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脊髓全横断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高亲和力受体在运动皮质表达的变化

    作者:邓盘月;聂笃余;蔡维君;张建一;万炜;罗学港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全横断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在运动皮质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再生修复机制和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1.脊髓横断组:动物脊髓在胸9节段完全横断,按存活时间不同分为术后3、7、14、21及28d组;2.假手术组(只行椎板切除术);3.正常对照组.动物到达存活时间点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TrkB及BDNF在运动皮质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运动皮质TrkB和BDNF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第5层,第3、4、6层也有少量阳性细胞.脊髓全横断后TrkB和BDNF的表达逐渐增高,于术后21d达高峰,28d回到正常水平,且TrkB表达上调早于BDNF. 结论脊髓全横断后运动皮质对BDNF的需求增加,内源性BDNF的增加可能有利于受损的皮质脊髓束神经元的存活与再生;在损伤早期给予外源性BDNF可能更有利于受损的皮质脊髓束神经元.

  • NT-3基因修饰施万细胞与神经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全横断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家松;曾园山;李海标;李晓君

    为探索一种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新策略,本实验先用核荧光标记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再用含神经营养素-3基因的腺病毒(AdvNT-3)感染培养的施万细胞(SCs),简称NT-3-SCs.然后建立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向损伤处分别移植NSCs、SCs+NSCs和NT-3-SCs+NSCs.所有动物存活60d后,进行爬网格测验和BBB评分.接着在脊髓横断处远端组织内注射荧光金(FG),动物再存活7d.在处死动物前检测皮质运动诱发电位(CMEP)和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

  • 大鼠脊髓横断早期比目鱼肌重量与肌球蛋白重链亚型mRNA表达的变化

    作者:范晓华;纪树荣;周红俊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横断后早期比目鱼肌重量及肌球蛋白重链(MHC)各亚型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与脊髓横断7 d组(ST7)、15 d组(ST15)、30 d组(ST30),各10只,脊髓横断水平T8~T10.分别于横断后7、15、30 d取后肢比目鱼肌称重,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MHC各亚型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脊髓横断各组比目鱼肌重量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ST15、ST30组比目鱼肌绝对与相对重量均较ST7组下降(P<0.05).对照组比目鱼肌只表达MHC-Ⅰ与MHC-Ⅱa,脊髓横断各组在横断7 d后出现MHC-Ⅱx与MHC-Ⅱb的表达,横断后各时间点MHC-ⅠmRNA的表达持续下调;MHC-Ⅱa与MHC-Ⅱx mRNA的表达持续上调;MHC-Ⅱb mRNA的表达维持在低水平.结论脊髓横断主要在早期影响肌肉的重量;脊髓横断后MHC的表达发生由慢型向快型的转化,MHC随神经肌肉活动的减少表现出可塑性.

  • 罕见椎体爆裂骨折骨折块贯穿椎管导致脊髓横断、完全截瘫一例

    作者:陈庆胜;孙继飞

    患者男,38岁,于2011年11月6日约16∶00因在矿井下工作时被矿石砸伤,导致胸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伴呼吸困难而住院治疗.入院查体:血压90/50 mm Hg,意识清楚,心脏听诊未见异常.右肺呼吸音可,左肺呼吸音消失,腹部膨隆,无肌紧张、左上腹触痛,无反跳痛.胸腰段脊柱后突畸形,触痛明显,腰椎旁触痛明显.活动受限.于腹股沟以下无感觉,双下肢感觉消失,无自主活动,肌力0级.会阴部感觉消失,肛门括约肌反射消失.X线片及CT 示:胸12椎体严重爆裂性骨折,椎体塌陷,于胸11、12棘突之间可见较大骨块(图1~4).

  • 肌基膜管移植及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横断性损伤的修复作用

    作者:李培建;胥少汀

    目的:对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结合肌基膜管(MBL)修复脊髓横断性损伤进行组织学评价.方法:以雌性家犬为实验对象,手术将其脊髓横断,随机分为3组:(1)7只行MBL移植结合注射NGF(A组);(2)6只单纯注射NGF组(B组);(3)4只为对照组.6个月后用免疫组化对神经轴突和胶质细胞网格框架结构进行特异染色,并用图像分析方法对脊髓横断处的远、近端横截面神经纤维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各组间远端神经纤维数量均有显著性差异;MBL移植物中有神经纤维通过,对照组断端为坏死空腔.电镜证实横断远端存在新生神经纤维.结论:MBL移植结合NGF修复脊髓横断性损伤,神经轴突能越过移植区到达远端;NGF具有促进神经轴突生长的作用.

  • 大鼠脊髓横断胶质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产物表达

    作者:杨旭;吕德成;吕申;孙运强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横断后白质内胶质细胞凋亡改变以及凋亡相关基因产物表达情况.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椎板切除组和脊髓横断组,于术后5min、4h、1d、3d、7d、13d和21d切取脊髓,利用HE染色、免疫组化(SP)、TUNEL及透射电镜等方法进行观察.结果:大鼠脊髓横断后,断端两侧白质脱髓鞘区Bcl-2和Bax表达增强;出现大量TUNEL标记阳性胶质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少突胶质细胞典型凋亡改变.结论:大鼠脊髓横断后白质内胶质细胞出现凋亡.

  • 蛛网膜下腔灌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脊髓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赵兵;丁永利;宋跃明;段宏;马玉琼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脊髓完全性横断后脊髓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胸段(T7~T8)脊髓完全横切损伤模型,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假手术组(n=6)、单纯横断组(n=10)、GDNF治疔组(n=10).于大鼠脊髓损伤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行为学评估.24周时行生物素葡聚糖胺(BDA)顺行示踪处理,取材前行电生理检测.所取脊髓标本作神经中丝(NF-200)、生长相关肽-43(GAP-43)、胶质原纤维生长蛋白(GFAP)免疫组化检查,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行为学评分表明,3周后,GDNF组好于单纯横断组(P<0.05),术后24周,GDNF组和单纯脊髓横断组中均未记录到SEP波形,BDA示踪也未见伤区及远段蓝染的神经纤维,但GDNF组空泡样变较单纯横断组轻.免疫组化图像分析GDNF组的NF-200和GAP-43染色结果与单纯横断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GDNF组GFAP染色明显弱于单纯横断组(P<0.05).结论:GDNF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脊髓损伤区及两端的神经细胞功能,但没有功能意义上的神经纤维再生.

  • 稳定性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的建立

    作者:闫慧博;金大地;鲁凯伍;江建明;王宏

    目的:建立SD大鼠稳定、易复制的脊髓完全横断动物模型,并摸索术后护理方法,探讨性别对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9在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和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取40只SD大鼠(雌雄各半),体制量220~250 g,按性别分为两组.体积分数为0.15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300mg/kg)大鼠,于T10节段处,用锐利刀片于硬膜外快速切割、完全横断脊髓,切除2 mm脊髓节段,医用明胶海绵填充脊髓断端间隙.②术后,大鼠单笼饲养,皮下注射青霉素20万单位,1次/d、5 mL生理盐水2次/d,持续1周;每日定时膀胱挤压排尿两三次,给与截瘫护理.③定期观察大鼠后肢运动情况,并进行BBB评分(0~21分,得分越高后肢运动功能越好),动物存活8周以上.结果:①动物模型脊髓损伤程度完全一致,术后1周内所有大鼠BBB评分皆为0分.②术后8周内大鼠因膀胱破裂死亡5只(雌2雄3),雌、雄大鼠死亡率比较无差异(P>0.05).③所有大鼠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后肢自发性功能恢复,以第3,4周为明显,至第8周BBB评分雌性为7.41±2.55,雄性为7.06±3.05.各时间点雌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①建立的脊髓完全横断大鼠模型效果稳定,可复制性强,制作简便,护理方法有效.②大鼠在术后死亡率和术后后肢功能自发性恢复方面无性别上的差异.

  • 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陈晓春;张洋;李治;周郦楠

    背景: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一些研究认为,干细胞移植可为脊髓损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利用Scopus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的6年文献资料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分析.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由第一作者以"neural stem cells (干细胞),spinal cord injury or spinal injury (脊髓损伤),cell transplantation (细胞移植),spinal transection (脊髓横断)"为关键词检索Scopus数据库2006-01/2011-12的相关文献,并将分析结果及资料导出,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入选标准:纳入标准:检索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相关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研究原著、综述、会议记录及摘要、快报文章、编辑素材.排除标准:与文章目的无关的文献,大于6年较陈旧的文献,未发表的文章以及需电话追踪和手工检索逐一分析的文献.主要数据判定指标:以文献的类型、出版时间、发表文献的作者分布、学科类别、机构分布、国家地区分布、来源期刊、及文献被引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opus数据库2006/2011收录的文献中共检索到1 080篇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相关的文献,研究原著以607篇位居首位,其中有15篇可以确定为经典文献.在时间分布上,文献数量2006/2011总体呈上升趋势,来源出版物呈分散情况.高被引研究原著类文章主要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神经科学杂志>)上,目前已发表文献中以美国为主,占全球相关领域发稿量的28.5%.中国在过去6年间在数据库中收录文章总量中排在第2名,共发表212篇相关文章,占全球相关文章的19.6%. <神经外伤杂志>发表文献量22篇,占全部文献的15.09%.其次为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神经科学研究杂志>21篇.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于Scopus数据库关于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了解该领域的概貌、现状和研究者进一步确定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SCI数据库关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的10年文献分析

    作者:袁宁;田伟;陈大褔;孙磊;袁润英

    背景: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是目前公认的疑难病之一.组织工程细胞移植为脊髓损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使损伤轴突修复、再生和恢复脊髓部分神经功能成为可能.目的:利用SCI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的10年文献资料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分析.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由第一作者以"neural stem cells (神经干细胞),spinal cord injury or spinal injury (脊髓损伤),cell transplantation (细胞移植),spinal transection (脊髓横断)"为关键词检索SCI数据库2002-01/2011-12的相关文献,并将分析结果及资料导出,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入选标准:纳入标准:检索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相关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研究原著、综述、会议记录及摘要、快报文章、编辑素材.排除标准:与文章目的无关的文献,大于10年较陈旧的文献,未发表的文章以及需电话追踪和手工检索逐一分析的文献.主要数据判定指标:以文献的类型、出版时间、发表文献的作者分布、学科类别、机构分布、国家地区分布、来源期刊、文献被引情况及基金资助机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I数据库2002/2011收录的文献中共检索到500篇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相关的文献,研究原著以348篇位居首位,其中有15篇可以确定为经典文献.在时间分布上,文献数量2002/2011总体呈上升趋势,来源出版物呈分散情况,其中Journal of Neurotrauma<神经外伤杂志>发表文献量22篇,占全部文献的15.09%.其次为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神经科学研究杂志>21篇. <神经外伤杂志>发表文献量22篇,占全部文献的15.09%.其次为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神经科学研究杂志>21篇.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于SCI数据库关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了解该领域的概貌、现状和研究者进一步确定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矫形器在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

    作者:杨永玲;房晓军

    矫形器是用于改变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功能特性或结构的体外装置.脊柱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导致脊髓横断平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功能完全丧失,如果护理不当,易发生肢体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 颈椎合并颈髓损伤的早期评估和急诊护理

    作者:刘俊国

    颈椎合并颈髓损伤是临床急危重症.目前,对于脊髓横断者,神经功能恢复几乎无望,脊髓损伤也很难通过治疗使其细胞再生[1],因此,颈髓损伤后的早期治疗和护理目标是挽救生命、及时和适当的颈椎稳定固定、大限度地维持神经功能、防止继发性和进一步的脊髓损伤.

  • 大鼠完全脊髓横断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完整胚胎脊髓移植后功能恢复的研究

    作者:赵凡;杨有庚;王江

    目的 建立有效、可靠的完全脊髓横断动物模型,探讨多个完整胚胎脊髓移植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Wistar雌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组A组(单纯横断)、B组(横断+BDMF)、C组(横断+移植)、D组(横断+移植+BDNF).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切除大鼠脊髓3-4 mm,镜下观察确保完全离断,取3-4个完整胚胎脊髓同时移植.B组及D组应用微型泵定时定量泵入BDNF溶液(2 mg/ml).术后1-6周进行功能锻炼及行为学分析.结果 术后A组、B组后肢运动功能未恢复;术后3 W,C组及D组开始恢复后肢运动功能,术后6 W出现协调踏步动作.术后1,2 W,C组与D组CBS行为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 W、4W,CB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本实验成功的建立了大鼠完全脊髓横断模型.多个完整胚胎脊髓组织移植解决了脊髓完全离断情况下所需移植物总量较大的问题,联合应用BDNF,对脊髓损伤修复效果更为理想.

  • 大鼠完全脊髓横断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完整胚胎脊髓移植后GAP-43 mRNA的表达

    作者:赵凡;杨有庚;王江

    目的 探讨完整胚胎脊髓移植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组A组(完全脊髓横断+完整胚胎脊髓移植);B组(完全脊髓横断+完整胚胎脊髓移植+BDNF).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切除大鼠脊髓3~4mm,镜下观察确保完全离断,取同种孕13~14 d wistar大鼠完整胚胎脊髓同时移植.B组通过微型泵定时定量泵入BDNF溶液(2 mg/ml).应用原位杂交方法于术后1~6 w计数各组脊髓损伤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mRNA神经元阳性细胞数.结果 术后3 w手术组开始恢复后肢运动功能,术后6 w出现协调踏步动作.B组3、4、5 w时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 多个完整胚胎脊髓组织移植解决了脊髓完全离断情况下所需移植物总量较大的问题,联合应用BDNF,对脊髓损伤修复效果更为理想.

  • 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对犬完全性脊髓横断伤再生的影响

    作者:高大柱;胡大勇;王伟;陈柯;胡闻;赵侠;秦慈南;胡礼源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对犬完全性脊髓横断伤再生的影响.方法将9条杂种犬分为两组,胸10平面造成4~5 mm的脊髓缺损,实验组6条犬,将饱和状态下地塞米松组织液凝块植入脊髓缺损处.对照组3条犬,仅植入组织液凝块.术后对两组犬的行为学进行评分,并用摄像机记录.术后5个月心脏灌流固定,石腊包埋,切片.选用神经中丝抗体(anti-neurofiblament,NF)对桥接区组织内神经轴突进行标记,计算两组NF的阳性表达率.6号犬和9号犬桥接区组织同时行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行为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实验组桥接区NF阳性表达率1%~5%(平均2.86%),对照组桥接区NF的阳性表达为0%.结论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对犬完全性脊髓横断伤的再生有促进作用.

  • 截瘫后神经痛一例报道及分析

    作者:高建;杨立强;倪家骧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因“腰背部外伤,双下肢瘫痪伴大腿前侧疼痛18年,加重2年。”以“截瘫后神经痛”收入院。18年前,患者腰背部外伤后双下肢瘫痪,在当地医院急诊行内固定术。术后不久,患者出现双侧大腿前侧条索状区域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持续时间数秒,不向他处放射、伴有二便失禁。当地考虑为康复期正常反应,未作特殊处理。内固定术后一年因椎管内感染,行内固定取出。疼痛一直有反复发作并逐渐加剧,在当地医院给予口服止痛药物治疗,偶有发作剧烈时,给予肌注药物治疗(NSAIDS药物及弱阿片类药物)。2010年因疼痛不能耐受,经检查发现脊椎畸形加剧再次行脊椎内固定,并同时行脊髓横断术。术后疼痛无缓解,反逐渐加剧。此后开始使用NSAIDS药物加杜冷丁或哌替啶注射治疗,杜冷丁平均用药量150~300mg/天,大用量为600mg一天,疼痛控制尚不满意。

  • 脊髓损伤后继发损伤的机制

    作者:赵凤东;王坤正;范顺武

    脊髓损伤(SCI)依其病理可分为四种〔1〕,重者为脊髓横断。其次为完全性SCI,其三为不完全SCI,轻者为脊髓震荡。脊髓损伤有两种机制:(1)原发机械损伤,(2)因原发损伤而激发的一种或多种附加损伤而致的继发损伤〔2〕,继发损伤概念是Allen于1911年提出,延用至今。自那时以来,许多其它病理生理机制已提出来说明脊髓组织的进行性自动性伤后损伤,包括(1)血管改变,(2)电介质改变,(3)生化改变,(4)水肿,(5)能量代谢紊乱等。概括起来,不外乎血管机制及神经生化机制,如下所述:

  • 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对脊髓横断大鼠神经营养因子-3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富运;杨建华;王蕾;赵中男;热吉普;刘士臣;乔建民

    目的:探讨骨髓单核细胞(BMMNCs)移植对脊髓横断(SCT)大鼠脊髓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3(NT-3)和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146只Winstar大鼠(SPF级,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SCT组49只,建立SCT模型;实验组49只,建立SCT模型,给予BMMNCs移植治疗;假手术组48只,切除对应的椎板不损伤脊髓;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5、7、14和21d行后肢功能BBB评分,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受损脊髓组织中 NT-3和SYN的表达。结果:术后5、7、14和21d各时间点各组大鼠后肢BBB评分比较,SCT组和实验组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且SCT组更低于实验组(P<0.05)。术后5、7、14和21d各时间点NT-3阳性细胞数及NT-3 mRNA比较,SCT组和实验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SCT组更低于实验组(P<0.05)。SYN阳性颗粒数及SYN mRNA比较,SCT组和实验组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且SCT 组更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BMMNCs能够上调局部损伤脊髓NT-3和SYN的表达。

  •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脊髓横断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与萎缩的影响

    作者:范晓华;纪树荣;周红俊;张樱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是否参与脊髓损伤引起的骨骼肌萎缩过程,观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骨骼肌萎缩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7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脊髓横断7 d组(简称横断7 d组)、横断15 d组、横断30 d组以及脊髓横断5 d训练2 d组(简称训练2 d组)、训练10 d组、训练25 d组.对照组未给予特殊处理,余6组行T8~10水平脊髓完全横断,各训练组大鼠于脊髓横断5 d后进行减重平板步行训练.采用TUNEL方法检测比目鱼肌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肌纤维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实验大鼠脊髓横断后,其比目鱼肌TUNEL阳性细胞核数量较对照组及相应时间点训练组均明显增多(P<0.05~0.001):电镜观察发现,随着脊髓横断时间延长,萎缩肌纤维数量逐渐增多,肌节与肌丝排列紊乱加重,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经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后上述改变有所改善.结论 细胞凋亡参与脊髓损伤后引发的骨骼肌萎缩过程;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够抑制肌细胞凋亡、缓解肌萎缩,改善肌肉血供.

  • 颈脊髓横断对内毒素大鼠全身炎症反应、急性肺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朱曦;林英;和宇;汪宗昱;李宏亮

    本研究旨在观察颈脊髓横断对内毒索大鼠全身炎症反应、急性肺损伤及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