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脏手术同期直视射频导管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总人口0.4%,在进行二尖瓣手术的病人中,术前慢性房颤约占30%~40%,即使原发病得到治疗,大多数病人术后房颤仍持续存在,长期随访表明,二尖瓣术后电复律仍难以维持满意的窦性心律.
-
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现状
外科为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其手术方法、手术工具不断改进,从经典COX迷宫Ⅲ型手术到部分迷宫术,从各种能量如射频、微波、冷冻等替代传统迷宫手术切和缝模式,发展到通过胸腔镜等微创心外膜手术治疗特发性房颤,使房颤的外科手术治疗不断简化.
-
肾移植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成功救治一例
患者男,66岁,因活动后喘憋5年,不能平卧伴体重下降3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喘憋症状,休息后可缓解,未治疗.5个月因"感冒",曾输液治疗(药名不详),无好转,喘憋症状加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收入我院心脏中心.近3个月来体重减轻1O kg.
-
手指甲下骨疣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
甲下骨疣是见于末节指或趾甲下的良性骨肿瘤,以甲下肿物和甲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预后也较好,但是如果对其认识不足,而致诊断延误或处理方法不正确会导致复发和术后指(趾)甲严重畸形,对手指的外观和功能造成破坏.
-
对上颈椎疾患传统外科治疗观念的改变
上颈椎的创伤、畸形、炎症及肿瘤等外科治疗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均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由于上颈椎和枕部解剖上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引起了脊柱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创造了不少外科干预技术、器械、材料等成果.近年来由于应用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学、影像学及数字医学的迅速发展,上颈椎外科治疗手段得到了极大提高[1、2].但上颈椎外科学界仍存在学术见解观念及治疗方法不同,有必要对上颈椎疾患的传统外科治疗观念是否需要进一步转变作一讨论.
-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出路何在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自20世纪40年代在国外兴起,50年代引入我国,由于病情复杂,高危因素多,手术难度大,手术选择范围广,一直引起外科医生的浓厚兴趣.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自1983年成立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前后,迄今已召开过8次全国性专题研讨会,推动了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病例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方式多样化,实验研究也深入开展,复习近年国外文献,可以看到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的某些特点,同时也可以看到国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发展的一些趋势,或许可资借鉴.
-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外科治疗原则
近年来,远端胃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起持续升高.由于AEG 处于胸腹交界处这一特殊部位,有着相对独立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策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进展,虽然少数早期AEG病例可通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微创手术达到治愈切除的效果,但是迄今为止传统的根治性手术仍是绝大多数AEG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
了解胃癌外科治疗的发展变革正确掌握当今治疗原则
1881年Billroth首例胃癌切除成功后,随着外科学与肿瘤学的迅猛发展,历经60~70年,胃癌外科治疗从安全关走出.在近半个世纪中,手术切除范围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到过大,再缩小,再选择扩大的过程,由认识偏颇逐渐走向合理.
-
努力提高我国胰腺癌外科诊治水平
胰腺癌是预后差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估计2008年全美胰腺癌新发病例数为37 680,死亡病例数为34 290,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四位,5年生存率<5%[1],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
进一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水平
随着现代影像和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的进步,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已有显著提高.近几年,日本及欧美国家报告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已提高到30%左右;在我国,黄志强教授报告解放军总医院1993年至2004年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198例,术后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5.38%、48.97%和26.30%,这一结果与国外报道相似.尽管如此,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效果在总体上还不能令人满意,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临床多中心联合,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外科治疗的效果.
-
骨盆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
骨盆肿瘤较常见,约占原发骨肿瘤的3%~4%.其中软骨系统肿瘤为多见,其次为骨巨细胞瘤、成骨肉瘤等[1-3],儿童尤文肉瘤亦好发于骨盆.骨盆恶性肿瘤常潜在发展,从第一次出现症状到诊断明确有时需要很长时间.
-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相关的争议问题
肝门部胆管癌由于发生部位隐匿,早期诊断常有困难.若不能早期诊断并予以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期多在1年以内.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水平已有很大提高,然而,由于其发生部位特殊、且易侵犯周围脏器及发生淋巴转移,手术切除的疗效仍不尽如人意.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外科治疗的安全性及长期生存率,仍然是每一个肝胆外科医师所面临的挑战.
-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现状与评价
肝门部胆管癌占胆管癌总数的58%~66%,由于其处于复杂、多变的肝门部解剖环境中,加之又属于放疗、化疗均不敏感的肿瘤,一直是肝胆外科领域具挑战和备受关注的疑难病症之一.现就我们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方面的经验,结合部分文献及近年与同行的交流所得对该病的外科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的外科治疗现状
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并发症,但是发生后可导致严重的左心室流出道( LVOT)梗阻和或二尖瓣反流( MR),甚至威胁生命。超声心动图仍是SAM诊断的一线检查手段。由于LVOT梗阻、MR影响SAM患者的远期预后,故而,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SAM患者,必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首选二尖瓣修复( MVREP)。治疗和预防SAM的外科手术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推进了二尖瓣修复术的普及,并使二尖瓣手术中的二尖瓣修复率大大提高。
-
肺循环阻断技术在肺癌手术的应用
1991年至2007年我们在肺癌手术中应用肺循环阻断技术(the blocking of pulmonary cycle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施行肺叶切除及支气管成形和肺血管修补或成形术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治疗进展及其复发的预防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含有厚壁血管的纤维化间质构成的突出于子宫内膜表面的良性结节,常为单发,也有多发.是妇女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也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和不孕的常见疾病.有文献报道,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为5.7%~25.0%[1-2]不等,恶变率为0.5%~4.8%[2-5].目前,对息肉的治疗缺乏标准而有效的方法,防止治疗后的复发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就当前处理息肉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及预防复发的措施综述如下.
-
腹腔镜肝切除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被公认为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案.微创外科理念的确立,以及肝脏外科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使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历史和发展
随着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和生存率近年来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仅能行姑息性手术,因此,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是该病外科治疗的首要目标.下面我们结合文献讨论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方式,尤其是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联合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hepatopancreatoduodenectomy,HPD).
-
近半世纪胃癌外科治疗的重大变革与现状
1881年Billroth首例胃癌切除成功后、随着外科学与肿瘤学的迅猛发展、历经六七十年、胃癌外科治疗已从安全关走出.遵循认识论的宴践-认识、再宴践-再认识的规律,胃癌手术切除范围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到过大,再缩小,再谜择扩大的过程,由认识偏颇逐渐走向合理.本文简要综述近半世纪胃癌外科治疗的发展变革历史,以期对当今的治疗原则、手术适应证、术式、以及某些具体技术的操作获得一个发展的、完整的了解,以便科学、合理地掌握胃癌的现代外科治疗.
-
胰腺癌手术相关热点问题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其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因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各种治疗手段效果不理想,患者预后差.手术仍然是胰腺癌唯一有望获得根治性治疗的方法.现将胰腺癌手术相关热点问题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