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环氧化酶Ⅱ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的研究

    作者:汪志军;谢晨;张娟;孙进;周建伟;王旻;张玉彬

    目的建立环氧化酶Ⅱ活性的检测模型,提供环氧化酶Ⅱ抑制剂的筛选模型及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o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筛选的方法.方法利用NIH 3T3细胞在血清存在情况下能诱导生成环氧化酶Ⅱ的特性,通过加入底物花生四烯酸,检测终产物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变化,判断化合物对环氧化酶Ⅱ的作用.以rofecoxib(罗非昔布)为阳性药来判断该模型能否用于环氧化酶Ⅱ活性的检测.结果 Rofecoxib能明显的抑制环氧化酶Ⅱ的活性.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环氧化酶Ⅱ抑制剂的筛选.

  • 抗肿瘤药物高通量体内筛选模型--中空纤维测定法

    作者:谢天培;顾心彬;朱洪莉;季红光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筛选通常经过体外细胞实验、动物体内实验和人体临床研究3个步骤.其中,动物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供试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有效性,是药物筛选的关键步骤.目前一般通过建立一种或多种肿瘤动物模型来完成.但此实验对实验动物和待测药品的需求及时间和人力的投入都较大,难以作为大规模的筛选方法而常规开展.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体内药效筛选模型--中空纤维法的出现,使得较大规模的动物体内药效学筛选成为现实.

  • 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王振;宋洋;彭坤

    通过查阅文献,综述目前酶抑制剂筛选的主要模型,包括动物模型、高通量筛选模型及固定化酶反应器.并对其应用原理、应用情况及优缺点进行了阐述.

  • 391 用重组酵母筛选模型评价黑种草中酚类成分的雌激素样活性

    作者:

  • 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筛选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苏倩(综述);卿晨(审校)

    本文对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以阐述,针对近年来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的体内外筛选模型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纳,为进一步探索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 用自回归模型的预选方法预测门诊人数

    作者:吕效国;刘凯峰;王占君

    对时间序列资料建立自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的传统方法是:先建立模型再利用"残差平方和"标准选择优模型,这种方法计算量比较大.为了减少计算量,本文通过分析自回归模型建立的必要条件来研究时间序列资料{X1}的特点,进而给出了一种先筛选模型再选择优模型的预选方法.

  •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作者:李昵;苏国成;周常义;苏文金

    乳酸菌除了能够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人体健康外,有些乳酸菌还具有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的特性.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已证明某些乳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等具有调节血脂代谢、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的能力.本文综述了降胆固醇乳酸菌的体外筛选模型及其降胆固醇的作用机理,以期为进一步开发相关产品提供技术依据.

  • 靶点特异性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仉蕊;徐威;孙铁民;徐慰倬

    目的 构建靶点特异性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筛选模型.方法 通过诱变剂和诱变条件的考察,确定筛选新生霉素特异性超敏感菌株和超耐药菌株的佳方案.利用野生株、超敏感菌株与超耐药菌株的活性差异,建立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筛选模型,并对175个化学合成拟抗结核分枝杆菌化合物进行初筛.结果 通过UV-LiCl、微波等诱变方法处理后,得到新生霉素特异性超敏感菌株和超耐药菌株,其MIC值分别为0.4和200 mg·L-1.应用所构建的模型筛选获得一个阳性先导化合物CZQ-06+.结论 成功构建了靶点特异性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筛选模型.

  • 顶头孢霉的去代谢产物反馈调节选育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唐敦武;何建勇

    目的建立头孢菌素C产生菌--顶头孢霉的去代谢产物反馈调节的高效筛选模型,筛选解除代谢产物反馈调节的突变菌株,提高头孢菌素C的发酵单位.方法使用NTG、UV、60Co连续诱变,结合使用终产物头孢菌素C梯度平板耐受及琼脂柱预筛选的方法进行筛选.结果应用此模型筛选出的高产菌株NUC-118,经摇瓶发酵及30 L发酵罐发酵,与出发菌株MNS-A8-51相比,头孢菌素C的发酵单位提高了25%.结论解除代谢产物头孢菌素C反馈调节的筛选模型是一种高效的筛选高产头孢菌素C突变菌株的筛选模型.

  • GABAB受体变构剂药学研究进展

    作者:蒋明;黄思罗;林昕;春雷;皮振钧;孙兵;张文华;赵菡;刘剑峰

    Y-氨基丁酸B受体(GABAB receptor,GABABR)是具有药理学意义的药物靶点之一,具有复杂而精细的激活机制.传统的GABABR靶点药物开发集中于激动剂和拮抗剂,这类药物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较强的副作用、药物代谢困难、机体耐药性明显等.变构剂结合于正构位点之外,能够调节GABABR异源二聚体亚基或结构域间的相互作用.正向变构剂(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s,PAMs)和负向变构剂(nega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s,NAMs)分别可以提高或降低GABABR的活性,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药物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持GABABR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控性.变构剂为GABABR靶点药物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 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模型的初步建立及其在中药复方筛选中的应用

    作者:田维毅;董登祥;杨娟;王平;王文佳

    目的:建立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MR)模型,用于筛选中药中以甘露糖受体(MR)为靶标的活性物质.方法:将小鼠腹腔臣噬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D-甘露糖和D-半乳糖共孵,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D-甘露糖和D-半乳糖对Mψ结合算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甘露糖化牛血清白蛋白(M-FITC-BSA)的拮抗作用,优化实验条件,建立MMR筛选模型;将上述模型用于筛选四物汤等6个复方多糖中的MR结合成分.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显示:随D-甘露糖浓度的上升,M-FITC-BSA标记的Mψ检出率逐步下降(P<0.01),而这种现象在D-半乳糖组中未观察到;当D-甘露糖达到0.080mmol/L浓度时,便能明显拮抗Mψ结合M-FITC-BSA(P<0.05或P<0.01).复方多糖的筛选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下,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和玉屏风散多糖组分能明显拮抗小鼠腹腔Mψ与M-FITC-BSA的结合,且具有浓度组间差异性(P<0.05或P<0.01).结论:MMR模型对MR结合成分的筛选作用稳定而敏感,用于中药MR结合物的筛选,对快速筛选中药免疫调节成分、研究中药免疫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克拉维酸产生菌的菌种选育

    作者:俞岩青;田敏;林明;蒋用;王昆蓉

    采用紫外线对克拉维酸产生菌SIIA 0487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并以苏氨酸耐受为筛选模型,从含8%苏氨酸的再生培养基上筛选到一株高产菌株SIIA 0220,在摇瓶试验中,该菌株对苏氨酸的耐受浓度由6%提高到10%,克拉维酸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约36%,且遗传稳定性良好.

  • 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作者:宋歌;胡显腾;孔令超;刘军华;刘小宇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与其底物反应的适条件,建立一种高通量的HLE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方法 通过测定反应产物--对硝基苯胺(p-NA)的光密度值,研究电解质浓度、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酶和底物作用浓度、反应时间及检测波长等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程度,确定酶与底物反应的佳条件.结果 确定的优反应条件为:HLE (0.2 U/ml) 30 μl,底物(50 mmol/L)100 μl,含1.0 mol/L NaCl的Tris缓冲液(pH 7.5),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24 h,检测波长为545 nm.结论 建立了一种稳定的HLE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该模型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强,可用作筛选HLE抑制剂的平台.

  •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D2受体与血流灌注的对比研究(摘要)

    作者:林岩松

    目的对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脑多巴胺(DA)D2受体改变与脑血流灌注进行对比研究。方法立体定位脑黑质、腹侧被盖区,以6-羟基多巴胺定向损毁制作偏侧PD大白鼠模型,通过阿朴吗啡(Apo)诱发其向健侧旋转的转数筛选模型;并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检测PD模型及对照组大鼠脑纹状体DA含量;采用125I-左旋-3-碘-2-羟基-6-甲氧基-N[Cl-乙基-2-吡咯烷)甲基]苯酰胺(IBZM)放射自显影图分析、99mTc-6-甲基丙二胺肟(HMPAO)大鼠脑内分布观察进行D2受体与脑血流灌注研究。结果 PD模型大鼠损毁侧(右侧)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比左侧(健侧或未损毁侧)及假手术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损毁侧纹状体/小脑125I-IBZM摄取比值为8.04±0.71,比健侧及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提示损毁侧纹状体D2受体出现上调效应,损毁侧比健侧增高(30.11±4.53)%,这与Apo诱导偏侧PD模型大鼠向健侧旋转的30 min转数呈良好的正相关(r=0.98)。血流灌注研究显示偏侧PD模型大鼠两侧脑区内的放射性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偏侧PD模型大鼠损毁侧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降低、D2受体出现上调反应,后者与Apo诱导的行为学改变呈良好的相关性;与脑血液灌注相比较,放射性标记IBZM揭示的D2受体变化更能特异及时地反映实验性偏侧PD模型的脑功能变化。 [全文刊登于中华核医学杂志2000.20(2):59]

  • 腺苷脱氨酶抑制剂快速筛选模型的建立

    作者:董佩杰;张新国;刘英娟;唐鹏;苏媛;苏岷山;韩锡萍;邵男

    目的 建立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抑制剂的快速筛选模型.方法 采用ADA酶,以腺苷为底物,2'-脱氧助间型霉素作为抑制剂验证反应体系,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优化反应条件,并对248种中药提取物及其内生菌发酵产物进行筛选.结果 建立了佳模型方案为:pH 7.5的PBS缓冲液体系,底物浓度为腺苷200 μg·mL-1,ADA酶浓度55 IU·mL-1,连续检测腺苷在265nm下OD值动态变化情况.此模型可以用于ADA酶抑制剂的快速筛选,且基于此模型共筛选获得23个有一定活性的粗提物.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体系可以为ADA酶抑制剂的筛选提供简单易行、稳定、可靠的研究平台.

  • 促神经细胞分化小分子活性物质的筛选研究

    作者:殷红;杜冠华

    目的建立便捷有效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用以NGF样促神经细胞分化小分子活性物质的初级筛选.方法采用经NGF诱导的PC12细胞,以NGF为阳性对照,通过对分化细胞百分率的测定和存活细胞的MTT染色,建立模型并对样品进行筛选.结果所建模型定量反映NGF生物活性;应用该模型对1 600多种化合物进行筛选,发现了多个不同活性类型的样品.其中代号为B的化合物作用持续时间长,量效关系明显,且较少引起细胞死亡.结论该工作为深入筛选促进中枢神经再生药物和神经细胞肿瘤分化诱导剂提供了模型和样品基础.

  • 蛋白酶体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作者:米毅;张建新;李英;楼丽广

    蛋白酶体对肿瘤生长相关蛋白的降解起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已成为一个新的抗癌靶点[1].特异性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在体外和小鼠肿瘤模型中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目前已在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1].寻找特异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关键是建立特异、简便的筛选模型.我们根据荧光底物Suc-Leu-Leu-Val-Tyr-AMC在SDS活化的蛋白酶体作用下发生水解,释放出具有荧光的AMC(7-氨基-4-甲基香豆素)的原理,建立了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筛选模型.本文就该模型的建立作一介绍.

  • 建立以α-突触核蛋白损伤为靶点的细胞筛选模型

    作者:闫文芬;衡洋;邵千航;陈乃宏;苑玉和

    目的:建立以α-突触核蛋白损伤为靶点筛选抗帕金森病创新药物的细胞模型。方法通过 PCR 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融合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诱导后表达重组α-突触核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和质谱技术进行鉴定,MTT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α-突触核蛋白基因的 cDNA 片段与理论分子量大小一致,并成功克隆至载体 pET30a;测序正确的融合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 E.Coli.BL21(DE3)。转化子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α-突触核蛋白,通过改变温度、IPTG 浓度及宿主菌的增殖状态等条件,获得高表达菌株;宿主菌的裂解液通过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的α-突触核蛋白,纯化蛋白通过与不同抗体免疫印迹结果证明为α-突触核蛋白,质谱结果显示其分子质量为15.3 ku,与理论分子质量15.5 ku 基本一致。纯化的α-突触核蛋白刺激 PC12细胞及原代神经元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存活率的降低程度与α-突触核蛋白刺激浓度呈正相关性。结论成功建立了以α-突触核蛋白损伤为靶点的细胞筛选模型,可用于筛选具有抗帕金森病功能的创新化合物。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的正交法构建和筛选

    作者:杨付梅;孙黔云

    目的 为新药发现阶段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提供实用的微量筛选方法 .方法 以α-葡萄糖苷酶为酶源,96孔板为载体,在生理pH值和温度的条件下,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酶浓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对酶活力的影响,确定酶反应佳条件.在确定筛选模型运行条件后,对阳性药物和492种贵州民族药植物提取物进行筛选研究.结果 采用正交试验法成功构建了实用灵敏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492种植物提取物筛选结果表明,有145种提取物的抑制率达到了50%以上.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具备了简便、快速、灵敏、高效、经济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的研究

    作者:杨付梅;孙黔云

    目的 为新药发现阶段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 BChE)抑制剂的筛选提供实用的筛选方法 ,并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筛选提供选择性评价模型.〖HTH〗方法 以大鼠血清作为丁酰胆碱酯酶酶源,按照酶反应体系构建原则,在pH 7.4和37℃的条件下,以96孔板为载体,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酶的佳反应条件.在确定模型的筛选运行条件后,采用3种阳性药物和115种植物提取物对构建的模型进行筛选测试.结果 采用大鼠血清为酶源成功构建了实用的BChE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结论 本工作构建的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基本具备了简便、快速、可靠、经济、拓展性好的优点,可用于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大规模筛选,同时,该模型可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相互配合使用,用于评价胆碱酯酶抑制剂的选择性.

72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