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动静脉畸形影像学诊断价值

    作者:孙清荣;刘士辰;王文献;陈林

    目的评价CT、MRI及DS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 40例AVM行MRI检查19例,CT检查30例,DSA检查12例,同时完成2项或3项检查者分别为20例和4例。结果 CT诊断率70%,MRI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4%,DSA诊断率92%。结论 MRI、CT、DSA对AVM 诊断均有重要价值,而MRA和DSA优于CT,DSA反映AVM循环时间和盗血情况,并可实施介入栓塞治疗。

  • 头部外伤继发硬脑膜动静脉畸形1例

    作者:朱刚;吴南;冯华

    35岁男子因被人用刀砍伤前额正中而送入我院,无神经功能障碍.经查体及头颅CT扫描诊断为前额头皮裂伤、前额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伴左额叶脑挫裂伤.入院后急诊行开颅清创缝合术,术中前额骨正中粉碎性骨折,骨折片向颅内移位刺破硬脑膜并嵌入上矢状窦前部,同时骨折片造成左额叶脑组织挫伤.

  • CT血管成像在诊断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应用

    作者:肖云华;杨艺;吕富荣;包长斌;盛波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的价值.方法 采用64层螺旋CT双能量同步扫描CTA技术,先行平扫、再行CTA容积扫描的动静脉同期显示全脑血管成像.回顾性分析5例经CTA确诊的头皮巨大血管畸形的影像资料,使用常规CTA和减影CTA的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成像(MPR)后处理技术观察图像.结果 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3例,合并动静脉瘘1例,合并头皮-颅骨-脑膜动静脉瘘1例.CT平扫示头皮团块状软组织影增厚,CTA可见条状或蚯蚓状迂曲强化的血管影,有粗大的供血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等)及引流静脉(颈外静脉及其分支等).1例除显示头皮畸形血管外,在窦汇区见颅骨内增多扭曲血管与窦汇相连,双侧小脑幕窦显示,直窦顶部与上矢状窦间见细小大脑镰状静脉影相连.1例存左侧横窦发育细小的变异.结论 CTA三维重组对于颅脑血管病变的部位、形态及程度可提供更详尽的资料.能显示动静脉畸形的3种组成部分的空间关系及与颅骨结构间的空间关系,在头皮动静脉畸形的筛查、诊断方面可替代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右侧大脑后动脉多发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畸形1例报道

    作者:何朝晖;支兴刚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畸形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右侧大脑后动脉多发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过程,并结合文献予以讨论.结果该患者经开颅手术切除病变,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颅内多发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畸形较为罕见,病变的发生可能与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治疗上提倡一次手术同时切除两种病变.

  • SSD-CTA与VCTDSA对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作者:林伟;汤化民;张波莉;汪俐杉;陈宝

    目的:探讨表面遮盖重建进行头部CTA去骨成像技术(简称SSD‐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 )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的27例利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VCTDSA )确诊为AVM 的患者资料,将其数据导入本院CT工作站,进行SSD‐CTA去骨重建,并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另收集成都市第一人民院5例经SSD‐CTA检查确诊为AVM的患者资料,将其结果与DSA进行对比。结果 SSD‐CTA重建图像质量不及VCTDSA ,但两种技术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限于本院技术条件,收集AVM 患者数量不足以进行统计分析;对图像的观察体会,SSD‐CTA 细节分辨不及DSA ,但所收集病例与DSA诊断一致。结论 SSD‐CTA 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可作为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检查、诊断方法。

  •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张秀勇;刘霞;魏希彗;田健

    我院自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应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4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95例,女45例,年龄12~64岁,平均36岁.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17例,高血压脑出血51例,颅脑外伤72例,均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 急性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作者:谢旭平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原发性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出血常见的病因[1].慢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脑小动脉中形成微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在血压骤升时,瘤体破裂出血.脑出血的其他病因还有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脑肿瘤,血液病,抗凝及溶栓治疗,淀粉样血管病等.从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4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脑出血患者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40~82岁,平均55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33例,大脑皮层出血8例,脑干及其他部位出血5例,出血量10~55 mL,发病时间0.5~8 h,住院时间14~80 d,平均30 d.

  • 一站式CT检查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亚博;王灵灵;范惠珍

    目的 探讨256CT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一站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87例经头颅C T扫描确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急诊入院后马上进行头颈部C 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结果与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对比,从而评价一站式CT检查对aSAH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的价值.结果 87例患者中经头颈部C 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aS A H 67例,共检出动脉瘤91个,诊断结果阴性19例,动静脉畸形1例,以上结果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手术证实,符合率为100%.结论 一站式C T检查是aS A H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手术治疗的选择、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 CT一站式检查对脑血肿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廖小君;张建英;周君;罗银灯;陈婷;郭大静

    目的:探讨CT一站式检查在脑血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院行CT平扫并诊断为脑血肿患者50例,均行CT一站式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边缘区及血肿外层区脑CT灌注成像(CTP)参数,即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比较血肿边缘区和外层区的灌注参数差异,并通过四维CT血管造影(4D-CTA)分析血肿的责任血管。结果血肿平均体积为(18.83±11.91)mL,其中40例小于30 mL,6例为30~60 mL,4例大于60 mL。CTP显示,血肿边缘区TTP、MTT较外层区延长,CBF、CB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CTA显示,23例责任血管,其中8例动脉瘤,4例烟雾病,6例动静脉畸形,5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阴性27例。结论 CT一站式检查能三维立体显示血肿周围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责任血管,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脑动静脉畸形Dyna 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图像融合

    作者:连宇茜;余锦华;汪源源;陈亮;宋剑平;史之峰

    Dyna 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模态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三维Dyna CT可以提供动静脉畸形团的空间信息,而二维DSA可以提供判别动静脉的时间信息.为了同时显示动静脉及畸形团的位置关系,需要对这两种模态的图像进行融合.本文提出一种二维到三维反投影生长的方法,实现了二维DSA图像和三维Dyna CT图像的融合,从而可以在三维Dyna CT图像中直观地区分动静脉.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图像既能提供畸形团的空间位置信息,又能提供动静脉流向的时间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以及进行手术规划.

  • 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患者随访观察

    作者:高励;刘西平;曾仲;张仲;郝玉曼;张海涛

    目的 评估脑血管介入治疗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378例进行脑血管介入诊疗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综合分析.结果 41例脑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随访期内病死率为2.4%(1/41);术后仍有部份临床症状和体征13例次,再狭窄率为10%,无出血和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51例未行支架治疗,随访期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7.8%(4/51),病死率为5.9%,血管狭窄加重率为43.5%;16例动脉瘤患者实施弹簧圈栓塞术,术后仅2例仍有轻微头痛,无出血性卒中发生;11例动脉瘤未栓塞者,观察期内再出血率27.3%,病死率9.1%;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弹簧圈加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凝胶栓塞术,术后再出血1例发生率为25%.结论 严格掌握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指征,术后中长期疗效仍令人满意;对符合介入指征的动脉瘤和AVM患者,应积极进行栓塞治疗.

  • 建议将“视网膜蔓状血管瘤”更名为“先天性视网膜动静脉畸形”

    作者:张轶;张美霞;陈大年;张军军

    视网膜蔓状血管瘤(retinal racemose hemangioma)这一名词至今仍为大多数中国眼科医生所采用,用于诊断一种发生在视网膜动脉与静脉之间直接吻合的血管异常,并一直将其归属为视网膜良性肿瘤[1].但有研究表明,视网膜蔓状血管瘤并非真正的肿瘤,而仅仅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2].故在欧美眼科界,视网膜蔓状血管瘤这一名词已经被视网膜动静脉交通(arteriovenous communications of the retina)或先天性视网膜动静脉畸形(congenital retin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所替代.对其命名历程追根求源,凝聚共识,或许有利于统一我国眼科学界对该病的认识.

  • 影像学技术在口腔颌面部动静脉畸形体积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朱凌;范新东

    颌面部动静脉畸形对患者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其主要治疗方法为介入栓塞技术,这种方法对术前病灶体积影像学测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字减影的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和超声都可清晰地显示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病灶.相比较而言,目前认为磁共振技术不但能更充分地显示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病灶,也能利用计算机软件充分提取病灶信息,所得到病灶体积测量值与实际体积较为接近,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072.下颌骨动静脉畸形的保守治疗

    作者:

    关键词: 下颌骨 动静脉畸形
  • 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动静脉畸形1例报告

    作者:杨介平;高庆红;王晓毅

    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血管畸形在临床少见,作者曾收治1例左面颞部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血管畸形,现报道如下.

  • 眶部和面部巨大蔓状血管瘤一例

    作者:刘向辉;斯方杰;刘宝林

      眶部和面部双侧颅内外联合供血巨大蔓状血管瘤极为罕见,现报告1例。  患者某某,男性,34岁,病案号14085。因右眶部和面部无痛性肿块渐增大20年,生长加快3个月于1996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20年前右下眼睑内侧出现米粒大小无痛性肿块,抗菌和理疗无效。18年前约蛋黄大小,至某医院查视力0.2,予硬化剂注射及化疗,因肿块增大伴出血及右眼失明而停止治疗。13年前肿块长至鸡蛋大小,其下方面颊部又出现一碗豆大小肿块缓慢生长,在多家医院求治未果。近3月肿块生长加速,影响日常生活。专科检查:右眶部和面部哑铃形肿块。上部以眶为中心向前突起10 cm×9 cm×9 cm,顶部有6 cm×2 cm糜烂面,中心有紫蓝色似角膜样物;下部位于右颊及耳垂下,9 cm×8 cm×7cm。肿块质软,中心有结节状硬节,有压缩性及震颤感,听诊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皮肤颜色正常。口内示右唇颊、齿槽突及上腭呈紫红色,质软,有搏动感及压缩性。  X线片及磁共振检查:巨大蔓状血管瘤致右眶增大,骨质部分吸收,眼球突出并向外呈葡萄样生长,肿块侵犯眶内壁、筛窦、额窦、上颌窦、颧突、翼腭凹及颅前窝底和右侧海绵窦,并沿右颈动脉及咽侧壁至舌根旁(图1)。  数字减影动脉造影:右眶部和面部动静脉畸形伴动静脉瘘。供血动脉为左眼动脉及其筛前支,右颈内动脉床旁上段的穿支血管,右侧颌内、颌外及面横动脉,以右颌内动脉为主。

  • 青少年下肢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

    作者:李彦杰;胡茂益;资树琼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下肢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3例青少年下肢血管畸形行导管栓塞治疗.结果 术后3个月及12个月复查,有效率100%.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下肢血管畸形创伤小、安全、疗效显著.

  • 泛发性皮肤蔓状血管瘤1例报告

    作者:杨婷;蒋献

    患者,女,21岁,因“左上肢广泛青紫、紫红色斑片伴包块21年”于2014年1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皮疹出生即有,为手掌青紫色、紫红色混合斑,压之褪色,后皮疹随生长发育渐累及整个左上肢及左胸壁、左肩背部,并可于皮肤表面触及数个鸽蛋大小活动性包块,质软,自觉疼痛,青春期后皮疹趋于稳定,未再见扩散趋势.病程中患者否认有偏瘫、癫痫等症状出现.曾于2013年4月在外院行“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栓塞”治疗,治疗后包块消退,疼痛减轻,约半年后复发.

  • 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胡均贤;张苓;唐娟;李昊;顾应江;詹书良

    目的:探讨减影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SA诊断为颅内动静脉畸形32例.经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将动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动脉的减影数据,静脉期数据减去动脉期数据获得静脉减影数据,静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混合动静脉的减影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进行颅内动静脉畸形三维成像.结果:本组颅内动静脉畸形幕上30例,幕下2例.其中额叶动静脉畸形6例,顶叶动静脉畸形5例,枕叶动静脉畸形4例,顶枕部动静脉畸形4例,侧裂区3例,额顶区动静脉畸形2例,颞顶区动静脉畸形2例,颞叶动静脉畸形2例,胼胝体动静脉畸形1例,丘脑动静脉畸形1例,小脑半球动静脉畸形1例,脑干动静脉畸形1例.单一供血动脉供血8例,两支及以上动脉供血14例;其中浅表静脉回流引流29例,深静脉回流引流3例.结论:减影CTA能够清楚显示供血动脉的来源、数目和形态,以及引流静脉的部位、大小以及深度.对临床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开颅手术骨窗区硬脑膜悬吊预防术后硬膜外血肿

    作者:夏祥国;刘兴奎;刘亮;詹书良;董劲虎;骆雪英

    本文收集了我科自1998年1月到2000年5月开颅手术共579例,采用术区骨窗硬脑膜悬吊,术后无1例并发骨窗硬脑膜外血肿,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男388例,女191例,年龄小1岁,大78岁,21岁~60岁占376例.幕上病变:颅内血肿235例,其中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188例,高血压脑溢血脑内血肿35例,动静脉畸形出血脑内血肿12例.颅内肿瘤251例,其中胶质瘤104例,脑膜瘤63例,垂体瘤21例,颅咽管瘤11例,脊索瘤9例,转移瘤13例,脑脓肿9例,动脉瘤10例,蛛网膜囊肿11例.

587 条记录 26/30 页 « 12...2223242526272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