院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进行单采血小板输注的254名患者的727例次输注资料,计算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统计输注有效率,根据患者病症、输血次数、血型和脾肿大与否分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表明,727例次输注单采血小板有效456例次,占62.72%,以急性失血性贫血和慢性系统性疾病患者输注效果较为明显,尤其是慢性肾疾病(有效率为94.12%);脾脏肿大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有效率仅为40.35%);血小板输注次数与输注效果呈负相关.结论:脾脏肿大和血小板输注次数是影响输注效果的因素.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TPO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血清中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119例健康志愿者和54例AA患者为研究对象.从54例患者中共收集92份样本,其中43份为初诊患者,23份样本为治疗后仍处于骨髓抑制期的患者,10份来源于部分缓解(PR)患者,16份来源于完全缓解(CR)患者.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TPO水平.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外周血细胞.结合骨髓细胞学及骨髓活检的检查结果对确诊的AA患者进行分型诊断.对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分型及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和TPO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健康志愿者血清中TPO水平为95.3±54.0 pg/ml.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及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血清中TPO水平分别为2908±623、2708±623和2684±891 pg/ml,各型AA患者的TPO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43例初诊患者在治疗前TPO水平高,为2728±1704 pg/ml,23例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IST)后仍处于骨髓抑制期患者血清TPO水平为1598±1692 pg/ml,PR患者TPO水平为1912±1011 pg/ml,CR患者TPO水平为1009 ±590 pg/ml,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R患者的TPO水平高于CR患者(P<0.001).PR和CR患者TPO水平低于初诊及治疗后处于骨髓抑制期的患者(P <0.001).TPO水平与Plt数量呈负相关(r=-0.53,P <0.001).对于AA患者,在收集样本前2周内未输注Plt,其TPO水平与Plt数量呈负相关(r=-0.70,P<0.001).尽管PR患者Plt为117×109/L,CR患者Plt计数为167×109/L,但二者TPO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A患者无论缓解与否,其TPO水平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TPO通路在AA患者的机制中可能存在异常.
-
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实验分析与对策
本研究旨在了解临床常见的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其解决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5月间住院的71 535例,在血常规检测时有血小板减少的1326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中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87例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再次分析检测,同时涂片瑞-姬氏染色油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87例EDTA-K2抗凝剂血小板数值为(56±27)×109/L,换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在同一仪器上检测,其血小板数值为(185±39)×109/L,两者结果用配对t检验分析,统计学上结果有显著性差异(t=1.83,P<0.01).EDTA-K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其发生率为0.12%,占血小板减少总数的6.56%.结论: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0.12%,极易误诊.对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标本应进行涂片复查.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的情况应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进行再次检测,以防发生误诊误治.
-
儿童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一例
患者男,18个月.因颈上部无痛性包块3个月,生长加快2个月,于1998年10月12日入院.体检:颈上部正中包块7 cm×3 cm,质韧偏硬,无压痛,动度差,与皮肤无黏连.表面皮肤弥漫性肿胀,无溃破充血.血小板计数:90×109/L.出凝血时间无异常.B超检查示颈部软组织内实性肿物,回声欠均匀.临床诊断:颈上部良性肿瘤.术中见:包块似分为2个,位于甲状软骨两旁,质韧,边界不甚清楚.
-
骨硬化性骨髓瘤伴POEMS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49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逐渐加重5个月入院.体检:双下肢膝关节下感觉迟钝,膝腱反射消失,双侧小腿及双足诸肌肌力均为0级,后背部皮肤色深,弹性减低,体毛增多,双侧乳头下感觉障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3×109/L,血红蛋白140 g/L,血小板计数517×109/L,血β2微球蛋白3.4 μg/ml,C反应蛋白17.5 mg/L,血糖7.79 mmol/L,尿本周蛋白检测为阴性,血清蛋白电泳示白蛋白占55.3%、A1占4.5%、A2占7.2%、B占14.1%、G占18.9%.免疫球蛋白均正常.影像学检查:胸腰椎X光片(图1)示胸腰椎体多发、大小不一、密度均匀一致、边界清楚的球形影,骨盆X光片(图2)示右髂骨、骶骨高密度片状影.B超及CT示肝脾淋巴结肿大.
-
发生于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后的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70岁.因自觉右耳后肿块3个月、持续低热1个多月于2008年7月入院.起病以来,患者纳差、乏力,体重明显减轻.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CT示双侧颈部、耳后、腋下、纵隔、腹股沟可触及多发肿大的淋巴结.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38×1012/L,血小板计数96×109/L.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增生活跃,嗜酸细胞比例增高.取右腋下淋巴结活检.
-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一例
患者女,72岁。因全身多发斑丘疹、皮下结节5个月余于2010年6月入院。患者5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背部多发红色斑丘疹,直径1~3cm,突出皮面,伴轻度瘙痒,疹间皮肤正常,右颈背部、左乳及左大腿多处出现皮下结节,直径3 ~8 cm,表面皮肤发紫,活动度欠佳,不伴疼痛。皮疹逐渐增多,双上肢屈侧、双下肢也出现上述类似红色斑丘疹,直径1 ~2 cm。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血小板计数有所下降(70×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中见大血小板,余未见明显异常。
-
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早期凝血纤溶变化
严重创伤早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凝血、纤溶功能改变,这些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度和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1,2]。而常规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在创伤早期并不出现变化,创伤腹腔局部凝血变化与血液系统变化也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动态监测较敏感的凝血、纤溶功能指标。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选取1997年~1999年入院的伴有腹内脏器损伤的11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90例,女性26例,年龄18岁~69岁,平均年龄44±8岁,平均体重66±14kg。单一脏器损伤60例,两个及两个以上脏器损伤56例,合并骨盆骨折6例,肋骨骨折10例,失血性休克27例。受伤前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损害病史,未服用止血、抗凝药物。入院后在24h内完成APACHEⅡ评分。
-
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合并多发不典型性脑脓肿一例
患者男性,28岁,因“突发头痛2d加重半天伴肢体抽搐”入院。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史,长期口服倍他乐克治疗。入院查体:神志清,GCS 15分,推入病房,反应可,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 mm,对光反射存在,伸舌居中。颈软。双侧杵状指,指甲发紫,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Babinski征(-),左侧Babinski征(+)。血压113/64nnHg(1 mmHg =0.133 kPa)。入院相关检查:白细胞计数11.82×109 L-1,红细胞计数7.57×1012 L-1,血红蛋白240.0 g/L,红细胞比积为69.2%,血小板计数116.0×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为77.2%;心电图:左右心房肥大,提示左心室肥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异常Q波,r波上升不良,S-T段抬高,T波异常,Q-T延长。腹部B超:肝静脉扩张,考虑肝淤血可能。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额顶叶脑出血”。头颅CTA:右侧额顶叶脑出血、血管未见异常。心超: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
-
血小板及其Toll样受体4在脓毒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研究表明,脓毒症发病过程与凝血功能异常密切相关[1-2],而血小板是联系炎症和凝血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3],危重患者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提示预后不良[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